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选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04 22:10:16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2-04 22:10:16   小编: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之作,描写了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爱情、婚姻和道德困境。小说通过安娜的悲剧命运,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伦理的挑战。读后感触深,引人深思。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一)

记得初中时候看过,被里面,贵族的豪华奢侈真经,壮丽的景色,复杂多变的人物,故事的悲壮,曲折,如的描写,栩栩如生,哎,女主的baby经历哭泣,做到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地,希望看他的书能够激励自己吧!了解俄国社会了解过去,而且现在,再看看,现在我们会知道什么呢,你想什么呢,我不知道啊,你呢?你知道吗?希望这本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二)

安娜死了。卡列宁的死板苛守、自私自利让她对虚假浮华的日子感到恶心,急需补充些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伏伦斯基入火的追求让她仿佛找到了归宿,抛弃了一切,奔向所谓未来;美妇人、公子哥、家族,这一切的嫌恶让她彷徨不安;最后啊,猜疑、占有、弱小、嫉妒、迅速来临而又迅速消退的爱情与那个世界深深的恶意,联手杀死了安娜。

安娜死了,所幸是我们还活着。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三)

虽然我对最后安娜的结局和伏伦斯基的反应的描写匆匆一过,还有一大段列文的自白有点不满,但是不得不说还是非常非常非常伟大的作品。从来没有看过哪本小说,有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只是场景,而是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伏尔泰对每个人内心的描述简直太过细腻,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哪部作品可以这样,虽然有将近60万字,但是看的还是比较快的。这个作品绝对不只是单单围绕安娜的感情生活,透过这个作品,你可以感受19世纪末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推崇的文化信仰。虽然作品名字叫安娜,但其实我觉得有一半可以给到列文,特别是列文对生命,信仰,死亡的思考,可能也是作者的思考吧。

最后,这本书很长,但值得看,而且是非常。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四)

三联书店出版的这本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欣赏的一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封面,把安娜贵妇人的形象非常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我的眼前。在结合书中对安娜的描写——"在那短促的一瞥中,弗伦斯基已经注意到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一个有生气的安娜就这样在我心中构筑了,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安娜这个人物的理解。这篇短短的几乎无关这本书的情节的评论,只为点赞这个封面。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五)

读之前以为安娜·卡列尼娜是主角,阅读的过程中才发现太狭隘了,人人都可以是主角,特别是列文。俄国作家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刻画实在是太强了,如果对单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可以理解,但这些俄国作家几乎是对全书所有人的心理活动进行详尽地刻画,实在是太猛了。与之能形成对比的是日本作家,日本作家擅长的是对单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刻画,如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但俄国作家是大包大揽,人物戏份有多有少,但只要有人物出现就一定有心理刻画。所以说俄国作家的作品读起来很累,毕竟内容太厚重了,随随便便一部作品就是大几十万字,没有一点耐心是很难读下来的,而日本作家的作品读起来就相对轻松很多,单个人物,不同场景,单线叙事,作品也就十几二十万字。俄国文学真是大师级的殿堂,阅读需要一定的门槛,而日本作家在这些大事面前如同小学生,但却更接地气,受众更广。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六)

也许是看过某年的影视版本的原因,我觉得书里面的卡列宁并没有安娜所认为的那么可憎,他给了安娜足够的私人空间和足够的尊重。虽然他对她的爱并没有表现的如安娜所希望的那么浓烈,但是他也没有像安娜所认为的那么冷酷。安娜和伏伦斯基相爱之后,她就完全没有把卡列宁作为一个人来考虑他的感情,只是把他当作机器一般的对待,肆意的伤害。他本就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要他如何如同伏伦斯基一般热情?他是怎么压抑了她的天性让她能够全然不顾他的尊严与别人肆意秀恩爱?

而安娜,她抛弃了一切,家庭,孩子,地位,尊重,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爱情上,太有勇气,也太给伏伦斯基压力!伏伦斯基在她把所有事情都告诉卡列宁的时候就曾犹豫过,认为事情超出他的预期,出于责任和爱,才走出了后来的一步又一步。可是,安娜要的爱太浓烈,她要他眼里心里只能有她一个。对于他的社交活动一次又一次的不安和猜疑,终于把他们一点点的推开。最后的她,实在是太可怜了。她没有得到她最爱的儿子,没有了曾轻而易举的受社交圈的尊重,没有得到她希望的伏伦斯基全心全意的爱,她说:失去了一切也换不回他。终于,永别!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七)

