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额尔古纳河边上的人们生活的小说。小说中通过描写主人公与他的家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家庭之间的温暖情感。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节,让读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一篇
2022年8月15日,暑假,在豆瓣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蓝色封面版),我把图片保存下来,但是因种种原因,都没有去看。 寒假期间(大概是),我在书店看到了这个版本的这本书,就想要将它买下,由于资金有限,在它和《看见》之间选择了《看见》,但是,在今天晚上,我将它看完了,《看见》却从寒假到现在还没翻开。 2023年7月末,在书店看到这本书,还有它的另外三本新版本,新版本没有这个版本的封面好看,我在想要不要将其买下。因为我的社会实践已经接近尾声,而每次在午休时看的书也差不多结尾了,所以最后买下了它。 周二,也就是8月1号,午休时间,我来到书店,点了一杯至今还令我心痛的高价拿铁(不过后面几天我还点了dirty搭配,dirty更好喝),翻开了这本书,像是窥见那个民族尘封已久的一段回忆,明明时间越来越接近,却又好像和我越来越遥远。 神奇的是,我曾在一个关于动物的纪录片中看到萨满跳神的画面,在阅读这本书时,那个白雪皑皑,萨满在树下跳神的画面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像是尼都萨满,又像是妮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二篇
以上十六个字是百度迟子建老师是概括的老师创作的四个特点。无一例外,都出现在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中。
书中接二连三各种死亡,但是每一种死亡都让人能够坦然接受,感受着遵循自然的神圣,哪怕带着对鲜活人物地不舍。
在读完整本书章节之后,还有些迷茫于小说中的真实性。直到最后的《跋》才深入了解了创作背景,以及那一段历史。离我很遥远,但是不影响激起我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唏嘘,对人类在滚滚长河中的偏居一隅的感慨。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三篇
一部记叙鄂温克族人生死兴衰的民族志。就如同主人公说的那样——“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 全书读完下来,最大的感受一个是比喻拟人用得比较多。用得一般的地方和凑字数没有区别,但用得最好的那些就如同诗句一般;其二是阅读过程异常地流畅。本国人的文学作品阻拒性就是小,哪怕是和自己的家乡隔了千里远的东北,但比起那欧美文学,还是觉得很亲切。 “先概括,后叙述”的写法让我想起了舍伍德·安德森。 叙述者“我”很明显是一个限制性视角,但对故事的全貌却显得异常了解。从作者的叙述中,也看不出主人公的记忆力有无差池。这是读过《长日将尽》之后我能特别留意到的。 同样是女性,妮浩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蛙》里的姑姑。被宏大叙事裹挟的个人,无力做出属于个体的抉择。从这一点上来看,她们都是可悲可叹的。 对于这部小说的立意:对民族历史的记录;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的思考;对环境保护的呼吁……我还是很赞同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四篇
鄂温克人 自北迁徙而来,他们住在哪里,完全任由驯鹿往哪里寻找苔藓这样的吃食而定。他们对山林、对河流、对树木保留最深情敬意,山林也回馈了他们生生不息的血脉延续和气韵传承。 人人都是一个多面的人,纯朴自不必言说,但凡心中有山林河川、有神灵敬畏之心的人,都是见过最广阔天地的人,都有一些灵气贯穿周身,都会生长出一颗善良的心,且有大爱,也坚韧,更是不屈不挠。信奉的萨满,却不似怪力戮神,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奇迹所在,也体现了一些普通人为了生存、 为了他人的付出和甘心。 几代人的平常生活映照的却是一部民族史诗——自然的挑战:严寒、猛兽、瘟疫,时代的洪流:左岸右岸划分,日本军进山、初期的“阴霾”,还有文明的所谓“现在化”……任何的方式都有抗争的痕迹,更有应对的智慧。一代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一代的生死传奇。 书里的文字好美好美,谱成的是鄂温克族几代人的挽歌,婉转也壮烈,令人颤栗;那些描写织成的是鄂温克人的生死浮沉录,此生已非彼时,令人怆然。
