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味生活设计》为读者呈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设计理念,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进行调整。作者通过十二个不同的味道,引导读者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力。这本书让人深刻思考如何打造一个更加丰富、有意义的生活。
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一)
从儿童绘本到民国女人,从软件开发到生活设计,都看似不太靠谱的过程,尤其是对我这个本来就不靠谱的人来说。
但是喜欢就是理由,坚持就有朋友,有了这本书,再有一个空间,我们一起搭起一个梦,给自己,也给你。
1/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二)
这是一本我图书馆看了想买的书,语言平实,内容有趣,不枯燥。
看了以后,很羡慕很羡慕里面的人,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予以实现。我也试图着努力外出第一步,可第一步终究很难。若干年时候,会不会唱着老男孩。。。。尴尬。。。
2/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三)
这本书最好是看到书以后再决定买不买,我个人觉得不值得买,只要在书店里翻看个把小时就足够了。当然买回来放在厕所读也是非常合适的。肯定也会有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人,很精致漂亮,就像日本料理,非常好看,可不可口那就见仁见智了。
3/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四)
从生活的视角切入,引导读者由侧面的角度了解创意工作者的行为步调,不经意间辐射出访谈对象的成功路径,访谈方式轻松、生活化、易于接受。配合图片的叙述,更增添了一种休闲杂志的感觉。只是,内容过于简短和空泛,让人有一种没叙述完全的漂浮感。
4/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五)
不是只做自己,而是也只能做自己。
因为相比做自己,更难以做他人。
——“常人迷此林中。”
(1)越自由越自尊、淳和。
(2)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青春气息与创意生活的关系值得分析。
(3)简单是最大的设计。
(4)禅在“一”中。
如何做自己?
2012.4.10
5/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六)
我是细细地从头到尾读完的,让我感动的是不同创作人的理念,有一种潜藏的信念与执着。有些看起来平白无奇的直白的语言,却直指你心,可能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方向有所共鸣吧,感受很深。
对于创作人而言,若真心去做一件事,从事某一种创作,有这种心念的人,是不在乎是不是一定要成功的。
换而言之,坚持到了一定的时候,总是会被人看见的。有时候太在意功与名,反而容易失去初心。
6/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七)
我们与那些人不同的
是不顾一切扑上去的勇气
或许,我们还没有爱创意到无创意会死的地步
我们只是在假装自己是个爱创意的人
谁说只能亦步亦趋过死板日子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SLHPPs(自我设限的高潜质族群)
那就赶快抛去不必要的束缚
提高审视世界的视角
创意其实很简单
是一种生活态度
7/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八)
十二味的生活设计,之所以追求本质和简朴之美,重视实用和人性的部分,更多的来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他们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开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持续现在所做的事并继续下去,诚实地面对自己,自然地活着......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这种简简单单的幸福。这些生活的态度,无形中注入了他们的思想,自然也在作品中流露出相应的情感来
8/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九)
”22岁,23岁,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也就是厨师还在洗盘子,家具师还在练习用道具的修业期,我们几个年龄相同,兴趣相投的朋友,总觉得可以在一起做些什么,所以每星期固定一天,当作互相激荡创意的日子。“
一直想让更多的东西在自己的手里诞生,一直想有这样一个团队。一步一步地,在积累中成为现实。
9/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十)
