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锦集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1 14:15:20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1-21 14:15:20   小编: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教育心理学著作,通过分析儿童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儿童的行为和心理发展。书中强调了家庭和学校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这本书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有很大启发,也对家长有很大的帮助。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一)

其实跟弗氏动辄用俄狄浦斯情节来解释成人行为的理论比起来,我更倾向于接受和欣赏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作为阿德勒享誉欧洲的一本儿童心理分析的名著,本个人认为这个译本的内容还是不错的,平实易懂,不光是适合家长们看,作为成人的我们拿它来揽镜自照,恐怕也能找到令自己都感到费解的一些行为的端倪所在。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二)

人的本性是提升自我、追求优越。

孩子不要有竞争意识、不要为了赞赏而努力。

要以昨天的自我为对手,要享受自我提升的过程。

防止对优越的追求误入歧途、寻求借口。

要保持信心,保持勇气。

落实到目前就是:

相信孩子;

让孩子不看分数看过程;

鼓励孩子战胜自我;

辅佐孩子追求优越的道路;

挖掘孩子信心和勇气。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三)

1.我们应该努力增加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否则我们就无法判断孩子的能力和潜力,教育的目标是确保孩子不会失去勇气,在他们失去信心时,帮助他们重获勇气和信心。

2.通常,只有当错误或荒谬的观点受到批判时,才会出现理性常识。

3.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指向生活中有建设性的一面,那么他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有建设性的一面,个体也因此感到幸福和快乐,并在这种建设性和有益的活动中感受到一种价值和力量。

4.口吃者与他人关系是他是否口吃的关键因素。

5.例如一个邋遢的孩子背后总有一个帮他收拾、整理的人,一个谎话连篇的孩子总是深受一个扯高气扬的成人影响。

6.一个人通常会在4-5岁时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一定要在这段时间内培养他的社会情感和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观念通常在5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并固定下来了

7.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8.教育的态度,温和而坚定。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四)

阿德勒的这本《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人格的统一性”、“自卑感”、“优越感”,“社会情感”这几个贯穿目录始终的关键词,有利于我们理解其核心观点。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总的来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有瘾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阿德勒告诉我们,儿童的这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只是表象,家长暴力地制止和打骂,只能让问题更严重。

这本书基于个体心理学这个理论依据,对儿童人格构成做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对为人父母者、教师及所有关心或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人的天性、遗传等因素对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这还是一部探讨人性、人的心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佳作。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五)

儿童教育心理学

阿德勒著

第一章 引言

1.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所以,尽管人类生活在同样的现实世界之中,但却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来塑造自己,每个人都根据他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塑造自己。有些看法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正确的;但有些则是不健康的,也是错误的。

2.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励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自卑感在客观上有助于个体的完善,但也可能导致单纯的心理调试,扩大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如果自卑感过于严重,那么当事人最终只能在心理上而不能在行为上加以克服。

祭上一张没有写完并且字迹潦草的思维导图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六)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一本西方教育理念的书,书中内容字字深切,由于有学习心理学的爱好,这本书对于我来说还能略懂。不过,读得越投入,脑海里的问题也越多。书中着重讲儿童教育的现象和解释原理,而具体措施并不十分明朗。再有,书中儿童实例中多为“问题儿童”,现实生活中真正“问题儿童”并不多,大多数只是习惯不好,所以,我并不赞同大家放大儿童身上的教育现象,并将这些统统当作“问题”,然后按照成人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儿童教育存在的现象,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有的共同点:

比如,儿童过分依赖他人、有较强的嫉妒心理、自卑和优越感同时存在、刻意逃避内心等等。而这些儿童的心理表现,追根溯源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当造成的。要想儿童行为上的改变,不如先让父母观念上的改变。如果尝试改变观念,这本书无疑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欢迎对号入座。

我们父母需要知道儿童灵魂发展期是相对的,是部分,暂时的。它是可以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父母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如果父母能做到从整体环境的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孩子,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孩子,不要一味地训斥、打骂、溺爱,要不断寻求专业帮助,大家齐心协力,纠正孩子不良习惯,让孩子们开心快乐健康地成长。

