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茶园》,我深刻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作者通过描绘茶园的景致,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尊重。这篇文章让我思考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茶园读后感(一)
残雪在《海藻》中写道:“我听到雨点打在窗玻璃上的沙沙响声,满屋子都是那种清新的、淡淡的腥味。” 此刻的北京正在下雨,雨的意象奔驰,奔驰,再奔驰。古典意涵碾轧现实境况,芭蕉秋雨坐忘有蓬之心。大雨中读残雪,迷狂中读诗经。象征,隐喻,晦涩,含蓄;风雅颂,重章叠,思无邪。精神病人与魔幻现实的无意识的合谋,哲学妄想与语言错置的有限度的接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22.8.21
茶园读后感(二)
长期读不会超越预期以内的文字,被规驯;今天一读茶园,吓到了
太神神鬼鬼了,到底是写实还是虚构,那么真又那么胡扯,但又还是那么真
心理层面的感受都是真的,现实合不合理也并非不合理
但就是太怪了,没说的比说出来的多太多了,而又不知道真的想说什么,就是有强烈的感觉,挥之不去的意象,好像都看见了,但完全没有看懂
茶园读后感(三)
我比较爱看短篇小说,残雪的长篇小说可能写得更好?
据说残雪做了几十年的文学实验,显然实验的对象不包括语言。细节之外还有细节,人物之外还有人物,蛋炒饭之外还有蛋炒饭。 桌子上摆着血红琉璃碗,大地震颤起来,一跃到屋外被大水淹没的学校,弟弟还在里面上学,挤过避难的人群,原来学校里有一个大池塘, 弟弟正在抓鱼呢?弟弟说,这里的鱼可难抓可好吃了,等会给你做蛋炒饭炒鱼。
蛋炒饭可以加酱油和盐,但不要突然放条鱼进去。文体实验不比语言实验更重要。
茶园读后感(四)
残雪的写作,是的,隐喻。
但是这个隐喻,没有本体,只有喻体。 它呈现一个开放的状态。
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或现象只是更深层次、更根本的真相或实体的象征或表现形式,而不是其本身的存在。(有没有这么一个所谓的本质的存在,是另外一个问题)
它强调了现实世界的表面现象与深层本质之间的关系,暗示着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是经过解释和象征化的,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真相。
而这个更深层的真相,是面镜子,谁看过去,照出来都不一样。
茶园读后感(五)
听闻残雪是因为其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之前翻阅过几页,觉得云里雾里看不懂,今年下定决心再试试,果不其然还是如梦如幻,感觉把握不到文章的精神。或许真如残雪的好友所言,残雪的书只有一个半人能读懂,一个是她自己,半个是她的哥哥。
读后也搜了些评论,残雪的书隐喻较多、较深,且蕴含一些哲学知识,如果相关储备不足,读起来只会觉得作者想象力好丰富,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
书给我的感觉是,你知道作者在隐喻,但又不太确定隐喻的是不是你所想的东西,或许书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另一个感觉是,书里的文字、词语用得很碎,有些行文和常规写法不太一样,文字有种陌生感、距离感,似乎一直是在作者构建的院子外面摸索,茫茫大雾却摸不到栅栏门。
茶园读后感(六)
开门见山的说了,读这本书的感觉就是像在接受一堆情绪思想。这和普通的故事不一样,一般故事到最后你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想传达的最终感情,而这本书,就像是把这些整体感情抽象出来,然后一股脑的输出。这显得不像是在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因为中间一堆隐喻思想会干扰读书节奏,这就显的那些看不懂的里层隐喻和表层故事分割严重。而里面的隐喻也不统一,从来没给人过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只会汗流浃背。
再说说里面的隐喻,(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下面只是我自己的感受。)就第一篇茶园,非常像一个微观社会,不同人物并不是单独的“人”而是一个社会群体(之后的每篇也差不多),作者应该非常了解《资本论》,这篇故事就像是把不同的阶级抽象出来,再套用在故事上。而这些类似于社会层面的抽象概念本身是没有实体的,这本书将这些不可言说之物实体化,所以会让读者非常混乱,并且有像做梦一样的感觉。
茶园读后感(七)
初读残雪并不如所想之貌;小说总体分为五元素,彼此时有交融——鬼魂灵异、家庭意识、人与自然、爱情、乡愁,其中,爱情类最为气势弱,所言空洞、单薄无力,或取来其他几类玩弄过的些许零碎;鬼魂灵异类契合了作者诡谲的文风,显出较高的整体性;而更值得称述的人与自然类,其思想内核并无新奇,是作者的写法使之可观;至于乡愁,在《远游》一篇中体现最为明显,突破了传统概念的桎梏;最后,家庭意识带有神秘而一脉相成的性质,可以由此想见残雪其人的早年。
每篇文章都充满了模糊不清的疑问词,指鹿为马、意义含糊的情况以及难辨其然的结尾,而占据文本走向支配地位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唯意志论。无疑,残雪才情颇佳,足以盖过许多同行,然而,如此放矢想象力,单单进行超现实的简单摹画,却不加以凝会升华,却乎有些恃才放旷,在读至《我的大草原》中有些长段,令人一下提起精神,那么,残雪的魅力也许更在长篇?
