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这篇文章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毒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来识别和应对这种有害的关系。通过倾听内心的声音,观察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毒性关系的存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心灵健康。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读后感(一)
在五一假期即将结束时,看了一本小薄册,这本书着实吓了我一跳! 书名:识别和掌控有毒关系 作者:海伦莫内(法) 翻译:祝华 我保证你没看此书之前,一定和我一样把人际关系归为三类:亲密关系、工作关系、一般关系,绝对想不到这些关系中会和“毒”字有关。 这本书的内容会让我惊吓以后彻底清醒 首先它告诉你有毒的是关系,不是人。 其次,有毒的关系是相互的,也许是别人对于你的,也许是你对于别人的。 什么是有毒的关系? 那些让你看到名字就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的人,你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有毒的。如皱眉、心理抵触、紧张、肚子打鸣、压抑、步伐沉重、愤怒等。 如果说在你的通讯录中不考虑利益关系,让你删掉一些人,你第一时间删掉的这些人,你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有毒的。 那么相反,那些你一看到名字就让你嘴角上扬的名字,你一定会留下来。因为这种关系很美妙,一见到就想笑。 这是良好的关系,你们保持着对等的平衡,可以掏心掏肺的说,无忧无虑的闹,是纯粹无杂质的关系,绝不需要互小心翼翼,总怕说错什么,或做错什么。 认真读一读,好好的冥想一阵,关于自己和我们众多相关的关系。 那么有毒的关系来自哪里呢? 有毒的亲密关系: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情侣、挚爱亲朋。 有毒的职场关系:与同事、与上司、与合伙人。 有毒关系给我们的感受:不被尊重、被控制、缠绊、上当、被欺骗、被利用等。 这些关系能断则断,实在断不了保持距离或积极改善(与至亲的关系),对于我们,对于他们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策略:提高辨别力、清理通讯录、断离、保持距离、能够改善的积极改善。 为了更好的让我们理解和判断,有真实案例,有自测题,让我们一目了然。 不必浪费时间,不必浪费精力,不必那么委屈,不必紧张兮兮,不必小心翼翼,果断结束或保持距离,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去经营自己,去陪伴需要陪伴的亲人,或轻轻松松独处。 我们终将在断离或处理好这种有毒关系中成长,包容他人的弱点,也抑制自己的阴暗面,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真实的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位置,也有能力建立真实而良好的关系,助力自己轻松自由而从容洒脱的生活。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读后感(二)
生活中充斥着有毒关系!我们时时刻刻暴露在有毒关系的威胁中! 这不是危言耸听,仔细想想,你是不是一直听到占有欲过剩的男友或女友让另一半很不爽?是不是有控制欲极强的双亲让你喘不过气?是不是听说过伴侣爱工作大于爱对方导致的家庭世纪大战?又或者,有个竞争意识过强的同事或者一个怎么看你都不顺眼的上司? 这些,都是有毒的关系,其潜在的后果都是有毒的关系会导致的局面。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书,名叫《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其作者是法国的海伦·莫内,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和放松治疗师,出版过许多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而这本书参考了许多不同的书籍,为我们展现了形形色色的“有毒”关系。 首先,本书的前言明确表明了一个观点:有毒的是关系,而不是人。顾名思义,有毒的是相处过程的偏差而不是人的本身。 本书的第一部分分为两个小模块。 其一便是教大家如何识别有毒关系。作者用自测表以及关系模型的表达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多种生活态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可能是由什么样的有毒关系导致的。从中作者以“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理论回到了前言的观点:有毒的是关系而不是人。 其二,作者教大家辨别了一些危险人格:被动攻击型人格、极端人格和反常自恋型人格。被动攻击型人格往往被父母过度规范保护,所以未能正常获得自主性,以致于变得“阴阳怪气”或者回避过失、散布谣言,拖延自己的责任。极端人格或带有强烈的精神不安,变得高度以自我为中心,非常封闭。反常自恋型人格过度聚焦于自我形象并通常以贬低他人作为补偿。(听起来是不是很像PUA?) 第二部分,作者分为了三个模块,开始讲述如何逃离、处理、跨越有毒关系。 首先提出的是“逃离”有毒关系。这一部分作者强调了当一段关系无法让人得到提升或者内心就不渴望发展下去,且给人带来了生理上不适的话,最好的处理方式便是勇敢地逃离!而作者还贴心地介绍了逃离的所需事项以及要保持幸福的方式。 那么,如何处理有毒关系呢?依赖与独立的天平如何保持平衡?向别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是强人所难呢?我们如何定义尊重,如何避免自导自演呢?在这个部分的第二个小模块中,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部分的究极模块——跨越有毒关系。我们需知道,跨越所获得的自由都是有代价的,而培养正确的自主意识以及辨别能力是跨越有毒关系的重要一环。不过作者也告知了,我们不一定要在跨越了一段有毒关系后立刻进入新的交往中。 本书第三部分的两个模块,介绍了两种最常见且和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两种情况:有毒的亲密关系和有毒的职业关系。 第一个模块,有毒的亲密关系。