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简史》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读物,通过讲述芯片的发展历程,带领读者走进了科技领域的奇妙世界。作者生动地描绘了芯片从诞生到现在的壮观进展,展示了人类智慧和技术革新的伟大成果。这本书不仅为读者展示了芯片的巨大影响力,还引发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思考。
《芯片简史》读后感(一)
心潮澎湃地读完了整部书,感受到了波澜壮阔的芯片发展史。从量子物理的土壤上生根发芽,经过肖克利、摩尔、张忠谋等无数人类璀璨群星的堆叠,将一个简单的开关玩到了极致的水平,奠定了整个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基石(另一个极致是烧开水hhh)。作为一个科技产品爱好者,阅读此书有着意外的收获与体验,通过芯片的发展史将我身边的数码产品一件一件串联了起来,PN结怎么一步一步变成晶体管,集成电路的理念和优势,闪存怎么一步步问世,蓝光激光怎么问世和变成我眼前的显示器,光刻机怎么从最初的逆向显微镜发展到现在的EUV,以及贯穿其中的摩尔定律怎么推动着制程工艺这几十年来的狂飙突进,导致我年年换手机hhh。我虽不是芯片行业从业者,但是芯片在我眼里就是人类微观技艺的集大成巅峰之作,是逻辑堆叠量变引起质变的最佳典范,每次看到小小的芯片我都会脑补这是一个巨大的微型城市,电子在其中川流不息的场景,令人沉迷。
《芯片简史》读后感(二)
本书的作者具备相当的专业性,能看到这样一本系统介绍芯片历史的书,真的很开心。
本书虽然是简史,但读起来却一点都不乏味,该有的细节也基本照顾到了,作者恰如其分的点评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读完本书,除了能够加深对于芯片行业的了解,科研人员应该还可以从芯片发展历史的沟壑里找到“灵感”。CCD作为存储器是失败的,然而作为图像传感器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放到现在,也许忆阻器作为存储器可能终归是失败的,然而作为类脑计算器件却可能有着广阔的作用。
CCD图像传感器更为讽刺的一点是其发明者为柯达公司,而柯达公司却因为自己发明的东西被时代所淘汰。同样,当年贝尔实验室的高层看到新发明的MOSFET时,也因为其性能的缺陷而决定撤销MOS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而让仙童因此赢得了满堂彩。
《芯片简史》读后感(三)
继《千脑智能》后又一本读完非常想安利给别人的一本书。随着AI的大潮席卷万物,曾经无数次听到的半导体行业变得离我不再那么遥远,一个个在新闻里经常听到的公司的名字开始不再那么陌生 ,而这本书真的是一本所有有兴趣了解这个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息息相关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行业的绝佳机会。虽然大学电路学的不好的我看完也没有完全理解各种技术的原理,但确确实实对着那些行业巨头的公司终于理清了脉络,每次听播客别人讲故事,一个个人的名字公司的名字总觉得云里雾里,似曾相识又不知所云,如今却变得清清楚楚。听到“八叛徒”,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恩怨情仇,也略略了然。如今半导体行业面临着可能很多年来最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似乎越来越近的行业门槛儿,摩尔定律在量子物理的门前真的停下来,还是会在未来出现更加颠覆性的发明而带领整个人类技术实现下一次的飞跃呢?想到此时此刻也有无数研发人员正在或将要经历曾经肖克利基尔比正在经历的历史时刻,不禁也略略觉得心潮澎湃。
《芯片简史》读后感(四)
我对这本书喜欢到爆! 就是说了这么任性的话,简直不像是书评,反而好似某种营销号的广告。但即使是营销号的广告,恐怕也不会用这种极端的称赞来广而告之吧,因为太过感性且缺少必要的称赞的缘由,趁着记忆和笔记还热乎,略述个人好感如下。 详细介绍了芯片的发展历史,笔触细腻,行文流畅,是一篇可以佐酒的好书。鉴于书比较厚,酒量不好的需注意别过量。 很多细节描写,特别是对于芯片发展中的那些天才的工程师们,他们的钻研苦恼,逆境顺境,瑜亮之争,好运歹运,无数的小故事就像灿烂群星,点缀着这篇银河。读完了这本书,甚至有点读完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激动。 对于技术描写的详实,让人惊叹。 除了优点,也说个缺点。 技术描写还是有点深,有些地方看不懂,是否可以用更多,更建议的类比来让非理工科的读者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技术原理。 但瑕不掩瑜,对于这点小问题,我也无法分辨这是米饭中的沙砾还是贝壳里面变成珍珠前的沙砾。或许这种门槛本来就没法降的太低。 总的来说,推荐看看,奇文共赏析!