如果读友想更多地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那么,由北京联合公司出版的《手帐阿德勒》是值得初学心理学的读友们读的,书中是以图画笔记的方式将阿德勒经典著作(《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个体心理学》、《人类面临的挑战》、《儿童的人格教育》、《自卑与生活》等)中的金句一一呈现,又好看,又有趣。

最后:

心理学不是励志书,读了就能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而是要通过内在身体和心理上的不断修炼,达到知行合一,循序渐进地成为更好的人,并帮助他人成为更好的他人。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七)

养娃之后,我在陪他吃饭睡觉发脾气偷偷乐的日常中,不断地去映照自己可能经历的成长过程。与其说该怎么养孩子,倒不如说是推己及人,在更加深刻地探究自我的同时,努力地去感受和理解孩子。

作者对于儿童人格的认知中,给到一个重要前提,即人是有自我发展的本能的,内心向往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自己。这种积极萌发的本性,需要给予后天的空间,让其向着正面的方向发展。例如受到老师认可的小孩,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而被压抑的需求,则会生出旁支错节,往其他的方向发展生命力。

面对所谓的问题儿童,就延伸出作者的核心观点——我们在解读和分析儿童当下行为时候,必须将其置于系统化的情境中分析,以成长经历、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等多个角度去看待儿童如何从过去成长为今天的模样。是否曾经的问题被忽视或压抑了,由环境变化引发了潜在的问题。例如家庭常常因为第二个孩子的降临,而让大孩子面临一场心理危机。如果问题没有得到妥当的解决,大孩入学时发生融入环境的障碍,很有可能要追溯到更早前的心理问题。

因此,孩子有成长的本能,同时需要得到正向的反馈和满足,让能量往积极健康的方向释放和发展。这样的解释还是让人颇为宽心,毕竟孺子可教。但是落实到具体问题,却还是会感到困难重重。例如对于孩子的肯定问题上。过度严厉,容易让孩子自我怀疑、产生低自尊,我本人可能就是活生生的代表,年到30,大部分的时间里都需要给自己打气,要相信自己,并且想方设法追求认可来让自己从他人身上获取自信的养分。而赞美和肯定,却又是过犹不及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将自己至于过高的标准之下,会带来压力和成长的扭曲。天哪,实操难度简直难于上青天。

不过现实之中,也并不要求自己和娃都要100分,65分70分就已经不错了。知道大概的方向,虽然小有偏离,但是也可以随时调整。反正生活本身都是一地鸡毛,只要小步向前就好了。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八)

说实话,读这本书是冲着阿德勒的大名去的。但是,阅读过程真的不那么愉悦。我从来没有在这么一本书上遇到过这么多的阻碍,白纸上的字都认识,那些自卑感啊优越感啊社会情感这些概念都能理解,可是涉及到具体的案例,我没法把这些概念都融入到案例里去运用去帮助自己理解。

具体的意见就不写了,先写下我划线的觉得很重要的内容吧。

1、个体心理学是个什么学科?首先,它的研究对象是儿童。专门研究儿童心理学,而且能让人认识到承认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因为儿童的行为模式在6岁前就形成了,并且会保持惯性一直持续到成年。认识他的童年,就等于预测了他的未来。其次,个体心理学是门实践的科学。它的所有理论都来自真实的案例,它不允许与实践的脱节,应用性特别强。

2、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成长。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在于成人对儿童的无知。因为成年人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就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要全面的了解儿童,要在此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就更是苦难了。

3、自出生起,人就不断追求发展和优越,这种有目的的追求决定人一生的具体行为。而个体的追求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自己的自卑感。这种现象叫做心理补偿机制。

4、成人需要关注的是儿童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因为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的晴雨表,它的任何障碍都会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为了让孩子更好的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成人不应该只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联系。了解社会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观察孩子入学时候的表现,如果他准备充分,社会情感发展良好,就不会成为问题儿童。 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表现不好,不是学校造成的,原因在于家庭教育不成功,没有为孩子做好迎接学校生活的准备。学校只不过是家庭教育潜在问题显现出来而已。

5、人对社会关系、职业发展和两性问题的认识与态度最能体现他的生活目标和独特的生活风格。

6、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

7、我们不能把特定的行为看做一个孤立的音符,而要把它看做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九)

作为家长、教师,我们每天都和孩子朝夕相处,然而我们真的了解自己身边的孩子们,我们真的知道他们行为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吗?