茶园读后感(八)
《茶园》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残雪。 残雪是先锋派代表,在强有力地突破近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西化,逐字逐句有卡夫卡的影子。《茶园》展现出了包括意识流小说、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等在内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诸多特点,强制性地拆除了文本同现实世界的联系,饱含象征和隐喻。 习惯了一分钟八百字的阅读速度,本书前几篇——有别于《山上的小屋》开头——使我熟识了这个作者,后几篇则令我逐步产生审美疲劳。她的叙事给我感觉“xxx到xxx产生xxx联想引发xxx象征”的套路,同质化严重。当然,由于我的阅读量还不够,我相信在读过她的更多作品后我会有新的感受与更高的鉴赏力。 关于后天(2022/10/6)的诺奖,她还是有希望的(至少比其他当代作家可能性更大,虽然我更看好余华),毕竟她近年一直在赔率榜上,而且诺奖也该轮到亚洲了。但她并没有很好地传承并发展我们的文化(或者说语言习惯),对西方文艺理论有一种可疑的绝对化倾向(有待商榷),也不能真正意义上地代表我们走向国际视野(虽然国际和诺奖会更接纳这种类型)。 综上,我抱着半推半就的心态看待这个人、这本书、可能得的奖项的意义。
茶园读后感(九)
看了几篇,有点看故事会的感觉.主要是我自己原因,这种写城市故事,时间又像上世纪80,90年代,内容有点男女爱情,有点聊斋,我只在少年时代故事会里读过.
当然这没有一点贬低作者意思,先锋文学可以装在一个类型文学框架里,比如博尔赫斯著名<小径分岔的花园>,就用一个间谍小说开头,而安部公房<燃烧的地图>起头也像一部侦探小说.
当我放弃理解象征,隐喻这类东西,看下故事框架,叙事节奏,就感觉每篇都差不多,上来平铺直序,然后进入迷宫式难以理解部分.我都有点期待一上来就写,比如"茶园白蚁吃人","多人发现自己情人是同一人,而且是孔雀变得",上来就直奔主题,你可以说我浮躁,公众号,营销号写的震惊体,看多了.不过,卡夫卡最著名变形记,上来不是就写了,"清晨,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没有铺垫,直接进入迷宫.作者如果写,估计要先从前一天开始写,白天遇到主任,晚上遇到父母,写个两三小节人形态,然后第三第四节才能写到清晨变甲虫.
当然当然,作者的确不一定要写的和别人一样,我也没读过当代先锋派的东西.这篇我只是有点读不下去,走神时候胡思乱想.
茶园读后感(十)
那么多概念加持其身,写出来的文章似乎需要一本名为《残雪字典》,方能读通。我确实认为有的作家愿意将情感渗透在简约的文字中,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浸润;也有人起着奇怪的名字,用一种神奇的意识流(对不起)方式,去写一些所谓需要“训练”才能读懂的作品。
即便是《万有引力之虹》,好歹只是读来晦涩,倒不是让人难以阅读,毕竟又是那么大体量的作品。我从不觉得情感需要用这种繁琐地属于个人的意象去表述,这是谜语,不是作品。况且作品节奏上的衔接已经超越了正常读者所理解的节奏,读起来就像吃了见手青看着正常的事物扭曲成奇妙的物件,再转头质疑你为什么不能读懂?
