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笔记》是一部描写爱情和人性的经典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女之间跨越时空的悲欢离合,以及对爱情、责任和生活的思考。书中情节曲折,情感细腻,令人感动和思考。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和爱情的真谛。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一篇
中国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珠联璧合之作。新出版的《廊桥笔记》书中,作家鲁晓敏带领读者走入了2000多年以来的廊桥发展史。廊桥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分布极广,“每一座古廊桥都承载了许多重要角色:它们是休憩场所,是祭祀神庙,是交易市场,是娱乐平台,是地标建筑,是精神家园,是团结乡民的纽带,是传播文化的长廊”。
《廊桥笔记》书中开篇就提到了笔者所居住的四川成都本世纪初出土的两座廊桥,一座位于金沙遗址附近,另一座则与盐市口为邻,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古老廊桥。从出土的桥基和木梁可见原桥的规模和形制,两座廊桥均由桥台、桥柱、桥梁、桥面板和桥上部的廊房五部分构成。书作者动情地写道,“我们可以试着想象两千年前的成都:城阙坐落在水网密布的平原上,一条条河流将城阙割裂,一座座桥梁又将城阙连成一个整体。在城阙中心,数百吨的木材构成了两座水上巨阙,它们接通两岸繁华的街市”。
接下来,书作者根据古籍考察了廊桥的起源,认为蜀中地区连接关中的栈道,加盖了阁楼,就是廊桥的母本和前身,据此得出判断,廊桥很可能就是开凿都江堰的李冰首创,根据栈道进行了技术改良,从而让廊桥变得功能更为多元,通行体验更为舒适。
廊桥展现了我国古代历代桥梁设计、建筑人员的聪明才智。这一特殊形式的桥梁,除桥墩外,均由木材建造。在南方,廊桥多采用韧性强、弹性好、重量轻、防虫蛀、易于加工运输和拼合的杉木。建造中,廊桥不用一颗铁钉,全部采用榫卯结构,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发挥到了极致。书中以南宋李嵩《水殿纳凉图》为例,分析了古代历代的廊桥画作,指出在北宋廊桥已经十分普及,深入到时人的日常生活,当时的廊桥也已相当精致,“勾栏画栋,华丽异常”,然后展开对廊桥结构的评析。
正如书作者所说,廊桥从成都平原发端,然后传至甘肃、关中、河南,唐宋时期进入浙江,然后进入福建和浙江以及其他地区。南北方的建筑技术在交流中越发成熟,并很好地糅合了各地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使得不同地方的廊桥以不同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比如,徽州地区的廊桥上就多为粉墙黛瓦、黑白相间的徽派建筑,而客家人的廊桥则多采用砖石,体现了中原文化的遗风,侗族地区的廊桥复刻了侗家鼓楼建筑的元素。
到了明清时期,廊桥不仅继续发挥着交通建筑的功能,还继续完善建筑的形式,更多集合了屋、亭、台、楼、阁、殿、水榭、长廊等传统建筑,汇合了木雕、石雕、砖雕、彩塑、彩绘、壁画、书法等工艺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书作者以浙江龙泉的古溪桥(重建于清道光18年,1838)、江西靖安县茶坪村白云峰峡谷中的清代石拱廊桥花桥等具体廊桥为样本,剖析了廊桥的艺术特征,然后引出各地廊桥承载民众精神寄托、汇集历代乐善好施民间力量等多方面的介绍。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二篇
从古至今,诸多千年之前盛极一时的文化,其实有很多都逐渐没落,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只会有少数的文化追随者还在坚持探寻他们心中挚爱,就像鲁晓敏追梦廊桥。 最初了解廊桥源于《中国国家地理》,巧了也是鲁晓敏老师将廊桥直观形象且浪漫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生长于大北方的我因为这篇文章,了解了江南水乡的廊桥,知晓了廊桥并不仅仅是一座桥,一条长廊。还有文化的象征,风俗传统的继承。
也是有这样的机遇,当看到鲁老师的《廊桥笔记》出版后,毫不犹豫开启了一次廊桥盛宴。这本书首先应该是地理学者和建筑学者的爱,更确切的是人文建筑类的爱。研究廊桥,其实是在研究建筑,但是作为地理人,我更愿意将它划归人文地理的一隅。追桥人最初对廊桥的爱会基于所见所闻,然后会去搜集大量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不知道的廊桥,这又一次变成他们追逐的目标,必然要实地去看一看,找一找,这是追桥人的爱何尝不是对于地理的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就是地理人干的事儿吗?没有实地考察没有发言权,鲁老师正是在十年期间实地造访了百余座桥,才造就了《廊桥笔记》。书中,不单单是对一座座廊桥的介绍,还有诸多原因性的探索,例如中原大地上为何没有出现集聚的廊桥群?作者以自己的见识思考,回答了一些疑问,也许仅仅是作者自家见解,但是何尝不是深思熟虑,分析总结后的结果,我觉得很有道理。 本书还应该是历史学者和风水学者的爱。一座廊桥记录一个地方的一段历史,无论是何朝何代因何而建造,都记录了这座桥,这个地方当地对于廊桥文化的热爱。也许是因为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巧合,廊桥就这样建造起来了。最初的建筑,之后的多次修缮,现在或许还在使用,或许已经成为遗迹,但无论怎样都阻挡不了它经历的风雨,无论如何都是历史的产物。风水学者而言,更有可研究的地方。建桥本就有讲究,廊桥更是有说法。诸多的建筑物的修建,尤其是古代,风水学的身影无处不在,依山傍水,桥的走向,形状,大小,用料,古时似乎都得让风水学来算一算。历史的延续,有时候必有其存在的道理。相信这也是这部分学者在这本书里可以有的收获。 追桥人对于桥的热爱,就像追星族对于明星的热爱是一样的。在追桥人的眼中,一座座新的有意义的桥的出现,就是他们眼中的明星。我们一直尊重对于传统文化中遗留珍宝的追求和热爱,我们也致敬无数为了追求自己所爱,心中永远饱含理想和信念的人们。愿每一种文化都能找到他们的知己。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三篇
电影《卧虎藏龙》的结尾,玉娇龙从一座桥上纵身跃下万丈山崖,消失在云海之中。这一幕,凄美而超然,震撼了每一个观影人。那座象征着告别与重生,夹藏在悬崖绝壁上的廊桥,一直让我念念不忘。 “玉娇龙飘然跳下的地方,位于河北井陉县苍岩山的桥楼殿。这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廊桥,既是桥,又是殿,左右悬崖,下临深渊,上接天际。”在鲁晓敏的新作《廊桥笔记》中,我终于再次邂逅了这座美到令人窒息的桥,以及散落在全国大江南北更多不同风格的廊桥。 桥有什么好看的呢?古人有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意思是说,再美味的食物,你不去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鲜美之处。如果不是这本《廊桥笔记》,我不会知道中国原来有那么多巧夺天工的廊桥,其之丰美多姿,更是无从体会。 翻看着这本《廊桥笔记》,廊桥的形象逐渐立体丰满——如雷贯耳的桥 、闻所未闻的桥、只闻其名不见其身的桥、只知其盛名而不知其所以盛名的桥……逐一浮现在眼前。