《芯片简史》读后感(五)
是芯片简史也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作者按照时间历程将每项突破性技术背后的人和事巧妙地串联起来,各种天才型选手和诺奖级成果,让人无不感叹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奇思妙想。 从电灯泡到半导体,短短几十年却很不容易,很大技术研究的初衷竟然是战争的需求,半导体就是如此。而当半导体向民用市场大规模应用,半导体产业实现了最大的商业化,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能够立马享受各种技术带来的便利,智能手机、人工智能和各种应用软件让生活极大的便利。 人性是复杂的,但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技术发展的进程。技术想法一流但管理能力拉胯的肖克利;被肖克利区别对待的巴丁和布拉顿起草了一篇只有一页半的论文《晶体管——一种半导体三极管》,但在论文结尾依旧感谢了肖克利“发起并指导了这项研究任务”;中村修二发明蓝色LED之后获得诺奖,只从公司得到了180美元奖励,仍然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得名“奴隶中村”的绰号;因不能认同自己性别的康韦选择变性后被开除,直到82岁晚年IBM公司才向康韦颁发了终身成就奖。自身的足够强大才能打破一切质疑,但当时代需要这项技术,即使会有人性因素带来的阻碍,但是技术还是会有所突破,技术终究是中性的。
《芯片简史》读后感(六)
断断续续,用了14个小时读完这本568页的《芯片简史》,受益颇多。
推荐每个电子电信专业的学生(或者教师^^)都读一读。
从技术的角度,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半导体、PN结、晶体三极管乃至MOS场效晶体管、数字芯片等;了解一代又一代叛逆者突破传统、不断创新,汇聚灵感的火花解决一个又一个让人绝望的技术难题;让我们知道摩尔定律能够延续至今,不是科学的推演结果,而是无数技术人员抱着一份相同的“执念”各自努力的结果。
从人文的角度,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各式各样的“风云人物”也很值得我们玩味。诺贝尔奖获得者肖克利与他下属们的名利之争,以及他“嫉贤妒能”的名声远播最终放弃创业“归隐”校园的故事;法金因为离职成为竞争对手而被英特尔从CPU发明者名单中除名,后又通过芯片上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姓名缩写“F.F”从而为自己正名的故事;发明闪存的舛冈富士雄为东芝公司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却仅得到了区区几百美元的“奖励”……不管身处那个领域,“人性”都是我们必须去认知、学习和面对的东西。
最后引用作者汪波博士的一段话和大家共勉:芯片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和叛逆史。这也是本书想要表达的主题。创新是对主流的偏离、对现有规则的破坏,它刚开始可能非常蹩脚、很难融入主流。几乎没有一项重大创新一出现就广受欢迎。虽然人们口口声声地说要创新,但其实人们更喜欢的是改良,它的效果立竿见影,因而大受欢迎。如今,芯片的重要性已经无须赘言,每个人都从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芯片危机事件中有了切身的体会。应对芯片危机,我们需要原始创新,而唯一的方法是诚挚,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和历史。
《芯片简史》读后感(七)
#阅读打卡#《芯片简史》汪波 计划阅读700min ,实际阅读548min,完成率100%
摘录:
从大的时间尺度来看,一项新发明的半导体技术实现产业化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科学研究发现新的材料特性,探究原理从而可以稳定控制材料特性,利用具有新特性的材料设计器件进行实验,针对应用领域进行优化并规模化生产。
感悟:
还算是不错的芯片发展史的书籍,比较适合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阅读。作者汪波在书中也讲到,他是有一次在和一群微电子专业的研究生聚餐时,随口问问身边的这群专业人士们一个他认为简单的问题:“MOS场效晶体管是谁发明的?”结果无人作答,于是汪波在桌上开始讲述历史故事。这本书,基本上也是给专业人士们普及专业历史用的。我曾一度试图读懂专业部分,发现汪波没有做一定的科普,于是面对这些“二极管”、“三极管”、“半导体”读得晕晕乎乎的。被迫上B站找了好几个讲解芯片原理的视频,总算是有一些概念在头脑中了。然后根据视频的推荐,又种草了基本相关的专业书籍,相信读懂了那些专业书籍之后,再读这本书收获会更大一些。书中在中后段也介绍了一些基本原理,这部分知识在科普视频里是放到了开头,我也觉得在开篇作基础介绍的话,针对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会友好一些。不禁产生疑惑,现在获取知识的方式,的确不限于阅读书籍这一种了,如果想快速了解一些基本原理,似乎从视频、公众号乃至知乎上都是可以的。当然这些根本还是来源于出版的书籍、刊物、研究。按照信息的实质来讲,也就是0、1的编码。世界上的一切信息都可以用0、1来展示,突然又回想起初中在《科幻世界》里读过一篇类似的小说,还是国内的年轻作者写的,将近二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我才能读懂那篇小说。
原来,直到1897年,人类才发现了电子!我原本以为很早很早就知道原子是可分的,电子这个“物理学上的首个基本粒子,也是化学键、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石。”居然才被发现了一百二十年。为什么说世界上的信息都可用0、1表示?因为0和1就是二进制,组合之后按照四种逻辑方式,几乎就可以表达任何信息了。而0可以看做假,1可以看做真,那么有一个开关开了、通了电则可以表示1——也就是真,没开、断了电则可以表示0——也就是假。“如果用手按下墙上的开关,每秒最多按3~4次。而继电器每秒可以切换100次,真空管可以达到每秒数百万次,半导体器件更是可以达到每秒数千亿次。因此,半导体适合做高速开关,实现芯片中的0和1的逻辑运算。”可见芯片对计算机、对电子控制是多么的重要。
书中印象比较深的是摩尔的故事:“1965年摩尔为《电子学》(Electronics)杂志写的那篇经典文章《在集成电路中塞进更多的元件》的片段:集成电路将为我们带来各种奇迹:家用电脑(至少是连接到中央计算机上的终端)、自动驾驶汽车、个人移动通信设备,以及带有显示屏的手表……”摩尔定律不是一个物理学或者材料学定律,而是一个观察的规律,它认为所有元件的数量会在两年内翻倍,注意“不只是晶体管数量,因为在有些芯片中(如存储芯片),非晶体管元件(如电容器)会占相当大的比例)”。在六十年前就能预测到当下的现状,不得不说摩尔确实极具观察力。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幸存者偏差,说对的人被大肆赞扬,还有无数预测错误的人呢。总之摩尔算是一个传奇吧,在我心中。
作者汪波介绍了许许多多的人物,从量子力学这样的基础理论一直讲到当下的芯片设计,时间跨度巨大、专业知识非常丰富,这本书是不容易读懂的,囫囵吞枣之后我也是一知半解。勉勉强强搞懂了MOS晶体管是什么东东。这本书在介绍人物的时候,背景介绍有些略显啰嗦了,主要是和人物的成就、经历关联性不大,很像随手在百度百科上抄的。等我有空研究研究专业书籍之后再慢慢重读这本书了。
《芯片简史》读后感(八)
作为一个电子技术专业的工程有幸接触到汪波博士的这本《芯片简史》,一反科技类作品的呆板生涩,居然让人有追剧追更的感觉。因为没有看过“典型”的科技史,所以不明白为什么有的评论里说这是一本“非典型”的科技史,也许幸好它是“非典型”的,这样才能对“非典型”读者更加友好。手不释卷地读完本作,强烈推荐!
