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是一部描写传统手工艺人的纪录片。影片通过展现匠人们的工作场景和工艺技艺,呈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守。影片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手工艺人的匠心与执着,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珍惜。整部影片充满了温暖和敬意。
匠人读后感第一篇
大约半年前刚刚用某种实用主义把自己从理智主义、灵性论的大坑里拯救出来,但还是无法说服自己成为一个匠人(俗称搬砖狗)(但又必须承认自己只是庸人一个,于是造成了不少分裂的痛苦),而且也没意识到匠人和创造者的区别也是实践与理论、经验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一部分,是一种傲娇的错误划分。
这本书委实是一个安慰,作者晚年也终于想通了类似的问题,于是温柔地告诉我们匠艺活动其实是一种持续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一种单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无可厚非的欲望;而无法将双手和大脑联系起来,无法正面承认和鼓励这种人性冲动是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缺陷。
此外,匠人的动机比才华更重要,在他们的脑海里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匠人并非只问“怎么办”而不问“为什么”。在这种意义上,做个匠人有什么不好的呢?物质文化可能反而能提供更多意义感不是吗?
匠人读后感第二篇
一、手艺人的悲剧
随着工业发展和物质文化的迅速崛起,机器生产逐步代替了人力手工,脑力劳动凌驾在体力劳动之上,经济价值高于一切,在瞬息万变又精彩万千的大时代中,美食、美景、建筑、艺术、文明等美好事物以从未有过的速度直达每个人眼前,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人们的追求渐渐演变成一种对财富的狂热。
在激烈的竞争中,目标作为最有效的导向性工具越来越被人看重,甚至有人将其视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我们开始忽视过程的重要性,过去总说“但求耕耘,莫问收获”,如今恰恰相反了。过去的木匠一人可撑起一家店面,手工的板凳、桌子、各种精致漂亮的小玩意,可现在见到的木匠大概都是装修时的木工吧,按照图纸切割打磨,再无创造性的智慧和精湛手艺;过去的厨师手艺是祖传的,一锅老汤、一团发酵的面团可能都是祖传的,现如今手艺是新东方几个月学出来的,逐利竞争的产物是大家拼的不是手艺,而是降低成本和如何使用添加剂。
这些现象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大家心里对匠艺和劳动的忽视和不尊重,曾经“劳动人民最光荣”的口号震天,可时代发展至今,功名利禄变成第一位的,成功一定不属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劳动者,想要成功就赚钱吧,金钱会给你的人生带上光环。试问又怎么能一味苛责手艺人呢。尊重每一个拥有匠人精神的人吧,无论对方是贫穷还是富有。
二、人人皆匠人
把匠人理解为手艺人是最初的认知,但桑内特却认为,匠人的领域远远大越熟练手工劳动的范围;今天的程序员、医生、艺术家和父母都需要了解匠人精神价值所在。
何为匠人精神: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秉承匠人精神,走在匠艺打磨之路上,我们需要日复一日的专注,在面临困难和阻力时,依靠智慧解决问题。
所谓创造性,更多的是在探寻路上智慧的结晶;所谓目标,把定义为匠艺之路的前方一个驿站,才不会让我们背弃初心。
给自己一万个小时的时间,成为所在领域中的“大师”。
匠人读后感第三篇
文/呆呆 图/来自网络
“我特别感谢哲学家理查德·福利。有段时间的我研究毫无进展,他问我:‘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我当时脱口而出:‘制造就是思考。’”——《匠人》致谢部分
一、双手和大脑的分离
今天,“匠人精神”是一个在畅销书架和名人演讲中常常出现的词汇。无论是关心食品安全与质量标准问题的老百姓、看过《寿司之神》的观影者、擅长绘画或陶艺的手艺人,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们都可能谈论这样一个似乎超越时空的概念。
毫无疑问,这个词语的走红与一种公开宣扬的精神失落有关: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件事,在细节上追求完美,在态度上迷恋投入的人,实在是太稀缺了。
人们这样谈论“匠人精神”,但从来没有将光环赋予过“匠艺活动”。 匠人精神是原研哉、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而匠艺活动,则是你我更为熟知的蓝翔挖掘机和新东方烹饪;在前者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格与信念的力量,甚至创造力;而后者似乎被重复性的技巧和物质追求淹没。
 这种矛盾的真相是,我们从未相信手工/体力劳动能够发展出除了“吃苦耐劳”之外的精神性。而“匠人精神”得到的荣耀,要么是由于这种劳动成果关乎经济发展前景;要么则是被简单化约为成功学中的抽象人格。
