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性格修正读后感摘抄

性格修正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6 18:00:42
性格修正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6-06 18:00:42   小编:

《性格修正》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和性格改善的书籍,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得,深入剖析了人类性格的缺陷和改善方法,给读者带来启示和帮助。本书阐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性格的多样性,提出了重要的性格修正原则,对于希望提升个人素质和改善性格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性格修正》读后感(一)

此书是近期看过的翻译得最好的书,立刻关注了译者。书本身的内容也算ok,提供了一些推动自己改变的方法。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的书

《性格修正》读后感(二)

性格测试害死人:你不是一个单一的、被归为某个“类型”的人,性格是动态的、灵活的。比如喝咖啡前你是INTJ,喝完可能你是ISTJ。

塑造性格的3个因素:目标、身份认同、行为。即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塑造自己的身份认同,并从行为上去改变。主要有4个方面:

1,创伤

任何人都有过创伤,有的人一辈子在疗愈创伤,一辈子都在围绕创伤塑造自己的人生。情绪的存在是正常的,但是不要内化它,不要陷入它。

疗愈过去:任何人一生中都会发生几段屁事,问题是,事情本身没有意义,是你赋予它意义。你以前关注这些事情的“失”,现在多想想“得”,想得越多越好。回顾得越多,疗愈得越多。

面向未来: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想象你正在和3年后、5年后的自己对话。

2,身份认同

3,潜意识

4,环境

塑造有利于积极思考的环境,比如积极正面的开机桌面。

回避垃圾环境,互联网上很多垃圾,你不需要去关注。大部分电影、新闻、群聊,甚至是线下的人际关系,跟你未来的目的并没有任何关系。

《性格修正》读后感(三)

或许是因为迎合了人们分门别类贴标签的心理,或者是因为想要一种简化的认识世界外加融入某一个群体的愿望,性格测试非常流行,大的社交网站里因为性格测试产生了大量的流量,包括MBTI,星座分类等在内的人格测试一直在吸引大量的人通过这些测试给自己贴上标签,甚至把这些标榜为自己重要的身份特质。

《性格修正》讲的,就是关于这些想法的问题,以及如何引导自己去改变。

第一部分重点在于修正错误的看法,即“性格是人天生或者因早期经历而来,固定不变”。比如MBTI测试,实际上是由没有科学训练的一对作家母女在没有实验数据支持的情况下编出来的,其可预测性和稳定性非常低,同一个人隔一段时间再做一次便可能得到非常不同的结果;而即使是心理学界里相对比较广泛受到认可的大五型人格测试,也同样受到各类质疑,如不完整的人格描述,基于实验数据而非理论,依赖语言描述等。即使假设有个人格测试可以得到在长时间里可稳定复现的测试结果,这也无法说明“性格是人天生或者因早期经历而来,固定不变”这一点,因为统计意义上观测到人的性格稳定,并不意味着人的性格无法改变。如果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一直维持在一个类似的状态,且自己未曾主动尝试做出改变,那性格很可能是会一直保持不变的。

第二部分在于提出如何具体地去进行改变。如果我们相信我们的性格是灵活的,那么需要的是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性格,并往那个方向改变。核心上是要采用一种未来导向的思维,通过对自己的过往经历(如创伤)进行视角重构,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来实现这个目标。具体的做法,可以是以未来已经完成改变的自己的视角写日记,衡量自己和过去相比取得的成长,然后要推动自己改变的话,可以通过培养早睡早起,断食,做慈善等方式,同时保证自己尽量百分百做到改变(而不是接近百分百,因为允许自己放纵反而会加大难度)。

读后感方面,感觉主要的缺点有两个:1. 作者是组织心理学背景出身,然后这本书也是基于他之前多年写的博客而成,整体上还是带有一些营销和造梦的倾向,而不是很严谨准确地分析 2. 在改变方面,提到的有效的方法很多也是其他地方有提到的,但感觉是作者并没有一个好的体系来说明要怎么做,而是罗列了一些可能有效的做法,同时其实作者也并没有真的验证说按照他说的就能改变,而仅仅只是举了一些轶事证据。但是毕竟开卷有益,对这个目标感兴趣的话不妨一读。

《性格修正》读后感(四)