作品中芯片的发展历史,如同一条崎岖的河流顺着时间线汩汩流淌,人们对半导体的初步认识和误打误撞发现了PN结的作用,就像从山中偶然聚起的小溪,从晶体管的发明到场效应管的应用、光电二极管的开发,半导体技术逐渐汇聚成静水深流。这其间时有转折,时有险阻,河道曲曲弯弯,创新的势能一次又一次冲破传统和习惯力量的壅塞,掀起一次次技术革命的大潮,这些底层材料和元器件的发明不仅灌溉了相关产业,而且进一步发育出集成电路和芯片技术,摩尔定律的预言成为研发领域共同遵循的万有引力,引导着半导体产业逐步成为一条浩浩汤汤的信息处理算力大河,携带着科学技术的洪荒之力,携带各行各业的千军万马,冲积出计算机、通信、航天航空、军事等广阔而肥沃的应用平原。当今世界的所有繁荣、有序、安全几乎有一大半建立在芯片技术的基础上。跟随作者的讲述,芯片发展的时间轴缩短到一本书的尺度,读者眼见着芯片技术的大树从发芽到抽条再到枝繁叶茂,亭亭华盖;眼见着小溪变成大河,支流如网,奔腾向前。不读书不知道,我们正有幸和这棵大树同步成长,和这条河流同步向前,胸中不由得豪气顿生。虽然个人微不足道,但作为时代的参与者共享者,我们与有荣焉。
除了阐明芯片技术的重要发明节点和技术流变,这本书的亮点还在于对那些并不为人熟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发明人的描写。作者不仅仅为我们挖掘了他们摘取科技明珠的过程,而且在这些过程中用朴素的笔法展现了他们的性格和特点。一个科学上有成就的人,在生活上往往显得乏味,尤其是他们的时间大多数花在枯燥的演算、实验室和学术活动中,对常人来说了无吸引力,但作者凭借对行业的熟悉和情感,在写作中与这些了不起的科学家同频共振,让读者领略到真实的科学家的圈子,建立起普通人与科学家共同的经历与情绪连接,从而让科学家的魅力在技术小白眼中也能熠熠生辉,让他们在技术攻关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显示的特异能力和品质更加为读者理解。例如,肖克利的高超学术能力和刚愎、诺伊斯的一再出走,沉默而谦逊的基尔比、姜大元的坚韧不拔、临危受命努力又为自己正名的法金、逆向思维的弗里曼、始终占据战略思维高度的摩尔、被东芝公司釜底抽薪的舛冈富士雄、酒仙维德勒、执着自信的中村修二,运筹帷幄的张忠谋,读者往往能从作者的笔下感受到这些牛人其实和普通人一样经历着成功前的一切误解、诋毁、失败和纠结,除了命运的垂青,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些牛人的经历中发现,什么是值得坚持的。
在技术史中,不可避免地要讨论一些得失成败。这本书也同样试图通过贝尔实验室、仙童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公司、IBM公司、台积电等技术巨头及诸多衍生公司在芯片发展史中的盛衰讨论创新的机理和条件。作者除了指出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更适宜创新行为的发生之外,更痛切地指出主流和传统技术势力可能对创新行为造成的伤害和扼杀。技术领域也同样可能出现专制和暴政,同样可能因为自以为是、销量领先、功能领先而否定新生的,尚未取得决定性力量的革命性技术。
写得最好的是涉及基础理论的一些章节,教科书上搞不懂的东西在这里可以看到更深入浅出的描述,有图片,有容易理解的比喻,有时候真有戳透窗户纸的豁然开朗。技术流变的来龙去脉也对学习相关专业也很有用,知其所以然,当然就不用死记硬背或者发生张冠李戴的笑话。作者在篇前放上了大事年表和漂亮的科技树,而在篇末又极其贴心地制作了“芯片群英谱”,人物之间的师承和业务关系、在各大公司的流动经历、人物与相关发明的关系极其和前后技术节点之间的接续关系一目了然,省去了读者自行制作脑图或者在篇章中查找的麻烦。这一点要大大点赞!
