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1000字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9 08:20:34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6-09 08:20:34   小编:

《童年美术馆》是一本让人感动的美术书籍,它以童年的视角记录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让读者重拾童年的梦想和热爱。作者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和纯真,同时也让人思考到成长和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心灵的宁静。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一)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杜尚的名言,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试图用各种艺术形式来引导儿童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所以这里借用杜尚的这句名言,实在好不过。换句话讲,儿童们的日常生活,每时每刻他的言谈举止,难道不就是一种艺术的探索行为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所做的是一种锦上添花,但是你要说对于儿童美术教育或者艺术熏陶有多大的作用,其实是值得怀疑的。实际上,真正的艺术教育应当是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术馆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高估这种重要性。在念大学的时候,一个老师曾经讲过,大家应该经常去高档的商场,你可以看见很多充满了设计感的商品,这些商品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学教育。整体看这本书不错,但是不是大家有过高的评价?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二)

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愿意为了儿童放下自己的成见。

就像美术馆策展人会选择母亲眼中最画得最糟糕的一幅画:只有十笔,漂亮的裙摆,飞扬的裙子,灿烂的笑容,是十岁女孩的新娘梦。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多的是这些成年人如何不居高临下,很多次有人说这样的话:「开始怀念青春的人,本身就已经开始老了。」

「当一个人意识到童年的珍贵,说明他已经长大了。」

有一段写的是摄影师黎朗在一个小城镇拍摄了那些无忧无虑的幼儿,有一个小小的细节非常打动我。他说,自己经常将照相机放在胸口进行拍摄,这样就没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这样的拍摄形式,也让他看到,孩子们并非都是成人想象中的,在肖像中比出剪刀手,而是有更多复杂的情绪,她是故意:「儿童的面孔已经超越了他们幼小的年龄,映射出人,普通人的表情。」

当我们平等,而不是想当然地去分析孩子的童年,必然可以为他们的成熟所鼓舞,而不是难以置信于他们不符合预设。

我以前可能会觉得为儿童策展是让儿童看懂成年人的思维,现在更赞同他们应当用自己的思维思考,成年人策展只是给他们更多创造的梯子。常翻常新的枕边书!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三)

——读到这本书的缘由

这个月我多次下单买了多本书籍,激起我购买书的原因是因为我看了B站出品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第二季》,在第四集出版人的日与夜中介绍了读库、行思、乐府等多家出版社,其中我被介绍乐府出版的《秋园》作者杨本芬感动到,花甲之年开始写作,它也拯救了濒临倒闭的出版社。乐府为很多素人出版图书,坚持自己独道的眼光,让更多形式、更多不同内容的书籍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走进身边熟悉又陌生别人的世界里。这些足以让我为乐府出版的书籍下单。

在当当网首先把《秋园》这本书加入购物车,又去搜索了乐府出版的书籍,给推荐了《童年美术馆》,点进去看了下简介,又结合当时去了美术馆看了儿童美术展的经历,当下就把这本书加入了购物车。(机缘巧合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三八妇女节活动,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其实,在此之前我自己已经来过两次,以为会没什么可以参观的,结果美术馆开放了负一层,并有三个主题的展厅,其中一个展厅是少儿美术作品展。我看到了老虎原来在儿童的眼里是各种各样的和各种颜色的,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为自己带来一份童真,好像回到自己童年时代,继续自己的玩耍嬉戏)

拿到这本书,准备开始翻阅。映入眼帘的是封面,白色的书皮和腰封仅此而已。但腰封就是与众不同的,斜着用贴纸粘在封面上,我还挺喜欢这个造型的。当时贴纸站不住封面,导致腰封一直脱落,我还用指腹使劲的按压贴纸,希望它能粘牢一点,但是并没有任何效果。我不得不将腰封拿下来,无意间发现了惊喜所在(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我就不泄露这个惊喜是什么了),让我不自觉的笑了一下。用着愉悦的心情开始阅读起来。在开篇,用了作者的演讲稿作了导读,然后分为7个部分构成。

读过第一、二部分,是严肃的、令人反思的。作为成人的我们,作为从儿童成长起来的我们,没有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为儿童赋能。我们不能压抑儿童的天性,让他(她)们更好的成长,快乐的吸收知识,延展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延伸阅读:

《乡土中国》费孝通

《像自由一样美丽》林达

《格列佛游记》张建 译

《超新星纪元》刘慈欣

—————————————————————

暂时记录到这(2022.3.12)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四)

阅读本书,我一直在思考:谁会来读它?谁适合读它?直到读完,答案也呼之欲出,这本书,值得所有人来读。

美术及教育从业人员看本书,会对“美育”有更深刻的理解,美育并非仅仅指美术学习。家长看本书,会对家庭教育有更深刻的思考,从中寻找到一些家庭教育的可操作方法,也更能理解家庭教育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儿童,即便是不识字的孩子同样也适合阅读此书——爸爸妈妈可以读给孩子听——在本书中,他们可以聆听到其他孩子的成长故事,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学习方法,知道更广阔的、更多样的世界,知道怎么去坚持做一件喜欢的事情。而其他身份、角色的人,不管是谁,都适合来读一读这本书,其中总有一点,会引起共鸣,因为我们都曾经是儿童,而现在我们长大了,都可以为构建“儿童友好城市”出一份力。

从古到今,从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现如今这样优待儿童,在大多数的家庭里,孩子有优先权,享受家中最多、最好的资源;放眼家以外的城市设计,也越来越多的母婴室、儿童游乐实施,更不用提琳琅满目的儿童商品与儿童乐园。但即便是这样,我们这样前所未有地优待儿童,也还没有一个“儿童友好城市”!百度百科中的相关定义是: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我们对儿童已经这么好了,为何还不算是“儿童友好”呢?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先知纪伯伦的诗歌《孩子》,引用了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引用了《童年人类学》、《秦汉儿童的世界》等诸多儿童教育文献,加之多年策展经历,向我们传达了发人深省的思考:我们所给予儿童的,是儿童需要的吗?儿童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为儿童提供的,的确是越来越丰厚的物质条件,但同时,不多不少,也希望孩子的成长,是成人期望的那条路,是成人所预想的那个“型”,在丰厚的物质条件之余,我们似乎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注重孩子的教育,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也为我们的教育助力,如书中所说:“我们准备了大量的足以将孩子肚皮撑破的文化营养,并对它们进行花样百出的形式包装,”但事实上,“高密度的知识与视觉信息已然成了压在儿童身上的新负累。现在的儿童,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的儿童,更缺乏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更缺乏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似乎已经默认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好的,没有虚度光阴。所以当我们在书中看到作者所讲述的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我们会惊讶,会觉得不可思议,原来还有这样的儿童世界,尤其是“嘎嘎宇宙共和国”,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独特的存在!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给予孩子们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生长,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儿童友好。