比如古丝绸之路上的“渭水长虹”灞陵桥;比如江西信丰状如弯弓的玉带桥,名气不大,建筑工艺水平却极高;比如山西有一座藏身于庙殿之中的二仙庙桥,望之如仰天国,保存良好,使我们得以一睹九百年前宋代木构廊桥的风采;比如从布达拉宫到拉萨城区,穿越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时,会经过一座藏汉风格相结合的廊桥,它就是世上海拔最高的古桥,世人称之为琉璃桥……每认识一座廊桥,都要抚卷再三,为之惊叹不已,恨不能立即将书往行囊中一塞,走,看桥去! 《廊桥笔记》的作者鲁晓敏有多重身份,他既是作家,亦是学者,对乡土文化、古建筑等有深厚学养和独特见解。在鲁晓敏眼中,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的珠联璧合之作,从功能到工艺到美学,既是公共建筑,亦是文化图腾。他对廊桥情有独钟,十年时间,数万公里,他和本书的摄影吴卫平穿越祖国半壁江山,实地探访300多座古代廊桥,以优美而专业的文字,辅之精美高清照片插画,最终呈献出一部图文并茂的《廊桥笔记》。 正是因为书中所有的桥,都是作者一一亲身走过,在阅读过程中,镜头感相当强,如同观看一部气势恢宏又格调清新的纪录片。从全书布局而言,第一章《何以廊桥》讲述了廊桥的起源和演变,统览全局,后面三章《廊桥之境》《美哉斯桥》《廊桥遗梦》则由远及近,从廊桥整体风格的大区域划分、到有代表性廊桥的县域、及至一座座经典廊桥,镜头调度纵横,切换自如,读之如身临其境。作者用文人的哲思,诗意的语言,记录了每一座廊桥的前世今生,造桥的人、守桥的人,都与桥一起出现在笔记里。作者在以自然生动的形式向大众普及专业严谨的研学成果的同时,真切自然地流露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更表达了保护传统文化和古建筑的迫切之情。 廊桥守候千年,一直等在那里。如果你恰好遇到一座廊桥,而又不急于去到对岸,你可以停下来,让《廊桥笔记》给你讲一讲这座桥上发生的故事,跟着书中的文字和图片,走过一座廊桥,完成一次历史跨越。或许你可以像鲁晓敏一样,在一座廊桥的长板凳上安睡一个下午,听听桥下的流水声,把流水当作时间,再念一念桥上的对联:“古事现今朝今朝过去皆古事,虚华当实境实境已往亦虚华”。或许你会得到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或许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需要答案。 “数千年来,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由简向繁,渐臻纯熟,廊桥完成了自己的进化。它们跨越山河阻隔,穿越时间天堑,从今天走向未来。”《廊桥笔记》是写给廊桥的一封厚厚的情书,作者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廊桥,想要众人记住廊桥之美。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四篇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一座别致的廊桥静立在潺潺的流水上,仿佛是某位仙子不小心遗落在人间的一把精美的锁,引人遐想无限。跟随着作者鲁晓敏的一字一句,如同深入桥的内部,亲手触摸到巧妙搭建而成的坚韧的骨架,它如此清凉,又充满人的温暖。透过缝隙,数不清欢笑或忧伤的步子匆匆掠过,千百年过去了,人们仍需要一座廊桥走到对岸,在流水之上,在人的心里。
“廊桥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没落于近代”,随着民族大迁徙的脚步,廊桥沿着“马蹄形”长线向南传播。作者借星罗棋布的廊桥,向人们徐徐展开了一副浩繁的历史画卷。在“廊桥前传”中,马可波罗跋山涉水来到成都,正被气势恢宏的“安顺廊桥”所震撼:“桥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桥下是穿梭往来的船舶,桥头连接着热闹的街市,一座廊桥尽显天府锦绣。”执看画卷的我,仿佛穿越时空,也被那富丽堂皇的景象震慑住了。
我没有见过廊桥,甚至对于桥的概念都是单薄且贫瘠的。作者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将他多年来走过的廊桥生动再现,而一个个关于廊桥前世今生的故事,更是让我大开眼界。美丽的廊桥像星星一般散布在中国的高山峡谷、田间地头,建在水口的廊桥,除了具备交通功能,还寄托着人们朴素的风水理想。在风水师选好的风水宝地上,廊桥演变成水上寺观,是百姓们祈求美好愿望、与神灵对话的神秘空间。人们日常在这里贸易、休憩、集会、祭祀,构成廊桥的每一根木材,每一块石头,都饱含当地人酸甜苦辣的生存记忆,并在风雨的摧残下日渐凄美。
由于日晒风吹、水火侵袭等原因,廊桥屡遭毁灭,却又被不断重建。廊桥坍塌后,一座崭新的廊桥又起来了,它既脆弱又无比顽强,在世世代代的努力下生生不息。当百年后的河流已经干涸,廊桥仍然屹立在那里,在人们心中,廊桥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精神信仰,它缩聚成一个破折号直指繁华的往昔,灵魂的最深处。
在众多纷繁的廊桥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位于河北井陉县苍岩山的桥楼殿,它横亘在两座悬崖之间,“上接天际,下临深渊”,“屋顶铺着黄绿相间的琉璃瓦,红漆窗花组成一面红彤彤的廊墙”,远远望去,桥楼殿像一枚镶嵌着红色朱砂和彩琉璃的半块戒指,刚好卡在陡峭的山峰之间,夕照下散发着凄艳的光芒。南阳公主在此落发为尼,玉娇龙纵身跃入桥楼殿前的万丈深渊,为爱情献祭。作者站在已经一千四百多年的桥楼殿上,不禁感叹:“此生何处是归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像一片叶子发芽、枯萎,最后归于泥土,完成一个生命的季节。或许我们一直处于自以为真实的虚幻世界里,那些我们在手中紧握的东西,见过的人和风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皆是留不住的梦幻泡影。
书的末尾,作者以“廊桥会成为一场遗梦吗?”为题,道出了廊桥不容乐观的生存现状——“不少廊桥处于废弃和任其自生自灭的状态,每年有大量的廊桥坍塌和损坏。”现如今,我们的网速越来越快,大厦越建越多,廊桥却像一位迟暮美人乏人问津,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渐渐消逝,直至世人忘却这段关于我们自身的历史。历尽沧桑的廊桥以绝美的姿态让人放缓脚步,却无法让自己慢慢老去,荒草丛生处,桥和祭拜的人,都在无声地叹息。
合上书,脑海浮现出的廊桥不再静默,它跟随着风和流水轻轻地呼吸,以极其轻微的起伏撼动人心,并将包裹着我的外壳一点点敲落,带我去往时间的另一端——那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美丽世界。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五篇
最好的建筑师,不是坐在教室里,读着教科书,去想象石头、木条、水泥、钢筋是如何组合的,这种方式哪怕想破了脑壳也不会有答案。相对而言,那些行走于四面八方,通过徒步走进建筑物之中,反而能获得更多教科书中所不具有的细节。发现细节、并以细节为线索去探求未知的世界,是一名建筑师出道的不二法门。 鲁晓敏,并不是建筑业从业人员,只是一名怀惴建筑梦的写作者。在《廊桥笔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至少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隐含在青山绿水的古人智慧挖掘出来,让更多的现代人知道我们的过去。
十多年来,鲁晓敏走访了十余个省市区的数百座古廊桥,以“在路上”的清醒与执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非同凡响的世界。即使对一直生活在南方的乡下人,也会发现廊桥的魅力所在。如果我们将廊桥定义为在穷山恶水之间为了解决交通而设计的建筑,那么你会错失很多精彩。 《廊桥笔记》所描述的世界,对于乡下人而言,可能是司空见惯的,但我们需要感谢高晓敏这位惊奇的发现者与孤独的行走者,带给我们深刻的见解与冷静的思考。
