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1000字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31 01:15:34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31 01:15:34   小编: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是一篇令人动容的文章。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微小细节的世界。这些微尘纷坠在心田,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琐碎和无奈,却也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这篇文章让人深思,感受到生活中微小事物的重要性,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关注和疗愈的力量。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一

阅读文学作品,眼睛应该敏锐,心灵应该敏感。就像是绳索的两头,碰一碰这头,那头就跟着颤抖。

所谓文本细读,不是细在锱铢必较,而是细在书中作者或含蓄或张扬伸出的触角能够与读者的个人经验产生细微的摩擦。

每本书都是一块地,当我们淋漓尽致的耕完这一块地时,果实或不可期许,但摩擦而生的茧确是真实的、存在的。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二

小爱盲盒寄给我的书,看完之后又让我反思了一次,现在这种白读的读法,让我有种无力感。曾经可以有变成专业读者的机会的,但越是让我读我就越不想读,一身反骨,不让读了开始疯狂看,我连那个专业读者的时期都错过了。 这本书直接跳过了对内容的分析与讨论,开始讲述写作手法,而就像走马观花一样,我的大脑拒绝这么高深的知识,一直对于各种手法走不进脑子。看的时候怎么能注意那么多呢,大概就是要这样,每一年看一遍,因为要教课,所以在每一次教授的过程中,因为不同学生的不同疑问与讨论碰撞,可能一次次把这本书理解的更透彻。 一个戴帽子的动作,就为后面的qj埋下了伏笔,给老婆买了一块香皂,就代表了,对之前情节偶遇的幻想。要是让我们在读的时候就注意这些太难了。 但是这本书却揭示了很多文学的作用,以及作家是怎样将自己的意识投射到作品当中的。可见书得反复读,可是我们哪有时间啊,我们每天都在反复中度过人生,但是却很少将一本书翻阅好几次。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三

从前读书是为了博一个爱看书的女孩子的名头,沽名钓誉,华而不实。然而是喜欢的,随大流没有选择和偏爱,也因此都是走马观花,收获甚微。

现在读书成为了习惯,放下手机拿起书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学会了选择有了偏向,每每有了类似于“生命化”的感触,都会欣喜不已,又多一粒微尘,纷坠心田。

或许我现在就处于把read book 变成read into book这个状态中?督促人成为人,以及推迟判断,想要做到这两点,道阻且长,但好在不会再停下脚步。

这本书很神奇,读过之后回想之前读过的书,啊,原来有些地方是这个样子的,然后之后在读书应该会更注重该注重的某些地方。它之于我就像某种引领,在刚好的时机出现,告诉我一些方式方法让读书得到更好的效用。

书里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大意是只有老实苦读和沉思加上年龄成长和生活的丰富,才能走向“自我意识”与“自身通透”。我从不曾期盼自己成为什么,做到什么,只希望自己保持“螺旋向上生长”就好,非常之庆幸,一切都是刚刚好。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四

拿起书读了一章,就有种相见恨晚的迫切感,心急忙慌地读完了。贴满了荧光标签画满了线。除了谈到浮士德那两章实在无感,其它章节都觉得好极了,看完纪德的《伪币制造者》那章的当晚,我似乎还做了奇怪极了的一个梦,在梦中写小说,并告诉自己可以写成后现代风格。

作为一个文学博士回到自己的故乡去教授文学,作者张秋子的选择本身就颇具非主流色彩。她讲到文学阅读的效用“督促人成为人和延迟判断”,让我觉得有种写出自己所想的心心相印感。小说阅读方式中的文本细读真正贴合我现在想做和在做的读书会的状态,想更多带领参与者不论是成年人和儿童进入到细读的状态,发现作者遣词造句中隐藏的巨大冰山。

我感觉自己在慢慢从普通读者蜕变为专业读者。

除了内容外,我也超级喜欢张秋子的语言,描写精准,把文学阅读的抽象化行为用类比的方式变得清晰可触摸,对各类文学作品的旁征博引自如畅快,毫无掉书袋之感。

绝对值得再读的书。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五

阅读文学作品有什么实际效用呢?张老师开篇就给出她的理解:一是督促人成为人,二是推迟判断。

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人们好像沉迷于资讯,习惯吞下现成的结论,长篇的文本似乎不再受人青睐,读起来不仅费时间,脑子也太累了,而大脑非常会偷懒,但为什么长篇文本依然存在呢?我觉得是还有人没有放弃“探寻”,探寻什么呢?世界、宇宙、万物、人生,它们的真相,它们的本质。它们何其复杂,怎么能用几分钟的短视频装下。还是得回到长篇文本,回到丰富的文字,婉转的情节中,在别人的故事中观照自己,然后发现很多事物是没有结论的,或者说有没有结论都不重要,我们沉浸其中,将文本中的认知适配于真实的日常,让自己成为自己,确保自己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那条路上。

