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摘抄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8 06:30:17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8-28 06:30:17   小编: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是一本生动有趣的绘本,通过丰富的图文结合,让孩子们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学习各种绘画技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们阅读,也能够成为家长和老师们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一篇

以前去博物馆看艺术作品,感觉最痛苦的是,面对一件艺术品,不知道该如何去欣赏。虽然可以惊叹一些细节的东西,但总希望自己可以看到艺术品所表达的更多的美。

而碰到象绘画之类的作品时,就更会觉得无从下手。作为非艺术类专业的人来说,怎么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怎么看作品的线条、颜色、细节等的表现形式?……

之前和一个做设计的朋友聊过这些主题,受到一些启发,而等看了这本书后,一方面是更形象地印证我朋友的一些观点,一方面也让自己对绘画作品中一些细节有启发式的帮助。

虽然这本书是定位儿童的艺术启蒙,但书中都是成人的作品,从其对作品的讲述来说,一个成人阅读也丝毫不会觉得幼稚、简单。而对孩子来说,感觉如果是10岁以下的孩子,如果要比较好的理解书中的讲解,可能还是有点困难的吧。

但精美的印刷、并不复杂的解说,应该能激起孩子对艺术的兴趣,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有意义的地方。

而当孩子不断地成长,会对书中的作品有更深一步的领悟,对美和文字有更好的感受能力。

在这本书的启发下,我发现自己可以第一次对着一副美术作品能静心、仔细地看很久,能慢慢地理解作品,并感受到欣赏的乐趣。

已经将这本书推荐给了身边的很多人,对有孩子的家长来说,是特别推荐!要让孩子对某件事有兴趣,家长往往是最好的引领者。而家长如果不是艺术类专业的,通过这本书,起码能有点入门,并能用自己的理解,引导孩子去理解一件作品,并在博物馆中不因自己的无知而感到尴尬。

而唯一觉得有点可惜的是,可能由于这本书是西方出版社出版的,整本书中没有中国美术作品的介绍,哪怕有一副,我就觉得非常完满。

不是说自己有强烈、狭隘的民族意识,而是觉得中国的美术作品作为世界美学的一部分,也有其很特色的东西,而我们去各地的博物馆,往往能大量接触到的是中国自己的作品。对这一部分作品的理解缺失,是有点遗憾。

而市面上没遇到别人推荐好的,与这本大黄书相匹配的同类中国艺术作品讲解。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二篇

由于在北京生活,所以最不缺的就是看各种展览。除了各种国家级别的展览馆,著名的798艺术区更是经常光顾,除了那些有年代感的展品外,很多作品是需要去根据自己的阅历、见识等自己解读的,这时候就遇到了一个问题,看不懂。

是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很多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时候,他们所思所想是根据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来创造,但我们没有经历过,也就无法切身体会。但艺术又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它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就像电视剧一样,你也许不认识剧中人物,但当你听说了他的故事,你就可能产生些许共鸣。

有人说,科学征服世界,而艺术美化世界。艺术这个词在百度里的定义很宽泛,由于表现手段和方式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

想要理解艺术,欣赏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经历阅历,还要懂得观察和思考,对于孩子们来说,世界是新奇的,而艺术更是如此,想要理解艺术,先要学会观察和思考的方法,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去理解,才会更欣赏到艺术的美妙。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是我近期在看的一本艺术大书,这本书主要带领读者欣赏的是造型艺术,也就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少量的表演、行为艺术形式。

全书一共有五大艺术门类,116件打动人心的艺术名作,在一本书中尽可能多的向读者展示不同的艺术形式,内容丰富有趣,装祯精美,无论是想要给孩子做艺术启蒙,还是平日里没事的时候翻翻看,都是一种享受。

每一件艺术作品,作者都通过对他们创作理念和作品的介绍,吸引孩子思考艺术背后的创作过程,有一些大图太过于精细,作者还会拆分开来给读者展示,做到小图变大,细节变清晰,让读者做到大饱眼福。

书中内容非常丰富,挑选几件我很喜欢的作品分享一下。

水花。

是谁溅起了这一处水花?水被溅起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这幅图由长方形、带状、线条等元素组合而成,你在这幅图里体会到了什么呢?

在此之前,若是只看这幅图,或许你只是觉得很清凉,但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突然发现这幅图变得更丰富了,除了眼睛看到的画面,仿佛耳朵、鼻子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仿佛听到了水的声音,闻到了夏天的味道!怪不得有人看展看一天,而有人看展几分钟就出来了,这大概就是区别吧?

涂鸦

你无聊的时候会不会随手涂鸦?或许你开始并没想好画什么,但当你的笔触越来越多,你突然发现,我创作了一个神奇的物体!而《国王和王后》这件雕塑作品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那天摩尔随手摆弄一块蜡,接着他突然发现捏出来的就像两个人,最终呈现的就是一男一女,而这件作品被放大,做成了1.64米的青铜像,伫立在英国苏格兰的某一个山坡上,他们就这样端详着属于他们的想象王国。

是不是突然觉得,任何时刻都可能创造出艺术!也许是玩泥巴的时候,也许是信手涂鸦的时候,也可能是在拼模型的时候!

触目艺术-无题

在洛杉矶的一家艺术展览馆里,有一件不仅可以触摸,还能带走的艺术品,那就是无题。这件艺术作品是作者为了纪念自己的好朋友罗斯,他生前体重是79.4公斤,而这堆糖果重量也是如此,观众看完可以带走一颗糖果,随后还会被补充上。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这件,原因是他对死亡有一个特殊的理解:

“随着人们不断的把糖果拿走,又会有新的糖果补充进来。让糖果堆保持原样,这就像我们认识的某个人,去世后我们会很悲伤,但当我们怀念他时,快乐的感觉又回重新回来。“

怀念一个人,就像吃了一颗糖一样甜。我无法拒绝这样的死亡理解,这太美好和治愈了。

书中还有很多艺术作品和解读,作为成年读者,我也学会了不仅仅用眼睛看,还学会了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来欣赏一件作品,这是我此前从未有过的奇妙体验。

推荐给家里有小朋友,或者自己想要学习欣赏艺术的大朋友,这本书还有一本兄弟书籍叫做《儿童艺术大书白色版》,看完这本,已经决定把另外一本也入手了,期待更多体验。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三篇

对于一个看不懂艺术的人来说,最煎熬的莫过于欣赏各大流派的艺术创作……不论是油画、雕塑还是其他形式的艺术,一律是雾里看花,一脸懵。而懂艺术的人,能从笔触线条、表现形式、作者生平一直讲到创作背景。在艺术领域里,我与我才2岁的女儿并无二异。

早就听说这本赫赫有名的《儿童艺术大书》,也吃了几波安利,说它是“世界公认的儿童艺术启蒙读物”。这套书由英国费顿出版社出版,后来被后浪引进,全书一共有两本,分别是《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和《儿童艺术大书》(白色版)。

它敢卖这么贵,一定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试着引导这本书的阅读者去认识艺术。那些经典深刻的艺术作品,必然是能够被大众读懂的,不论是专业的艺术鉴赏者,还是一个刚刚开始艺术启蒙的孩子,区别只在于,我们该怎样读它。

虽然我是个艺术门外汉,但也不让想孩子错过艺术启蒙的机会。去趟欧洲的博物馆观赏这些作品自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如果家长不知道该怎么讲解,也只能是装一把高雅,回来孩子只能停留在“爸爸妈妈带我去看博物馆”的状态。很多专业授课的机构自身水平相当不错,教孩子学会绘画技术也很在行,但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启蒙这一关上犯了难,该怎么把成人世界里的专业术语转化成孩子能听得懂、能理解的艺术语言呢?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这幅画是600年前,林堡兄弟给一位富有的公爵制作的书籍插图,如果没有看内容,我的第一反应是:“哇,好精美啊!”但是看完解释就明白了,原来这张图背后有这么多故事。

600年前,我们绘画用的原料都取自天然色素——比如蓝色来自半宝石青金石的粉末,紫罗兰色来自向日葵的种子,金色则由真的金叶制成。说完这些就发现,这幅画的制作成本不菲。并且600年前还没有印刷术,所以这幅画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独一无二。甚至精细到我们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所有细节。

画下面有一行小字:“你看到两只小狗正在桌子上舔盘子了吗?”是的,如果不是提醒了,压根没看到。也许孩子会发现,但更多情况下,没有家长引导,孩子也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

这两只小狗的提示,既展现了作者画风的细腻,也表现了《儿童艺术大书》作为一本艺术启蒙书的引导作用。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

初看这幅画,觉得就是画了一场聚会,当然,作者的绘画功底相当不错,人物的表情都各不一样。这幅画的解读就像肚子里没什么墨水却非要写出一篇800字的议论文出来一样困扰。但是书中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先是把几个主角单独拎出来,有一个戴着黑色帽子的男人抱着一个用红色毯子包裹的婴儿。大多数人都是女人,还有一个人正在搅动画面中的炖锅,这个人一定是孩子的母亲,但是这个母亲不怎么细心,不信你看,满地的碎鸡蛋壳。

看到这里,会恍然大悟。噢,原来这幅画还有这么多“心机”啊,原来这是个庆生会,那个年代的庆生会这么简陋又这么热闹。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不。

作者又写了一段话:请发挥想象,让自己坐在红色椅子上看着面前的众人,看他们谈笑风声、高谈阔论、饮酒作乐。还让我们听听声音:女人们谈话的声音、母亲大声问人们是否还要吃点什么的声音……

又引导我们,如果是我们来描绘日常生活,我们会怎么选择场景,是很安静的生活,还是很热闹的聚会?

这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你用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坐上那把红色椅子的时候,你就是作者在看着这个热闹喜庆的画面。而我们要把一个场景画明白,非得把自己代入那个场景中不可。

再推导更深一步的思考:如果让你来选择,你会怎么表现日常生活?

这样一来,就完成了一次关于“孩子进行艺术创作的主题、观察的角度、如何呈现听觉、视觉效果、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引导过程。

让我们看最后一个例子。

先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们可以用点来创作。绘画既然可以用线条来完成,也可以用更小的元素----“点”来实现。我们可以用点画船,画小女孩、画猴子。

再引导孩子进行创作:你能用点来画八把伞,其中七把闭拢,一把打开么?