提到性格,大多数人的第一个想法是性格都是天生的,很难改变。尽管人们有意做出改变,但他们却一直被引导着去相信自己无从改变。许多流行的心理学流派也都主张个性是固有的、不可改变的和确定的。

性格之所以被 认为是固定的,是因为心理学家通常极其重视和强调过去。许多性格理论的核心论点是,过去是预测未来最重要的因素。它源于常见的“因果决定论”(causaldeterminism),即万事万物的发生或存在都是由先前的状况或事件导致的。按照这种看法,人是由先前的事件导致(cause)的,就像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一样。

《性格修正》这本书却是对性格是天生的、很难改变这一固有观念提出的反驳。本书的主张是“性格”无关紧要。更重要的是,性格并不是你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方面。相反,性格是表层的、易变的,是某种深刻得多的事物的副产物。

本书提出了关于性格的五个误解:

1. 性格以“类型、区分”

2. 性格是内在和固定的

3. 性格来自过往经历

4. 性格只能被“找到”

5. 性格是“本真的”自我

人最根本的方面是要有做出选择并坚持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维克托·弗兰克尔所说的人类的终极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选择自己的道路至少有两层关键内涵:决定为你希望发生的事情做什么以及选择如何回应已经发生的事情。人之为人,就在于选择自己的道路-你越能把握自己的决策,你的人生和成就会越受你的控制。

做决定和“选择自己的道路”未必轻松。你做选择的能力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和严重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社会文化和个人情绪素养。情绪方面的修养越高,受过往经历和外在环境的限制就越少。你将不再是固定的人,而会成为灵活的人

这才是性格的真相。性格不是固有的,而是养成的。性格可以变,也确实会变。人可以,也应当选择和设计自身性格。选择自己的道路是人生的一大目标,但选择不免会让人生畏,因为它是需要人承担后果的。于是,人们回避做决定,没能选择自己的道路,并制约了自己成长、学习和改变的能力。成就大事的人必定要经历一番脱胎换骨。他们必须找到新的目标,然后让自己相信新目标是可能达成的。他们必须勇猛精进,超越当下的性格与境遇,最终成其事,立其身。

正如大家认为理所当然地认为,成功的人士都应该是活泼外向的,因为外向的人更加积极主动,善于与他人沟通,也因此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而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在我们看来有些内敛含蓄的人同样可以大获成功,大放异彩。因此,千万不能以一种性格来判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成功,而是成功的人往往都具备很多素质与能力,才让他们脱颖而出。

在那些改变了自我和人生的人身上只有一件“奇事”,那就是他们一直注视着未来,他们拒绝被自己的过去定义。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更有意义的东西,而且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未来蓝图。他们每一天都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念,勇敢地向目标迈进,即使途中不免多有痛苦和失败。前进的每一步都会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的性格更加灵活、更少受到过往的约束。太把性格当回事就是在放弃自己的选择能力。它会使你把自己对过去和未来的责任都交给外在事物。使你不再努力去寻求改变,限制改变的潜能;使你不再专注于怎样做能让人生更美好;使你不再提升自我,一味屈从,接受所谓“真正的”自己。

决定你成为怎样的人,是你自己,而不是性格测试,也不是你的过去。

《性格修正》读后感(五)

我测试过九型,DISC,MBTI等性格测试工具,属于内向敏感,注意细节,做事慢。曾一度认为性格很难改变,很难变外向,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很难变成王熙凤。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性格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

我为改变自己的性格,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即兴表演,演讲,参加各种活动,都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外向一些。因为固有的想法,也让我错过几次登上台,展现自己的机会。

《性格修正:如何突破你的原生性格》这本书的作者也差点因为性格测评,而错过他的妻子。作者原本是睡在别人沙发上的不良少年,而现在有了百万级别的成功事业,同时还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书里主张“性格”无关紧要。“性格并不是你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方面。相反,性格是表层的,易变的,是某种深刻得多的事物的副产物。”你可选择你成为的人。

我在书中最重要的收获是: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在书中举了《哈利波特》的例子,哈利波特向邓布利多请教,分院帽建立他加入斯莱特林学院,邓布利多告诉他,是选择而非能力显示了真正的我们是怎样的人。他的选择是加入格兰芬多学院,这个选择和之后的经历塑造了他的性格。