对于《匠人》作者桑内特来说,这种“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以及后者对前者的贬低)是令人不安的。自小学习小提琴,一朝因伤放弃音乐生涯,踏上学术道路——这位当代西方不可或缺的思想家,比任何人都深谙手艺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匠人读后感第四篇
看理查德•桑内特的《匠人》,总让我想起小时候。每逢佛诞,母亲便张罗着手做几个面饼,倒半锅油,生大火,炸出来的面饼卖相各一黄滋滋的,各样口味都有。尽管母亲的手艺令人垂涎三尺,但作为小孩子的我,仍然羡慕邻居灶不生烟去小卖铺里买回来的蛋黄派。直到今日,我才初初体悟,面饼和蛋黄派之间,竟隔了一颗匠心。
理查德•桑内特定义匠人是,一切拥有想要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的人。这里的匠人不依附于机器,也不依赖于别人,仅仅指自身。就像面饼和蛋黄派。蛋黄派个头均匀包装精美口味一致堪称完美,而母亲手作的面饼卖相各一滋味也各异,比商铺所贩实有许多的不完美。然而正是这不完美使其拥有独特性。在机器取代人力的时代,量化生产满足了我们对衣食住行无尽的需求,也让“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成为了可能,因为机器与人相比,误差几乎为零。而匠人凭的是拙心手作,生产速度难以匹敌人们对物欲的追求和机器的运作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匠艺越来越成为一座孤岛,后继无人,难以维系。
有些变化曾悄悄地经过我的生活,但若不是《匠人》提醒,我几乎要遗忘。幼时每到夏天,总盼望着吃凉豆腐。从母亲那攥两块钱,赤着脚跑到豆腐作坊里,要两块刚磨的豆腐,那作坊里到处堆满了黄豆子,石磨被豆腐水染得雪白雪白的。作坊阿姨边寒暄手边却也不闲着,边磨着豆腐。冰凉的豆腐一上桌,母亲淋上点香油和酱油,夹一口到嘴里,甜香甜香的。屋外的蝉被热得一阵惨叫,但有那豆腐入口,竟不觉得暑热多难熬。而今,那作坊早没了踪影,偶有机会再吃家乡的豆腐,却总也找不出小时候的味了。母亲说,现在的人哪有闲心磨豆腐,都交给机器了。
这是时代的悲哀抑或是驽钝的匠人该被淘汰,我不置可否。越是科技发达机器作业普遍的现在,衣食住行唾手可得,人们越是懒于追究所用之物是否倾注匠心。《匠人》唤起人们重新重视和物件以及造物之人的情感交流。所谓匠心,也是造物者之于物件所倾注的态度和心情。幸运的是,我发现人们虽然义无反顾地随时代洪流而进,也有人有意识地回过头寻找遗失的过去。一波又一波守艺人声名渐闻。
有人识得年近半百的老木匠刨出的木花很美,雕花师傅不留神手绘的桌花开了个小岔很美,全靠榫卯不见钉子的八仙椅有难以磨去的木结也很美。对这些不完美的美投注的目光和欣赏的心情也许将成为匠人们毕生的慰藉。
匠人读后感第五篇
推荐桑内特的《匠人》这本书的文字中,我在文末留了一个尾子——力推第二部分第六章“形象的说明书”,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文案撰写说明书”。这一章确实值得单独写一篇推荐。
1、语言很难描绘身体动作,指导性语言和身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是我们看说明书抓狂的根本原因。
2、要展示,不要说。“她情绪低落”,应该写成”她端着沉甸甸的杯子,慢慢地向咖啡壶走去”。
3、文字只表述结果和动作,没有过程和感受,省略自以为“每个人都知道”的“废话”,写出来的说明书很可能就是“无效指令”,解决无效指令的诀窍,在于破解隐性知识。
4、厨师奥尔尼用去骨鸡做的名菜“阿尔比费拉鸡”,大约有四种写法,奥尔尼的“直白地说”,还有另外三种是——蔡尔德的“诉诸通感”、戴维的“场景叙事”和本肖太太的“寓教于喻”。
5、奥尔尼是这样写的:切断连接鸡翅骨和肩胛骨的筋肉,然后右手按住鸡身,左手的食指和拇指牢牢地捏住鸡翅骨,把它抽掉……只有动作。
6、“诉诸通感”除了过程,每个阶段提出警告,蔡尔德写法是这样的:永远将刀刃对着骨头,不要对着肉……这其间的差别是,蔡尔德诉说的对象是做菜的人,而不是做成菜的鸡。
7、戴维的“场景叙事”菜谱很简单,但她在其中增加了故事,让你体会一道菜的文化背景:一个乡下厨师,抓起鸡不停的摸和捏……你首先要想象生活在某个地方是什么样子,才能去做当地的人和事。只要你在烹饪之前阅读,就可以开始动手,无需再参考它。
8、最精彩的来了。
9、本肖太太是这样写的,括弧里面是桑内特的解释:死去的孩子(鸡),做好让他重生的准备(去骨)。用土把它填满(填充馅料)。当心点!他不能吃得太饱(不要塞太多馅料)。给他穿上金色的外套(涂抹烧烤汁)。为他沐浴(准备炖汤)。给他温暖,但要小心,孩子晒太多阳光是会死的(烤炉温度设定在130摄氏度)。给他戴上珠宝(烤好之后,涂上甜椒酱)。
10、这篇被桑内特称为大师之作的菜谱,让所有的动作都具有了重要的符号意义。这就是“寓教于喻”。
11、呵呵,坦率的说,别说好吃了,看完这四种写法,我也做不出一只能吃的鸡。根据我的观察,厨房是这样一种空间,它天生亲近有天赋的人。任何菜谱,都是对会做的和好吃的人的耽误。
匠人读后感第六篇
匠人的本质,竭尽全力把一件事情做好,追求尽善尽美是因为对这件事本身充满热情。一种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
现代企业的激励手段,不论是道德说教,还是竞争激励,都属于外在手段,不能唤起匠人内心的激情。
# 现代匠人面对的三大麻烦
动力不足
过去匠人工作自由度大很多,他们一半在工作,一半在创作,而且很有可能掌握造物的整个流程。受现代社会的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的限制,精细分工下的匠人创作和视角受限,处处受制于人,无法激发创作动力。
手脑分离
现代匠人接触现实的机会越来越少,信息工具虽然提升了工作效率,但也形成了隔阂,手脑无法并用,无法一起去探索真实的世界,软件功能的边界决定了设计师的思考边界。