本来我认为石黑一雄的诺奖,至少让残雪有希望,但是目前阅读观感,还是村上春树更有机会些。
后半段的作品我是直接跳读的,前半段就目前我的阅读方式也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我个人解读能力有限,概念解释概念的结果就是陷入一种似是而非的困境中,且语言成为了阻碍,成为了一种炫技的方式,这点上我觉得《黑死馆杀人事件》表现还真诚些。
我对她的作品无话可说,可能也不能像我阅读余华和莫言那边会觉得好,也不是王小波那种作品的风格,卡夫卡我读的不多,不作类似风格评论。
茶园读后感(十一)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残雪写的小说。你要问我咋样,我会说是好看的,也是有趣的,可是你要问我读懂了没有,我得实话实说:没懂!毕竟我天资有限。不过既然没看懂,我又是个好学的,那就去看看别人怎么说。不看评论区还好,一看发现骂战一片,好不热闹。说这书不好的很好理解,毕竟你费劲巴拉花了半天时间读一本书,到头来却完全不知所云,想不生气都难。可夸这书好的,我倒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大多都是说残雪的书如何有高度,如何有哲理。可究竟到了什么高度,又蕴含了哪些哲理,却没几个说得清。所以要我看,大多数说看懂的也并非真的就看懂了,多数也不过是在附庸风雅罢了。 其实看不懂就说看不懂,没必要不懂装懂。毕竟人家作者也说了是写给自己的书,也没强求读者非得跟她共鸣。那些说全世界只有一个半人能读懂残雪的,大概也是高估了那半个。能读懂残雪的大概只有残雪自己吧。 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虽然看不懂却还是觉得残雪的书好呢?如果抛开哲学啊,艺术啊这类虚无缥缈的东西,单从感官的角度来说,你就不得不承认读残雪的书是刺激的,是愉悦的。既然作者本人都说她是不假思索的,凭着本能在写作。那我们又为什么不能不假思索的凭着本能阅读呢?放弃思考,放弃抵抗,所有文字都会幻化成图像展现在眼前,印入到脑海,你也就由此进入到那个魔幻的世界了。所以残雪的书对我来说,就是纯感官的享受,别问为什么,那不重要。既然作者是用心在写作,那我们就不要用脑看,这也算是一种尊重。另外我觉得用巫师这个词来形容残雪,再恰当不过了,是真正懂她的人才会想到的词汇。
茶园读后感(十二)
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这是这本书里面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这本书里很多元素都是中国传统元素,比如庙,窗花,古城墙,赶尸鬼,鲤鱼条龙门等,但是我能看懂的还是很有限。
《茶园》讲的是成长,《海藻》讲的是失恋和坚强,包变成绿色的时候,说明阿泉找到了自我。《家族的守夜人》讲的是去世的亲人们,这边的人挂念着那边的,那边的人挂念着这边的。
《艳遇》讲的是独身主义者对爱情的向往,《戴公庙》里面的哥哥应是生了场大病,妹妹一直守护着他,而他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回来了。
《古城墙》其实是墓地,《山上》讲的是上坡的难,《姥姥的小房间》讲了老年人因为种种原因生活不能自理之后的艰难。
《隔墙的那边》,《绝技》比较短小,也似乎并不在讲什么大道理。《隔墙》里面主角对隔墙的那一边很感兴趣,结果发现那边的人却对隔墙这边无趣的生活很感兴趣。这种发现又何尝不是我们偶尔在生活中的发现呢。
对我来说难理解的是《幸福》和《秘史》,我始终不能理解这两篇想要讲述怎样的故事。
书里面有些元素会让人不是很舒服,比如《茶园》和《山蚁》里面提到的成片的蚂蚁,画面感太强。又比如《秘史》里面提到的鸟的气味,会让我回忆起劣质羽绒服的味道。
每篇小说风格都是类似的,基本上都是主角完全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被人引领着去经历去感受然后产生变化。只是读的时候还是跟不上主角的变化,导致看不懂。
茶园读后感(十三)