作者向大家展示了母亲、父亲对孩子的哪些情况可能会导致有毒关系以及情侣关系和朋友关系如何发展就称得上“有毒”。通过阅读,或许不能完全避免,但起码可以起到一些“预防”的作用。 第二个模块,有毒的职业关系。可谓是职场如战场,一个不小心就得陷入被PUA的境地。作者介绍了与同事的关系、与上司的关系和与合伙人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入手,又分析了企业可能带来的环境差异,最终得出结论:有毒的是关系,而不是人。 最后,我们来到了结论部分:始终保护和培养自尊,变得更加包容,且要为自己的改变感到骄傲。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或许可以自查一下身边有没有有毒关系,而我们也可以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去主动应对这些关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些许启发。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读后感(三)
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手中这本《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则让我认识到,原来人际关系之所以会带来烦恼,是因为有些关系本身是有毒的。
识别一段关系是不是有毒,其实并没有一个具体标准,但当你直觉上感到某段关系让你不安或不舒服,那就应该考虑重新评估它了。
书中从关系能量、感情色彩、身体距离、见面频率、价值观等维度,提出了一些反思问题,引导读者发现在哪些问题上会产生精神困惑,而这些困惑点往往就指向一种毒性,并为一段关系拉起警戒线。
在有害关系中,常常存在“拯救者—受害者—迫害者”三角模型,并经常会发现被动攻击人格、极端人格和反常自恋型人格三种身影。
在对不同人格、不同角色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的痛苦转嫁给他人,而通往地狱的路则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这就解释了在一段有毒关系中,为什么当事双方都会感觉很受伤。
事实上,在亲子、情侣等亲密关系以及同事、上下级、合伙人等职场关系中,有毒关系无处不在。对于一些有毒关系,我们可以及时中止或者与某些人保持适当距离,但有些关系却是无法逃离的,比如与母亲的关系。
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尼斯特说:如果可能,每个人都需要一位“足够好的母亲”。因为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终身会受最初与母亲关系的影响。
然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母亲,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书中甚至提出了“有毒”父母的概念。那么,如何面对与母亲的有毒关系呢?针对成年孩子,书中给出了具体建议:
一是始终牢记,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源于这个母亲从前遭受的伤害;
二是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永远不要为实现母亲的愿望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计划;
三是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负面情感与童年经历相关,然后逐步去接纳并改变它;
三是放弃短时间内与母亲做情感交流的欲望,尤其是在她只希望你满足她的愿望之时;
四是不要因为社会或信仰等压力而原谅母亲,因为这根本无益于摆脱痛苦。
书中以伊丽莎白与母亲及儿子的故事,呈现了有毒关系代代相传的痛苦链条。从中可见,除非隐居到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否则谁也无法完全回避有毒关系,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自己开始,学会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尽最大可能获得成长。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读后感(四)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关系,让你感到不快,想要回避对方,却难以做到?所有的关系中,我们大多数人至少经历过某种有毒关系。
这些问题可能是无解的,也可能是我们一直回避的,但Helen Monnet写的《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希望我们能够学会与之作斗争。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关于定系和洞察有毒关系,另一部分则关于掌握、改变或割舍这些关系。
书中探讨的人际关系问题非常普遍,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工作,以及我们的社交生活等。
Helen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讲解这些模式,并尝试教会我们识别和应对这些关系,以免成为它们的受害者。Helen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劝告和建议,帮助我们正确地回应有毒关系。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有毒的是关系,不是人。
我们可以试着站在高处回顾一段关系。在回顾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因此产生短暂的不愉快情绪,但是我们会有这些感觉是正常的,并且需要带着善意去观察自己的情绪。
如果想要排解情绪,我们可以选择一位密友或者一个宠物陪伴自己,也可以拿小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当这些情绪平复以后,我们应该明白“失去”也是一种提升。解除一段关系时,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看看我们有没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想一想对对方的警惕:为什么我任凭他不尊重我?