很喜欢看各类设计师的访谈和介绍,了解他们的生活,这本书里介绍了十二位日本设计师,分享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可读性还可以如果对这个行业有兴趣的话,觉得是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热忱才能支撑他们坚持那么久,书里有写当一个人做自己喜爱的事就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前几天去面试被说现在创意和视觉在互联网公司需求并不是很大,我适合广告公司和实业公司,可是广告公司是一条很难走薪资也不高的行业。。有些沮丧,但是我觉得还是坚信自己想要做的东西吧,创意永远都有价值,我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沦为小广告满大街都可见。
10/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十一)
《十二味生活设计》为一台湾人所写,介绍了日本12位知名设计师。深刻地感受到日本设计思想在于一个“简”字。但这个“简”,不是简单,而是简约,更是简明、简便、简洁,有着深刻的内容、内涵和内功。这背后是辛勤的劳动。
在书中的访谈中,设计师介绍了自己的作息时间,基本是早上9点、10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这样的强度,是出成绩的基础,恐怕是我们所不能的。
日本民族、社会是受中国文化,特别是禅文化影响非常深的,在对美的看法上,也和中国文人画一样,重在用线条来表现神韵与气质,集中体现在“简约”上。同时,在实践中日本人又受儒家影响很深,刻苦努力,辛勤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性格与习惯。
追求平淡简约,投入火热激情。
11/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十二)
十二个日本品牌创始人的访谈,陶艺家大宰久美子对陶艺的热爱让我欣赏,对"土"的热爱可以从凌晨工作到凌晨。让我意识到,只有选择你喜欢的工作,才能让你的下半生发挥最大的价值。人这一生,只要将一件事做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平常也喜欢拍照,但今天看了冈尾美代子的照片,看到她对照片的定义,突然让我对摄影有了新一层的看法。喜欢她说的那句“我所传达的并非物或人的造型,而是他们所在环境的空气” 她的每一张照片都充满生气,注入了灵魂,看到嘴角会不自觉上扬。
这本书会让你停下来看看自己走过的生活,反思,重新成长。
12/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十三)
和这本书的第一次相遇,是在机场;自己有在机场买书的习惯,买本小书,静静的坐在候机厅里读,这种情景很有一番与周围与世隔绝的感觉;对于一本不是很熟悉作者的书,我钟情于它的第一感觉就是对于这本书的装帧素质和印刷质量,就本书而言,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这本书,但是从它的封面和装帧来看,给我的第一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应该充满了暖暖的味道。买来坐在候机厅里,听着CD里的声音,看着书中暖暖的文字,很是享受;对于书里的内容,由于看的时间有些久远, 以致记不太清了,但是我仍可以回想起读这本书的时候身上的那种感觉,就像是傍晚坐在海边的沙滩椅上,享受着微微的海风和和煦的阳光,那种懒洋洋的感觉。很少有一本书是能自动吸引着我自动往下看的,可是这本书做到了,我看着本书只用了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觉得不可思议,那些想在书中寻找生活乐趣但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书友们,我力荐这本书!
13/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十四)
《十二味生活设计》
设计的理念一点一点来到了中国,我们身边也出现了很多包含设计理念的新产品。可是那种卖设计的个性化小店,还仅仅能在京沪广那样的一线城市才能站住脚。
原因不用说谁都知道,设计是要付费的,设计师是靠设计来生活的,成为设计师的成本是很高的。大工业生产,为大品牌进行设计,设计费由大品牌来出,算不了什么,但是要是那种个性化小店,要是不能批量化生产,只能纯手工制作的,设计费用就凸显出来了。
我感觉中国肯为设计付费的人还不是很多,至少我还感觉很吃力,至少在二线三线城市,想开一家个性化的小店,还非常困难。
不过谁都会喜欢设计,谁都喜欢那种个性化的东西,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用得起,相信这一天也许并不遥远。
14/15页十二味生活设计读后感(十五)
刚拿到此书时很兴奋,一来是心仪已久,二来是包装确实很不错,可以称得上是装帧精美,而且还送了明信片。
翻看慢读,里面的图片拍得清晰明亮,作者介绍的设计师在日本业内是赫赫有名的,如果是找灵感,这书多少可以提供一些。美中不足的是:大概因为作者是搞设计的,思维偏重于感性,采访内容的策划和文字的处理上少了那么一点味道,仿佛是浅浅地浮于表面,粗略地把十二位大师及其成就泛泛地介绍了下,并没有真正深入下去。也或许是作者身为业内人士,想当然地认为介绍的人物赫赫有名,也就无需做过多地介绍。内容更适合发表在时尚杂志上。如果非得有个比较,个人还是比较看中《中华手工》和《城市画报》里对同类大师的报道,文字优美耐读,回味无穷。
我只能说这书对混圈里的人应该是不错的,但对于门外汉也只能作为粗略了解大师们不错的途径之一,如果想再深入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作品和成就,还得另觅他路。
1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