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剧变读后感锦集

剧变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3 09:30:23
剧变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7-13 09:30:23   小编:

《剧变》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因为孩子的突然失踪而陷入沉重的困境,以及他们为了寻找孩子而展开的艰辛旅程。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家庭的力量。读完后,让人深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家庭的重要性。

剧变读后感第一篇

“是否只有危机才能激发一个国家作出重要的选择性变革”这个问题,在个人层面上和在国家层面上的答案是相似的。作为个人,我们需要不停地处理当下存在的和预期会发生的问题。当我们预料到严峻的新问题即将出现,我们就会努力在问题出现之前将其解决。然而,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克服许多的惯性和阻力。比起逐渐积累起来的问题和预期将来会出现的问题,突发性重大问题更易激发人们的能动性。此刻,我想起塞缪尔·约翰逊的一句话:“当一个人得知自己会在两周后被绞死时,他的精力集中程度会令人惊叹❗️”

一本好书推荐在于,我们都知道诚实的面对自己是理所当然,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太轻敌,太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反倒忽略了,这本书适时的提醒着我们要诚实的面对自己,审视自己,耐心的等候…有需要可以寻找帮助…保持初心…稳定的价值观可以帮我们铭刻使命 实现目标。

剧变读后感第二篇

这本书我原本是很期待的,毕竟作者之前的名气在那,然后也看到多方称赞,上了很多书单推荐。然而,我看了之后,非常失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本书在我看来总共就3个模块,第一模块用他的分析模型分析了几个国家的发展,在这个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作者很明显的倾向:美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殖民历史,批判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比如讲巴西的内战,强调美国并没有在其中做什么。讲日本发展史,强调1895年日本并没有对台湾进行侵略。这一点让我尤为气愤。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割让台湾岛给日本的历史,是被作者选择性的忽视了吗????我能理解每一个人对历史会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观,但这个作者在这本书中真的双标的太明显了。

第二部分,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确实比较全面,但这些内容都是“老生常谈”了,在国内的一些多媒体平台上都能看到相关分析,观点没有新意。

第三部分稍微让我对世界局势和全球化发展、气候变化问题 多了一些了解,这个部分是我唯一觉得不错的部分。

综上,我真的不能理解为啥有这么多人推荐这本书,历史的部分有史实失真,世界局势分析没有新意,不值得那么多5星好评,真的不值得。

剧变读后感第三篇

被问到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盘了盘,喜欢的书很多,都在不同维度上闪着光,要冠上最喜欢,就必得于个人有些意义。

贾雷德戴蒙德这本upheaval,是开启我系统性读书之旅的敲门书。

upheaval的意思是动荡、剧变,讲了芬兰、日本、智利等七个国家在各自历史上遭遇面重大危机,甚至灭国风险时的选择、妥协与自救之法。希望以史为镜,为今天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一些思路。

比如芬兰,这个只有600万人口的小国,为何能成为二战时唯一没有被占领的欧陆国家,它是靠什么说服本要吞并它的邻国苏联,留着它更有用。为此芬兰的外交又妥协了什么。

这大概是82岁的老爷子封笔之作了,用他一生中生活过、工作过、感受过的七个国家为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个性,面对不同危机的选择也不一样,二战后,德国全民反思态度,就跟日本成王败寇的理念天差地别。

在读本书之前,我这个理科生对世界地图毫无概念,对国家历史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更是无感。我是抱着地球仪和维基百科,磕磕绊绊的读完本书的,再读第二遍时,这七个国家的历史和关联就深深刻在脑中。

以前读书慢、读完记不住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所获取的信息都是分散的,碎片化的。如今我以这七个国家为脑海中的七根基石,撑起了一个框架,之后所有读的书,摄取的信息,都是在这七根柱子上的丰富,叠加和比较,慢慢的,脑中的知识体系就建立了起来。

当脑中有了一个世界,再吸收新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快,且不会忘记。书读多了,尤其是同一主题或时代背景的书放在一起读的时候,还能体会到横向比较的别样乐趣。最近我还准备按这个逻辑,重新整理书架。

anyway,感谢这本敲门书。

剧变读后感第四篇

先借用一段描述:《剧变》这本书比较和分析了7个现代国家在数十年间所经历的危机和选择性变革。芬兰、日本、智利、印度尼西亚、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其中有5 个是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一个是中等富裕国家,另一个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书中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进化等跨学科视角展现了人类自古以来何以应对危机的历史改革,并谏言国家、企业及整个人类社会如何从个人应对危机的进化逻辑和生理变化中得到启示,以更加多维度的、宽视角地看待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命题。了解以往国家应对危机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可为当下的我们点亮一盏指路明灯。

