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是一本描绘了迪士尼动画电影背后艺术创作过程的书籍。通过详细解析迪士尼经典动画的制作流程和艺术风格,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迪士尼动画背后的魅力和精彩。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动画艺术的指南,更是一次对迪士尼传奇的致敬。
《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一)
虽然迪士尼收购了皮克斯,但皮克斯还是独立经营。以电脑动画闻名的皮克斯成了业界的标杆,那么问题来了:在技术王道的时代,故事还重要吗?
仔细想想,皮克斯那些经典电影,toy story、Ratatouille、Wall-E……形象刻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都从一个个形象中讲述感动人心的故事:无论是陪伴孩子成长的玩具们、努力实现梦想的小老鼠,还是在日复一日工作中仍对人类生活好奇的小机器人。就像泰坦尼克号席卷全球,史诗级灾难画面呈现的核心实际是身处两个不同阶级的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才有了那句经典的“YOU JUMP, I JUMP”。我想,这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正如文中所讲:“观众们想看好电影,那种能够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电影,能够感动他们,使他们落泪的电影。至于影片是由思想更加前卫的艺术家创作的,还有由思想相对传统的人创作的,都没有什么关系。我之前的高管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皮克斯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们做的是电脑动画电影。我们成功其实是因为我们在做好电影,在做那种故事性强的、角色有吸引力的电影。华特 迪士尼教会了我们这些。在皮克斯,我们开发出这样一种做电影的方式——让电影有机地生长,也就是让影片表现出它的个性。但我也同样浸淫在迪士尼的传统之中,我就是从那儿来的。我坚定地相信观众仍然会看传统的迪士尼电影,只要这些电影遵循了迪士尼在品质方面的传统。技术不是问题。我深爱手绘动画那种绝佳的品质。我想人们仍然会花去看钱这种电影,只要它们做得足够好。”
《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二)
我觉得书评分析书籍内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说说图片质量。
我买书一直都是看重图片,不管价格怎么样,只要书里的插图质量是高的,那我买了都会觉得很棒。
这次在后浪购买的所有书籍都让我很失望,买了他们4本摄影书籍1本迪士尼,全部都是徒有虚表。就拿这本书来说吧,翻开第一页,我震惊了,我甚至不确定这本是不是正版书籍,请看这渣像素,我特意保留了旁边的文字,不是我手机像素不行,是真的它的图片像素渣的像是从网上盗图下来的拉大的,我不知道原版书籍是不是这样,我想既然出版了,总归是拿到版权了吧,怎么会连这么基本的像素都达不到。
生气,还有很多的图我就不一一拍照了,此书排版、图片、都使我很差异,还是说我在官猫买到假货了?
《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三)
第一次收到这么一本厚厚的重量级巨著,感觉自己真是太幸运了!当儿子拆开包装时,封面的米老鼠图案让他爱不释手,惊呼:“哇!好酷的贴画!”
一提起迪士尼,现在的大人孩子都不会感到陌生了。但对于他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若不是有幸看到此书,恐怕今生也没有机会深入了解他如何将迪士尼在世界范围内从手绘动画推进到数字动画,并走向享有国际盛誉的崛起之路。成功从来都属于有准备的人,华特迪士尼的执着与智慧恰恰印证了他如何一步步基于梦想而创立公司的辉煌历史,而且使其屹立于世九十多个年头经久不衰,在国际上稳中求进影响力日趋强大。
华特迪士尼说:做不可能的事是一种快乐,并乐意与世界分享胜利的喜悦。成功固然不易,但回顾一下从最初的米老鼠短片,进而发展为动画长片,而今到遍布全球的迪士尼主题乐园,还有经典百老汇戏剧,无一不俘获着各年龄层迪士尼动画迷们狂热追随的心。80年代的我们,似乎还没有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动画王国里走出来,我们的孩子却悄悄长大了。从1928年米老鼠问世,到后来的《汽船威利号》、《小熊维尼》、《汽车总动员2》等等,到后来艺术风格有所改变的《闪电狗》、《长发公主》、《狮子王》、《小美人鱼》,每一部动画片都精心设计,让大朋友小朋友们沉醉其中百看不厌。这其中我陪诺儿看的最多的要数小熊维尼了,现在还能清晰忆起诺儿模仿动画片中某个场景的搞笑动作,真的是可爱极了。