托翁大作,终有拜读,缘起陈丹青和柴静两个我奉为当代民国人物的共同推荐。只是陈推捧《战争与和平》,柴更喜《安娜》。他们说起各自的喜好都是捧着书反复读,在留白处写笔记。柴说如果说是什么对她采访最有益,不是哪位前辈,不是什么方法论和实战术,而是这本《安娜》。

看起来不过是一个粗俗的婚外情为主线的故事,道德不可判、但注定要钉上逆反时代的标签。描写的都是贵族阶级,大可想成《一起又看流星雨》的无忧族们。而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托尔斯泰把他们全部写成了你,你有安娜的纯粹和执拗、你有卡列宁的虚伪和宽厚、你有列文的纠结和坚持、你有伏伦斯基的呆萌和无奈、你有吉娣的天真和单纯。所以读这样的书,你很难不被一次次戳中。分明只是看一部小说,为什么仿佛看到了将自己无死角铺平,白纸黑字,无比分明。

这个版本之后还有一个彩蛋,一句话概括每一章节。读到最后一节时,果然托翁派了他的小分身,列文登场。他显然获得了正悟,欢喜恬淡。我带着疑问他是否真的信仰了上帝,翻到最后一章节的总结:列文获得信仰,内心平静。恍然,原来安娜不过是穿针引线的炮灰,托翁不过是借列文的眼睛来描述眼前的一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八)

最开始十几页看着还有点迷茫,某一下,豁然开朗,读着朗朗上口,翻译的还不错。很多时候读书只是读那些清晰的瞬间,某一瞬间,觉得眼明脑清,不再是昏昏欲睡的感觉,是那种整个世界都特别明了的感觉。

开头剧透的太严重,一直带着安娜的结局读下去。安娜的惊艳,优雅,大气,形象很明显,夫伦斯基,其实他挺不错的,虽然抛弃了吉娣,也不算抛弃吧。他对安娜的感情从一始终,虽然后期会有些厌恶,我个人有经验,女人闹起来真的没有理智,看安娜作那些段,就会想起理智与情感这个名称。

安娜的哥哥,十足大混蛋,可怜陶丽,大背景下的生孩子机器。

吉娣,性格转变很多,从最初的虚荣,到最后的坚强,勇敢,成长的很正常。吉娣对列文哥哥那段,真心觉得女性的魅力十足。一直担心生孩子会让吉娣受伤或者死亡,很担心,很担心。

列文,为什么喜欢他呢,因为他身上优缺点很明显,正直,善良,有想法,对生活,农场和打猎的热爱,对吉娣的爱。缺点也很明显,优柔寡断,不自信,嫉妒。就像从来不看国产剧一样,国产剧里的男主角全是优点,没有缺点,不完美。

女人不能太作,男人要勇敢。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九)

终于看完了《安娜卡列尼娜》,确实很长的,后面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了。到最后安娜自杀以及自杀前那段飘荡的意识流的宣泄带我的震撼已经消解了,其实也完全不是震撼,因为我完全明白她的想法她的行为逻辑,所以觉得很正常,很多时候我也是像她那样思想急转直下的走向最无望的极端——解构一切,发现这世界的一切都是可耻的幻想,完全是是所有人联合起来的自欺欺人的假象,所有的真情都是谎言。但当安娜卧倒在铁轨上,火车即将从她身上碾过的前一秒,她还在想着,“我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呢”说明她只是从情绪上认可了这一极端的真理,理智上还是不信服这一真理的,唯一信服的一切就是什么都不去相信。很多事情理性是解答不了的,只能从感情上蒙蔽自己。是她的勇敢也是她的爱超越了这一理智,所以她选择放逐自己的生命。 其实这部小说的一半也在讲另外一个主人公列文,小说最后都是列文对于自己信仰生存意义的探索,这一段更像是托尔斯泰在借主人公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很神奇的时候,当我跟着列文的思路,他的种种迷茫质疑进而反驳自己,我却一下子就理解了他即将要发现的那个答案,就是信仰是不能靠理智的,所有的信仰都应该超越理性与逻辑,善与爱是违背理性的,但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神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坚守善的法则和爱的神秘。能找到原因的都是不真实的,而那些神秘的不可言说的事物才是我们应该为之生而为之死的。 其实这一切我也不是相信,相信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理解。读书的意义或许也不是追求什么所谓的真理,而是更好的理解别人,包容别人。而不是简单的不屑一顾。很多卑劣的可笑的谬论行为也好,其实出发点都是人类可怜可爱的需求,这一切都不是不可理解的。就像我永远也不会信仰基督教,但我理解信仰他们的人为什么信仰他们。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

说丈夫和情人害死安娜的,实在有失公允,顶多说是现实害死了她。爱情的理想和铁板一块的现实撞在一起,boom…头脑发热、不顾一切,把生活的意义全部寄托在别人的爱情上,难道不是注定悲剧吗?

