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读后感100字

《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7 00:00:26
《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6-27 00:00:26   小编:

《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孩子对于父母的不满和反叛,最终意识到父母的付出和爱意。文章通过孩子的视角,深刻描绘了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和互动,让人深思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读后感第一篇

很庆幸我能发现这本书,刚读两篇,就给了我闷头一棍,有点蒙,却又突然明白了以前好多根本没意识到的问题,以前对孩子,竟如此理所当然的滥用父母权利,还满口的道理。

比如,我们当家长的总会想,自己掏心掏肺抚养孩子长大,不求将来能多成功,但起码不能变坏吧?那还怎么对得起我倾尽所有的付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叛逆、反抗,这时的父母,依然不知问题出在哪儿。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和焦虑,那就看看这本书。作者妙黛老师,是自媒体作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专注家庭教育和女性自我成长。

她是个勤奋且不服输的女人,90后的妙黛,原本像我们一样,工作、生活,平淡无奇,但产后的抑郁,让她听见了自己心底的声音,她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一位刚生产没多久的宝妈,走上了读书、写作的道路。

这个倔强的女人,一次次被拒稿,却又一次次再艰难的站起来,最终,她从家庭婚姻、育儿心理等领域,开始了华丽蜕变这个过程,仅仅用了一年半。

现在的她已写出100多篇10万+的爆文,在新媒体写作圈,早已家喻户晓。现在的她,已经成为写作圈导师,带出了一批批的写作精英。而最近的她,又捎带写成了一本书,看似潇洒,背后却付出了异于常人的艰辛,她活成了当代宝妈们的标杆。

读过她新媒体文的人都知道,妙黛的每篇文章,都是直击心灵,让你感觉到她懂你的苦、懂你的累,还能给你提供许多实用的建议,比如上面所说,当孩子变得不再可爱,甚至和你对着干时,家长都会想孩子怎么了?

而妙黛老师则告诉我们,当孩子出现问题,大部分的原因,来自父母。而我们当父母的,在育儿方面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个幼儿园水平。

想想也的确如此,和孩子接触、互动,用什么口气、有什么行为,我们的第一反应,不都是模仿上一辈老人的行事作风吗?因为除了我们看见的、听过的,我们哪还知道其他的处理方法?就算接触过书本上的科学育儿理念,但真有这个勇气去改变吗?一遇到问题,依然按老办法行事。

比如我们国家最爱的打击式育儿,看见孩子高兴,就得喷他两句,怕他得意忘形,怕他骄傲自负。再比如, “看心情”式育儿,高兴时,抱过孩子就亲,不高兴时,提溜过来一顿揍,高兴时,孩子犯错也没事,不高兴时鸡蛋里挑骨头。

每位家长,都自认为是爱孩子的,管他都是为他好,那为什么孩子和家长,却过得如此痛苦呢?其实,父母把自己在原生家庭受过的童年阴影,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给了最爱的孩子。父母是土壤,自己什么样,在上面生根发芽的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

家长的认知局限,正严重束缚着孩子的手脚,最后,让他们变成了自己的样子。

书中,作者从父母的哪些行为会伤害孩子、父母的原生家庭如何影响孩子的角度,指出了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之后,又从孩子的角度,告诉父母如何看懂和听懂孩子,如何与孩子相处。

最后,从夫妻感情的角度,解答了父母的亲密关系,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以及将来的爱情幸福指数。

近些年,大家都在讲原生家庭,但大部分人没有感觉到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更意识不到自己的教育习惯有什么问题,为此,作者把它单拎出来讲了讲,不过,书中一再强调“童年创伤”这个词,它并非都是伤害,只不过是一种习惯、一种烙印而已。

书中,作者列举了大量真实案例,并分享了自己的童年创伤,来引导读者认识自己,认识原生家庭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性格,并且童年创伤会如何伤害下一代的,作者还告诉我们,如何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如何做到理解和接纳自己内心里的小孩,并放开真实的孩子。

说完了父母的问题和原因,作者开始从孩子的角度解读亲子关系,以便帮助读者从多种角度认识和接纳自己的孩子,比如:

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有什么特性?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经常耍脾气是为什么?孩子在向我们倾诉时,我们该如何倾听?我们不让孩子哭,常说哭没用,到底是对是错?