什么是廊桥?顾名思义,即是在桥梁之上加盖桥屋,其屋如廊,可通过道,故称廊桥。尽管在不同区域,对之称呼略有不同,比如因它是木质结构而称为柴桥,因它形近蜈蚣而称蜈蚣桥,因它功能可避风雨而称风雨桥,还因其样式华美而称花桥。但从学术角度上,它则称为堤梁式桥。 《廊桥笔记》让读者了解廊桥的构成,包括但不限于编梁木拱廊桥、伸臂梁木拱廊桥、石拱木平廊桥、八字撑木平梁廊桥,其中最有价值的、最能展示古人智慧与力量的当属编梁木拱廊桥。尽管它们形态各异,但构造原理却高度一致。编梁木拱廊桥是由拱架和桥屋两部分组成,而拱架部分才是最有价值的存在。
由于是拱桥,其结构主要是受压的,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成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无须钉铆,只需使用相同规格的构件,别、压、穿、编压而成。它们在力学上的平衡,让这座古物历风雨而不垮,为后人留下了追寻文化的基点。正因为如此,当鲁晓敏将廊桥的结构奥秘与营造技术展示给读者时,读者无不叹为观止,进而对中国廊桥的保存现状有了关切,引领越来越多的读者加入对廊桥文化的考察、研究与保护之中。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六篇
我的家乡在长沙,哪儿不似江南多水多河流,丘陵地区望过去只有绵延的山脉,小时候去上学,都是需要翻山越岭,遇到下雨天摔一跤的话,指不定一身泥。通往镇子的路上有一座水库,那里修建了一座七孔桥,这边是贯穿我学生时代暑期最佳避暑胜地,骑着单车邀上三五好友,就去水库那边玩,女孩子嘛也不能和男生一样在里面扎猛子,但是撩起裙子踩踩水或是坐在旁边吹吹风还是很凉爽的。尤其是夏季的傍晚,晚霞布满天空的时候,吹着风,天南地北的和朋友聊天,那时候没有长远的想法,只有卫视台热播的电视剧、隔壁班神秘兮兮的班霸、谁和谁偷偷谈恋爱的八卦。
而我眼前的这本《廊桥笔记》,带我短暂的回忆了一番青春期的自己。拾起了遗失在记忆里的七孔桥。它记录了中国的五大廊桥群,书中有十七座典型廊桥,梳理了两千多年的廊桥历史,并以图文的形式,向读者展示廊桥的制作工艺、发展历史、风水文化、保存状态等等,有些廊桥甚至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只能通过照片去欣赏它的美。
这本书的作者是鲁晓敏老师,他是浙江松阳人,生活在江南水乡,有一句话是“开门见谁、遇水搭桥”这句话精准的描述了人与桥、人与自然的关系。鲁晓敏老师一生致力于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廊桥文化的研究及保护工作,是一位极具情怀的中国廊桥研究者。
这里面也看到我家乡湖南著名的廊桥,其中有我听过的凤凰古镇的虹桥,虽然是湖南人但是很遗憾从未去过凤凰古城,不过总有一天会去的,届时带着这本书可以多了解一些关于廊桥的知识。也看到我不曾听过的廻龙桥,廻龙桥是湖南通道县坪日村极具创造力的一座廊桥,始建于1761年,这座弯曲的廊桥被侗家人视为一条回头龙,桥头方向面对着坪日村,暗藏着神龙回头庇护村寨的寓意。还有坪坦河上的普济桥,是湖南单孔跨径最大的廊桥。
廊桥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没落于近代。在我认知里,我知道的最古老的廊桥是《清明上河图》上的虹桥,横跨汴水两岸,宛若飞虹,只可惜不复存在了。这本书以廊桥的历史开始叙述,到演变过程、民间廊桥的传奇,到全国各地精美绝伦的廊桥建筑,带我们探讨了廊桥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呼吁大家关注廊桥文化和保护廊桥。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七篇
走过很多座桥,也拜访过好些廊桥。廊桥,顾名思义,桥上有廊。“廊”者,是带有屋顶的过道。廊桥,不仅仅连通河道两岸,让人能能桥上过,而且行走在上面,能遮风挡雨,行走不便的人或是走了远路、行走累了的人走到廊桥上就可以歇歇脚。
浙南泰顺是被称为“中国廊桥之乡”,那里的廊桥确实多,这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民俗习惯密切相关。这里位于山区、山峦起伏、溪流纵横,需要桥梁连通,同时因为这里雨水充沛,随时“山雨欲来风满楼”,而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们外出赶路需要歇脚、躲避山雨,所以桥上搭建了走廊一举多得,好能保护木质结构的桥梁被风雨侵蚀。
前些年还听说泰顺的廊桥被山雨、台风冲击,严重受损,那些古桥急需大家关注重视,希望能被保护起来。《廊桥笔记》这本书的作者作家鲁晓敏,他虽然非专业出身,但是很显然,他已经关注并重视了我国的廊桥文化。他几乎走遍了中国廊桥所有的蕴藏地,走访了数百座古代廊桥,写就了这本《廊桥笔记》,这里面有他用文字描绘的这些廊桥的面貌,廊桥的历史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当地民俗文化等,还有摄影师吴卫平拍摄的一百多幅精美的廊桥照片,以飨读者。
作家鲁晓敏是浙南丽水松阳人,在他的家乡松阳也有二十多座古廊桥。他在《廊桥笔记》中不仅介绍了自己熟知的家乡廊桥,也介绍了全国各地的廊桥。就像他书中所写的“廊桥精华汇集在浙南闽北”,这一带除了他的家乡丽水地区外,还有我在前文中提到的温州泰顺,是出了名的廊桥之乡,这里不仅古廊桥数量多、历史悠久,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多达30余座,而且这里的廊桥造型精巧、建造工艺独特,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廊桥一体世间稀,来客何人不为痴?”虽然见识过一些廊桥,但是要走遍全国的古廊桥,对于我们目前来说,可能性还不大,就算都走了,对它们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所以能在《廊桥笔记》中详读它们的故事,让我们对这些古廊桥的认知清晰了许多。
作者从中国古廊桥的发展历史说起,回溯廊桥的兴衰,挖掘它的营造技艺和传播演变历程。结合史料记载,我们得知中国古廊桥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没落于近代。所以现代遗留于世的这些古廊桥就显得分外珍贵。就像我们前文说的,中国的一座座古廊桥,它不仅是交通的咽喉,也是百姓休憩的场所、娱乐的平台、也有的是交易的市场、是传播文化的长廊等。
书中对这一座座的古廊桥的走访、考究是深入的、严谨的,它有专业的解读,比如介绍它们的建筑工艺、构造技术,有大量的数据为证,有细致的结构描绘。譬如,国内现存单孔跨度最大的明代木拱廊桥,庆元的兰溪桥,全长48.13米、面阔5米、拱高9.8米、净跨度36.8米。具体的数据、语言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同里镇的三亭桥,两边的廊顶略小,为歇山顶式样,中间的较大为攒尖顶式样,尖顶装有一枚宝珠钮。这别致的“三亭”,这么一描绘立马直观了。
优美的叙述、专业的描写,再加上精美的照片,让我们尽览全国古廊桥,通过这本书了解了我国的廊桥文化,把目光投向对廊桥的保护,社会多一些关注,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桥梁建筑智慧得以继续传承!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八篇
廊桥是什么桥?提到廊桥,我想会有许多人对此一知半解,甚至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桥的名称。实则不然,其实廊桥是中国古代公共建筑的一种统称,也是世界文明遗址中的一大奇观。作为中国建筑的瑰宝,廊桥历经千年风霜的洗礼,逐渐演变成如今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体现,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文物。