婚姻这种事情一定要慎重。结婚之前,维系双方关系的是爱情,分分合合、哭哭闹闹都是平常;结婚以后,双方就对彼此做出了承诺,被家庭的责任连接在一起。孩子都8岁了,你才觉得丈夫面目可憎,春情萌动之下抛家弃子,自己逍遥快活去,就是你的十分不对了。你可以为爱情,但不能以自己的爱情为名去伤害别人,不管这个人在你眼中多么卑贱无聊。也许怪当时的社会不好,换到今天,她未必会走上死路。但终归是她走出了错误的一步,并自食其果。对她的死划分责任的话,勾引者占了5成(其实准确说来他们是相互勾引),安娜自己占了4成,社会环境占了1成(这1成主要是社会允许公然追求已婚妇女,却不允许妇女作出响应)。

安娜所过的是一种错乱、畸形的生活,主要因为她不明了生活的意义。她过分追求幸福,却不知幸福存在于何处。她所心向往之的热烈的、爱情至上的幸福是不存在的。“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难求之于自身,但要想在别处得到则不可能。”——尚福尔。叔本华把这句话作为《人生的智慧》的开篇,这句话也可以作为本书的注解。无论是把幸福的可能寄托在情人身上,还是孩子身上,甚至是无聊的社会风评上,都是偏离了轨道。安娜在这样的道路上遇到了太大的阻力(这是当然的),然后就车毁人亡。

相比之下,列文就更注重自发的思考,对人生采取了一种怀疑但主动的态度(虽然他在社会事务上往往被动,这是性格所致)。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创作、承担家庭责任、重拾宗教信仰……他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明显获得了更大的幸福。他的苦恼和幸福皆源于自身,他的生活既不放纵,也不热烈,可以说,稳健平和的内心,是他在小说结尾所达到的境界,也正是幸福的真谛。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一)

历时18h34min!我终于看完了!

感觉没有什么特别的,可能是之前读这种类型的书比较多就有点麻木了。但是要我写肯定是写不出来一点。看书批判的角度和正儿八经自己写是完全两码事哈哈哈哈。

anna死后也就只能影响到爱她的f,这也是她选择死亡的原因。但,,她后期确实非常抑郁,非常没有安全感,内耗到了一种吓人的程度,甚至可以说是疯批。她和f后来的吵架,看得我头都痛,不知道在吵什么,就完全只是anna在吃醋,然后f累了懒得理,因为f看起来只看到了吵架本身吵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如anna所述,f确实是没法彻底共情anna,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就允许了这种事情发生时,男人不太受影响,但是女人就完全抬不起头。完全可以理解anna的抑郁,但…这事情就是个无解的问题,就算anna死了,这事儿也没结束。除了爱她的f,其他什么都没受到影响。世界还是照常转,列文他们孩子还是照样成长。社会还是那种破样子。就,不会有任何变化,只有f,受到了“报复”。anna,emm是个极其聪明的女人,但社会把她这么有活力的人禁锢在了非常小的、可以说是肮脏狭小的洞穴一般的地方。眼见着她熄灭,却无动于衷。觉得可惜吧,但毫无办法。f确实很爱她,也为她付出了太多。但社会压力仿佛在给anna抽真空,这…血肉之躯谁能顶得住。虽然她之前还曾企图和世界对抗,但还是输得彻彻底底。emmm没法改变就只能适应、又没法适应就只能离开。大概就是如此吧。

有意思的是,整本看完我学到的东西,居然是:不要太为难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不要过于怀疑他是不是还爱自己。男人脑子可能确实没有女人细腻,就,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做,尽可能在一起享受美好就够了。有啥事直接说,自己内耗内耗可能脑子都偏执不正常了,他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笑死。因为我觉得最后anna的暴怒引发点就是吃醋。就是觉得f不爱她了。但怪异的是,她自杀就是要让f难过后悔,但如果前假设成立(f不爱她的话),那她死了f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内心毫无波澜。所以她就在赌f爱她。妈呀,算了,就这样吧。anna:这日子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了(诶我怎么跳了)(啊我死了)虽然有社会舆论挤压的主要原因在,但是对于anna自杀爆发点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毕竟都忍了这么多年了,也没天天说要死啊(偶尔说说也说过确实)。