去年夏天的时候,在武汉定居的表姐一家带着宝贝女儿优优逛了一圈上海迪士尼乐园,声称要圆孩子的“公主梦”。看着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的各种拍照,诺儿羡慕极了,问我什么时候也能带他去圆想逛迪士尼的“王子梦”?我的心里酸酸的,想想真是亏欠孩子太多,别说去外地的游乐园,就是济南本地的游乐场我们都很难得一年中有时间带他去逛一两次……值得庆幸的好消息传来,据说济南有新规划,要在经十路那边建一个大型的迪士尼游乐园,这自然是令人大赞的好举措啊!想想我们的童年,迪士尼乐园简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而一旦梦想照进现实,似乎当初的迷恋和神往都没有那么强烈了。
书中的八百余张插图,每一张都是用心制作,对新的艺术形式的追求,对传统精髓的扩展和完善,注重故事性与观赏性的巧妙衔接,还有场景布局的连贯性,处处温暖与欢乐并存,掩卷亦回味无穷扣人心弦。
总而言之,我和诺儿都爱极了这本厚厚的迪士尼艺术读本,这将是我们收藏图书中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四)
1926年,华特正式成立“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
1927年,《幸运兔子奥斯华》正式上映并深受观众欢迎。
1928年5月,《疯狂的飞机》上映,他获得了“米老鼠之父”的头衔。米老鼠让华特在全球享有盛誉。
1933年初夏,华特为纪念妻子怀孕并初为人父,拍摄了闻名世界的《三只小猪》。
1952年11月,《花儿与树》和“米老鼠系列”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1955年,迪士尼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洛杉矶迪士尼乐园;而后,加州冒险乐园于2001年开放。
1989年迪士尼提议买下吉姆韩森(Jim Henson)的Muppets公司,并将其下之操偶师纳入迪士尼;迪士尼-米高梅制片厂在华特迪斯尼影片开幕。
1993年迪士尼公司并购美国最重要独立片商之一的拉麦克斯影业公司(Miramax Films)。
2006年,迪士尼公司斥资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成为迪斯尼公司的子公司。
2009年底,迪士尼公司以42.4亿美元收购美国漫画巨头之一的(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 Inc.,获得了绝大部分漫画角色的所有权[2] 。
2009年美国排名前十位的电影洗印、制作和发行公司--梦工厂,携《变形金刚2》加盟迪士尼,开始了影业方面的深度合作。
2012年10月迪士尼公司宣布以40.5亿美元收购因《星球大战》系列影片而著名卢卡斯影业。
全球闻名遐迩的迪士尼,全称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惊奇漫画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 Inc)、试金石电影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米拉麦克斯(Miramax)电影公司、博伟影视公司(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好莱坞电影公司(Hollywood Pictures)、ESPN体育,美国广播公司(ABC)都是其旗下的公司(品牌)。迪士尼于2012年11月收购了卢卡斯影业。
这本书完整地将迪士尼的出生到至今经历的每一步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让我们充分了解了从小到大、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或大人都热爱的迪士尼动画的由来,这些创始人和他们所经历的艰辛,使我们对这些经典作品又有了另外一种敬意。从最开始的动漫角色,一直到如今的奇幻王国,它无疑是处于一个撼动世界的地位,本书也将详细讲述这一切。
《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五)