●对自己的清醒:我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人如此亲近?
●花时间反思已经建立关系的内涵。
●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我们直觉留下的信息。
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避免掉入同一类关系的陷阱中。
几个星期后你可能会意识到,在这段关系中,曾经有一些双方都愉快的时刻。简而言之,我们没有失去所有,愉快的记忆证明了这一点。这可能是这段关系存在的理由,只是我们对其期待过高了。
这本书提出了很多问题,可以让人得到一定的启示,但其实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这是因为相关的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增加,我们的关系也会不断变化,所以没办法给出一个“正确答案”。
具体要怎么应对,还是得自己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考虑。虽然方法不一定奏效,但是它是很好的起点,能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有毒关系、走出这些关系,以及鉴别和预防这类型关系的形成。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读后感(五)
面对上司,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不分时间聊工作,就算凌晨12点和周末也不断发消息;
表面上说看好你,但每次加薪名单却没有你的名字;
因为请了一天假,就被他说了好几天。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很可能和上司存在一种有毒的职场关系。在这本《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中,作者海伦·莫内介绍了识别有毒职场关系的方法,让大家重新审视和上司的关系,重摆脱职场困扰。
一些有毒的职场关系比较隐蔽,甚至连双方都不自知,在管理者的角度会表现为:不愿授权、想充当拯救下属的人、不信任下属;而下属的表现则为充当应声虫、经常抱怨,或者毫不留情地反击上司。
作者建议大家可以从关系能量、感情色彩、身体距离、见面频率、真正共享的价值感高峰和低谷这几方面判断有毒的职场关系。当你想要逃离上司,不想和他说话,连看到他都觉得厌烦,那么毫无疑问,你们正处于一段有毒的关系中。简单来说,一段让你不舒服的关系,就是有毒的。
看到这里,有人估计会说:“我的老板就是个烂人!“但作者认为:”有毒的是“关系”,而不是人!职场有毒关系的罪魁祸首在于企业文化和经营模式,而不是上司。
作为一个职场人,想要摆脱有毒关系,和上司愉快相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 别让自己落入“优秀”的陷阱
很多管理者会为下属画大饼:如果你今年每个季度绩效达到S,就能加薪;或者PUA:你太让我失望了,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
但你千万别落入了上司设计的“优秀“陷阱,一旦没有达到,你的内心就会产生负罪和自卑感,而且会让人不堪重荷。
2.明白“上司也是人”
抛开对上司的负面看法,将他当成一个普通人看待。切换角度想象,他也有着自己的家庭,有着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烦恼。当完成这些想象后,你会更有同理心。
3.学会向上司提要求
(1) 先找一个信任的同事沟通你的需求,找到两个蕞紧急的需求。
(2) 将你的需求写出来,并口头练习,注意要简洁,不要抱怨和指责上司。
(3) 向上司说明需求对部门的好处,以及自己需要获取的资源。
(4) 不要太在意沟通结果,假如没有被上司采纳,自己定一个再次沟通的时间点即可。
书里还分析了人是如何一步步走进并维持一段有毒关系,以及如何跨越有毒关系,让自己释怀,重获身心自由!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读后感(六)
"你为什么不能替我想想,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你又不会做别的,将就着随便应付下工作得了。""你别瞎想,听我的,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这些话也许你听过,可能发生在朋友之间,也可能在爱人之间。看似为你着想的话,你却将信将疑,悬着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深 夜难以入睡时,你反复琢磨,久久不能入睡。
说出这些话的人与你的关系,可以称之为"有毒的"关系,在这本《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里,作者海伦•莫内,作为心理治 疗师,放松治 疗师,在多年的心理学临床经验中,总结出如何识别有毒关系,以及用四步法重新调整令你不舒服的关系。
一段关系至少要牵扯两个人,每个人都要为这段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有毒的是"关系"不是人,人有时会无意识的将自己的痛苦转嫁给他人,当然也有敌意的Cao控控制。