我感到此时的相遇太晚。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五篇
一部记叙鄂温克族人生死兴衰的民族志。就如同主人公说的那样——“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 全书读完下来,最大的感受一个是比喻拟人用得比较多。用得一般的地方和凑字数没有区别,但用得最好的那些就如同诗句一般;其二是阅读过程异常地流畅。本国人的文学作品阻拒性就是小,哪怕是和自己的家乡隔了千里远的东北,但比起那欧美文学,还是觉得很亲切。 “先概括,后叙述”的写法让我想起了舍伍德·安德森。 叙述者“我”很明显是一个限制性视角,但对故事的全貌却显得异常了解。从作者的叙述中,也看不出主人公的记忆力有无差池。这是读过《长日将尽》之后我能特别留意到的。 同样是女性,妮浩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蛙》里的姑姑。或因政治政策,或因宗教信仰。被宏大叙事裹挟的个人,无力做出属于个体的抉择。从这一点上来看,她们都是可悲可叹的。 对于这部小说的立意:对民族历史的记录;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的思考;对环境保护的呼吁……我还是很赞同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六篇
各个人物十分形象,我最喜欢的是达西,最开始他和自己的奥木列(老鹰)相依为命,达西一直想打死咬断自己腿的那条狼。最瘸腿达西与他的奥木列,遇见了咬断达西小腿的狼,双方打起来,结果双双死亡,被驯鹿发现,用奥木列的翅膀提示了人们,最后达西被人埋葬了。各个人物十分形象,我最喜欢的是达西,最开始他和自己的奥木列(老鹰)相依为命,达西一直想打死咬断自己腿的那条狼。最瘸腿达西与他的奥木列,遇见了咬断达西小腿的狼,双方打起来,结果双双死亡,被驯鹿发现,用奥木列的翅膀提示了人们,最后达西被人埋葬了。各个人物十分形象,我最喜欢的是达西,最开始他和自己的奥木列(老鹰)相依为命,达西一直想打死咬断自己腿的那条狼。最瘸腿达西与他的奥木列,遇见了咬断达西小腿的狼,双方打起来,结果双双死亡,被驯鹿发现,用奥木列的翅膀提示了人们,最后达西被人埋葬了。各个人物十分形象,我最喜欢的是达西,最开始他和自己的奥木列(老鹰)相依为命,达西一直想打死咬断自己腿的那条狼。最瘸腿达西与他的奥木列,遇见了咬断达西小腿的狼,双方打起来,结果双双死亡,被驯鹿发现,用奥木列的翅膀提示了人们,最后达西被人埋葬了。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七篇
用了一周的闲暇时间读完了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一位90岁鄂温克老奶奶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游牧民族近百年的变迁,是一本鄂温克人的《百年孤独》。他们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乌力楞为聚居单位,跟随驯鹿觅食的脚步迁徙和打猎,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不得不与严寒、猛兽、瘟疫等恶劣的生存条件抗争。他们远离现代,但依然保有文明;他们依靠自然,尊重自然,从不过度猎杀和毁坏生态。每个乌力楞都有萨满,是介于人神之间的人物,以救人、祈福、主持婚丧嫁娶为使命,是充满牺牲精神的人。他们有语言却没有文字,他们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却在自然环境中成长为一个个有血性的人,自然担当起各自的使命,为家庭和部落的生息发展服务。他们用打猎和山林采摘所获与外界换取面粉、食盐等,过着原始的生活,所以受近百年我国发生的历史事件影响较小。但他们终逃不脱现代文明的“入侵”——发展造成森林被大肆砍伐,原始生态被破坏,驯鹿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使得鄂温克年轻人不得不抛弃传统生存方式,走出山林与现代文明融合。留在山上的只有老人和病弱者。可以预见,这个民族的一切终将成为历史,而迟子建为我们留住了历史。女性视角的文字伤感而明媚,第一次看她的书,并巧在三八节前收官,谨此致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八篇