我们这代90后,可以说是看着迪士尼长大的,那时候还没有丰富的日本动画,没有海贼王火影忍者、银魂,只有黑白画面的猫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它们伴随着我们的童年成长。迪士尼的主要电影大家都知道,是2D电影,在90年代,画面很差,但是我们仍然看的津津有味。他们出了无数的经典,如:《美人鱼》《阿拉丁》《狮子王》《米奇妙妙屋》等,里面的素材大多来自经典童话,里面的成人因素是很少的(恶搞、胡扯),因此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
自1973年出版发行以来,《迪士尼的艺术》一书就被视为是研究迪士尼公司创立九十多年来伟大艺术成就的权威之作。什么是艺术?我个人认为,当一个作品注入了作者喜欢的作品与灵魂,他就可称之为艺术。迪士尼的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迪士尼的动画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创作的特点,它以剧情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
然而由于美国人自信的民族气质,动画创作多以大团圆的结局,在动画创作上,这也是必然的,因为这是给儿童看的动画。小孩子刚开始什么也不懂,这时候是处于吸收外界知识的情况,迪士尼的动画,之所以适合孩子看,是因为有助于教育,让孩子看到世界的真善美,这才是动画的初衷。像日本的动画,里面包含的世界悲剧因素过多,这个就不是很适合孩子看,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心理健康,里面有着过多的情爱与暴力元素,在成长上会影响孩子对世界的判断。
《迪士尼的艺术》是第五版,在这其中作者进行了比以往更大规模的修订,除了增加新的章节来介绍皮克斯工作室从《安德烈与威力的冒险》到《汽车总动员》所发生的艺术风格演变,还讲述了皮克斯2006年加入迪士尼的过程。这本书讲述了华特.迪士尼不同凡响的人生故事以及基于梦想而创立公司的历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或是童话、或是改变世界,不同的是有人屈服于现实,有人选择看似幼稚的梦想。没有梦想的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但是现在人人都在谈创业,仿似不谈创业就out了,这个虚浮的时代剖开表象,内心却是虚伪的自我伪装,我们和上一辈人仿佛换了一个思维,上辈人提情怀、提梦想,而我们提的确是前,好像做个APP就能融到资,进入什么A、B、C、D轮,然后拿钱租办公室,买车,我只想说图样图森破。有情怀、有梦想的创业,绝对比朝钱看齐的创业要走的远,因为它可以支撑起你的心,让你坚持的走向曙光,当然,这也未必是绝对的。扯的有点远了,书中从最早的米老鼠短片到后来的动画长片,再到遍布全球的主题乐园和经典百乐汇戏剧。
除此之外还有克里斯托弗对历任公司职员的采访,并且还配有创意草图和背景概念图等超过八百长插图,全面涵盖了米老鼠除此登场的《汽船威利号》电影画面和《小熊维尼》的动画稿,以及各地主题乐园的实景照片。《迪士尼的艺术》无死角的概述了迪士尼的发展,讲述了短片到艺术的过程。经过时间的发展,当今的迪士尼已远远不止于从事动画电影这一个行业了,基于迪士尼的动画,它还做出了其他扩张,如:迪士尼手表、迪士尼饰品、迪士尼少女装、迪士尼箱包、迪士尼电子产品等多元化实体产品。
要了解一个品牌,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发展。第五版《迪士尼的艺术》再次展示了迪士尼从最初了无名到现在享有国际盛誉的崛起之路,全书近千张的精美图片插画对主要幕后制作人及艺术家前所未有的近距离接触,将足以抓住从各年龄层的迪士尼动画迷的想象力。
《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六)
《迪士尼的艺术》第一部分的奥斯瓦尔德很有意思。
某种程度上来看,如果不是幸运兔奥斯瓦尔德,米老鼠也不会有今天家喻户晓的地位。这是一段值得一写的故事,让我们从迪士尼的创始人华特的早期创业说起吧。
华特18岁时就职于一家制片厂。在那里,他认识了天才画师乌布•伊沃科斯。他们两人不久就自立门户,并且雄心勃勃地创作了一系列经过改编的童话题材的动画作品,然而,这些片子销售惨淡。在当时,可以算是精良制作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也没能挽救败局。
最后他们积蓄花光,公司倒闭,乌布•伊沃科斯也去自谋生路了。工作室关门以后,华特去了加利福尼亚。
幸运的是,发行商玛格丽特•温克勒请他制作爱丽丝系列喜剧片。这对华特来说是天降甘霖,1923年10月16日,他与玛格丽特•温克勒签署了爱丽丝系列的发行合同。之后,华特把伊沃科斯请了回去,这一切使得《爱丽丝梦游仙境》小获成功。
但是,到了1927年,他们的爱丽丝系列已经不足以支撑一家公司继续运作,于是一个全新的动画产品线被开启了。它就是幸运兔奥斯瓦尔德!
