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锦集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1 03:35:26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6-21 03:35:26   小编:

《文学的品位》是一篇关于文学阅读的深刻思考,让人反思文学的意义和价值,并提醒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品位。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思想启迪和精神独立的重要来源。这篇文章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一)

生活中,那些谈起话来温文尔雅又有内涵,活得优雅、精致、有情趣又有追求的人,我们会说他们的生活品位高。品位,是从小事处体现,但其实是和一个人的思想、内在的修养分不开的,是由内向外的。其实想要提升自身的品位,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提升自己文学的品位。 如何提升自己文学的品位,阿诺德·本涅特的《文学的品位》为你支招。 首先,要端正你的态度。如果你仅仅是把文学品位当做是一项成就,当做是令人折服的工具,当做是炫耀的资本,或者是把文学仅仅当做是一种消遣的方式,那么这将对你文学品位的养成造成“致命”的影响。文学家是比我们更早看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神奇趣味或是枯燥无味,感受到世界百态的那些人。他们在用他们的作品把他们的切身体会传递给我们。我们阅读这些带着感情的文学作品,并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而是要“唤醒自己”,“理解并鉴赏文学就等于理解并鉴赏这个世界”。 其次,有各种各样的文学存在, 我们应该从哪开始阅读?怎样系统的进行阅读? 应有尽有的文学作品包罗万象。我们从哪开始阅读?阿诺德·本涅特用他特有的英式幽默,风趣的告诉我们“不要担忧抽象的文学或文字理论,先着手阅读,就像狗咬着骨头一样紧紧抓住具体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的的整体性,所以,我们的阅读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你当然可以选择从自己喜欢的任何文本开始。但阿诺德·本涅特同时也建议我们要从公认的经典开始阅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去芜存菁,经历了一段又一段的考验,而流传下来,它势必有着它独有的魅力,而值得我们一再研读。如何达到关注某一类经典的地步呢?阿诺德·本涅特希望我们能有执著的信念,坚信我们自己能从这一本经典书籍中寻找到快乐,要依靠阅读,真心实意的理解它。 而关于如何阅读经典,如何理解作家的风格,阿诺德·本涅特以阅读查尔斯·兰姆为例,详细的展示了如何有效的进行阅读,如何剖析一位作家一部作品。详细的步骤可操作性极强,借鉴此法你可以去了解任何一位你感兴趣的作家。更奇妙的是,当你熟知一位作家后,那些与他有关的,或朋友或批评家或敌人的人,或大或小的事你也会一一感兴趣而渴望一一了解。大概是因为想要彻底认识一个人,就想要知道和他有关的一切。如同水中泛起的涟漪,一圈一圈越来越大向外荡去。 归根结底,《文学的品位》是一本关于如何阅读如何鉴赏文学的书籍。掌握了其中的方法,你可以从良莠不齐的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中,择出那些优秀的作品,并用正确的方法阅读它们,鉴赏它们,从而提升自己文学的品位。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二)

阅读作品的数量与质量,对于精神成长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只是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对于如何阅读,如何选择阅读作品却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痛点,阿诺德*本涅特著《文学的品位》为普通读者提供了科学指南。 对于国人,阿诺德*本涅特何许人也?在开启《文学的品位》阅读之时,我们有必要了解他的生平。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20世纪前半期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所著《老妇人的故事》《里西曼的步伐》被乔治桑普森赞为天才之作。

《文学的品位》告诉我们,读书没有捷径,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时间与精力付出。同时,读书也是一项益智益心的活动,你所阅读过的作品,经过自我消化吸收,转化成自己内在的魂灵,一方面知道自己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另一方面保持着对知识与能力边界的无穷探索。在现代化浪潮席卷的今天,阅读经典作品不仅不“高大上”,而且很接地气,让你知道你所经历的困难与挫折,在若干年前,在其它地点,在陌生人身上已经发生过。触动内心,未必要等到读完一本书,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去寻求自由与幸福的光茫。

围绕英国文学的阅读,阿诺德*本涅特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毕竟只有民族性的准确把握,才能实现世界性的全面突破。尽管《文学的品位》只是列出了英国文学的作品名称,并没有版本、定价等信息,但并不妨碍我们发动主观能动性去探究。