今天阅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越读越感到内心酸涩,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童时期长大,但是也许我们并不懂孩子,正是因为不懂,我们在无形之中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

阿德勒告诉我们,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被两种感受所缠绕:“自卑感”和“优越感”。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我们会对自卑感和优越感产生误解,单方面的认为自卑感是对内心的不自信,是一种不好的感受;而优越感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优势。

其实自卑感和优越感是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的。每个人都会自卑,正是因为自卑,我们才会想要去改变,想要通过努力,弥补自己的缺点。所以正常情况下,自卑可以让我们奋进,让我们努力,让我们更加优秀。

而优越感呢,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是独特的,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让他人看见,正常的优越感可以让我们内心安定,让我们充满安全感。

作为年幼的孩童当然也会拥有这两种感受,正常的自卑感和优越感可以促使孩子不断进步,健康成长。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正确处理自卑感和优越感。

孩子从出生后,就在观察自己生活的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他们会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生活社交方法,而由于孩子缺乏必要的经验,他们所总结的方法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如现在普遍存在的二胎问题。很多家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大一直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但当家庭中二胎出现后,老大的性格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刁钻跋扈,经常大哭大闹,无理取闹,甚至动手打骂弟妹。

其实,这就是孩子针对二胎这件事发生了错误的认知,孩子认为是弟弟妹妹抢走了父母的爱,内心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为了重获父母的关注,得到自身的优越感,老大就可能会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如撒泼打滚、尖叫、大哭等方式,让父母为自己服务.也许结果是父母将自己责骂甚至打了一顿,然而终究却也得到了父母的关注,实现了内在的满足,孩子正在用他自己理解的方式渴求父母的爱。

细细联想,在平时的课堂上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总是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安静地上课,学习,总是会以你不喜欢的方式去扰乱课堂,或说话,或捣乱,或和你对着干。你越是批评他,他越是高兴,你越是指责他,他越是不停的犯错。你说他不可理喻,无可救药,他却因得到你的关注而暗自高兴!

他们,正是因为缺少爱而过度自卑,因为过度自卑而更想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因为更想要得到他人的肯定而“慌不择食”地选择了错误的求爱方式。

每一次孩子们被我们指责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每一次我们否定孩子的不足的时候,每一次孩子们和我们对着干的时候,他不过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声声嘶力竭地告诉我们:“我只是想要得到你们更多的爱罢了!”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十)

直到今年,细细算来,类似《正面管教》等各类教育书也看了十来本,各种教育孩子的书看了也不算少了,有理论,也有方法论。

但自己心中的很多问题,不仅没有找到答案,而是越来越迷惑,迷茫,感觉自己像一个旅人,知道自己要旅行,准备好了地图,行装,却不知道要去的目的地在东南西北哪个方向。

教育孩子的路上,始终没明白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原则和底线在哪里。

有些问题是,我知道方法,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时,所有的方法成为毫无感情的工具,没有让彼此成长。

直到自己硬着头皮花了整整四个白天的时间,精读完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才明白了其中“其所以然”的部分。

现在正面管教和儿童情商教育等书里都主张,在孩子产生情绪时,要和孩子共情,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呢?

阿德勒在书里说,“人格的整体性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

一言蔽之,就是 “我眼中的世界,只是我认为的样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给孩子解释了一大堆,孩子还是听不进去。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没有理解孩子的世界,没有看到孩子看世界的眼光。

在之前,我总认为,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拥有好的品质和独立的能力。在看完这本书,才明白,这些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和根本。

阿德勒书中表示,教育的目标就是确保孩子不会失去勇气。在孩子失去勇气时,帮他们重新获得勇气和信心。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品质和能力,其实都是一种结果,而让孩子拥有勇气才是根本动力。往往我们在为了达到这种结果的时候,偏离了教育的根本。

比如,我们家长为了培养孩子负责任,独立的品质,要求孩子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玩具时,采用的不是鼓励的话语,而是威胁和命令的话语,强行要求孩子自己去做,不顾及孩子的情绪。

这样的做法,或许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往往却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独立的勇气,他没有从其中体会到任何快乐,一切对他都是负担和消极影响。

试想,一个缺乏勇气的孩子,他还会对这个世界抱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吗?一个缺乏勇气和信心的孩子,有多少自我追求的动力呢?

