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100字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07 13:15:37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9-07 13:15:37   小编:

《大英烦事多》是一部描写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小说,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挣扎。小说中揭示了贫穷、疾病、家庭问题等社会现实,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深思。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一

1、bye~bye~bye~bye~。J打电话结尾的bye,像回音,绵延悠长,十几个bye下去,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一开始听到这个挂断,以为和我一样,总是让对方先挂断电话,以示尊敬;然而,好像只是单纯的...习惯了这种挂法?

2、“天啊”。J的口头禅之一,“blimey“,一天也就听个几十遍吧。动不动就要抱怨一下下。

【未完待续】

看完之后,觉得全英人民都有严重都OCD,不止J一个人。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二

生活就是这样。当没有人可以担心它时,谁会感到困惑?谁可以没有抑郁症?——我遇到过这样的人和事,但如果我有办法回去,我该怎么办?根据中国人的说法,“人比人更好,疯子”——有些人有办法,有些人没办法;有办法的人有自己的方式,没有办法让没有办法拥有他的人。办法!真的无所事事,不妨转向Rob Temple和他的《大英烦事多》,看看他们的烦恼应该如何解决;至少,也是为了减轻他们非常沮丧的情绪和情况。明天还有新的一天要开始。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现在肯定不是让自己沉浸在烦恼中的方式,而且它不可能是这样的!自上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球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村庄”!因此,“英国队”发生了什么,特别是他们的烦恼,恐怕不仅是他们家的事,每个人都需要关注。 “蝴蝶效应”说什么? “南美洲亚马逊河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拍打几只翅膀,可能会在两周内引发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的原始表达肯定不是这样。但是,这句话显然已成为共识。所以,让我们就这样吧!典型的“英国疾病”当然不仅仅是“英国疾病”!不要只考虑看其他人的笑话、要开玩笑别人,最好去想你自己——当你遇到这样的人和事时,你自己做了什么?你能比那些英国人做得更好吗? !

中国人喜欢说“人不仅仅是人,也是疯子”。奥斯特罗夫斯基说:“人类最珍贵的东西就是生命。人生只有一次......”所以,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如果你想“回归”,你仍然希望看到第一个两天的太阳,至少计划撤回一场比赛,不能让自己松一口气,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了解他们此刻的情绪和情况,至少不会受到这些麻烦的折磨。、无法入睡!不要说那些真正大事的人需要这个。像你我这样的“小人物”更像是这样。生活还在继续,我怎么能在这里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三

我其实是一个很不善交际的人。从小就是,现在也一样。虽然我很希望和别人交流,但是很多时候却又不愿意面对面的跟别人在一起交谈。别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者是语调的变化,都会引起我的内心不安,心想是不是自己说的话有些不得体,触碰到了某人的某根神经。网络时代,为我这样的人提供了交流的便利,因为只要不开视频,彼此之间就不会看到对方的表情与动作,管你屏幕前坐着的是谁,我只管敲我的字表达我的意见与看法,认认真真的吐我的槽,反正我看不到你的脸,也不在乎电脑那头坐着的是不是一条会打字的狗。

用当下的一个新鲜词来形容,我就是一个社恐星人。不愿意与人产生交集,却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毒舌”频频吐槽来发泄不满。

本以为自己的这种性格是挺独特的一个,结果却发现像我这样的人还真的是很多。哪怕是在地球的另一端,在以身份和贵族气质而著称的英国那里也是一样,也有诸多如同我一般恐惧社交的人。并且居然有人还用他们英国人特有的英式毒舌来大吐苦水,将这些句子汇成了一本名为《大英烦事多》的小册子。据说还大大的受到了欢迎,看来牢骚抱怨是全世界的通病,看热闹不怕事大也是人的本能,哪怕是欧洲的英国绅士。

或许是英国人固有的绅士态度,或许是地域文化传统不同,也或许是作者秉承着不吐脏字才是抱怨骂人的最高境界。这本书中的所展现的幽默,还是以高冷的姿态为主,或许它不能够直截了当的让你放声大笑,但是回过头来仔细再想想,发现英国人讲冷笑话尤其是短小的冷笑话的水平还是挺高的。或许有人看过此书之后会说这书不合我的胃口,本人就是喜欢那种简单粗暴直接引人发笑的俗段子的,这书讲的含含蓄蓄的实在是让人不痛快。那你大可不必将它当做是一本段子合集来看,倒是可以把它当做是一本了解英国人不为人知另一面的日常生活小手册。简短的话语,寥寥数句就将这些面对麻烦,表面温文尔雅,内心实则有一万头羊驼呼啸而过的英伦绅士淑女们的形象细致的勾勒了出来。

若论嘲讽与自黑,其实这英国人还真的是蛮认真的。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四

《大英烦事多》,单从这么个书名上来看,我是的把这本书当做成解析英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所面临的诸般困境的一本书,想一想,我在书店里还十分认真的把这本书的封面简介翻来覆去的研究了一番,感觉这本书改编自399万名粉丝热捧的英国现象级同名纪录片,一定是把这些问题分析的清楚明白而且还十分有趣。但当我买回来这本书,欣喜异常的打开之后,呵呵,我才发现,原来根本就是我想错了。