书中令人深思的点非常之多,作者的叙述技巧并不高超,但很朴实,也许是和孩子在一起久了,也像儿童那般仍有一颗赤子之心。当读到最后,读到作者和母亲的往事,我相信任何一位读者,一定会回到前面的任何一个情景中,忽然就明白了,作者为何有这样的赤子之心。希望作者为儿童所做的一切,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五)

《童年美术馆》/李杰

“一旦我们的工作与他们(儿童)有关,就应该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为儿童策展》

以作者作为策展人自2011年为儿童在美术馆策展的经历组成本书内容,在当下极力推广儿童参与艺术、走进公共领域的大环境下,这本书的出现令人感到惊喜且清新——头一次彻底在这种类型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发自策展人、艺术家和参与者内心中的涟漪:开心的、要思考的、感触的,只是读了这本书的我似乎也可以穿越到现场感染那番情绪。

《童年美术馆》不光叙述如何策划一场尝试真正以儿童本位切入让大众确切接触艺术、产生体会的展览或活动,我觉得最大的收获首先是之中小部分儿童史、儿童美术馆发迹史,和一些儿童声音反映的书写,最让我受到冲击的就是作者把看似已实现实际上依旧汹涌的儿童生活现状写了出来把我稍稍打回现实。儿童就一定是天真无邪无尘无染,世界上最快乐的吗?这样的刻板印象打在了社会上好久好久,也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下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迷失,相信现在的儿童就是幸福的。在物质生活对大多数人而言较为普遍的当下,我们似乎满足于将孩子喂饱睡足的基本需要,心理上的精神需要有而多但不深入,甚至依旧缺乏。包括明确将受众面向儿童群体的书本、艺术等体验在表面的感官刺激之下,实际上还是隐藏着非儿童本位的毛病:缺少与儿童群体到个体真正的对话,只凭刻板印象来刻画理想中的儿童,始终隐藏着成人权威的视角来笃定儿童里外——不管是给儿童的东西还是他们本人。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儿童是不是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在许多人的努力下好像好了一些,但这不应该只存在于举着板子或笔锋霍霍的教育工作者,学会把儿童当作人来聆听、理解和对话,需要把这个传得更广泛并随着不同环境儿童的需要做调整,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仍需努力的“同志”。

其次则是艺术走入大众生活。近年走入大众的艺术活动明显增加,尤其前年疫情也为了生存而推出了部分线上活动或是募款;不难看出衣食住行之外的艺术机构也是需要获得公众支持才得以存在——但仍然存在着一个症结,明明艺术文明由人类社会产生,为什么还是与我们距离甚远,甚至有了只有达到某个阶级才得以享受,还产生“高雅艺术进校园”、“高质量艺术”这样的活动及称呼?就像电影《鲁冰花》台词“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是什么都比较会”,仿佛没筹码就不适合踏入美术馆或是图书馆似的。最大的原因或许就是这个可以体会艺术的空间不能让人找到一个与其产生共感的高度:摊开来看其实和儿童面临的处境还挺像的,一方不知道或是不愿与对方平视,只凭自己的片面之识来掌控局面和一个固定的空间;另一方则是找不着可以接触和交流的出入口,尽管在一个明说“可以体会”的空间内,却仍然无法用自己的方式去体会空间所说的“美”,自己储备不足的知识也得不到进一步的更新,整体下来只能感觉到压抑和一丝丝的自卑。但我们不能只怪罪于看似清高的艺术或是被当作没素质的公众,而是需要尽可能的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如何将一场艺术活动中感受美、感受到社会话题参与感的体验放到最大,却也要和迪士尼乐园和周会区分开来?不光是美术馆和展览,所有标着“文艺“的工作者和组织都需要很好的从这点着手,将经济效益之外的社会参与感放到最大,让艺术和文明真正渗入公众的生活中。

《童年美术馆》不光是叙述了作者与合作伙伴如何策展推广,且作者就这两个角度的叙述和策展行动来看,是相当值得一读的。尽管这本标着美术馆的题目出版,但里头的内容所呼吁的多元、开放、不绝对正确就如同作者想尝试的一样,适合所有人的阅读与思考、参与的需要——我们的世界永远都会有儿童、也永远都会有艺术,并需要我们的共同认识和向前推一把。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六)

数年前,我们与川美一位老师合作,做了一次公教活动。事后复盘,觉得这件事其实做好很是艰难。

公教活动面对公众,以大众启蒙为旨归,所以公益性质很重,也就很难盈利。除非后面有资方支撑,或者学校进行补贴,否则不但不能形成固定的频次和规模,甚至每次项目能做好都算不错。

究其原因,大概也是因为美术馆教育在中国太小众。所以我看到李杰他们在A4美术馆做的各种项目时,觉得很是羡慕。

我常想,为什么重庆没有这样做的美术馆呢?但后来也慢慢明白,也许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本地没有人或企业做这样的支撑罢。

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与其文化氛围息息相关。而这种文化氛围,主要的标准就是看对人的尊重做到了哪种程度。

A4美术馆的存在,个人认为,对成都这个城市的文化是有增益作用的。

疫情之前,我们曾去日本游玩,当时正好遇上日本国内数百美术馆的联合活动。

这些美术馆的资源和策展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展出,无论城乡,都有安排。而进入美术馆的价格极低,部分区域甚至是免费的。在这些美术馆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日本美术馆数量多,建筑大多颇有特点。成都、上海和北京这些城市,在此方面也得天独厚,但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是颇为遗憾的事情。

另外,我以前觉得,艺术本无国界,对年龄的要求也没那么局限,所以儿童或者成人都可以在其中获益。但在看李杰这本书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也有专门的「儿童美术馆」。

这类美术馆主要的目标对象当然是儿童了。我想此类美术馆想要做好,一定会要求策展人对儿童要极为了解。而要对儿童了解,就需要阅读相当数量的教育类书籍,也需要有童心,如此才能保证有一个相对纯粹的儿童视角,这样的人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A4做的那些展览策划,这本书中展现了很多,也保留住了儿童许多的奇思妙想,我想李杰在这方面应该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整个历程想必也并不容易。

因为按我们通常的教训,想要保留儿童的想象空间,就要给他们充足的自由。而想要给予人自由,就要承担因自由的不可测而带来的后果。所以无论是项目、课程还是教学,失败才是常态。

很显然,对很多孩子来说,由于从未思考过自由与责任的关系,所以虽然有时自由带来的后果是好的,但多数却是失控的。但我在书中并没有看到多少对策展过程中所历艰难的描述,也许是作者不想矫情吧。