可能有些家长会说,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应该多表扬孩子,才能让孩子有勇气和信心。

到底,我们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应该什么样的态度呢?

书中有案例,说明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过于严厉,会让孩子丧失勇气。而过于温和,又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

合适的,往往都不是轴线上的两极。

家长应该是以温和的态度,坚定自己的立场。

总体来说,这本书算是经典,是一些其他育儿书籍的源头,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记得理解孩子,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十一)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作品。这是即《自卑与超越》之后,我读到的第二本阿德勒的书籍。 两本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最重要的内容都是提出了“自卑感”与“优越感”两个概念。只不过《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以儿童为重点研究对象,以教师和家长为主要阅读群体的一本教育书籍。 全书灌输的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要尽可能培养孩子对生活的自信,唯有让孩子有勇气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方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一、认识孩子问题的根源 很多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交头接耳,与老师对着干;生活中或胆小,或叛逆,或心理敏感,对一点小事表现夸张。 其实,这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内心过度的自卑感和优越感,让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勇气所致。 自卑感和优越感,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种心理感受。正常的自卑感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改进;然而,当自卑感过度产生转化为自卑情节时,就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 一般产生自卑情节的儿童大多可能拥有以下经历:身体残疾、父母要求过于严格或父母过分溺爱。 身体残疾很容易理解。而对于父母要求过于严格的孩子,他们的内心缺少对自己的肯定,唯有通过父母才能得到一定的表扬,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而父母过度溺爱的孩子,内心比较狂傲,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具有控制意识,拥有较高的欲望,当欲望最终无法满足时,就容易自暴自弃或者走向极端。 阿德勒在书中详细向我们介绍了自卑感和优越感对孩子生活的影响以及作为家长或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如何让孩子的态度发生转变的。 很多孩子他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在他的成长生活中,他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然而,由于孩子生活经历有限,能力不足,当遇到自己感觉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会产生退缩情绪。 如果父母和教师没有及时的引导,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那么孩子就极有可能停滞不前。而此时,父母或教师的抱怨、谩骂,同学们的嘲笑讽刺,都容易让孩子陷入自卑之中,不停地否定自己的能力。当孩子无法感受到学习或生活带来的优越感和成就感,无法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时,就可能会存在两种行为:逃避不作为或反方向为之。 (一)逃避、不作为 为了防止自己被他人嘲笑,被父母谩骂,孩子会选择逃避来解决问题。不作为就是他们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孩子一般比较胆小,容易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形成自私、多疑、敏感的性格。 (二)反方向为之 还有一种孩子,如果他在有益的事情上无法获得成就感,那么他就会将目标集中在无益的事情上来获取家长或者老师的关注。如上课调皮,故意和教师唱反调;在家哭闹、霸道无理等等,通过一些别人不认可的行为来获得他人的关注,以此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维护内心的成就感,优越感。这类孩子往往给人冷漠、好斗、傲慢霸道等影响。 然而,无论是第一种行为还是第二种行为,这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二、家长教师应该怎么做 针对这一部分,书的后半部分分别针对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详细说明。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给孩子多一些耐心和鼓励,让孩子敢于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当孩子表现不够优秀时,家长、教师不要着急埋怨,指责,多站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到父母和老师的爱,从而有勇气解决问题。 然而,书的后半部分虽用一定的篇幅去说明,但我认为理论部分过多,过于笼统。而实操性内容不多,可操作性低。 总体评价: 对于这本书,我认为前面的内容要远远优于后面的部分。能够重点针对孩子的心理进行分析。对教师和家长认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对于了解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当父母和教师认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时,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书中并没有给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所以这是一本认识孩子心理的书,而想要知道如何解决,则需要从其他的书本中获取答案。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十二)

培养1勇气 2社会兴趣

器官缺陷——自卑感——补偿,追求优越感

“社会兴趣”和“克服自卑感”————心理健康的标准

阿德勒一生关注:成长和社会教育

心理学角度:教育是自我认识和指导的过程,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相类似,但儿童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能力薄弱,所以成人对儿童进行关注和引导。然而成人正确认识自我已属不易,更何况全面了解儿童。