还有一点不太理解的是,anna对儿子爱的执念和对女儿的不喜欢。在我的认知里应该会更喜欢女儿啊,毕竟女儿才是她爱情的小孩。儿子只是社会地位的小孩。……噢,也许是在体现她对原来名誉和地位的渴望?希望和f在一起也可以获得和原本一样的地位?女儿emmm可能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二)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这几座高峰并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他的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

《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的一部既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这部小说的初步创作不过仅用了短短的50天时间便得以完成,然而托尔斯泰很不满意,他又花费了数十倍的时间来不断修正,前后经过12次大的改动,迟至4年之后才正式出版。这时,小说废弃的手稿高达1米多!"全部都应当改写,再改写",这是托尔斯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显然,一部《安娜·卡列尼娜》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引导大家“道德自我完善”、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1891年之后,托尔斯泰放弃了著作权,因为他觉得,版权交易是他生活里“最麻烦的事情”。托尔斯泰是俄国第一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但是他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一片美意。1906年,托尔斯泰听说俄罗斯科学院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便于1906年10月8日致函朋友,芬兰作家和翻译家亚尔涅菲尔特,托尔斯泰在信中恳请他转达瑞典皇家科学院,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 托尔斯泰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即他拒绝了几百万卢布的奖金。托尔斯泰在奖金和稿酬方面始终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他的作品是无偿的。在他作品全集的扉页上,总是印着“免费翻印”的字样。因为托翁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聚敛金钱,而是为了使读者认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尔斯泰的创作是无私的奉献。 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罗曼·罗兰、托马斯·曼、萧伯纳、德莱塞、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三)

伏伦斯基,典型的花花公子。他因为激情与安娜相恋,彼时的他从来没有过过真正的家庭生活,不懂得责任,不考虑后果。他与安娜相恋参杂了多种因素,部分满足了他的好胜之心。

安娜,活力、生气、美丽。她与伏伦斯基堕入爱河。她因为这些感受一度想避开,因为伏伦斯基的锲而不舍而越陷越深。

爱情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安娜也曾为自己的思绪感到苦恼,但后来爱情使她忽略了家庭、責任。她和伏伦斯基都对爱情抱有很多幻想。洋溢的爱情使她对伏伦斯基理想化,忽略了对于他们关系的不利之处。时间流逝,她的爱情愈加炽热,而伏伦斯基则逐渐变弱。时间和现实让他的热情慢慢消退。当我们刚坠入爱河时,我们的自我在扩展,事物都是新鲜的,亲密感在不断增加,激情就可能非常高亢。然而,一旦确立了婚姻关系,新奇感消失,激情逐渐消退;婚姻关系持续越久,激情就变得越少。

“浪漫因新奇,神秘和危险而繁盛;却因了解熟识而消亡。持久的浪漫只不过是自相矛盾的说辞”。

伴随着激情消退,两人的冲突越来越多。共同生活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安娜从之前的上位者慢慢变成了下位者。他们的关系逐渐失衡。安娜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她对情感要求太高,想要一直占有伏伦斯基的全部。而伏伦斯基虽然很爱她,但一次次的试探和讽刺让他失去了耐心。他依然很爱她,但被安娜的行动渐渐磨去了。安娜的嫉妒把他推的越来越远。

渐渐安娜重新意识到了她失去的东西,而伏伦斯基愈冷的态度让她感觉到自己的付出都被埋没。她像一个红眼的赌徒,一心想证实自己的正确,紧紧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但她的行为却使伏伦斯基感到愈发陌生。因为他也为他牺牲了很多。但因为双方的认知不同使得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时间推移,两人的认知分歧越来越大。安娜和伏伦斯基都努力想修复关系,但是都用错了手段。他们缺乏真正的沟通,也缺乏真正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的能力。日常的生活、外人、事务分散了太多他们的精力。他们的做法愈发激烈,冲突愈发频繁。安娜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她太累了。她感觉没有人能理解她,这个世界好像只剩下她自己。最终她被孤独感压垮,跳入铁轨。

全书看完,我认为伏伦斯基是爱着安娜的,但是安娜一味的索求、确认让他日渐疲惫。因为认知角度不同,他无法回应安娜。猛烈的情感需求让他疲于招架。他慢慢开始躲避,但这让问题越来越严重,误会越来越深。形成恶性循环。安娜是可怜的。纵观全书,卡列宁没有知音,无依无靠,但她又何尝不是呢。或许她还不如卡列宁。她有哥哥嫂嫂、朋友。但因为自己的原因或不愿提起,或错过时机。最后她去陶丽那里想抓住最后一丝希望,结果因为吉娣在场不了了之。造化弄人。