我们都期待这个世界是一个对儿童友好的世界。所以我们提出「儿童友好城市」,提出「儿童美术馆」,提出「儿童视角」……的概念,但这些概念的存在,其实是因为「儿童」作为一个「拥有尊严的人类个体」,在这个世界中常常是缺失的。他们在成人世界中,大多数时期往往只是一个不对等的代号,叫做「小孩子」。为了改变这些,我们才一遍遍的凸显儿童的存在。

但期待有一天,我们无需再提出这样的概念。而儿童,也无需只能在A4美术馆才能实现自己的「嘎嘎国」。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七)

《童年美术馆》 李杰 26个笔记 ◆ 序 美术馆中的儿童,儿童的美术馆 2023/4/18 发表想法 有点真实,这个“恐惧”一词描述得很好。 >> 发现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忽视儿童的发展,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对于儿童是很惧怕的。 >> 我们突然明白了这个童年疗养院的意义,在某些时刻,它不是对孩子的疗愈,而是对成人的疗愈。因为此刻,这个爸爸更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 1 儿童的声音 >>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太能觉察儿童发出的真实信息,而习惯于享受他们迎合我们需求的“表演”。我们逐渐忘记了如何观察他们,以及怎样与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 >> 可人母亲与我交流时说,她认为,时代变化太快,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不过交流始终是两代人彼此理解的关键。 >>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9年的统计,贫困、不平等、歧视等因素每年仍在剥夺着数百万儿童的权利。每天都有1.5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绝大部分死于可治疗或其他可预防的疾病;全球三分之一的5岁以下儿童无法获得其成长所需的营养;7300万儿童沦为童工,从事对自己身体有害的工作;全球每4名儿童中就有一名生活在受暴力冲突或自然灾害影响的国家,2800万儿童因战乱和不安全局势被迫离开家园;超过700万儿童在各类限制儿童自由的机构中忍受痛苦…… >> “无用的艺术”只能作为物质追求以外的精神消遣。这使得我们中的多数压抑了自己的“天赋”。 ◆ 2 为儿童改变 >> 正如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前馆长安娜·比林斯·加鲁普(Anna Billings Gallup)在1908年就强调的:“我们必须牢记,童年和青年期的基调就是行动。任何博物馆一旦忽略了儿童这一天性,则必定无法吸引他们。儿童博物馆并不打算将孩子培养成电工,它的目的也不是承担学校应尽的义务。它的目的是理解儿童的喜好和兴趣,提供学校和家庭无法给予的帮助和机会……” >> 怎样才能真正接近儿童、理解儿童。我说,没有一定的方法,你可以尝试从小事做起,比如:蹲下来和他们一样高;给自己取一个好玩的代号;用你真实的声音与他们对话;少说一句道理,多问一个问题;不要尝试改变他们的决定;记住他们不一定喜欢五颜六色的地方;认同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忘记书里讲的具体方法,直接观察面前的儿童;记录他们的言行;鼓励他们,不吝啬你的赞美;用行动和他们沟通;相信他们的思想比你想象中深邃;相信他们的办法比你多;放手让他们去做;为他们即兴创造一个游戏;当你一筹莫展时,去请教孩子们吧。 >> 而我个人还有一种奢望,就是希望有一天,儿童项目在全球所有的美术馆消失,儿童项目回归到“人”的项目。 ◆ 3 为儿童策展 >> 贫穷并没有限制大山里孩子们的想象,是我们划定了贫富的界限。 >> 当我们试图关怀他者,为其创作或策展时,需要尽可能地走近他们。 >> 儿童展览中所有细节都首先为儿童考虑,它们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5 童年美术馆 >> 童年的概念直到文艺复兴时才真正被发明,这也许是文艺复兴遗产中最具人性的发明之一。 >> 正如鲁迅所言:“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 比我们定义童话更重要的是,童话故事如何定义我们。 ◆ 6 另一个世界 >> 正如马修斯所说:“儿童是人,完全值得拥有人在道德和知识两方面应该享有的尊重。他们现在是什么,将来会成为什么,均应得到尊重。” ◆ 7 再见美术馆,你好学校 >> 儿童由此开始了一个长期被禁闭的过程,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我们今天,人们称之为学校教育。——《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2023/5/18 发表想法 之前上课时讲到反思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来反思一件事情,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班上的同学没有人去操场玩了,不像低年级的时候那样。(所教的学生是六年级)我愣了一愣,说,确实是值得反思的一件事情。我没有说到底是谁应该反思,只是说也能理解,毕竟大家现在学业繁重,而且又在高层楼学习,所以就没有时间出去玩了。 >> 调研时我们也发现,从幼儿园时期的鼓励户外活动,到小学的积极参与,再到中学学业繁重后被迫减少活动时间,孩子们在操场的时间越来越短。 2023/5/18 发表想法 不知道作者如果每天呆在这样的环境里,并且一直做那些繁琐的事情的时候会不会与此时有不一样的看法。 >> 我一点不觉得幼儿园幼稚或是吵闹,反而觉得这里比工作室更有温度。 >>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他周围的一切。”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八)

成人对孩子富有创意的涂鸦或者手工作品总是满口夸赞、不吝溢美之词,但如若提出对儿童艺术作品进行系统收藏和展示,或者通过价值认定来给予专业认可的建议,认同者只怕寥寥。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哲学家加雷斯·B.马修斯(Gareth B. Matthews)曾向一位艺术博物馆馆长建议举办一场以“20世纪艺术与儿童艺术”为题的展览,精选儿童艺术作品展出。他的提议既考虑了孩子们作品的独立价值,也考虑了孩子们的艺术作品与保罗·克利(Paul Klee)、米罗(Miro)、杜布菲(Dubuffet)等艺术家的作品的联系。馆长认同此展览的教育价值,但却向马修斯表示,只要他还在馆长的位子上待一天,就不可能在“他的”博物馆里展出儿童艺术作品。他不会允许任何一件非一流的艺术品在他那里展出,而儿童的艺术作品在他看来没有一件是一流的。与此相悖的现实是,艺术博物馆却争相展示大师们的童年作品,视它们为彰显天才一生的证据。

李杰在《童年美术馆》中援引的这个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在成人对儿童的态度上,它折射出颇为耐人寻味的一点——成人口头上“重视”儿童,认可给儿童提供恰当教育的重要性,实际行动上却隐藏不住自己的傲慢和虚伪,并且自己都意识不到对儿童的轻视和不尊重。

