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是一本关于育儿心理学的书籍,讲述了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通过深入探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原因,帮助母亲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成长。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育儿建议和心理学知识。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读后感(一)
一直在心理上对亲子关系书有种莫名的抗拒,所以严格意义上这是我第一本认真读过的亲子关系书,作者虽然名气不大,但是这本书写的非常接地气并且细腻,周末花了两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感触颇深,虽然孩子每天就在你的面前,但你真的未必能看见他。
对此,作者的意见是“先有觉察,看见自己,进而读懂孩子,”或者说“透过孩子,看到自己。”
书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两句话:
①“我们当了太久的大人,早已忘了当孩子是什么感觉。你以为只是措辞严厉一些,语气加重一些,但在孩子心里掀起的就是狂风暴雨!”
②“妈妈的成长,是对孩子更长远的负责。”
可以说,很多篇章都让人内心有所触动,憧憬读完之后的自己对自己、对孩子、对人生都会更多几分觉察。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读后感(二)
电影《找到你》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不完美妈妈,可她们为了孩子都很拼。为了让孩子好,一个不放弃生命,一个不放弃工作,一个不放弃抚养。
不放弃生命的,付出全部也没能救孩子;不放弃工作,想有能力兼顾孩子和生活,可就是搞不定孩子;不放弃抚养的,放弃了自我成长,被逼的无路可走。
为了孩子,我们都很拼,不怕难不嫌累,但是,我们还是很焦虑,因为做那么多,却解决不好孩子的问题。比如我们好心帮孩子买的衣服,孩子嫌不好看,就不穿。再比如说了好多次,孩子依旧会做错。
我们都想做一个好妈妈,可就是搞不定孩子。我们知道很多育儿知识,可就是不会用。如果你也是这样,不妨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的解决办法。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是一本关于育儿心理的书,它教我们运用心理学分析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机制,理清被我们误会的东西,再以恰当的方式解决处理。
作者凌想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认为教育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人性。尊重孩子更能读懂孩子,轻松解决孩子的问题。
作者从六个方面支招解决孩子的问题,分别是:亲子关系、亲子沟通、习惯养成、学习、品格、妈妈自我成长。尊重、爱和自我成长贯穿整个育儿阶段,所以,我们从这三点看书。
一个孩子和妈妈去买文具,孩子选了一个功能多的文具盒,他对这些功能感兴趣,按一个键,出来一个“小抽屉”,再按一个键,又打开了一层空间。
但是,孩子妈妈却觉得这样的文具不禁用,容易坏,价格还贵,性价比太低了,就不同意孩子买。妈妈跟孩子解释半天,孩子还是要买,最后,妈妈发火了,孩子也没买到想要的文具盒。
这样并不是就让孩子乱买东西了,比如我们给孩子买文具盒的权力,只能买一个,我们帮孩子发现其他文具盒的优点,以及使用情景,不发表我们的意愿。这时我们和孩子之间就没有矛盾了,孩子的矛盾就变成了这个文具盒好,还是那个文具盒好了。
最后,孩子选了哪个文具盒,他都会乐于承担选择的后果。我们尊重孩子,孩子就能更明白自己需要的什么,也更自信,更有主见。
有的孩子晚上睡觉,要一催再催,一会说再玩会,一会说渴了饿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只看到孩子不遵守时间、不自律,就开始斥责孩子,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很多时候,我们光看到了事,没看到人。这些拖着不去睡觉的孩子,真的就是不遵守时间,不自律吗?不见得是这样,所以,我们换个角度找问题。比如孩子怎么了,想要什么,才去睡觉。
宝宝几个月的时候,每次哄他睡着了后,我就去忙自己的事了。可是,不一会他就会哭醒。我再哄他睡觉,再去忙别的事,他还是会哭醒。当我一直陪他睡觉时,他除了饿了拉了尿了会醒外,其他基本就不会醒,能睡好久。
这样看来,孩子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而是我们没看到他们的需求。
所以,当孩子有问题时,别急着下判断,看看是不是我们给的爱和陪伴不够。
孩子做事慢,我们着急催促,孩子不做家务,我们唠叨不休,孩子表现的不好,我们脸色很差,旁边没人可能就发脾气了。
也就是说,我们不足的地方,会让我们特别注意。当孩子出现的行为,和我们不足的地方有一点相似,都能挑起我们的情绪,即使孩子的行为没有那个意思。
类似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解决它们,需要我们认清问题的本质,学会克服不良情绪,才能真正解决。
这也就要求我们内心成长起来,也是一种自我成长。
另外,不少妈妈感慨:自从有了孩子,生活除了孩子,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作者也有过这样的感慨,所以,带着孩子一块学习成长。而且,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自我成长,不仅可以成就我们,也是对孩子负责。
我们搞不定的育儿问题,并不是我们没有那方面的知识,也许只是我们忽略了其中的心理学,导致我们不能理解问题在哪,也就解决不了问题。话又说回来,只想学点育儿心理学,跟着心理咨询师凌想学《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就够了。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读后感(三)
上小学3年级的雯雯第一次上课迟到。她对老师说,因为妈妈没有喊她起床。当天晚上,她回到家,立即设定闹钟,还早早上床睡觉了。
雯雯妈松了口气,却不知道这样的情景能坚持多久。
长期以来,雯雯写作业靠催、刷牙靠催、起床靠催……自己累不说,孩子也很反感。雯雯妈也试过育儿书上提供的方法,但很难坚持够久,她很迷茫,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和雯雯妈有一样想法的父母不在少说,面对逐渐长大的孩子,第一个感觉就是头疼,不知道怎么和他们沟通,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做应该做的事,只能靠催、靠吼。
“孩子是天使,也是魔鬼。”很我妈妈都这样感叹。资深出版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凌想面对孩子,也有过困惑。但她主动出击,投身到儿童心理学研究领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将研究结果集中到《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一书中。
这本书通过亲子、亲子沟通、习惯养成、学习、品格、自我成长6个篇章,带领读者透过孩子的行为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读懂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改变自己的做法,打造亲密、和谐、温馨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成长。
01、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行为”背后都有“内心戏”
我认识的一个小女孩总是拖拉着不愿意写作业,或者写得很慢,才小学四年级,作业就要写到晚上10点钟。问她为什么写到这么晚?小女孩说,她写慢点,就不用再写妈妈额外给她留的卷子了。
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内心想法,父母看到的只是问题表面,觉得孩子写作业磨蹭是问题,却不知道孩子的内心再想什么。更没有想过,孩子做出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他自己的理由。
父母为孩子做好了一切安排,就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这其实是父母的控制欲在起主导作用。而孩子也想自己做主,磨蹭、对抗、被动,都是孩子想要为自己争得一点“自主权”。
父母如果能够跟孩子好好沟通,慢慢懂得孩子的心理,就会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替”孩子做决定、“替”孩子生活,难怪孩子总在抗拒。
02、批评和指责绝对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温柔对待才是
中国人有一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听话?狠狠揍一顿就好了。现代人文明了很多,动手打人的时候少,但语言暴力却扶摇直上。靠批评、指责、辱骂来让孩子臣服。
这种方法很有效果,“吼”一顿,孩子就能老实、顺从了。但这种想反抗的意识却一直在他们的内心潜伏,一旦他们有能力时,就会表现出来。
我女儿两三岁时,有一次因为她不快点脱鞋,我冲她吼起来。她哭了,边哭边说:“我要你温温柔柔地跟我说话。”
看,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父母温温柔柔就行。但是父母面对孩子的“不配合”“不合作”怎么温柔得起来呢?此时,就需要父母在读懂孩子心理的基础上,来改变自己了。
平时多与孩子进行一些肢体上的亲密接触,比如临睡前给孩子按按摩,道一声晚安,都会让自己,也让孩子感觉得到内心的柔软。
