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工作的心智读后感100字

工作的心智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2 01:45:16
工作的心智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4-22 01:45:16   小编:

《工作的心智》是一篇启发人心的文章,作者通过深入分析工作与心智的关系,探讨了如何在工作中培养积极的心态。文章强调了积极心态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如保持乐观、培养自信、善于解决问题等。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刻认识到了心态对于工作的影响,也为自己在工作中如何保持积极心态找到了一些启示。

工作的心智读后感篇一

看目录就牛逼,好过市面上讨论工作的书籍,书里面的小部分内容在公号里看过,非常棒,八大难题,随便拿出一个都了不起。

* 英才:如何成为顶尖人才?

* 作品:如何用作品牵引学习与工作?

* 思想:如何辨别好思想,避免坏思想?

* 学习:如何高效学习,持续成长?

* 人性:如何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与他人?

* 人际:如何建立人脉,理性助人?

* 竞争:如何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 世界:如何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

工作的心智读后感篇二

等了很久,阳志平的专著《工作的心智》终于出版了,对于我而言,也像是青春的一种回应。之所以可以称为专著,是因为这本书籍在公众号文章的基础上增补了特别多的内容,本来工作谈系列已经自成体系,在公众号谈工作也是无人能敌,但拿到书本一看,基本重写,极其系统,涵盖了工作所有方面,每一阶段的人生,会从这本书中读到不一样的内容,适合打工人拿在手边随时翻阅。任何一章你在其他书里都看不到类似的言论,真的真的真的!强烈推荐给所有人!之所以这么激动,其实是这本书的文字改变了我的命运。

大约七八年前,我还在读大学。我读着一所普通的大学,普通的专业,普通的贫苦家庭,普通的能力,感觉一辈子就这么普通地度过。那时流行LOL,每天和舍友开黑打游戏,好快乐,可是这种快乐,总以成倍的空虚在每个深夜回报我。直到某天晚上,遇见了阳志平的工作谈。阅读这个系列,变成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每晚睡前刷一篇工作谈,给当时迷茫的我很多动力。这种动力看似很虚,好像只是打了次鸡血,睡一觉生活又恢复普通,但现在回看,我竟然真的有在按工作谈的思路去走。我的记忆不好,我只记住了一点:作品,所以无论成功和失败,我一直有在用作品测试自己的边界,我想当导演和编剧,想要对视频作品有更多的主导权和署名权,我成功做出了一些爆款的短视频,但是沟通好痛苦,长此以往我的精神紧绷,无法坚持,只能退居幕后,用剪辑技能混口饭吃,随时想要跳到更有署名权也更独立的职业;我精心拍照设计主题,投稿摄影比赛,失败了;我写科幻小说投稿比赛,失败了;我写诗投稿了国内外的比赛,也失败了;我弹钢琴,进步还不错,钢琴老师说你之后可以当个钢琴老师教小孩,我一想,既然没机会站上舞台表演作品,也放弃了...工作谈还提到要到高人身边做事,那我就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考北大的研究生,失败了;求职喜欢的公司,失败了...失败了好多次,但我始终不知疲倦做作品,终于在今年时运所致,用某个不算成熟的作品,获得了入职5年前那个最喜欢的公司的机会!这大概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最好证明,《工作的心智》就像刻在我生命里的模因,不断洗脑我,作品~作品~作品才是你活着的证明~

如今重看《工作的心智》,我才意识到当初为什么失败,原来是我挑选了不适合的作品形态:我的感商并不好,我的内向和高神经质,也不适合让我参与重度沟通的工作,我的智商也不够高,考试作为高度标准化的事情,我也体现不出任何优势,用自己短板跟别人硬碰硬,必然是以卵击石。而当我开始编程,做软件作品,我才意识到原来工作能这么好玩。《工作的心智》涅槃重生,也是我的涅槃重生。这一阶段的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我这回看到了如何创新、看到心气和格局。当我在颐和园最高处,万寿山的千手观音像下,俯瞰北京城,俯瞰中国和世界,这一切会对下一阶段的我产生什么影响?我不知道,因为《工作的心智》告诉我,我只能用作品说话。谢谢你看完这段文字,也祝你能在《工作的心智》受到启发,哪怕稍微,稍微一点,偏离曾经既定的命运,命运铁轨的终点,也会驶向你无法预料、曾经觉得触不可及的终点。

工作的心智读后感篇三

昨天收到阳志平老师寄来的《工作的心智》新书,拿起来就放不下来了。除了开车带家人往返青田的路上不能看,其他时间,不管是走在街头游玩,还是坐在咖啡店里餐饮,我都拿着书在看。不知道的人以为我在装,但我自己很清楚,是因为这本书太好看太有用了。

认识阳志平老师快有十个年头了,现在我们亦师亦友,一起发起并创立了中国AIGC产业联盟(AIGCxChina)。不过跟我喜欢热闹不同,阳老师更能在纷杂中坚守住清净,在忙碌中沉淀思想。我倒腾联盟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已经出了多本书。这些书不是他突然之间写出来的,而是他二十多年思考、实践的厚积薄发。

这本《工作的心智》,如他在后记里如的,最初几章早就写好了,许多出版社争相出版,但他能耐住性子,花七年时间去寻找那缺失的章节,最后形成体系,为大家奉献杰作。

读这本书时,我有认同,因为读到之前知晓或者观点一致的内容,也有欣喜,因为看到之前没看到过的观点和论据,更有惊叹,惊叹于阳老师比我知道和预期的更渊博深邃。

作为一个有大量阅读和写作积累的读书人,我对自己的知识储备、思考深度和文笔水平还是有一点点自信的,但是在阳老师面前,我只能用「相形见绌」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真实感受。