进入20世纪这个被称作“儿童的世纪”以来,成人对儿童的认识和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儿童慢慢从被忽视的群体转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即使是在注重儿童成长的今天,他们的个体诉求依然长期被压抑和忽略,小到美术音乐课在纳入中考前总是为语文数学课让路,大到城市、学校、美术馆等设计一点不儿童友好,在各个层面上,孩子的需求都极少被真正关注。因此在看《童年美术馆》的时候,我屡屡被李杰打动,因为他不只是懂得艺术,他更加懂得儿童。他明白儿童独特的视角与本真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本质的角度看待艺术,认为童年的创造不应该仅仅被当作一种文化的注解,批评艺术公共领域只把儿童作为受众而非主体,太多所谓的儿童展览本质上都和儿童“无关”。

一个和儿童“有关”的展览和美术馆会是什么样子呢?它肯定不会贴满“禁止触摸”“禁止打闹”“禁止奔跑”的标志,因为触摸、参与是对艺术有天然亲近感的儿童的天性。它也不会花样百出地包装海量的元素,让这些看似为丰盛的“营养”变成压在儿童身上的重负,败坏他们进一步探索艺术的兴趣。它也不能仅靠技术上花样翻新“讨好”孩子们,因为这样只会流于表面的视觉冲击,无法使孩子获得停顿、思考、学习的机会。

李杰工作的A4美术馆是怎样做的呢?他们开始研究童年的历史,建立关于儿童的问题意识,不再将儿童视为整体,而是针对具体的儿童进行调研,为他们发声,向他们学习,最终,他们为孩子打造了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从艺术出发,让孩子成为自己。

2011年,李杰和同事们为鲜有机会走到田间地头的城市孩子策划了一个展览——植物奇妙纪。他们邀请植物学家、景观设计师、大学生和社区的孩子们一起合作,将有机生态、艺术和儿童教育结合起来,把不足100平米的展厅变成了满眼绿色的植物天地。孩子们可以在展厅里完成探索任务,养护植物,甚至收菜种菜,许多孩子都会一周来几次美术馆,因为他们要去看自己播种的植物在美术馆里生长得怎么样。

这个展览令人惊喜的并非是形式上的新颖,而是隐藏在其中的是策展人对儿童学习方式的理解和尊重——它让孩子们从美术馆里的观察者向创造者和行动者迈近。

鼓励儿童表达的李杰也遭遇过展览事故,有一次,美术馆设计了一个空间展示168个小艺术家的作品,孩子们觉得这个空间很小,希望独占这个空间,不让大人进来。于是空间入口被设计的只有一米高,家长只能从外面的圆洞里窥视里面的孩子。展出的画作被绘制在一个个圆盘上,用鱼线错落地挂在天花板,非常漂亮。只是谁也没想到参展的孩子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上百个圆盘都拽到了地上滚来滚去。工作人员建议把这些“熊孩子”也关在门外,让他们和家长一样从外面看,李杰没有同意,他“不能做拒绝儿童进入的儿童展览”。于是最终,他们奋战了一个通宵把绘画圆盘升高悬挂,同时在地面上又增加了一百多个圆盘。于是,高龄段的孩子可以观察欣赏圆盘画作,低龄段的孩子可以滚动玩耍地面的圆盘。

在学校工作的几年中,我目睹过太多的成人和孩子之间的斗争,即使是学生最喜欢的美术课,也常常因为学生的“不配合”而引发老师的怒火。挣扎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下意识会归咎于孩子不好教,然而李杰的视角和行动却带给我们巨大启发,让我们意识到通过用心的设计,课本和规则是可以隐形的。李杰是一位深耕在艺术领域的策展人,但是他的《童年美术馆》却值得每一位需要和儿童打交道的成人阅读。因为不管是艺术还是其他任何方面,我们都需要明白,理解儿童是我们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九)

我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级,正好赶上双减政策落地,没有书面作业,老师会布置一些其他类型的作业。比如画画。有一次,老师让从古诗中选择一首给配上图画,孩子选择了一首写莲的诗歌,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了一幅画。国庆节假期,老师让画国庆主题的手抄报。等开学后把手抄报交给老师,孩子回来说,有的小朋友一看就不是自己画的。上次诗歌配图的画,老师把有的小朋友的画贴出来了,那些画都特别好。还有一天,他拿出来画画本,说老师说怎样怎样画不对。 我从来没给孩子报过任何美术班,他喜欢绘画,自己画绘本故事,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可是现在的孩子却没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当我看到李杰的《童年美术馆》一书时,爱上了成都这座城市。特别希望我们生活的城市有这样的美术馆,让我的孩子可以参与这样的活动,让他的童年可以不被限制的表达。 《童年美术馆》记录了成都A4美术馆首席策展人李杰多年来对于美术馆中的儿童参与赋权的深入思考和行动总结。在李杰的推动下,A4美术馆发起iSTART儿童艺术项目,打破传统「不吵不闹不动手的观展形式,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创造主体,不被限制地表达自己。每个父母和教育者都应该认真读一读《童年美术馆》。 01 让孩子成为主体,参与其中,被完全信任和尊重。 前两天我和朋友参观了一场“江南生活美学展”,展品和观众是有距离的,无法触摸和真实的感知体会江南生活的美学。我边看边想,如果让李杰《童年美术馆》里的孩子们来策划一场江南生活美学展,他们会给大人们什么样意想不到的惊喜呢?毕竟,《童年美术馆》记录了孩子们好多异想天开却又无比合理的精彩想法和他们策划的展览。他们全程参与并执行,结果是大人们意想不到的。《童年美术馆》里记录的每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件事,放手让孩子去做,给他们信任和不被限制的表达,他们会给我们惊喜。 如果一个学校想在自己的校园里做一个美术馆。正常的流程是专家讨论出设计方案,然后学校里多了一个和学生们有距离的美术馆。成都的一所学校的孩子们建议,把学校的所有厕所都改造成“美术馆”。最终学校决定把其中四个厕所拿来做“试点”。孩子们把自己做的剪贴画粘在卫生间洗手台上方的巨大玻璃上——这些剪贴画的形象与字体都是他们设计的,有的作品是对于文明的引导,有的是关于好习惯的养成。洗手间入口的布帘也是他们自己做的,每个“美术馆”都有不同的主题。即使是在小便池的墙面上,都会有孩子们自己预定的展示位,可以定期展示自己的作品。 厕所美术馆改变了这所学校。不同学科的老师成为项目负责人,孩子们则自愿参与不同的项目小组,他们希望和美术馆的iSTART项目同期做一个校园艺术节孩子们为他们喜欢的操场设计运动器材和游戏,另一些孩子提出学校的广播体操太乏味,他们用街舞改编了一套新的健身操,并负责教给不同年级的同学。喜欢音乐的孩子们提议学校的校歌不够好听,不如大家各自谱曲弹唱新的校歌。半年下来,他们的学校拥有了45首校歌。 在《童年美术馆》一书中记录了很多个这样的故事,有从秘密涂鸦笔记本上走出来的“宇宙共和国”嘎嘎国;有一个导演和45个副导演做的独立动画《先知纪元》 ,而这些全部都是孩子等等。 02 尊重和信任,让孩子们的童年不被限制的自由表达 我从来没有去过成都,看过《童年美术馆》后,却很想可以在那里生活。当年,大陆的第一家华德福幼儿园就是在成都建立的。李杰的ISTART项目在成都也许不是偶然。我觉得成都一定是一座包容有创新精神的城市。 2019年iSTART年度展览主题叫作“再见学校,你好学校”,他们用艺术的思维启发孩子去实现自我,于是有个拥有45首校歌的学校,有了迷宫学校和群岛学校,有了“再见幼儿园,你好学校”为主题的特别展览,有了“无墙有壁学校”的展览。这些都是孩子们独立完成的,给他们完全的信任和自由,他们可以创造出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惊喜。 我们的教育,多年来像流水线一样培养出来整齐划一的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渐渐泯灭。李杰的《童年美术馆》像一道光,塑造了一个真正的儿童友好空间,塑造儿童更被儿童塑造。 《童年美术馆》的封面是纯白的,留出了尽可能多的空间给大朋友、小朋友创作。黄色的腰封背后,就是行动的材料——图形贴纸,邀请读者来设计封面,或者拼贴一座想象中的美术馆。特别高兴,这样的展览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和关注,也期待着在我生活的城市有一座这样的儿童美术馆。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十)