规范性标准和个性化标准的冲突
规范化范围确实能保证所有产出物的品质在一个基本的水准线之上,但因限制了自由发挥,所以也消除了产出更好东西的可能。
标准化体系压抑了匠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个匠人既要遵守特定的模版和要求,以科学事实为基准,同时也要发挥他的个人经验、创造力和决策能力,机动灵活不可或缺。
# 匠人有哪些机器无法取代的法宝
个性化、身体和头脑的协调性、隐性知识以及匠人本身所具有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匠人改变物质的主动意识
* 变形 主动尝试和革新现有的手艺
* 留名 在创作作品里留下个人标记
* 拟人 把人的思维情感和品质投放到物品上
匠人读后感第七篇
当人们在设定希腊诸神时,将潘多拉与赫菲斯托斯作为“匠人”的代表,前者美丽却邪恶危险,后者丑陋却善良勤劳,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西方文化对于匠人身份的认同矛盾。正如理查德•桑内特概括的那样:“无法将双手和大脑联系起来,无法承认和鼓励人们内心有从事匠艺活动的欲望,是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缺陷。”针对这样的矛盾缺陷,理查德在《匠人》一书中通过对这一人群的前世今生探讨,试图挖掘分析矛盾局面的缘由,并顺便探讨了匠人的养成与动机才华。
在作者的意识中,每个人都能成为匠人。基于这样的设定,他在书中主要讨论的并不是特定的匠人群体画像,而是匠艺活动,而这种活动的定义较为宽泛,不仅囊括传统手工业,亦包含了诸如指挥家这样的艺术人士,抑或是医生护士这样的经验性行业工作人员。
由于本身工作的关系,在读到理查德分析医务人员这一匠人群体与医疗改革对他们造成的困境时,极为感同身受。精密的医学仪器仍然无法代替医生的经验,而我们能否将自己的身体托付于机器,尚存在诸多阻力。将医生作为匠人群体以思考,将诊疗作为传统艺匠活动进行讨论,也许可以提供给改革者另一种思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从某种意义上,匠人的生活与工业社会逆流向上,与效率至上背道而驰,甚至与绝对精确的机械文明相差甚远,却坚守着对过程与个体的重视,符合精致生活的情趣。当阅读完《匠人》,多少会被作者的情怀所感染,扭转内心对“匠人”的偏见。匠人处于人类文明中间阶段的平衡点之上,既摆脱了落后的原始蒙昧状态,加入了双手与工具的配合,同时摒弃了过分工业化的流水线,彰显了个体优雅的劳动过程。匠人不是一种略带贬义的底层职业,而是一种正在式微的高大上生活方式。而今,这种生活方式正逐渐被都市人所认同,在上海,一些以手工为主题的匠人课程悄然走红,吸引了不少白领争相报名,插花编绳,或是涂色,在远离手机电脑等高科技的环境中,人们体会到了平日生活中难以企及的幸福时光。正如理查德所指出的那样:匠艺活动能够给人们带来充分的情感回报,让人们在工作中与可感知的现实中最终找到自己的归宿。
匠人的工具与作品终究并不完美,因为那是一种“把事情做完以后,才能慢慢理解他”的过程,通过不完满的体验,寻找到发展与进步的空间。当工具在器具上雕琢,同样是一种对灵魂的剖析,在适当的重复而持续的联系中,寻找到更好的自己。相比快速迷失于先进的高新科技,迷惘的现代人也许真的需要重拾匠人的生活态度,放慢速度,把事情做好,把日子过好。
匠人读后感第八篇
当艺术鉴赏一再贬低匠气,抬高灵性,我们似乎忘了,发端于实用主义的艺术史最早是由工匠们挑大梁的。今天,我们戴着有色眼镜,把那些重复机械化劳动的工人视为不会思考的机器。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却将他们和艺术家、作家、科学家一样称为“匠人”,且认为,匠人才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匠人是专注的,他们竭力把事情做好。当匠人的技术日趋成熟,他们会更完整地感受、更深入地思考正在做的事,这是至关重要的“隐性知识”。科技的进步至多能将有限的步骤化繁为简,却不能全然取代匠人的优势。调整和完善这一动态过程,不是根据既定程序按部就班。操作简便的CAD软件在设计领域应用广泛,桑内特却诟病其过于刻板,状似无死角的设计无法协调实际生活的种种变数,效果反而不及手工作图人性化。优秀的匠人接近目标的过程就像经典数学题蚂蚁追击的等角螺线,合乎逻辑、充满变数又展现着美感。
至于人们谈之色变的“潘多拉效应”,譬如原子弹的发明,究竟是否出自匠人之手?该由谁负起责任?这个关乎全人类安危的问题,恰是桑内特和他的老师阿伦特的分歧之处。桑内特认为,决策者的意见固然重要,但参与度最高的匠人们才对自己的作品了解最多,也只有他们能够察于微末、尽早逆转,甚至拯救世界。所以,桑内特并不主张一往无前地追求效率,适当的暂停、思考和重整,未必不是件重要的事,尤其是对待重要的工作。
不过,匠人创造的价值虽高,也非高不可攀。桑内特话锋一转:“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他花了大量篇幅来描述匠人养成的不同社会模式和阶段,简直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缩影。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从中窥见个人技能修炼的诀窍、将之学以致用才是最大收获。无论是出于兴趣的弹琴、绘画,抑或生活所需的育儿、烹饪,匠人的心让我们步履稳健。
不必怀疑不走“捷径”是否输在了起跑线,打好基础才能持续进步;无需担心反复练习会被人嘲笑愚笨,技巧越高,越不会厌倦练习;不用为毛遂自荐感到羞怯,证明自己、展示自己同样是匠艺提升的必由;更不该压抑自己的个性,谁都不想成为东野圭吾笔下自动生成书评的读书机器吧?