这是阅读带来的“所得”。

张老师在书里教授了一些关于阅读的方法论,比如小说摸骨法三则,还细读了文学大家诸如纪德、卡尔维诺、石黑一雄等的作品片段。我惊讶于张老师对文本的切入方式,她给到很多被忽略的细节,教你窥探沉没于水下的冰山。书中引述的文学作品有百部之多,张老师种草能力太强了,未读过的想依次读过去,读过的想比照张老师的理解再重读一遍。

文学之浩瀚,真不敢说:哇,我读过的书真多啊!

况且,“读”也分很多种“读”呢!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六

书分上下两篇,看完全书又重新看了一遍上篇。挺喜欢看书,以前看的书大部分是小说,但集中在中国本土作家。等到接触到一系列优秀的社科书之后,对小说的兴趣渐减。外国名著读了些,但总觉得有些是名不副实。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的小说是白看了。

作者提出“文学阅读的效用”有两方面,一是感受力和自我意识,二是推迟判断。我觉得好看的小说,应该只是正好对小说的内容有一些“感受力”,而远远没达到“推迟判断”的效用。这可能就是普通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感受力不仅小说有,电影电视剧也有,歌曲也会有。许多畅销作品之所以会流行很有可能就是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而“推迟判断”的效用应该是在大量阅读以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推迟判断”与生活经验是相互作用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推迟判断”,文学作品的“推迟判断”能给个人生活带来新的见解、处理问题新的角度。

在谈到“小说与意识”时,讲到文学对内心意识的挖掘分为三个层面:描写你愿意承认的意识,描写你不愿意承认但自知的意识,描写你自己都没察觉的意识。作者分析非常到位,其实从自身出发,我们在对一个人一件事作出评论时,表达的内容可能永远是自己愿意承认的意识,但反思自己表达内容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不愿意承认的意识(自知的意识),至于自己都没察觉的意识,可能只有旁观者清了。

总之,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正如作者希望的它让我度过了一段愉悦的阅读时光。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七

《读库》的赠书。可惜自身阅读面不广,对作者的诸多举例不熟,就没耐性细看。但书本身的品质很高,即便快速浏览也能有所收获。

以下是小抄,尤其推荐最后一则。

1. 在对人内在世界的描写方面,小说无与伦比。

2. 经典的作品像黑洞一样将我们卷入其中,浑然忘我,惟听见呼吸声。

3. 阅读文学作品,如果一定要追问效用,那么大概有两个,督促人成为人以及推迟判断。

4. 我们的生存只不过是两个永恒的黑暗之间瞬息即逝的一线光明。

5. 作者的必须成为读者的,作者的永生才能实现。

6. 两个男人闯入了女性的天地,沃尔夫形容到:“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撞在花岗岩墙上,多可怕!多可怕!”越是能精确地将世界的某一状态灌入最逼肖的文字中,越能展现出作家的洞察天赋。

7. 宇宙一片混沌,山川无名,河水自流,不知流向何方。这就是她内心的黑暗。

8.文学对内心意识的挖掘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描写你愿意承认的意思(我爱他);描写你不愿意承认但自知的意识(我爱他,我希望他妻子死去);描写你自己都没察觉的意思(我爱他,并且希望他妻子死去,但我不知道我是因为他有钱才这么想)。通俗小说继承了第一种描写,而伟大的作品在后两种意识书写中不断努力。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八

阅读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所谓“复杂”,是不能只用感受阅读,要调动思考、发挥想象、运用知识、形成观念。这一套下来,阅读需要几种能力:文学想象力;知识量储备;对作者写作动机的推理。这本书是打开高级别阅读的大门,提供一个角度,一些可能性。 为什么作者要描写这顶帽子?为什么主人公只穿黄色衣服?这个皮包代表什么?他只说了这些吗?作者没有写出来的是什么?阅读需要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之前不曾有的,从未如此细致地读过书,阅读量也提供不了发散思维,但这是很好的见识。