先让孩子试着画一下,他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不过没关系,我们来看艺术大师是怎么用点完成绘画过程的。

对乔治·修拉来说,他就是用颜料的小点来创作,他的绘画风格也被称为“点彩派”。与他同时期的其他人,大多用调色板来涂颜料,他不是,他直接把颜料挤出来,再用画笔沾上,涂在画布上。这就很有意思了,不同的点色近看是一块块小点,远看就会揉合成一幅画。孩子如果感兴趣,也可以让他们试着创作别的点彩画。

如果让我们自己看,大概只会认为这是一幅不错的水彩画而已。但是经作者一解说,立马明白了画背后的含义,甚至还可以让孩子也尝试着用这样的画法来进行创作。

艺术是一种自我满足的过程,艺术家们进行创作,更多是内心的反映,我们能读懂这些作品,也就和艺术有了更深一点的联结。《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让我们看懂了这些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也借着作者的解读,对孩子进行了一次直白、简单的艺术启蒙。能看懂艺术之美,在这世界上又多了一种自我满足的渠道,何乐而不为?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四篇

我跟先生说,女儿衣服掉了一颗扣子,她心情低落,哭了几天,三天后,我就收到了快递寄拿来的一套书《儿童艺术大书》。

先生说,孩子进入了完美敏感期,对事追求完美,掉了一颗扣子,找不到了,这件衣服就不漂亮了,完全不符合她的审美观。

我想起最近孩子喜欢用画笔到处画,也喜欢问妈妈,什么颜色最好看,更喜欢捧着绘本书看里面的图画,也总爱叫我,妈妈一起看书吧。所以一套《儿童艺术大书》,简直就是一份十分及时的艺术启蒙读物。

我一直觉得,如果孩子没有艺术方面的启蒙,长大后,就会是一个无趣的孩子。我们身边的人,对周遭的一切美视而不见,不关心音乐,不关心美术,站在一幅名画面前无动于衷,想想都有点可怜。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审美观十分重要。

为什么要帮助孩子建立完整的审美观?在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王瑞雪曾说:审美观建立的好坏,决定孩子从小到大能否远离丑恶和犯罪,也就是说,审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道德观。

这套由英国费顿出版社编,再经由浪花朵朵编译的《儿童艺术大书》,适合作为儿童的艺术启蒙,我们不需要向孩子解释什么是印象主义,什么是超现实主义,把这些晦涩难懂的概念强行灌输在孩子的脑孩子,效果远不如你轻轻翻开书本,指着其中的一幅画问她:

你身边有画中这样的小宝宝吗?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小宝宝睡觉的时候,是不是应该保持安静呢?

你发现了吗?母亲啊和宝贝是一样的姿势:一只胳膊弯曲者,另一只托着腮,就好像她们是镜子两面的两个人。

这套《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白色)精选了60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不仅有凡·高,毕加索,还有其他先锋艺术家的作品。

这套书的魅力不在画面,而是那些精心设置的问题,那些问题在向孩子发出邀约,邀请一个尚在艺术襁褓中的孩子与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家进行互动,体验艺术家们创作时的情感和智慧。

当我和孩子一起翻开第一页时,她马上就被这一幅《水花》吸引住了。

当我问她,是谁溅起的这一处水花?她马上安静下来,细细观察这幅画。这个人还在水里吗?孩子又看了看这幅画,在沉思。水被溅起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啪!”

……

孩子在问题问题变得安静,细致,有爱心起来,专注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观察力,是一切创新的基础。鲁班通过观察,发现划破手的叶子是锯齿形的,因此发明了锯;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地球引力;达尔文通过对昆虫的关擦会,写出了《论食虫植物》一书,奠定了生物学的地位。

如果说,观察能力是一切创造和发明的基础,一点也不过分。《儿童艺术大书》,通过提问,让孩子深入观察每一幅画,这些精心设置的提问,贴合儿童发展的心理。

通过观察,孩子会发现这幅画里的桌布,上面还有折痕呢。

而这幅画中,孩子还会发现,地上乱七八杂,碎鸡蛋壳撒了一地。

他们可能会在我们的引导下,发现“中间那个敞着蓝色夹克上衣的孩子拉着其他人的手,带领大家冲过牧场。”

当你问到,这幅画是快速移动还是静止不动呢?

细心的孩子还会发现:

有的孩子在奔跑……

有的孩子则完全静止……

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孩子作文的基础,事实上,那些观察能力强的孩子,在写作文时不会无话可说。

心理学家证明,那些经常问为什么,喜欢思考的孩子,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比其他的孩子更出色。

原本我以为这只是60位大师的经典艺术作品而已,但是带领孩子读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本书远不止这些,它还是一套很棒培养思维能力的书籍。

不信我问你,这幅画的风景是在窗内还是在屋里?

乍看,你会发现好像是在屋里,看着也有可能是在屋外,但是如果你再看窗帘,你就会有自己的答案了。

孩子也也一样,需要一步步启发和引导孩子找到他自己的答案,而这个过程,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你想不到吧,原本人家只想安静地做艺术启蒙读物,而读者居然发现了它附带了其他的强大功能。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五篇

我能说我收这本《儿童艺术大书》是因为受刺激了吗?

我的老领导的女儿——一个00后的妹子开了个公号,她的公众号主谈艺术,风格是这样的:

她的这篇文章中的“随便聊聊”、“早年的作品”、“标志性作品”等词句,莫名让我觉得有点“丧”。我不知道Turner到底是哪路神仙,更别说他隶属什么艺术流派、早中期画风有什么变化了。

“我没艺术细胞也就算了,不能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

于是,我收了这本《儿童艺术大书》。

收之前,我有特意做功课。

这本《儿童艺术大书》由英国费顿出版社编,浪花朵朵编译,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感觉应该是有品质保障的。

浪花朵朵和湖南美术我是知道的。然而,英国费顿出版社是什么来路?

知乎有云:

查了资料,我发现这个出版社在艺术、建筑、设计领域都享有盛名,看来来头不小。我打算什么时候看看知乎提到的这本《艺术的故事》有没有引进,顺便给自己扫扫盲。

书到了。然而……

看了这个目录,老母亲的心是无比崩溃的。

这都是什么呀?

我原本期待自己翻开目录看到的是各类艺术流派,如果没有流派也应该有梵高、米开朗琪罗,再不然也会有断臂维纳斯、《露天咖啡座》云云。

然而,都没有。真的没有。

然而,一页页翻下去,我却被吸引了。

这就是目录上所说的“找差别”那两页,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自画像。

这本书很有机心的设置了两个小游戏:

1.按图索骥辨别排顺序。

孩子们可以根据画以及书中的提示按画中青年年龄排序。因为难度系数有点高,所以他给你一些小的提示,比如说图画到底是正面还是侧面、绘画时参加的活动等。

2.“大家一起来找茬”。

书页的最末很细心的排列了一个表格。认真的分析了画中人物的朝向、耳朵是否露出、头发是否卷曲、手中有没有拿东西等。

我觉得真妙:

艺术鉴赏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需要关注的是细节。

如果家长觉得和孩子在一起没什么可玩的,那么也不妨用这本书做做小游戏。

如果说“找差别”的四副画像线条优美、细节逼真,那么“垃圾”这个主题就拷问了我对艺术的理解。

有个艺术家叫阿尔曼,喜欢保存各种各样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按照一定的序列排列,称为“集成艺术”。

比如,他把咖啡壶粘在一起;把玩具小汽车从包装盒里一个一个掏出来,然后放进一个总的包装盒;把钟表放在一个盖着透明塑料盖的盒子里。

原来,艺术并没有定式。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本书还科普了这个艺术家的得名。他原本叫阿德曼,在旅行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去掉了一半。机缘巧合别人把他的名字弄成了“阿尔曼”,他却将错就错沿袭了这个名字。

是不是很有趣呢?连我这个记性超差的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不过我后来感兴趣有用互联网搜索,阿尔曼是大名鼎鼎的法国现代主义艺术家。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一个叫做“无题(罗斯在洛杉矶的肖像)”的作品里,这本书管他叫“被触摸的艺术”。

艺术家有个叫罗斯的朋友,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所以艺术家按罗斯的体重堆了一些糖果。人们参观时可以拿走糖果,但是糖果也会被原样的补充回来。

一个糖果堆砌阐述关于人生和活着的意义,感觉很有深意。

而艺术的张力和表现力,在下面的一幅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好英俊的男子!让我很自然的想起来那个希腊故事叫做“水仙花”。他充满生机的站在那里,自信而轻松。《儿童艺术大书》提示我们关注他的衣服价格不菲,我们可以联想到他出生于比较富裕的家庭。

他的眼光看向谁?他在爱慕谁?谁这么幸运?

这只狗很友好的样子,传达出他应该是一个很和善的人。

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懂艺术,而是我们不愿意去细细的体味。

而对事物敏感的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能领会到这些绘画的机心。

没必要过多的拘泥于画派。那些东西只要愿意记忆,终将知道。

然而,对美的体察,才真的需要引导。这是启蒙的真正含义。

我果然不懂艺术。

还好,一切都不是太迟。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六篇

你来猜猜这是什么?是一堆无烟六色的糖,对吧?

其实它不是,它是一堆艺术品。是用来纪念一名叫罗斯的人。这堆糖果的重量是79.4公斤,是罗斯去世前的体重。

这件艺术品的独特之处之一在于:这些糖果和那些只能看,不能摸的艺术品不同,它是可以被触摸的,并且它还可以被带走。只不过,你以为你带走的只是一颗普通的糖果,实际上它是罗斯的一部分。

这件艺术品的另外一个独特之处在于,随着被人们拿走的糖果越来越多,会有新的糖果不断的补充进来,就好像罗斯又回来了。

这个关于纪念和触摸的艺术形式,让我一下子觉得,艺术好像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了。

这一想法的改变,其实是源于我最近看的这本《儿童艺术大书》的黄色版。

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本书的话,那就是“太有趣了”。

它的有趣在于,给每一副作品都冠以一个很有趣的名字。

比如这幅图

原名是《国王和王后》,但是《儿童艺术大书》的黑体字所显示的是《涂鸦》这个名字,看到这个名字,一下子就会让人想去了解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涂鸦,竟然能够成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再比如这幅画的原名是《秋千》

但是在《儿童艺术大书》上面,它的名字是《嘘嘘嘘嘘嘘嘘嘘嘘》

字体的颜色是由浅入深的,这样的字体设计,让我马上觉的这幅画一下子活了起来。

如果没有看这本书的话,我会根据画作的名字去观察秋千以及它上面那位漂亮的女子。但是我看了《儿童艺术大书》上面所展示的这个名字,我会先去观察,是谁在发出“嘘嘘嘘”的声音。这样,当我去看这幅画的时候,一下子就会注意到画面上面的那个小孩子,画面的细节就被注意到了。这可远比孩子靠近书的时候,家长不停的在喊“要注意细节哦”强多了。

《儿童艺术大书》有趣的第二点在于,它排版的时候,文字是采用错落有致的方法排列的。

每一段之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因果关系,你可以从任何一段开始给孩子讲。

我和孩子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基本都是读一段,和画上的东西对照一下,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不会因为有大段的文字而集中不了。更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一对应的找关系的时候,就像是在寻宝一样,孩子玩的乐此不疲的。