我们想要和孩子建立长期的良好互动模式,就要认可他,相信他一定是好孩子,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太难了,生活中,我们总怕孩子一步错,步步错,总怕自家孩子跟不上,看似为孩子焦虑,其实是父母害怕失控。

作者说:“人的一辈子很长,根本不是一两次短跑、长跑,甚至马拉松,而是一次看不到尽头、有很多岔路的旅行……孩子走走岔路未必就变成坏孩子,更何况,谁能保证自己给孩子指的路,一定正确呢?”

上述内容,只是本书的冰山一角,后面,作者还讲述了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性,区分真爱和溺爱,二胎家庭、挑食和穷养孩子背后父母的心理等内容,直击痛点。

另外,作者用一个章节,向读者解析为什么良好的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构建有重要影响,本书中,每篇文章都能让你收获不小,真是干货满满,却吃起来顺滑不硬。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真切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原来这么原始,以前习以为常的方式,都在不自觉的伤害和限制着孩子。你以为你管他,是爱他,是为了他好,其实,你是是想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是控制他。

另外,读过这本书后,我释放了许多对于育儿方面的焦虑,比如:为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不停的给孩子报兴趣班,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估计许多妈妈也是如此,不想让孩子累,又怕孩子输,其实,这都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能力不满,却又没勇气改变自己,就把这种深深的无力感转换成对未来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

这本书值得编入你家书架中,时常翻阅它,会解决许多困扰,生活随之也变得更加美好。

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读后感第二篇

01

“不管我干什么,我妈都说我好棒,然后我就越发地往我想干的事情上去干,他们从来没有说过我一句不是。”

杨迪在综艺节目《青春环游记》中下跪感谢父母,让人感动得落泪。

他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父母从来干涉他,还一直呵护他的梦想,父母一直鼓励他,让他觉得自己非常的优秀,他越发有动力,现在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非常感谢父母,说到动情之处,他下跪向父母表达感谢。

杨迪出身在一个小县城,尽管他从小的梦想是当明星。但是他的颜值并不高,他曾因为把“太丑”把小孩吓哭遭到投诉,

杨迪的追梦之路非常艰辛,但是他一直从没有放弃过,父母的尊重和鼓励给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他敢于向前冲,因为他知道即使自己失败了,父母也会为他疗伤。

杨迪现在成了著名的综艺主持,被誉为灵魂段子手”、“笑点收割机”,

心理学家张怡筠曾经说过: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诚然,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功底。但是有很多父母会说,我也想成为一个好父母,做孩子人生路上的灯塔,但是做起来太难太难了。

在育儿的过程中,有的父母焦虑不安,有的父母暴怒失控,有的父母用力过度,孩子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孩子出现叛逆对抗父母的行为。

为了解决教育路上的这些难题,妙黛老师写了《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这本书。书里没有太多道理,带入感很强,一针见血的指出育儿问题,给了我们很多实用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对我影响最深的几个点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从倾听开始,了解孩子接纳孩子,父母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01

父母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的孩子

歌手萧敬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自曝自己不想生孩子。谈及不想生孩子的原因他表示:他怕自己的孩子,会遗传自己不好的基因,怕孩子没有像自己一样及时悔勿,将来变成社会问题,他担心自己会把期望压在孩子的身上,他会把坏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萧敬腾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一直留在他的内心深处,因为他的父亲脾气火爆,他经常被揍,父亲还骂他是“废物”,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的脾气变得很火爆,性格也很叛逆,从小就打架,抽烟,偷东西。

他没有办法走出原生家庭的伤害,他怕把这种伤害传递给孩子。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这种隐性的创伤却足以影响孩子的人生,很多人明明已经成年,却还是被很多童年的创伤困扰;恐惧进入亲密关系。

妙黛老师在书里说,很多父母也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创伤做了父母。

也许有人会问,我在原生家庭得到的伤痛太多了,我还能成为一个好父母吗?