当你怀疑一段关系有毒时,你的身体永远不会说谎,书中列举出一些身体的征兆,比如肠子反复发出咕噜声、四肢突然躁动不安、抑制不住想上厕所的冲动、一连串哈欠、迫切需要找个人随便说点什么。
终止一段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确实会有一些艰难。你可能会有负罪感,但是它毫无用处,一直在消耗你的心理能量,使你觉得自己变成了坏人,误解了对方等等。
奥斯卡王尔德曾说:"尊重自己是使我们终身被爱的唯 一方法。"所以。不要抱有欺骗性的幻想。其实你内心清楚一段关系是否令人满意。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为自己寻找一段温馨和谐的关系。
作者在书中教我们如何提高自主程度来跨越一段有毒关系。事实上,人类不存在完全的自主,我们可以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相对获得自主性,依赖、反依赖、独 立和相互依赖在一段关系中总是流动的,相信你的直觉,善待自己。
关系的毒性主要在于两方在交流上严重的不平衡。会发生在朋友之间,也会在亲密关系,比如父母与孩子、情侣之间,也会发生在同事、上司、合伙人之间。
如果发生在血缘关系间,或者同事间,我们尽可能地远离,做好份内的工作,免受其影响。
作者在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教我们如何分析与鉴别,以及下一步抛开关系的具体行动。任何时候,我们需要坚定做自己,可以妥协和包容,但绝不让有毒关系侵扰我们的自尊,破 坏我们的身心健康。用这四步法结束有毒关系:识别、逃离、处理和跨越,与对的人一起拥有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读后感(七)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 作者[法] 海伦·莫内(Helen Monnet) 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著作。书里一共分为识别、逃离、处理、跨越有毒关系四个阶段,帮助大家确定那些不健康的关系和建立它们的人,掌握亲密关系和职场关系的特点,从而摆脱这些有害的关系或直面它们,从这些糟糕的经历中汲取力量,重新获得自我存在感和自由。 你是否有过付出了真心,却得到很少的回报,甚至一无所获的经历?该如何辨别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哪些是复杂且混乱的有毒关系?如何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不再落入它们设下的陷阱?而这也正是我们平常说的好心办坏事。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将自己认为对家人是好的或是有用的,总是不为余力的给家人推荐,例如我自己之前接触了一点刮痧保健,而通过自己不断体验也确实是感受到了它的好处,于是不分青红皂白,给家里人每人都配上了工具,一得空便开始说教,哈哈……也因为是自己家里人,他们也不好说什么。而书里讲到的那个通往地狱的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里的那个克里斯蒂亚娜就像是我以前所做的一样,虽说自己本意是好的,但是要明白你自己所认为别人所需要的东西,其实是别人不需要的。如果长期这样下去,那我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就是“有毒”关系了,矛盾也会开始产生,家庭开始不和睦。如何识别这种关系,书里讲了其实你自己的身体是永远不会说谎的,比如在事前想到几分钟之后要再相见,那你自己的身体会有什么感觉?在事中,在面对这个人时,你的身体会有什么感觉?在事后,当这人走远时,你的身体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个方面以前还从来没有关注过,没有关注身体的反应。这个以后值得关注。尽管大多数人际关系都对我们有益,但也有一些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心理平衡有害。跟着书里的建议一起来学习,在有毒关系出现前或是在事中能及时发现,及时将这种有毒关系厄杀在萌芽状态,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被别人所伤。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读后感(八)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不自在的、时不时会有负面情绪时候,很有可能我们就已经陷入到了一种有毒的关系之中。而有毒的关系,是在特定背景下建立起的对于自己或对于他人不健康的关系。 有毒的关系可以存在于职场、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等任何我们生活中必然要面对的场景之中。但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怎样识别、处理并真正的逃离、跨越这段关系,学会保护自己和更自尊的生活呢?