如果你仅仅是觉得这本书就是一本简单的艺术入门书的话,那你就可能想错了。

这本书的知识性也不容小觑。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什么是艺术。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艺术并不是那些高大上的玩意儿,艺术也不是正襟危坐在那里搞出来的,它更像是一种极为巧妙的巧合,就看能否在短时间内抓住这个小念头了。比如我们上面所举的关于涂鸦和糖纸的艺术形式。

再比如这幅画

明明看着是一个烟斗,可是画上面却清清楚楚的写着“这不是一个烟斗”。这幅画的原名是《形象的背叛》,它的作者是勒内·马格利特,它的内在原理其实是利用了视觉上和逻辑上的一些小把戏。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了,艺术是什么,其实它就是一种想法的外显化,把自己的想法,思念,和自己对于生活的思考,亦或是不经意间的一些发现,用一种合适的方法把它展现出来。

在寻求艺术的本质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如何呈现自己的想法才是艺术最根本的东西。能够理清自己的想法,才是艺术最原始,也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明白了艺术本质的一些东西,自然也能明白怎样去欣赏一件艺术品了。既然艺术的本质是内在想法的一种表达。那么,我们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就会思考它们是通过什么样的细节和什么样的形式把想法表现出来的。在观看这些作品的时候,通过各种细节,来倒推它的制作过程,你注意到的细节越多,就越能知道作者是用怎样的逻辑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的。

比如《甩鞭游戏》这幅画

这幅画主要是描绘的孩子们玩这个游戏时的一些场景。但是怎样让这个画面看起来更鲜活生动,这就需要用细节来展现了。作者霍默采用的是对立的处理方式,把运动和静止同样表现在画面中,这样的表现形式会让欣赏的人感受到跑起来的孩子一定是用非常快的速度在跑。因此后面的那个孩子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阻止他们的跑动。这样对立的处理方式,是不是让这幅画看起来更加生动了。

所以,在整本《儿童艺术大书》中,我们不会看到任何关于每一副画的一些高级的技法或者理论的讲解,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一幅幅有意思的画,作者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就把每一副画的重点部分讲解出来了。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会“撩人的大黄书”的主要原因。

我们常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但是生活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就在于不同的人赋予了生活不同的含义。生活和艺术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有没有挖掘到生活中的那些常人没有注意到的东西,以及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凸显这些细微的不同。这背后,往往展现的是我们的思考。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让他们在有限的生活经历中,体验别人对于自己生活的思考,那就是在他们的脑海中植入了一个个鲜活的思考方式,只要遇到了合适的场景,他们就会触发自己脑海里曾经的体验,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所以《儿童艺术大书》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解艺术,更重要的是,它在展现一种独特的视角,这样的视角,才是真正宝贵的艺术资源。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七篇

作为一名儿童绘画指导教师,有朋友曾经问我:怎么才能让孩子懂得“艺术是什么”?怎么才能从小培养艺术鉴赏力?或者说怎么才能记住更多的名画和画家?

我告诉她:对孩子来说,您这要求也太高了!

实际上这些问题的基础,说到底就是:如何给孩子做艺术启蒙?

但说实话,这不仅是儿童要面对的问题,一些美术专业考生或者在校学生,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艺术启蒙是很困难的事儿吗?

我认为不是!

只要找对方法就很容易!

对儿童艺术启蒙而言,最好的“教材”自然是绘本!

如果有一本绘本既有绘画原作,又有对画面的解读,还有画家的一些简介,加上不失幽默的文字,是不是堪称“完美”?

但,不好意思,这样的绘本目前还没有!

不过英国的费顿出版社(Phaidon Press)出版过一套叫做《The Art Book For Children》的书,倒是基本能满足上述要求,只是它是“童书”却不是“绘本”——里面的画不是专门为孩子画的,而是著名画家的名作。

可它的优势却非常明显!

《The Art Book For Children》最大的优点就是:图!够!大!

书里的很多图几乎是满页的,常常是一个标题下图和文各占一页,而且文字中也夹杂着很多图,或者很大的图。

就比如讲到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系列》时,图片居然占了整整三页,即便是文字里也要加入一张大大的原始底稿照片。

绝对是一本字少图多的“读图书”!

并且这套书所选的图都是艺术家的代表作,不限于古典或现代,兼容并包,几乎囊括了各种艺术流派,有绘画、雕塑,还有装置艺术和摄影,甚至包括日本的浮世绘。

可以说是一本很全面的“儿童视觉艺术启蒙书”。

能做到这些,自然是因为这本书背后强大的支柱——费顿出版社!

要知道费顿出版社可是在英美及欧洲极具影响的艺术图书品牌,它以出版高清晰高质量的艺术画册而著名!

《The Art Book For Children》另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不!枯!燥!

书里的文字很幽默,这自然不必说——毕竟是给孩子看的,板着面孔会吓跑宝宝的!

即便是画家介绍也不是那种列表式的照本宣科,而是采撷了画家的一些轶事,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推到你面前,不再是一堆摸不到的数字。

当然如果你想看数据,它也是有的,都附在书后。

就拿凡·高来说吧!

他的人生很传奇吧?他的《向日葵》有很多解读吧?

但书里都不谈,上来先问你《向日葵》用了多少种黄色,再讲颜色是怎么被凡·高涂在画布上的,然后说说凡·高的签名,最后才讲了一下这幅画诞生前后画家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不自觉的把画面和这些事合二为一,这时候一个创作《向日葵》的活生生的凡·高就来到了你面前。

看完这套书的人都会发现,书里每一个画家和他们代表作的介绍方式都不同,不仅侧重点不同,就是作为互动环节的提问也五花八门,常常是突然就蹦出一个问题来。从这一点上看,这本书的确编辑得很有“艺术气息”,非常符合孩子那种跳跃性思维,很恰当地契合了孩子们好奇心的落脚点。

它的标题中,画家的名字不大,而作品名更小。最大的加粗文字留给了作者拟定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文字作者要阐释的视角。作者基于这个视角时而阐述感情,时而探讨创作技法,时而又做起侦探——解密画作中的细节,文风随画家和作品而变,简直如同“魔术师”一般,随时会抛出一个惊喜,这样的叙述方式真的非常适合给孩子讲解艺术。

以前一直遗憾这么好的“儿童艺术启蒙书”没有中文版,不过就在这月,这个遗憾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浪花朵朵推出了《The Art Book For Children》的中文版《儿童艺术大书》!

第一次知道浪花朵朵要出这套书还是在去年,在一本书籍出版目录上看到了这本书中文版的预告,没想到一等就是大半年,但书拿到手里之后,感觉这个等待还是值得的。

首先,书的手感很好。

除去立体感极强的的英文书名之外(努努一度认为书名是真的贴上去的),全书都覆了一层“丝绒膜”,如天鹅绒般的质感,在手中有种温柔的感觉。

书的整体印刷自然不必说,颜色正,图像也清晰,仅从一些细节图和通页的品质来看,这就不仅仅是一本“儿童艺术书”那么简单,绝对可以称之为“艺术画册”。

《儿童艺术大书》目前是两卷,分为“白色版”和“黄色版”——这和英文版相同,两本书内容不一样,分别介绍了不同的艺术家和作品,内容可谓丰富。

但是读过之后,还是有不太满意的地方,最主要就是意犹未尽,感觉书太薄,兴趣刚被调动起来就翻到了封底!(实际两本加一起厚度已经达到了3厘米,大型画册也不过5厘米左右——是那种好书总嫌页太少的感觉。)

我希望费顿出版社能继续推出《儿童艺术大书》的“蓝色版”“红色版”“绿色版”……毕竟还有那么多伟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等待他们介绍给孩子们!

艺术是人类的“精神营养”,认清这一点最重要!虽说这套《儿童艺术大书》不能涵盖全部“儿童艺术启蒙”教育,但作为入门和启发兴趣的读物,它绝对是正确途径与方法!而且仅从大幅图画和极具创意的互动文字方面,这也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八篇

当初买房的时候,售房员说,这里的房子特别好,集两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为一体,到哪里去给孩子这么好的环境?为此我咬牙买了一套比预算多了一半的房子。

为了这多出来一半的钱,每周都跑过去玩,可惜的是,音乐会能听着睡着,博物馆的展览虽然有开了眼界的感觉,但依旧不知道这些绘画雕塑装置摄影究竟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有价值在哪里?小朋友一问就懵逼。

可见有了环境也不代表一切,艺术的启蒙还需要“良师”指导!

为了补功课, 让画画老师推荐了两本艺术启蒙的书《the art book for children》两册。(ps:这套书已经被后浪引进出版了!)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

评价人数不足

英国费顿出版社 编 / 2018 /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儿童艺术大书:白色版

评价人数不足

英国费顿出版社 编 / 2018 /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拿到书后忍不住一口气看完,和老师感叹,这是一本应该放在博物馆卖的艺术启蒙绘本,值得人手一套。正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杂志所说:每个孩子都能从书中这些美丽的,惊人的艺术作品中获得乐趣好启迪,它们将会成为孩子童年珍贵的宝藏。

和其他艺术启蒙书相比,这套书有三个亮点:

选材丰富且具有代表性

提问的方式,俏皮的小细节,让艺术变得平易近人

鼓励孩子通过欣赏理解作品,创作自己的作品

选材丰富,非常有代表性

《儿童艺术大书》两册选取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60位艺术家116件作品,从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到行为艺术,选材十分丰富。既有像《眼泪》《蒙娜丽莎》《向日葵》这种大众熟悉的经典作品,也有像《活体雕塑》《晚餐时间》这些不被大众熟知的前卫装置作品。

提问的方式,调皮的小细节,让艺术变得平易近人

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爱问为什么,似乎这项技能到了我们身上就已经丧失了。这本书用step-by-step(手把手指导)的方式,很好的契合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理解艺术家创作的理念,从而更好的感受作品。就算像我这种艺术小白也能够跟随作者沉浸其中。

视频中图片来源网络

鼓励孩子通过欣赏理解作品,创作自己的作品

我们让孩子学习知识,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运用所学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最近我在学一个国外的儿童绘画课,老师在课上要花三分之二的时间讲解主题相关的书籍画作和文化背景知识,经过这一熏陶,动手画画再也不会两眼一黑懵了。

《儿童艺术大书》这套书很像我参加的这个绘画课,鼓励孩子在吸收艺术大师们的思想精髓后,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绘画中,技巧和媒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运用手边的材料,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本书运用的好,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亚于去参加美术培训班。

儿童艺术大书_腾讯视频

有了这套书的打底,再去逛博物馆收获和喜悦应该会增添很多。在书的后面还提供了不少博物馆信息,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带着孩子去看看,近距离去感受这些伟大作品的带来的震撼。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九篇

写这样的题目,我真的一点儿都不脸红。

之前做《儿童艺术大书》(黄版+白版)的团购,大概半天的时间就出了3000套。不久,又传出这套书加印的消息——当时,这套书还没完全上市。

这是我工作到现在,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的情况:一本书还没上市就卖光了。

要说这套书好在哪里,我觉得最核心的有两点:

1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穿插出现。

2用提问的方式教你看画。

《儿童艺术大书》(黄版+白版)收录了60位不同年代、国别、风格流派的艺术作品,但和绝大部分艺术类图书不同,这些作品是毫无规律地,自由散漫地出现的,也就是说,它们既没有按年代划分,又没有按风格流派划分。

这样安排,一方面因为,欣赏艺术作品本来就不需要遵循什么固定顺序。这本书随便从哪一页开始翻都可以。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儿童艺术大书》希望通过这种“混搭”让人们“摒弃对艺术的偏见”。

比如在《儿童艺术大书》的白色版里,猜猜紧跟着莫奈的《睡莲》出现的艺术作品是什么?