《芯片简史》读后感(九)
挺好的读的一本书芯片细分领域的科技史+科普书,之前只是通过研报大致地对半导体的分类以及晶圆的制造流程有基本的了解,但是这本书对半导体从二极管时代到现在EUV光刻的延续摩尔时期,乃至扩展摩尔和超越摩尔的新技术对提到了一些。 这本书梳理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对计算芯片逻辑芯片、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光电器件几种不同功能用途的芯片的发展过程都有单独一大章的介绍,也有对芯片设计、EDA、芯片IP授权的分章节介绍。结合这半导体不同器件的研发设计脉络,能够对很多之前懵懂的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比如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和差异,CMOS的特性,P-well和N-well以及PN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存储中的DRAM、EPROM、EEPROM、FLASH、NAND、NOR等,对于动态存储和闪存、内存和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的区别也有了比较清晰的区分概念。 当然,这本书中的一些灵魂人物和灵魂公司的故事也是很引人入胜的,在半导体飞速发展的年代,一方面感受到了当时研发层面的热火朝天,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性,很多关键技术的研究都是看谁跑得更快。此外,有些影响后世的技术,要不在研发时不受重视,要不就是被打入冷宫雪藏了很多年,后来才重新被挖出来发现其价值。 摘录书本开头的几段话,从冰山一角中看得出半导体一路走来其实也是研究人员的血泪辛酸史: “我把话题引向了MOS场效晶体管的历史背景,然后又讲起了它的发明过程。最后,当我讲到它的发明人遭受公司打压、不被准许发表论文、项目组被撤、最后被迫出走的不幸遭遇时,学生们面露惊讶,这跟他们想象中的情景很不一样。 我看学生们意犹未尽,就趁机讲了几个其他芯片发明的案例,包括中央处理器(简称CPU)、蓝色发光二极管(简称蓝光LED)、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DRAM)等。最后我总结道,这些发明都有一个共同点,虽然它们属于重大原始创新,但在刚面世时都遭到了业界的质疑和抵制,差点夭折。而且这些并不是个例,浮栅晶体管、异质结、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简称IGBT)、微机电系统(简称MEMS)、浸没式光刻等重大发明都遭到过抵制。而如今,这些差点被抛弃的技术正在帮人们上网冲浪、存储数码照片、播放视频、驱动电动汽车、撞车时得到安全气囊的保护、检测核酸序列、照亮黑夜…… 为什么这些发明在一开始都不受待见呢?芯片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创新和超越,然而创新越大,对传统的叛逆和颠覆也越大,因而遭到传统势力的抵制也越大。 试举两个例子。仙童半导体公司是集成电路的发明公司之一,然而在1960年,公司副总裁却对芯片项目的负责人杰·拉斯特(Jay Last)大喊:“你为什么要去搞集成电路?这个玩意儿浪费了公司整整100万美元,却没有什么收益,必须裁撤掉!”贝尔实验室是半导体技术的研究重镇,但1963年贝尔实验室的半导体研究部主任扬·罗斯(Ian Ross)撰文称:集成电路没有解决半导体产业面临的基本问题,它“只能治标,无法治本”。 这些芯片的首创之举遭到冷遇乃至遗弃,它们的发明人发不了文章、资金支持被中断、项目遭裁撤、被迫出走……他们绝不是一群诗意的科学家,而是一群失意的科学家,他们为此付出了十年甚至一生的代价。 芯片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和叛逆史。这也是本书想要表达的主题。创新是对主流的偏离、对现有规则的破坏,它刚开始可能非常蹩脚、很难融入主流。几乎没有一项重大创新一出现就广受欢迎。虽然人们口口声声地说要创新,但其实人们更喜欢的是改良,它的效果立竿见影,因而大受欢迎。 如今,芯片的重要性已经无须赘言,每个人都从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芯片危机事件中有了切身的体会。应对芯片危机,我们需要原始创新,而唯一的方法是诚挚,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和历史。” 目前,中国可能更大的问题是芯片自主可控的问题,最近关注的焦点--光刻机,也是凸显了我们在EUV这种层面的追赶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创新这个是更长远的命题,而且创新很多时候是头破血流的,既搞到上一世代的技术头破血流,也会被上一世代的传统捍卫者搞到头破血流。正如书中说的,很多创新研发的大厂,如贝尔实验室等,也会忽视了一些技术的潜在巨大发展空间。 最后,向一位位科学家前辈们致敬,也像一位位半导体企业家前辈们致敬!没有他们的创新和坚持,可能我们的生活中就少了很多色彩,比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等。也致敬每一位走在延续摩尔、扩展摩尔、超越摩尔道路上的勇者!