这本书是关于英国人这么一个我们眼中刻板、古怪、拥有各种奇怪小癖好的代名词,可同时又代表着优雅、高贵、绅士,这是一群纠结的人,又是一群可爱的人,可在我阅读本书之后,我惊恐的发现,原来我这个离英伦三岛十万八千里远的人,还得了同样的英国病。

这本书是由中心出版集团引进出版的(这也是为何我有前文说的那样的错觉,因为中信的品牌效应使我坚信这是一本有趣有料的书),这是一本改编自推特上人气超级火爆的马甲@soveryBritish的系列推送内容的书,因此,本书在文章形式上是用总-分模式呈现的,在本书主干铺开之后,共分为二十四个不同主题,在各自主题下面开始分为若干的短小精悍,又能独当一面的精辟言论,这些言论通常可以做到只用短短一两句话,就可以又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根本,又可以形象生动的精准戳中读者的笑点。

这本书的形式不同于以往小说或者作品中,采用逻辑思维连贯的讲述方式,把事情说明清楚,而是用一种时下越来越流行的网络语言风格的形式,把逻辑关联并不大的段子,并联放置在同一主题下面,这样既时尚有趣,又能让读者做到随时合上书,随时摊开书同样都能收获信息。

《大英烦事多》重点向读者们形象描述出来了大部分的传统英国人的种种特质,这些特质或尴尬,或可爱,或有趣,或无聊,正是有赖于作者的火眼金睛,善于观察将他们生活当中的这些点点滴滴的特征用让我们忍俊不禁的方式生动变现出来,以至于我这么一个心向往之的人都不自觉的以为我也得了英国病吧~

���b�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五

Blue编辑

英国,作为英语世界里的头牌,给广大国人的印象就是学英式英语必须按照英国的标准来。唯一在英语方面能够分庭抗礼的就是美国的美式英语。而英国曾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日不落帝国的称号,影响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化。以至于现在我们在谈到文化的划分时都是简单的以东西方来概括。

虽然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很多人对于英国文化还不是了解的面面俱到。对于国人而言,除非能够亲身去英国本土真真正正地生活一段时间,彻底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圈子,不然对于英国文化可能还是一知半解。

英国最为西方世界中的一个代表郭,其文化值得我们国人去研究,想要去英国留学的同学们相信也已经看过很多关于英国国庆,军事,经济,文化等正统介绍的书籍。不过当你今天看到这本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英国《电报》专栏作家罗布•坦普尔编著的《大英烦事多》中谈论的“英国病”相信会让你对英国的文化有更进一步地了解。

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既可以将本书看做一本关于心理性格测试的书籍,也可以将本书看做一本了解日常英国人极有可能的一些生活习惯。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对于作者提到的“英国病”一词请不要大惊小怪,因为作者在这里谈论的更多的可能是属于英国人特有的冷幽默。

例如在第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保持风度”方面,“英国病”患者可能拥有的一个表现就是:“觉得有义务问候一下出租车司机今天生意怎么样,结果问完之后全程都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如果看到这里你觉得这样的表现是很正常的话(因为自己有的时候都可能干这样的傻事),那么在接下来的“整个夏天都不得不绕开公园,就是不想碰上脚边滚来一只足球的尴尬”,这样的表现反应了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对于没有这样行为的读者可能是无法理解的。

不过所幸的是,作者在介绍完这些典型的表现之后,还给出了典型性“英国病”测试,在这包含了一系列小问题的测试中读者(不管是不是英国人)都能够看看自己究竟有没有患“英国病”的潜质。

当看完了这些之后,作者就针对英国的一些生僻文化进行了梳理。例如“典型英国式历史难题”举出的2007年的禁烟令,又如“不成文规矩”中提到的:对别人说“你好吗?”对方竟然真的来告诉你他过得好不好。这些文化相信对于国内读者而言都是比较新奇的。希望在这本书中你会找到属于你的快乐。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六

说实话,在翻开这本《大英烦事多》之前,我只是把自己在社交困扰简单归结为“内向”,可见就如同金钱可以给很多故事背锅一样,内向一样也可以为很多事情开脱。

在读《大英烦事多》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内向只是一个概念,而我真正患上的大概是很多现代人皆有的“社恐症”,很明显社恐不能仅仅归结于现代科技发展的罪过,不能说是电子化的沟通方式消解了面对面社交的可能性,我很怀疑难道在社交网络面世之前就没人有“社恐”吗?显然这个疑问难以回答。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社交上有诸多困惑,那么你也该看看这本《大英烦事多》,虽然这里介绍的都是“英式大烦恼”,但绝不止英国绅士人民有此烦恼,就如书中的一句介绍——“你并不是一个人在进行这场避开他人的持久战”。打开这本书,你就进入了一个社恐的国度,看完以后请您快走。