在互联网上享有“中国廊桥摄影第一人”之誉的吴卫平,自2001年起开始专注于中国古代廊桥的寻找和拍摄,如今与同为研究与保护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廊桥文化的鲁晓敏共同编撰了这部体现中国廊桥之美的文化寻访笔录《廊桥笔记》,旨在通过文字与镜头,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出中国古代廊桥文化的魅力。
本书作者亲历十多个省市,数百座廊桥,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中国古代五大廊桥群,十七座典型廊桥,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千年廊桥文化的传承历史和文化内涵,让我们在镜头的捕捉下,窥见一座座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文化产物。
我们可以将其当作一本游记,也可以当作一种文化的探寻,更可以在吴卫平的高清照片中一窥古建筑廊桥的魅力。作者将整部作品以文学作家的理念与视野为基点,将《廊桥笔记》分为四个部分来叙述、展现,在“何以廊桥”“廊桥之境”“美哉斯桥”与“廊桥遗梦”中感知廊桥的历史变迁、分布情况、特色美景以及各地代表性廊桥所带来的文化意义。
在所有廊桥的记述中,不期然地看到了因一场大火被烧毁的中国最长木拱廊桥万安桥的相关记录,8月6日晚的那场大火将这座经历过数次重建和重修的笔直的“长桥”付之一炬,烧得只剩骨架的古桥让令人倍感痛心。
端坐墩中,祈佑桥安万年。万安桥的美是不同于其他廊桥的美,它是一座近百米长的石墩木拱廊桥,迄今为止已存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它的桥墩前尖后方,迎水方向收缩成锐角,远远望去,如同一排舟船正在逆水前行。
万安桥的得名也颇有一番神奇,作者在书中写到,万安桥之前叫长桥,在民国的这次维修中,建桥师傅不慎从十几米高的廊屋上跌落水中,居然安然无事,乡人大为惊异,便将长桥改名为万安桥。
作者不仅在书中为读者讲述了廊桥的发展史、演变史,同时也从人文的角度讲述每一座廊桥身上所发生的动人故事,让读者在这些充满了古代匠人精神与智慧结晶的廊桥故事中窥见一个个建筑史上的奇迹。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九篇
原本我是没有廊桥这个概念的,上个月去游览了莆田本地公园中一座去年才新建的“状元桥”。当时正值雨天,只觉得这桥颇具特色,顶上有屋檐,游人可以在桥中赏雨、休息,还可以观察河中水鸟的风姿。直到最近读了这本《廊桥笔记》,我才后知后觉地感叹,原来当时游览的是“状元廊桥”!
莆田状元廊桥
《廊桥笔记》是由文字作者鲁晓敏和摄影作者吴卫平共同完成的,文字作者鲁晓敏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是古村落、古建筑以及廊桥文化的研究者及保护工作者。从他的朋友为本书写的推荐稿中,可以看出他对它们的热爱早已经超过了一般研究人员对于工作的热爱。
两位极其专业的作者以图文并茂的笔记形式完成本书,吸引读者对廊桥的历史发展产生兴趣。一位以研究者严谨的态度、流畅诗意的文字令读者对廊桥的文化有了系统的认知;另一位以专业的审美视角,用摄影技术还原了廊桥最古朴的真实面貌,将中国古廊桥之美直观地展现到读者面前。
中国的廊桥的分布版图主要有浙南闽北、徽州、闽赣粤、湘桂黔、湘渝鄂五大廊桥群,北方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甚至远至西藏、青海也都有廊桥的分布,令我大开眼界。两位作者踏遍万水千山,只为寻遍中国廊桥。跟着他们的脚步,我们领略到了各地廊桥的不同风姿。那些古村落的奇闻异事、神话传说、历史渊源和发展、当地民俗风情,大中国天南地北的廊桥在不同故事里散发出不同的迷人光彩。
在寻访廊桥的日子里,他们阅读了很多文献,也拜访了很多人,有桥梁师傅、专家、当地百姓。其中最让我感慨的就是“守桥人”,没想到如今这个年代依然有人愿意担任“守桥”的使命,他们一代一代的传承,守桥就是他们家族生活的重要部分。
这本书给不懂桥梁不懂建筑的我好好上了一课,带我入门。鲁晓敏老师结合当地的地势环境、历史,以专业的视角分析了各个桥梁的选料、工艺等等,语言通俗易懂,让我们这些建筑小白也能明白每一座廊桥的建筑特点。
根据书中所述,2001年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附近和2009年在成都盐市口发现的两座建于西汉时期的木结构廊桥,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古老廊桥。廊桥的起源是为了适应当地湿热多雨的气候,桥上的瓦屋是用于遮风避雨的。
四川安顺廊桥
桥在中国人的眼里一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自古以来修桥铺路都是善举。尤其对于一些偏僻的地方来说,一座桥的建立不仅仅方便了乡民的交通,更寄托了乡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在如今,廊桥已经从最开始的交通功能上,衍生出了许多别的用途。在很多地方,廊桥上设有神龛供奉着各路神仙,桥庙结合,俨然成了祭祀的场所。还有些地方的廊桥上有“桥市”,这时廊桥又承担了集市和社交的作用。还有“风水桥”,桥上的图腾寓意或者建桥的方位都隐含了当地的民风民俗。还有些廊桥可以明显看出从实用型向景观型的发展,比如苏州园林当中唯一的廊桥“小飞虹”,就是我印象很深的景观型廊桥之一。
读完此书,我收获颇丰,为老祖宗的智慧感到惊叹,更为廊桥这一中国文化遗产感到自豪。廊桥两端连接的不仅是河岸,也是由古到今文化生命的一种传承。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十篇
“玉宇琼楼天上下,长虹飞渡水中央;上下影摇流底月,往来人渡境中梯。”
中国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的珠联璧合之作,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
它之所以历时悠久,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早在汉朝就已有关于“廊桥”的记载。
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廊桥繁华的场景。
那时的北宋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汴水流过城市中心,桥梁连接着河水两岸,人们通过虹桥往来于河岸,可以说虹桥是当地乡民休息、交流交易的场所。有专家认为建造虹桥技术依然存于闽浙边界的木拱廊桥,并未失传。
“一道长虹闽浙往来迎百世,两岸耸翠东西连续锁千秋。”
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也发生着不断的演变。木拱廊桥就是古人利用建筑力学、构建空间美学的重大创举。明清代一些画家的画卷中亦留下了廊桥写意,让我们一睹古时廊桥的风采。
早期的廊桥常常出现在佛教寺庙中,当年白居易还曾为洛阳的香山寺捐过“润笔费”,并留有“登寺桥一所,连桥廊七间”的诗句。
在民间修桥铺路、捐建廊桥成为了人们积德行善的自觉行为,廊桥已嵌入了人们的寻常生活中,廊桥成为人际关系的纽带,“它守住了一个信仰,守住了一村温情,守住了一方和睦。”
《廊桥笔记》是知名作家鲁晓敏写就的一部关于廊桥文化的随笔,他也是研究古村落、乡土建筑的知名学者。
鲁晓敏喜欢廊桥,喜欢古村落、老房子,他对这些都是喜欢到了极致喜欢到了骨髓里。用作家陆春祥的话说:“鲁晓敏的魂,一定丢在了庆元。”
为何会丢在了庆元?