未雨绸缪的匠人不会像所谓的“决策者”那样,等到木已成舟才开始烦恼,他们始终都在积累,同时酝酿改变。我们希望自己不会被淘汰,无论是突如其来的下岗潮还是被机械取代的岗位;我们希望能令我们爱的人满意,陪伴他们,与他们共成长;我们希望付出的时间能够体现出价值,辛勤的创作能有个性的印记。匠人精神,或许就是一帖解药,诚如歌里唱的那样,“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自己。”
——乙未年读理查德·桑内特《匠人》
匠人读后感第九篇
当今的匠人指的是什么,已经不只是单纯的手工艺者或是没有思想的机械者,当今的匠人指的是已经把专注、技能、思考等一系列相关能力带进他们的领域,当今的匠人出现在各个行业,如程序员、建筑工程师、音乐家。
作者理查德•桑内特,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本系列物质文化著作中包括《匠人》《士兵和牧师》和《外来者》。《匠人》作为第一部,主要讲述了匠人的历史发展、匠艺领域的延伸以及从细节、理论上对身体要求和技术进行理解。从写作方式来说,书中采用大量的实例证明观点,如用现代的CAD设计软件证明了双手与大脑分离之后的作品结果;用外科手术、拉琴艺术家来说明了手如何变得人性化。从内容上来说,笔者把早期的工匠延伸到了现今的不同的领域中,做了匠人精神的扩展;后来又提出两个争议话题带动读者的兴趣,一是所有技能都是从身体的实践开始的,哪怕是抽象的技能也不例外;二是想象力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技术的理解。从翻译来说,翻译比较流畅,读起来很通顺。
身为匠人之家的我来说,通过这本书,也让我理解了早期匠人的衰落和当今匠人的精神存在。早期的匠人,手工艺者、雕刻者,建筑者等人数居多,书中所说的作坊也正是他们的“家”,中国历代精美的装饰品、陶瓷器等每一次商品做工时间都比较长,那么匠人们都要通过双手一步步一点点的完成,他们的专注力完全在一件商品上面,有些工匠一生可能只会打磨出一件精美的作品。而现今的手艺人数量很少,在城市中已经几乎没有作坊了,最多也只是跟着师父,不会很长久,甚至一两个月就会换另一种工作;在有特色的小镇可能还存在作坊,像云南的一些特色民族饰品,景德镇的陶瓷,相信还是存在的。
那为什么当今的匠人会逐渐减少呢,我的父亲和爷爷都是手艺人。爷爷是建国初期的土建筑工程师,他没有学过太多的文化,却可以画出精密的图纸,早期的手艺人都是师傅来带,一点点地悟出知识,加进自己的思考,再经过实践反复琢磨,才能慢慢地积累到经验,成为手艺人,建造出坚硬的大楼,而爷爷的专注和认真也让他死在了工地之上。父亲是木匠,小的时候家里的家具都由父亲打造,他的手至今有一根手指是半截的,现在他再也不做木活了。问过他匠人的衰落原因,一是材料,现今的材料已经不如以前,很多材料也已经缺失;二是,书中所说的工具因为成为了机器,虽然方便却规则太多,不能随意改变,正如CAD实例,它能制造出图案,但是不能随意,没有思考,作为匠人他可能因为实际的情况随时修改作品,但是由于商业的关系,不可能提供这样的机会,造成匠人的流失。三是社会的压力,如果要出一件精品,匠人们就会用大量的时间,而这样就会流失很多工作机会,他们的生活也会存在问题。综合来说,早期的匠人已经衰落,但是匠人的精神还是存留至今。
匠人的精神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如厨师行业,他们做的每一道菜都是有讲究的,从选材、刀切到做成菜色都需要了解菜的不同特色、专注于刀工,学会菜的调配,还要知道当地的风俗等等。匠人的精神就是专注、思考、不断地了解、不断地琢磨,使每一个作品达到最精。
早期匠人也许有一天会被机器而慢慢取代,但是匠人的精神却永远存在!