很遗憾,《大英烦事多》并不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摆脱“社恐症”的治疗书,当然我也不认为这种社恐症有方可治,虽然社恐不是血缘遗传的,但有比血缘更不可破的秘密因素促使我们如此行事。

社交达人可以把它当做一本“社恐星人”超级识别指南,有了它或许你能更理解身边的这群言不由衷的人,或许你就能更体贴或爱护他们,毕竟虽然他们不由自主如此,但也是挺烦恼自己的。比如购物的时候,明知自己穿上不合适,却想不出说辞来拒绝只好委屈自己买下;比如点餐的时候,无法拒绝服务员的推荐而下单自己不喜欢的套餐;比如明知道被人叫错了名字,却无法开口纠正别人的错误。

社恐星人可以把它当做一本自救指南,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的解救办法,但我深信很多事情是我们当局者迷,当我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患有此症并给自己带来不便,自然就会想办法去改变。对照书里罗列的各种场合的症状显示,很快你也能给自己诊断。典型的办公室礼节,交通道路上的表现,沟通交流上的拒绝,先认清才能改变,这是一大原则哟。

排除它的功利性作用,哪怕仅仅当做一本笑话书也很解压,我们会知道原来别人一个小动作的背后原来这么多内心戏,原来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也能当做很傻很傻的笑话,把它划分在幽默一类书不是没有道理的。阅读的过程,真是边笑边点头认同。

也许你会发现,原来英国这些绅士们也和我们差不多嘛,地理上相隔如此之远,但我们却又如此相近,拥抱彼此,每一个相隔万里的社恐星人!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七

我常认为,身居古老国家的幸运就是,看待动辄号称国祚绵长的地球村友邻们都会觉得分外跳戏,四五百年的历史够长吗?好像还不过我们一个朝代久远,八百年兴周,四百年开汉,单拎出去比试好像在历史的厚重上也不遑多让。可偏偏有些国家又挺爱以自己的历史说话,谈论起贵族、领土、礼仪风度来能纠合出一本长篇巨作,没错,说的就是你——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之前看过几期BBC出的自黑纪录片《大英烦事多》,编剧罗普·坦普尔常以“英国病”患者自居,这是一种(据作者总结)集合了焦虑症、社会恐惧症、强迫症等的“精神病”新类别。为了万分之一可能的最坏结果而心惊;梦到“自我介绍”环节而险些崩溃;害怕尴尬而挑起话头却让场景更加尴尬……更关键的是,这种尴尬症在他的首提之后还能迅速得到广泛“病友”的点赞分享,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有着令自身引以为傲的历史的民族,是否都有着不被世人理解的独特的行为和折磨自己的小麻烦。

日前《大英烦事多》以中文版书籍的形式登陆,想来他们是深思自己身上的小“怪癖”已经成为热点,至于是希望借以自嘲,还是挖掘他国“病友”新同胞,则就不敢判断了。细细思考,其实抛开文化差异和地理差异,例如英国人会不自觉在对话中思考有关天气的梗,以及比出租车司机更敏感路线的走向这些问题之外,在精神“自虐”层面上,他们和中国实在有太多的相似。

●称别人为“大兄弟”或“哥们儿”,结果不得不和对方聊起了天,并被发现你根本不是她老乡。

在中国,我们同样会和意外热情来打招呼的“陌生人”如老友重逢般攀谈,即使你的记忆搜索里完全没有这个人的影像资料,也不妨碍自己为了面子而去首先问出——你是谁。

●每次穿晚礼服时都希望自己看起来像007一样潇洒,结果上身效果却像龙尼·科比特。

在越重大的场合越刻意重视打扮反而越容易出错的毛病,我想这是爱护面子的“老民族”的通病,当然,我并没有参加酒会的经验,但面试之前为了衬衫是否塞在西装裤子里的纠结够我玩两天。

●发现老板也来坐电梯了,于是尽管身处38层也毅然选择走楼梯。

为什么?我想大多读者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怕尴尬呀。包括且不限于老板、老师、不熟的亲戚、关系一般的同学同事等等,能避则避。《奇葩说》还单开过一次小型辩论来探讨过“你是否愿意跟老板同乘电梯?”的“严肃”问题。

另外,腐国人民常说的一句:“躲避他人是英国的全民消遣方式。”尴尬症到晚期。

总结。其实我们不难看出历史感相对厚的民族,都有更强更敏感的自我保护机制,害怕尴尬、害怕礼貌不够、害怕行为没有仪式感等等,书中所言“道歉无止境”,自我否定速度相当干脆,而另一面自我欣赏的膨胀效率也一点没差。当然我依旧不承认五百年文明的国家算是古国,可谁叫人家先天就有绅士文化呢。与此等同的大概还有日本,日本的礼仪偏执到可爱,大胆猜测原因该就是国土太小,又四面环水,所以空间压缩导致时间观在感官意识上被拉长,所以也自成“古国”?