看到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是她组织公司活动,做为主持人在台上侃侃而谈,自信大方。

我也希望像她一样,而过去的自己,一个内向的人,从未想过当众讲话,但是为了可以自如的当众演讲,我开始了演讲的练习,参加头马(国际演讲俱乐部),已经加入一年多了,从一开始的紧张到手抖,声音发颤,到现在,在台上稳如泰山的侃侃而谈。

在书中提到性格的误解,而研究表明,性格可以通过制定目标和持续努力来有意识的改变。随着时间,同一份性格测试,会有不同的结果。十年前的自己和十年后的自己是不一样的。其中一个性格误解是性格即“真”我,你应该“忠于性格”。而真我是你最想为的自己。

书中的自我检测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真正想成为的是怎样的人?

而成为想成为的人,来自于行为,而一切行为由目标驱动。

目标怎么来?

目标是基于接触到的事物,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旅行,和优秀的人交流,打开眼界。就像书中提到的一位名厨邀请贫民家庭的孩子组团来店里免费用餐,是为了让孩子们接触到不同于寻常所见的世界。

我为了自己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即使是性格很胆小,还是选择跟着户外团徒步尼泊尔ABC。

信心是通过勇敢的行为铸就的,承担失败也是需要勇气,在练芭蕾的时候,自己没有任何舞蹈基础,身体又很硬,软度不够,上了近100次课,竖叉还没有下去,难免会有些受挫。找老师请教,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不一样,看到了我的进步,第一次课和第N次课相比,肯定是有进步的。我也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优雅的跳着芭蕾。

这本书带着治愈的功能,让我重新回顾过去的成就,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的时候,性格已经发生了改变。就如在《性格修正:如何突破你的原生性格》中所说的,心怀目标,走出自己的路,成为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重复过去;勇敢地创造未来,而不是延续曾经的自己。

《性格修正》读后感(六)

我们常听说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在流行的认知中,性格由先天因素和过往经历等塑造而成,最终定型。可笑的是,大家似乎都一致同意,在极度追求自我和自由的今时今日,决定我们人生的主宰竟然是性格,而非我们的自由意志,竟有了些“万般由性格,半点不由人”的味道。于是,为了认识“真实的”自我,人们沉迷于九型人格、MBTI、DISC等各种性格测试,可这些对我们的生活其实毫无助益。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哈迪的《性格修正》一书为我们阐述了性格真相,以及如何有效自我提升。

本书第一部分“如何正确认识性格”中,首先驳斥了关于性格的几种错误流行观点,如性格是内在和固定的、性格来自过往经历、性格是“本真”的自我,等等,指出这些没有充分科学依据,而人终究是动态的,性格是可塑的。接着,书中指出,性格的真相在于:目标塑造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塑造行动,行动则塑造了性格。换而言之,性格并非过去的产物,而是自行构建的。反过来讲,当你把性格归结于过往、天性等等不可把握的因素时,无非是对现在状态的开脱和对未来的消极,人生也就只能走向平庸。

因此,就性格而言,非常重要的是目标。作者认为目标有三个来源。首先是接触。目标基于接触到的事物而生,因此眼界决定了你的选择和目标,这意味着要通过读书、社交、实践等来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井底之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它自然不会产生更大的目标。其次是欲望。欲望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而要完善自我,就必须训练自己渴望自己想要的成果,从而产生一种使命感。再次是信心。信心意味着对实现目标的确定性,信心越强,目标就越有力。

这些如果用我们熟悉的话语来说,其实就是讲“立志”。所谓“目标”,也就是“志”。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树立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规矩,其中首推立志,并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晋代的虞溥在《厉学篇》中也说:“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意思是说,希望成为千里马的马会成为千里马那样的马,希望成为颜回的人会成为颜回那样的人。这与本书中强调的相信才能做到,如出一辙。清末名臣曾国藩讲:“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讲的也是树立了目标,才能脱胎换骨,唤醒内心的力量,成就大事。

书中第二部分“性格塑造的四大影响因素”,以四章分别讲解了影响性格的四大因素。

创伤。创伤会让人产生消极痛苦的情绪,从而妨碍行动。近年大行其道的对原生家庭创伤的庸俗解读,就是将一切归咎于养育中的创伤,却回避了任何创伤都可以疗愈,仿佛过去才是头等大事,于是在自怨自艾中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最终丧失了未来。