匠人读后感第十篇
我以为这是一本类似于《东京根岸下町职人生活》的书。在没有拿到本书前因为工作关系读到的片段又是书的第六章关于“阿尔比费拉鸡”菜谱的那一节,它更坚定了我关于这是一本呈现西方匠人精神的书的判断。
理查德·桑内特的《匠人》,当然不是如我所臆想的一本书。这是一本试图抹去东西方文化隔阂来探讨匠艺和怎样成就一位匠人的说理书,所以,读起来比较吃力。读通本书已然费力,理查德·桑内特不愧为当代顶尖的公共知识分子,总是喜欢纲举目张——纲指的是他的书写,目则是由他的书写拖拽出来的一大批有意思的书籍,什么萨德诺的《手之道》、詹姆斯·W·P坎贝尔和威尔·普莱斯主编的《砖块的世界史》以及希拉·黑尔《失去语言的人》等等,每一本都有着极富诱惑力的书名,挠得人心里痒痒得下定决心:读完《匠人》就是《匠人》中提到的这些有着“香艳”书名的书籍了。除此而外,一旦打开《匠人》我认命一般地顺着理查德·桑内特“修建”起来的阅读梯子努力地一章一节往上爬,却总是遇到迫使我必须停顿下来的专业术语,什么失用症、认知失调、经验的匠艺、焦点意识等等。丢下《匠人》去查阅我不懂或者不能确定的专业术语的次数多了,不禁埋怨起本书的作者:你好好地说匠人精神的由来、怎么会缺失和如何召回就是了,何必去扯这些医学、心理学知识?只有费劲地读完《匠人》才会明白理查德·桑内特的匠心:由古及今地盘桓于匠人的天地里,这位世界顶尖的公共知识分子想要给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匠人虽非天成却一定与天赋息息相关。
有没有人因此哑然失笑?只听说过成就一位哲学家、音乐家、科学家、教育家需要天赋,做砖的、做摆件的、厨娘、维修工也需要天赋?我也是读完了《匠人》在没事的时候将它翻来翻去了好几天,才接受这样的结论,也是因为理查德·桑内特理说得充分,从每一个人手、手臂、身体能力的差异到人的焦点注意能力、对具体事物认知能力等等能力的差异,通过做一块砖、做一把提琴、做一台手术、设计一栋房子等等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匠人的手艺担得起“匠艺”这个简称。而要让自己做的砖、做的提琴、作者手术、造的房子成为艺术,与自己对手艺的专注度密不可分。要让一个匠人对自己的职业时刻、长时间地保持高度的专注、理查德·桑内特认为,与这个人与这一行业的天然亲和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理查德·桑内特在这本书的起始段落,曾经探讨过匠人的手艺是怎么会渐渐消失的,在他看来,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无疑是罪魁祸首。在阐述过人们何以更青睐有缺陷的手工制品而不是整齐无表面错漏的机器产品后,理查德·桑内特完全可以如读者所希望的那样在一声声唏嘘、怨恨声中抱怨匠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他不愿意自己的书里只有哀叹没有建设,他用自己广博的知识证明了匠人并不是被机器打败的,而是我们没有厘清匠人的社会价值以及成为匠人的人的必要条件,才是匠人越来越式微了。
当下的社会正在呼吁匠人精神。与其凭空喊喊口号,不如认真读读理查德·桑内特的《匠人》,让教育系统在为各行各业挑选、培养匠人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是的,挑选在前培养在后。理查德·桑内特表示,你适合做砖块还是适合做小提琴,天赋早已设定。如若阴差阳错,你在从事职业的时候起码关注度不会持久,那么,你距离匠人、匠艺就会越来越远。
匠人读后感第十一篇
《匠人》这本书信息超载,很难总结,让人浮想联翩。
在工作中学到一个词汇,叫“以终为始”,以结果倒推工作要求。这是一个听起来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这种“不问过程的功利”,正是《匠人》想要探讨的,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同时想要反复证明——“不问结果的专注”之必要。
简单的逻辑,如果活动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那么工作就变成了强迫劳动。而人们如果以享受过程的游戏态度去工作,工作就会成为艺术。但这“鸡汤”的表述方法,很没有“事实”的说服力。
《匠人》的求证角度另辟蹊径, 以核心观念“肢体语言具有思想意识”一以贯之。作者桑内特认为,所有技能都是从身体的实践开始的,哪怕是最抽象的技能也不例外。
我们常说,想好了再干,其实,行动正是不可分割的部分,边做边判断,因为肢体本身,自带价值观、思想力。
比如,手的生理构成(物质的)形成的握和放松两个动作,意味着“控制的欲望”和“让与的道德感”(精神的),这是肢体语言自带的思想性。
再比如,有人说,匠人的工作日复一日千篇一律很难获得情感的回报,恰恰相反,这是不必要的担忧,心脏固定节奏的跃动,生命本身就是这样的特质。“匠人”的行动与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匠人》也是对现代分工(有人负责思考,有人负责执行)的一个质疑。联想到我自己,我虽然喜欢交流,但更喜欢一个人埋头工作。“全神贯注做某样东西时,我们不再有自我意识,甚至连自己的身体也感觉不到。”这种愉悦感我是经常能够体验到的。但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分工意识中,又显得“格局”不够高——不擅长分配工作,也即不善于管理。
理解自己的局限,或许是“理性”重要的部分。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最基本的动机,就是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有人不善于表达,但并不等于愚蠢。语言的局限可以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得到克服。《百科全书》解决那些匠人们无法用语言表述其匠艺的方法,即是用大量的插图来代替文字。会做不会说和会想不会干的两种人,局限相等,或可互补:
“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是关于一首诗的,但我好像写不出来。”
“诗不是由想法构成的,它是由字词组成的。”
这种二元对立的分类方法也许并不科学,匠人也并不只是描述熟练的手工劳动,其实无论合作或是独立,凡事皆可匠人,重要的是具有匠心,也即匠人的精神,其最重要的特征,作者桑内特作了一个看起来似是而非的标准——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仔细想想,这个标准倒是很容易在内心建立起判断。