当然,中国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还有个更大的共识。 你听过欧洲中国队的梗吗?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八

读罗布·坦普尔的《大英烦事多》,内心中想到的却是“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句。何止是英伦三岛的“土著们”有这样的“英国病”呢?!在当今的世界里,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交流与沟通日复一日的今天,“英国病”早已成为了“世界病”,至少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如此——比如罗布·坦普尔的就在本书的中文版序以及“前言”中就认为,对于“这些我们共同患有的病症”,不必真的觉得烦恼,“开心”就好!他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你不绝不是唯一此病的唯一患者”,“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所以呢,“只管进来坐下,给自己泡一杯茶,放松下来”,读一读、想一想、笑一笑,然后呢,就是各回各家、各吃吃饭、各睡各觉了!

其实生活本来就是如此。谁能没有烦心的时候呢,谁能没有困惑的时候呢,谁能没有郁闷的时候呢——遇到了这样的人和事情,除了有办法怼回去的,又能怎样呢?中国的俗话里说,“人比人,气死人”——有的人就是有办法,有的人就是没有办法;有办法的人自有他有办法的办法,没有办法的人自有他没有办法的办法!实在无计可施,不妨求助于罗布·坦普尔和他的这本《大英烦事多》,看看自己的烦心事应该如何去解决;至少,也要及时舒缓一下自己已经非常为之烦心的心情和情境。明天还有开始新的一天呢,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一味地沉浸在此时此刻的烦心事中当然不是办法,而且也不能这样!

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地球在联系上已经越来越频繁、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村子”了!所以,“英国小组”发生的事情特别是他们的烦心事,恐怕也不止是他们一家的事情,大家都需要关注一下。那个“蝴蝶效应”怎么说的来着?“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的原文表述当然不是这样,不过这句话显然已经成为共识。所以,不妨就这样好啦!典型的“英国病”当然已经不止是“英国病”了!不必只想着看别人的笑话、去笑话别人,最好也想想自己——遇到这样的人和事的时候,自己又会怎么做呢?能比那些英国人做得更好吗?!

中国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人比人,气死人”。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如果还想“卷土重来”,还想看到第二天的太阳,至少要计划着扳回一局,就不能把自己给气着了,一定要想方设纾解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情境,至少不能被那些烦心事儿给折磨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要说真正成大事的人需要这样,更多的“小人物”,比如你我他,更是得这样。生活还有继续呢,哪能在这里就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了呢?!

罗布·坦普尔和他的《大英烦事多》,还是非常用心也非常可爱的。他不厌其烦地在这本书里列举了那么多的方面,还勇于回顾历史,写出了那么多的经典病例,指明了治疗“英国病”的方法和手段!已经足够贴心了!千万不要只是觉得好玩就够了,还不妨好好想一想,不妨深入地回顾和体验一下自己的那些情况,不也是更有用的吗?!

那又是谁说的来着了,且行且珍惜!世界这么大,人们这么多,当然不会仅仅这样……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九

看完《大英烦事多》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哇擦咧?明明好多都是中国也有的烦事啊!看的时候,感觉就像有无数把暗箭在“唰唰唰”地往我心里戳。所以,这里摘抄了30条“感同身受”的烦事。

1. 告别时的挥手意外变得有点像哗众取宠的敬礼,让你不由得担心起来自己的形象。(生怕自己装X引来吐槽)

2. 每次穿晚礼服时都希望自己看起来像007一样潇洒,结果上身效果却像龙尼·科比特。(参考“年度土味搭配”:全员恶人+格子裤+老爹鞋)

3. 回应别人的挥手时发现人家是在冲你身后的那个人挥手,此时恨不得立刻把手剁了。(秘制尴尬)

4. 跑着追公交车没追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跑了一会儿才停下来。(戏得做足)

5. 从电梯里往外挤,挤到一半时意识到这不是自己要去的楼层,但还是毅然地挤了出去。(再挤回去可是相当丢人的!)

6. 在新闻上看到自己家乡时会有点过度激动。(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甚至开始发朋友圈)

7. 下定决心一月份坚决不喝酒,当然啤酒和葡萄酒除外,杜松子酒则是给自己的奖励。(参考减肥)

8. 早上醒来时那强烈的宿醉感让你决定再也不喝酒了,这一决定只维持到了下午茶时间。(参考减肥)

9. 说自己要去“小酌一杯”的意思是,周二之前是不会回家了。(只买一件,月底吃土吧)

10. 简历写得极为谦虚,唯恐显得自大。(不能显得自己恃才而骄)

11. 在座位上吃薯片时,无法不担心自己嘴里发出的声音堪比建筑工地。(每嚼一下,都是煎熬)

12. “我们会把平时没什么机会合作的人放在一组”(噢?)