伏伦斯基一开始可能确实激情多于爱,也没有什么责任之心。但是到他第一次自杀时,我想他已经部分明白了。如果没有那次经历,可能安娜与他的关系无法继续加深。是的,我认为其实伏伦斯基对安娜的爱是愈加深厚的。他彻底抛弃了花花公子的生活,扛起了家庭的责任。安娜日益增加的考验并没有让他选择放弃。虽然他后来倾向于消极处理,但是他的爱并没有减少。

这本书再次提点了沟通的重要性。如果双方能够坦诚沟通,许多挫折就不会发生。人并不能知晓对方的想法,坦诚的沟通可以让对方了解你的想法,最少可以让对方部分理解你。这也侧面反应了认知问题。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他在乎的东西可能和你并不相同。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多去想想,才能互相理解。激情总会过去,爱情的维持不能全靠激情。学会接受对方的不完美,慢慢发展共同的爱好,寻找新的连接点。不要给对方太多压力,每个人都需要隐私的空间。一味的确认追寻并不能让对方更爱你。

跟随着托尔斯泰的笔墨,进行了一场不长又很长的旅行。细腻的心理描写,优美的风景描述,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他们的故事仿佛结束了,但又没有结束。安娜、卡列宁、陶丽、吉娣、伏伦斯基、列文等等,他们如此鲜活,看完这本书好像经历了一遍他们的人生。现在我对终章列文的心态还是不够理解,可能需要再积淀一下,等有所感悟再开补充吧。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四)

作家的妻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七大长篇里,有五大长篇都得益于第三任妻子安娜的速记和对他赌博欲望的放纵,她知道他赌光了就不得不写……无条件的崇拜和帮助。如果陀在后来不是遇见了这个平凡的妻子,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真的很难读到最重要的几大长篇。而托尔斯泰则长年和小她18岁的妻子争战,当然这也是反向促进。

巨人之间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好,是大海宽阔,人人能看出来。但托尔斯泰和福楼拜的好,非对小说本身的写作产生好奇,将很难认识到他们无与伦比的惊奇和灿烂之处。托尔斯泰的思想和故事,掩盖了他的福楼拜式的精确克制的艺术力,很多读者其实没有真正看懂托尔斯泰好在哪里。那些托尔斯泰砖头真正神乎其神。

福楼拜的惊奇和批评

1880年,福楼拜生命的最后一年,写信给屠格列夫,感谢他寄来的《战争与和平》,他说这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吗?怎么这么天才?他说第一二卷的心理描写太杰出了,但是第三卷开始打断叙述的冗长议论不可原谅。如果福楼拜再活几年,看到安娜•卡列尼娜,他估计会更加惊奇,那个作者就完全收拢了这种议论。

性幻想

陶丽,是一位任劳任怨的温柔的贵族家庭主妇。她原谅了丈夫的出轨。当安娜身败名裂,不为社交界接纳之际,只有陶丽主动去看望安娜,念着她的好。不过托尔斯泰在写她心理的时候,很像在写《绝望的主妇》里的勒奈特,这些嫁为人妇的妇女们,为了家庭孩子放弃了自己原本大好前途的事业和美丽,开始了漫无天日的相夫教子的生活。

也就是这位温柔的、绝对贤淑的陶丽,在去看安娜的途中,竟然做起了春梦,她想到了丈夫的朋友土罗甫春,他对她极度殷勤,她想象自己也和安娜一样有这样的风流韵事,一个她想象中集种种优点于一身的男子被她迷住了,她也想安娜一样,肆无忌惮地疯狂——托尔斯泰多伟大,这样大胆地写无可遮蔽的心灵!这可是在一八几几年,他这哪里是现实主义!是尤利西斯呀。

求婚

在《安娜•卡列尼娜》列文第二次求婚的酝酿,有《傲慢与偏见》里的的激烈和情怀的极度喜悦,读到那一章我整个人都飞起来了,觉得好幸福。有意思的是,《傲慢与偏见》写到彭伯利达西和伊丽莎白幸福结合之后,小说就没了。而托尔斯泰则借列文和吉娣的婚姻,为《傲慢与偏见》写上了更具有大师味道的后传。婚姻,他托尔斯泰就是要从求婚、热恋、纠结、成婚、争吵、琐事,生子,家务……这些全部写给你看。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完全不管的,只要灵魂安顿,结不结婚完全不是个事儿,婚前婚后也无所谓。但只有托尔斯泰严肃而不吭气地补上了《傲慢与偏见》的后传,而且他只用了八分之一的篇幅就写得比奥斯汀要好。