语言还是挺通俗易懂的,对各个国家增进了了解。我觉得是值得一读的书。

我算是第一次认真地看完这种类型的书,对于无知的我来说收获还是很大的。

因为上学时我对历史地理这些很头疼总也提不起兴趣,听到某个老师的声音就很烦(真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本来就不喜欢那个学科,老师又非常招人烦,那这门课真的很难学下去),所以现在看这些书补充了我的认知(虽然有些东西看过还是会忘,但多读多了解总会记住一些的嘛)。

感觉现在已经不用应付作业和考试,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地读,就不会觉得很反感了,反而很开心很舒服。呼。

(工作以后这几年,有时就会想,如果当初可以再认真点学习的话,现在会不会拥有更优秀的人生。有些路,只能在不懂的时候走。而有些道理,总是过去了才懂。)

剧变读后感第五篇

看到最后才意识到这其实是在外在结构上颇为社科论文式的书,但是里面的论证又非常有散文和回忆录色彩,生动有余严谨性和可证实性不足。

就如作者自己说的,这些案例的选取可以说是非常方便抽样,代表性值得商榷。但难能可贵的是,选择这些案例实际上颇为具有“比较主义”或是“寰宇主义”的色彩,没有把目光局限于所谓公认的典范或是发达国家。

作者试图构建的理论缺少一种作为理论本身的结构美,一方面列举出来的因素过多,另一方面因素之间的逻辑关联性不清晰,跟管理学里面仿佛拍脑袋拍出来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影响因素之类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加上案例选取的非代表性,理论本身的构建实际上仍然存疑,但也不失为一种尝试吧。

虽说理论本身值得商榷,但当前其实有一个挺好的运用场景的:新冠(有趣的是,在最后探讨全球危机的时候作者也提到了传染病,可惜没把它当作主要危机进行论述。实际上传染病才更加符合书中列举的各个案例中最为主要的危机模式,毕竟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甚至核威胁都是一个过于长期的过程,甚至前两者根本找不到标志性事件(哪怕被作者划归为长期危机的澳大利亚身份认同,也是有一个个里程碑事件的)。而传染病显然更加具有时间性。)。 在学术性之外…

作者的立场和视角其实很有趣,虽然能感受到他一直试图采取一种更加公正客观、非判断性的叙述方式,但字里行间仍然能够偶然透露出“西方中心主义”和“普世价值”的影子。

所以,读的时候更大的收获反而是当作史话读本,大略地了解一些自己以前从未了解甚至关注过的历史。但对于这些历史的叙述可靠性,我总得打上一个问号。毕竟,作者不是历史学家,也没有严格按照历史学的文献引注等等学术规范进行写作,更多依赖的是个人经验和他人的叙述。(某种程度上,这跟看林达的游记差不多)

最后一章(除了结论),颇有些“你说,这个世界会好吗?”,“我相信,这世界是一天天往好里去的”的味道。以乐观主义的角度研究危机固然没什么,但这也导致了作者选择的案例多半都具有一个“解决”。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最后…

其实看到中间的时候挺搞不懂作者到底在干啥的(当然可能是因为第一部分过于凡尔赛以至于我没有好好看),就挺想打低分的(因为如果把这本书当历史书,没有历史书的特点;当散文看,文笔又不够好;当学术著作看,反正是不够学术)。看到最后虽然搞懂了,还是不得不说,这书写得实在是太杂糅了,至少到了让人很难对其进行评价的程度——到底要用什么标准或者从什么视角看他啊…/捂脸

剧变读后感第六篇

戴蒙德的书,我看过两本,一本是那本赫赫有名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一本就是这本了。说实话,看本书之前,其实我的期望并不高,因为第一本其实在我看来是过誉了,当然有可能是因为我已经看过了一些地理决定论的书,再回头来看之前的这本,可能就没有那么惊艳。所以这次,趁着这本书还不算太老,赶紧抓过来看一下。

看完以后,感觉社科类的写作还真是不容易,因为你想写出新意,其实不难,难的是你还得把他写成一个逻辑自洽的架构,在这一点上,老贾尽力了。然而案例式分析的巨大先天不足(不是我看低案例教学啊,我自己就是案例教学的产物)就是事后找原因,相当于你已经把箭射出去了,然后绕着箭头画圈圈,那可不你咋说咋算呗。所以这个模型更多地反映的是以老贾为代表的西方(或者说昂撒)学者对世界的看法,以及透过这个算法看到的某些西方人士莫名的优秀感。。。。。。