回到以终为始,我自己并不喜欢会结束的工作。最近两个月都在断续的为公司的图书馆采买上架图书,这是一个显性的体力工作。但我喜欢这个过程,把肢体运动融进思维路径,拿起一本书,翻阅它,分析它,判断它,同步的移动身体。这个过程是一个通识的自习,也是对一个空间的雕琢。不断有新书来,还会不断的理解新的分类并陈列出美感,无休无止。这就是匠人的特质,“劳动之兽”,将工作本身视为目的,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
最后,要力推第二部分第六章“形象的说明书”,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文案撰写说明书”。
匠人读后感第十二篇
当人们还在探讨和质疑我们这个时代文化之中缺乏“工匠精神”的时候,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则创作了一本《匠人》,以说明每个人都具备有匠人的精神和成为匠人的潜质。
作为当代的社会学家、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为我们找寻出了“匠人”的特质与意义,他在书中例举了大量例子,追古溯今的探寻着“匠人”在人类文明之中的痕迹,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匠人”所带予人的启示,同时通过这本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桑内特这位思想家的知识面是何其的丰富,跨越了建筑学、装饰学、音乐、艺术、文学、历史;这本书结合“匠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和作者丰富的知识,以揭开了人类内心深层最为纯粹的精神驱动力。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工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这是人们对于物质的认识逐步加深,西方文明从神学文化过渡到物质文化。作坊式的技艺传承被机械工业所压缩,匠人手工制作出的差异与机械的一丝不苟成为了鲜明对比,物质文化下的匠人被推移至机械的对立面,机械被全面运用的弊端是人们技艺使用的缺失,其后果便使人越来越缺乏思考的能力。桑内特感慨的说:“无法将双手与大脑联系起来,无法承认和鼓励人们内心有从事匠艺活动的欲望,是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缺陷。”
桑内特对匠艺根本的理解是:“匠艺活动其实是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
他通过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细致的观察发现了“匠艺活动”在人身上所起到的作用,从这个独特的视角桑内特告诉了我们,现代文明的机械化正在逐渐的降低人们身体对于技艺施展过程中带给人的启示――即所有精湛的技艺,这是以人体的基本功能为基础的。匠人在参与和施展匠艺活动过程中双手与大脑之间所产生的互动,身体的动作激起大脑的反应,保持这一状态便是匠人专注的意识形态的体现。
用桑内特的话来理解――专注是匠人在匠艺活动下的状态。他从生理角度去解释匠人工作时是如何进入这种专注状态,而这样的专注状态保持了人内心那份简单欲望,它摆脱了人们对于目标的追求,而简单有效的思维环境更容易激起人们的灵感,在此基础上读者便不难理解作者对“匠人”的定义:匠人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手工艺从事者,任何能长久专注于自身工作深入并精通的人,都能称其为匠人。
专注是匠人的状态,那完美艺术品则是专注于匠艺活动的成果,但这一过程中人们要如何将自己脑中的设想变换成现实,则需要对作者定义的匠艺活动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桑内特认为有三种能力构成了匠艺活动的基础,分别是定位、质疑和贯通的能力。它们让事物变得具体,思考其性状,扩展其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三个基本条件就是认识与理解、思考其功用,付诸现实,这也就意味着匠人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人,更是一位懂得思考有思想的制造者。
哲学家理查德•福利问桑内特:“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后者脱口而出“制造就是思考。”面对福利怀疑的态度,桑内特便用《匠人》以令其信服。在这本书序章之前,桑内特清楚的对这本书提供过帮助的人致谢,从简短的致谢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思想家的拳拳之心,在全书伊始便解释了是福利的对话促使了这本书的诞生,也让读者在开篇便明白了作者著书的目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核心。
匠人读后感第十三篇
美国计划创造第一批原子弹时,著名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便认为,工程师并非造物的主人,政治必须为体力劳动提供指导。她的老师,便是那位提出“诗意的栖居”的海德格尔,也是出于反对技术狂热创造这一名言。但是,她的学生,理查德•桑内特,却反向而行,提出了一种尊崇技艺的文化唯物主义,是谓《匠人》精神。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在社会思想研究方面著作甚丰,曾获德国“黑格尔奖”、 荷兰“斯宾诺莎奖”等多项学术大奖。早在2010出版的《新资本主义文化》里,他便指出,现代人正在丧失“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匠人精神。《匠人》的第一部分,便从历史角度对这一观点行进阐释。
金匠、铁匠、木匠都是古代典型的匠人形象。在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匠人具有一定的权威,因为基督便是木匠的儿子。匠人们在作坊里敲敲打打,日复一日,成就精湛的技艺。少数的顶尖人物成为“大师”,雕塑的米开朗琪罗、制造提琴的斯特拉迪瓦都是此间翘楚。精深的技艺是匠人的灵魂。事实证明,对一门技艺,从陌生到熟练,“一万小时定律”只少不多。桑内特在第二部分的“匠艺”篇,对技能培养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近距离考量。
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中,上帝从天而降,与亚当指尖相对,将灵魂赐予人类。灵魂从手指进入身体,正如康德说,“手是心灵的窗户”。桑内特特意研究了手对匠人的意义。他以音乐家、厨师和玻璃吹制工为例,细致分析在技艺习得过程中手和脑的关系。桑内特发现,在小提琴指板上贴彩色的铃木教学法并不现实,儿童从中获得的只是一种虚假的演奏能力,学琴者必须不断自己试错,用手的预判功能不断调整,才能真正掌握音乐技能。而一篇诗意而形象的菜谱会更让人容易理解,新手需要的是“展现而不是叙说”。桑内特反对把技能用教学手册简单化的做法,因为人很复杂。而踏实的练习总会有收获,成就感便是匠人获得的情感回报。