五星,女神短篇集,直通年度Top20。每个故事都像一个亦真亦幻的谜题,正如小说中一再强调的,“许多事都不能看表面”“一切都不会是毫无意义的”“这里的每样东西都可能不是它看起来的那样,你得提高警惕”“它们庞大的根系属于地下的世界”“有些启示总是同风一块儿到来”——每一个短篇都蛰伏着大量的魔.幻、诡.异而艰涩的隐喻、象征甚而谐音梗。因此,我们要注意辨析话中之话、幻梦的反面、时.代的背后。全书给人的阅读感受同它给人的云里雾里一样,无不让人惊愕得匪夷所思,让人沉陷于一种混沌抑或微醺的状态中——恍若身处但丁《神.曲》的幻境中,给人持久的过山车般的后知后觉的冲击力,以及莫名的感动。所有的人物都像得到了某种神.启般,大智若愚又讳莫如深地洞.析着时.代.经.纬之下的阴影,悄然地为历史的沉疴和痼疾把脉。书中的对话就像在和遥远的古人对话,像和渐渐灰暗的时.代.对话,又像是只在和自己的心对话——一切都恍如大梦一场。每一个故事都非常适合拍成脑洞大开题材的电影。 同名篇《茶园》和残雪的中篇《神秘列车之旅》如出一辙——都是一片荒原,一片70年代的黑.铁.时代大地上的荒原,两篇都和畅销口水《摆渡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都远远高于《摆渡人》。“黄伯”作为被“查”的知识分子,被下.放到了实则是寸草不生的荒原的所谓“茶园”,而这里的树唯有光秃秃的树干,被下.放的黄伯,却还要时时刻刻地面对茶树死后长出的“自.查”与“被.查”的“白蚁”们(知识分子被.治zui的证.据,抑或“查”.抄出的产物,或是被.害.者最后成了监.“察”者?),而且,还有偶尔路过的“野.猪”。以至于“现在我的茶园成了白蚁园了”,而“我干脆睡在园子里,因为这里可以消除疲劳”,因为睡在茶园里即时刻被“白蚁”——守护抑或“监.察”,反倒更安全了,不用担心被.举.报、诬.陷,而且,这里还有前仆后继地化成枯木、长出“白蚁”的同类(知识分子)。而代价也日益显现出来——“我忍不住,所以我没把我这一生计划好”——因为黄伯忍不住为知识(思想自由)而反.抗,以至于他的思想被永远禁.锢。 《秘史》:这篇文风有些像亦舒的言情,像日本的轻小说。 岛中有鸟,岛是诸.鸟之巢。岛是思想的外化,是精.神的彼岸,是灵.魂的解.药。但是为何说“我们是这一带最强壮的人”? 我试图将这如梦似幻的密集的隐喻与70年代联系起来,然而越想越沮丧——羽毛的标记功能,是不是像70年代的某种思.想.洗.脑? 《海澡》:每个人都有着金银花般美好的过去与河泥海澡般沉在水面之下的不忍示人的沉痛的记忆。但香气不散,流水不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荣.辱.欢.怨,才构成了完整的独一个我。本篇像带着魔.幻气息的亦舒都市言情。残雪的隐喻又多又晦涩,我也捉摸不透。 …… 另外,残雪有挺多小说中有主人公坐在公交车上或火车上的情节,公交抑或火车,似乎成了某种通.灵的媒.介。 可以说,《茶园》近乎每一个短篇都会让我想到那个黑.铁.时.代的十年。我想,《茶园》这本书落榜所有的年度十佳评选,大抵是因为那些隐隐约约的关于70年代的话中之话吧。不然呢? 读了大半年,读罢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茶园读后感(十四)
这篇文章很短,读起来很轻松,像海藻本身。我的一个朋友说这篇小说像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可以挂在墙上的那种,文字读起来像喝汤那样顺畅,但是却奇异诡谲。干干净净的,有透明的质感。有那样一句话和北岛的那句“诗歌之光照亮突然醒来的人”等同,你之所以能够看见他,是因为他一直在看着你,投向未来的目光和古老的深意一直都存在,在那里等着你的前往,当你醒的时候会感受到他们对你的保护。这样的文章是从内部流出来的,并且带着内部的暗示出现在现实当中,读不懂便是正常的,只能感受它的存在。