很早以前有一组照片展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共设施都只是为大人设计的,大人打一把大伞,虽然为孩子撑伞,可是孩子却在伞下较低的位置被雨淋到;大人用的马桶,小小孩是非常不适合;还包括生活中太多座椅、工具,它的设计基本上是成人的为主。

但随着人们对孩子越来越关注,这些年专为儿童设计的产品也就越来越多。面对儿童这样一个幼小的群体,这些产品,如果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被推到市场上,儿童就显然成了被实验的小白鼠。所以,我们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优秀的产品及体验,而非当下那些充斥在他们生活中的大量粗制滥造的儿童产品。

《童年美术馆》,独立策展15年的李杰就是从小小的孩子出发,建立了为孩子和大人共同设计的一座想象与行动兼备的童年美术馆。在那里,到处是为儿童设计,也能让家长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甚至想起自己的童年,治愈属于自己的童年。

现任麓湖·A4美术馆副馆长李杰还在童年美术馆的基础上策划了iSTART儿童艺术节,注意,一切都是从小小的“i”(我)出发的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独特的腰封设计,有一个视频可以参考,在大量留白的白色封面,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用腰封上的小小贴纸,做一个我们想要的封面设计。刚开始如果不知道这个设计,很容易就被孩子把小贴纸给随意贴完了,所以看到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些为孩子考虑的各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大人细细品味。

为什么会出现一个童年美术馆呢?想想我们现在美术馆给我们的感觉,可能到处都是“禁止拍照”“禁止触摸”的字样,灯光也可能昏暗,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仰望着我们的美术馆,对艺术产生的背道而驰的感觉。而对美术馆本身而言,孩子们的到来,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而且还会打破一向应该是安静的艺术殿堂。

要让孩子多接触艺术,就要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童年美术馆,这是作者李杰为儿童专门策展的初衷,孩子在童年美术馆里面可以触摸,可以玩耍,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跟艺术零距离,从一个观察者的身份甚至变成一个创造者。

作者所在A4美术馆,既然取名A4美术馆,也可想它是小型的美术馆。除此以外作者还通过童年美术馆,为儿童准备了儿童艺术节。

最后连策展人的身份都交给了儿童,所以又诞生了嘎嘎宇宙共和国、先知纪元、Little Bang、无墙有壁学校……

我们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着创造力的项目,所展现的能力已经堪比成人。能够自己策展的孩子,他的能力也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这是显而易见。

在童年美术馆,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有了自己的行动表达,也有了一个让自己童年焕发出独特价值地方。想想长大后,无论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小时候这样的壮举也会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书中有一个150个迷你美术馆的例子,当作者充分体会到孩子们的能耐后,他将150个特制的“白盒子”送到了不同学校的孩子们手中,鼓励孩子用数周的时间独立完成自己的创作。这个白盒子被作者成为“盒子美术馆”,经过一个月后,孩子们在自己这样的美术馆里填充了很多他们想放的东西,比如15厘米的流沙,甚至还变成了“吸血鬼博物馆”、镜屋。所有这150个创意都让作者大吃一惊,他把这白色盒子固定在了展墙上,形成了整整30米的展线。

远看,它们是一个个白色的盒子,近看它们是一个个迷你的美术馆,它们是一扇扇打开孩子艺术世界的大门。通过一个一个这样的活动,作者通过儿童美术馆发现很多儿童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有创造力,有艺术力。

类似这样的活动,作者李杰做了很多,有心的他还把它们给记录了下来,就有了这本《童年美术馆》,这本书是他和孩子们以及美术馆共同创造成长的记忆。

孩子们在长大,童年美术馆却在不断变小,它越来越适合孩子们,而且跨越了语境,开放了边界,减少了认知隔阂。通过这个角度,越来越多关于儿童的问题浮出水面有待改进,童年美术馆不只关注艺术,还更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童年美术馆,或许它真的是国内绝无仅有的,打破了传统“不吵不闹不动手”观展形式的,让更多的儿童视角融入展览的,让儿童成为其中绝对主角的,并试图提供更多呵护儿童精神和心理可能的理想国。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十一)

从未见过如此简洁的封面——除去腰封,90%以上的封面位置全部留白,书名《童年美术馆》在右下角,左下角是作者和出版社。封面顶部和侧边是一行小字:“给孩子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让孩子进行一次不被限制的表达,和孩子完成一次平等的合作。从艺术出发,让孩子成为自己”。其中右上方有一个大幅度的倒角,侧面看去倒角部分是明黄色,其他部分都是简单的黑白色。设计的特别心思在腰封上:正面用两颗小星星形状的不干胶贴在封面上,背面是各种形状的彩色不干胶,还有一行提示:请用它来创作封面吧!——原来封面的留白是让孩子来进行自由创作的,挺符合童年美术馆的主题。

书很厚,将近500页。分为7个章节:儿童的声音、为儿童改变、为儿童策展、儿童的艺术节、童年美术馆,另一个世界、再见美术馆你好学校。个人比较喜欢其中5和6两个章节(占了大概40%的篇幅)。