一些摘抄: 1、阅读文学作品如果一定要追问“效用”,那么大概有两个:督促人成为人,以及推迟判断。 2、推迟判断的前提是,自我已经对事物形成明晰的理解力,理解力的层次越丰富,决断就会越推后。 3、“自身通透”的核心含义大概是:“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察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4、笼统地概括一部作品本身就是在丢失它,因而,它需要阅读者有一个“剥开”的动作,这个动作属于创作。 5、普通作者的阅读目的,无非是让作品最大程度地“生命化”,作品经验与读者经验重合的部分越多,这部作品属“属我”的部分就会越多。 6、如果我们相信小说的目的不是照搬和摹仿现实,而是在探求存在问题,那么,小说里的情境很难用具体的生活场景来一一验证。 7、“人生之意义”这种提法,从不会出现在“带月荷锄归”的人身上,像昆德拉在《身份》里描述的:在从前,生命的意义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种意义很自然地融进了人们的生活,它在作坊里,在田野里,甚至可能在一双农鞋里,所以,“意义感”是被语言与新的生活方式塑造出来的问题,当意义感被语言剥离了行动本身,人也只好相信,只有返回行动与劳作,才能获得意义感。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九

这本是读库2201附的书,一本文学评论类,分上下两篇,个人更喜欢前半段,有一些阅读的心得和写作的手法,更有收获一点。 有几个地方可以单独拿出来说说,比如“评价”这件事,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常常因为道德评价与文学评价摇摆不定,不能更好的判断一本书到底该侧重哪里,去评价比较好。文学的道德评价往往和社会的道德评价背道而驰,很多名著中都有背叛、情感淡漠等道德游离的状态,例如我最近刚看完的《雪国》,岛村对于驹子与叶子的幻想也刺激了一些读者产生反感情绪。而从文学上看《雪国》的景色人物描写与日式物哀的凄美又不能忽视,这就是一场道德评价与文学评价的博弈。【也就是说,文学道德是在最大程度上争夺社会道德的阵地。它的发轫之处,就是个体的生命与经验】而作者又提出,没有人的评论是完全主观的,就是说当我们作品评价时,我们其实也是浸入在某种情境之中的,个人情绪与体验的参与是生动理解这个情景的先决条件。这是“属我性”的。抛弃掉整个作品“属我性”的判断,单凭某一件事去决定包法利夫人是荡妇,默尔索是反社会性人格是不恰当的。一些文学作品可能就是为了促发一种自我意识与“属我”的评价体系。而并不一定要分出究竟孰是孰非。 再有就是一个关于写作练习的一个很有趣的方法,就是模仿改写,但不是说某一个作品的情节,你去照着模仿写一个一模一样的,而是说将一个故事的情节,用你自己的话模仿另一个作品表述出来,书里举的例子是将孔融让梨的故事模仿荷马史诗的风格改写,整个风格读下来有趣极了,也想尝试一下。【模仿的时刻,也就是逼着读者用作者的经验置换自我经验的关键时刻。哪怕这种作者经验是读者全然陌生的,但他也在最低程度上获得一种对于原作修辞、风格、语势的熟悉感】 后面的下篇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或者作家做的一些评论,有一些作品还没看过,所以下篇的体验感不是很好,但如果里面出现的作品你都看过,那则相反了。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十

2022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想要打五星。

书名很拗口,但很有意境。如果我们能让文学阅读日万千微尘般或漫不经心或流沙磁引或快或慢的节奏坠入我们的道道心田,文本、情感、意境、场景、经验、感受那一瞬间融合深陷。这样的文本阅读生命化是多么美妙啊!

作者将他的体验分享于此。上篇讲述了方法论,有些醍醐灌顶;下篇是具体实践,值得借鉴,但也不绝不是照搬。我们很熟悉这句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应试教育下成长的我们很容易把思维固化在“阅读理解”四个字中。那些理论、手法、主旨,如果一块块铁链把文本照模子分割。我们阅读时是脱离文本的,在“平均现实”下获得的只是信息(更不必说市面上出现的那些五分钟速读),而绝不可能出现“触碰链子的一头,那一头就会抖动起来”的那种酥酥麻麻的触动感。文学进不了心,有点时代之痛的感觉。