《芯片简史》读后感(十)
by 汪波
在没有芯片危机时,每一天都是“风轻云淡的日子”,我从未动过写作《芯片简史》的念头。然而当2020年春天美国第二轮制裁华为的大棒毫无征兆地挥舞下来时,我和每个人一样都感到痛彻心扉。
我当然有充足的理由激愤,短时间内拼出一本书来,以快速回应市场的需求。但是二十多年前令我过目难忘的一句话给我敲响了警钟:“我们没有时间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却有时间做了又做。”
那段时间疫情爆发不久,我被封在家里,读着加缪的《鼠疫》。当时我乐观地估计最多三个月就能恢复正常生活。可当我读到小说中的城市的封锁时间一延再延、最后长达一年时,我有一种强烈的窒息之感。书中的里厄医生说,“这种理念也许会惹人发笑,但是同鼠疫做斗争,唯一的方式就是诚挚。”
这让我领悟到,面对如此庞大的芯片话题的写作,唯一的方式也是诚挚。如果不是诚实地面对真实的困难和问题,而是盲目乐观、急于求成,最后只能一地鸡毛。
写作书稿跟设计芯片一样,都是用某种符号和语言进行创作,进行版式设计并以光照的方式完成“印刷”或“流片”。想到我以前流片的经历,一个小疏忽连错了芯片上的一根线,十几万流片费就白费了,芯片也报废了。文字错误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如果我不改变积习已久的心态和做法,仍是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困难估计不足,不出一段时间又会发现之前仓促中的错误,不得不一做再做,最终留下一个烂摊子。
书写历史对我是一次冒险的尝试。因为芯片的历史不长,且充斥大量技术,历史学家可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写作芯片的历史,于是我这样的技术人士就被推到了前台。我从未想过会面对如此的挑战,只能从头开始,用最基本也最笨的方法尝试。我开始了解和试验新的历史叙事方式,一点点学习非虚构的描述方法,像一个刚刚开始习作的小学生改了又改。
芯片历史的难点在于它的历史与技术合而为一,关系紧密,如果不讲技术就只会触及到皮毛,而如果大量讲技术又会太枯燥。左右为难之际,我读到了北大的张兴、黄如和刘晓彦三位老师在《微电子学概论》的前言中写的一段话,他们提出了两个写作原则:一是让外行的人能够看懂,能对微电子学有一个总体的、全面的了解;二是让内行的人读完之后不觉得肤浅,体现出微电子学发展极为迅速的特点...... 这成为了我努力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我做了一个尝试,将技术发明和历史发展故事融合起来,将人作为推动芯片历史发展的载体,将他们的研究经历作为技术进步的脉络轮廓,将聚光灯打在这些发明人身上,除了技术天分,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经历。
随着写作的进行,需要查阅的资料和写作的篇幅和一再增加,困难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芯片的历史如此重要,我要把它完整地写出来,即使不考虑对别人会不会有什么用,但至少我自己也强烈地想知道芯片的完整历史以及那些发明人的经历,如果能将这段历史厘清,也不辜负这段写作的时光了。
记得有一次从图书馆回来,坐在地铁上的我偶然想到了贝尔实验室的阿塔拉和姜大元,他们发明的MOS晶体管占据了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晶体管份额,没有了MOS晶体管,我周围的所有人手上的手机都将秒变砖块,而我乘坐的地铁将会抛锚在黑漆漆的地下隧道里。然而当时阿塔拉和姜大元不仅没有得到公司资助,还被禁止发论文,甚至研究项目也被裁撤,郁郁不得志的阿塔拉从公司离职。我突然想到自己也曾经有过不能发文章的经历,这一刻阿塔拉和姜大元的遭遇在我身上引起了共鸣,我强烈地体会到他们那种郁闷却又无以言表的心情。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我的眼眶禁不住涌出泪水,沾湿了口罩……