“是庆元的廊桥吸引了我。”
位于浙西南的庆元有着“廊桥王国”之称,这里有着全国数量最多历史也最悠久的廊桥,现古廊桥尚存100余座。这里不仅是廊桥数量最多的县,还拥有着最古老的庆元县大济村双门桥。
“徘徊行曲千盘岭,道路坎坷雾迷障。”
庆元位于溪流峡谷之中,这里山势险峻,嵯峨危峰,是名副其实的“浙江屋脊”。
这里的廊桥或凿石为梁,或叠木为拱,或横跨险滩绝壁上,或静卧于村落之中,与青山碧水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画卷。
这里荟萃了大量珍稀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庆元独特的大自然人文景致。
鲁晓敏作为一名古桥的研究者,他经常在庆元的乡间出没,十多年来鲁晓敏走访了10多个省市区的数百座古廊桥,为了廊桥他趴在故纸堆里寻图穷迹,他写了数百万字的廊桥和老房子。
浙南闽北、徽州廊桥、湘渝鄂,鲁晓敏穿梭于廊桥之中,他把这些散落在深山里的明珠一一推荐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廊桥,爱上廊桥,也让更多的人一起去保护廊桥。他也因此成为了家乡松阳的新名嘴——鲁名嘴。
桥楼殿、霸凌桥、永和桥、高阳桥、玉带桥……这里处处遍布着鲁晓敏的足迹。
“桥头看月亮如画,桃畔听溪流有声。 桥廊风爽堪留客,波底星光可醒龙。”
廊桥或许会因为时代的步伐不再引人注目,通过阅读鲁晓敏《廊桥笔记》,可以让人们对廊桥的发展历史、风水文化、生存状况等有更多的了解,可以更好的引发对廊桥的关注与保护,不让廊桥成为一个遗憾,不让廊桥成为一场遗梦。
书中配以中国廊桥摄影第一人——吴卫平的一百余幅廊桥的图片,其中很多现已不存的精美廊桥照片更是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些照片已成为读者了解廊桥的宝贵资料。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十一篇
殷俏
人间四月,江南春色已撩人。清风徐徐,拂动海棠花茎.汲泉煮茗,侍花焚香,品茗阅书。
翻开鲁晓敏的新作《廊桥笔记》,好似开启一卷尘封千年的“千里江山图”。
“画卷”中的那廊桥,是连接道路的建筑。它星罗棋布,零星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它们或横跨绝壁险滩之上,或高悬于深山峡谷之中,或浮于江河溪流之上,或静卧村落市井之中。它们好似中华文化的图腾,亦或是华夏文明的符号。
回溯历史,悠悠两千载。中国的廊桥起源于秦汉,繁于唐宋,盛于明清,没落于近代。
每一座古廊桥都承载着中华的文化,演绎着重要的,且多重的角色。每一座古廊桥都有着自己的风云故事和民间传说。它们是百姓休憩的场所,是祭祀的神庙,是交易的市场,也娱乐的平台,是地标的建筑,是精神的家园,更是团结乡民的纽带,传播文化的长廊。它们的建设大多来自地方百姓的众筹,或是地方乡贤名仕的捐造。它们就好似一座座艺术品,镶嵌在江南的青山绿水中。
数年来,鲁晓敏花费大量经历,助力中国廊桥的收集和梳理。他以行云流水的文字,饱含情感的语言,重点研究了丽水地区的廊桥。以点带面,以丽水廊桥为发散点,梳理和叙写中国廊桥两千多年的历史。
阅读《廊桥笔记》一书,就像是鲁晓敏老师在我面前娓娓道来。我跟随他的脚步穿行在丽水的崇山峻岭之中,山水密林之间,溪流江河之上。春去秋来,冬雪夏阳,他跨越万水千山,用自己的脚步一步一步的丈量处州大地。他在烈日下,在风雨中,在寒冬腊月里,找寻和记录。我看到了他站在廊桥中,久久驻足。他拿着手机,用语音记录和现场撰写眼前所看见的和当时心境感受到的一切。是的,他一直有个习惯。习惯到达自己找寻的地方,在那一呆就是大半日。他习惯用手机语音实时记录自己当时的所想所感。有时候一讲就是半个多小时。旁人见之,总觉奇怪,有的不敢打扰,有的上前招呼,见未有回应便转身离开。他也总是习惯回家后,第一时间给手机充电。在夜深人静之时,开始安心整理语音,梳理文字,分类成写作的素材。
有人说鲁晓敏见到自己想创作的东西就开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有人说鲁晓敏在创作太过于专注,以至于听到身外的声音。但我认为他只是对这些历史的建筑,这些先人所创作的华夏文明心生敬畏罢了,他只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一点轻蔑。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们总能在感受到文学的同时,找寻到地方历史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印记。
正如这部刚刚出炉的新作《廊桥笔记》一样,鲁晓敏的每一篇散文都富有地方历史的质量和文化张力。这般好文,再加上吴卫平先生的一百多张极富视觉冲击力和历史价值的廊桥记录摄影作品,可谓是珠联璧合,日月同辉。
《廊桥笔记》呈现给读者和世人的不仅仅是中国五大廊桥群、十七个典型廊桥的建筑风貌,更是从丽水廊桥所折射出来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的文明。与其说,此书是记录中国廊桥的历史文化书籍,是一部探讨中国廊桥在当代历史阶段的主要功能和文化意义的书籍,倒不如说是,这是一本记录和折射华夏文明和人类创造的闪光笔墨。
“开门见水,遇水搭桥。”中国古人用智慧优化了生活。鲁晓敏用脚步、用笔墨,收集和找寻古廊桥、古村落等历史遗存。正是因为有像鲁晓敏这样的文人,让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廊桥笔记》更像是历史文化中的梳理,时光的印记。
廊桥,是连接道路的建筑。在日常生活中或许不是那么的让人起眼。但是在曾经的年代,它是一个地方的精神文明。它也是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创造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如同浩瀚星辰里的一颗璀璨的星星。
看着这类历史文化书籍,我总会心生波澜,饱含泪水。一是作者的苦心和用心令我感动,心生敬意。二是华夏的文明,中国先民的创造和智慧,令我为之动容,深感敬佩。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十二篇
殷俏