当然了,父母的“温柔”更需要的是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在孩子还达不到一些要求时,想办法让孩子一点点接受。比如让孩子了解“两分钟”有多久,可以用计时法,让孩子通过闭上眼睛、看窗外等,感觉一下这个时间的长度。
如果父母能够用等待花开的耐心来看待孩子,不挑剔、不苛责,用欣赏的眼光来期盼,亲子关系一定差不了。
03、最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长成他自己,而不是做一个乖孩子
上学的时候,偶遇体育老师家的孩子,五六岁的男孩子乖巧可爱,同学们都大赞老师教育有方。二十年过去了,那个乖孩子却失去了被赞赏的长处,为人平平、做事平平,没有一点创新,甚至连女朋友都找不到。
他说自己小的时候什么都听父母的话,长大了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乖孩子固然在小时候让父母省心,但他们习惯了隐藏自己的想法,反而慢慢丢失了自己。
父母培养孩子,是希望他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方向。那么,从小就别要求他有多么“乖”,让孩子顺从自己的内心,学会自主选择,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孩子才会慢慢摸索出属于他自己的那条路。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告诉读者,看孩子的问题要看到实质,了解孩子的内心。同时,也要学会怎样做到让孩子自己做主。再通过父母的自我成长,带动孩子一起进步。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读后感(四)
工作不忙时,同事们闲聊起孩子们,一个同事说:“我家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的,每次都熬到很晚,陪他写作业真是太受罪了!”另一个同事说:“我家的还好,回去主动写作业,一般的作业量不到九点就写完了。”“这么快啊,你平时是怎么教的?快传授下方法。”之前说话的同事急切的询问,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会急切的寻找一个方法,或者是技巧,希望以此来解决问题。然而事实是,天天盯着孩子的作业,成绩,孩子的成绩是不会变好的,反而还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正如《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中说:如果只着眼于消除问题行为,没有满足背后的情感需求,那么孩子的问题只能是按到葫芦起来瓢,像打地鼠一样层出不穷。 这本书的作者凌想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长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自己曾经也是一个焦虑的妈妈,走过一些弯路,面对孩子的问题迷茫不知所措。后来发现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和工具,她用心理学不仅帮到了自己,也改善了孩子的状态。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不是一本简单的育儿方法论的书,而是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自我成长的理念来帮助父母看到孩子,看到自己。 孩子问题的背后大多是父母的问题,自我成长的理念有助于解决问题 1、父母对生活、工作、学习的认知局限,让孩子的路走的太拥挤 很多父母觉得在孩子成绩差的时候,放弃了兴趣班,希望腾出更多时间让孩子学习,他们认为:读书就是一切,考上大学就是真理。 阿明小时候特别聪明,所以被家人们寄予厚望。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对葫芦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父母给他报了葫芦丝班学习。 那个时候,他吹的曲子特别好,即便是《月光下的凤尾竹》这种难度高的曲子,他也可以吹出来。 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比赛,取得了二等奖。 但是,五年级的时候,父母不让他学了,原因是乐器会影响学习。 父母开始逼着他读书,考试。但是阿明的成绩却一天天地下滑。人也变得安静了不少,没有之前自信开朗了。 他说,如果当初能学乐器该多好,没有乐器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当父母能看到未来的人生不止有考大学一条出路,而是意识到新时代在发展,任何行业都是出路时,自己的认知打开了,也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舒服的环境。 2、父母总以过来人的思维模式,为孩子做决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 人生的路上,我们吃了很多亏,因此生怕孩子会走错路,希望孩子能跟着我们的思路走,减少失败的次数,尽快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一位老师说,他14岁时打破了一个碗,在当时来说,犯了这么大的错一定是要挨打的。那个时候碗是父母结婚时别人送的,打烂是没地买的。但是他父亲说,打烂了就打烂了,收起来就行了,长这么大了,还能打你不成。 他突然就觉得自己长大了。从第二天开始他父亲的家务他全包了。一夜之间长大了。 我们总是害怕孩子迟到,于是一直催;害怕孩子孩子完不成作业,被老师骂,于是陪孩子写作业;害怕孩子成绩不好,上不了好初中,于是逼着孩子学习。 渐渐地孩子失去了自主权,没有自己的思想,习惯了看父母的脸色行事。 我们要允许孩子自己做主,允许孩子犯错,只有错了,失败了,孩子才能知道什么是错的。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应该透过问题的表面来寻找背后的原因。 1、营造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成绩差时,会想着用什么办法提高孩子的成绩,焦虑之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结果孩子成绩没有提上去,反而比之前更拖拉了。 心理咨询师说:真正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去处理孩子的感受。 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家孩子也不傻也不笨,平时有些事情上还挺精明,为啥学习成绩差呢? 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因亲子关系引起的。 仔细问问自己,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好吗?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吗?对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吗?孩子兴趣爱好是什么?喜欢读什么书?经常聊什么样的话题?有没有固定的体育运动? 这样一问是不是很多答案就都有了。 有的父母不管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有没有困难、有没有委屈、有没有难过,只管学习。还有的父母只会打骂,连学习也不会管,天真的以为逼孩子死记硬背就可以掌握知识和应付考试。 孩子生活在没有爱、没有关心、没有理解的环境下生活会有很大的压力,这样还怎么好好学习呢? 2、略过行为,重点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之前给孩子们补过一段时间的作文,每次课后给孩子们布置的阅读和写作文,孩子们都是拖到快下课时才开始动笔。我给他们提议,告诉他们快点写完,回家让爸妈带他们出去玩会,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别把时间都浪费在写作业上,孩子们摇摇头说我想多了。 在他们心里,早一刻写完作业,意味着爸妈会给布置额外的作业,一样是只能在家待着,不如就这么慢慢写。 当父母因为成绩的问题训斥孩子时,孩子更是觉得自己太笨,什么都做不好,内心充满着深深的挫败感。 正如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曾说:“我们不停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不停地告诫他们……这样的方式事实上是在表现出我们对孩子没有信心,这会让所有人沮丧和气馁。” 在一个充满恐惧和焦虑环境中,孩子的潜力又能发展到哪去呢? 3、治愈自己,让童年的创伤不再重复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不耐烦,其实是对自己的无力感。 家里来客人时,我家谦宝有时候会不打招呼,不叫人,我刚开始没在意,后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路上碰见我,都会问声阿姨好。心里顿时就觉得我家孩子不礼貌。 再有客人来时,他不打招呼,我心里就特别不舒服。 感觉脸上火辣辣的,觉得自己没教育好孩子。 可是当我想要训他时,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小时候性格内向比较害羞,家里来人了总是不敢和别人打招呼,可是爸妈却认为我是不想打招呼,没礼貌,当着我的面在外人面前数落我,至此我更沉默。 表面上我是生孩子的气,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不是孩子的行为让我生气,而是孩子的行为勾出了我们压抑的情绪。 如果我们不能治愈自己,童年的创伤会不断重复,我们就无法真正去爱孩子。而这种重复,又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痛苦。 与其说我们养育了孩子,不如说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我们是养育了自己。 如果你在养育孩子时感到焦虑、迷茫,不妨看看这本《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你就会明白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可以找到对应的答案去解决的。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读后感(五)
