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初一时的经历和感受,包括对新环境的适应和面对挑战的勇气。作者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逐渐融入了新的班集体,收获了友谊和成长。初一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阶段。
第一篇
北京,古时又称燕京,是我国的首都。
每当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天安门、故宫等景点,我的心里都会一阵激动、澎湃,那是一座多么令人向往的城市啊!
这不,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为期五天的北京研学旅行活动。
阆苑琼楼——故宫
——天下文明不及此,春风吹遍紫禁城。
初次来到故宫,给人的感觉就是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占地面积也特别大。那各式各样的角楼,充满庄严气息的石狮子,丹红的墙壁,金黄的琉璃瓦……一切都散发着满清独特的韵味、气息。
如诗如画——颐和园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
颐和园,不知怎么就有一种亲切感!也许是因为冰心奶奶写过的玉澜堂,那儿真的惟妙惟肖。而我最喜欢的是颐和园的长廊,一眼看不见尽头,仿佛有一种吸引力似的,让人无心地想要去探索它。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有七百多米长呢!那种长而美的风格惹人好奇。
居庸叠翠——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长城跌宕起伏,不失“万里长城”的霸气。从上往下看,就要一条千古巨龙盘旋在大山上,巍峨而威武,令人惊心动魄。而长城上那些古旧的石砖,让我不禁感叹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而走进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北大,我心中不由得充满了憧憬。走进清华,最让我惬意的是低下头去看温暖的阳光照在树上从而在地面上形成的斑驳的光影,时强时弱,似有似无,让人感到舒适;走进北大,就看到了蔡元培爷爷亲笔写的“北京大学”四个苍劲优美的大字。未名湖清澈无比,湖边有座博雅塔,是十三层宝塔,和未名湖交相辉映,是北大有名的景观。
而看着这些学府,我竟有种冲劲,想去努力学习,也对初中三年的学习有了计划——
首先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需要一个过渡,尽快适应新环境,并跟上老师的进度。课后适当做一些习题,及时复习巩固;课前及时预习新课;课中记得做笔记,专心听讲,注意力高度集中……然后,英语最主要的是提高记忆力,不会的单词多背多记;数学养成细心的习惯,提升思维空间;语文应该多练习课外阅读和作文;还有上了初中会有新学科,应合理安排各科学习时间。
其次,要加强身体素质,应在假期或平常抽时间多做运动,也为了中考时的体考做准备,贵在坚持!
总之,不要好高骛远,要先把基础打实。
这次北京研学旅行就此告一段落,但我知道这不是最后一次。
我所思兮在燕京,北京,再见!
第二篇
静下心去,仔细思考。后悔过吗? 迈着沉重的步伐,紧握着胸前的衣服。我生理反应的眼泪溢出眼眶。我知道,我哭了。而且很厉害。 大约在两个星期前。学校里有一个体育活动,我兴奋的报了名。当时的话,其实我是一时兴起罢了。结果没想到,体育老师婉嫕的对我说:“ 不错,要好好努力!” 起初,我坚持每天跑上个10圈!的魔鬼训练。
可是没过两天便坚持不住了。我知道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可是我玩错了地方。每当与大家同行跑步共进时,便会以肚子痛子、想上厕所之类的逃过一劫。又在使用“这些”成功时,我便会躲在角落看着他们独自匿笑。 一天又一天,不知怎的老师似乎知道了我逃避跑步的事情。
那天下午,我正在操场边休息,因为天气太过毒,如同在沙漠中跑步。没跑个几步就累的不行了,坐在操场旁的石砖上,又仿佛坐在避暑山庄的亭子上。感觉神清气爽万分,就在此时,我的体育老师走到了我的前面和蔼的对我说:“ 怎么?不跑了?”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体育老师,这天太热了!我是跑不动了。”只见老师静心的跟我说:“如果你渴望胜利!就应该脚踏实地,征服这个操场!征服这一所学校!更要征服你那一颗渴望胜利的勇敢的能让你自豪的心!如果只是平平凡凡的用你那份微不足道的虚荣去征服你那颗坚强的心!那么我觉得你将一事无成!”听到了老师的话,我心里的干田似乎得到源源不断的泉水,净化着我的心灵。“老师,您的深深教诲徒儿收下了,也知道该如何去做了。”我发自内心的说出这段话。“不错,去吧!只要努力跑出你最好的成绩就好了。我不要第一,也不要第二。只要你努力就行。”老师微微笑道 。
站在火热的“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时间飞速奔跑,眨眼间我便是与时间赛跑的人。如果没有了老师那深深刺进我内心的教诲,也许现在我便躲在某处地方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哈哈!”不禁发出声来,但那一声足以表现我此时内心的那鼓气和愉快! 与时间赛跑的追梦人啊!可真谢谢你了,如果没有那时的争分夺秒,就不会有现在冲进前10名的我,我发自内心的要对你说声谢谢! 当你站在巅峰上,成为强者时,蓦然回首一下,你后悔了吗?后悔努力吗? 熠明的日光,只照在“努力”身上! 氤氲的香气,只徘徊在巅峰之上! 清澈的泉水,只会源源不断的滋养“努力 ”! 不努力的!不脚踏实地的!只会空想的!只会励志的!最终,他们将会和巅峰越来越远,不能,也不可能触摸到!最终凋落、衰残!
第三篇
在农村,许多为人父母者背起行囊,把孩子撇给年迈的父母,双双远往大都市务工,只为多挣点钱,给孩子一个美好的远方。
那天晚自习后,我在黑板上写着明天的早读任务。忽然,同学王俊博说了一句:“老师,我其实很恨俺爸俺妈”我心生疑惑,耐住性子继续听了下去。老师急忙问:“咋了?”我看见王俊博眼底已经泛红,他接着说:“我爸妈8年都没有回来过了。”8年,我心头不禁为之一颤!只见老师安慰王俊博道:“那有什么可恨的,他们在外挣钱多不容易呀!没有他们,你能到这里上学?”王俊博勉强挤出一丝微笑,点了一下头,可早已泪眶满盈,“泪堤”即将决堤。
老师紧接着开导他,“我的女儿其实也很苦啊,一天见不着我。冬天我回家时,她已经睡了,这个时候她还能见着我。再说你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多好啊……”老师温柔地看着王俊博说道。可老师话音未落,王俊博已泣不成声,豆大的泪珠不时滚落下来…… 我没有再看下去,默默地从教室走出去,心里很不是滋味。
由此我联想到了自己,刚踏入初中生活的我看似“独立”,并不像有的同学那样:给爸妈一打电话,或者一见面就哭。倘若一旦离开父母,我还真的受不了,何况是8年!可为什么王俊博的爸妈不回来看看他呢?哪怕是两年回来一次呢!他恨他的爸爸妈妈,是因为她的爸爸妈妈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这还也情有可原。可如果让他的爸爸妈妈知道了,那该是如何的伤心呢?
但反过来想想,生活本来就不易,父母们需要赡养老人,扶养孩子,担负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吃苦做难,出门在外,一把辛酸泪有谁能知?到头来孩子却不理解,滋生出恨来。但我也能理解,与我同龄的王俊博8年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呵护,内心深处的孤独和伤感却是常人无法抹去的。他如今由思念化作怨恨,说到底还是生活的不易留守在家造成的。但我肯定,他的父母在外辛苦劳作时会时常想念着他,他若理解,就没必要去恨父母呀!当然,解铃还需系铃人。
我想,王俊博的父母在外打拼多劳累啊,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早已夜深人静。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哪里还有时间关心孩子?他们也有可能不想浪费那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打个电话费问询孩子,其实有时候躲避也是一种无私的爱,这也许就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