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逃之夭夭经典读后感有感

逃之夭夭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6 04:35:15
逃之夭夭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7-26 04:35:15   小编:

《逃之夭夭》是一部充满幽默和温暖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平凡家庭的生活点滴。作者通过描绘主人公与家人、邻居之间的日常互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小说中的笑料和情感交织,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馨。

逃之夭夭读后感(一)

“我常常大声宣告:我已逃之夭夭!”

逃之夭夭,是年近九旬的瓦尔泽为自己发现的生命隐喻,是反讽之路、荒诞之路。只有借助反讽和荒诞,才能实现精神超越,才能与现实的纷争及漩涡达成某种和解。

瓦尔泽一生参与政治和文艺批评,也在其中饱受抨击。他一生也追逐爱情,但也饱受情爱的束缚。于是他逃离批评,逃离政治,逃离爱情。这既是卡夫卡曾经指引的道路,也是瓦尔泽自己走出来的道路。

跟2023年的自己说声抱歉,30本书的阅读目标没有实现;跟2024年的自己说声努力,借用老瓦的话——“我不想跟自己走散了。”

逃之夭夭读后感(二)

能遇到这本书纯属偶然,通过卡尔·泽利希了解到《与瓦尔泽一起散步》,想去微信读书上搜索罗伯特·瓦尔泽的书 ,结果看到了马丁·瓦尔泽的《逃之夭夭》,被书名和封面吸引,随意读了下。

没想到在开篇几页就被作者抓住:

·

我以为这是一本严肃哲学类的书籍,越往后读越感受到真诚和意外的表达。他不局限于哪一种文体,是随笔,是意识流、是诗歌、是对自我的深度剖析。有哲思,有故事情节,有亦真亦假的梦境和怪诞的想象。

他对着一堵光溜溜的白墙,把思绪和灵感毫无保留的表达,自然生长出一个个精妙的句子:“我的日子有点太美了。做做梦就够了。宛若浮云,远在天边。我的希望之多,已非我所愿……”读到几十页后会发现,这些句子汇聚成了诗,恍然大悟,每个句子背后是如此信马由缰的感悟和思索。

作者是边缘的,无法像托马斯·曼能够正确的站队。他总是犯错,总是经历批评。但他也是悠然自得的,因为他已从学者们连篇累牍的制造意义的语言中逃之夭夭。

作者喜欢用“他”来描述自己——“迄今为止,我避开了那个叫作良心的东西。为此,我不得不和自身保持相当的距离,以便我可以把自己称作他。”

之前没有读马丁·瓦尔泽的书,这本书让我对他产生了兴趣,虽然很多地方也读的似懂非懂,但愿意去了解他的经历以及更多的作品,再返回来重读这本应该会有更多感受。下一本想要读他的《迸涌的流泉》。

逃之夭夭读后感(三)

“我遭受的痛苦,无一不来源于自身。”马丁·瓦尔泽在他的新书《逃之夭夭》中写到过这样一句话。对于德语文坛上话题度颇高的瓦尔泽来说,将自己陷入外界现实纷争的漩涡当中,或许就他的生活常态。

马丁·瓦尔泽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德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2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瓦塞堡,是当代德语文坛中与西格弗里德·伦茨、君特·格拉斯等齐名的文学大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盛赞瓦尔泽的文字“机智而富有哲理”,作家李洱则将马丁·瓦尔泽称为“继托马斯·曼之后最伟大的德语作家”,是“当代的歌德”。

逃之夭夭

评价人数不足

[德] 马丁·瓦尔泽 / 2019 / 浙江文艺出版社

马丁·瓦尔泽是一位主要以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家,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心理分析、借喻、细节描写和讥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真实。

1951年,瓦尔泽从图宾根大学博士毕业。他的博士论文研究卡夫卡的叙事技巧,题目是《对一种形式的描述》。在德国,他属于最早一批以卡夫卡为研究课题的博士生。然而,卡夫卡不仅是瓦尔泽的研究对象,而且变成了他的艺术先师。从他的文学实践看,他得到了卡夫卡的真传,因为他擅长反讽和怪诞艺术。