是一张桌子……确切的说,是唐纳德·贾德的桌子。

偏见,是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最大障碍。说起艺术,我们想到的总是:

而不是:

我们不吝啬去赞美自己能理解的艺术作品,却控制不住去贬低不能理解的:“这是什么呀,欣赏不了”“这也叫艺术?”

一本书不但可以通过文字、图画向你传递它的价值观,有时也会通过章节顺序,鼓励你打破成见,用更包容的态度,看待事物。我一直觉得,要想收获欣赏艺术的巨大快感,必须从心底接受艺术的多样性。

另:说句题外话,实际上,只有像“费顿出版社”这样国际顶级的艺术出版方,才能将“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穿插出现”变成现实——它有足够的实力拿到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作品的版权,而一般的公司想都不敢想。

这就是我大言不惭地说“如果只能收一套艺术启蒙书,就收《儿童艺术大书》”的原因。

如果你把《儿童艺术大书》当成一本画集,那真是辱没了它。

每个翻开它的人,都会立马发现,在讲解艺术时,它抛弃了那种“放一幅画,讲一段艺术知识”的模式,没有把太多笔墨放在介绍艺术家的出身情况、技法特点、时代特征上。因为,对大部分艺术入门者来说——知道了这些还是看不懂画。

《儿童艺术大书》采用的方式是:挑出一幅作品最有趣、最微妙的细节,以提问的形式,启发人自己探索艺术之美。

比如,温斯洛·霍默的《快速移动》

它先借助标题提出核心问题,给你观察的大方向。

文字:“你觉得这些孩子跑得有多快?他们看起来正用尽全力地在草地上奔跑。你甚至能听到光脚踩到草地上的声音。中间那个敞着蓝色夹克上衣的孩子拉着其他人的手,带领大家冲过牧场。

之后,又对局部细节进行提问、讲解,让你自己发现”可以通过哪些手法表现奔跑着的人“

这页的文字是这样的: ”既然画面是静止的,那我们是怎么感觉到画面中的男孩在奔跑的呢?艺术家是怎么做到让他们看起来是在移动的呢?温斯洛·霍默的手法是采用对立的处理手法,他同时表现人物的运动和静止。

你能感觉到有些孩子真的是在奔跑,也能感觉到画面最右边的两个孩子则真的是站着不动。一个孩子紧紧抱着另一个孩子的腰,防止他离开自己的位置。”

因为是面向儿童的艺术启蒙书(我美术专业的朋友说,应该把书名里“儿童”这俩字去掉,因为他同专业的同学也未必都知道怎么看画),所以,这页下面又有这样的问题。

“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这个游戏叫‘甩鞭子’。在霍默的作品中,这群孩子手拉手排成一行,用尽全力快速奔跑。然后突然间,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一端的孩子突然停下脚步,而继续跑的其他人就会因此被猛烈一拉。排成一行的孩子就像是一根鞭子,这样猛地一停就像是‘甩’了一下‘鞭子’。你看,最右边的孩子站住了,而最左边的孩子们则因为突然的拉拽而失去平衡跌倒在地。

你注意到了吗:大多数孩子都赤着脚,只有跌倒的两个孩子穿着鞋。”

在做这篇文章的团购文时,我写下这样一句话:“这样从作品的细节入手,是在向孩子展示艺术之美,锻炼孩子对美的发现力;让孩子借助提示,自己寻找答案,又是在塑造孩子对艺术的领悟力。”

此时此刻,我很想把里面的“孩子”换成“我们”。

我不是小孩了,但我非常清楚,自己很需要《儿童艺术大书》这样指点我看画的高人。

叙述艺术家生平、讲艺术流派的演变容易,教人看画难。真的只有精耕艺术的人,才能用一两个问题、一两段话点透你,启发你用自己的悟性欣赏一幅画。

翻了这本书,你就能知道,公众号里那些只能讲些艺术八卦的”艺术大师“,和真正行家的区别了。

不少人问,《儿童艺术大书》的黄色版和白色版,有什么区别?

我就用封底上的话回答吧,《儿童艺术大书 黄色版》的封底上这样写着:如果你喜欢这本书,你可以继续读一读《儿童艺大书 白色版》。

作者:英国费顿出版社

装帧:精装,全彩,日本进口艺术哑粉纸

规格:250mm×285mm

页数:81

黄色版包括:大卫·霍克尼;阿尔布雷特·丢勒;雷尼·马格利特;马塞尔·布达埃、罗伯特·康平及其助手;庞培奥·巴托尼;林堡兄弟;亨利·摩尔;尤金·阿杰特;瓦西里·康定斯基;乔治·德·拉图尔;托马斯·庚斯博罗;亨利·马蒂斯;贝尔特·莫里索;让·梅青格尔;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约翰·威廉·沃特豪斯;罗伯特·曼戈尔德;乔治·修拉;韦恩·蒂伯;威尔汉姆·哈默修依;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扬·斯蒂恩;阿尔曼;温斯洛·霍默。

白色版包括:朱塞佩·阿奇姆博多;吉尔伯特和乔治;安迪·沃霍尔;老彼得·勃鲁盖尔;杰克逊·波洛克;莱昂纳多·达·芬奇;桑德罗·波提切利;透纳;葛饰北斋;文森特·凡·高;西莫内·马丁尼;迭戈·委拉斯凯兹;阿尔贝托·贾科梅蒂;雅各布·巴萨诺;格兰特·伍德;伦勃朗;亨利·卢梭;小汉斯·霍尔拜因;埃德加·德加;维托雷·卡尔帕乔;胡安·米罗;杰夫·昆斯;克劳德·莫奈;巴勃罗·毕加索;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费;唐纳德·贾德;布里奇特·赖利;扬·凡·艾克;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辛迪·舍曼。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十篇

1

我从小喜欢画画,也算有些许天赋,但没能学下去,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

于是,对艺术的向往,在我而言,就不仅仅是与生俱来的冲动,更有了一种靠近过却仍错过的执念。因为这股冲动和执念,我就不由自主会去接近艺术。去年去北京旅游,我就特地抽空去了趟美术馆,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想要好好观摩大师们的杰作。

然而,我高估了儿子的耐心,他终究还太小,即使爱画画也还不懂得去欣赏一幅画。而我自己,更是粗心大意地连眼镜都忘戴了——眼前的画都像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于是,没过一会儿,在儿子的第N次催促下,我就带着他丢盔弃甲般逃离了美术馆。

经此一来,我更加认定,要欣赏艺术,必得具备两种素质之一不可,要么是深厚的知识基础,要么是一颗能沉得下来的心。

心境这东西,看似简单,却是最难的,这牵涉到一个人过去的种种学识经历,际遇造化,也牵涉到一个人的本性和年龄,是镜中月水中花,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

但知识却不一样,它就在那里,只需人花时间去了解罢了。那么,这便涉及到一个人有没有必要去掌握艺术知识,又应该什么时候去掌握的问题。

艺术,当然不需要人人都掌握,更没必要人人都掌握,没有它,人们可以照常吃饭、生存,它也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件奢侈的、无用的东西。

但是,奇怪的是,无论哪个年代都少不了艺术,它贯穿了人类整个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远古时期的简单壁画,到当代的各种先锋艺术,人们都在通过艺术传达着内心的情感和某种精神。人类之所以伟大,恰恰是因为这种区别于其它任何动物的精神和情感,在人世间不断地流淌、延续,无意间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艺术:让人成为人》里就有这样的描述:“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和哲学家改变了人类意识的进程,他们给我们提供了我们的祖先所不曾梦想过的选择:体验发人深省的东西、美的东西、与众不同的东西、常常是令人震惊的东西。”

纵观历史,艺术的繁荣和经济的繁荣通常是息息相关的,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艺术家就会积极投身艺术,成就艺术的繁盛;在经济衰退的时候,艺术家们会收敛身上的光芒默默扛起锄头参与劳作。

那么,当我们发现了艺术的伟大,当我们生活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还有什么理由摇头拒绝摆在面前的艺术盛宴呢?如果我们已经错过了,难道不想让孩子去接触一下吗?

尽管接触的人再多也未必能出现几个大艺术家,但接触过艺术之后,人的心境会有说不清的变化,就好像在心底开垦出一片荒地,指不定在哪天就帮助自己度过了难熬的心灵饥荒。而孩子是充满灵性和想象力的最好年纪,让他们去接触,更可能开辟出精妙绝伦的世界。

因此,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在纸上随意涂抹的同时,引导他们去看一看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的作品,也许就是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接触艺术的方式了。

引导孩子们看艺术家的作品,其实并不容易,很多家长既不懂也不会说,没办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最近入手的这套《儿童艺术大书》倒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值得推荐给大家。

这套书是英国费顿出版社主编的儿童艺术启蒙读物。英国费顿出版社成立于1923年,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艺术出版机构。《儿童艺术大书》分为黄、白两本,每本书各选了从14世纪一直到当代艺术中,最著名的30位艺术家以及他们最有名的作品(不过唯独没有中国的艺术,让我相当遗憾呀),是非常好的为孩子打开艺术世界大门的启蒙读物。

2

那么,这套书是如何介绍艺术的呢?

首先,艺术要懂得观察。无论是鉴赏画作还是落笔绘画,观察是第一位的,线条走势、颜色分布、明暗光影等等,都需要一双犀利的眼睛去辨别。观察这个能力确实有很多天生的成分在里面,但毫无疑问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儿童艺术大书》很多地方都在引导孩子如何观察。

就拿《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第一页的这幅画来举例,我先问儿子,你觉得这幅画里有什么声音吗?他看了一下,马上告诉我,嗯,有两个声音,一个是水的声音,还有一个是跳板震动的声音。我再问他,还有别的吗?他又回答,没有了,因为没有别的人,这些树和房子也是静的。

再拿《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中的这四幅画来说。按照年龄大小,你能把这4幅画排下序吗?