13. 消防演习的时候,一出门就能自动找到自己的同事,然后像一群兴奋的小学生一样嘻嘻哈哈。(莫名的兴奋感和重生感)

14. 发现老板也来坐电梯了,于是尽管身处38楼也毅然选择走楼梯。(从学生时代绕路只为不碰到班主任,到如今不碰到老板。)

15. 每天带着自己那只400英镑的iPad上下班,却从未从包里拿出来过,生怕被人觉得你是在显摆。(这个拿出来好装X,可是又好想拿出来装装X)

16. 宁愿忍受一条奇葩曲折的火车通勤路线,也要避免和同事同路回家。(士可杀,不可辱)

17. 离到站10分钟的时候就站在门口等下车。(防止一会儿挤不下车)

18. 车厢热得赛过比萨烤箱时,能有人勇敢地打开车窗,真让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老子才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 因为进了一间挤满人的电梯而全程暂停对话。(秘制尴尬)

20. 没太听清楚别人的名字,意味着这辈子都别想和他们说话了。(叫错名字,尴尬一生)

21. 和人说了再见,然后又和对方沿同一个方向走了一段。(参考应酬结束后的中年男性。)

22. 认为给陌生人指一点路总好过哪里都不指,即使完全不知道自己把对方指导哪里去了。(当然要乐于助人啊!显得自己很伟大。)

23. 远远地看到朋友,在对方走进之前一定会装作没有看见,以免需要招手、笑或小跑过长的时间。(那样巨尴尬)

24. 为了上厕所走进一家酒吧,进门后一路装作找人的样子。(主要是怕被服务员发现后赶出去)

25. 尽管很饿,还是打开自己那包薯片并分给同桌的每一个人,每人分得两片。(我依然很伟大)

26. 在超市碰到朋友,打过招呼后就开始像做贼一样鬼鬼祟祟,生怕又撞见。(再次遇见,尴尬一生)

27. 担心如果什么都没买就从店里出去会被当成小偷。(此时最怕和收银员对视)

28. 决定还是不要买那包薯片。因为你只带了张大钞,而你不想麻烦别人。(从前拿大钞必须要买到50元以上才觉得合理)

29. 告诉发型老师对新发型很满意,哪怕心里在哭泣。(出门后开始疯狂吐槽,并发誓再也不来,即使已经是VIP了)

30. 告诉别人“随便拿”,然后在他们拿的比你打算给的要的多的时候心口一紧。

(做人,希望你能有杆秤)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十

原载于:新京报书评周刊(公号ID:ibookreview)

人生在世,总要和人打交道。于是,难免会有些小无奈、小尴尬。

而这些小无奈、小尴尬还总是被我们藏在心里,希望别人都不知道。

比如,当手机突然响起来电声,内心突然陷入焦灼,却还是接起电话仿佛很开心地说了声“您好”。

比如走在路上摔倒了,周围几米之内的人都看着你。

那种感觉……呃。

但今天,有一本书送来好消息,那就是:不只是你一个人这样!!

怎么样,是不是心里舒坦多了。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英国人——但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可能代表了无数个英国人。他们每天过着正正经经、礼让谦和的生活,内心却很清楚:“英国人真的很怪。”

于是他们一起做了件事情,把那些“怪怪的”文化和经验列了一个清单,最终结成了一本书——《大英烦事多》(Very British Problems)。

所以到底怪在哪里呢?怪在各种场景——

◆ 单位允许报销工作相关的采购,但你从不采购,因为不想多事。

◆ 去饮水机接水向来只接半杯就走,因为受不了那种压力。

◆ 发现老板也来坐电梯了,于是尽管身处38层也毅然选择走楼梯。

◆ 顶着一头比平时短一丁点儿的发型走进办公室。

◆ 在地铁上闭上眼睛,以避免和人四目相对的可能性。

◆ 车厢热得赛过比萨烤箱时,能有人勇敢地打开车窗,真让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 有人出洗手间的时候,你迅速从门口跳开转身去看墙,装作自己并不是在等着用洗手间,纯粹只是喜欢在那个地方放松身心罢了。

◆ 为了给旁边男士撇开的腿腾地方,你用奇怪的姿势坐了整整一路。

◆ 发现自己想买的东西前有别人在端详,于是装作研究旁边的东西,一直等到对方离开。

◆ 担心如果什么都没买就从店里出去会被当成小偷。

◆为了让服务员报的特色菜不是白费口舌,你就在里面随便挑了一个。

◆ 假如邻桌客人对服务员态度不好,你就忍不住要对那个服务员过分地友善。

◆ 感觉身后的路人走得很快,即将超过你的时候,就犹豫着稍微放慢自己的脚步。

◆ 宁可跳到马路上被车撞,也不要从正在拍照的人面前走过。

◆ 说“没事,真的……”的意思是,你险些就昏过去了。

有没有觉得……很尬?很累?这就是典型的“英国病”,是一种让人又困惑又郁闷并且时常陷入尴尬的疾病。它的主要症状大致包括讲究礼节、总是去道歉、有没说出来的潜台词,和对天气的过分热衷等等。