卡夫卡

1998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的瓦尔泽在德国的政治地标法兰克福保罗教堂发表答谢演讲,这篇演讲引起的风波让瓦尔泽一度深陷“反犹嫌疑”。

到了2002年,文学批评家谴责瓦尔泽的新书《批评家之死》中政治倾向的公开信再度在媒体引发燎原大火。

从普通读者到作家和批评家、从学界精英到政界领袖,各界人士都卷入这场充满情绪的大讨论,其中对瓦尔泽大加挞伐的不乏他的好友。瓦尔泽甚至不得不考虑离开德国,移民邻国奥地利。

批评家之死

8.1

[德] 马丁·瓦尔泽 / 2018 / 浙江文艺出版社

然而这位险些被自己国家“放逐”的作家,曾因这样的评价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瓦尔泽以他的作品描写和阐释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现实生活,他的小说和随笔向德国人展现了自己的祖国,向世界展现了德国,让德国人更了解祖国,让世界更了解德国。”

书写德国,却不被德国所理解,直至一度考虑离开德国,年逾九旬的瓦尔泽的一生或许可以很准确地诠释德国作家歌德说过的一句话:“德国作家是德国的受难者。”

KEY-可以文化于9月推出的马丁·瓦尔泽最新长篇小说《逃之夭夭》,这是“马丁·瓦尔泽作品系列”继《恋爱中的男人》《迸涌的流泉》《批评家之死》《寻找死亡的男人》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瓦尔泽重磅作品。

马丁·瓦尔泽系列作品

《逃之夭夭》讲述的就是逃离的故事,概括来说就是逃离批评,逃离政治,逃离爱情。瓦尔泽一生参与政治斗争和文艺批评活动,也在其中饱受抨击,他一生也追逐爱情,但也饱受情爱的束缚。

阅读《逃之夭夭》,很难将小说中的叙述者与作家本人截然分开,他们更像是互为代言人,共同面壁思索一生参与的政治斗争和文艺批评活动,回顾追逐过的那些恋人,他们擅长雄辩和战斗,也在一次次伤害后学会了逃之夭夭。

正是通过这样一本小说,瓦尔泽展现了自己一生与批评、政治、爱情斗争的“受难”史,并且最终通过“逃之夭夭”来摆脱纷争,实现内心的平和状态。

马丁·瓦尔泽与黄燎宇

马丁·瓦尔泽“御用译者”黄燎宇这样总结《逃之夭夭》:这本篇幅不大的小说,是瓦尔泽的一部生命之书。它浓缩了瓦尔泽思想和人生的精华。逃之夭夭,这是年近九旬的瓦尔泽为自己发现的生命隐喻。这本书所讲述的,就是逃离的故事。

在这部具有高度自传性的小说当中,瓦尔泽故意隐去了主人公身份的描写,也故意将故事的情节打碎,并不交代完整的前因后果,而是通过片段化的讲述来呈现主人公生活经历的碎片,从而让读者在阅读中勾画出一个经历丰富、思想复杂、在众多纷争后试图悠然于物外的知识分子形象。

其中,有一些情节充满了荒诞趣味,例如,小说中表现作家遭遇批评家的非难时的情景:作家坐在椅子上读报,读到批评家对自己的恶评的时候,他的身子悄然缩短一截,原本放在地上的双脚只能在空中打转。相应地,批评家写完恶评之后身体立刻大了一圈,需要穿大一号的西服。但是当作家跑到美国、从而逃出批评家的势力范围之后,作家又恢复了原先的身高,批评家的身形则明显缩小。

尽管向瓦尔泽发起猛烈攻击的文学批评、残酷的政治斗争以及爱情中的苦闷似乎都来自于外部及他人,但是瓦尔泽以他耄耋之年的智慧道出:真正的逃之夭夭,仍是自身的精神超越。

恋爱中的男人

7.9

马丁·瓦尔泽 / 2016 /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两个相差巨大的年龄数字,两段分处首尾的人生,爱情能否跨越这条世俗的鸿沟?当年逾七旬的歌德邂逅他一生中最后一个心爱的恋人——年方十九的少女乌尔莉克时,他们渴望用爱情战胜一切。