当我这么问儿子的时候,他就仔细看了一下,按岁数从低到高,指出了4231的顺序。

问他为什么这么排列,他说因为前面两个人没有胡子,后面两个人有胡子,再问他还有没有看出别的,他就说不清了,但他的大体感觉是对的。这四幅画其实画了一个人四个时期的样貌,等我把正确答案(2431)告诉他,他还很惊奇地说,没有胡子的那两个人是女人呀,怎么这些是同一个人呢?

但也从这里开始,这些他自己翻过一遍觉得无聊的画,成功地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开始愿意去好好琢磨眼前这些画了。

接着,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艺术中的情绪。

比如下图这个男人,我问儿子,你觉得这个男人是自信还是不自信的?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自信。

还有这个船上的女人,我问他,你觉得她开心还是不开心呢?他说不开心。

等他回答完,我再把这两幅画的故事告诉他,他就很愿意听。

这些是简单浅显的情绪,还有印象派画作、抽象派画作中表达出来的情绪会更难以琢磨,却也表达了一些更深邃的东西。有些东西并不要求孩子现在就懂,只需要给他留个印象,就好像在黑暗中给他点起一盏小灯,他总有一天会驱散所有的黑暗,明晰地看清那个世界。

熟悉我的人估计都知道,我推荐绘本,都会给孩子讲过之后才写内容。这本书其实收到几天了,之前孩子不在家我就没有写,等孩子回来给他讲过之后才写。

我认为,既然绘本是给孩子看的,那我尽量还是要避免仅仅以一个成人的视角来读它,给孩子讲了之后,就可以参考孩子的视角,得到不一样的东西。同时,在讲解过程中,我也能知道,在让孩子接受时,家长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如何去克服它。因为据我所知,有很多家长把书买回来给孩子看,发现孩子觉得没劲就认为书不好。这样我就觉得很可惜,童书的价值是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去发掘的。

比如这本书,直接给他读文字,作为他这点年纪的小孩来讲,他是不怎么接受的,会说无聊没趣。那么,看了内容之后,用简单的话来说给他听,换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提问,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孩子会特别愿意听我讲。

那么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儿童艺术大书》这套书给我们展现的不同艺术形态。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堆糖果。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会觉得这种艺术莫名其妙,十分难以理解。但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这个糖果是为了纪念一个人。

作者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为了纪念他那年纪轻轻就去世的好友罗斯,在墙角下堆了和他好友去世前相同体重的糖果堆。人们前来参观这个艺术品时,还可以拿走一两颗糖,当糖越来越少以致消失时,也就象征着现实世界中的罗斯也这样消失了。

但奇妙的是,人们拿走糖果之后,也会补充新的糖果进来。这堆糖果并没有消失。这就非常有意思,就好像虽然有的人去世了,可是他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一样。

这个艺术品恰恰能够以这种动态的形式,表达出这种意义。这让我感觉非常新奇,觉得理解了一种新的东西。我儿子听过我的讲解也能明白,再把这个意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在他用稚嫩的嗓音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教儿子画画的老师曾说过:“无论什么都可以称为艺术,只要作者可以自圆其说,把它解释出来就行了。”当时我觉得自己懂了,但其实没有真懂,而现在,我想我应该彻底明白这句话是怎么一回事了。

像这样的故事,在这套《儿童艺术大书》里还有很多,里面多次提到,每一幅作品里面的细节都是有其存在意义的,有很多细节代表的含义随着画作的毁坏、艺术家的去世,就成了一种谜团。去欣赏一件艺术品,有时候也是和艺术家对话的一个过程,你会因为读懂了艺术家的心思而窃喜,也会为艺术品所展现的魅力而倾倒。

唯一的遗憾是,书中并没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中国艺术不值一提吗?当然不是,中国艺术有着另一套复杂的体系,也许是外国人所难以理解的,所以他们并没有把它们收集在内。那么,不妨留给我们的后辈去探索吧,让他们不断地攀登艺术高峰,去创造新的艺术世纪。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十一篇

我大概是个艺术盲,老大不小了,萌发了学画的冲动,开始疯狂给自己补习。这本书太适合我了,从前看不懂的“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原来,我也可以看懂艺术!虽说书名叫“儿童艺术大书”,可它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特别友好,比如我,比如我那一岁半的小女儿(和女儿一起看这本书的部分稍后再写)。

以下书评是这样写成的:找一个安静的空间,舒服的姿势,保证整块的时间可以把书从头到尾翻完,然后合上书,闭上眼,回忆书中的画面和内容,不要强制自己按顺序回忆,冒出什么就是什么,感觉差不多了,就打开电脑,把它们敲下来。在敲的过程中,顺序可能变了,刚才想起来的东西可能不见了,whatever。敲完,再去找相应的图来补在后面。

一、一锅贻贝。

我很诧异为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因为我在看时心里想的是:这算啥?太丑了吧。可是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挥之不去的贻贝。书上说,作者可能想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司空见惯,也可以是艺术。因为贻贝就是他们的餐桌上最常见的食材。嗯,我想吃海鲜了,一会儿去下单。

二、一间很吵的教室

可能是因为我刚从班级看自习回来,我刚刚离开的那间教室才是实打实的吵闹。作者画的教室里没有学生,而是一群个顶个都很牛掰的人物,而且,他把自己也画在了其中,用直勾勾的小眼神盯着你,仿佛在问:怎么着?不服吗?我就是和他们一样牛掰。

三、在秋天新婚的夫妇

一对新婚夫妇,他们的着装和所处的场景,如果书中不告诉我,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上午刚办完婚礼。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俩人都好瘦啊,身材真棒。书中告诉我们,他们是一对壕夫妻,因为他们身后那片堆满金黄稻谷的地是他们的财产。嗯,祝他们婚后生活幸福。还有,新娘的手部没画完,画家当时怎么想的呢?他可能想在新娘手里画一束手捧花,可为啥不画呢?强迫症患者很想问问他。

四、达利的胡子

好了,我现在想到了他的胡子,就想到了他那双瞪得像灯泡一样的眼珠子,一眨眼就是俩眼珠子瞪着我,妈呀。我以前不知从哪里看来的,说达利画的软趴趴的钟象征着他软趴趴的阴茎,他的夫妻生活肯定很成问题。我蛮相信这种说法的,而且我再看这幅画时,满幅都变成了软趴趴的阴茎。艺术源于生活,伟大的艺术源于苦难的生活。达利如果没有软趴趴的经历,如何画出如此软趴趴的艺术呢。

五、角落的一堆糖果

艺术家的好朋友死了,他就称了一堆和他好朋友体重相当的糖果堆在了艺术馆的墙角,告诉来参观的人们,你们可以拿一块去吃。书中说,这艺术家一定是特别怀念他的朋友,所以才希望和大家一起缅怀他,记住他。我咋不觉得呢,有种邀请大家来参加吃人肉趴体的感觉,哼,你生前我不能把你怎么样,你死后我就可以让大家吃掉你了。

六、要用放大镜看的画在书上的孤本

书中的画,就是原作的真是尺寸,我只有一个大写的服送给画家。桌上有两只超小 的小奶狗在舔盘子,做贵族的狗仔,真幸福。

七、和狮子做朋友的人

我记不得这个人的名字,但我记住了他的身份标识:沙漠、狮子、红帽子。这幅画的画家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去画沙漠,因为他没有见过沙漠,所以他选择了他见过的场景——一个书房,有矮矮的楼梯,想上去看书要先把鞋子脱掉,书桌侧面还贴着一张标签纸,摇摇欲坠,明显胶水质量不大好,或者那张标签是100年前的某个人贴上去的。画家为了让我们知道他画的是谁,也勉为其难画了一只狮子,我用勉为其难,是因为如果狮子瘦成那样,肯定早就饿死了。

八、啪!有人跳水了

淡蓝色的画面,静谧,几乎要从画面中溅出来的水花,畅快。如此简单的配色,如此平面的图形,也能传达如此丰富的信息。受教了。

二更

一、你会怎样表现速度

自行车赛的冲刺阶段,速度快不快?怎么在画中体现这种速度?画家笔下的车轮开始扭曲,公路变得更宽,车手的双肩紧耸,双手紧握车把,甚至脸都变得透明,透出观众席上摇旗呐喊的人群。嗯,这速度一定是很快了。在本页的最后,书中问了一个问题:你会怎么表现速度呢?是像这样还是前面看到的那幅《甩鞭子》游戏那样呢?

甩鞭子游戏的画中,好多个小男孩手拉手成一排,最右侧两个静止不动,往左侧的孩子还在奔跑,最左侧的两个孩子甚至摔倒了。他们在这之前一定跑得特别快。可是为什么只有摔倒的那两个孩子是穿着鞋的呢?画家想表达什么?

二、那么多的点点,喜欢还是密恐?

这位画家超级喜欢点点,他的作画方式就是直接把颜料挤在画笔上然后点到画布上,不用调颜色,因为站远了看,人眼会自动把相近的点点调和在一起。真有意思。

然后书中提醒我们:你感受到画家有多喜欢点点了吗?因为连画框上,他都点满了点点。嗯,我看到了,而且有点儿不舒服了。

三、又是那锅贻贝

为什么?为什么?我可能真的很想尝尝贻贝的味道吧。虽然这锅贻贝都是闭口的,可我仍觉得它们会很美味。我馋疯了,疯了。

四、丟勒的四幅自画像

自画像该怎么看?书中这样引导我们:你能猜猜这四幅画中画家的年龄大小吗?他们戴帽子了吗?头发是直的还是弯的?他们的眼睛看向什么方向?他们都有胡子吗?他们的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吗?背景是什么呢?

当我被这些问题引导着,再去看这四幅自画像时,各种细节都涌现出来,仿佛画家坐在我对面,将这些故事一一细述给我听。

书中最后问:如果你要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呢?这就更好玩了,我已跃跃欲试。

五、收集癖

一把把旧茶壶看似凌乱地堆在一起,一辆辆玩具小汽车挤满了一个玻璃箱,一件件未拆封的男士衬衣整齐地挂在墙上,这也可以是艺术。行吧。

六、十二个月的祷告书

还是那本要用放大镜看的贵族书,我这次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每一幅画的上部,都是一个半圆形月历一样的结构,但是有几个月填满了数字和符号,有几个月是空白的。为什么呢?