所以能真的理解这本书想表达的内容太重要了。当下舆论洪流中,门槛最低的就是人人都能说上一句的道德评价。缺失经验和思考的评价,无非是害怕在大多数人中因异见而暴露自己的无数个个体所默认选择的“主流”。而这些低门槛的断言也为个体节约了思考的脑力,快捷地跟上大多数人的脚步。这种轻松是路径依赖,悬置了自我苦思冥想的成本,也意味着“不再观察”,可见的将锈迹斑斑。

然文学是反向操作的。那些我们意识了不敢表达、我们不知道自己意识了、我们不敢意识的内容,在文学中有所倾诉。如果对于那么细微、动人、深邃的内容也加以通用精炼的提炼,那是文学之殇了。

思及生活,不少时刻我们也喜欢做打标签、下定义、归纳总结之类的事情。这提高了效率,让这些内容快速在自己脑中已有的位置排列好,并得以安心。但真的会错失多少生活细节与波澜之中的纹理,也丧失多少次让心扉打开的机会。

多打开心,多享受刺痛和惊喜,延迟一些决断带来的满足,生活可以拥有更多褶皱。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十一

关注很久的安提戈涅老师,后来发现也是南开同门的学姐。老师关于文本细读的许多文章既好看又精彩。在扎实细密与灵光乍现中游刃有余。小说物理学一篇印象深刻。想要严肃地面对文学并有所得,真诚,敏锐,专注,坚韧都不可或缺。然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也是出自对文学的回报之情。有些时候会觉得某种热爱近乎本能,与意志无关。文学作品也好,电影也好,某些触动的瞬间如同光束射入林中空地,让那个混沌、空无的自我在瞬间产生了一种接入感,一种能够深深进入世界的充盈的自在。欢喜也好,恐惧也好,悲伤也好,失落也好,激情也好,都成为相遇的方式,不会让人心生退却。这里没有对象化的他,她,它,有的是可以触碰的你。不需要思考意义,只是沉醉于丰富的可能性。即使生活在海边也保持着对海的热情。使石头是石头,使石头不是石头。文论课上老师解释陌生化的概念时总喜欢反复念叨这两句,回头想想倒是贴切的很:恢复对生活的感知,更新观看世界的眼光。伟大的作品让人无法抗拒,即便它往往会带来“痛感”。我们无法单纯在其中寻找自恋式的认同感,它挑战我们,刺痛我们,让我们迷失,让我们质疑,然而最终却让我们敞开自身,更无畏地面对这个世界,而非努力去适应,逃离或者背叛。正如里尔克所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其实最终溃败也无妨,毕竟我们还拥有对自身最终的处置权。但轻率的交付未免遗憾,无法感受痛苦和孤独,好像也无法感受到爱与美。虚构史上最具神性的瞬间似乎很多时候是无神论者完成的。在拒绝相信的执拗中涌动着深刻的虔诚。《纳萨林》中那只被拒绝而最终被接受的菠萝,接近想象中信仰的形状。有时候怀疑自己是否只能活在某种虚构之中,但再想一想也没有什么所谓,所谓的“真实的”生活中不也充斥着大量的虚构?表演是本能,谎言可以是毒药也可以是最动人的台词;神话,历史,道德,生活指南,人类集体书写的戏剧。布景在时间中消逝,演员留下来继续生活,忘记自己在表演。虚构并不指向虚无,或许全然暴露于真相之下是难以忍受的,俄狄浦斯王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潜行者》中的豪猪最终自杀。真实总是逃避我们,恰如头顶的浮云,有时候觉得触手可及,但又抓不住,只能任其变化无常。真实往往需要借助虚构短暂起舞,而某些难以忍受的恐怖也在此间升华为美。真诚地面对虚构比不真诚地活在“现实中”可能更接近于生命的在场。布努埃尔说“每天给我两小时的活动时间,剩下的二十二小时都用来做梦——前提条件是我能记得这些梦。”偶尔也会在想,会不会什么时候就倦怠了,不过那也是后来的事了。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十二