不光只纠正行为,还需考虑动机

人的思想绝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他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相一致。人格的整体性、生活风格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而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上。(意义被我们赋予,我们的现实是被我们创造出的现实)

分析:“纵向”在时间轴上追溯更早

个体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所有儿童有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改善自己的处境。这个现象叫“心理补偿”。

(自卑感是中性词,而自卑情结是带有情绪色彩的的一种认知)

明显表现出补偿性的儿童,过度自卑感和膨胀的野心,会毒害他的心灵。生理上成人但才智仍然在沉睡之中,他们要么神经兮兮,要么性格古怪,以自我为中心。有一些人为了逃避现实,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全新的幻想世界,整日沉溺于此,虽然获得了内心的安宁,但是这是不牢靠的,是一种妥协。

理想的学校不仅传授知识,也传授生活艺术,培养儿童的社会兴趣,但不能完全指望学校教育。学校是家庭教育潜在问题的显示器。我们应当首先关注家庭教育。

多少孩子只是想得到关注,却用错了方式。一个人的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只有具备同情心但又保持客观的旁观者才能跨过这种距离。所以要理解儿童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先了解其整体生活史,这称为“人格的统一性”,就像从一个完整的旋律中抽出一个音符,试图抛开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这种做法明显是不妥当的,但是又普遍存在。

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问题、职业问题、性别问题

个体心理学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对社会有好处的事就是“正确的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话一种萦绕在耳边“认识自己是多么地困难!”同样,我们如何能期望一个孩子还能够回答如此复杂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会去追求优越感。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并且这种追求给孩子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不幸。

懒惰、装病、考试期间异常紧张、口吃、尿床等他们会因此而受到某些照顾,得到关注并且一定程度上掩盖自己能力的不足。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也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儿童应该时常感觉被倾听,而不是不断被居高临下地教育,这会加重自卑感。个体心理学主张正确的教育方法是理解孩子,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来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能够自如地应对未来。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十三)

因为自己童年一直在一种阴影中度过,一直到现在,都觉得深受童年记忆的影响。这么些年来也看了些书,开始明白童年在人的一生的重要性,而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儿童正是培养的最好时期。

因为童年时的那段特殊的经历,也因为自己也已为人母,因此对这本书有一种特别的偏爱。

在很多人的眼里,所谓的教育常常只是一种科学知识的教育,或者再深点也就是品德的教育了,其实,真正的,必需的教育是人格的培养。

《儿童教育心理学》不是纯理论的阐述,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给我们提供了实用性的指导建议。

作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对于后来的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所提出来的“自卑情结”“补偿机制”更是渗透到一般人的常识之中。

《儿童教育心理学》就是作者阿德勒运用个体心理学的理论,论述了如何运用个体心理学来帮助儿童培养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统一的,阿德勒提出个体的个别行为其实是由他内在的整体人格发动的。因此我们在看待儿童的行为时,应该整体地看待这个行为,才知道这个行为背后隐含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慢慢的去雕琢,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自卑情结与追求优越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两个重要的理论。每一个孩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自卑感,也因此,每个孩子本能地追求着优越感。我们要尊重,理解孩子追求优越感的心理,并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即符合社会利益,否则,孩子有可能走向错误的方向,从而误入歧途。关于自卑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我们要认真考察这些因素,以防止儿童产生严重的自卑情结,参考本书附录一的问题,通过这些详尽的问题,来认真地检查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的可能,从而为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会情感则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关于人格培养的重要原则。因为人是比较弱小的动物,因此要学会合作来获得自己的强大。儿童的心理成长由其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来衡量。影响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由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庭类似一个小的社会团体,而每个孩子在家中的次序地位决定了其心理特征。有的孩子会发展出“或全有,或全无”的心理,这种心理常常引发白日梦,我们要学会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慢慢地缩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任何一个新的环境将会暴露出以往的人格问题,儿童入学时的表现或多或少都会暴露家庭教育的缺陷。对于儿童来讲,帮助其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对于其人格发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儿童在学校时,应慎重的看待智力测试以及学校的日常安排。智力测试并不能真正反映儿童的智力情况,而学校的日常安排应尽可能地与儿童的人格培养相结合。