很多人会向朋友这样介绍我,这是我见过读书最多的人。但我向跟大家如此介绍阳老师,这是我见过读书最多的人。

但如果只有阅读,那是远远不够的,诚如阳老师在书里说的,要看见更大的世界,在行动中成长,用作品说话。他在海量阅读后,有许多思考和实践,输出了包括论文、软件、公司、活动、社群、课程在内的各种形态的作品,他是一个写论文的企业家,一个搞社群的创作者,一个懂算法的研究者,一个全能型的多面手。用他自己书里的话说,他更是一个贵人,是我们很多自认为是他朋友或者学生的读书人的贵人,他与我们分享观点,帮我们找到同类。他是一个横跨多领域的明星、枢纽、桥梁和智囊。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阳老师犹如一位知识海洋的统帅,在随心所欲地排兵布阵。这本书的谋篇布局也基本遵循了阳老师自己信奉的42法则。42这个数字,对于科幻迷而言有特殊的寓意,阳老师也喜欢42,这本书就是他在某年某月某日晚上某点42分开始在线开写的,他组织的线下和线上活动,也都是42分开始。同时,42又是4-2个组快的意思,这本书总体上是一分为三,然后每个部分下面再分2-4章,每章下面再分4节,每节里面再根据需要写几段并加小结。这种布局,接近于三三三的树状结构,符合人类认知的底层逻辑,更易于接受,却对写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必须有足够多的积累,才能严格按照这种结构去表达。

阳老师说过,作者必须在高维思考,在低维表达。你必须把复杂问题留给自己,才能将简洁表达示以他人。这本书的展现方式完全符合这些原则,所以我甚至认为这是我读到过的阳老师写的最好的书之一,有道理,有故事,有观点,有论据,有逻辑,有文采,有独白,还有互动。这本书符合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讨论了一个工作如何向「善」的话题,提供了大量「真」的论述,并给读者留下「美」的体验,特别好。

首先,这本书有高站位,格局很大,提出的问题是能跨越时空的。书名虽是《工作的心智》,但本质上是讲《创作的心智》,我们在工作(work)中创作(work),留下作品(work)。阳老师的观点是工作应该提高人的自主性。我非常赞同,我写《自主论》,强调在解决问题中留下作品(legacy),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性的提升和幸福感的获得,最终从凡人晋升为英雄。

其次,这本书有新观点,论证很强,分析的框架是能经历住考验的。书中对许多问题的讨论,都非常深刻,完全可以独立成篇。我也完全相信阳老师有这个能力,事实上,一个人的积累达到他这个水平时,头脑中犹如播种下万亩花海,分分钟都可以有无数思维的花朵绽放,随时可以酿制迷人的花蜜。

最后,这本书有小切口,文字极好,所做的表达都是教科书级的。我曾报名学习阳老师的认知写作课,有许多收获,许多东西虽然你在做,但不懂其中的原理,就很难总结提升。有的东西必须要有理论指导,还要有技术支持,阳老师就是在写作的理论和技术方面都有独创绝技的人,这点使得他的文字总比别人的好看。设计心理学家认为,好看的东西才好用。在AI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审美、创美的能力。

OK,阳老师如此厉害,如此卷,我们怎么办?

第一,学习。赶紧找他的书来读。把他花时间凝练的知识,先消化掉,吸纳好。

第二,讨论。与朋友们讨论,如何做才能变得更阳老师一样厉害,哪怕有他一半厉害,三分之一厉害,甚至四分之一厉害,都够碾压身边的人了。

第三,思考。像我一样,通过写作的方式来梳理自己的思绪,释放自己的敬佩之情,也缓解自己的焦虑之意。升华情绪,留下作品。

第四,实践。听阳老师的话,赶紧打开格局,采取行动,拿出作品。其实阳老师厉害有一个好处,他不跟你在同一维度上竞争,你就可以不把他当对手,而是作榜样。

对我而言,阳老师给了我同侪压力,也帮我想开了许多。第一,他读了无数的书,你读再多都不可能超过他,不能认真读一些有用的书。第二,他写了多本好书,你再怎么写也追赶不上他,不如就安心写好一本书。第三,思想层面已经被他搞得太卷了,你最好在行动层面寻找机会。第四,你可以试着自己开辟一个新维度,在新维度里卷,比如说,借着AI上二楼。

近期的话,我打算化压力为动力,打造超级作品。超级作品不是一件,而是多件,眼下我打算先推进的,还是AIGCxChina,和《自主论》。

一是AIGCxChina,目前正在推进AIMV五四青年歌会项目,并搭建各高校的社群体系,欢迎大家关注并参与。

二是《自主论》,我一直认为自己要完成自主论、传播自主论、践行自主论。最初的我想法是先完成、再传播,后践行。后来我的想法是先践行,再完善,再传播。《自主论》其实早写好了,但撞上AI技术变革,追求完美的我感觉许多地方都要与时俱进,但忙于公务和公益,难以专心修订,所以一拖再拖。同时,我也安慰自己,践行自主论,把自己变得更好,让大家来关注我,并在实践中完善自主论,用言传身教来影响他人,或许是比出版更好的传播方式。但是必须承认,这些想法与出版并不矛盾。

所以,经过昨天阳老师新书的「棒喝」,我感觉自己如同打了一剂强心针,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要启动一个试读小组,邀请有一定基础的朋友试读书稿,给出修订建议,争取一个月内完成修订,提交出版社,推动《自主论》早日面世。欢迎致信100000378@qq.com,自我介绍并申请试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