作者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做父母要率先自我成长,用积极的言行就影响孩子,不把原生家庭的伤痛带来孩子,不要把孩子的问题都归结到孩子身上,

父母先学会成长,走出原生家庭的伤痛,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不让原生家庭的创伤代际相传。

02

了解孩子的情绪,从学会倾听开始

很多人都会说,我的孩子难道我不了解吗?

事实上很多人真的不了解孩子,孩子不乖的时候,孩子“作妖”的时候,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父母很容易发火,其实是我们没有看到孩子背后的情绪,那么怎么了解孩子的情绪呢?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积极倾听是我们通向孩子内心的“敲门砖”,但可惜的是,我们却常常向孩子们抛出沟通的“绊脚石”。

了解孩子的情绪关键是学会倾听。

很多父母也在说,我们每天也在听呀。可是你是真的是在用心听吗?

倾听首先要专心,当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香港歌手陈美龄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儿子问题的时候,她就是在忙也会也会停下手工的活,倾听的过程中还需要有耐心,不要打断孩子,用心孩子交流,听听孩子表达的需求,才能成为孩子信任的人。

妙黛老师在书中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倾听技巧。比如:

学会灵活的倾听。具体方法是先听孩子把话说完,看看孩子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关注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对错。很多父母通病是把道理当成教育,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讲太多的道理孩子是听不进去的,还有从父母那里接受的只是责难和大道理的话,孩子将来遇到苦难也不敢和父母讲。

给孩子选择权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尊重。把选择权教给孩子,不代替孩子成长,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03

在孩子面前诋毁伴侣,输的往往是孩子

养育好孩子,从好的婚姻开始。婚姻中,不管两人的关系如何,请在孩子面前好好说话,在孩子面前诋毁伴侣,最受伤的其实是孩子。

在赵薇监制的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中,杨紫饰演的女孩小雨。母亲因为父亲出轨了,非常憎恨父亲,母亲不仅带着她到处去闹,还经常在她面前诋毁父亲,说父亲是这世界上最坏的人,用最恶毒的语言去诅咒他,那几年,母亲没有办法工作,她们的日子过得很苦,她没有花裙子穿,好几年连一根冰棍都吃不到,母亲告诉孩子,这都是父亲造成的,是父亲毁了我们的生活,再也没有办法弥补了,对小雨而言那就像是一场噩梦,现在回忆起来毛骨悚然。小雨不敢谈恋爱,因为她没有爱的能力,她也不敢,妈妈给她灌输男人不可靠,

爸爸是错了,可是妈妈偏执的将她的怨恨都传递给孩子。

大人的事情和孩子并非没有关系,不是说两个人都爱孩子就够了,让孩子不要处于大人的纷争中,如果婚姻还能维持,大人的事情自己处理,不在孩子面前诋毁对方,如果实在维持不了,好聚好散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毕淑敏在《家问》中曾说:“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半,孩子学到的是父母相互嫌弃的陌生,把他会投射将来的社会关系之中,到孩子学会到是婚姻的恐惧,埋怨,自我怀疑,对其他人的不信任,甚至会把这种关系延续到将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身上。

养孩子是一场修行,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做父母没有考试,也没有学校,我们都是在一步步摸索,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读后感第三篇

最近闲来无事,重看电视剧《回家的诱惑》,选择回看这部剧就是因为我很喜欢女主角林品如的扮演者秋瓷炫。

第一眼看到她就完全被迷住了,还记得曾经有段时间,只要播出有她出演的电视剧或是综艺节目,我一定会看。长得漂亮、性格好、演技好,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印象,认为这一定是一个在幸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可是随着了解的深入,才发现这个拥有温暖笑容的女孩子,童年生活充满着冷酷和无情。