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指讲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可以基于过往,也可以基于想要的未来。这要求我们有意识地理解自身经历,以想要的未来自己为基础构建意义。因此,一段糟糕的经历,你既可以视为自己一贯失败人生的证明,也可以视为自己未来成功必经的挫折插曲。当你以未来想要成为的形象作为自己行动的指示时,性格会根据目标调整。

潜意识。要实现目标,必须在潜意识层面转化自己,从而以行动转变身份认同。

环境。环境是客观限制,是强大的外在影响因素,但其并非不可改变。要设计自己的环境,让它反映未来的自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创造出一个挡掉大部分与实现目标无关事物的环境,亦即选择性地忽视。举个简单的例子,大部分社交媒体提供的都是冗余信息,不值得你整天捧着手机。

针对这四大因素,书中提供了很多具体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成长。

“性格并非永恒,而是一种选择。”周处年少时横行乡里,被视为猛虎、蛟龙一般的危害,遭人痛恨。他后来想痛悔前非,但又担心办不到,于是向名士陆云求教。陆云的回答是:“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周处此后为人大变,竟成为一代忠臣良将。决定我们人生的终究是我们自己。

《性格修正》读后感(七)

人们误以为自己已是成品,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半成品。 —— 丹尼尔· 吉尔伯特( Daniel Gilbert) 博士

当你不再用“ 内向者” 或“ 外向 者” 这样的“ 类型” 来定义自己时,你就会开放得多。 你会 有更多的可能性与选择。你的责任心和主体性会更强。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不管你现在 如何看待自己。

当下的情境改变了过去的意义。

生活的重点不在于找到自我,而在于创造自我。 —— 萧伯纳( George Bernard Shaw)

爱一行才干一行,就好比还未入职就先要工资。这是一夜暴富的想法,是完完全全的懒惰。

使命先于性格。没有深切的使命感, 你的性格基础就是动物性的低层次行为模式:逃避痛苦、追求快乐。

性格应该是决定和目标的副产物,而不应该反过来。

等待一次恰好符合你内在性格的激发热情的机遇,就相当于在说:“世界上有上百万个成长 的机会,但我偏要等那百万分之一恰好符合我当下狭隘经验和视角的机会。”

结婚要看是否志同道合,而不是看性格。共同的使命会逐渐改造你们双方。稳固的关系不在于“ 找到”,而在于通过这段关系共同创造并成为新人。

性格的真相是,性格可以、应该也确实会改变。目标塑造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塑造行动, 行动会塑造你现在和未来的性格。

性格是果,不是因。

目标有三个根本来源:1. 接触 2. 欲望 3. 信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痛苦经历,它们渐渐成了我们身体里的刺, 以至于让我们前进的能力、 希望和欲望陷入瘫痪。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仅限于我们当下的认知和理解,而想象力包含整个世界 以及未来一切可能的认知和理解。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在确定自己的使命时,你只需浏览一遍自己的所有目标,然后问自己:在这些目标中,哪一个能让我成为实现人生其他一切欲望所需要成为的那个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你的使命。 —— 哈尔· 埃尔罗德( Hal Elrod)

没有目标的“过程”本身毫无意义。

没有目标就没有激励。

目标越明确、越可定义,路径和过程就越直接。在锻炼技能、学习知识、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你会逐渐形成对行动和成功的自信心。你对目标的欲望会越来越强。最终,你会达成目标,你的整个人生也会发生改变。这时你就踏上了一个新的平台,然后从那里出发设定更远 大的新目标。

皮尔逊定律(Pearson’ s Law)提出:“测量绩效,绩效就会改善。测量并报告绩效,绩效就会加速改善。”

正如英国哲学家阿兰· 德波顿(Alain de Botton)所说,“任何一个不为12个月前的自己感到难堪的人都还学得不够多”。

人之为人,内心难免有创伤。我们如果能转化创伤,那么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就会势不可当。 如果不能,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成为创伤的副产物。

性格影响因素共有四个:

● 创伤。创伤可以将你困在过去,也可以激发巨大的转变与成长。

● 身份认同叙事。它指讲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可以基于过往经历,也可以基于你想要的 未来。

● 潜意识。潜意识会将你拉回稳态,但也可以通过情绪体验和属于未来自我的行为来不断 提升。

● 环境 环境可以让你维持现状,也可以迫使你进步,成为一个新人。

真我不是现在的我,不是受限的我,而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梦想和目标。

情绪体验越痛苦,就越有可能被封闭和内化。伴随情绪封闭而来的是过早的认知定式和关于 自身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正如领导力专家罗宾·夏玛(Robin Sharma)所说,“梦想越大,团队越重要”。

人之为人,内心难免有创伤。我们如果能转化创伤,那么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就会势不可当。 如果不能,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成为创伤的副产物。

人永远不应该沉湎于任何‘过去’”。

不要在低沉或感觉不安全的时候回忆苦涩的往事,而要在你有安全感、快乐、轻松、你知道 爱你的人在身边时,再有意识地探访自己的记忆。

决定塑造未来。未来塑造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塑造选择,最终塑造性格。

你需要制定超越当下能力的目标。你需要完全地漠视自身能力的极限。 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进入全世界最好的公司,那就把它定为目标吧。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登上《时代》 杂志的封面,那就为它而努力吧。实现你想要达到的目标。一切皆有可能。 ——保罗· 亚顿

不要费力寻找你是谁。去探索你立志成为谁。 ——罗伯特·布罗

你要将你的“生动愿景”文档分享给你认识的每一个人。 当你将自己的愿景和目标分享给他们时,他们也会让你对目标更加负责。

要想成为未来的自己,你必须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层面转化自己。空怀愿望和偶然的悟见 是不够的。你必须投入行动,产生高峰体验,转变身份认同,创造出自己的新“常态”。

如果有需要,如果情况需要,普通人的能力可以翻倍。 ——威尔· 杜兰特( Will Durant)

不要让环境和境遇反映你的身份认同,而要设计自己的环境, 让它反映未来的你。要让环境成为一股水流,推着你前进,而不是把你往后冲。

性格并非永恒,而是一种选择。

《性格修正》读后感(八)

性格是流动的,有描述性因素,但并未“类别”

趋利避害,坐享其成,不想努力的千禧一代现状

目标(小号)24小时内做过的契合目标的事情。

1.接触2.欲望3.信心(眼界、了解,探索,开放思维。 控制、训练自己的欲望,认知、追求。看向未来)

未来的自己:核心目标,行为是否有利

早睡早起控制精力,写日记,和未来的自己对话

阻力,阻止创作的力量

塑造:负面效果的影响,刺/玻璃碴:面对、成长、掌控。观察自我

团队、共情见证者,信任,转化创伤。

追赶未来的自己

重新讲述故事。关注所得、进步。改变叙事

决心:不用费力决策。精制糖、尼古丁

躺平(堕落下旋)

断食、断网、慈善:提升潜意识(未来视角、幸福感

改变环境。环境/同僚影响自我,触发物提醒重要的记忆。

减少关注点

太把性格当回事就是在放弃自己的选择能力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你做出的选择。可以改变

人们误以为自己已是成品,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半成品。——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博士

性格测试是 自陈式的。我们的自我认识总在随着当前的关注点、环境和情绪而变动。

未来学家、作家、X PRIZE基金会创始人彼得·迪亚曼迪斯(Peter Diamandis)说过:“一个人有了使命感,他就能改变世界。你可以改变世界。我真的相信。”

性格并不稳定,它是变动的,不管你是否想让它改变。

人可以变,也确实会变。变化会很大。

标签可以服务于目标,但目标不应该服务于标签。当目标服务于标签时,你就让标签成了自己的终极现实,你的生活就是为了证明或支持那个标签。

最具科学依据的性格理论将性格分解为“五大因素”:1.对学习和体验新事物的开放程度(开放性);2.做事的条理性、动力大小和目标导向程度(尽责性);3.与他人共处时的活跃程度和交流意愿(外向性);4.对他人的友善与乐观程度(宜人性);5.应对压力和其他负面情绪的能力(神经敏感性)。