又过了些天,也是在地铁上,我想到姜大元在七年后再次振作起来,和施敏共同发明了浮栅晶体管,在此基础上后来发展出了今天无处不在的闪存卡、U盘等,而他的想法竟然源自于午饭时吃的一块四层芝士蛋糕。我暗想姜大元这家伙真有毅力,被无辜判输一局比赛后又成功扳回一局,想到这我由衷地为姜大元感到高兴,禁不住喜极而泣...... 尽管这个发明也遭到了公司的否决。那一刻我体会到原始的重大创新来自于叛逆的想法——它们一开始就注定不会受到主流人士的待见。
写作初稿时,每一章少则六七个版本,多则十几个版本,版本号从a一直命名到n。写完第一稿后,开始大规模修订,为了阅读的流畅性,我下决心删除过多的技术细节。看着自己曾费了很大力气写出来的技术内容被删掉,总是有些不舍,最后共删除了正文字数的三分之一,这可能会让一些专业人士觉得太浅。但是我又想到,即便是芯片某个领域内的专家,也只深入了解自己所在的那一小块领域,也需要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了解其他芯片领域。所以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芯片的通识书来读。这本书的写作有点像打磨钻石,希望呈现出不同的侧面,一个侧面是历史发展脉络,另一个侧面是发明人的传记,还有一个侧面是芯片的科普知识,可能还有一个侧面是资料查阅和索引。
写作中我最担心的是第一章,这里有全书最难的知识点:量子力学。为了把第一章讲得深入浅出,我在网上重新学习了半导体物理和量子力学的课程,又读了若干书籍,最后那门课99%的内容都没有出现在书稿中,因为这一章不能占太多篇幅,而且要用感性的文字替代复杂的公式。此外,我找来了好几本半导体器件的著作,并重新翻出读研究生时的课程笔记。尽管过程辛苦,但我自己也获益匪浅,感觉物理世界在我面前变得更加有秩序起来。
初稿完成后,修订时我定下一个原则:守拙。舍弃所有看起来很聪明的文字,抑制住炫耀和显摆知识的想法,只用最笨拙的方法来写。将书稿提交给出版机构后,又与多位编辑反复修改了近十次。本书的文字编辑主要来自于文科专业,如果她们表示看不懂,那么即使是我自认为不错的文字也必须割爱舍掉。
修改到最后,这些文字在我脑子里变得如此熟悉,读上句知下句,早已内化于胸,看得太顺眼了,以至于即便有一个字笔误了也觉察不出来。我只好借鉴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他每次读史书,只关注一个方面,如这次只关注“典章”,不做他想;下次又只关注另外一个方面,多次反复。我照此方法每次也只修订一个方面,例如这次只关注图片的题注是否有误,下次只关注公司名是否准确,如此一来反而挑出了不少隐藏得很深的毛病。印象最深的是疫情最严重时我在家里抱着暖手袋,耳畔传来孩子上网课的声音,在临时搭起的折叠桌前一个字一个字地对比书稿。
写作中总共查阅并整理的文献有1300多条,大部分是论文、专利、访谈和自传等,在书中实际使用了其中的一部分。管理这么多文献是一件庞大的工作,我找出做科研用的一个学术文献管理软件,用来搜集、标注和分门别类。在编辑阶段,每个文献的网址链接都打开确认无误,每个专业术语都经过编辑的重新审定,每个人名和信息来源都经过反复确认并符合统一的规范标准。