她的奶奶重男轻女,妈妈却又刚好剩下了两个女儿,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最终以离婚收场。更可悲的是,她的妹妹意外溺水身亡,妈妈精神受到了刺激,每每发作时,都会冲她大喊:“为什么死的人不是你?你应该替她。”

幸运的是,这个坚强的韩国女孩子在中国打拼时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现在的她,成为了“中国媳妇”,有丈夫的宠爱和公婆的疼爱,弥补了原生家庭中缺失的温暖。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家丑不可外扬”,不管在家里吵得多么厉害,在外面也会表现得夫妻恩爱、孩子听话。

但是伴随着不断地有公众人物公开地讲述了曾经家庭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后,包括姜文、高晓松、舒淇、王鸥等等,这使得“原生家庭”这个词频频被摆到明面上,促使着人们去正视它,审视那些不健康的家庭体系所带来的危害。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道:“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性格。”

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提出:“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这也就是说,原生家庭不仅对我们每一个人有长期并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再生家庭中也会有着原生家庭的影子,如果不能做出有效地改变,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豆瓣上曾有一个小组很火,叫作“父母皆祸害”。很多人在这里讲述自己的故事、寻求他人的安慰,他们在这里抱团取暖,疗愈心中的伤口。

幸运的人,伤痕得以治愈,仿佛重生一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之中。但在这里,不幸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受伤过重的他们,伤口一次又一次地被撕裂,找不到解药,无法恢复如初,他们慢慢地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成为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终有一天也会变成别人口中的“祸害”,这也是原生家庭的痛点之一。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学会正确教养孩子的方法,在妙黛老师《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这本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案例,结合心理学理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帮助父母认识到不健康的家庭体系带来的伤害,引导父母学会关注自己、了解孩子、经营婚姻,在治愈自己内心创伤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拥有和谐完美的婚姻,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学会如何去爱。

《所谓父母,不过是有了孩子的孩子》这本书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原生家庭的伤害是会代代相传的,以及带有原生伤害的父母如何治愈;第二部分帮助我们认识不同年龄、性格和行为的孩子的特征,并教会我们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第三部分则是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进行夫妻关系建设,营造一个完美和谐的家庭关系。

一.原生伤害及自愈

作者妙黛在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孩子的成长,从他们尚在母腹中就已经开始了。教育孩子走过的路,每一步都会留下印记。如果父母有“偷懒”的时候,那他一定会找机会反击。反击带来的伤害,不是给了父母一生忧愁,就是给了孩子一生创伤,抑或是父母与孩子两败俱伤。”

确实如此,有的父母在和孩子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才会警觉,原来我和孩子的关系已经变得如此冷漠;有的父母在孩子触犯了法律进了监狱以后才痛悔,是我曾经没有下狠心教育你;还有的父母在彻底失去孩子后才会幡然醒悟,我之前的教育方法真的错了。

还记得在我高三的时候,身边发生了一件非常令人痛惜的事情。高一的一个女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的前五名,已经是很多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了”。可是她的父母一直认为她还可以更好,考不到第一名就是还不够努力,取得了第一名也会告诫她要这样保持下去。这个表面看起来乐观开朗的女孩子,其实一直生活在父母的高压教育之下。

悲剧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那是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的后一天,女孩的排名比上一次考试下降了一名,她的父母非常不满意。女孩放学回家在楼下超市购买手机充值卡时刚好被她爸爸看到,她爸爸勃然大怒,认为都是因为她沉迷于手机才导致成绩下降的,当着很多邻居的面就把孩子拽回了家。

回到家后,女孩爸爸像往常一样严厉地批评孩子,但是女孩却没有和平常一样一言不发,而是抓起手机向门外跑了出去,坐上电梯直达天台,等孩子爸爸追上去的时候,只看到他的女儿毫不犹豫地从十几层的高楼跳了下去。同一时间,女孩的两位好友收到了女孩留在这个最后的话语:“我解脱了,再见。”