阅读经典文学是一种享受,听别人讲解经典文学更是一种享受,如果讲课的这人,还能深入浅出地讲解非常经典但是却深奥的经典文学作品,那真是至高的享受。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无疑是这样一本让人有至高享受的文学评论书籍。 作者张秋子老师目前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这本书里的文章“写于不同时期,大多是在捕捉某一瞬间的特殊感受:读完一本书、讲完一篇文学作品、上完一堂课。”但讲述的是一件事情,就是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 在这本书的上篇里,张秋子老师讲述了文学阅读的效用,为什么要文本细读,以及进行文本细读时的方法。而在本书的下篇,作者带着我们阅读了纪德的《伪币制造者》、卡尔维诺的小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石田一雄的《远山淡影》、歌德的《浮士德》。 说实话,书里提到的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我不是没有尝试过阅读,但是除了包法利夫人,其他的小说几乎读不下去,为什么?因为读不懂。 可是通过作者的讲解,似乎能找到一条阅读经典的道路:先理解,再传达。文本细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侦探破案的过程,是一个读者与作者“我与你周旋久”的过程。

甚至,张秋子老师还提到了仿写,比如用《荷马史诗》的口吻来改写中国传统故事《封神演义》,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有了更加接近文本本身的路径,可以透过语言文字间的联系与组合。读者在这个过程里,把经典文学的细节与个人经验相贴合,最终“文本的细节与他(读者)连在一起,变成了他手心的老茧,异常熟悉、异常亲热。”

在本书的下篇,作者对如何进行文本细读进行了完美示范。比如,她讲解卡尔维诺,告诉我们,阅读卡尔维诺,可以从他的叙事细节着手去理解。在卡尔维诺的世界里,以轻巧、轻淡、轻描淡写、甚至有点轻佻的语气和笔调,写生和死这样的大事,以重复、繁杂的描写,写那些细小琐碎的事,构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产生更多的文学效果。 因为我不是文学专业的学生的缘故,这些话不曾有人对我说过,也就没有办法领会那些名著的美妙。 现在读完这本书,我会抽空把它的上篇再读一遍,然后用它说的方式,去解锁一些我一直读不下去的文学作品。我想,一本书能够给另外一个人,指明新的阅读之路,功莫大焉。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十三

周五收到读库的新书,周六迫不及待的读完了,读完后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很真诚。原本想和朋友推荐这本书,居然发现我不记得书名。

序言的标题是“凝神时刻”,读完序言后便决定不放手了。(书名难道不是用“凝神时刻”更好。)

作者张秋子是云南昆明人,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出于教师身份的本能与习惯,上篇主要介绍了阅读文学的方式,其中有不少与学生的互动,还兼有几分悉心教导莘莘学子的感觉,诚挚而恳切。下篇则是作者几年间的书评随笔,也即是应用上篇中所介绍的阅读方法的成果。从参考资料(139本书),以及众多人文社科的背景知识,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与坚持。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我慢慢背离了文学阅读的领域,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了与书同在的感觉,或者说这种感觉越来越淡了。而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忘我于非虚构的书籍,因为发现在课本之外的无限天地间,世界是那么广阔,而我是那么无知。但在我读完这本书的第一篇“文学阅读的作用”后,我意识到我改观了。可能是以往催产式的阅读方式,导致我无法与书本后续的生命力融合,慢慢地就把文学中的玄妙与精彩投射无形之中,长久之后就淡忘了。亦如本书所言,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专业读者,都可以或者“必须训练与召回(对文本的)感受力,将所阅读的文本尽可能地生命化”。看到生命化这个词,我一下子就领悟到,我一直以来的阅读方式都错了,我可能耗费了不少时间在无意义的阅读上,我追求阅读的速度而忽略了它的生命价值(当然,并不是对所有的书都抱有这个态度)。作者一直在强调要细读文本,“对待自己珍爱的东西,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精力,像雕刻一件艺术品一样,精耕细作,锱铢必较,不能接受丝毫敷衍与搪塞。”那么究竟要如何细读,细读到何种程度,是否有好的参考书籍,以及值得细读的书目,那么就请大家自己阅读此书了。

下篇中,作者具体谈论了纪德的小说革命,卡尔维诺的祖先三部曲,福楼拜笔下的帽子,浮士德中与众不同的细节处理,哈姆雷特的世纪难题等。就我个人而言,特别想要聊一下《远山淡影》,从石黑一雄获得诺奖后,我第一时间就买了电子书,可是开篇读了两三次,都没有继续读下去。就觉得像是一个不会抽烟的人,抽了几口都呛得不行,然后直接弃读。而无论身边的朋友以及媒体圈如何推荐,这本书就一直就躺在我的电子书架上,我看不到它,它也不会看到我。可是,读完了作者的这篇随笔,虽然其中透露了不少细节,可能会影响我后续阅读时的体验,但我决定今年要好好读一读,甚至包括石黑一雄其他的书。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一篇好的书评会改变你的阅读倾向,想要体验到细读的美妙,感受到阅读的生命化,最终完成阅读的还是你自己。所以,Kindle正在充电中,新书已经拆封,我会学着做个耐心的读者,用生命碰撞生命。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十四