回到书的内容上,这个危机应对模型,来源于个人危机应对模型,分成12点

1. 对危机的认识/承认/共识;

2. 改变的意愿/责任的承担;

3. 对危机中需要改变范围的划定(部分还是全部);

4. 盟国/朋友的帮助;

5. 经验的借鉴(朋友或国家)

6.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

7. 诚实的自我评估

8. 自己过往应对危机的经验

9. 应对失败的耐心

10. 采取措施/策略的灵活性

11. 核心价值观

12. 地缘政治的约束

所以,当你把这12点抽离出来,摆在一起看的时候,说实在的,虽然我很认可在个人应对危机/巨变时需要采取的措施,但这些措施怎么看都没有没在的逻辑和架构,完全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行为列举吧,怎么就能成了一个体系了?

而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我很怀疑由于这本书是一个个人事件,所以在选择上就只能选择作者个人较为熟悉的几个国家(很倾佩作者实事求是的作风),而作为应对巨变最成功的案例,中国,根本就没有涉及到。当然,受益于作者的选择,对于芬兰,智利,印尼几个国家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一个国家,少则小千万人,多则好几亿人,一个复杂到极点的人类群落,对于这样一个复杂模型,试图去梳理其中的规律,其实是相当不讨好的事情,老贾不容易,但并不能意味着我对这本书就可以降低标准。其中有些结论,做出来未免过于简单,最典型的是对应对人口危机的建议,居然是放开移民。。。。。。

2021年的第30本书,三星半,老贾,可能已经江郎才尽了。

剧变读后感第七篇

1. 变化是绝对的,万事万物皆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只是快慢、程度及方式不同而已。人虽然喜欢追求新奇、刺激的感觉,但总还是倾向于喜欢确定性。个人或社会都是如此,总是厌恶变化的,如果变得慢、变得小还可适应,如果来得快、来得大、来得剧烈,也即贾雷德·戴蒙德所说的剧变,则会造成极大不适应,引发危机。

2. 剧变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有些是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紧急事件,而更多的则是多种因素长时间累积、辐辏,最终由量变引发质变,如同飞机遭遇气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国家都根本不可预测、无法掌控,只能顺势而为。

3. 突如其来的剧变所带来的危机对个人或者社会都是绝大的挑战。应对得当,有可能会化危为机,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变得更加强大;应对失当,则必然要遭受重大打击和挫折,以至于被危机打垮,折戟沉沙,最终导致一个文明的没落、一个国家的解体、一个时代的终结,甚至对人类的发展造成影响。

4. 危机应对是如此重要,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皆是如此。戴蒙德从自己人生中遭遇的一次危机为引子,描述了芬兰、日本、智利、印尼、德国、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等他亲自所至,并且以个人危机的选择性改变的视角去做过观察的7个现代国家在面对7次剧变——芬兰面临苏俄的吞并危险,日本被强行拖入近代化进程,智利、印尼的现代化民主国家转型,德国对二战历史的反思,澳大利亚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美国面临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中的表现,将它们放入所设计的危机框架,从文化背景、国家形态、经济发展、社会心理和生物进化等多种视角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其辨别危机、认识危机、化解危机等各阶段的表现予以了精彩评述,并对它们最终的成败、得失等进行了比较性、叙述性、探索性的深入研究。

5. 作者提出了一个评价危机应对结果的理论框架。每个国家面临的危机各有不同,发生的成因、带来的挑战自然也不相同,措施和最终的实际效果也不相同。戴蒙德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解剖,从中找出了影响或者决定危机应对结果的12项因素,也就是12个步骤,它们依次是:对国家陷入危机的举国共识;愿意承担责任;划清界限,明确需要解决的国家问题;从他国获得物质和资金方面的帮助;借鉴他国应对危机的经验;国家认同;诚实的国家自我评估;应对过往国家危机的经验;应对国家失败的耐心;特定情况下国家的灵活性;不受地缘政治约束。

6. 作者对所列举的7个国家样本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和对比,对人类未来作了一番思考和展望,提出了12条在危机应对中可资借鉴的经验。分别是:直面身处危机的现实;愿意承担责任,不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不自我怜悯,不推卸责任;划清界限、选择性变革;来自他国的帮助;借鉴他国应对危机的模式;国家认同;诚实的自我评估;应对过往国家危机的经验;应对国家失败的耐心;特定情况下国家的灵活性;国家核心价值观;不受地缘政治约束。