一个天气好的周五晚高峰,海底捞等位的时候翻开了这本书,等位的区域除了我,还有一桌坐着一个人来吃饭的姑娘,另一桌坐着三代一家人。
有数次泪目,因为太阳、满月、星星,因为高大的松木和桦树,因为死去的鹿仔和新诞的玛鲁王,因为真情和愤懑股出的风声,因为一个个山川河流的孩子,和一个个葬在风中去往天上的灵魂。
有人不断在新新事中迷失,有人不断走入山林。这是一场溯源之旅,是向天地、山川和神明的一场巨大祷愿,神造自然,显示万能本领,造人却是失败。人人皆有命运,山海都是新生。
一边有太阳,一边有月亮。高山下有血脉,湖泊中有来生。大概从喜欢抚摸一棵树的纹路开始,就心向崇山峻岭,林木野花,文明的开化消磨猎枪和叫鹿筒,古老的舞蹈在蛮荒救人。
爱意在岩石和火光中绵延,仇怨在风声和酒杯里消散。驯鹿失踪,神明降世,草木枯荣,莲花盛开。大雪封山,红豆深埋,河流涨退,画布绵延。有人找路,有人迷路。野兽的头颅内脏在风里献祭,木人在袋中保佑家园。
这是一条归路。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九篇
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在B站无意中刷到董宇辉,感叹他的才华,再者就是家里有亲戚就在根河,他们家就是书籍中所说的鄂温克族,我有幸在2016年3月的时候去串亲戚,去敖鲁古雅溜达了一圈,参观了他们的民族馆,也看见了那件五彩斑斓的萨满所穿的衣服,也摸到了驯鹿。 当时对根河的第一印象就是天好高啊,云彩好多啊,感觉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的云彩,只知道姐夫不是汉族,家里是养鹿的,家里的姥姥是最后一任他们民族的女酋长,对于这个民族的认知也就仅限于此,由于是女生不方便跟他们一起上山,弟弟随着姐夫进到了山里,开始了几天养鹿的生活,我想那时他应该会见识很多吧,我虽然也是农村长大的,平时见识的农作物等比来自城市的弟弟多,但是这次上山养鹿的经历我真的好羡慕,当时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想法要看看,只是想着在哪都是玩,听过董宇辉的介绍后,我突然想到了我这次的经历,当时我为什么没有再好好了解一下这个民族呢?所以就买了这本书,周末两天读完了,感觉是进入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原来在我未出生的时候,在遥远的大兴安岭有着这样的一个民族,在这样的地方过着这样的生活,现在读完之后只想给姐姐打个电话,跟姐夫聊一聊他的民族,聊一聊他们热爱的森林以及热爱的驯鹿,可惜通过朋友圈我知道姐夫又上山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好好读这本书,好好跟鄂温克的朋友们聊聊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十篇
真正读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不知具体花了几个晚上,我记得中间可能断过一两天,但是对于鄂温克、希楞柱和驯鹿,我总是抱有一股非比寻常的亲近感。 我喜欢她笔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那里生活着中国最后一支游猎民族鄂温克族,他们以放养驯鹿为生。和中国的传统家族一样,所有亲人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即使家庭中出现嘴巴刻薄的人,如伊芙琳、老达西、马粪包,鄂温克人天性中的包容与温柔也会最终把人驯服。 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家族史,从1930年前后到千禧年的跨越,这中间有生的喜悦,也有死亡的悲伤。贯穿全文的大概是两代萨满的神秘医术——以命换命,其中犹以妮浩的经历最为残忍。每救回一个人,必然是以她儿女的生命为代价。 我不愿回忆她究竟失去了多少孩子,在我怒其不争想要挣脱现实和小说世界的枷锁时,生命已然按照他自己的轨迹渐渐远逝。若把他们看做真实的生命,那么在作者拿起笔之前,他们早已成为历史。若把他们看做遐想中的人物,那么在作者放下手中笔的刹那,他们业已完成各自的使命。 没有什么好纠结的,鄂温克人最后的结局如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当文明建立起来,势必需要有所牺牲,森林树木的砍伐,最终使他们失去了家园。 这是我第一次读迟子建的书,她给我的感觉是淡然、舒服,没有多么刻意的情节,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合上书本之后,胸中不期然地升起一种惆怅,是亲眼目睹历史的怅惘,也是一种找不到未来的迷茫之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十一篇