第一部分:“我看不见女人,我想,她一定是一位美女。我现在知道阿泉身上那种湿润的清香的来源了,我还知道,今夜的危机已经过去了。我轻轻地叹出一口气。回去的路仍然黑得厉害。阿泉走得那么快,我死拽住她,我们在那哔哔作响的水泥森林中乱冲乱撞。有时发现没有路了,我们就用力一冲,又冲出一条路来。有两次,当我和阿泉用力猛冲时,我看到她的手提包在黑暗中闪烁出星星点点的荧光,接下来就有金银花的清香飘散在空气中。我记得那只手提包是墨绿色的,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它,手上就沾了一些水藻一样的湿东西”。在黑暗当中,危机是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光,但只有伸手触摸的时候才感受到它的存在。
第二部分:在熟悉的餐馆里,他俩比我先到。阿泉穿着一款蓝色的时装,头发剪掉了,理得像刺猬一样。我只要一靠近她就能感到她浑身的活力。我的目光在周围游移,开始是茫然的,后来我一下子明白过来:我在找那只手提包。手提包挂在衣帽架上,不是墨绿色的那一只了,是同样款式的宝蓝色。我有点失望。阿泉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朝我挤了挤眼。古老的生命力对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这是我第二次的觉醒,我知道我在寻找什么,第一次我只是感受到它的存在,
这一次我清楚的感受到“我”的存在,而作为已经抵达本质的人来说,对前往的人的境界可以很轻松的看透,她现在抵达到哪一步了,引导别人抵达是为了回归。
第三部分:“你换了手提包啊?”“不,没有换,还是墨绿色的那只。你以为它是蓝色的?那是光线的诡计。就像我这身衣服,你也以为是蓝色的吧?”我没有回答她,我觉得她在走神。她到底在想些什么?这是对前往本质的引导,也就是对现象的逃离,对相、像的逃离,期待能够抵达更加关乎本质的地方
第四部分:阿泉兴致勃勃地讲了些她公司里的事,然后我们就开始东拉西扯。没过多久我们两人就一齐住了口。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居然什么话也想不出来了。她呢,也沉默了。这真糟糕,这是怎么回事?我在烦躁中用手在长沙发上扫来扫去,扫到了阿泉放在那里的手提包。天哪,这包上是什么东西,海苔吗?房里起了微风,清新的腥味在弥漫,将我带向遥远的记忆……阿泉坐在我的对面暗笑,她起身将蜡烛也吹灭了。“坚仪,你瞧,你瞧!”“啊,你从哪里弄到这些……”手提包上那些黏糊糊的、凉凉的东西开始发光了。也许那是些细小的软体动物?我闻了闻我的手指,有股泥腥味。阿泉的声音仿佛从窗外的夜空响起:“它们是本来就在那上面的,很多年以前就在那里。”那些微小的荧光勾出了手提包的轮廓,那轮廓轻轻地颤抖着,忽明忽灭。我想象着这些古老的生物挣扎的情形,想象着它们那种不可思议的顽强的信心。是啊,它们无处不在。
在沉默当中有了对本质的把握,古老的东西一直都存在,而且无处不在。现象并没有变,手提包依旧是那一个手提包,但是我却有了能感受本质的能力。它从人类出现的那一瞬间便存在了,那巧妙的机制,在手伸向苹果的那一瞬间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只有你知道在那一天的沉默当中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现实是没有变化的,但你知道一切都不一样了。
第五部分:这只不过是湿润的、普通的河泥。当然,也有可能是某些水下动物的残骸。阿泉和她的那位老乡属于城市中古老的族类。我将这两块软塌塌的东西放进我的金鱼缸内,它们立刻就化掉了,不见踪影。但我知道它们还在那里,即使再过一千年,它们也会在那里。我听到雨点打在窗玻璃上的沙沙响声,满屋子都是那种清新的、淡淡的腥味。
人自始至终都是没有大的变化的,那人之所以为人的瞬间是永恒的存在,对不可言说的感受。只有仔细感受,把握自己内部的尽可能的感受,不忽略,找到真实的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真实的。无论如何,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拥有的,那人类的共同财富,人类存在的伟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