如果阅读只能欣赏情节,就跟唱歌只能哼调调一样,我们只能享受表面短暂的愉悦。

张秋子老师的《万千微尘纷坠心田》,是她作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博士,在多年教学经验中总结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角度进行文本细读这件事。

文本细读不是为了去探讨那些嫁接在文本之上的深邃意义,这些在文本之外的主观解读,容易让人陷入夸夸其谈、凌空蹈虚的危险。它的目的是在只做技术性的展现——“为什么用这个字好?同样用这个词或者这种写法,与另外一部作品相比,这部作品有什么特别的?在这个细节里,作者到底是什么用意?而又是怎样的节奏与布局,产生了当下的效果?”

“我希望老老实实讲话,我的目的也是为普通读者提供一种‘视力’,将一些高处的、抽象的言辞拉回到地面、拉回到字句本身,以一种物质性的、具象的方式,帮助普通读者理解作品的‘好处’何在。

“这并不是否定理论或者抽象的思辨,只不过,我希望所有的深度诠释都有一个“生长”的过程:它们应该首先是从最技术性、最基础性的理解中生长出来的。其背后,则是一种谦逊的态度以及对文本的感恩之情。”

关于文本细读的技术性,张秋子老师从小说的物理学(软硬、大小、轻重、光线、速度、温度、湿度等)、延宕、诱骗、小说的意识等进行展现与阐述,扎实地成为了我的“开光之眼”。在今后的阅读之旅中,这些工具性的技术层面的诠释是帮助我阅读理解的重要武器。

最喜欢的是她对小说的意识这一篇章的细述。

“文学对内心意识的挖掘,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描写你愿意承认的意识(我爱他),描写你不愿承认但自知的意识(我爱他,我希望他妻子死去),描写你自己都没察觉的意识(我爱他并且希望他妻子死去,但我不知道我是因为他有钱才这么想)。”

“当人文学科致力于构建外在世界的规则、结构、规律与态势时,文学径自抵达了对内心意识混沌与复杂的终极触摸。我始终认为,在对个体生命境况的描绘上,文学是无可匹敌的。文学考的不是归纳与阐发,而是对生命光谱中那灵光一动的捕捉,对不可见者的照亮。如倏然而过的鱼儿,它们汇聚成晶莹剔透的外在世界的倒影,混沌而巨大。”

"C.S.路易斯在《文艺评论的实验》结尾,有一段激动人心的评论:"在阅读伟大文学之时,我化身为千万人,但我仍然是我自己。恰如希腊诗歌中的夜空,我以无数之眼观看,但观看之人仍是我。每潜入一部伟大作品的私密个体意识,都是一次从自我走向普遍、最后仍归于自我的逡巡,在触摸到包蕴于普遍性的个体性的交汇时刻,也许就是路易斯所谓的‘我前所未有的是我自己。"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后感篇十五

在求学阶段的很长时间里,我几乎不看小说了。那时候,吸引我的是各种社科理论或者文学理论,它们能给人带来强烈的智力愉悦。所以,学生时代,书架上的书分成两种:买来的理论书与借来的小说——小说好像因为太轻了,不值得花钱。虽然博士论文也是以维多利亚小说为研究对象,但似乎这些古老的故事只是研究的载体,我并不太能从其中获得审美上的趣味。

工作以后,教外国文学,不得不重新捡起文学文本,为了讲课顺利,又不得与这些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贴身肉搏”。事情的变化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一旦真正浸入文本的天地,傲慢与偏见忽然被另一些东西替代了。

因为,这时候我的身份发生了分裂:我即是小说的阅读者与享受者,当然也是小说的研究者,同时,还是小说的传递者与解读者。分裂的身份迫使我用更多的耐心与可能去面对文本,阅读的方式也从“找问题、做研究”变成了用经验与感受去直接触碰文本。于我而言,与挖空心思对文本做出符合学术期待的阐释相比,那种用本能和直觉直面文本获得的愉悦感显然更持久。同时,我终于发现,在对人的内在世界的描写方面,小说无与伦比。伍尔夫曾在《达洛维夫人》中说捕捉到一种感情,虽然“微不足道”,但“即使是最精密的数学仪器也无能为力,尽管它们能力路中国的地震,却无法测定这类事情的震动”,在那些阅读到令人忘我的时刻,正是文学有别于其他人文社科的魅力绽出的时刻,它们往往勘测到了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震动,这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做到的。