在喜马拉雅上听完了迟子建的这本小说,读书和听书是两种不同的“阅读”体验。两种方式都是在洗涤自己的心灵,主播的朗读方式反而会影响听者的感受。
这本书是以一种倒叙的方式,在娓娓道来鄂温克族的一个个传奇故事,他们在经历了瘟疫,雪灾,战争,饥荒,搬迁,“现代化”等等之后,仍然没有放弃希望。
书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那么逼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一个生命的消失都让我觉得无比哀伤,尤其是尼浩为了救别人,她自己的孩子就会失去生命,身为母亲,她是痛苦的,可是她又有她作为萨满的职责,她不得不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两难选择,而鲁尼对她的爱也是深沉的。
而“我”在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仍然能坚强地活着,守护着母亲留下来的火种,“我”虽然失去了许多亲人,爱人,但又重新迎接了新的生命与爱情,日子总要继续,要相信总会好起来的。
书中的驯鹿与岩画,葬礼,篝火,山川,树林等都让人觉得生命的宁静。
书中人物的故事值得我们再细细品味,正如“我”说的,并不是每个人的故事都有尾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十二篇
是现在书读得多了?看书总会忍不住想起以前读过的类似的书。
前半部分一直让我想起李娟的羊道三部曲,同样的叙述地是少数民族地迁徙生活,一个是新疆荒漠戈壁草原的游牧生活,一个是大兴安岭莽莽深山里的狩猎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慢慢地衰亡,被摒弃。哪怕原始、哪怕充满苦难,他们热爱自己地生活方式,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感恩着大自然的馈赠,又与大自然抗争着,坚韧而顽强地生活着。两个作者的基调都是哀伤的,但《羊道三部曲》的笔触是轻快活泼的,她的哀伤像是一个小女生对未来的不确定的迷惘轻叹,而《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沉稳平静的,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妇看淡世事的娓娓道来,这种哀伤是对命运的顺从。
后半部分让我想起了《活者》,看着主人公的亲人先后离去,同样地感到心痛与无力。不同的是《活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这悲剧更多的是因为人祸,《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个家族的悲剧,大多是天灾引起。前者粗糙直白,那种痛是生硬的、撕裂的,后者悠扬婉转,那种痛是温吞的、那种不甘是慢慢沁透到身体每个角落的。
当然,这本书也是独特的,是让我急切地想要一口气读完的。鄂温克族人的民谣、山间清风,河谷流水,温顺驯鹿、岩石壁画一直在脑中回荡闪现。他们的生活像一首歌,像一幅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十三篇
这是属于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故事。 这是属于鄂温克这个历经磨难却仍然信仰坚韧顽强的民族的故事。 2004年,当蜂拥而去见证鄂温克民族下山定居的浪潮暂歇,作者迟子建找到了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利亚·索,以他们民族的故事为原型,创作出了这本小说。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以上述寥寥几句为开篇,全书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领我们从一天时间窥见鄂温克族的百年历程。 这是一本部落编年史,是一本民族苦难史,也是一本文化消亡史。 但这不是中国的《百年孤独》。 这就是中国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渺远,空灵,气息神秘。 但展卷一刹,便触手可及。 “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 “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这是文章开头的一段自白。 