那天晚上,女孩的父母坐在女孩摔下的位置久久不曾离去,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该逼她的啊。”可是这样的痛哭也不可能换回他们的女儿,一个还未绽放的花朵就这样凋零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也在这一刻变得支离破碎。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去指责女孩父母吗?确实,他们的高压教育是让女孩走上绝路的最大诱因,但是细想一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是什么让他们采取了这种教育方法?

作者妙黛说道:“父母教育孩子就犹如‘靠天吃饭’,他们只能用自己已有的、被教育的理论,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出了问题,根源往往在父母那里。很多时候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又把这个缺陷传给了孩子。”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其实我们都是新手上路,更可怕的是,我们还是无证驾驶。

那么我们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来自于哪里?看过的育儿书或是节目吗?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那些对我们来说或有一些帮助,但更多的是下意识地将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父母是怎么教育我们的,我们就会怎样教育孩子,这也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比如国际著名的咨询师和生命教练克里斯多福·孟在他的书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关系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两个人的相处不是无话可说就是会发生激烈地争吵。会变成这样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这位父亲会暴躁地怒骂儿子。究竟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他告诉咨询师,因为他的父亲就是这样教育他的。

这位父亲根本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本其实是在于自己,而是将所有的问题通通归结于孩子,将自己所经历过的通通复刻到了孩子的身上,一错再错。

同样的,在上文我们提到的以死亡来寻求解脱的女孩,她的父母有极大可能在孩提时代经受的就是这样的家庭教育,所以这样的悲剧在她还没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了。

这样看来,教育孩子就有如一场赌博,如果我们继承的方法正确,那么皆大欢喜,我们的孩子也会受到良好家庭教育;但如果我们学到的方法是有偏差的,那么将会带来恶性循环、两败俱伤的局面。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样的局面呢?

首先,我们需要重新地认识自己。泰戈尔曾说:“指责别人最容易,认识自己最难。”代入到家庭关系中就是,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很常见的做法就是将问题归结于孩子或是伴侣的身上,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同时人的抵触心理也会“帮助”我们掩盖已经显露出的问题,导致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身的缺陷。

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放下心理的包袱,承认自己内心的创伤,承认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伤害。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一个方法就是从孩子的行为中获得反馈。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们的很多行为都是来自于模仿父母,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做。

比如,我们在愤怒时可能会选择摔东西来发泄自己的怒气,如果这个场景刚好被孩子看到了,他们在脑海中可能就会形成“不高兴可以摔东西”的思想,那么下次在不高兴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会选择以“摔东西”的形式来表达。

遇到这种情况时,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自己孩子学“坏”了,但其实没有想到,孩子只是有样学样,问题出在了自己的身上。

所以,想要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就要更仔细地观察孩子的行为,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更重要的是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作者妙黛提到:“心理学上总是强调原生家庭,那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已经留下的疤痕,虽然不能完全去除,但我们可以尽力去淡化它。淡化内心创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换位思考。

就如我们常说的:“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或许就能有新的发现。

作者妙黛在书中举了一个案例,她的一位来访者,年幼时父亲就因工伤去世了,她的母亲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经常回家,为了保住单位分的房子,不得不让她自己孤零零地住在里面。年幼时的她,并不理解母亲这样的做法,在内心中留下了创伤。直到她理解了这其中的原委,站在了母亲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不仅原谅了母亲,还愈发地佩服她。

思维是具有局限性的,这也就使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有“父母怎么不理解我”的想法,但是我们时随着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对以前很多不能理解的事就相通了,对一些无法原谅的事,也就释怀了。

原生家庭带来的一大特点就是,我们曾经是怎样看待父母的,现在或是将来孩子也会怎样看待我们。孩子的心智和阅历还不足以让他们理解我们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养孩子时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还能看懂更多曾经疑惑的问题,化解心中的创伤。