青春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能暴露出问题,离家出走和赞美缺少,避免这些问题产生的最好办法是培养友谊。性教育是青春期的一个重点,不仅要讲解生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因为青春期的性意识的觉醒,所以家庭成员间应避免肢体的过分接触,还有避免色情片的刺激,有条件的家庭孩子男女应分房睡。

儿童的问题如此的复杂,人格培养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我们在对待儿童,应多一点耐心,学会包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最终都要回归到对父母的教育上。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应采用建设性的口吻,用“我建议”方式。另外,教师要慎重地将成绩单交与家长,因为家长常常把成绩单作为孩子好坏的标准,无论好坏,这样的观点对于孩子来讲都是不利的。

总而言之,《儿童教育心理学》从儿童心理,成长环境的各方面,为我们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以及我们如何来培养健全人格的儿童,是全世界教师和父母的必读书目,当然了,对于深受自己儿童时期影响的成年人来讲,则更是一部调整自我心态的佳作。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十四)

背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教育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同时他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人。他开创的“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学界独树一帜,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教育心理学》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着重强调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培养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本书概念提取

1.自卑情绪、补偿机制

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者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适度的自卑能给人前进的动力,让人努力进取、获得成就感,因此有很好的掌控感,表现出自信,过度自卑则让人认命,放弃进步的可能性,缺失的成就感便努力从其它方面找回,并且容易采取错误的方式,如沉溺于网络寻求平衡,做坏事引起外界关注等。

2.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通过对人的历史的考察发现,人处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总是成群生活在一起,因此渴望社会情感的假设基础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群体和社会。就人类而言,婴儿和孩童最无助,是培养社会情感的最佳时期。

胡扯

这本书讲的是儿童教育,佐证的例子当然都是儿童的事件,但作为成年人,用作自我教育也无妨,以此为镜,治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我从自卑中看到了绝望,也看到了希望。当一个孩子开始有了“我”和“他”的意识,自卑情绪自然产生了,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婴儿,尚且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只有通过外界的帮助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尽管父母的照顾不能尽善尽美,但此时尽可能小的挫折会让孩子有操控感,不至于觉得世界太险恶,父母能照顾孩子到怎样的程度,对子女而言是一种运气。儿童时期,孩子对事物的认知的最重要来源是父母营造的环境,通过父母的反应,孩子会去判断自己该有的努力程度,但这种判断很直接,是简单的因果连线,不一定正确,错误的因果关系将导致负面的影响,有些父母能够意识到问题并及时纠正,有些父母或是疲于生计、或是不懂教育,使得错误延续下去,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对子女而言是一种运气。在青春期,孩子尝试着独立,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家庭和学校如何看待和教育“坏”孩子,忽视和放弃,还是理解和包容,能不能度过这个坎,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种运气。这些环境教会人拿捏自卑的分寸,分寸决定一个人努力的程度,在进入一个领域前20%这个尖端前,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想到这里感到十分恐惧,从小到大的优秀与否原来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因为决定怎样变优秀的思维就是注定的好吗?即使在同一个家庭成长的孩子可能截然不同就是环境中细微的差别导致的。

自卑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了解到这些,我仿佛参透天机,觉察到从小被灌输的坚强、毅力、坚持这些概念真是极其之肤浅,凭什么那么多人高高在上地,去要求一个自卑、绝望的人坚强呢?并非自卑无药可救,只是不能操之过急。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用包容来解决,自卑同样也是,孩童、青少年时期,我们几乎是被动受到教育,成年后,每个人都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没有包容的环境就自己创造包容的环境,包容的对象则是我们自己。第一步是承认自卑、逃避困难的事实,允许不优秀这件事的存在,接纳不优秀的自己,通过接纳给自己爱和安全感。第二步是从小事着手,获得成就感,再逐步体会掌控事情的感觉,小事可以很小,比如不能集中注意力的人,就从集中10分钟注意力开始练习,慢慢来。

以上方法当然不是从这本书中获得的,至于具体从哪得来我也说不清,反正觉得自己很懂的样子。明明是儿童教育的书,莫名其妙让我对命有了新的思考,妙哉~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十五)

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孟母三迁。儿童教育,从来就是一个我们非常重视的话题。然而,面对着这一个我们曾经也是其中一员的群体,面对着儿童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却总不知如何是好。