在与编辑共同修订过程中,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中包含的真空管的数量从18000个改为了17468个,“安腾 2”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从17亿个改成了 17.2 亿个,如此等等。此外,为了确定字母之间究竟用一字线“—”还是半字线“-”而反复讨论,为了确认1968年2月法金到底有没有满27周岁而去查证他的生日。这些是小的改动。大的改动包括合并拆分一些章节,甚至推倒重来。
写作和修订久了,也会有懈怠之时。一不留神内心中的私念就会不知不觉蔓延生长。每当我在修改时起了松懈之心,我就会从编辑返回的书稿那里发现被我有意忽略的瑕疵。而每次我决定摒除侥幸之心时,我就能在书稿中挖掘出之前难以发现的毛病。与其说这是挖掘隐藏在书稿中的bug,不如说是在深挖心性中隐藏得很深的私念,只有先不自欺,才能不欺人。
修改到后来,不知如何再进一步提升时,我意识到写作《芯片简史》的最大障碍来自于我心性深处。每一次下笔,都要问自己是否实事求是、不带主观臆测?是否彻底弄懂了知识来龙去脉后才表达出来?是否严谨勤勉,不因惰性而放过一个小错?这不是努力一下就可以完全做到的,而是像探洞一样一步步地深入,之后再看是不是还有可能更深入一步。
以前做博士论文时,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导师的思想为何会是如此清晰,就像水晶一般清澈。每次遇到难题与导师交流时,他总是从最最基本的地方开始讲起,每一步都是如此清晰,就像一间漆黑的房间里突然有了一颗水晶石照亮了每个角落,整个交流过程是一种享受。而在一遍遍的修订中我也终于领悟到,只有我的内心变得如水晶般清澈时,心中投射出来的文字才不会走样,才可能让读者得到同样的享受。
书稿的后记中有两句话,表达出我交稿时的心情:“这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沉浸在一种波长极广、以年为周期的心流状态中,有内心的宁静,也有奋笔的艰辛。日复一日,唯求自慊。”在我看来,自慊是一种努力后无憾、不自欺的状态。在修改的极致状态下,我意识到知识是无穷的,书稿里的瑕疵可能是永远剔除不完的,就在下印前的那天上午我还发现了两个小错,但至少朝着不自欺的状态又前进了一小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本书远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出来了。前期策划阶段,行距文化与多家出版机构深入沟通,又与我反复讨论确定写作风格,大纲目录从8章扩展到了12章,最后定于14章;写作修改时,行距文化、湛庐文化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多位编辑轮番上阵,仔细修订,每个用词术语、每个数据、每个人名公司名、图表都反复校对考证;此外多位专业同行认真把关确认,给出专业意见,甚至挖出了上世纪60年代祖母级的电路原理图一一核对。这本书的策划、写作、编辑和排版印刷等过程,恰好呼应着芯片的方案调研、设计、版图和制造的各个阶段,是众人之力共成之。在此谨向这些努力做书的同仁们致敬。
从《芯片简史》在心中酝酿到现在出版已经近三年了,这本书的创作始于三年前的疫情爆发、结束于今年大流行的远去,终于跑到了终点。
写作中我常常感到,一个人无论如何努力都被一种无形的难以逾越的力量限制着,这可能是来自于精神和才智上的极限,也可能是来自于所处的时代的限制。这种无形的限制加在我身上,也加在与我同时代的人身上,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逼近这种极限,并做了一点冒险和尝试,希望读者了解了芯片的历史后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