妒忌

列文的妻子吉娣遇到了来家里做客的贵族的礼貌的轻度性骚扰。按俄国贵族的法国思维,这当是很风雅的事,体面的人是不该计较而表示自己大度和风雅的。列文充满妒忌,最后思来想去,以最直接的方式把这位向自己妻子献媚的贵族,驱逐走了。这样的故事同样出现在《克莱采奏鸣曲》中,但主人公选择了列文的反面,明知要糟,却故意让他们接近,恐惧地验证自己的情感和心魂是否会马上碎裂。托尔斯泰写心灵的妒忌和社会情理之间的控制。

赛马

伏伦斯基的赛马太精彩了。在赛马之前,伏伦斯基发现安娜怀孕,做出改变和承诺的决心,要和安娜一起生活。赛马前,伏伦斯基总是不停受到各种干扰,他却压制着要控制住缰绳和情绪,执拗地把所有的不确定消灭。然而赛马的终点,在伏伦斯基心中留下永久的阴影。马是一种隐喻,不可控制的隐喻。在以上视角中,完全从伏伦斯基的内视角去写,没有一点安娜的影子。

接下来,这之后的时间线回到赛马之前,从列文和安娜各自的线去写,一直写到赛马结束,写他们夫妻关系最终崩溃,摊牌,惊心动魄。

特别需要注意的时,我们一般人写这个,会把伏伦斯基落马,安娜尖叫,共时的方式去写。而向来节约的托尔斯泰,却用了整整八节来写赛马前后,并且是倒退回去的分屏写作,每条线索互不干涉,形成了一个小局部的复调小说。这是完全的电影手法!好超前后现代!太精彩了。

声音

特别是时间线。一直以来连续的时间线。在这里居然倒退回去了,回到了赛马之前,卡列宁再来一次,安娜又再来一次。小说是最难以展现复调的,不像电影。而托尔斯泰在这几节里就做出了电影式的最佳处理。

托尔斯泰在写作《战争与和平》时,经常会人为地停下来议论他自己的思想,完全忽视小说的发展。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后来的作品里,里很少这样做,但还是会有列文大量的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安娜•卡列尼娜》态度矛盾复杂,他一方面嘲笑托尔斯泰主义是行不通的,但他从小说家的角度仍然为托尔斯泰辩护,他最关心的第八部怎样结束,他指出,这里的男主人公并非完全是托尔斯泰的声音,而有列文自己的声音。

陀思妥耶夫斯基还说出了一个深度秘密:尽管托尔斯泰训诫意味重,他却什么也不相信,托尔斯泰是善良的虚无主义者。

相遇

托尔斯泰在第一卷第一部里,不到小说十分之一处,就让所有的人物相遇了,却推迟到列文和安娜到第二卷第七部,全书十分之八处终于相遇:这是两个托尔斯泰的相遇,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相遇,是托尔斯泰理想人格与疯狂人格的相遇,是阴阳交迫,乾坤相交,天地定位……这部书真是写尽了一切象征,是最好时期的托尔斯泰。

这部小说叫《安娜•卡列尼娜》,其实双拱壁的列文的篇幅还要多一些。那么为什么不叫《列文传》呢?这里面原因很多。

我最近看了1948,1997,2012年三部电影《安娜•卡列尼娜》,1948年费雯丽的笨拙无比,1997年的苏菲玛索的改编得好,2012年代娜塔莉的有点玩艺术,推荐1997苏菲玛索版。还有一部芭蕾舞《安娜•卡列尼娜》,很棒。

《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

前几章会磨破一个初级阅读者的耐心。那么怎么去读呢?我们首先要知道安娜的哥哥,奥伯朗茨基面临着婚外情出轨所带来的麻烦。在这份婚外情出轨中,托尔斯泰对他的个性,性格,他的聪明,狡猾,庸俗,世故,都有了极精湛的描写,人物形象和他所属的贵族的阶级,我们都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略带着厌恶的俯瞰姿态。特别要注意到的,连那几个仆人,寥寥几笔,也写得活灵活现。而作为被背叛的妻子陶丽,她的闹脾气、不甘心、对丈夫的愤恨和依恋,对家庭孩子的无法放手,都写得非常到位。就这么一件破事,还要引出主人公安娜和列文(托尔斯泰自己),短短的开头把每个人都写活了,且把各种错综的关系,矛盾的印子都写清楚了,尤其是贵族有闲阶级的心理和心态,很了不起。

对婚姻的不耐烦和焦虑是托尔斯泰永恒的主题。但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婚姻完全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只要相爱和有灵魂即可。托尔斯泰在这点上,比陀要现实和真实。