我的孩子不能说不爱读书,是不太爱读字多的书。我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受环境的影响,那时读课外书的学生归为不好学生,我想做乖学生,只会机械的努力学习,几乎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
一直到三十多岁,还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看书,确切来说也没有多余的钱买书。三十多岁发现自己的爱好,喜欢写感想和生活中的感悟,发现词汇累积量少的可怜,脑中根本调不出符合表达当时心情及景色的词语,感觉胸口闷的发火。
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我就有意无意的想培养儿子读书的兴趣。刚开始在网上选购书,我是选一些名人故事或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书。可每次书都放烂了孩子也没有翻两页,我翻开孩子的书发现枯燥无趣,我也看不下去,怪不得孩子不愿意读。
直到有一次儿子在网上无意中看到的恐龙漫画,一发不可收拾。孩子对恐龙的痴迷,对漫画的痴迷,让我有点恐惧。他买回来书坐在电动车上看,坐在小卖部旁边看,就连我带着他出去买东西坐在台阶上要要看。我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孩子只喜欢看漫画着让我很是焦虑。
今天翻看了凌想的《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我大致的浏览了目录,被这样一个小标题“我是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吸引住了。作者凌想,资深出版人二级心理咨询师,八岁孩子的母亲,曾帮助千万父母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人性,只要用生命去关照生命,用情感去体会情感,用行动去引导行动,才能让一颗心抵达另一颗心,无论这颗心是大人的还是孩子的。”
我以为只有我家孩子喜欢漫画书,原来天下孩子差不多,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图画丰富的书。我家孩子从最初的只看漫,慢慢过渡到看画面和文字结合。我和作者的想法大差不差,我以为只要角角落落都是书,给孩子好的读书氛围,用我的行为习惯感染他,他会自然而然的爱上阅读。实际上我的孩子只是对漫画书感兴趣,对文字类的图书甚至有些抵触,也或许我没有看到孩子的潜质。
就在此时,他还在书堆里找漫画书,每天睡前的必备功课,几乎没有间断过。
我跟随作者的脚步看怎样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怎样让孩子从漫画书过度到文字书。
橙子很小的时候我会和她一起读漫画书,平时都是我读他听。后来慢慢的演变为睡前故事,橙子很爱听故事,再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变成了听书为主,我读书为辅。我对培养橙子读书并不着急,想着等识字多一点,她会自然而然爱上阅读。原来每一个母亲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只可惜孩子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他们的想法和我们相差甚远,以至于那种落差感让人喘不上气,也不敢深呼吸。
橙子已经上三年级了,阅读的基本词汇没有问题,他就是不怎么爱读书。为了养成他的读书习惯我开始找她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虽然也是从这一点开始的,但我犯了很大的错误,急于求成,把对生活和对孩子未来的焦虑传给了他。
01.兴趣,陪读
好的阅读习惯从找到兴趣开始,作者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引导,坚持陪伴孩子阅读。
“当我在焦虑时,看到了一篇亲子类文章,当孩子阅读吃力时,都需要父母的陪伴,亲自陪伴阅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陪读是父母帮助孩子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孩子不愿意读书,要找到孩子不愿意读书的症结。一部分孩子不愿意读书,因为贪玩,没有找的乐趣所在。还有一部分孩子本身对书很渴望,但有限的识字量让孩子对字比较多的书望而却步。
家长在总结了孩子的阅读障碍后帮助孩子寻找阅读兴趣,肯定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不批评,不指责,正确引导,做到高质量的陪读。
02.好习惯孩子父母共同坚持
很多家长吐槽,孩子不喜欢阅读。陪伴孩子阅读不单单只是陪着,陪伴和陪着有天壤之别。高质量的陪伴身和心统一,除了陪伴孩子不做其它与陪伴无关的事情。而陪着就是家长人在孩子面前,打电话。玩游戏,该干什么干什么。(这也叫陪伴,那就曲解了陪伴的意思)。实际上很多家长只是陪着孩子,而没有做到高质量的陪伴,还要求孩子产出丰收的果子。
03.每天阅读半小时的奇迹---坚持
好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而是靠长期的坚持。
好友畅畅妈发来微信:“畅畅今天告诉我她以后考中文系,她说她太喜欢语文了。”
四年前畅畅入学时只会些拼音和自己的名字,是班上唯一一个零起步的孩子。现在读四年级,每次作文都是满分,让人好奇。
04.阅读从最基础开始
畅畅一年级的时候识字量少,不喜欢读书,我就每天陪他阅读一篇很短的课文,孩子惊讶这也太简单了吧,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看似简单的重复步骤,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积累中触发了大的能量。这不但需要孩子的长期坚持,也需要家长的长期坚持。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懈怠期,这个时候家长的长期坚持和引导,是孩子战胜懈怠期的巨大动力。给孩子喜欢的奖励,用孩子接受的方式来鼓励孩子。
05.总结孩子的成绩和成长
腾空一排书架,用来整理孩子读过的书,用记录文字的方式肯定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每月每学期对比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进步的同时,见证自己的成长和突破。孩子拥有成就感,是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06.老师的肯定
还有一个坚持下来的理由,畅畅上三年级开始写作文,每次作文都满分,老师给的评语:因为有大量的阅读基础。
苦哈哈的坚持一个习惯,没有谁能坚持下来,更别说孩子了,只有不断从中得到乐趣,收获成就感,才能生成内在的动力,这样的动力才能持久强大。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围绕日常父母棘手的问题,以关切的问题为切入点,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孩子”问题行为“的背后心理,从而以最恰当的方式处理育儿难题。我只根据需要读了其中的几章,以后会对其它的章节阅读梳理,应用到育儿的过程中。在这里提醒我们的妈妈们,无论哪一种方法都不能照搬生用,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才能为我,为我们的孩子所受用。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读后感(六)
妈妈的价值在哪里,难道仅仅是为孩子创造衣食无忧的生活条件吗?当然不是。最重要的是,妈妈对孩子的陪伴。
这种陪伴弥足珍贵,贯穿孩子的一生,对他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人怎样对待孩子,孩子会怎样对待世界。只有让他感受爱的力量,才能把爱的信念传递给别人,在充盈的爱中以美好的心态正确地对待世界。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是一本充满母爱智慧的书,引导我们在育儿之路上有更深刻的思索。
作者凌想在多年的亲子陪伴中,走过弯路,有过困惑,但最终因为育儿认知的改变有所收获。
开通“凌想亲子心理”公众号的三年时间里,她笔耕不辍,记录了育儿点滴,并运用心理学深度思考正确教育的方式。
文章最终集结成册,将系统的育儿理念分享给更多愿意学习的父母。全书围绕育儿生活的各种小事一一剖析,娓娓道来,在书中我们能看到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更能认识在孩子的背后有一个智慧有爱的妈妈。
对于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凌想不是任由问题滋生,而是抽丝剥茧,一层层看到最本质的问题,从而引导孩子向正轨前行。之所以孩子优秀,正是因为有她的用心陪伴。
看完这本书我大受鼓舞,对教育有了更大的信心和耐心,也期望给到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1. 孩子没有我们想象得糟糕
一些家长看不惯孩子写作业时的拖拉,和孩子的关系剑拔弩张。要么纠正她的笔划,要么呵斥她笔迹端正,甚至搞不懂如此简单的题孩子竟然不会做。
孩子在家长的威慑下,哭哭啼啼完成了作业,但每次重蹈覆辙。有些错误反复纠正,也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越是妄图控制孩子,孩子的表现越是背道而驰。在他执拗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亲子关系的不满。大人不懂得感受孩子的心理,在孩子做错事或自己情绪不佳时,就迁怒到孩子身上。
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意见,不去倾听弱小的声音,内心维护着一个口令:“我是对的,你是小孩就得听我的。”殊不知,这种家长制的作风压抑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失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