本书为年过八十的作家马丁·瓦尔泽根据歌德晚年真实故事所著长篇力作。歌德的这段黄昏恋在德国为人津津乐道,而一位老者揣测另一位老者的心境,必定有奇妙的灵感碰撞。

迸涌的流泉

8.4

马丁·瓦尔泽 / 2016 / 浙江文艺出版社

《迸涌的流泉》为马丁·瓦尔泽以自身成长经历为原型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描写主人公在第三帝国下的成长历程。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叙述了主人公约翰在童年、少年、青年三个人生阶段中的某段经历,以约翰的视角描写整个社会状况和氛围的变化,呈现其成长过程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冲突与磨合。同时,小说中,围绕主人公约翰来来往往的人物轮番上场,各自走向不同的命运。

批评家之死

8.1

[德] 马丁·瓦尔泽 / 2018 / 浙江文艺出版社

“能够毁掉作家的人,才能做批评家。”这句让人惊诧的论断出自《批评家之死》中的主角之一安德烈·埃尔-柯尼希的原型,德国“文学教皇”,大批评家马塞尔·莱希-兰尼斯基之口,且是他奉为圭臬的人生座右铭。

2002年,马丁·瓦尔泽写出了这部针锋相对的《批评家之死》,讽刺的矛头直指兰尼斯基,没成想却在德国文艺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震荡……

寻找死亡的男人

8.2

[德]马丁·瓦尔泽 / 2018 / 浙江文艺出版社

72岁的成功商人兼畅销书作家特奥·沙特公司一夜之间破产,并遭到唯一的挚友背叛。绝望之际,特奥登录互联网上的自杀论坛,诉说自己寻找死亡的念头;与此同时,特奥在妻子的探戈舞商品店认识了西娜,疯狂地爱上她,并打算放弃一切,投奔爱情。然而西娜和他的背叛者之间却存在着出乎意料的复杂关系……

马丁·瓦尔泽耄耋之年创作的这部小说,从主人公寻找死亡开始,最终却没有以死亡结束,所有的叙述似乎都通向一种启示:“没有什么事情是超越美的。”

瓦尔泽的文字,机智而富有哲理,我深深佩服。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托马斯·曼之后,最伟大的德语作家是谁?当然是马丁·瓦尔泽。他是当代的歌德。

——李洱(著名作家)

马丁·瓦尔泽是除德国大主教之外,对德国人影响最大的人。他的《迸涌的流泉》和《恋爱中的男人》等作品就体现出他为什么是德国人心灵世界的精确的刻画大师。

——邱华栋(著名作家)

马丁·瓦尔泽这部针砭文坛内幕的讽刺作品写得妙语连珠,逸闻趣事信手拈来……瓦尔泽从未写过如此优秀、如此泼辣的篇章。

——德国《焦点周刊》

成功作品总让人一言难尽。写的越好的小说,涵义就越是丰富。好作品全都拒绝单一和最终的阐释。同样一个文本,在跟阅历、知识、情感、趣味各不相同的读者碰撞时自然会迸出不同的火花。

——豆瓣读者Tom

还记得当初喜欢上马丁是那篇《梅斯默的想法》,一篇看了让人产生写作冲动的作品,后来又看了批评家之死,兼具语言艺术和叙事技巧的作品,辛辣的讽刺文学圈的各色人物,多年之后重温仍找到当年读书的畅快感。

——豆瓣读者津巴布韦小宝

单凭《惊马奔逃》这一中篇瓦尔泽在我心目中就封神了,主要也是正对我胃口。写中年危机的小说很多,但从没有人像瓦尔泽这么写。他挑选了两个中年危机的典型,看似碎片化的叙事,实则靠心理描写串起来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

——豆瓣读者Josephine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