奥伯朗茨基有个小女儿,但他试图欺骗这个小姑娘时,小姑娘脸红了,这导致奥伯朗茨基也脸红。这个情节精微。孩子是最敏锐的。

不同

托尔斯泰的两个伟大中篇《克莱采奏鸣曲》和《伊凡•伊里奇》之死,都有对他自己妻子深深的厌倦和对家庭生活,婚姻生活的憎恶和怀疑。而在《安娜•卡列尼娜》里,则表达得稳定而同情。

作家之间

福楼拜和托尔斯泰都是一点儿也不为了经济利益去写书的,他们两个都是富豪,纯粹的有闲阶级。福楼拜写本书通常要用20年反复磨砺。有时候一周只写了三页。陀思妥耶夫斯基则要为赌债去狂写,他的生活就靠稿费。托尔斯泰羡慕陀氏的完美妻子,而陀则羡慕他的3000俄亩土地。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十五)

对安娜的看法经历了从偏见到偏爱的历程,这在我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初看时不能接受她的婚内出轨,对无辜丈夫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卡列宁的过错只占很小一部分,造成安娜热情的天性被抑制的更多的是社会伦理和家庭教育的捆绑),以及对自己不完全接纳的模糊不决与犹豫,后来渐渐同情上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女子。

安娜对丈夫的态度是这样的:“‘沽名钓誉,飞黄腾达——这就是他灵魂里的全部货色’,她想,‘至于高尚的思想啦,热爱教育啦,笃信宗教啦,这一切无非都是往上爬的敲门砖罢了。’”安娜确实有恨卡列宁的理由,她对社会无处发泄的恨一股脑倾泻在卡列宁身上。但身为读者的我看来,卡列宁尽管自大(自认前途无量)、自私(安娜出轨却只想保全自己的面子)、虚伪,但作为一个丈夫,他还是合格的。只是给不了安娜想要的热情,让她活得压抑。这种压抑,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看来可能可以忍受,但长年累月下来,或许已经在安娜心里积压了无穷的失落和绝望。想起之前看过的故事,夫妻因为小事不和(比如妻子喜欢浇花,丈夫却把烟蒂扔进花盆)而离婚,妈妈对孩子说:“人生很长,妈妈不想这样过一辈子。”后来遇到了志趣相投的良人,幸福地走完了一生。这侧面说明了婚姻的不合对精神的摧残是多么严重。我同情安娜。

这里对于卡列宁的虚伪和自私,我又有一点想要补充。卡列宁在书中这样考虑同安娜离婚的想法:“他看出,他所处的复杂生活环境,不可能提供法律所要求的揭发妻子犯罪的丑恶证据,他们所过的体面生活也不允许他提出来;提供这样的证据,一定会在舆论上使他遭到比她更严重的损害。”可见社会对卡列宁也是有约束的。这让我不禁想到:吃人的社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不论如何,在我看来,安娜不应该选择婚内出轨并摊牌这一方式来反抗无形的封建礼教,她是勇敢的,但也逆了时代的洪流,注定灰飞烟灭。

伏伦斯基是一位放浪形骸(遇见安娜之前),魅力十足的情人,他的爱如火焰,瞬间吞没了安娜。在我眼里,他像一个单纯的孩子。他爱恋上安娜之时,只想带走她,却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她想过。他自己不会被流言束缚,却不管在语言的漩涡中挣扎的安娜,并以爱之名绑架她。他的爱经历了从狂恋到萎靡再到衰败,最后是痛苦的悔恨。正如书中描写的:“他望着她,好像望着一朵摘下已久的凋谢的花,他很难看出它的美——当初他就是为了它的美把它摘下来,而因此也把它毁了的。”他的爱让两人都昏了头,全然忘记了所处的阶级、环境和世俗伦理,等它们在狂热归于平静后出现时,就成了敲打感情的小锤子,凿出一条条裂痕。伏伦斯基对安娜缺乏理解,安娜的委屈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一次次激烈的争吵,而两人又恰恰都缺少解决矛盾的能力,都喜欢胡思乱想、指责对方,使感情渐渐降温。而安娜也在富丽堂皇的宫殿囚笼之中,心中五味杂陈——对儿子的愧疚和自责、对流言的忍气吞声、对玩伴非难的委屈和愤怒、对情人的伪装……这一切牢牢攥住了她,让她逐渐喘息不过来。最后一次的争吵更是将矛盾推向了高潮,直接导致了安娜精神恍惚,卧轨自杀。这是可以预见的结局,也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后期的安娜不再是一个为爱斗争的战士,更像是一个无爱不活的悲情女子,将全身心寄托在伏伦斯基身上,因为她没有了社交、没有了朋友、失去了儿子和地位,彻底沦为了伏伦斯基的附属品。她没有安全感,多次企图控制伏伦斯基,也多次引发了他的反感,自己却毫无察觉。书中这样描写她:“她梳妆的时候比平时更加着意打扮,仿佛她穿上最合适的衣服,梳了最适宜的发式,他就会重新爱她。”、“尽管她相信他对她开始冷淡了,她还是毫无办法,说什么也不能改变同他的关系。她还是像以前那样,只能用爱情和姿色来笼络他。也像以前那样,她白天用工作、夜里用吗啡来摆脱那种可能失宠的忧虑。”她还企图勾引他的朋友,让他知道自己魅力不减,从而唤醒他。可在我看来,“你永远也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同一时段,他是这样想的:“选举是这么欢欣愉快,而逼得他非回去不可的爱情却又是那么沉重难受,这两者竟形成这么强烈的对照,伏伦斯基不禁感到惊讶。可是不能不回去。”两人的矛盾,从中可见一斑。