当大人把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表面上顺从了。可是埋下的炸弹成了隐患,若干年之后成为情绪爆发的导火索,引发他对周遭关系的对抗。
诚然,小孩最初的学习是模仿和感知。如果没有对事物本身的认识和行为的感知,说再多的道理都无济于事。抽象的道理无法理解,碰到具体的事情不以为然,实际上颠倒了学习的顺序。
孩子只有切身去感受才能听进去道理。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最好的教育是行为本身。
同时,发掘孩子的内在需求。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不是看到了问题,就有了一刀切的答案。而是彻底地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各个因素,觉察自我与孩子的情绪,认清孩子能力的不足或者是客观条件的阻碍。
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将关注点转移到孩子自身的内生力量。相信孩子,通过他的努力和思考,一点点成长起来,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快速成长。
孩子成长在有爱的家庭里,爱的源泉不断涌入,在他身心里注入能量。有了爱的滋养,他看待世界的眼光更加包容开放。
2.学习路上并不孤单
培养孩子,大人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就会把问题归咎于孩子的不认真、不努力,没有把学习当回事。
家长的心态急切而烦躁。然后,让孩子拿出百分百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当学习的效果不尽人如意,难免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强迫孩子去学习。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家长无所适从。
其实,学习背后,很可能是孩子能力不足。不光是学习上吃力,在做其它事情上也容易浅尝辄止,不愿动脑筋。家长需要放平心态,以更加理性的思维看待孩子。
我们总是苦口婆心催促孩子写作业,却忘记了给孩子喘息的空间,孩子的心智受到了挤压,学习变得有心无力。
有效的学习离不开家长的用心引导。
凌想喜欢读书,她深知读书的重要,可以浸润心灵,塑造有意义的人生。起初儿子橙子沉迷于听音频故事,对读书不以为然。
凌想试探性地买来图画或有简单文字的书,孩子却置之不顾,阅读敷衍了事。同龄孩子都在读有深度的章节书,儿子的阅读水平没有一点长进。
不得不说,孩子读书起步晚了。但凌想并未放弃对孩子的引导。亲子阅读在什么时候都不晚,她和丈夫开始耐心地陪读,用情绪去感染孩子。
孩子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他发现书里的世界很有趣,由此爱上了读书。她尽量满足他求知的渴望,并鼓励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她从阅读中拓展出更多的实践,用旅游带动橙子切身感知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在时光的印染中,有了别样的画面。生命中能够经历丰富多样的生活,他的视野无疑是广阔的。
起初孩子做事是有难度的,需要家长的引导。一旦他发现做事的意义,他会投入热情,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做事的美好。
3. 激发孩子的内生力量
真正影响一个人,从骨子改变一个人,离不开自我控制的能力。有着良好自控力的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能抵抗常人所不能经受的诱惑,而最终蜕变成一个优秀的人。
播下的种子,依靠内生力量的增长,早晚一天会开花。而狼爸狼妈们看不惯孩子的懦弱,恨不得把它早早推入现实接受磨炼。
可是,孩子的成长不能一蹴而就,父母的强迫很有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适,甚至影响到成人后的社交。
橙子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在姥姥家边看电视边吃饭,妈妈仍然给他看电视的权利,同意他一天看一个小时。这一小时的时间让橙子有了自主的权利,他反倒是有了考量,对时间有所珍惜,沉迷电视的时间也随之减少。
百堵不如一疏,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并考虑孩子的意见,他的行为会逐步回归正轨。
强扭的瓜不甜,大人的意志如果强加给孩子,孩子最终的表现只能适得其反。
只有真正做自己,才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试错的可能,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而当大人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他们的表现又会出乎你的意料。
心理学实验证明,拥有选择权的人,对生活积极主动,各方面的能力也表现突出。有限的选择更能激发他做事的欲望,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其不足。而一味地强调某个方面,孩子的缺点就会无限放大。相反,接纳孩子现有的不足,用更长远的眼光去思考问题,问题也就不那么严重了。
接纳孩子,尊重他内在的生长节奏,让他通过内生的力量恣意生长,终会有一天看到他生命自信的绽放。
真正的爱是用心陪伴,蹲下身子和孩子用同一视线看待世界,一同感受其中的乐趣,这样才能理解他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好妈妈用稳定的情绪、智慧的头脑,正面的行为去感染孩子。永远做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将智慧的光芒洒向孩子。因为有个好妈妈,孩子无疑会拥有更自信的未来。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读后感(七)
这几天我在读一本亲子教育书,看了一半随手放在客厅的沙发上。12岁的女儿正好撞见了,一下被蓝色的封面有一对拥抱在一起的大白熊给吸引了,马上过去拿起书来,翻了几页。
叫到说:”我要看这本书”,我担心被她又翻折的乱七八糟。
“你能看懂啥,想看等我看完再给你吧”,我不耐烦的说道。
“好吧,看完一定给我看啊”。
“我就是想看看什么才是好妈妈”听到她小声嘀咕了一句。
我才明白她为什么急着想看这本书,原来是“好妈妈”三个字吸引了她……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这本书我用了一天时间读完的,边读边划线做笔记,因为里面有很多内容发人深省,如果单独写读后感或者书评的话,可以写很多篇。
好东西要分享,我还是忍不住想先分享一下。
每一天,孩子都在向我们发出种种挑战,让人焦头烂额,身心疲惫。
让我想不到的是,我在女儿眼中是个“监狱长”。周五下午放学回家,她可以先写作业的,却坐在沙发上一边吃零食,一边刷手机,一刷一个小时过去了。
我隔一会喊一句,隔一会喊一句。已经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了。
她还是坐着不动,只好用“狮子吼”来解决了。把她的手机夺走,硬生生拉起来,推进她房间。
没过几分钟,她又跑出来了;再吼,再回;如此反复了两三次。
最后她又跑出来说,“我今晚就是不想写作业嘛,你就像个监狱长,老想把我关房间。”
最后,我气的连话也不想说了,随她爱写不写吧。
当我读完这本《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后,好像明白了我该做什么了。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是一本很实用的亲子育儿书。它围绕父母日常育儿中发现的最棘手、最关切的问题,以心理学为切入点,分析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理清亲子冲突中隐藏的种种心理误区,从而引导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处理育儿难题,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
同时,也让我们通过孩子看见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实现自我成长,自我疗愈。
这本书的作者凌想,除了一位小学生的妈妈,还是一位资深出版人,心理咨询师。她写本书的初衷是,帮助千万父母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
这本书从亲子关系、到亲子沟通、习惯养成、学习、品格、到自我成长。每个模块下面都有很多典型的教育孩子的真实案例,每个真实案例下面,又都隐藏了父母和孩子的一系列行为背后的心理分析。
1、亲身经历+心理学分析,帮助你更快“对号入座”。
我看过很多亲子教育书,有很多的书都是“案例+道理”。还有一些国外的书比较晦涩难懂,要么就是大量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讲解。读来令人昏昏欲睡。
而《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则让人一读进很快“入戏”。因为凌想老师的很多案例都是自己和孩子相处过程中发生的。
每个父母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当孩子向你大喊“连支笔都不给我买,要你这个妈妈有什么用”时,你是不是很熟悉,觉得可气又可笑呢?
又比如我们动不动就吼孩子,凌想老师说“每个爱吼孩子的妈妈,都应该体会一下被吼的感觉”。是不是触动了你一点什么呢?儿时的经历也或是在职场上遭遇到的不公平、苛责。
无论翻开哪一篇,都是你很熟悉的场景。仿佛你就是那个“妈妈”,但如果你遇到同样的问题,又该怎么去解决呢?
2、从教育孩子过程中更好的“看见”自己
这是凌想老师在书的封底写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道理和小道理,也不是“我们小时候怎样怎样”那些过时的经验。需要的是智慧、尊重、平等。
当我们说
孩子,你这是怎么了?
孩子,你到底在想什么?