淡化内心创伤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我们可能现在还深陷于原生家庭的伤害之中,但只要告诉自己,我在变好,正在一步步远离“长达后我就成了你”之痛就可以了,心中所有的怨恨、哀愁也都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散。

正如妙黛老师在书中写道的那样:“终期一生,我们都要学会放过父母,也放过自己。脱去创伤的外衣,轻装上阵,轻松当爸妈。”

二.不同年龄孩子的成长特征

作者妙黛说道:“爱的能力就是认识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认识同一个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之处。”

孩子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一样,需要在父母的引导下一点点地对这个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而且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不例外,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不会完全按照我们的思想成长,而是有自己的特点。作者在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的特征,为我们能和孩子拥有更好的亲子互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0-2岁

这个时期的幼儿在智力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在人格发展方面则是对这个世界逐渐建立信任感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孩子在初期探索世界时会通过条件反射和身体感觉来达成。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正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拿起一个东西,也不管是不是食物就往嘴里放,这就是他们在利用自己的身体来感知新鲜事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可以感觉到物的存在,对于消失的人或物品,他们会主动寻找。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当我们出门时孩子会哭闹不止,这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看不到就等于不存在了,最亲近的父母不见了,这份伤心必然用大哭来表达。

这一点也和他们的人格发展有极大的关联。在这个时期,他们更需要通过妈妈的回应来获得信任感,这种安全感是任何人都给不了他们的,哪怕是爸爸也不行。

所以在这个阶段,作为母亲,我们不仅要及时回应他们的生理需求,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需要。在他们需要我们的陪伴时要及时回应,需要离开的时候也要告诉他们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尽可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安全感。

2.2—7岁

在这个时期,孩子处于智力发展的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单一化,有自己看待事物的标准。比如,当我们问孩子是一斤棉花重还是一斤铁重时,他们会回答是一斤铁重。

在他们的认知中,铁就是比棉花重,父母想要和他们解释通“一斤铁和一斤棉花一样重”这件事是不容易的,所以很多家长在这一阶段会觉得自己孩子很犟,甚至是笨。

再加上,这一时期的孩子在人格发展方面会经历两个重要的阶段,一个是2—4岁的自我意识的萌发期,还有一个是4—7岁主动性和内疚感发展的学龄初期。

总的来说,这个年龄段对孩子来说,可以说是影响一生的关键时期,孩子的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等都会在这一阶段出现并达到高峰,所以在这一阶段,父母应严阵以待。

在这时期,父母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既给孩子自己探索的空间,也要为他们设立规矩,逐渐将为人处世的原则渗透到他们的脑海中。同时,要做到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孩子,多给予鼓励,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接纳孩子的本质,如果过多地打击他们,过多的内疚感就会在他们的内心中产生。

就像我们刚刚提到的棉花与铁的例子,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要试图纠正孩子,而是应该多多鼓励他们,夸奖他们清楚棉花与铁的不同,这可以使他们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对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主动性。

而且,足够地接纳也是让孩子获得满足感的重要方式。很多家长并不理解什么是“无条件地接纳”,意思是说,不管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性格怎么样,我们都坦然接受。

许多家长是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接纳的只是那些符合他们心中所想的行为,比如说,性格外向的孩子如你所愿在亲朋好友面前表演了才艺、已经步入校园的他们又考了一百分等等。但是,如果孩子的某一个行为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批评会随之而来,这对孩子的心理伤害不亚于八级地震。

3.7—11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处于小学阶段,在智力发展方面属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不再单一化,“棉花与铁”的这类事情,他们已经完全可以理解了,所以这也提醒着我们,孩子都是有生长规律的,无需我们拔苗助长。

同时,在这一阶段,我们在这一时期为他们订立的规则也开始发挥作用了,随着思维的进步,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规则,也就能更好地遵守规则了。