幸好,有这样的一位精神病学家——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终生致力于人的成长与教育。由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德勒其中的一部代表作。在书中,他以个体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个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论述了如何用心理学帮助儿童建立健全的人格。

《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的精华可以简单地用以下三个方面来总结归纳:一,什么是人格统一性?二,人格统一性理论为什么在儿童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人格统一性理论在儿童教育中的表现。

关于什么是人格统一性,阿德勒在书中有这样的解释,“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的事。”简单地说,就是儿童所有的行为都不是单独发生的,都不是毫无意义的,恰恰相反,这些行为体现了儿童内心的诉求,哪怕这些心里的诉求儿童根本不清楚。因此,要理解儿童的某一行为,就要去了解他整体的生活背景,只有这样,这一行为才具有意义。

对此,阿德勒举了一个13岁男孩的例子。这个男孩在妹妹出生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的妈妈总是满足他的各种要求,他也用各种无礼的方式吸引注意。妹妹出生后,他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开始捉弄自己的妈妈,妹妹长大后,他开始捉弄他的妹妹,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在妹妹出生以前,他希望赢得别人的注意,当妹妹出生后,由于其他人的注意力都被妹妹吸引了,因此他不得不以更坏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他的变坏是由于他妹妹的出生——这个整体的生活背景之一。

因此,所谓的人格统一性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不是无中生有的,是生活背景结合整体人格产生的。

人格统一性理论之所以在儿童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的原因在于人的主观认识,即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是什么样的。正如阿德勒所言“我们的心理最为奇妙的地方是,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而这种对事实的看法也构建了我们的人格系统。

因此,儿童人格系统的建立是由儿童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形成的,当儿童又一次陷入新的困境时,他的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受制于自己过去所形成的错误观念。这里回到上面那个小男孩的故事当中去。小男孩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人会再喜欢他,于是最后学校建议父母把他带回去,对于这样的结果,小男孩显然是非常高兴了,因为这符合了他内在的错误的观念——成为周围人瞩目的焦点。所以,对小男孩这样的惩罚是无效的,只会加深他的错误观念。只有慢慢地疏导他的错误观念,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上述这个例子说明了在面对儿童教育时,要充分重视人格统一性,努力寻求儿童背后的人格构建系统,探寻背后的认知模式,找到那个最痛的点,对症下药。

除了人格统一性理论,阿德勒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也探讨了其他心理学理论,追求优越,自卑情结,这些也是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在探讨这些问题时,阿德勒与人格统一性结合起来,研究这些心理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追求优越感上,许多人走向了错误的方向,这是因为他人格里发生的错误认知。比如传统上判定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是拥有好成绩,获得老师的认可,有些学生努力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有些学生却通过调皮捣蛋来吸引教师的关注,从而获得自己的优越感。这些人错误的行为来源于自己人格系统中关于获得优越的认知——正当的途径无法获得自己的优越感,于是产生逃避的心理,寻求其他非正当途径以麻痹自己。

自卑情结的产生也是如此,因为无法承受当前的处境,于是开始逃避现实,通过幻想来麻痹自己,从而减轻痛苦。

对于儿童自卑情结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阿德勒对此有相关的解释“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自卑情结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足够的认识力来正确判断自己的处境”,也就是说,在他们的人格构建系统当中,对于自己处境的判断是不正确的。

举例来讲,一个儿童因为家庭贫困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在他眼里,家庭贫困是他没有能力去改变的处境,这一切好像会一直存在下去,他没有认识到,这一切的贫困的处境是可以改变的,他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美好的人生,而不是受制于自己自小长大的贫困的家庭环境。事实上,我们大部分家庭贫困的人都是如此,直到我们长大成人后,有了自我指导能力时,才发现,无论贫穷或富有,只要努力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儿童时期那个背后构建的人格系统里,关于自己处境的认知是错误的。

《儿童教育心理学》中,人格统一性理论贯穿始终,目的在于告诉我们用整体的观点看待儿童的某一行为,所有的儿童都是一块有待雕琢的璞玉,需要我们用心去雕琢。

面对儿童的问题,教育,不是一味地只关注行为本身,不是一味地给他寻找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环境固然重要,但是细致,耐心的懂心理学的父母和老师更为重要。让我们用最好的心理学教育孩子,用最好的爱给予孩子,让他们获得最好的成长。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