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我们可曾真正“看到”孩子,看到孩子在想什么。
凌想老师告诉我们,应该透过问题,看到关系;透过行为,看到孩子的心;透过孩子,看到我们自己。
当我们能这样一重一重地“看到”时,问题的脉络和解决思路就逐渐清晰起来了,从现象到本质,变得有迹可循。
每位父母又好像是“福尔摩斯”侦探,每“侦破”一个"案件“都变成了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3、每个妈妈都值得看,因为里面不止有“鸡汤”,还有“鸡血鸡髓”
有很多妈妈在网上吐槽,说等自己这几十年好像除了养大了一个孩子以外,一事无成。
同样作为妈妈的我,深有感触。但我看到《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最后一个模块讲的是”自我成长篇“。对”妈妈的成长是对孩子更长远的负责“发自内心赞同。
在一个家庭当中,我们常常为了亲子关系而忽略了夫妻关系。其实,夫妻关系才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必然会殃及到亲子关系。当人际关系和职场关系受到损害时,也会影响到家庭中成员之间的平和关系。
一环扣一环,每个人都生活中很多”环“之中,那些环有的直接相交,有的间隔相连。
自我成长是一个人人都会面临的话题,尤其对于全职妈妈和职场女性来说,更有切身体会。我们和孩子相处,不是负责孩子吃饱穿暖,出行安全,还有很多的情感链接。情感链接可不是单纯的”环环相扣“,而是需要我们为人父母也和孩子共同成长,只有成长的同样的高度,或者超过孩子的高度,我们才能有更高更远的视野。
所以,当读完”学了心理学的夫妻是怎样吵架的“,”如何把自己从坏情绪中拯救出来“,”你对生活的热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每个妈妈都应该懂得,”自己好才是真的好“。
这本书也妈妈们的励志成长书,不过,里面没有太多鸡汤,是触碰你心灵,让你真正去改变的实操手册。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是电影《一代宗师》中宫二说的一句话。
而在《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这本书的序言里,作者凌想老师用”看见自己,读懂孩子“三个看见来开篇,意义非常。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的渐进过程。
大道至简,从三重“看见”中,会帮助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父母。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读后感(八)
文|路妈
来,一起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是个“好妈妈”吗?
温柔、善良、脾气好;能干、宽容、有耐心!这些有代表性的“好妈妈”标签你占几个?
是不是觉得,全部做到太难了?没错,相比较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这些关于妈妈们自我的标签实在是不敢轻易承担。眼前的孩子360度无死角的激怒自己,怎么可能依然笑着面对?
举个让众多妈妈们头疼的例子,每天出入小区无数次,每次经过大门口的小卖部孩子都要求买冰激凌。从夏天第一次买开始,一直到进入秋天,每天都在为此事浪费口舌;天气越来越凉,孩子的念头丝毫不褪。照此下去,冬天还怎么应付?
太让人气愤了!这时候妈妈们通常采取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情绪失控,当众斥责、吼叫甚至打骂,孩子为吃不到的冰激凌和身上的疼痛嚎啕大哭;
第二种:当没听见,继续前行,孩子在后面跺脚、哭喊,然后不情愿的跟上去,一路上都在念念不忘。
然而,到头来这些做法却都不管用!下次,同样的情景重现。类似这样反复说教无用的“疑难杂症”,孩子身上还有很多。例如,《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面提到的磨蹭、写作业马虎、起床困难……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的作者是资深出版人凌想,她曾帮助千万父母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这本书专门针对育儿中最棘手的问题,从心理学出发,分析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引导父母从根源处理育儿难题。
这些根源不是别的,正是父母自己内心焦虑、不安和恐惧,想要彻底“根除”孩子身上的“旧疾”,归根结底是要自我疗愈与成长。
有专家指出,做父母有5种境界,由低到高依次是:一是舍得给孩子花钱,不计代价;二是舍得给孩子花时间,总是陪伴在孩子左右;三是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跟风,在意孩子的健康、头脑和心灵;四是为了教育孩子而主动学习;五是为了教育孩子修炼自己。
由此可见,我们平时肯花时间陪伴孩子,才达到做父母的第二种境界。孩子一路成长,父母一路修行,才是最高境界,那时候才称得上是“好妈妈”。
凌想老师认为,新的一代父母开始学习,接受新的观念,这只是父母们成长的第一步。因为“好妈妈”修炼自己到一定程度,最终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透过事,看到人,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
“好妈妈”有5种境界,陪伴孩子是第二种,最高境界“任重道远”。如何做到最高境界?需要具备5颗“心”。
❥第一颗“心”——放心
尝试放手,对孩子放心,不要包揽太多,过早干预。否则容易导致孩子情绪失控。
比如辅导孩子写作业,不要刚发现错误就开始指手画脚甚至横加指责,也许孩子正准备去改正呢。也不要在孩子第一次要求上厕所时,就表现得很反感——“就知道你事多,写个作业变着法子乱跑……”直接对孩子的行为定位,想当然的认为孩子就是偷懒。
父母对孩子要保持“界限感”,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不要试图去堵,重在疏通。其实孩子的内在想法是想告诉你:“一直写作业太累了,我站起来放松一下,顺便上个厕所。”如果你能捕获到,并表示理解,孩子就会重新获得学习的激情。
可见,父母只看到行为就会“堵”,如果能看到动机,并满足孩子内在需求,才能“治本”。而只有做到对放心,才会去试图分析动机。
❥第二颗“心”——虚心
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不会直接引起行为后果C,直接原因是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而产生的信念B。其中,不同的认知导致不同的信念。
所以,面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妈妈要运用系统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妈妈和孩子都构成这个系统的因子,关于矛盾的激化,妈妈也有责任。
举个例子,上文中孩子写作业时出现错误,妈妈便开始纠正错误、指责孩子马虎,孩子生气的说:“我知道,我看到了还没改正呢”,结果你继续骂孩子犟嘴。
这个过程中,对于孩子出错这件事,妈妈形成的认知是“孩子马虎”,从而产生直接纠正的结果。妈妈操之过急,频繁打断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干扰了孩子专注力。
所以,这种场面妈妈也是有责任的,首先自己应该虚心,不要总觉得比孩子懂得多。其次,应该使用积极的理念去分析问题,比如“孩子应该是手误,一会提示他自己检查一遍就能改正过来”,这样思考便是另一种局面。
❥第三颗“心”——诚心
行动派创始人琦琦参加印度游学,难以忍受四十几度的高温天气,即将崩溃。同行者告诉她:“静下心来,试着调频,把自身的频率调到和当地人一样,想象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琦琦照做,烦躁不安便减弱很多。
调频,就是活在当下,跟眼下的人、事、物保持同一频道。
同样,妈妈要带上诚心去陪伴孩子,并跟孩子的频率保持一致,这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比如,孩子念幼儿园里新学的儿歌,妈妈就要放下手中的事,安安静静的坐下来,把手背起来,想象自己在上幼儿园,在教室里跟着“老师”学习。
再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孩子频繁要冰激凌,那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调频”:第一次孩子索要时,买之前应该达成一致,告诉孩子“今天可以买,但是每天都会从这里经过,不能每次都买。”
可见,带上诚意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举动,就是在奠定今后彼此顺利沟通的基础。高度配合才能够精准调频,拿出一百分的诚心才有兴致去配合。
这种境界,还要区别于第二种境界的花时间“陪伴”;因为有了这颗“诚心”,所以才称得上“最高境界”。带上“诚心”去陪伴孩子,这个任务很重,但是距离至高境界却不远了。
❥第四颗“心”——自省之心
妈妈为什么会心累?因为要工作,还要看孩子,忙的像陀螺,还不被领导理解,回到家不被孩子爸爸理解,把孩子的小问题都责怪到自己头上!这种一触即发的“火药气”,随时有可能被点燃。
倘若这时候孩子吃饭不老实,或者不小心把食物撒到地上,妈妈便会情绪失控。怪罪孩子故意找麻烦,轻则大吼几句,重则摔筷子、拍桌子吓唬孩子。
所以,妈妈要拥有一颗“自省之心”,时时监控自己的情绪并加以控制。只有觉察到自己的小题大做,才不会“殃及池鱼”,迁怒到孩子头上。
❥第五颗“心”——静心
非洲有句谚语:“哀怨只能说三遍,第四遍就变成了你的灵魂。”带孩子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烦心事,但是有些是孩子引发的,有些却是由于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很容易心烦意乱所致。
关于孩子的,要系统的分析;关于自己的,就要学会静心思考,自我调节。不要刻意去放大事情的严重度,更不能随便冤枉孩子。
凌想老师在《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精准定位问题所在,直击痛点的询问并总结,然后把问题上升到妈妈的自我提高的高度。最后发人深思:想要改变这一切,彻底根除孩子的各种“疑难杂症”,我们的支点是自我修炼,继而才能够串联整个“面”。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读后感(九)
尽管现在已经是9102年了,尽管女人开始各种独立之路,但在传统观念长尾效应的影响下,女人只是在相夫教子之外,增加了工作的权利。教育孩子的大拿,基本还是妈妈。
当爸爸的角色长期缺位,身陷职场与教育孩子双重压力之下的母亲,变的越来越焦虑。
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是妈妈让报的!