全书有不少彩印照片,基本都是展览现场的一些照片和儿童的作品,图文并茂,读起来的时候更容易直观的理解作者的表达。

读完全书,说一说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几点吧:

一是要换位思考,从儿童的视角来考虑我们究竟应该提供给孩子什么样的展馆环境和观展要求。有个案例是孩子们第1天把用线悬挂的圆盘都拽到地上了,策展人索性在地上铺了上百个圆盘,孩子们满足了好奇心,就不再去拽悬挂的圆盘了。另外,展厅空间让孩子能爬能坐,有的还根据孩子们的身高,反过来让大人不能够进去,这些空间的营造,都让孩子感觉到了被重视而且很自在。

二是主题很丰富,很有想象力,充分考虑了孩子的参与感:例如植物奇妙纪主题展,孩子们能每天来观察植物的生长给它浇水,到最后撤展的时候还能把这些植物带回家。还让孩子一起营造,用纸、木头等来搭建各种积木和空间,互动性很强。有的城市项目进行了五感探索,让孩子们去追寻水的足迹,并且幻想自己是一滴水珠会怎么样?孩子们用图画和诗歌充分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展现出了惊人的想象力。

三是有很多开脑洞的做法,甚至不能完全把它们归于儿童美育。比如做了一个十年之约,支教老师和孩子们各把自己的一根头发存起来拍照,10年后再聚,记录彼此的成长。比如做了幼儿园之夜,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在幼儿园度过一个夜晚,看看和白天熟悉的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还比如教盲童画画,盲童惊讶地说第一次知道原来发现自己也能画画!

四是很多项目类似合作式的深度学习,让孩子从观察者成为创造者。比如给了150个孩子们一人一个白盒子,创造出他们的空间世界,再进行展出。比如从《像自由一样美丽》的犹太孩子的画作引申出去,让孩子思考战争和死亡的主题,有的孩子除了画作还拍了短片。我很喜欢的一篇科幻故事是刘慈欣的《超新星纪元》,假设这个世界没有了13岁以上的大人会怎么样?策展人以此为主题,让孩子们去策划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思考如何告别,如何重建。另外,孩子们还构建了自己的一个嘎嘎国,为这个国家的等级、制度、运行等全部设定了孩子独有的规则。这些举措引导孩子们去成为儿童展的创造者。

说完本书的优点和感受,再说两点不足吧:

第一,近500页的内容,彼此之间的逻辑性不强,涉及的主题跳跃性很大,看起来感觉有些混乱,导致阅读感不太好,很难吸引读者一口气看完,这本书我陆陆续续读了三个月(通常一本书都会在一周之内读完),常常读一段就放下了。

第二:这本书的读者定位是谁?本书翻开封面后有一张折叠的白纸,边缘细细一行小字:“打开想象,建造一座属于你的童年美术馆!”初见觉得这个设计比较特别,细想有点困惑:

这是留给孩子涂鸦的么?读完觉得不是,这本书是给大人读的,而不是孩子。

是想让家长读完这本书,让孩子画一画吗?好像也不太对,如果那样,应该把这一页放到最后,而且应该给出提示。

还是想让读者当一次策展人去设计一个童年美术馆?——那这个要求好像有点太高了。

从这一个小的设计,感觉更多的是这本书的读者定位不太明晰。比如前面4个章节中,有很多理论思考和实操中要注意的事项罗列,这部分好像是分享给策展人的经验。全书说到的儿童美育和很多案例的举例,又像是打算讲给家长或者是教育工作者。书籍本身的定位是:作者对美术馆中的儿童参与与赋权的深入思考和行动总结。整本书读完之后,给我的感受是好像多个方面都讲了,但好像又没有讲透,感觉比较混乱。好在能从所举的例子里得到一些全新的启发,也是有收获吧。

看完这本书的额外计划是:特意搜了一下作者李杰所在的麓湖A4博物馆在成都的什么位置,想着以后带孩子回四川老家的时候,一定要去看一看。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十二)

艺术熏陶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部分家长让孩子学习艺术真正的目的,并非让他们走上艺术的道路,而是通过它,使孩子们学会欣赏与理解、陶冶情操、展现自我个性,在未来生活压力中能得到一丝喘息。而如何进行艺术熏陶?是否有更好的贴近民生的好选择呢?人人都想家门口就有现成的“艺术培养器皿”。浓厚的艺术氛围往往是启蒙培养的重中之重。带孩子们去附近的美术馆、博物馆、科学院或研学基地,这样的资源更深得人心。

《童年美术馆》的作者李杰先生,他是麓湖·A4美术馆的副馆长,首席策展人,拥有将近十五年的策展经验,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专业人士眼里儿童美术馆的那些事以及麓湖·A4美术馆的一个项目—iSTART儿童艺术节。

身边是否有适合儿童去的美术馆?有没有给儿童量身定制的艺术活动?暂且不谈这些,有多少展览是适合儿童观赏的?

李杰老师在序里就谈到,当下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对儿童其实是不友好的。为什么?

灯光昏暗

作品信息太少

导览员自顾自地讲,不顾身后的孩子

其实,最关键的是这些策展都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策划和设计(包含展览主题以及硬件设施)。

那什么样的儿童美术馆或博物馆才是真正为儿童着想的呢?

无可厚非的是,国外的艺术美育培养总是领先的,世界上第一座儿童博物馆是纽约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开创了很多先河,比如:

为儿童精心制作各类主题“学习桌”,

让儿童体验不同国家文化的“迷你生活场景”

提供可以触摸学习的“自然历史藏品柜”

等等…

横滨美术馆也是李杰老师非常欣赏的,它的市民教育做得相当好,老师造访多次,它的各类“市民画室”也是必打卡的项目。非常重视社区的老人与儿童的横滨美术馆,为他们开设了专属的学习项目。特别是为了儿童,他们做出了许多公立美术馆不太敢尝试的项目。

可以脑补一下这几个元素融合后的化学反应:胶带拼接出的数十米长的超大白画布铺满整个地面、一大桶被稀释的颜料、各种工具、以及跃跃欲试想在画布上撒欢的孩子们。是不是可以预想到结果?普通人一定会有些焦头烂额开始埋怨了吧。但美术馆却坚持做了二十五年这个活动。

当画布无法满足孩子们需求时,老师会建议他们去户外,浑身上下都是色彩的孩子们放肆地将颜料涂在墙上、玻璃上以及巨型雕塑藏品上。李杰老师看懵了,身边的工作人员让他放宽心,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和每一位雕塑艺术家都确认过,并且所有的材料都做了防护与安全处理。让孩子们痛快且自由的涂鸦,等活动结束,工作人员便会把“残局”收拾干净。