18世纪中期,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幕,更快速、更精准的机器逐渐取代人类的手工劳动,手工艺人日渐式微。“工匠”这个词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工人”二字,而 “匠”字意为“有手艺的人”。但是,桑内特对“匠人”有自己的定义,他认为,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所有人都是匠人。古代的手工艺人虽已凋落,但今天的程序员、医生、律师、司机、保洁员等等,都可以称为“匠人”,都可以“独具匠心”。
对于桑内特倡导的匠人精神,中国人其实并不陌生,这不就是曾经的“劳模”精神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少人的偶像就是那些平凡岗位上的“劳模”们。用病躯搅拌泥浆的王进喜、认真拾粪的时传祥,他们貌不惊人,无权无势,只凭着一股做好工作的纯朴动力,便成就了一个岗位的传奇,一个时代的信仰,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今天的偶像,除了明星、富豪和政客,还有什么呢?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潜规则的捷径比踏实工作更具吸引力。桑内特认为,把工作做好的能力人人都有,动机比才能更加重要。也许,在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才能并不稀缺,简单纯粹的工作动机更为可贵
。
技术到底是不是会带来灾难的“潘多拉魔盒”?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奥本海默晚年沉浸在巨大的自责中。只管研究不顾后果的他成了阿伦特所说的“劳动之兽”。 《匠人》是桑内特为劳动之兽的正名。他坦承自己是实用主义的倡导者。实用主义思想坚信技能和感受不可分离,劳动者的精神并不贫瘠,他们在制造物品的过程中建造人际关系,通过自己制造的物品了解自身。桑内特也没有回避技术的伦理问题,认为匠人应该在工作过程中反复思考自己所做的事,这自然不是完美的解决之道。尽管如此,匠人也应该努力向前看,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
其实,热爱工作,还是志于隐逸,是个人选择,匠人并非唯一的价值标准。桑内特似乎忽略了人的志趣和性格差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推动社会不断向前的巨大能量,只能来自于匠人们。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约写人文社科类书评。
QQ175108258(请注明“约书评”)
匠人读后感第十四篇
书名:匠人
作者:(美)理查德.桑内特
译者:李继宏
出版者:译文出版社
版次:2015年7月一版一刷
读书笔记(开始时间:20160229)
1.是哪类书:社会学书
2.主要内容:讲述匠人的历史,特质等。
3.主要观点:匠人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人,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匠人。
4.要问的问题:什么是匠人?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的情况如何?
5.书的结构:分三部分:1.造成西方文明中无法将双手和大脑联系起来,无法承认和鼓励人们内心有从事匠艺活动的欲望的原因。2.探讨技能的发展。提出两个观点:①所有技能都是从身体的实践开始的,哪怕是最抽象的技能也不例外。②想象力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技术的理解。3.匠人的动机和才华。
6.重要的单字:匠人,匠艺
7.重要的句子:匠艺活动其实是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
8.作者的论述:
序
在研究物质文化时,我把历史文献视为一份目录,记载着各种制造东西的实验,那些实验者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异国人士,他们的实验是我们能够理解的。
……徜徉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围绕不同的主题来组织那些实验记录。
第一部分 匠人
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
在现实中,如果有人想当优秀的匠人,必定会遭到社会机构的压制、忽视或误解。
中世纪的工匠作坊,师傅与学徒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他们关系密切。艺术和匠艺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生分化,手艺变成师傅的独门绝活,作坊对社会依赖性加大,传授技能和手艺更加困难。工业革命,机器化使工匠赶上穷途末路。(如《罗辑思维》里说的,互联网时代可能迎来了手艺人的复兴)
第二部分 匠艺
主线是培养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线性的,技能提高的过程是不规则的,有时候甚至还要走一些弯路。培养聪明的手的过程要经过很多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形象的说明书更加有用,包括:诉诸通感,就是把自己放到新手的位置上,去想象他们会遭遇什么困难;场景叙事,就是把学习者放到一个陌生的场景里;寓教于喻,就是鼓励学徒充分发挥想象力,重新去思考其正在做的事。
使用这些工具需要一定想象力。不可能把各种技能简单化和理性化,一个人越是能够利用这些技巧,其对这些技巧的探索越是深入,这个人越有可能获得匠人的情感回报,也就是那种觉得自己很能干的感觉。
第三部分 匠艺活动
讨论匠艺生活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匠人做好工作的欲望,做好工作需要哪些能力。
把工作做好的能力几乎是人人皆有的。这种能力最初出现在游戏里,后来在工作中演变成定位、质疑和贯通的能力。在完善匠艺的过程中,动机比才能更加重要。