海伦·莫内,心理治疗师,出版多部心理学著作,而她的这样一本书《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就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带我们进入这样一种会给我们带来深刻影响的关系之中,通过对于有毒关系的识别、处理,最终实现逃离、跨越它的目的。
那么我们看一下有毒关系具体是怎样形成的?任何关系都是两个人的事情,当我们陷入有毒关系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只去寻找别人的原因,也需要从改变自身做起。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卡普曼三角”的心理游戏,它是指在现实中的关系之中,往往会有三种身份,即拯救者、迫害者和受害者。当一个人处于其中一个的时候,关系中的另外一方会自动的成为三角中另外两个方面之一。
从这样的理论,我们可以认真梳理自己所处的这样一个三角的哪个位置?把我们带入有毒关系中的另外一方又处于哪一个位置?就能够对于自己在关系中的地位有着清晰的认知,才能从有毒关系之中跳脱出来,否则极还往往陷入“有毒关系”而不自知。
这也就是说有毒关系往往是隐秘的,因为它更多是一种以“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无论是在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之中,关系的建立都必然是以爱的名义开始,而有毒关系就是以爱的名义剥夺对方的决策权,不管对方需要什么,只以自己的喜好给对方,这才是陷入有毒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作者建议的识别有毒关系的策略呢?作者提出当我们陷入迷茫之中的时候,有时就要暂时从关系中跳脱出来去,走向大自然之中,借用优美的感官刺激去净化自己的心灵,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反而更能识别我们的困境。
如果我们已经能够了解到自己处于有毒关系之中,那么我们怎样从这样的关系之中逃离呢?因为有毒关系更多是一种以爱的名义而存在,当然也就会有着很深道德绑架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面对着这样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有心理准备,要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要学会尊重自己,当然也不能用同等的方式来报复对方,这样只会陷入有毒关系的循环之中。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最好能够有着专业的指导,而这样一本书《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就是给我们时时提供助力的指导书籍。在这本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方案,更有着很多现实中的案例,都和我们自己的生活极为相似。通过这些建议和案例的分析,我们也就能够更清晰自己的处境,更好的应对关系,最终实现“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的目的。
《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读后感(九)
当你在恋爱和工作与人交往没有感到轻松自在,反而感到疲惫不堪或内心痛苦时,你就要小心了,也许你已经陷入了一段有毒关系中。顾名思义,有毒关系只是比喻,它代指的是使我们情感上甚至身体上受到伤害的那些不健康关系。 如果你想知道有毒关系产生的原因以及该如何摆脱有毒关系的控制,那么你真该读读这一本《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
这是今年4月刚出版的一本有关心理学、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的心理自助类书籍,阅读这本书时让我想起了读过的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虽然《亲密关系》写的是沟通、爱情、维持和修复亲密关系,这本书写的是如何正确识别、逃离、处理、跨越有毒关系。虽然两本书的主题截然相反,但它们的底层逻辑却是相同的,都是“期望”。亲密关系的维持需要双方能够相互满足情感上的期望,而有毒关系往往是由于期望无法达成而变得有毒。 本书作者是法国心理治疗师、放松治疗师海伦·莫内(Helen Monnet),她出版过多部心理学著作,如《101条减压黄金法则》等。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四步法,把如何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的方法分为识别、逃离、处理、跨越四个大章节,每个大章节分为许多有意思的小章节,每个章节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如果你有兴趣读这本书,可以直接去读自己兴趣的章节,不影响阅读体验。