这就是一个李杰老师心神向往的儿童美术馆,而他也在这些参观访问中坚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在他不懈的努力尝试和开拓下,各种为孩子量身定制的展览陆续氤氲而生,一个叫做iSTART的儿童艺术节也摩拳擦掌悄然而至。这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策划的艺术节,今年的10月24日将在麓湖·A4美术馆举行第七届。

往年的艺术节主题也是丰富多元,从2011年策划的第一场适合孩子们的展览“植物奇妙纪”开始、到艺术节展览主题“生活的积木”、“童年疗养院”等,这些连成人听着名字都觉得想去美术馆一探究竟的展览,果然也是深得孩子们的青睐。李杰老师尝试让孩子们距离美术馆的内核更近,并培养起一群不比成人弱的小小导览员和小小策展人,一年可能要跟近千个小朋友合作做展览。

第三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儿童展的《嘎嘎宇宙共和国》令人记忆犹新。三个小女孩从9岁开始就利用自己的时间,用了整整三年,通过传递小本子,一起创造了一个来自外太空的虚拟“国家”---“嘎嘎国”。

她们设定了鸭子国家的居民等级、国家智囊团、宪章、嘎嘎女神像、嘎嘎官方发行纸币、嘎嘎艺术博物馆、嘎嘎国驻地球大使馆、霍嘎儿学校等,她们在创造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之后会有很多孩子成为嘎嘎国的公民。

她们甚至创造了新的语言,因为她们知道在一个国家建立另一个国家是不合适的,所以她们决定要创造成人看不懂也听不懂的语言。

嘎嘎国在艺术节上的呈现,引起了不少孩子的共鸣,更有孩子受到启发,说要和小伙伴一起创造一个“咕咕国”。

李杰老师发现了孩子们不容小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尊重和理解他们,他为祖国的花朵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并给他们一个适合发力的空间平台。

他深刻地知道,对这些孩子而言,亲自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中、利用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能力等进行艺术感悟与探究、在实践中探索自己期望专注的领域,亲身体验艺术的乐趣,那是一件多棒的事情。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十三)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充电”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给孩子自己表达的机会。

其实,在学校里,特别是幼儿园里,老师的作用是引导,更多的事情需要孩子自己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基础上,老师再去引导孩子,扩展他们的思维。

而这种方式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我们最常见的画画。

在孩子画好一幅画时,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意孩子画得像不像,好不好,不停猜测画的是什么,却忽略了孩子的想法,他想表达的意思。

就像《小王子》里的飞行员小时候画了一个正在消化蟒蛇的帽子,所有的大人都以为那是一顶帽子一样。

大人们总是想要将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孩子,期待孩子的未来过得安稳平顺,却不经意间打击到孩子的积极性。

而这本书带我们去观察孩子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

《童年美术馆》——一本拥有无限可能的书,虽然书名带有“童年”两字,但是我觉得这是一本给大人看的书,它带我们认识到孩子的无限可能性。

但是它又不是那种针对孩子个性研究的教育性书籍,而是从孩子的画、手工以及一些其他的艺术创作,来深入孩子的内心,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作者李杰把《童年美术馆》分为了七个章节,从倾听孩子的声音开始,一点点的深入,扩展,贴近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我们曾经没有留意到地方,这本书对于大人来说,真的非常有启迪,对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亲近有很大帮助。

文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有个女孩画了一幅爸爸的肖像画,乍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观察时,会发现在爸爸笑着张开的大嘴里,还有一个笑着的小女孩,画中的两个人笑容的弧度都是一样的。

在老师的询问下,才知道画中隐藏了故事,爸爸出门打工,常年不在家,回家就比较严肃,全家人都怕他生气,所以才有了这幅画。

小女孩说:爸爸开心,我就开心。

这便是从画里体现出来的情绪,当孩子不敢表达,或者不擅于表达时,画画总是会在第一时间体现出他的感受。

就像那个11岁的女孩画的那副自画像一样,她将自己的心情融入了画里,我第一眼看到这幅画便觉得悲伤难以自抑。

整幅画的主色调只有黑白,虽然是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但是她的面部却是骷髅头表情,流着伤心的蓝色眼泪,充满了压抑的悲伤。

这幅画创作于女孩和妈妈吵架之后,因为女孩的做事拖延,没有完成约定,所以妈妈严厉的批评了她,两人都处于暴怒之中,所以争执越发严重,幸而两人最后平下心来,敞开心扉,重新和解了。

女孩的妈妈对于责骂孩子这件事感到非常愧疚,她希望孩子能够知道,大人也会犯错,也会承认自己的错,小孩子也一样,这是一个互相成长的过程。

这里让我深有体会的是这句话:不忍心让孩子独自面对这么大的世界,而自己却在这个世界之外。

从孩子出生之后才能体会到作为父母究竟是什么样的纠结,小时候担心受伤、生病,长大之后担心出入社会能否适应、会不会受委屈、交到坏朋友、误入歧途,恨不得将前进的道路踩的平平实实,只求他稳稳过完一生。

放开双手,让孩子成为自己,给他的未来赋予无限可能。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十四)

01

英国诗人泰德·休斯在一封信里,对自己已经24岁的儿子亲切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小孩,那是我们心中唯一真实的东西,那是我们的人性,我们的灵魂,一切可能的魔法与启示的中心。

然而作为成年人,我们都难以再回到童年了,但是至少在某一个瞬间要留给心里那个尚且天真年幼的自己,当在画展上认真观摩一幅幅作品,见到了惊人想象力诞生的瞬间,看到画作之下潜藏的那颗童心,就像小王子唤醒飞行员沉睡的童年,是在告诉着我们自己曾经是个小孩。

今天为大家带来《童年美术馆》这本书,这是一本鼓励儿童在美术馆里将任何想法付诸行动的神奇之书。

作者李杰,是成都麓湖A4美术馆副馆长、首席策展人以及 iSTART儿童艺术节策展人。

他是一位出身教育世家,搞过艺术创作,当过大学教师,如今专注于机构策展人工作,有着极高艺术人文学养和出色表达能力的青年才俊。更为难得的是,他对艺术的公共教育抱有极大热情,其正在轻安·洁尘书房开设的艺术课程“漂流中的洞见——关于艺术时空的8次穿行”正是 “让艺术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的积极践行。

在10年的时间里,通过一年又一年策展iSTART儿童艺术节,李杰还乐意于不断地学习聆听儿童,也不断地被儿童的声音所震撼,并将10年的实践和经验揉合成一本厚厚的书《童年美术馆》。