幸运兔奥斯瓦尔德一经推出就非常成功。他可爱,充满活力,说它是迪士尼的摇钱树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华特不知道的是,他的成功正使他处于一场危机之中。
上文提到的发行商玛格丽特•温克勒不久后就与一个叫做查尔斯•眀茨的结婚了。当履行完第一份发行合同,签署第二份为期一年的合同时,签署双方已经变成了华特·迪士尼与查尔斯•眀茨。在这份合同里,有一个漏洞华特没注意到:合同规定“奥斯瓦尔德”这个名字属于“眀茨”。
奥斯瓦尔德的成功让华特非常高兴,所以华特去找查尔斯•眀茨想提高一下制片方的收入,但是眀茨不但没答应,反而要压制华特的收入。
最后彻底谈崩,眀茨收回了“奥斯瓦尔德”的授权,还挖走了迪士尼几个动画师。至此华特的队伍垮了,好在伊沃科斯还在。26岁的华特·迪士尼并没有气馁,他决定反击。
关于米老鼠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有很多被美化的传言,但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在华特与伊沃科斯的合作下,米老鼠被设计出来了。
米老鼠与奥斯瓦尔德在外形上相当一致,只不过更加简洁。华特在米老鼠的人物个性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亲自参与创作米老鼠的每一个环节。
被眀茨抢走的奥斯瓦尔德也没有报废,之后十几年,眀茨他们一共拍摄了176部作品,可见它的火爆。
在奥斯瓦尔德鼎盛时期,米老鼠横空出世。当时华纳兄弟发行了第一步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华特受启发决定把第三部米老鼠做成有声动画。于是1928年11月18日《汽船威利号》一炮走红。到1931年,《时代》周刊甚至专门为这只卡通人物写了一篇专题文章。
一开始奥斯瓦尔德与米老鼠平分秋色,后来此消彼长,米老鼠迅速崛起,奥斯瓦尔德也就被人们遗忘了。当然它并没有彻底消失,我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查到了一则有意思的消息:
2006年2月,时任迪斯尼首席执行的鲍勃•伊戈尔与环球影视达成交易,为重获奥斯瓦尔德,迪斯尼付出的代价是将旗下的体育评论员Al•麦考斯让给NBC。
时隔78年,沃特•迪斯尼终于重获奥斯瓦尔德的所有权。
今天我们轻描淡写的这些历史,在当时其实是你死我活的利益之争。迪士尼从一只老鼠开始,最后变成一家市值1800亿的伟大公司,这其中的曲折外人很难知道。《迪士尼的艺术》讲述了华特•迪士尼非凡的一生,详细写了他为了梦想创立公司的伟大历程。
这本书是大开本精装,八百多张插图很多具有史料价值,光字数都50多万了,唯一的缺点是价格有点高,适合收藏。
《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七)
迪士尼:
皮克斯:
这本《迪士尼的艺术:从米老鼠到魔幻王国》的定价是398元。我入这本画册一来是因为喜欢迪士尼,二来是觉得在书本普遍廉价的中国,定价这么高的画册,应该文字和图片都不错——结果大失所望。 作者是英国艺术评论家克里斯托弗芬奇,虽然采访了迪士尼公司最重要的人物,但是显然他对电影艺术有点陌生。华特迪士尼先生前期创业的故事写得太混乱,动画电影技术完全没有讲述清楚。为了让读者对影片有一部分了解,他还总结了一些影片的故事,简直是毫无必要——因为买这本书的人应该对所有迪士尼动画的故事都不陌生吧。 在此过程中,作者也同样在评论电影。我对他理解的迪士尼动画中的一些文学隐喻比较感兴趣,比如说他谈及《海底总动员》中的小丑鱼父亲完成的是一次类似奥德赛之旅,而他也能抓住一些艺术重点来阐述影片,《风中奇缘》的写实主义、《机器人总动员》的存在主义等等,都很不错,但是作者浅尝辄止,并没有进一步深入讨论。 于是这本书变得不伦不类:它既想记录迪士尼王国如何崛起,又要掺杂一些自己的评论和观点。最让我崩溃的是,他评论《大力士》的时候,尼玛居然说个性塑造上相当薄弱!吧!大力士的成长和蜜儿的蜕变是迪士尼动画中最丰富的两个角色吧! 而且,一部画册,选的图,简直不想吐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