七、小蛋糕的漫画像

给蛋糕画漫画?漫画一定要让人发笑?反正我看下来觉得这些蛋糕没有一个好吃的。太多糖、黄油和巧克力了,我都不喜欢。可是它们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如果是我?我可能会给我的杯子们画幅漫画吧,我更喜欢杯杯碟碟,喜欢装蛋糕的容器们。

八、还是那对新婚夫妇

现在困扰我的问题,除了新娘子没画完的手,又来了一个:这对夫妇的表情好像在说他们并不怎么开心。你们刚结婚啊,拍结婚照不应该礼貌地笑笑吗?为什么有种你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了七年并且养了仨孩子的感觉?一定是早上的婚礼太累了,司仪的主持词还很低俗,又或者,画这幅画用了太长时间,你们一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地做模特让你们受够了。whatever,还是要祝你们新婚幸福。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十二篇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英国著名涂鸦艺术家班克斯的代表作《女孩与气球》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超过1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900万元)的价格成交,但艺术家竟然在这幅画内安装了一台碎纸机,该作品在现场瞬间沦为一堆纸屑。

相信大多数人看到新闻时跟我一样扼腕,900万,没了!?

然而专家却认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反而会令作品增值50%。

原来是一场行为艺术。不得不感叹:艺术的世界我不懂!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艺术似乎总是遥远又费解。达芬奇的鸡蛋,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毕加索笔下扭曲的脸。传世名画,我们却看得一脸迷茫,怎么就好了?

更别说学艺术了。有多少家长让孩子学艺术,是为了他们高考轻松点?又有多少喜欢艺术的孩子,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而我们能给孩子的艺术启蒙,只有送他们去画画班上课吗?

直到翻开《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我对艺术才有了新的认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才有了清晰的思路。

这是一本艺术启蒙书,这是一本充满惊喜的书。

不过乍看目录可能会有些疑惑,这书似乎特别零碎:不分大章,也没有按作品或画家年代排序。每一节的标题好像是作品名,又好像在解释作品。这么松散的结构,孩子能学到什么?

这本书确实不是为了孩子系统学习艺术而设计的,更偏向于启蒙。而启蒙有一点特别重要:激发兴趣。学习初期,孩子其实并不需要知道艺术家是哪个流派的,用的是什么手法,作品对后世有什么意义。孩子更需要的是对艺术产生兴趣,这样学习起来就会有主动性,后面再增加系统学习也不迟。

《儿童艺术大书》的有趣在于它的不拘一格,其编排就像艺术本身:创意无极限,创作无章法。里面每一节都是由一个作品引出的,这个作品可能是现代的,也可能是古代的。引出的可能是对这个作品的探讨,可能是对画家创作方法的介绍,也可能是对一个艺术门类的解释。

编写上也不是平铺直叙地做一番冗长的介绍,而是从细节出发,以提问的方式为主,画出亮点,勾出背后的故事,传递相关艺术知识。十分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而成年人翻过之后也会不禁赞叹:“艺术原来可以这么有趣!”

提到艺术,你最先想到什么?惟妙惟肖的素描、写意的水墨、达芬奇的鸡蛋、莫奈的印象派?

现代艺术最初确实是绘画和版画,但是19世纪中期以来,已经扩展到了其他的视觉艺术上,比如雕塑、建筑、摄影。而当代艺术的范围则更为宽广。比如书中介绍的集成艺术家阿尔曼。

阿尔曼说过:“我的集成技巧在于只允许我所使用的物体自己去构图。”他大量收集相同的物体,通过一定的构图技巧,给人带来视觉冲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物体的不逝。

这让我想到,孩子总是喜欢收集一些小东西,贴画、贝壳、漫画,我小时候还收集过透明胶带的内芯塑料圈。家长完全可以引导孩子用这些物品来构图,赋予这些物品更有趣的意义。

艺术可以有很多种可能。

画画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看。而为了画得更细致,他们就得仔细看。所以经常画画的孩子,观察力会很敏锐,他们能注意到周遭更多细节,以及这些细节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欣赏一幅画也是如此。比如德国画家丢勒的这几幅自画像:

《儿童艺术大书》提出了有趣的问题:你能猜出这几幅自画像的年龄顺序吗?你觉得画上是同一个人吗?

这就有意思了,简直是名画版大家来找茬啊。书里给出了一张表,列出了各项不同,你是不是都观察到了呢?

书中还有引申问题:如果让你画自画像,你会怎么摆姿势?眼睛看哪里,手上拿什么?

孩子对细节的关注将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进而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更深刻。 他们能够更好地发现数学题中的错误,更关注自己的拼写。

观察过程会促进孩子培养出更激烈的批判性思维。

比如有的孩子根本不会对天空的颜色产生疑问,而大多数孩子会告诉你天空是蓝色的,但学习艺术的孩子可能会注意到蓝色的差异,并想知道为什么天空是蓝色,而草是绿色。学艺术的孩子还会考虑建筑物中窗户的大小,以及门为什么是长方形的。

雷尼∙马格利特的《这不是烟斗》可以说是很哲学的一幅画了。这不是烟斗,那是什么呢?

马格丽特通过这幅画想提醒人们的是,要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眼见不一定为实。人所能做的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建立起各种与〝真实〞的关系而已,在此下面永远还有一层未知的领域。

让孩子多接触艺术,能帮助他们看到其他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细节,这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好奇,从而提出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替代解决方案。

艺术需要创造,这一点无需多言。不仅是视觉上的呈现,创作时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了点彩画的修拉就是很好的例子。

点彩作品是将纯色小圆点密集排列组合成色块、组织成形象,以至整个画面的作品。这类作品近看全是色点,远观人物、景象才会呈现出来。心理学称其为视混现象,即原色色点在一定距离外呈现出合成色效果。

孩子通过学习各种技法,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量事实证明,许多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都怀有某种审美情感,而这大都与他们青少年时代所受过的艺术熏陶有很大关系。以美启真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

艺术创作需要理解线条、形状、颜色,并考虑事物如何相互关联。

当我们看见一个场景,我们会将其分解成形状,然后将这些形状(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转移到纸上,我们需要考虑比例、规模、视角和深度。而接触艺术,可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知力,让孩子在表达这些概念之前就开始了解这些概念。

在这些事情上有坚实基础的孩子,长大后在阅读地图、打包行李箱、安排家具等生活细节上也能有更好的表现。

另外为了创作,艺术家必须提前计划。在笔接触纸张之前,艺术家必须对绘图的内容和排列有基本的了解。这一点点的计划和思考,对想象中的基本操作是关键。

孩子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会很自然地进行预先计划,而这种能力今后也将帮助他们的日常工作。

如果想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除了送他们去兴趣班,我们也可以在家进行艺术启蒙。这中间可以有很多亲子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要注意的是:

1、把握孩子的艺术敏感期

孩子在艺术方面的成长阶段大致有这么几个:

涂鸦期(1.5岁~4岁) 分为无意识涂鸦、控制涂鸦和命题涂鸦三个阶段。

象征期(4~5岁)能独立按照对世界的认识创造一些画面。

主观感觉表现期(5~8岁)能用线条勾画出二维的物体轮廓。

视觉写实期(8~15岁)力求真实的阶段,开始使用三维立体的表现手法了。

家长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

另外要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绘画、摄影、手工,给他们多一种选择来表达自己、观察自己的机会。

2、大自然是最好的美术教室。

大自然中的配色、构图,多带孩子接触自然,让孩子动用五感感受生活。

3、大量地看名作

提高审美,培养艺术细胞,一方面要给孩子提供更多创作的空间,另一方面,就是要大量地看名家名作。

中国的美术馆不如欧洲国家那么多,但是好在现在信息全球化,在家也可以通过看书来吸收艺术养分。

市面上的艺术书五花八门,挑选的时候有一个小窍门,就是看准出版社。比如出版《儿童艺术大书》的费顿出版社,就是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出版社,在艺术界有着世界级声望。其出版的另一本《艺术博物馆》也是可以传家的好书。

而看书时如何引导孩子呢?相信看完《儿童艺术大书》,你一定会思路大开,感到如有神助。

还有白色版哦!

我的小书店均有售,谢谢大家的支持,扫码购书可以加我微信,凭截图领取一个小红包: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

【套装】儿童艺术大书:白色版+黄色版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十三篇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说,现在的人越来越难抓住大趋势,我们只好瞅准身边的小趋势,抓住ta就有机会翻身。这话说的不错,以前一个行业兴旺到衰落最少也要10年,现在呢?5年、2年、1年就足够一波红利来了又走。想想戴维创建ofo小黄车,不过短短4年功夫,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时代变化这么快,真的是眼睛眨一眨,老母鸡变成鸭。身为一个母亲,我常常惶恐,现在我们拼了老命给孩子灌输的那些东西,学的知识会不会等不到他长大就被淘汰了?

恕我愚钝,小趋势看不到,即将到来的大趋势倒是知道一个,那就是人工智能。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自己,有朝一日是要去和人工智能抢饭碗的啊!什么的饭碗能和拼过人工智能成为铁饭碗,什么样的技能可以比得过看起来无所不能的AI呢?苦思冥想之下,我得出一个结论,艺术鉴赏能力是人类独有,机器人抢不走的。

你觉得我脑子是不是瓦特了?为什么是艺术鉴赏而不是艺术创造?不管是文学还是美术、音乐、棋艺,真的不要把人类的大脑想的太高级,除了一些顶尖的艺术家,普通的创作类工作还真不一定能难住人工智能。棋类就不提了,阿尔法狗把各路棋类大师虐得不要不要的。写作,现在电脑已经能出新闻稿了,时间地点人物一输入,不要两分钟一篇稿子就出来了。文学你说模仿不了吧,反正高深的我不知道,网文写作神器了解一下(你要描写外貌,立马给你输出1000字的小软件)。至于音乐,前阵子清华大学上好声音的宿涵现场秀了一把AI写歌词,想来作曲也指日可待。你说美术设计电脑干不了?海报生成软件已经有了,只要输入关键信息就可以了。

眼看琴棋书画在人工智能面前几乎全军覆没,但艺术鉴赏这活AI还真干不了。这个东西主观性太强,无规律可循。机器能识别色号,但是几种颜色放一起,是美是丑他就不晓得了。艺术审美在人脑里属于黑匣操作,同样一副七歪八扭的画,为什么这一幅是小孩涂鸦,那一幅就是抽象派名作呢?你问我我也不知道鸭!想来AI就更不知道了。

好,既然目标明确,艺术鉴赏能力是人工智能抢不走的能力,那拥有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将来能不能靠这个吃饭呢?未来我不好说,就现在这个视觉为王的时代,美术鉴赏能力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网上的一切东西,好看的和不好看的简直待遇差别天差地远。大到网站界面,小到产品包装,哪一样能离得开视觉效果呢?就连苦逼的公号dog,那不会排版的都是三等公民待遇啊!