7. 如何应对危机则是一门大学问,也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前途命运。人类有史以来遭遇的危机不计其数,未来也绝不会少。戴蒙德写作此书的原因,正是出于对人类未来的忧虑,其目的是从人类历史中得到启示,从中找到一条应对危机的正确的方法与道路,希望为当下的我们点亮一盏指路明灯,以使人们在面对危机时能够有所借鉴、有所指向。

8. 但是,我们又真的能从他的书中学到多少呢?黑格尔曾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为什么他会这么说?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我们看书中发生的这些危机,很多时候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发生,错误总是在重复,原因当然错综复杂、多种多样,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人性。所谓应对危机,人性心理起着某种决定性作用。人类的历史上百万年,人类文化的历史数万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仅有数千年,我们的行为模式可能根据文化、社会有所调整,而起主导作用的人性心理机制决定于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短时间内几乎不会看不到有什么变化。

9. 所以,对于人类能够从戴蒙德这本书中学到多少这样的问题,我持悲观态度,即使能够吸取教训,至少学到的非常有限,也会极为缓慢。可以预言——人类注定还要在曾经跌倒的地方摔倒很多次!

又:就是看这本书时,我所在的省,所在的城市,遭遇了一场千年一遇的大暴雨,受灾非常严重,已有几十人遇难,令人哀伤。这是我所在的城市近些年所经历的最大的一场危机,目前互联网上关于这次危机的讨论、反思仍在进行,且看会有什么结果。

剧变读后感第八篇

每个人都会在其漫长的一生中,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严重点的,我们把它称为“危机”。

同理,从个人上升到国家,单个国家面临的危机,古往今来,比比皆是。

就拿我们中国来说,1840年开启的近代史,就被称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包括我们今天,不也经常说“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变局”吗?

正因为我们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咱们中国人特别关心家国大事。“大国兴亡”主题的书籍、音视频节目,在市场上都有很大的受众。

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就很契合这样的话题。来自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戴蒙德的作品:《剧变》,副标题是“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

作者通过研究7个国家的8次危机以及它们的相应措施,构建了一个影响国家应对危机的因素模型。

这些国家,既包括我们熟知的日本(明治维新、老龄社会)、德国(战后重建),也包括我们非常陌生的芬兰(其和苏联的外交之道)、澳大利亚(去白澳化过程)。

可以说是,来了一次世界各国的历史巡礼。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影响危机结果的12因素”的观察模型了。

不少专家,特别是心理学家,他们发现,个人能够成功应对危机,有12个影响因素。受此启发,戴蒙德也总结出了国家层面,影响危机结果的12个因素。

其中有有的因素和影响个人危机结果的因素,有直接对应关系(因素1、2、3、4、5、7、8),有的只有抽象关系(因素9、12),还有的只存在隐含的相似性(因素6、10和11)。

我们一一来看看:

1.直面身处危机的现实(对国家陷入危机的举国共识):能否勇敢承认自己(国家)正身处危机中,是危机解决第一步。

2.愿意承担责任:国家和个人相同,要么愿意承担责任,采取行动解决危机,要么推卸责任,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3.划清界限:正确识别生活中哪些是失序的,哪些是不需要改变的,分而处之。国家同理,区分需要改变的,与无须改变的体制和政策。

4.向外界(他国)寻求物质及情感支持。

5.借鉴他人(他国)应对危机的方法。

6.自我力量:自我力量意味着人作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个体,拥有对自我和对目标的认知,并且接受真实的自己。这点表现在国家层面,就是国家认同,国家认同是国家自豪感的源泉,也是一国民众所共享的价值观念。

7.诚实的(国家)自我评估:弄清自己的长短处,做出妥善选择。

8.应该过往个人(国家)危机的经验。

9.(应对国家失败的)耐心。

10.灵活的个性:一个人是随机应变的灵活个性,还是僵化刻板的个性,应对危机的结果会有天壤之别。但国家是否如此呢?结论并不明晰。比如,可能一开始你会倾向于给日本或德国贴上“僵化刻板”的标签,但在某些时候,这两个国家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都表现出极为灵活的一面。

11.(国家)核心价值观:个人拥有诸如诚信、家庭责任等个人核心价值观。国家也拥有一些可以被称为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特质,比如英国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绝不投降”,这点在二战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12.不受(地缘政治)约束:不受现实问题和责任的约束,比如金钱问题、或者养家糊口的责任。

作者戴蒙德就是使用这套工具,观察了7个地理位置、历史过往、现实国情完全不同的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时的处理之道。

当然另一方面来说,为了能适应不同国家的现实,这套工具不免泛化而不够简练,有自我合理化之嫌。

总的来说,如何看待“大国兴衰”,这本书相信能带给你新的视角和启发。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