在专栏作家罗布·坦布尔开设了人气推特@SoVeryBritish之后,他聚集了399万名粉丝,这些粉丝都觉得自己患上了“英国病”,并且不断贡献着自己的症状。

但尽管他们总结出了数百上千条具体症状,足够构成二十八章,并且已经拍出了同名纪录片,也改变不了这种病无药可医的事实。而且,不只在英国,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们都会发现,自己也多少有一些“英国病”的症状。所以最后能抚慰的只是:你绝不是此病的唯一患者。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十一

如果一个英国人告诉你他“挺好的”,那他其实心情并不好。如果他接着又说“真挺好的”,那你就得赶快撤离他所在的房间,或者至少让他坐下来喝一杯加了牛奶的热茶。

如果无法在3秒内从手中的硬币里数出正确的数目,就会陷入轻度恐慌。

按摩师说“给你10分钟放松一下”,话音刚落你就以闪电般的速度穿好了衣服。

回应别人的挥手时发现人家是在冲你身后的那个人挥手,此时恨不得立刻把手剁了。

别人告诉你取款机坏了,你还是去试了试,同时紧张地希望不会被他瞧见。

和医生达成了,你的病情并不需要特效药的共识之后,装出如释重负的样子。其实你就是为了要那些特效药才去看的医生。

哪怕自己是荒郊野外B级公路上唯一的一辆车,也觉得必须要打方向灯。

把“致以诚挚的问候”改成“致以问候”,来警告对方你真的要生气了。

发了封怒气冲天的邮件,在收件人读到之前就遇见了对方……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有人带宝宝来办公室的时候,你精心计算着该站起来的时间,好让自己不会显得太冷酷。

简历写得极为谦虚,唯恐显得自大。

在座位上吃薯片时,无法不担心自己嘴里发出的声音堪比建筑工地。

电梯里别人问你要去几楼,你一边回答“四楼,谢谢”,一边自己按了楼层键。

过了一个成就感十足的周末,却在别人问起的时候回答说:“周末没干什么。”

发现老板也来坐电梯了,于是尽管身处38层也毅然选择走楼梯。

回来时发现有人坐在你座位上和你邻座聊天……觉得还是过会儿再回来吧。

决定要向同事们展示真实的自我,于是换了个特别花哨的电脑桌面。

死盯着“静音车厢”的标识,希望这样一来某个话匣子就能被喷射出车厢。

离到站还有整整十分钟的时候就站在门口等下车。

等身后的人也看完了再翻页。

战战兢兢地坐在一个显示被预订的座位上,直到火车开了至少10分钟后才松口气。

车上的人都下得差不多了,此时最让你纠结的难题来了:应该趁机换个座位,还是出于礼貌继续坐在陌生人旁边?

宁愿忍受一条奇葩曲折的火车通勤路线,也要避免和同事同路回家。

向检票员证明自己付了车票钱的时候,那种满满的自豪感。

发现你预定的座位旁边还坐着个人类,好失望啊。

向行李架投去似有似无的一瞥,以此暗示邻座乘客你马上就得起身下车了。

2007年,禁烟令开始实施,这意味着英国人再也不必以干咳、咂舌和怒视来表达对吸烟者的不满了。

别人掉了东西,你无法控制要说“哎呀”的冲动。

按了三次快门都失败之后,你已经笑不出来了,但仍然挤出了一句“茄子”。

一直想弄明白为什么洗衣机的1分钟像15分钟一样长。

排队时发现有陌生人打算站在你旁边,而不是排在你后面时,瞬间被焦虑感淹没。

因为担心念错别人名字而一直管对方叫“哥们儿”

好好地走在路上突然脚下一绊,转身来愤怒地盯着地面。

看见一个熟人在你前面走,于是你当街静止,直到对方彻底从视野中消失。

和人说了再见,然后又和对方沿同一个方向走了一段。

憋到膀胱爆炸,也不愿叫醒旁边睡着的乘客。

每一次都震惊于公交车站的队伍排得毫无章法。

努力不在祖国的首都冲小孩子们皱眉,任由他们不时用小小的滑板车碾过你的双脚。

怀疑自己刚才把垃圾丢错了垃圾桶而心生恐惧。

远远地看到朋友,在对方走近之前一定会装作没有看见,以免需要招手、笑或小跑过长的时间。

担心自动门不会自动打开的那一瞬心慌。

对酒保说“我想是他比我先来的”却没能得到一句感谢,心中极为失落。

为了上厕所走进一家酒吧,进门后一路装作找人的样子。

为了回答你关于薯片有哪些口味的问题,酒保专程出去问人,而你早已清楚自己打算点盐味的,因此很是尴尬。

等待服务员的刷卡机读卡的那段时间里,完全丧失了言语能力。

假如邻桌客人对服务员态度不好,你就忍不住要对那个服务员过分地友善。

服务员来问你们是不是可以点单了,而一桌人都在忙着聊天,于是你企图用心电感应向服务员传达你的尴尬。

招手却未能成功引起服务员的注意时,给餐厅里其他客人一个尴尬的微笑。

如果同伴坚持要请客的话会非常困扰,因为这样一来你就不能点你想吃的那道很贵的菜了。

发现主菜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时,努力忍着不露出好像刚听说家里狗死了似的表情。