必须承认,在培养孩子的美术鉴赏能力这方面,我是有抢跑的。看看囤的这些书就知道了,从《第一套艺术启发绘本》起,到《DK美术大百科》、再到《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到我无比推崇的《儿童艺术大书》,在这方面我真的从不吝啬于时间、金钱、精力的投入。我得承认我是个小气的妈妈,我家女儿什么补习班都不上,琴棋书画一样不沾,但我买书上从不小气。你们看我在这个领域买了那么多本砸得死人的大部头,就知道我是真的重视孩子的艺术素养了。

这几本书都是精挑细选过的,质量都不错,但最最最推荐的只有《儿童艺术大书》,没有之一。(黄本和白本算一家的,不分伯仲,我喜欢叫ta黄白书)。经过实际对比,《儿童艺术大书》是最适合亲子共读的艺术鉴赏大书。

刚好有手头三套同类型的儿童艺术鉴赏类书,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儿童艺术大书》的阅读体验是最好的。首先每幅画都高清地令人发指,实物对比,黄白书上的画最为清晰。《儿童艺术大书》和《DK少儿美术大百科》开本差不多大,(DK系列有多大你们心里都有数吧)。如果喊我给娃读DK,那我是拒绝的,读一页就得口吐白沫,心理负担超重,我宁愿选择狗带,而且他家一页上面要放好多画,眼睛都不知道往哪搁,看不过来的感觉。

每页信息量都爆棚的DK

一整页只有一幅画的《儿童艺术大书》

但是《儿童艺术大书》就不一样了,他们家很豪气,一页只有一幅画,绝对的焦点,留白很多,文字很少。可别以为这套书信息量低,凑页数骗钱啊,这样的设计能完全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不会有你说这幅画他看那幅画的情况出现,亲子阅读体验感极佳。书里还有很多把细节放大的小图,能让孩子和大人注意到更多的细节。很多细节书上不放大,臣妾真的注意不到。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给孩子做艺术鉴赏启蒙的时候意识到,真正的艺术鉴赏,不在于背出多少画家、年代、作品,而是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找到艺术的美。这也是我之前购买《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这本书的初衷,它是法国艺术史学者佛朗索瓦所著,也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孩子看到更多的东西。那为什么后来对这书无爱了呢?首先它的画实在太小了,清晰度也比较一般,这都还罢了,关键是问题要写两三页,到后面要在没有画的页面上念问题给孩子听,这就很尴尬了,简直本末倒置,看不到画鉴赏个毛线?还有就是答案的语言太脱离儿童,回答个问题要花N多时间去解释答案,告辞!告辞!

《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很多这样没有图只有问题的页面

很有意思的内容,可以和孩子做头脑风暴

《儿童艺术大书》这方面就好得多,有些提问看起来就像和孩子在做游戏,有找不同,排顺序,最重要的是,ta自始至终都把话题集中在作品、画面以及设计构想上,而这些才是真正能播下种子开出花的东西。外加一条,无论是提问还是回答的口吻都贴合孩子,不玩弄文采,是一本真正想让孩子把艺术看懂看透的好书。黄白书的翻译值得加个鸡腿~

然后黄白书的目录编排还没有任何规律,既不按年代,也不按艺术类型,简直随心所欲。这难道是优点?当然了,身为强迫症妈妈,很不喜欢不按顺序讲书,但是这套《儿童艺术大书》就无此虞,随便翻到哪页讲哪页,看娃心情,看娘高兴,完美。再说了,艺术形式和年代究竟有没有高下之分?毕加索要比梵高高级?不见得吧!成年人可能会以作品拍卖出的数字衡量,孩子只会凭喜好来选择。别忘了我们是要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拍卖的数字你永远记不过电脑。

一般我评书不大喜欢提作者和出版社,毕竟吃蛋就好了,谁管那只鸡~出版社就更不提了,如果说作者是下蛋的鸡,多少还会影响蛋的品质,那出版社充其量也就是个养鸡场。但是,我得提一下英国的这家费顿出版社,这可是家根正苗红的艺术出版社,他家花了13年做了一本中文版售价1680元的《艺术博物馆》,收集了近3000件艺术品的版权。1680元一本书哎,咱买不起成人版的买他家的儿童版艺术大书,也算对得起咱孩子了!

这不是黄白书的彩蛋,是我做的彩蛋。因为有三套书嘛,刚好有同样的两幅画出现在两本书上,放出来一看。请忽略我的渣照相技术啊,比起《美国科学》那时候,自觉已经进步许多了。

这本字密密麻麻,放了好几幅图的,一看就是DK的风格。看得出来DK也想走启发路线,也问了这一对是夫妻还是父女,但是这个书上重点太多,很容易会忽略掉。太多重点就是没有重点。

这么多信息量一看又是DK

这个是《儿童艺术大书》上的,究竟是黄是白我懒得找了。这里有放大的细节,尤其是那个窗台上的仙人掌,它不放大我可能死都发现不了。这幅画名叫《美国哥特式》,啥叫哥特式啊?哥特式就是特别尖。记住这句话,以后去欧洲,看到尖尖的建筑,就可以自豪地一指,看,那是哥特式建筑~记住这幅画,就懂了。

请忽略我冻僵的手指。这幅画叫《梅花A的作弊者》,记住这个名字哦。

梅花A的作弊者《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

方块A的作弊者

看起来和上面那幅画一毛一样对不对?好像是略微有点色差是吧?NO、NO、NO!看仔细了,这幅画叫《方块A的作弊者》,现在开始找不同。这真的是一个彩蛋来着,看起来一样的两幅画,其实三个人的衣饰都变了啊!桌上的钱数也不一样,看起来右边那个凯子是被一骗再骗。左边这个出老千的家伙衣饰变化不大,但是中间两位,方片A这幅里女人的珍珠变大了哦,侍女的首饰也升级了呢!所以谁是主谋,清楚了吧!为什么会觉得这两幅画一样呢?是因为表情完全一致啊!这是不是一个好玩的彩蛋鸭!

老实讲我不想放出这个彩蛋的。这是我家从来没上过任何美术培训的小朋友画的画。看起来几个公主表情都很狰狞,可能她刚刚被我骂过以后画的。但是,请容我卖个瓜,人物特征抓的还是不错的,尤其中间那个,看着非常眼熟了。好吧,这就是个彩蛋,其实真的满丑的。

看在彩蛋的份上,关注一下我的公号呗!公众号”另类妈妈“,答应我,咱们别在茫茫豆海中走散,好吗?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十四篇

儿童艺术启蒙书市场上有很多,同质化比较严重,好多书只是介绍作品的背景知识,艺术家背后的轶事等。这些内容对启发和训练儿童思维的作用其实很小,有的书孩子根本看不进去。

但费顿出版社出的《儿童艺术大书》则完全不同,它设置了一些巧妙、有趣的启发式问题,真得很勾人。

很早以前,我们推荐过费顿出版社出版的1680块钱的《艺术博物馆》。在那篇文章里,我们介绍过,费顿出版社是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出版社。换句话讲,如果你看到的艺术类书是费顿出版社出的,那闭着眼睛买就行。

这次的《儿童艺术大书》同样是费顿出版社的大作,中文版还是由后浪出版公司引进的。一套两本,分别是白色版和黄色版。

国际最顶尖的艺术类出版商费顿出品 让孩子突破自己思维限制的艺术启蒙杰作

推荐这两本给大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权威性,主要是因为它的讲述方式,那种引导和启发读者思考的方法和逻辑太棒了!

简单讲,这是那种能让小朋友,甚至是大朋友开眼、开智慧的好书!

抖音上有个小学生,经常像个老师一样给他的妹妹讲看图说话。大家都非常震惊,她为什么就能把这件事做得那么好呢?

这个孩子自己的答案是,读书多,然后积累了很大的词汇量。其实,本质在于这孩子眼睛打开了,读书让他思维开阔了,让她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她因此能从图里看到更多的信息,自然写文章有话说啊。

说句很多人不爱听的,生活中有不少大人自己就是睁眼瞎。比如说,一幅画摆在你的面前,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吗?比如,你能听到声音吗?你能分析出画中人都在想什么吗?我想很多人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

孩子也是一样,当他看到图没有什么想法,根儿在思维上。他缺乏一种读图的思维能力,缺乏一双发现的眼睛。

而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做看图说话有用处,它实际上是人立足于世的一种很重要的素养。同处一个世界,有的人因为有这种智慧,他就比你过得充盈;同看一样的信息,有的人就能注意到其他人发现不了的机会。这就是“开眼”的力量。

让一个孩子“开眼”,除了读书之外,最棒的训练就是艺术启蒙。

给大家介绍的这套《儿童艺术大书》就是帮孩子开眼睛的。它教你去观察、通过一些点,找到很多线索,然后拓展成无穷的面。孩子习得这样的思维习惯,他所面对的世界一下就丰富起来了。什么看图说话这种雕虫小技,更是不在话下。

说了这么多,也许有人还是会有点不太理解,那么直接上例子吧。

给大家看一幅画,这是老彼得·勃鲁盖尔的作品:《农民的婚礼》。然后让我们来看看《儿童艺术大书》是如何启发孩子们来欣赏这幅画作的。

首先,开篇作者就问:你能从这幅画中听出喧闹声吗?

恐怕很多人是没办法听到的。实际上,在懂图的人眼里,这个作品简直是吵死了!风笛的音乐声,盘子和水壶撞击的叮当声,还有人们的谈话声。

我们试着来给这张图片配个音:

你能听到画里面嘈杂的声音吗?_腾讯视频

这回你感受到了吧?你看,我们加上配音才能感知到,但是艺术启蒙到位的话,光通过眼睛,你就会得到这些信息。

《儿童艺术大书》不仅启发你思考,它还引导你观察作品上面的人物和细节。

比如,画上的一个穿着红外套的乐师停止了演奏手中的乐器,盯着端上来的食物:

一个戴着孔雀羽毛软帽的孩子正用手抓盘子里剩下的面包屑,可见东西味道还是不错的。

那么你还观察到什么呢?

书里马上又提示你:你是否觉得这个房间有点冷呢?

作者给出了证据,的确很冷,你看他们每个人戴着的帽子:

这本书整个的风格就是这样:用你能参与进去的方式,问你问题,让你动脑筋,教给你欣赏艺术的真正方法。

每本书30个艺术家,30幅作品,每个作品旁边的文字是各种提示,启发你在观察中思考。

你用这样的方式来看,一张图上的信息量就逐渐被释放出来了。现在你看到一幅作品再也不会没有话说了吧?