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是匠艺活动的核心所在,它是技能和投入的回报。匠人最引以为傲的是成熟的技艺,简单的模仿并不能带来持续的满足感,技艺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匠艺时间的缓慢性是满足感的来源,匠人可以慢慢练习,把技艺变成自己的。缓慢的匠艺时间也让匠人在工作时能够反思和充分发挥想象力。成熟意味着漫长的时间,人们需要很久才能占有技艺。
9.作者对问题的解答:
略
10.我对作者解答的评论:
读着很晦涩,也许是翻译的原因,还有作者的写作方式:从别人文章里引一句或者一段,再穿插自己的观点,再穿插……很不适应。
之所以对本书感兴趣,是因为我在某种程度上也算一位匠人——牙医。尽管我不符合作者对匠人的定义:有为了把事做好而把事做好的人。我的兴趣在专业以外。尽管如此,因为入了这行,还是想想怎么提高自己的匠艺,为了自己也为了患者。
作者说了,动机比能力更重要,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动机。当然兴趣是最好的动机,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其它动机,比如经济收入,社会尊重等等。其次,任何匠艺的获得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而且是专注的练习。技艺中间有很多隐性知识,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清楚的。因此要在做中学,并善于思考和总结。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动机(或称态度吧),这是我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比刚毕业时好多了,不过仍需努力。还有改进空间。平心而论,我这行不算太差。
匠人读后感第十五篇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匠人,努力把事情做好,而且不是为了别的原因,就是想把事情做好而已。
《匠人》一书出自美国作家理查德·桑内特。他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曾任纽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是与哈贝马斯、阿伦特齐名的研究公共生活的社会思想家;是集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哲学、艺术和城市管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集大成者;也是黑格尔奖、格尔达·亨克尔奖、特森诺奖等学术界权威奖项获得者。
理查德·桑内特所著的《匠人》,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匠人、匠艺和匠艺活动。提起匠人,脑海中想到的大多是木匠、实验室技术研究员和音乐指挥家等,其实,这是狭义的。
理查德·桑内特所著的《匠人》,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无法将双手和大脑联系起来,无法承认和鼓励人们内心有从事匠艺活动的欲望,是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缺陷。
理查德·桑内特的《匠人》一书中,提到匠人的匠艺活动,在当今社会,遇到三大麻烦:一是体制不知道该如何动员人们去好好工作;二是技能培养方面;三是两种相互冲突的质量标准,一种是基于正确性,另外一种则基于实践性。
匠艺活动是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匠艺活动关注的是客观的标准,是事物本身。
理查德·桑内特所著的《匠人》以特殊的方式来探讨这些意义上的技巧、投入和判断,它专注于双手和大脑的紧密联系,技艺本身绝对不是一种精神活动无关的机械性重复。
“制造就是思考。”关于匠艺活动的许多案例涉及音乐练习,桑内特利用自己早年当过乐手的经验,同时得益于三位朋友就音乐匠艺展开讨论。制造事物的人往往不理解他们正在做什么。
正如理查德·桑内特所著的《匠人》一书中提到,洛斯阿拉莫斯计划的领导者,罗伯特·奥本海默,在他的日记里,写下一段话,自我安慰道:“每当看到某种在技术上很诱人的东西,你会迎头赶上,把它做出来;只有等到成功以后,你才能够去争辩这种东西可以干什么用。原子弹的情况也是如此。”
理查德·桑内特所著的《匠人》,援引了阿伦特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境况》,宣称:“没有言论和行动的生命,对这个世界来说,其实就是死的。”生活的基本事实是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然而在政治领域,我们却需要某些东西来替我们指引方向,来让我们超越此刻的混乱。
阿伦特理论区分了劳动之兽和创造之人。前者表达稍显欠妥,些许贬低了劳动者,但亦很形象。劳动之兽,顾名思义,指人们像牲畜那样操劳,从事着重复乏味的苦役。劳动之兽只管完成任务,别的什么都不考虑,这种人将工作本身视为目的。创造之人,是物质劳动和实践者的判断者,他不是劳动之兽的同事,而是其上司。劳动之兽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办”,创造之人则问“为什么”。对事物具有好奇心,劳动之兽也许可以充当创造之人的向导。“不为自己骄傲,而是为自己的工作骄傲。”
匠人向外寻求共同体的认可,艺术家则向内遵从自己的心声。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一书中指出:匠人代表着一种特殊的人的情况,那就是专注。这本书的目标之一是说明,专注于实践的人未必怀着工具理性的动机。
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时间不可逆流倒转,洞穴人不再岩壁上作画,希腊人不再用大理石去雕刻,工匠不再去山洞里描绘飞天,人们不再往纸上涂墨汁,没有人再对着原野画麦田,咖啡馆外面看星空,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在消亡,如同可怜的自然界。但人们也发现,媒介和工具不是消亡是替换,当每件新的技术变革出现,美神都会换一件衣服,栖息在新的载体上面。就像从岩壁到甲骨,从纸张到电子书,书籍的形式在变,阅读一直被继承,审美永远在改变,但美一直存在。说书人会死掉,故事却始终流传。”看完理查德·桑内特的《匠人》后,更加认同潘采夫的说法。
生活中的我们,在自己的小天地,工作谋划,你是愿意当劳动之兽,还是创造之人呢?值得思考。秉持匠人精神,生活不易,好好努力。
匠人不长存,匠人精神可永恒。匠人技艺存在着不完美,但,不完美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