在人格发展方面,父母应更注重培养他们勤奋的优秀品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与自尊。通过学习成绩的进步让他们感受到勤奋所带来的好处,对他们将来学习与工作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以此来增加自信与自主性。

4.12—18岁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家长最为头疼的一个阶段,孩子步入了青春期,叛逆也就随之而来了。

比较好的是,孩子在这一时期,智力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想象力都有极大地提升,逐渐向成年人靠拢。

而在人格发展发面,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前几个阶段我们做的是否合格。如果合格,那么这一阶段,也会较为平稳地度过,如果某一阶段有所偏差,那么问题就会在这个时期爆发出来。

很多家长在这个时期对孩子的感觉就是无可奈何,想不出对策的他们甚至会将孩子送往一些号称“军事化管理”的地方,其实这何尝不是亲手将孩子推向了地狱。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一味地压制他们,因为压制的越厉害,反抗的也就越激烈。而是应该在细节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如同对待幼儿那样,多多鼓励和支持他们做得好的行为,以此来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不论是智力发展还是人格发展,父母始终都不要忘记,孩子都是独立的精神个体,不应把所谓的“对他好”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而是应该根据孩子的自身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养孩子的同时,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长。

三.尽力修复夫妻关系

常言道:“百年修得同船渡,前年修得共枕眠”。茫茫人海中,两个人能相识、相知、相爱,并携手走进婚姻殿堂,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家庭怎么样,拥有和谐的夫妻关系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他们的孩子也是幸福的;相反的是,夫妻关系冷淡的家庭,孩子也会受到原生家庭的伤害。所以,养育孩子的前提是要学会经营夫妻关系。

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定少不了恩爱的父母,作者妙黛在书中就详细地阐述了如何经营夫妻关系,或是已经出现裂痕的夫妻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来修复?

首先,我们要接纳对方的一切。就像接纳孩子一样,我们的伴侣也是独立的精神个体,他们有自己思想,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来生活。试着接纳对方的一切,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生活就会变得大不一样,即使是希望对方能做出改变,也要从改变自身做起,共同进步。

其次,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还记得很多年前有个段子,有人问丈夫:“你家谁来管事?”丈夫答:“大事归我管,小事归我媳妇管。”再追问下来:“那你家发生过大事吗?”丈夫说:“没有。”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小事不断。经营夫妻关系的重要一点就是放过对方,也放过自己,互相给对方一些空间和尊重,不是涉及生命、触碰底线的事情,能过就让他过去吧。这样松弛有度的生活方式反而会使夫妻关系更加亲密,现在在我们看起来大过天的事情,多少年后再回头看看,也不过是过往云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最后,我们要试着包容对方的错误。作者妙黛说道:“我始终认为做错事的人是心怀愧疚的,哪里做错了、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他们是知道的,他们的内心甚至比我们更害怕,更不知所措。”

确实是这样,回想一下,在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充盈着愧疚感,感到无助?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渴望的是他人的安慰、关怀和支持。但是很多人在这一刻会用指责的方式来对待,指责对方的办事不利、指责对方的无能,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伤口上撒盐,对方的心门也会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指责而彻底关上,不再打开,夫妻关系也会一天比一天冷淡。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试着遇到事情包容对方的错误,遇到难题时,给对方一个拥抱,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不做“刀子嘴豆腐心”。你在变好,生活也就在变好。

做到这些,原本恩爱的夫妻会更加亲密,有裂痕的夫妻关系也一定会得到改善。孩子都是敏感的,夫妻关系的好与坏他们是能感受到的,父母之间改变他们都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

但是一定要注意,改变要先从自身做起,不要渴望改造对方而自己不进步。改变也是一个过程,裂痕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可能一天就恢复好,慢慢来,不要急。

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在他的作品《时生》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悲观也没用,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是的,我们不能选择谁来成为我们的父母,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选择成为怎样的父母。用自身的努力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