这本书抱有平等的姿态,从为儿童策展,到邀请儿童参与,再到儿童作为主体成人逐渐退出,在书中,你会看到儿童的创造力,听到他们被忽视的声音。

同时,这本书并不局限在狭义的艺术教育层面,而是进入更广泛的儿童教育、人之成长层面,探讨着儿童与成人共建社会的命题,让我们看到一种闪亮的可能,这个可能呼唤着我们放下傲慢,理解儿童。

02

在书中,作者讲了麓湖美术馆里,三个孩子创造嘎嘎国的故事。

有三个小女孩,她们创造了一个国家,叫“嘎嘎国”,后来由此汇集了更多小朋友的创意,这个“国家”有了一所学校叫“霍嘎尔学校”,这个学校的毕业的必经之路竟然是“跳楼”。

毕业跳楼不会死,但是会掉到清澈的湖水里,这水有一种特殊的功效,跳进水里之后,曾经对学校和教育的所有抱怨和负能量,都会被这个水吸收掉,当你离开学校面对下一段人生的时候会变得非常轻松快乐。

后来李杰所在的美术馆鼓励这些孩子把想法变成现实,鼓励她们招募公民,在麓湖美术馆中,为他们设立了这个“嘎嘎国”。

麓湖美术馆做的事,是让孩子们产生成长的能量的教育。

麓湖的童年美术馆,提供了一种艺术的治愈。而且,这种治愈,是孩子们自发的,经由他们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建构了这个“嘎嘎国”,这个霍嘎尔学校,以匪夷所思的方式毕业,从而完成了自我拯救。

这座美术馆不仅持续关注孩子们的创造力,也鼓励他们发出内心真实的声音。

03

它可能是国内绝无仅有的,打破了传统“不吵不闹不动手”的观展形式,将更多的儿童视角融入展览,让儿童成为其中绝对的主角,并试图提供更多呵护儿童精神和心理可能的一个理想之地。

在这个美术馆里,孩子们可以不被打扰地工作,进行不被限制的表达,和艺术家完成一次次平等的合作。在这里,儿童不再是高度注视之中的“他者”,不再是无言的大多数,而是自我的代言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在不被定义和限制的信任中,孩子们惊人的创造力和行动力。

嘎嘎宇宙共和国、先知纪元、无墙有壁学校……孩子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着充沛创造力的项目,呈现出丝毫不亚于成人的、富有洞见的新思考。这是一场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行动表达,也是一个让童年焕发出自己独特价值的理想新未来。

《童年美术馆》为我们示范了1000种正确的美术馆、博物馆打开方式!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在孩子的引领下投身艺术的机会。从艺术出发,看见孩子,疗愈童年。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李杰关于童年的深刻思考奇妙地融合在这本书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童年美术馆》的设计同这本书的理念一样,尊重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特质。

我们都不该忘记自己曾经是什么样的小孩,因为那是我们通往童年和自我的唯一路径。

《童年美术馆》读后感(十五)

儿子三岁后,喜欢到处涂涂画画。上幼儿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又喜欢上了软陶、陶艺和木工。今年五岁了,一直在考虑要不要给孩子报个艺术班,系统地学习一下艺术。但是培训市场的良莠不齐让我犹豫不决。现在的孩子是一块璞玉,我不想他变成了一个指令的完成者,丢失了自己的“纯真”。

最近在读的《童年美术馆》也提到了这一现象。一位母亲抱怨,她的女儿向展览投递了7件作品,美术馆却选择了一件她认为最差的。那是一幅铅笔绘制的即兴涂鸦,画的是一个笑容灿烂、头发与裙摆飞扬的新娘,那是女孩儿时的“新娘梦”。与之相对的,其他作品是她学习绘画后的代表作,包括水墨、线描等。从技巧上看,这些“成熟”的绘画必然胜过涂鸦,但是在这些绘画里,没有孩子的想法。

我的想法与《童年美术馆》作者的想法一致,多的是绘画技术突出的人,难的是真情实感。毕加索这样绘画大师一生都致力于学习“儿童画画”,对他的生平有一定研究的人就会发现,毕加索早期作品和后期作品,风格变化很大。他的后期画作更像涂鸦,却是艺术的最高形式。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而艺术家是“长不大的儿童”。

《童年美术馆》作者李杰是A4·麓湖美术馆副馆长,首席策展人。他指出,美术馆选择儿童作品的标准始终是“真”。“真”有两层意思。

首先,“真”关于原创性与儿童感。儿童艺术表达不需要成人的指指点点,需要保持儿童的特质,需要未被遮蔽的真实表达。

其次,则是儿童的表达引出的“真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触及成人视角的盲区。一个小姑娘画了一幅画,整个画面的中央是一张大笑的父亲简笔肖像,周围留白,显得有点冷清,嘴巴占了大半张脸。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张开的大嘴中央还有一张不足1厘米的脸,画的是一个小女孩,也在大笑,咧嘴的弧度与爸爸的一致。深究后,得知,小姑娘的爸爸很强势,这幅画是小姑娘的心声:爸爸开心、我就开心。这反应了这个家庭教育的一些不足。虽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通过孩子的一幅画看出潜在的问题,也不是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都会放下“审美”的偏见,关注图像背后更多的问题,但我们应该正视每一个儿童流露出的来自社会、家庭及自身的“真问题”。

纪伯伦在《子女》中写道:

你的子女,并不是你的子女。

他们降诞于生命对自身渴求。

他们由你而来,却不是自你而生。

他们与你相伴,却并非属你所有。

旧时的儿童常常在家长的“权威”下压抑地成长。儿童作为拥有极强洞察力与表达欲的群体,虽身处诱惑不断又压力倍增的成长环境,但善于对现实或虚幻世界的各种问题刨根问底。我们不妨针对孩童的这些特点,平等地与孩子对话、合作,跳出“家长思维”,以儿童的视觉重新看待儿童。

现今,年青一代的父母越来越喜欢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我地处北京,真正感受到了改变,北京的一些科技中心、艺术中心都设有儿童区。减少了说教形式的展览、陈列,越来越多的感官体验、互动装置让孩子们感觉自在友好。童年和青年期的基调就是行动,践行让孩子的眼、手、脑动起来的原则,让孩子们自在探索,我觉得就是一个成功的“儿童博物馆”、“儿童美术馆”。我国的“儿童博物馆”、“儿童美术馆”正在起步中,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适合孩子们的“儿童美术馆”扎根祖国大地。

北京科学中心

只有当我们真正的关心儿童、关注真正有利于儿童发展的事情,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未来。让儿童能够自由地观看他们周围的一切,给予他们真正的尊重,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是李杰这样的儿童艺术策展人想做好的,也是我这样的孩子妈妈想做好的,也是国家越来越关心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