鄂温克族民住在能看见星光的“希楞柱”,他们围着篝火跳舞,用羽毛制作衣裙;他们沉溺河流山川,心中仍敬畏神明。 即便有严寒,猛兽,瘟疫威胁,即便死亡的阴影会不时笼罩这方水土,文中的“我”和“我们”,在萨满和酋长的指引下,也依旧坦然地允许那些哀伤和孤独,融入透着倔强的心火,随额尔古纳河里的沙子同风而去。 希望展卷之时,你我能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那段台词一般,“心中永远有一团不会熄灭的火焰”,并以此铭记已经完全消逝的,珍惜还未完全遗失的,停止浮于表面的索求,追求深入内里的躬行。 希望这心火相连,光华灿烂。 希望这心火载着人类文明的薪火,徐徐向前。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十四篇
这是属于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故事。 这是属于鄂温克这个历经磨难却仍然信仰坚韧顽强的民族的故事。 2004年,当蜂拥而去见证鄂温克民族下山定居的浪潮暂歇,作者迟子建找到了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利亚·索,以他们民族的故事为原型,创作出了这本小说。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以上述寥寥几句为开篇,全书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领我们从一天时间窥见鄂温克族的百年历程。 这是一本部落编年史,是一本民族苦难史,也是一本文化消亡史。 但这不是中国的《百年孤独》。 这就是中国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渺远,空灵,气息神秘。 但展卷一刹,便触手可及。 “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 “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这是文章开头的一段自白。 鄂温克族民住在能看见星光的“希楞柱”,他们围着篝火跳舞,用羽毛制作衣裙;他们沉溺河流山川,心中仍敬畏神明。 即便有严寒,猛兽,瘟疫威胁,即便死亡的阴影会不时笼罩这方水土,文中的“我”和“我们”,在萨满和酋长的指引下,也依旧坦然地允许那些哀伤和孤独,融入透着倔强的心火,随额尔古纳河里的沙子同风而去。 希望展卷之时,你我能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那段台词一般,“心中永远有一团不会熄灭的火焰”,并以此铭记已经完全消逝的,珍惜还未完全遗失的,停止浮于表面的索求,追求深入内里的躬行。 希望这心火相连,光华灿烂。 希望这心火载着人类文明的薪火,徐徐向前。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第十五篇
好喜欢女作家的文笔,好细腻,文字中渗出的那种温暖,坚定和爱,狠狠感受到了。食贫道去拍了鄂温克族的视频,说到许多人是通过《额尔古纳河右岸》才了解到鄂温克族人的生活,我则是因为饼叔这句话,才萌生了看这本书的想法。
一周内断断续续看完了,初看以为这是一本纯粹的回忆录,对于书内的写到的鄂温克生活,我感到新奇并完全相信。以一个老年的鄂温克女人的角度讲述的这些故事,那种娓娓道来又带着时间穿梭的味道,太亲切了。
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他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十分恶劣,从温暖的贝加尔湖迁徙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他们并不是追逐丰沛的水草而到来的,而且土地被占领后赶过来的,被迫适应了艰难环境,每日都要面临未知的危险。不管是轻易就会死掉的族人,还是极度的神明崇拜,都可以看出活着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跟随主人公的视角,这每日看似如履薄冰的生活,又处处充斥着温暖与执着。她与两任丈夫之间的爱、伊万爱护着他的俄国妻子、罗林斯基偏爱的列娜、嘴硬心软的杰芙琳娜、金得被迫娶妻后吊死......死亡是一件寻常的事情、死亡又是一件不足为惧的事情。
于是他们的一切已经慢慢都融入了山林之中,而山林外的世界改变了,改变开始侵袭到山林中,当下山追逐更为先进的生活时,他们便消失了.....那些山林中的死亡与苦难都不再有了,那在河边在星空下在驯鹿间的一切嬉笑与哭泣,也都不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