如果没有兴趣或时间去读书,也可以看我从本书中总结的三点对你可能有帮助的知识。 一.如何定义有毒关系:有毒的不是人,而是关系 作者在开篇就开门见山地指出在一段“有毒的”关系中──有毒的是“关系”,不是人! 一段关系至少要牵涉两个人,开始和继续这段关系都出自你的判断。当关系变得有毒时,你也具有微不足道的责任。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女性,化名芳芳)和她的男朋友(男性,化名文文)的故事,芳芳和文文是一对交往了差不多十年了的男女朋友,他俩的感情几乎破裂,但却一直没有分手,始终处于分手又复合的反复之中。 每当芳芳想要分手时总是向我哭诉文文是自恋症,对她进行情感控制,并且在外还有小三。而我总是劝她赶快分手,但最后又总是不了了之,没想到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开始闹分手。 当我终于受不了他俩之间的反反复复地闹剧时,对芳芳说,如果不分手,就好好过日子吧。却没想到芳芳一下子变了脸色,反而对我破口大骂,说我和文文都是一丘之貉,都看不起他,都是假清高。 我没想到我一片好心,反而被骂,顿感十分委屈,但也不好对她发火,只好强忍下来向他道歉,回到家中我越想越气。 直到我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恍然大悟,芳芳和文文,我和芳芳都分别陷入了一段有毒关系中。芳芳和文文是有毒的情侣关系, 这种关系毒性往往是一种“毁灭性的依恋”,表现为过分地依赖和畸形的占有欲,如芳芳和文文的分手又复合, 虽然彼此感到痛苦,却又难以了断。我和芳芳则是有毒的朋友关系,友情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自由和相异性的关系,而朋友关系的毒性却常常表现为跨越了界限,无意识地操纵和控制对方意愿的过分言行,如我对芳芳感情生活的干预,越过了界限,使芳芳感到被冒犯,终于使我们彼此都痛苦。
二.如何识别有毒关系:关系变得有毒,往往都源于关系双方地位的不平衡 大多数有毒关系都暗含关系中双方地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往往是无意识的心理机制导致的。这种关系最初是潜伏的,随着时间潜移默化地演变。 本书中讲了一种“拯救者-受害者-迫害者”的三角模型,它被称为卡普曼“戏剧三角”模型,被美国医生兼精神病学家艾瑞克伯恩在他的“交往分析”理论中引用,广泛地应用在心理学关系领域中。这个模型指的是在所有人际关系中,一个人总是在扮演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之间相互切换,周围的人为了维护容量耕裸粉持这个三角的平衡,会无意识地扮演对应的角色。 而在有毒关系中,受害者通过压抑自我来殷勤地讨好迫害者,迫害者在受害者的纵容下自我过度膨胀,于是受害者被迫害者所控制,沦为被利用的工具。 接上面的故事,分析一下芳芳和文文为什么会陷入有毒关系之中。首先是芳芳和文文既然能维持10年的关系,想必其中一定有真正的感情在,那为什么还会变成有毒关系呢?运用书中的知识我们能知道是源于芳芳与文文之间关系的不平衡,芳芳面对文文一直有一种潜在的自卑,认为文文看不起他。 所以芳芳一直通过付出自己来取悦文文来获取他的爱,此时芳芳处于拯救者位置,但是一直不满足自己单方面的付出,久而久之自己就只感觉到痛苦,感觉不到被爱,此时方方处于受害者位置,因此陷入了一段有毒关系之中。 我虽然长时间承受芳芳的抱怨,此时我处于拯救者位置,但我自己也感受到痛苦,不知不觉间从拯救者变成了受害者。芳芳也从受害者变成了迫害者,于是我与芳芳的关系也不再平衡,再加上我当时对芳芳的痛苦无法真正理解,武断地劝她分手还是复合都不能帮助芳芳走出困境,反而激起了芳芳的逆反心理。
三.如何掌握有毒关系:反向逃离并不可耻,正面处理亦讲方法 当面对有毒关系时,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有毒关系之上,逃离有毒关系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许多人之所以无法摆脱有毒关系,是因为害怕被孤立。 孤立是一种排斥,是一件痛苦的事。然而害怕被孤立往往代表我们内心有对他人有过分的情感依赖,所以当我们摆脱依赖,更加重视内心独立时,就可以把孤立变作孤独,而孤独是一种自由。 在某些情况下,当无法逃离有毒关系时,也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关系。通过在需求与自主之间找到平衡,即认清对方无法完全满足你的需求的事实,不再向对方要求他无法给你的东西,以及按照自己的规则独立管理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保证自己得到尊重。
下面是我总结的掌握有毒关系的方法。 通过在精神方面询问自己四个问题“询问自己是否要维持这段关系?”这段关系是否让我们两个人都有收获?”“目前我真的渴望发展这段关系吗?”“这段关系是否使我们两个人都舒服,甚至使我们得到共同提升?”同时在身体方面观察自己腹部的反应,因为腹部是第二大脑,能够代表我们潜意识的想法。 如果你清楚地回答“否”,(腹部也有所反应),你应该选择逃离这段关系。当选择逃离关系时,你可以选择写一封电子邮件或一封信通知他,这表明你并非冲动行事。或者你选择“装死”,不回他的任何消息,这要求你有胆量坚持住,以及承担对方可能不安的风险。或者你可以选择安排一顿告别餐,在用餐过程中表现出你在耐心地倾听对方的意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尊重对方,更好地让对方心服口服。 如果你清楚地回答“是”,你应该继续这段关系。继续关系代表你应该取回主动权,可以用多种感官,让自己内心愉悦和平静。如,你可以花点时间去花店逛逛,去闻一束你感觉最香的鲜花。或慢慢地品尝一种成熟度刚好的水果,感受口齿间留有的甘甜。或用手去触摸公园里你最喜欢的一棵树,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或独处时即兴歌唱,聆听自己的声音,可使你平静下来。或带着你的手机或相机,用崭新的目光去探索你所在的城市。 如果你有所迟疑(腹部始终没有动静),你应该采取谨慎原则。克制自己,不要去推进这段关系,然后好好看看会发生什么。当有主关系,受血缘所支配时,可以选择保持距离以冷静沟通。
最后聊聊这本书告诉我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从来不会遭遇一段有毒关系。但只要保持自尊心,不去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所伤害,我们也能从有毒关系中汲取力量,并从中获得自我存在感和自由。只要正确识别和掌握有毒关系,有毒关系就会变成我们人生一笔宝贵的经验,使我们再也不会被同类问题所困扰。 正如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说到,杀不死我的都将使我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