孩子没教好,是妈妈惯的!
孩子抑郁焦虑,是妈妈逼的!
甚至于房价抬高,也是丈母娘的责任!
......
那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妈妈的焦虑,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没有妈妈的奉献和努力,中国孩子的综合教育水平哪能提高的这么快?
如果一个家庭以及孩子的爸爸能给妈妈多一些的理解和尊重,多一些沟通和支持,妈妈的焦虑或许会有所缓解。
但是作为妈妈的我们自己,不一定就刚好有一个那么完美的家庭,一个那么通情达理、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老公。那我们难道就任凭自己在焦虑中自生自灭了吗?
焦虑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不仅能助益孩子成长,还能把自己从一团乱麻中解放出来。
怎么做?我们需要一点点心理学。
这两天,我翻看了一本书《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这本书里的很多观点与我不谋而合。
作者凌想,也是一位宝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作者在书中,用温柔的笔触,生活化的场景,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简出的带出许多育儿的心理知识。
提到焦虑,我们总是认为它一定是不好的,应该被纠正的。这其实是我们大众对焦虑的不全面的看法。
没有人不焦虑。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我们正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焦虑与人当下的状态有关,是可以被具体到某一件事情上的,是能被看见的。
没有孩子的人,无法理解养孩子的焦虑;
不需要考试的人,不能体会考前的烦躁;
侃侃而谈的人,少有人前演讲的不安;
不写文章的人,不知道卡更的痛苦;
……
所谓“我之砒霜,汝之蜜糖”。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而言,意义是不一样的。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所有生命个体对它都不陌生,就连一只低等的海洋鼻涕虫也不例外。——尼尔.A.雷克拉博士
人之所以焦虑,主要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结果的在意。其焦虑的程度,取决于他对某件事的在意程度。越在意,越焦虑。
轻度的焦虑是我们的朋友,它经常提示我们走出舒适区,去迎接新的挑战。大脑用这种方式,激励我们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激励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更高的目标。这样的焦虑是健康的。
例如,我们在上台演讲前,一点也不紧张的话,会让整个演讲的节奏过于松弛而冗乱;过于紧张,可能会忘词、结巴到说不出话;适度紧张,则能让自己兴奋起来,顺利高效的完成演讲。
但是,如果我们对焦虑的反应过度,令自己处于消极倦怠的情境下,久而久之,会令我们转化为抑郁状态甚至全线崩溃!
有一对老年夫妇抱着孩子急奔在儿童急诊科的走廊上,大声呼唤,大夫,快救救我的孙子吧!他一直在抽筋。其实,孩子只是高热引发的热惊厥。然而,爷爷奶奶里三层外三层给孩子包的特别厚。
由于爷爷奶奶知识的缺乏,引成了他们对孩子小小感冒的过度反应,这就是不健康的焦虑。
如果我们可以理解焦虑是否健康的界限在哪里,我们就可以分析自己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孩子的未来,是我们焦虑的根源。
大多数父母焦虑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在诸多比较环境中,迷失了教育方向。——著名心理学者、情商教育专家 张怡筠博士
我们给孩子报培训班,通常都是互相推荐。在琳琅满目的培训班中,觉得书法要学,舞蹈也不错,小提琴很吸引人,跆拳道要报一个。幼升小要报幼小衔接班,小升初还要报小初衔接班。
别人都报了,自己没报,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会吃亏。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说不焦虑是假的,那么我们怎样的反应是健康的?
我有两个闺蜜,我们三个人都有一个儿子,年龄差不多大。我们经常讨论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闺蜜婷有一天在群里问我们,有没有给孩子教英语语法?她因为购物,加了一个海外代购妈妈的群。她问我们的这一天,群里面正在讨论某套英语语法书。有一位妈妈说她在教自己的孩子英语语法: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十分感慨地说想让孩子弄明白好难啊!
我们当时一脸问号,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某些专家说过,儿童英语阶段最重要的是听读,而不是语法。
为了了解得更准确一点,我专门去搜了相关内容,原来,我们对英语语法确实存在一定的误解:
(1)老外不学语法
事实上,英美的孩子从5岁左右接触语法概念。小学阶段,正式的语法是他们英语读写能力学习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多听多读,有了语感,就不用学语法了
语法最重要的作用是指导写作。用语法规则作为指引,同时多听,多读,更容易进步。
(3)学语法就是记语法规则
语法规则在于应用,而非短时记忆。需要长时间大量的阅读,来反复遇到和学习这些规则,才是学习语法的正确姿势。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就不那么焦虑了,也不会直接教孩子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搞的大人孩子都疲惫不堪。
我们选择了一个英语绘本的分级阅读打卡活动,每天坚持打卡,不断重复,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该学的知识。
所以,在大家都在讨论给孩子报什么班的时候,妈妈的心里一定要有一根定海神针。
凡事不要因为外在的原因而去做决定,(比如:这家机构大家挤破头去报、听说这个培训班能开发孩子大脑、最近在搞活动优惠力度很大),而是要多方面了解一个课目的内容,好好想想,报这个培训班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了加分?为了孩子的兴趣?还是作为一门专业技术,提升孩子在未来的竞争力?
不假思索地给孩子报很多课外班,无限压榨孩子的自由时间是对焦虑的过度反应,是不健康不可取的。因为术业有专攻:
未来社会只会为孩子的长板付费,不会为孩子的短板买单。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案仍让人心有余悸,唏嘘不已。其母亲极其自律,对吴谢宇的管教不可谓不严格。吴谢宇的外在表现也是非常优秀,是我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但,其结果如何?
网上一位女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在母亲的安排下,一路名牌小学、中学、大学。母亲对她的生活几乎事无巨细的插手管理,吃什么、穿什么、去哪里玩、跟谁玩,都要在母亲的管控之下。女孩下决心出国读博士,就是想摆脱母亲的控制。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母亲却执意要跟她一起出国陪读。女孩说,她当时真的想一死了之。
《好妈妈都懂得心理学》中,列举了几个乖孩子的例子,都是非常听父母的话,一路带着“乖孩子”、“别人家的小孩”的标签长大。但他们共同的困惑是:没有目标,对生活感到迷茫、空虚,不知道自己是谁,随波逐流。
我们为什么想要控制孩子?因为我们想要孩子在未来过的更好。
所以,当孩子偏离我们控制的轨道时,我们会感到加倍的焦虑和不知所措,我们还一直认为这是孩子的错。
当这些问题被提出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使我们产生了控制孩子的欲望:我们对焦虑反应过度了。
如何从这种想控制孩子的焦灼中脱离出来,把自控权还给孩子,把好心情还给自己?