我们在前面说,好的艺术课都是思维课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艺术创作本身包含对符号的使用,这些符号又与现实发生种种奇妙的联系。

我们理解和认识艺术作品,实际上是在不断地运用思维去接近本质。而有些艺术作品在这个方面会给人非常直接的震撼。

上面这是雷尼·马格利特的作品《形象的叛逆》,这幅作品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烟斗,但上面又写着【这不是烟斗】。

奇怪了,这怎么就不是一只烟斗了呢?

艺术家说:这其实只是一张画了烟斗的画。

乍一听,好像他是在和你开玩笑。但你仔细想想,这个视觉小把戏,很容易让人思考表达边界、真实与幻觉等问题。

有可能没有这个作品的时候,你不会研究符号与实在物的关系。但是有这样的作品,你可能就会思考,人们日常习惯中理解世界的参照系是如何被打破的?这就是哲学问题了。

很多孩子天生对哲学敏感,从艺术入手,建立一种早期的经验也许非常重要。

艺术还能让人反思底层思维。

《儿童艺术大书》中有一个喜欢拍照片的艺术家叫做尤金·阿杰特。他给巴黎拍了一万多张照片。

但是他这些照片有一个核心的拍摄思路,那就是给一切拍照。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喜欢抓主要矛盾,会精心选择拍摄对象,这样做的坏处是会忽略一些自以为不重要的东西。

而尤金·阿杰特这个指导思想,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让你观察那些你容易忽略的东西。

这样一来,你就不仅仅看见了主要部分,还看到了次要部分,不仅看到次要部分,你还看到了被遮挡的部分,你一叶知秋了。

这等于打开了你的眼睛。艺术让你思维开阔了。(还记得前面我们举得那个小学生看图说话的例子吗?)

在艺术作品中,对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反思是家常便饭,欣赏这些作品,能使人保持思考和清醒。因为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放的思维又会带来天马行空的想象。这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精心设置的启发式提问,让孩子轻松与作品产生互动。

60位大艺术家,既有经典巨匠,也有先锋大咖,小读者可以跨时空与其对话,感受他们的激情与理智。

给大家上一下目录吧:

△《儿童艺术大书》白色版目录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目录

其他的例子我们就不再继续了。真得是一个比一个精彩,这些被精心设置的问题,让人欲罢不能。好问题胜过好故事!好奇心完全能被调动起来。

简单的角度入手,一头扎进一个神奇的世界,连大人都会感叹:原来艺术是这样子!

总之,希望大朋友和小朋友都喜欢这套书吧。

最后,介绍一下这两本书的主要策划者和作者。

《儿童艺术大书》的主要策划者和作者为吉尔达·威廉姆斯和阿曼达·伦肖。

吉尔达·威廉姆斯是伦敦艺术论坛记者,也是伦敦金匠学院和苏富比艺术学院的讲师。1994年到2005年间,她在费顿出版社担任编辑。吉尔达曾是Flash Art国际公司的前总编辑,作品经常发表在《TATE ETC》《Parkett》《Art Monthly》《Time Out》等杂志上。著有《当代艺术概况》《图像:重要的500个设计》等书。

阿曼达·伦肖,在华盛顿国立美术馆教育部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曾任英国克里斯蒂教育学院的印象派与现代艺术学老师,后在费顿出版社任职20余年,担任编辑总监。自1993年以来,阿曼达策划的多部艺术类图书在世界范围内畅销,其中就包括这套儿童艺术大书。

大师手笔,出手不凡。难怪会把书写得这么好看。还是那句话:快下单吧。

这本书还有一个白色版,体例一样,内容不同。

儿童艺术大书:黄色版读后感第十五篇

2014年到欧洲出差半个月,周末的时候,伪文艺地去了一趟文艺复兴发源地:翡冷翠(佛罗伦萨),去感受一下艺术的气息。

火车停靠佛罗伦萨火车站后,直奔心目中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去打卡。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无支撑穹顶设计堪称世界奇迹。

教堂里有人带了望远镜和放大镜,一幅画前看半天。而我们真的只是去打个卡,半小时后就出来了,直奔海边的小渔村去了……

原因也很简单:实在没有审美能力,看不懂,也不知道该看什么。

百花大教堂

在以前,不懂审美好像也没多大关系,身边同样一窍不通的人一抓一大把。

但最近这两年发现,拥有发现美、欣赏美这种能力,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再平淡的日子,也能开出花来。

于是,我开始想学要怎么去欣赏美,也买了一堆艺术启蒙读物回来。买书的时候,信心满满,觉得书买回来,我就能跟我儿子一起好好学起来了。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翻过几页之后,这些书都在书柜积灰。

直到最近,在蹭朋友的书看了一段时间舍不得还之后,果断入手一套,早已放弃对自己学习和培养孩子艺术细胞的心,又重新满血复活了。

《儿童艺术大书》

《儿童艺术大书》由英国费顿出版社出品,全球发行超百万册。

费顿出版社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世界顶级艺术出版社,对艺术、建筑、摄影、设计感兴趣的人应该都不陌生。

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出版界的地位,让世界500多家博物馆和顶级私人藏家对费顿敞开大门。

《儿童艺术大书》中展示的作品就有来自英国泰特美术馆、法国卢浮宫、伦敦国家美术馆、梵蒂冈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学院等在内的多家大牌博物馆,以及一些私人收藏家的藏品。

翻开书就被前环衬的彩蛋给惊喜到了,果然是顶级设计,满满三面,各式各样的有设计感的小图标。这些小图标看起来平凡无奇,生活中好像随处可见。

《儿童艺术大书》

但在不同人的眼里,它们的价值完全不同。以上图环衬左上角的一个钢笔图标为例,当我们学会欣赏时,这些图标就能变成有视觉冲击力的设计。

《儿童艺术大书》分为黄色版和白色版两本,不说教、不设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60幅世界名画(黄色版和白色版各30幅)。

懂行的可以按流派来看,野兽派、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点彩艺术、集成艺术、摄影艺术等等,总会有你喜欢的。

像我一样,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个门外汉,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知道可以和孩子讨论什么。

比如黄色版正文介绍的第一幅画,是泰勒博物馆的《大水花》。

《儿童艺术大书》

说实话,当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有点犯懵,这……这真是一副名画?除了纸片一样的房子,和一张没人坐的椅子之外,什么都没有,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翻到书的附录部分:《大水花》,1967年,布面丙烯,243.8厘米*243.8厘米,泰特美术馆,伦敦,英国。大卫·霍克尼1937年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市,现在美国加州生活和工作。

还真是名画,是美术馆的藏品!

好奇心驱使下,我查了一下这位大卫·霍克尼,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大卫·霍克尼,被英国人视为国宝,是当今国际画坛最有影响力大师之一。

虽然看不懂流派,但还是可以看看热闹,那这个热闹要怎么看呢?

《儿童艺术大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直接抛出了能引发观察和思考的问题给小朋友,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发现。

“是谁溅起了这一处水花?这个人还在水里吗?是整个身体都拍在了水面上,还是一次漂亮的直线入水式跳水?又或许,这个人只是直接跳进了水里?”

当我把这几个问题抛给我儿子的时候,他立马就来兴趣了,很肯定地说:“是漂亮的直线入水!”

没有生活经历,没有细致观察,答案当然只能靠猜。

于是,我找来三米跳板的比赛视频和他一起看。

图片来自网络

看完后,他改口说:“这个水花比较大,所以不是直线入水。但是,如果直接把身体拍在水面上,会很痛,所以应该是直接跳进水的!”

不错,他开始知道要怎么观察,并开始思考了,但……这样就够了吗?

《儿童艺术大书》接着又问:“水被溅起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你在画面中还看到了哪些发出声响的东西?”

我儿子这次很仔细地又看了看画,说:“就是哗的一声,没有其它东西能发出声音了。没有风,因为树没动。”

于是,我又找来十米跳台的视频,在对比看了几次之后,他终于兴奋地大喊一声:“我知道了,还有跳板的声音!那个跳板是斜的,它还在动,所以会有声音!”

《儿童艺术大书》

福尔摩斯第一次看见华生医生的时候,就准确地推断出华生是从阿富汗因伤退役回来的,把华生吓了一跳。

福尔摩斯说他的推断过程是这样的:“这位先生是从事医务工作的,但却有军人的气概。显而易见是位军医,他刚从热带回来,因为......想想看,一个英国的军医曾在热带的某个地方受过苦难,并且手臂还受了伤,这会是什么地方呢?自然是阿富汗了。”

图片来自网络

《儿童艺术大书》也说:“有的时候,在你观看一件艺术品时,你需要变成一名侦探。”

白色版第63页小汉斯·荷尔拜因的《大使像》:

《儿童艺术大书》

在这幅画中,你能看到什么?两个大叔站在一个架子前,架子上凌乱地放着天体仪、地球仪、船模、一把什么琴和什么风笛之类的乐器,还有两本书,地上还有一个不知道什么的东西…

怎么看呢?好,这页配的推论是:

“这两个人有着丰富的旅行经验(地球仪),对天文感兴趣(天体仪)。他们爱好音乐(鲁特琴和长笛),并且他们很有教养(书)。左边是英国驻法国的大使,右边是法国主教。地上的是一个骷髅头,作者荷尔拜因用它来提醒两个自信满满的人人生短暂、生命无常。”

有时候我们说孩子观察不仔细,做事粗心,但我们有告诉过孩子可以怎么去观察吗?这套书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就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一幅《向日葵》,《儿童艺术大书》里用了整整一个跨页来介绍,给出的问题是:

“凡·高在画这幅《向日葵》,用了多少种黄色和橘色?如果要你画一束花,你会选择什么花?你会整幅画都采用一种颜色的不同色调来画吗?

1888年夏末,凡·高画了四幅向日葵。他可能觉得其中两幅画得不够好,所以只在另两幅上签了名。很多艺术家在完成作品后会在上面签全民或者姓,凡·高签的是他的名。你会在自己的作品上签什么?”

怎么样?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有拿起画笔也去画一束花的冲动?不管什么颜色的,画上一通,然后再签上自己喜欢的各种名字?

我翻出之前买的另一本艺术启蒙书,简单的描述,除了成为考试的知识点外,看不出有任何让启发性的信息。

还有一本更干脆,只有画名和尺寸:

日本Coach公司的高管教练粟津恭一郎在《如何提问》一书中说:优质问题能改变人生,因为它会引发对方思考从未留意过的领域。

当我们完全不知道要看什么的时候,这些艺术品就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与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通过书中几个问题,你会觉得:诶……这幅画还挺有意思。

通过提问引发孩子的思考和观察,甚至有拿起笔创作出一幅自己作品的冲动,这难道不是真正艺术思维的启蒙和培养吗?

篇幅有限,书中例子就不一一列举。总之,是一部能够让你大开眼界的艺术启蒙读物,原来艺术并不高冷,它离生活并不远,学会这套方法,任何艺术品都知道可以怎么去欣赏。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