书中有一段描写了这段时间两人的状态:“使他们隔阂的恼恨情绪,不是任何外来原因造成的。一切尝试不仅不能消除这种情绪,反而使它加剧了。这种恼恨产生在各人自己心里,就她来说,是因为他的爱情日渐衰退;在他却是由于后悔他为了她而陷入苦恼的处境,如今她不仅不来减轻他的苦恼,反而火上加油。”大体如此。可见即使抛开一切外在因素,两人的关系也确实出现了裂痕。

后来伏伦斯基因为安娜之死,选择参军,将命运交给上帝。其母憎恨安娜,对她的评价极尽恶毒之言,想来可以理解,同时也令人唏嘘。伏母对安娜看法态度的转变(从初见时的赞美之至到后来唾弃谩骂),既是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一个映射,也是导致安娜灭亡的强有力的推手(我个人认为她多少影响到了伏伦斯基后来的想法和判断)。

除了以安娜为主线的故事,书中还有一个以列文吉娣为轴的故事线。托尔斯泰以列文的口吻,在书中探讨了死(哥哥尼古拉之死,前后有非常多的思考和感悟,直击心灵)、农奴制、地主、生命(孩子的出生)、宗教等等话题,显示出了作者本人深刻的思想。其中有几幕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是列文吉娣这对新婚夫妇对尼古拉哥哥的死的态度。作为弟弟的列文只知道干瞪眼,沉浸在所谓的死的忧思中,而吉娣却是行动派,展现出一种强大的井井有条的女性独有的细致和体贴,最终让反感妻子一同过来的列文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其次是列文在婚前对自我的深刻反思和对吉娣的坦诚的态度。这在那个封建社会是不多见的(其实我认为吉娣是比较传统的)。列文的郑重庄严能够跟伏伦斯基形成一个对比,显出前者的深思和成熟。

第三是列文在吉娣分娩期间的一系列所思和感悟。这一段的描写在我看来可谓是精彩绝伦。列文对这个呱呱坠地的小婴儿的复杂情感和对妻子的体谅心疼,都是极其值得羡慕的。

在我看来,列文吉娣这一对是很般配的。列文专情始终如一,吉娣温柔善解人意。作者以这一对为另一视角,描绘了特定背景下的社会群像,也从侧面交代了安娜主线的故事发展以及人们的一些看法,因而并不累赘,反而增添了整部小说的情趣以及视野格局。

以上只是我对故事中的人物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实际上这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人性的探讨,每个人物都是复杂而又立体的,并非几个标签就能简单定义。

关于这篇小说中的列夫托尔斯泰,在我心中自然地形成了一些小小的评价。他的语言可以说朴实无华,却又精准生动地表情达意,确实令我钦佩。他的笔触细腻,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三言两语即勾勒出一个场景,给人一种质朴感。在人物描绘上更是栩栩如生,且看他如何写列文看到的安娜:“这不是画像,是一个活生生的迷人的女人,披着一头乌黑的卷发,光着肩膀和胳臂,长有柔软毫毛的嘴唇上挂着若有所思的微微笑意,并且用那双使人销魂的眼睛扬扬得意而又含情脉脉地望着他。如果说她不是活的,那只是因为任何活着的女人都不可能有她那么美丽动人。”文字在托尔斯泰的笔下,仿佛只是一种工具,常常让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是自然地在纸上流淌着,并不刻意。这也是托翁非常厉害的一个地方。

我才疏学浅,目前只能看到冰山一角。有机会再来拜读,以上所思所感有待日后斧正。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