因而,这本文集原来取名为“凝神”,也正包含着上述的意思——一方面,它意味着始终对阅读的文字保持敬意,屏气凝神,以严肃而非消遣的态度阅读;另一方面,它也指那些阅读过程中的“凝神时刻”,经典的作品像黑洞一样将我们卷入其中,浑然忘我,唯听见呼吸声。

本书辑录的这些文章写于不同时期,大多是在捕捉某一瞬间的特殊感受:读完一本书、讲完一篇文学作品、上完一堂课,但是,从根本上,它们又是对近十年阅读经验的一个反思与总结,有一些核心问题是我始终在追问的:我们目前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授是令人满意的吗?怎样才是对一部文学作品有所领会?如果我们不借助学院派那套充满黑话与术语的技巧,我们面对文本,又能说出什么?如何把一部作品令人感觉到“好”的地方讲清楚,而不仅仅停留在“真好看”的感慨上?如何通过训练获得更细腻的感受力,把read book变成read into book?

所以,本书的一大主题是我在教学与阅读中逐渐体会到的一种最基础的阅读方式:文本细读。说起来,它并无新奇之处,也是文学院的基本功。但实际上,回顾以往的阅读,我们有太多时候是读得粗枝大叶、走马观花,对待文本,缺乏应有的敬意与耐心。

文本细读满足的,不是学院派对文学批评的要求,它走的甚至是一条背道而驰的路,它不试图为文本的意义提供什么高大上的深度诠释,只在最基础的层面做出技术性的展现——为什么用这个字好?同样用这个词或者这种写法,与另外一部作品相比,这部作品有什么特别的?在这个细节里,作者到底是什么用意?而又是怎样的节奏与布局,产生了当下的效果?我想,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那些嫁接在文本之上的深邃意义是不必要的,它们甚至有使人陷入夸夸其谈、凌空蹈虚的危险。就像法国社会社会学家布迪厄讽刺的那样,只要拼凑一点夹生的哲学概念、复杂难解的学术术语、凹造型的句式,令人不明觉厉的文章总是能炮制出来的。

我希望老老实实讲话,我的目的也是为普通读者提供一种“视力”,这种视力类似于工匠的视力,工匠因为每天琢磨、雕刻、开凿与把玩,所以对他手里的物件异常熟悉,他不需要跑到高深的艺术理论中,就能够以一种物质性的、具象的方式,帮助普通读者理解作品的“好处”何在。所以,我在课堂与私下写作中,一直尝试着更加具体的、与经验相关的文本解读。它多少有些“文学现象学”的味道,将一些高处的、抽象的言辞拉回到地面、拉回到字句本身。

这并不是否定理论或者抽象的思辨,只不过,我希望所有的深度诠释都有一个“生长”的过程:它们应该首先是从最技术性、最基础性的理解中生长出来的。其背后,则是一种谦逊的态度以及对文本的感恩之情。

第二部分的“实践篇”同样围绕着文本细读展开,主要是我近年来的一些文化随笔集合,其中既有对我研究对象的常识性介绍,比如乔治·艾略特这样相对来说在国内译介较少的作家,也有我在阅读与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以文本内部很细微的问题的思考,有一些经典作品每年都会反复读,每次读也都能读出新东西,经典本身的厚度为写作提供了资源,比如歌德的《浮士德》和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每一年的课堂教学都是一个1+1大于2的过程,除了我自己不断对文本阐释与理解的加深,我们的同学也从自己的角度贡献了不少灵花秒谛与我不曾接触过的资料。所以某种程度上,反复文本细读的成果,是我与同学们的达成共同成果。

书中的引文我也再做一点说明,为了使这本书尽量远离学院派的臭毛病,所有的引文都没有做出处的说明,在正文中,我不想用连篇累牍的注脚来打断读者的阅读,所以,所有提及的书目,我都会在文末以参考资料的形式附上。

希望本书的读者能度过一段愉快的阅读时光。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