1、未来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三十年前,我们的父母肯定预判不了现在的社会,各种智能化设备大行其道。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多的数不胜数。
三十年前,被视为无用之物的美术、音乐、舞蹈,现在成了许多自媒体人创收的主要技能,比上班不知道高出多少倍。
如今AI技术正在日新月异的研究发展,我们的手机马上进入5G时代,未来的三十年,变化只会比过去的三十年更快。
我们能保证现在给孩子灌输的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得适应未来的社会吗?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未来将有数十种职业彻底消失,或者要求从业者结合新技术,具备新的技能。
我们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关注孩子量化知识的学习上,为了孩子一时的成绩波动而焦虑不已,当你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的时候,会发现,这些焦虑不值一提。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无法量化的能力的培养,比如孩子的自控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创造力、抗压力等等。
这些能力,才是孩子们在未来世界搏得一席之地的关键技能。
3、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我们之所以不敢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是因为不相信孩子,怕孩子的行为超出我们的控制。
然而,这样的控制恰恰让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让他们对家长安排的事消极怠工。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关于“选择”的实验,他们把养老院的老人分成两组:
A组的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怎样布置自己的房间。
B组的老人则由管理人员统一安排,替他们布置房间。
三周后,心理学家对这些老人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A组的老人感觉生活更有乐趣,其社交能力和反应能力明显高于B组老人。
这个结果印证了心理学家的观点:选择权、控制感和胜任感,可以让人变得更加积极乐观,更有责任感,更有助于其身心的健康。
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孩子。
●面对幼儿,我们要有选择的放权。
比如你喜欢A还是B。
●面对小学生,适当放权。
跟孩子沟通,达成规则并共同遵守。
●面对中学生,80%放权。
设定一些底线,大部分让他自己决定,小部分家长参与意见。
●面对大学生以上,全部放权。
其三观已成,家长的意见已经不太重要了,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就好。
当我们把选择权还给孩子的时候,也许一开始孩子做的不够好,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孩子们会做的越来越好,越来越有自信。他们可以从这些不同的尝试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目标。
而我们也能从对孩子的百分百关注中抽身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关注自身的成长。
1、孩子更爱发光的妈妈
前几年,有位妈妈给我讲了一件伤心事,他的儿子不让她去学校接他放学。她问儿子为什么,儿子不肯说。通过旁敲侧击,她才知道,儿子是嫌弃妈妈每次接他放学时,都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
正如我们有时会嫌弃孩子的不努力一样,孩子也会嫌弃不求上进的我们。
有些全职妈妈,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和时间,全身心为孩子服务。每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妈妈都会搬出一套说辞:我为了你付出了那么多,你看你都干了什么。
妈妈的爱变成了孩子的“债务”,仿佛不按照妈妈的意愿去努力,就不该活着一样。这样的爱,孩子并不想要。
孩子不是我们的全部。我们在成为妈妈之前,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也曾有梦想,有追求,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孩子的到来,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我们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绊脚石。
当一个人为了梦想而努力的时候,她身上所绽放的光芒,足以让别人为之倾倒,这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孩子。
前段时间,我刚刚入驻今日头条进行写作,自己信心不足的时候,都是儿子给我打气,说,妈妈你一定可以的。所以,当我跟儿子分享我获得青云奖励时,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他的骄傲,他也为我这个没有放弃努力的妈妈而骄傲。
一年级下学期,他期末考试考了三科满分,我对他说:你真棒!儿子说:我妈妈那么厉害,我肯定也不会太差。
我很庆幸我用自己的努力给孩子带来了正面的导向作用,当我们互相分享努力的成果时,那种成就感,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千金难换。
2、不要放任自己的抱怨
生活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既想让公公婆婆帮忙看孩子,又想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教导孩子。
既想让老公多挣钱养家,又想让他多抽出时间在家陪自己。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最终的解决办法莫过于“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改变不了的”。
我们不得不认清楚一个事实,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只能控制自己面对他们的应对方式。
当我们认为自己付出良多,爸爸却视而不见时,往往爆出这样的话:“家里的事,孩子的事,都是我来管,你什么都不操心。”
抱怨婆婆不给自己看孩子时:“如果有个好婆婆,谁愿意雇保姆呢?”
生了二胎后悔时:“要不是老公跟婆婆催着我要,我哪能被栓的这么死。”
……
这样的牢骚,拉一个妈妈出来,可以唠个三天三夜。
然而,牢骚之后,生活依旧一地鸡毛。
这样的心态,我们称之为受害者心态。
人一旦陷入这种心态,就会把所有的过错归结于别人身上,像一个怨妇一样到处抱怨。
哀怨只能说三遍,第四遍就变成了你的灵魂。
当我们意觉察到自己处于哀怨状态时,就是我们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
3、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剥夺,除了一样:人类终极的自由——在任何特定情境中选择自己态度和选择自己道路的自由。——心理学家 纳碎集中营幸存者 维克多.弗兰克尔
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上天都会给我们留一线机会,供我们选择。如果我们任凭自己陷于被动接受,随波逐流的状态,就会失去改变的勇气和力量。
我的一位作者朋友,苏小糖,她的经历能给所有的妈妈们启示和勇气。
2017年,在她确诊怀了二宝的同时,医生下了建议流产的医嘱。因为,她同时确诊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肝病、溶血性贫血......
在保孩子还是保大人的两难选择中,她经过内心激烈的思考,做了一个决定:赌一把,留下宝宝。并在心里对宝宝也对自己说,“坚持到哪一天,就陪你到哪一天。”
她的整个孕期,都伴随着各种疼痛、孕吐,喝水都吐,在这样的状态下,她萌生了写作的想法。
她说,写作在我病后的心愿清单上,对于不一定能够到来的老年,与其悲观,不如珍惜眼前的一切,去完成曾经有过的念想。
如果生命的长度相对短暂,那就让我努力拓展它的宽度吧!
2017年夏天想要开始写作,直到2018年秋天,不曾动笔写一个字。是奶奶的去世,触动了她的内心。
人生没有来日方长,有的只是现在。
2019年7月2日,她通过了今日头条的原创,7月19日获得了第一篇青云计划奖励。她相信写作是她的梦想,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相信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她做到了!
即便是在这种极端的命运之下,我们仍然可以主动出击,改变自己的命运。
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投资自己,焦虑都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未知、恐惧和无法掌控。面对这些焦虑,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逃避、了解未知,相信孩子、相信自己,主动选择,付出行动。
我们要明白,一个人真正的成功,是忠于自己的内心,有能力让自己获得辛福。而非与他人攀比,为了社会性成功,牺牲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妈妈们真正的成功是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找到人生目标,发现生活的乐趣,让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
孩子瓜瓜落地时,我们曾经许愿:希望我的孩子幸福快乐的长大。
只有我们不忘初心,孩子才能找到自己,活出精彩。
当你焦虑时,记得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反应过度了。
——感谢阅读——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读后感(十)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说:"三十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由此得来人生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心理咨询师凌想在新书《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提到“看见”孩子也有三重境界:看到”关系、“看到孩子”、“看到”自己。
当我们一重重地“看到”关系、“看到”孩子、“看到”自己时,我们的家庭教育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从想方设法改变孩子,到一心一意改变自己,真正实现“育儿先育己”。
《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的作者凌想是资深出版人,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长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博士在读。
在《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她以心理学为切点,带父母看透孩子日常“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让我们从“看到 关系到“看到”孩子,再到“看到”自己。
当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了亲子关系,孩子才会有安全感,才有勇气去感受内在生命。
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根本,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重境界就是“看到”关系。
那么如何“看到”关系?