人间四月,江南春色已撩人。清风徐徐,拂动海棠花茎.汲泉煮茗,侍花焚香,品茗阅书。
翻开鲁晓敏的新作《廊桥笔记》,好似开启一卷尘封千年的“千里江山图”。
“画卷”中的那廊桥,是连接道路的建筑。它星罗棋布,零星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它们或横跨绝壁险滩之上,或高悬于深山峡谷之中,或浮于江河溪流之上,或静卧村落市井之中。它们好似中华文化的图腾,亦或是华夏文明的符号。
回溯历史,悠悠两千载。中国的廊桥起源于秦汉,繁于唐宋,盛于明清,没落于近代。
每一座古廊桥都承载着中华的文化,演绎着重要的,且多重的角色。每一座古廊桥都有着自己的风云故事和民间传说。它们是百姓休憩的场所,是祭祀的神庙,是交易的市场,也娱乐的平台,是地标的建筑,是精神的家园,更是团结乡民的纽带,传播文化的长廊。它们的建设大多来自地方百姓的众筹,或是地方乡贤名仕的捐造。它们就好似一座座艺术品,镶嵌在江南的青山绿水中。
数年来,鲁晓敏花费大量经历,助力中国廊桥的收集和梳理。他以行云流水的文字,饱含情感的语言,重点研究了丽水地区的廊桥。以点带面,以丽水廊桥为发散点,梳理和叙写中国廊桥两千多年的历史。
阅读《廊桥笔记》一书,就像是鲁晓敏老师在我面前娓娓道来。我跟随他的脚步穿行在丽水的崇山峻岭之中,山水密林之间,溪流江河之上。春去秋来,冬雪夏阳,他跨越万水千山,用自己的脚步一步一步的丈量处州大地。他在烈日下,在风雨中,在寒冬腊月里,找寻和记录。我看到了他站在廊桥中,久久驻足。他拿着手机,用语音记录和现场撰写眼前所看见的和当时心境感受到的一切。是的,他一直有个习惯。习惯到达自己找寻的地方,在那一呆就是大半日。他习惯用手机语音实时记录自己当时的所想所感。有时候一讲就是半个多小时。旁人见之,总觉奇怪,有的不敢打扰,有的上前招呼,见未有回应便转身离开。他也总是习惯回家后,第一时间给手机充电。在夜深人静之时,开始安心整理语音,梳理文字,分类成写作的素材。
有人说鲁晓敏见到自己想创作的东西就开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有人说鲁晓敏在创作太过于专注,以至于听到身外的声音。但我认为他只是对这些历史的建筑,这些先人所创作的华夏文明心生敬畏罢了,他只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一点轻蔑。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们总能在感受到文学的同时,找寻到地方历史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印记。
正如这部刚刚出炉的新作《廊桥笔记》一样,鲁晓敏的每一篇散文都富有地方历史的质量和文化张力。这般好文,再加上吴卫平先生的一百多张极富视觉冲击力和历史价值的廊桥记录摄影作品,可谓是珠联璧合,日月同辉。
《廊桥笔记》呈现给读者和世人的不仅仅是中国五大廊桥群、十七个典型廊桥的建筑风貌,更是从丽水廊桥所折射出来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的文明。与其说,此书是记录中国廊桥的历史文化书籍,是一部探讨中国廊桥在当代历史阶段的主要功能和文化意义的书籍,倒不如说是,这是一本记录和折射华夏文明和人类创造的闪光笔墨。
“开门见水,遇水搭桥。”中国古人用智慧优化了生活。鲁晓敏用脚步、用笔墨,收集和找寻古廊桥、古村落等历史遗存。正是因为有像鲁晓敏这样的文人,让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廊桥笔记》更像是历史文化中的梳理,时光的印记。
廊桥,是连接道路的建筑。在日常生活中或许不是那么的让人起眼。但是在曾经的年代,它是一个地方的精神文明。它也是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创造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如同浩瀚星辰里的一颗璀璨的星星。
看着这类历史文化书籍,我总会心生波澜,饱含泪水。一是作者的苦心和用心令我感动,心生敬意。二是华夏的文明,中国先民的创造和智慧,令我为之动容,深感敬佩。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十三篇
廊桥静默无言
却可跨越千年时光
记叙历史的变迁
廊桥,顾名思义,是指桥面上有廊屋的桥,也叫“厝桥”或风雨桥。
有一年的国庆节,我们曾经自驾游专门去泰顺看廊桥,那时候,这条关于廊桥的旅游线路还比较小僻,古老沧桑的廊桥,还没有被收费而变得面目全非。
我们自己开着车,在闽浙赣的乡野村落,一处一处的搜寻廊桥的身影踪迹。每每发现一处古旧廊桥,必定围绕着廊桥,不厌其繁地里里外外、远景近景,都要细致入微的拍了一遍。
当时真的是一眼惊艳……那些旷野中、村落旁,形态各异的廊桥,或寂静,或空旷,或寂寥,蓦然矗立在天地之间,真的有一种天地大美的触感。为了了解廊桥的前世今生的诸多故事,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和很多守桥的老人,近距离进行了不止一次的接触。
翻开《廊桥笔记》这本书,看到昔日那些熟悉的廊桥身姿,在专业摄影师的镜头下,摇曳最美的风采,真的是令人无限遐思,引起了心里许许多多不同凡响的共鸣。
作者鲁晓敏,浙江松阳人,1971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邀撰稿人。出版有《辛亥江南》《江南秘境:松阳传统村落》《江南之盛》等文化散文集, 致力于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廊桥文化的研究及保护工作。
摄影吴卫平,1955年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交通部专职摄影师。自2001年起开始专注于中国古代廊桥的寻找和拍摄,在互联网上享有“中国廊桥摄影第一人”之誉。
最早知道鲁晓敏源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那篇《廊桥:中国文化的图腾》一文,文章开篇由被冲垮的泰顺清代文兴桥说起,而我们那时候正准备二次探访廊桥。那篇文章图文并茂,对廊桥涉及的诸多问题剖析的淋漓尽致,每一座廊桥都如数家珍般的熟悉通透,字里行间轻易便能感受到鲁晓敏对廊桥的喜爱与痴迷。
《廊桥笔记》是鲁晓敏以廊桥主题为线索系统概述廊桥的新著,分为:
“何以廊桥”——阐述廊桥的历史变迁以及所受宗教、信仰、民间力量的影响;
“廊桥之境”——描述廊桥在中国各地的集中分布情况的介绍;
“美哉斯桥”——绘叙各地廊桥的特色与美景;
“廊桥遗梦”——叙述各地代表性廊桥的历史文化意义。
四个部分涉及廊桥的建筑技术、风俗民情、宗教信仰、传统美学等多个方面,囊括了他多年以来,针对性的以廊桥为主题,以家乡松阳为中心,辐射四周的廊桥,足迹遍布了国内各地的廊桥一路走来,精心收集和细致研究,力所能及到达尽可能多的廊桥。
《廊桥笔记》中收集的廊桥图片,有但不仅限于廊桥。尤其许多精美绝伦的古老廊桥摄影图片,出自同样爱好廊桥的摄影大师吴卫平镜头下,更是让廊桥的风姿展现的无与伦比的美丽,阅读廊桥之美,享受廊桥之魅,真的是很惬意很过瘾,虽然图片足够丰富,却依然觉得关于廊桥讲述的太不够多,为廊桥选取的图片太少了。
《廊桥笔记》即是一本关于廊桥的研究专著,也是一本文笔优美的散文随笔。在鲁晓敏的笔触下,中国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的珠联璧合之作,廊桥不仅仅是公共建筑,更是许多地方民间的文化图腾。
为了尽可能多的了解廊桥的前世今生的来源,他在数年间不辞辛苦,亲历十多个省市、数百座廊桥,用文字和镜头实地记录了中国的五大廊桥群,十七座典型廊桥,梳理了廊桥两千多年的曲折历史,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廊桥的制作工艺、发展历史、风水文化、宗教信仰、保存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解读。
书中的廊桥配图,每一幅都异常精美,甚至有很多现已不存的绝美廊桥照片,已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在描摹廊桥的同时,鲁晓敏还将自己在各地寻访廊桥过程中,不同寻常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融入文中,对廊桥建造、保护背后发生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进行了深入挖掘。
文图比对回忆佐证,《廊桥笔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了解中国廊桥的灿烂历史和保存现状的综合文集,阅读的过程不可抑制地会引发对廊桥文化的关注和想往。如果你也喜爱廊桥,本书是值得收藏的难得一见的导游攻略。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十四篇
我第一眼看到廊桥这两个字,就理解为带廊亭的桥,自然地认为桥上应该带着亭盖、宽度像个走廊,人们可以过河、避雨、倚栏凭眺。当读到这本《廊桥笔记》的时候,才知道,廊桥的诸多分类和讲究,用简单的道理,将工程学运用到高超的地步。
鲁晓敏《廊桥笔记》
第一眼看到廊桥的时候,因为介绍的关键词是古代、木工、历史久远、工艺精湛,生活在内陆的我,内心冒出来的是古代庭院常见的地面廊亭,所以自然认为廊桥=廊亭+桥梁,桥上应该带着亭盖、宽度像个走廊。因为现存古老的廊桥不在闹市,我甚至能想象那桥上人来人往,车马都慢,生活平静祥和。
地面廊亭
常见的廊桥
廊桥内部
看了书才知道,廊桥早在春秋战国就有了,据说来源能追溯到秦蜀栈道去。战国时期,栈道是蜀中地区对外联络的主干道,悬崖上的悬空道路,与桥类似。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还加盖了阁楼,供人们歇脚。
蜀中栈道
作者猜测,人们在对栈道技术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得到了廊桥技术。他寻访了全国多处仍保存至今的古廊桥,把与廊桥有关的地点连起来观察,猜测自西汉时期,廊桥技术随着匠人们的足迹,从蜀道到西北,到唐代进入南方到了浙江,接着到更加遥远的岭南,沿着“马蹄形”的路线延伸,一路将廊桥技艺传播开来,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造桥工艺。
关于廊桥的起源探讨
最吸引我的,还是古老的廊桥与现代科学的关联。
木拱廊桥中有一类典型代表,编梁木拱廊桥,也是我最喜欢的。可以说,它用最短的材料,最少的材料种类,做出了最大的跨度,河床较小时设计为单孔单跨,可以不用一钉一铆一桥墩,也能把桥建的结结实实,比如屏南溪流河上的廊桥:
单孔单跨廊桥
河床大时,可以设计为N墩N+1孔,除了桥墩为石材,其他全部是木质,比如万安桥就是五墩六孔的造型。
五墩六孔廊桥
木拱廊桥将古代高超的造桥技艺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世界桥梁史上都留下了传奇的一笔,其奥妙就在于榫卯结构,以木件为主。将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木件以榫头为凸,卯眼为凹巧妙地进行组合连接,连接时将榫头夯进卯眼卡紧,可以有效地固定木件,是我国木质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比如古建筑的斗拱。
单个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斗拱
榫卯结构应用于桥梁,材料为粗大的原木。基本构件是纵梁原木约10根,长一些;横梁原木约2根,跟纵向总宽一致,起到加固作用。这些基本构件以榫卯结构互相穿插,上层的纵梁压在下层的横梁上,下层横梁又压在同一层的纵梁上,两根纵梁夹住横梁,形成巨大的“入”字形结构。因为这个结构,称为编梁木拱廊桥、市井俗称“蜈蚣桥”。
榫卯结构——廊桥模型
榫卯结构——廊桥模型
原木之间受压产生的巨大摩擦力,使得构件之间越压越紧实,形成抗压能力很强的独特结构,表层重力越大越牢固。这种独特的力学结构,让古代廊桥能历经千百年风雨,穿越历史而保存下来,为我们研究古代建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正如此,在廊桥上加盖华美的桥廊,甚至在桥上开店卖东西,做成集市走廊,也就不足为奇了。
听说过去发大水的时候,为了防止桥被大水冲毁,会在廊桥上加大石块压桥,就是这个原理。不得不佩服老祖先的智慧,创造出这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技艺!