开饭之前“真的,我随便坐哪儿都行”的僵持让人筋疲力尽。

在超市碰到朋友,打过招呼后就开始像做贼一样鬼鬼祟祟,生怕又撞见。

一半的橱柜都没法放食物,因为它们被用来放了83只环保购物袋。

发现自己想买的东西前有别人在端详,于是装作研究旁边的东西,一直等到对方离开。

担心如果什么都没买就从店里出去会被当成小偷。

在一家超市里用着别家超市的环保购物袋时有种说不明白的罪恶感。

发现自己进错了店,只能在里面装模作样看一圈再走。

没听明白别人的话,麻烦对方重复了三次还是没听清,只好边点头边微笑。

摔倒了,向扶你起来的人道歉。

告诉发型师自己对新发型很满意,哪怕心里在哭泣。

告诉医生你确实感觉好一些了,以免显得你在怀疑他们的治疗方案。

上班时感觉很难受,希望能有人来让你回家休息,然而有人问你感觉如何的时候,你又回答说:“我能坚持。”

总是低估辣根儿究竟有多冲。

其实更喜欢太妃糖,但觉得有必要装作不是那么回事。

不好意思吃最后一个烤土豆,于是眼睁睁地看着它被倒掉。

回复说:“哦,我不记得是多少钱了,给我5镑得了。”尽管你手头很紧并且清楚地记得买的是6.4英镑的东西。

把双手绑在身后,来控制住自己在水还没烧开时就想倒水出来的冲动。

在外国超市发现你最喜欢的麦片被换了个稍微有点不一样的名字,觉得特别好笑。

想唤雨很简单,晾个衣服洗个车就行。

在黑冰上滑倒了,担心一不小心压碎了包里刚买的饼干,顺便稍微担心一下髋骨粉碎性骨折。

那些试图在你出电梯之前就进去的人,真是气得人心累。

对付插队者的方法是愤怒地盯着他的后脑勺。

因为自己实在太生气了,于是请求别人的谅解。

从紧咬的牙关里挤出一句“谢谢”,作为对对方没有感谢你的惩罚。

当那个无意间插了队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退回到队尾去时,真令人大大松了一口气。

告诉别人“随便拿”,然后在他们拿的比你打算给的要多的时候心口一紧。

不想真的开碰碰车撞到谁,因为觉得这样太野蛮,于是就慢慢在场地里转圈圈直到结束。

感觉刚才对电话推销的人说“我没兴趣,谢谢”并且挂断了电话也许有点过分,于是辗转难眠。

道歉无止境。道歉不需要理由。

说“有一点点凉”意思是,你的脚已经冻得没了知觉,脚趾也变成黑色了。

说“如果我说错了请指正”,意思是你知道自己没错并且不愿听到异议。

发信息时不得不加点表情符号,好让对方明白你绝对没有讽刺的意思。

说“对,有时间一定要聚聚”的意思是你不会和他们聚餐的,绝对不会。

说“那我就信你的话吧”意思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刚才都说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别人说你好看,你立刻回答说:“不,并没有。”

一句会带来巨大恐惧的话:“在我们开始之前,大家先四处走动走动,互相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听到“有谁自愿上来吗”的时候,就希望自己是透明人。

宁愿去有鳄鱼出没的水坑里踩水玩,也不愿意在看单口喜剧表演时坐在前排。

面试的时候你问对方能不能给你一分钟来思考他们提的问题,因为你在哪里看到说这样会加分,结果那一分钟你脑子里什么都没想。

觉得应该没人发现每次大家唱生日歌的时候你都只是给前三句做做口型而已。

非常恐惧接下来的对话,因为你刚才说自己看过或读过要谈的这个东西,其实你连听都没听说过。

看到有人将托运行李大小的手提行李成功带上飞机时一脸的不可置信。

死守住自己在行李传送带前那一小块地方,仿佛一家人的性命都指望它了。

要离家两星期,出门前留了一盏灯,希望要是有小偷上门的话,会相信你每天都是整晚整晚待在走廊里。

别人让你选的时候你说随便,然后暗自祈祷最后到手的是自己想要的那个。

在别人输密码时狠狠地把头转到一边,用力过猛扭到了脖子。

当别人发现很长时间以来你都由着他们叫错你名字的时候,真是个不自在的时刻。

同伴花了10分钟给你描述一部童年回忆中的电视剧,你说当然记得啦,而实际上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我觉得怎样都好啦”翻译:要是和我希望的有一点点出入,我就会非常、非常地失望。

“等去了那儿再见吧”潜台词:能不去就不去。

说自己对什么事“不是特别的热衷”,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对于此事你除了恶心还是恶心。

听到“让你久等了”时自动回复“刚等了5分钟而已”,尽管你从昨天就开始等了。

说某事“听起来挺有趣的”,意思是说你完全毫无兴趣。

“可能你说的没错”翻译:你说错了。

“不好意思”意思是:你好意思!