1、 比定规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接纳
我们执着是非对错,把“规矩”“规则”灌输到孩子脑中。我们总是说“我是为你好才打你骂你”,还美其名曰“打是亲,骂是爱”。
在我们严厉“教育”下,他们感受到的是恨与怕,他们战战兢兢、惊恐万分,他们生怕做不好,父母的爱就会收回去。
但真正的父母之爱是无条件的,正如《无条件养育》中说:“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就像《小欢喜》里的宋倩,听话不顶嘴、乖巧不抗拒的学霸英子才是她心目中的女儿。当英子逃课厌学、不愿报考清北时,宋倩恼羞成怒,一遍又一遍逼英子听话,直到把英子逼到抑郁轻生,才幡然醒悟。
宋倩不爱英子吗?爱,她就是太爱英子,所以总试图掌控英子。在她的掌控里,英子感受的只有窒息。感受不到爱的英子,开始厌学逃课,到最后失眠抑郁,甚至跳河轻生。
当然不是说是非规矩不重要,而是我们要先让孩子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爱与接纳,然后孩子才能向善向上。
正如凌想在《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说的:“比教给孩子是非对错更重要的,是在关系中感受到爱和接纳。”
2、 亲子关系中不要输赢,只要理解
小陶虹做客《你好妈妈》时谈及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没有输赢,我们应该试图理解孩子,而不是解决孩子。”
比如孩子出门想买玩具,父母开始苦恼:买会纵容孩子欲望,不买孩子哭闹不止。
其实,当父母陷入“买或不买”时,已经在和孩子进行权力斗争:买玩具这件事,到底谁说了算。一旦陷入这样的思维误区,父母就会和孩子争个输赢,而不是和孩子一同解决问题。
亲子之间的权力斗争,没有赢家,唯一解决办法就是:给孩子适当选择权。
比如今天出门去超市,在家给孩子说好,零食和玩具只能买一个,让他自己挑选决定。这样亲子矛盾就变成孩子的“自我矛盾”,他的注意力就从和父母对抗,转移到自己内心,反复比较思考,从而选择自己想要的。
父母和孩子相处时,要尽量避免和孩子进行权力斗争,一旦亲子关系演变成权力斗争,父母就只能看见孩子的缺点不足,总想指责孩子。
这种充满指责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变得怯懦、不自信。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湖南12岁的女孩小唐自溺身亡。
事发前两个月,从小乖巧听话的小唐开始时不时偷家里的钱,第一次偷了600,被发现后父母询问她为何偷钱,她没说原因,只是保证不再偷钱。
然而没多久,小唐再次偷钱,父亲发现后生气打了她。随后,小唐便离家出走,直到七天后在河边被发现溺亡。
小唐去世后,父亲才知道女儿偷钱是因为生前被同学霸凌,勒索钱财。
就像小唐偷钱,父母只看到她偷钱的行为,却没深挖她偷钱的动机。所以孤立无援的小唐选择了自杀。
为人父母要如何透过孩子行为看到内心?
1、 对人不对事
总有父母苦恼:“我家孩子学什么都半途而废。学钢琴,几个月后不愿意去了,学画画,几个月后不愿意去了。做事总有始无终,无法坚持,怎么办?”
父母关注的是孩子学什么都半途而废,却从没问过孩子为什么半途而废,或许问了,孩子说“不喜欢”,就没追问。
但孩子的“不喜欢”可能是借口,因为学习到了瓶颈期,没有进步他很沮丧,所以不愿继续。又怕父母责骂,索性说不喜欢,主动放弃,这样就逃避掉父母的责备。
因而,父母教导孩子时,要透过事看到孩子的内在需求,满足需求后,孩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2、 只有玩好,才能学好
《银河补习班》里马皓文和教导主任打赌,让马飞考入年级前十后,没有逼迫马飞开始苦读,而是带着马飞玩。
他带马飞参观工地,让他明白“知识是力量”。他带马飞感受春意盎然的大自然,让他知道知识源于生活。他带马飞游览祖国大好江山,带马飞参观航天展,让他知道“学习不止是书本”。
玩好的“问题学生”马飞找到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寻回了学习的乐趣,从此人生开了挂,一路前行一路高歌。
凌想在《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说:“学习这件事,并不单单是学习这件事。要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就不能只孤立地盯着学习。而要看到学习和玩耍、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迁移。”
但很多父母觉得要解决孩子学习中的问题,就要通过更多学习来解决。
写作业拖拉磨蹭,那就减少玩耍时间,写不完继续写!
字写的不端正,那就撕了重写,直到写好为止!
在学习中屡屡受挫的孩子,会把失败沮丧迁移到生活中,他们开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值得被爱。
所以当我们为孩子学习焦头烂额时,不如先创造条件让他们玩爽玩嗨,让他们在玩耍中积累自信与成就感,这样学习时,就会把自信满足迁移过来,从来克服学习难题。
3、 慢养孩子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6%的受访者称自己身边对孩子要求和期望高的家长多。83.4%的受访家长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
很多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焦虑比较。比谁先会走路,谁先戒纸尿裤,谁背的诗多……孩子落后一点,就焦虑不已,开始督促“快点”,看不过眼会直接帮孩子做。
那些被“催熟”的孩子,长大后却问题重重,慢慢变成“问题孩子”。
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谨记:不要过度焦虑,要慢养孩子。
因而父母要尊重孩子成长节奏,让他慢慢积蓄能量,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成为幸福感强的孩子。
父母总觉得,孩子有问题,就寻求方法改变。一个方法没效果,那就换一个。但其实,有时候有问题的不是孩子,是父母,是父母的认知局限、思维模式、童年阴影等,影响了他们看待孩子的眼光。
我看不了女儿哭,她不哭母慈子孝,她一哭鸡飞狗跳。我总觉得女儿太娇气爱哭,所以想尽办法制止她哭。
后来我剖析自己,才发现我无比厌恶女儿哭,是因为我童年不被允许哭,所以看到女儿哭时,潜意识里我把她当做童年的自己,我把自己当做童年的父母,所以就厌烦。
其实,很多“问题孩子”背后,是“问题父母”。父母不要总揪着孩子问题不放手,先做好自己,从孩子行为反思,看到“自己”。
那么,父母如何看到“自己”呢?
1、 处理情绪,接纳自己
心理学中有个“投射认同”理论:主体在幻想中将自体全部或部分地导入客体对象内部,以便予以危害、拥有或控制。
放到育儿上是说,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急和气,是因为把不喜欢的自己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女儿尿裤子,我理智上知道小孩子尿裤子很正常,但还是忍不住发脾气。直到我想起童年我因为尿裤子被嘲笑的事时,才意识到我不是在气女儿,是在气童年的自己。
正如凌想在《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说的:“表面上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我的问题。表面上是对孩子发火,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所以父母遇到孩子问题时,先捋顺自己的内心,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自我的过程比较长,在这之前我们要先学会处理情绪。
凌想分享了处理情绪的办法:转变行为。让自己做一些看起来很开心的事,比如大笑、唱歌跳舞。
当然愤怒时发自内心笑不现实,所以只要做出开心的样子,哪怕勉强生硬。
当你做出开心的行为时,大脑就会接收到快乐信号,从而产生快乐情绪,然后坏情绪就会慢慢消散。
因而下次忍不住发怒时,一定要忍住不要爆发,试着让自己假装开心。开心的行为做出来后,开心的情绪就会来。
2、 利用暗时间,自我成长
《少年派》里钱三一的母亲,总无意识传达出“为了你我才维持名不副实的婚姻”。背负母亲期待的钱三一压力很大,却不敢反驳。
没有孩子能承受母亲放弃自我的压力,因为放弃的那部分自我,母亲会潜意识在孩子身上“弥补”。
就像钱三一的母亲,钱三一成绩和第二名差距小,她就暗暗觉得孩子让自己丢脸。
因而不管是全职还是职场妈妈,都要不断成长。正如凌想所说:“母亲的成长,是对孩子更长远的负责。”
但很多人会说要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哪有时间自我成长?
凌想在《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提到利用暗时间,让闲置的头脑工作起来,有意识的去思考。
暗时间其实就是碎片化时间,比如上班途中,你可以听音频,只要你愿意去学习,资源永远不难找。
像我经常做饭看视频,边看边思索,很多写作素材就从这来。晚上哄女儿睡觉时,我会在脑子里列提纲,等她睡着,就可以直接写文。
所以为人父母不要抱怨没时间,利用好暗时间,就能锻炼思考能力,实现自我成长。
所以,无论是“看到”关系、“看到”孩子还是“看到”自己,终极目标都是为了看见孩子的生命力。
只有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见,他们的生命才会变得厚重、丰富、绚烂。
因而从第一重境界“看到”关系做起,当到了第三重境界“看到”自己时,你就会看到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而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正如凌想在《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里说的:“看见,是真正的爱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