普通人之所以没有巨大的、有目的的变化,其实是由于情绪和环境原因,而这两个原因都是可控的。

研究者称:“我们的假说是,即便经过了漫长的63年,我们仍然会发现某些性格稳定的证据。但相关关系并不支持这一假说。”

这是“我们完全搞错了”的学术化表述。

性格其实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

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博士的研究,你在十年前和十年后 不会是同一个人。

人们还是预计未来十年里自己只会有微小变化。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里被称为“历史终结错觉”(end-of-history illusion),指人们会自以为已经成长了许多,到现在为止都有变化,但未来不会再有显著成长或变化的现象,这不论在什么年龄都有可能发生。

我们并非不能预测自己的未来,只是不去预测而已。

“将未来的自己比作另一个人看起来或许奇怪,但对理解长远决策是很有用的。”

如果一件事是困难或麻烦的,人们就会说:“我不必非得做这件事。”

史蒂芬·科维(Stephen Covey)博士说过:“如果攀爬的梯子没有靠在对的墙上,那么每一步都只是离错误的地方更近一点

他不会再认同过去的自己。他甚至可能不会再记得当初的自己是什么样。过去只是一段记忆,不再牵动情绪。

因晚起而失去的一小时,耗费一整天都找不回。——理查德·惠特利(Richard Whately)

人脑的一大目的就是预测自身行为的结果。这是大脑最重要的功用,所以我们才会产生记忆——为了能够准确预测未来。正是预测未来和规划的能力让人类繁衍昌盛了数千年。

影响因素共有四个:●创伤。创伤可以将你困在过去,也可以激发巨大的转变与成长。●身份认同叙事。它指讲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可以基于过往经历,也可以基于你想要的未来。●潜意识。潜意识会将你拉回稳态,但也可以通过情绪体验和属于未来自我的行为来不断提升。●环境。环境可以让你维持现状,也可以迫使你进步,成为一个新人。除非你具有战略眼光,否则这四个因素就会将你困在重复、可预测的轮回中

“阻力”——阻止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普遍存在的力量。

创伤研究专家加博尔·马泰(Gabor Maté)博士所说,“所谓性格,不过是真正的特质与习得性应对策略的混合体,它反映的根本不是真我,反而是真我的缺失”。

文中没有纳塔莉的想法、观点或判断。纳塔莉只是把劳伦的话端到她面前,就像一面镜子。

我是为此感到自豪,但我现在该去追赶下一个目标了

追赶未来的自己,这就是他不断成功的原因。

真正的你是未来的自己,是你努力要成为的人。

创伤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从中得出或创造出的意义。坏事难免会发生,但让坏事变成创伤的是 你的理解。

你为什么要这样定义自己?你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你为什么喜欢或讨厌某些事物?你为什么要追求现在正在追求的东西?

大多数想法是由 情绪主导的

情绪调控的第一步是在情绪出现时就 加以认定并贴上标签(尽可能详尽描述)

没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也就无法管理情绪。

“一个人是英勇的斗士,还是残忍的侵略者?这完全取决于哪一个标签能延续下去”。

人们往往不去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叙事,而是沉浸在基于对某段经历的最初反应的故事中。

“我现在要上楼发明我自己的人生故事了。”

在心理学中,“决策疲劳”(decision fatigue)指的是每次遇到一个决定都衡量利弊,从而耗尽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心理资源。

记忆是物理性的,身体是情绪性的

情绪将身体、记忆和身份认同黏合在一起。

兰格和学生们期望老人自力更生,摆脱“老人”的身份,从而赋予了他们“用另一种视角看待自己的机会”,这些又进而 影响到了他们的机体

人到30多岁时,“初体验”就不如以前多了。

在不同的情况下,你不仅应该成为另一个人,更会 忍不住成为另一个人。

如果一个你爱的人即将离你而去,那么你失去的不只是那个人,更是 与他相处时的那个你。一切失去都是失去自我。遇见新人或进入新的关系会创造出新的自我。

自我认知和行为方式是基于你的环境。高中状态的言行举止

约束情形——他创造了一种迫使她站出来的情形

设计和加工生活中的情形,以便完全浸入你所做的事。你要不得不拿出最优秀的成果,因为拿不出的话会有高昂的代价。

投资不仅会带来决心,也会 提高想象力。铁人三项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