当指着一个完全没有人坐着的座位时一定要说:“抱歉,这个座位有人吗?”

说了20次“真好”,是为了暗示你想挂电话了。

“你哪天到我家来坐坐吧”意思是:要是你没打招呼就来敲我家的门,我就在家里一动不动地站着一直站到你走。

“这个我可能就不去了”意思:我宁可粉身碎骨,也不会参加你提议的那件事。

“我可能晚点再加入你们”意思:今天除非房子着火,否则我不会出房门半步。

“我不介意”。意思一:我不介意。意思二:这是所有我介意过的事里我最介意的事了。

The Bee's knees :)

大英烦事多读后感篇十二

1931年出版的《英国人算是人类吗》(《The English: Are They Human?》) 一书的作者雷纳得出结论:“世界上其实只有两种人——人类和英国人。”

“闪开,下一个致辞的是英国人!”

大英人民总有一些不被世人理解的习惯和行为。他们对静物道歉、在艳阳下穿雨衣、握手狠到抽筋,但当他们为此苦恼并开始分析的时候,就更引人发笑了。

《大英烦事多》从精心设置的生活场景出发,结合具体问题,巨细无遗地向观众展示了普通英国人的内心横截面。全书虽然算不上严肃考据的《大英人民图鉴》,但当成了解英国社交潜规则的入门指南倒值得玩味。

整本书分为28章,为山的那头海的那边的中国群众条分缕析地归类了各种情境,包括但不仅限于路上的规矩、办公室礼节、酒吧有风险、购物的陷阱等,笼统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项:

衣食住行

1/

提前去上班,因为越少人注意到你那件很“潮”的新外套越好。

2/

冰箱里总有些调味品舍不得扔,尽管它们开封的时候撒切尔夫人还在执政。

3/

就因为周一是银行假,你拿出工具箱给自家房子造成了价值数百英镑的损坏。

4/

因为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时机打断朋友的话来告别,结果沿着错误的方向走了1英里。

“当热过披萨烤箱的车厢里,终于有人勇敢地打开了车窗。”

无用(?)社交

1/ 把“致以诚挚的问候”改成“致以问候”,来警告对方你真的要生气了。

2/ 发现你预定的座位旁边还坐着个人类,好失望啊。

3/ 以微妙的眼色、一串暗语和各种咳嗽声来提醒别人裤子拉链没拉。

4/ 别人告诉你“这个座位没人,你随便坐”的时候感激涕零,好像对方刚给你捐了个肾一样。

5/ 为了不显得无礼,在明知别人指错路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往那个方向走去。

6/ 对方打算亲两边脸颊,你却亲完一边就以为结束了,等再想继续的时候为时已晚,颜面尽毁。

“都怪法国人!”

政治

对政治这事,实际上永远只能抱着一种cynical的态度,最终英国人大概对一切也就cynical了,包括对他们自己。

然而同时他们又是以一种非常庄重的面容来执行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的。因而,相对美国人的理想主义,最终英国人拍出了最好的戏剧。

最后,本书除了真情实感的生活吐槽,还在最后两章配上了非常实用的英国词汇翻译指导手册。

字面意思:这跟我预想的不太一样啊。 正确解释:这是个啥?

读完全书,也许大部分人都会和我一样觉得膝盖隐隐作痛。与其说这是英国人民的难题,不如说这是全人类的矛盾。看似做英国人好难,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

做人真难啊。

当然了,要是你以为大英人民呕心沥血用段子写出了一本《英国行为指南》是为了自嘲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It's VBP that makes Britain great.”

啧,真是个95%蹭得累构成的国度啊。

大英人民的sorry是不是真的有60种意思?大英人民说的acceptable是不是真的能接受?大英人民是把比较级当成最高级来用还是相反?

如果你也对这个“明明从文化背景到地理位置都与中国大相径庭,却跟中国一样拧巴”的国度感到好奇,想对他们的内心戏和背后成因一探究竟,那《大英烦事多》就是你的答案之书。

附上插图来源——

笑料一火车 第一季 (1998)

8.9

1998 / 英国 / 喜剧 / 格雷厄姆·莱恩汉 Arthur Mathews / 西蒙·佩吉 凯文·埃尔登

是,大臣 第一季 (1980)

9.7

1980 / 英国 / 喜剧 / Peter Whitmore Sydney Lotterby / 保罗·爱丁顿 奈杰尔·霍桑

同时推荐配合以下作品食用——

大英烦事多 第一季 (2015)

8.5

2015 / 英国 / 喜剧 纪录片 / Julie Walters James Corden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8.2

(英) 凯特·福克斯 / 2010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好了,欢迎来到社恐的国度,请你看完赶紧走!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