桥梁构图
桥梁实景
廊桥底部
除了编梁木拱廊桥,作者还给我们介绍了伸臂梁木拱廊桥、石拱木平廊桥、八字撑木平梁廊桥,各种不同的设计,反应了当地的环境、生活和文化的不同需求。
1000多张廊桥彩图的参考书
《廊桥笔记》是一本制作精美、匠心独到的廊桥建筑欣赏和参考书,作者鲁晓敏虽然不是廊桥专家,但字里行间都透射出他对廊桥的热爱。他历时十年,走遍全国廊桥文化的十余个省市区,深入了解数百座古廊桥,采集数千张照片,将成果凝结在这本书里。除了我喜欢的工程学知识,书里还有廊桥的历史和人物故事、地理和环境介绍、廊桥与人文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让廊桥像穿越而来的古代哲人,形象饱满而且饱经风霜,将过去人和桥事,娓娓道来。
廊桥笔记读后感第十五篇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和研究中国建筑?梁思成曾说过:研究中国建筑是逆时代的工作。
他将中国建筑分为了九大类型,桥梁和水利工程便是其中一大类。他认为:在桥和坝两方面,国内的实物就有很多是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有极高的文物价值的。
在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我们常常可见一座座气派的现代化大桥不多时就能飞跨江河两岸,天堑变通途。但有人却把目光放到了过去,翻山越岭,在中国各地对廊桥这种古代交通桥梁建筑进行了寻访、勘查、研究。
研究古建筑的课题和著作有很多,多集中在民居和象征政权的大建筑群、宗教建筑、园林等常见类型上。但是,能够把目光放在桥梁这一交通工程类型古建筑中的廊桥这一分支上,却不多见。因此,当我看到《廊桥笔记》一书,不禁觉得十分惊喜,爱不释手。
凭着热爱和情怀,作者鲁晓敏十多年来走遍10多个省市区,踏遍300多座古代廊桥进行实地考察。摄影作者吴卫平更是足迹遍及20个省市区,探访了700多座古廊桥。
书中记录了中国各地形形色色的廊桥,包括五大廊桥群和十七个典型廊桥的建筑风貌。以详实的资料、流畅细腻的笔触、100多幅实地拍摄的精美彩图,对中国廊桥的建筑特点、历史文化、生存状况等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和解读,向我们呈现出中国古廊桥两千多年来的特有风貌,俨然一份珍贵的“廊桥档案”。
廊桥是一种在桥梁上搭建房屋的建筑,横跨在江河溪流之上,连接两岸,为行人提供便利。不像其他的民居或事务性质的古建筑,廊桥作为公共交通路桥的一种,大概因为人们在上面来来往往,鲜少停留,低调而不起眼,往往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我多年来在各地的旅行经历,加上爱人老家就在湘西舞水河边上的一个小县城,因此见到过不少廊桥,也有着一份特别的关注和亲切之感。每次去婆家,在饭后的夜晚,大家总要去附近的廊桥上逛一逛,吹吹风,赏赏景。
2021年摄于湖南怀化新晃县
我们常见的桥,要么是已经修建有一些时日,一座简简单单的桥面跨越江河,单调冷落;要么是用科技手段修建的现代化大桥,恢弘气派,可供数车并行。而廊桥作为一种“另类”的古代公共建筑,其功能主要是实现交通连接,但却又不止于此。
《廊桥笔记》一书中,作者寻访了全国多处仍保存至今的古廊桥。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廊桥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有着不同的风格,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桥型,有着多样化的交通功能和历史文化传统特色,也正如梁思成所说的“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
廊桥最基础的交通功能便是连接江河两岸,解决了人们交通不便的难题,使物流通畅流动。不少廊桥建于琼山峻岭之中,克服了大自然给出的难题。如果没有这座桥,许多人不得不绕行数里才能过河,跟另一个地区连接。一座廊桥改变的不只是道路,也许还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和人生。
古廊桥常见的是传统的廊屋由全木搭建,最精巧的是不用一颗钉子,全部是用榫卯对接,交错穿插,层层叠叠,衔接成一个精密而牢固的整体。也有木料加砖泥混合,勾栏画栋,显出气派的文化气象。看着它随不同河道与地形而特别设计、牢固地飞跨两岸的桥拱,不得不惊叹古人将建筑力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技艺。
当一个处所有了遮风挡雨的墙壁和屋顶,似乎便增加了人们的安全感和庇护需求。人们可以在这里做许多事情——或是休憩,或是交易,或是娱乐,或是社交,甚至还有祭祀。
有些廊桥其貌不扬,它的建成却不简单,背后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有的廊桥记录了一个家族的传承,有的廊桥的修建耗尽了一些人的家财,有的廊桥是一个人慈善一生的精神丰碑……
这样一座看似简单的廊桥,被赋予了复杂多层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公共建筑,更是文化图腾。它不单单是一条交通通路,也可以是生活场所、地标建筑、精神家园、民族文化代表,是联结民众的纽带,社群文化交流的长廊。这一切也反过来增加了人们对廊桥的喜爱和依恋。
我在湘西老家县城的婆家附近常去的那座侗族廊桥,是近年重新改建修成,采用了侗族鼓楼建筑元素,在当地叫风雨桥。其横跨舞水河南北两岸,约有两三百米长。桥上分为三条通道,中间是车道,两边是木廊桥,车行人走,互不干扰,自成一体。
这种设计既适应时代发展下的现代交通需求,又保留了原有的历史人文特色。不管中间车来车往,人们尽可在两边廊道上漫步或歇息,休闲往来,相安于各自的世界。
2021年摄于湖南怀化新晃县
2021年摄于湖南怀化新晃县
当我在桥上漫步,常常停下来凝望桥中塔楼内部那层层叠叠的木桩,好奇它们是如何经过能工巧匠的手搭建起来并如此牢固。也会不时拉近手机镜头,将楼阁飞檐上的鸟类装饰雕塑拍下,看着它们在蓝天下展翅,似乎要飞向天空。偶尔倚着一侧的木靠椅坐下,张望一根根木制廊柱从眼前向远方延伸,恍然中似乎穿越了时光,回到过去。
2021年摄于湖南怀化新晃县
2021年摄于湖南怀化新晃县
除了这种在人口密集地区修复或改造的廊桥,在全国各地,在村落之间,在琼山峻岭中,仍留存许多古廊桥,依然坚强不屈地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
但在经历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风雨之后,有很多廊桥不可避免地日渐破败,坍塌损毁。若是能在功能上进行现代化修复改造,继续为人们提供交通便利并满足休憩闲适的作用,也许不会被时代抛弃,就此湮灭而留下遗憾吧。
细想起来,其实古人的许多公共交通建筑设计都十分人性化,有着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思想,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之外,还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文化艺术感受。
像廊桥便是在桥上建廊屋,为行人提供遮风避雨和文化活动的场地;像岭南地区的骑楼,也是为兼顾行人遮风挡雨的设计;像江南水乡古镇河道两岸的人行道,都设有一种叫做“美人靠”的长椅供人休憩。我曾在云南建水古城见过在马路中间仍留存有几座古式亭屋,则是提供给行人休息。
可见人性化是众多公共交通古建筑的设计核心之一。即使时代变迁,也希望我们现今的交通建筑能够延续这一思想核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与舒适。
通过《廊桥笔记》一书关注和了解古廊桥历史和现状,不只是将其作为廊桥旅行指南使用,更是便于我们能理解这一古建筑文化和思想的核心,思考如何进行保护、创新与复兴,使得这种独特的建筑文化能够延续下去。
廊桥笔记
评价人数不足
鲁晓敏 著 吴卫平 摄 / 2022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