华而不实的内容往往在今天得到读者的重视与喜爱,相反从经典作品中刻画的宏伟壮丽,却有意无意地被当代人所忽略。经典作品中擅长的细节描写,可以弥补我们观察力的不足,突显的情节构造,可以延伸我们对事物多样性的认知。总之,开卷有益,对于阅读经典作品是适用的。 阅读总是发生在读者与作者之间。读者总希望通过作品去了解作者,努力发现自己与作者之间的交叉领域,但获得总是少于付出,有些经历即使写成文字,洋洋洒洒,也不能代替你去经历、去思考、去质疑。 阅读有时候是为读而读。当读者无限欣赏作者时,读者会自动自发地将搜寻雷达对准作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批判作品的过程中建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否则就会出现“无的放矢”的情况,说起阅读时重要,但真正阅读时却不要。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三)

说实话,这本书很贵。按书单买了2000块的书。我从来没有一次性花这么多钱买书,以前花个300以上我都要犹豫半天的人今天一点犹豫都木有了。对于书单部分的篇幅,2000块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后面关于观察和写作部分,让我自己更加笃定自己所热爱的选择。今天我也自己走到人群中,去感受,去观察。

“你下午干嘛去了?” “观察生活去了。” 大多数人的生活是由两个点构成的一条直线所组成的,这其中包括我自己。姑且认为是生活所迫吧!偶尔两个点之间也会跳出一个小点来,变成拥有了面积可求的三角形。——比如今天。 长期以来,我都是离群索居,过着宁静生活的。我把“认识你自己”置于生活的首位,对余下的一切熟视无睹,远离它们。我的生活没有触及过大多数人认为的正常生活的中心。我鄙视它,恐惧它,可偶尔我又“渴望”它。正是这个“渴望”挽救了我自己,让我区别于那种病态的福楼拜主义。 福楼拜是拒绝这个世界的经典悲剧作家之一。他觉得他和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关系。离群索居,形影相吊,踽踽独行是他生活的标签。在这种平静无风的生活影响下,这种远离了现实的生活已经发展了病态的地步。——他靠用想象来塑造自己的世界。 阿诺德说:“要抵制这种‘病态’的侵蚀,就一定要让自己沐浴在公众生活的海水中。我们没有必要鄙视这个悲惨星球上的任何现象,我们对于普通人生活的无知经常表示震惊,但恰恰是这些人自始至终构成了我们思考内容的主题。且对于生活中的那些问题,我不要老是幻想着依靠改革来解决。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世界,但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世界,我们应该是关注这是什么,而非这应该是什么。如果所有的必要改革都得到实行,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一片冰凉。” 我们可以透过大脑这扇“玻璃”看待生活,也许还会设想完美的世界,但同时不要忘记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现实世界。日常生活和街头往往带有历史特有的浪漫,它不光在我们拍的照片里,也点缀在我们自己的生活里。这种碎片化的和粗糙的观察恰恰是我们灵感的源头。 最后,不管我的这种“渴望”是庸俗的还是幸运的,起码它扼制了一种过分精神化的虚无,让生活里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现实性的。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四)

如果看过《误杀》,想必不会忘记里面的两句经典台词:

其实读书也如此,包括阅读1000本以上文学作品。最有意思的还是阅读同一位作家的文学作品。会发现他的风格贯穿始终,如果不是特别高手的话,可能读者也很容易在开头就猜到结局。当然,如果读过大量同一位作家的作品,这已经是粉丝自愿行为,至于是否脑补剧透,在偶像与粉丝之间并不重要。

但在此要强调的,其实是,要是阅读1000本以上的文学作品,就会知道“品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前提当然还是要阅读不同层次,不同题材,不同作家的文学作品。不仅如此,在这其中还能感悟经典何以成为经典。阿诺德坚称,经典文学作家的名声完全不受大众支配。不过他也在书中戏谑,说其实“经典”是靠狂热的少数派挖掘并维持的。这观点十分让人感觉新奇,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捧星星”的行为,而是从行内人向行外人坦诚这件事,有种自揭老底的既视感。他解释说,某些人在某位作家逝世后,不断反复品味他/她的作品,谈论他们与他们的作品,购买他们的作品,甚至用一些群外人不懂的术语来维持他们为作家建立的名声与权威,总之,大众云里雾里地也跟风以为,某位作家是大师/大家,耳目相传,久而久之,作家的某个作品就变成了经典,作家就成了经典的缔造者。读到这里,会不会有些如释重负:哦,原来如此。即假如我们阅读一本文学作品,别人都称好称赞,但自己根本就读不懂,喜欢不起来,甚至读不下去——但是周边人都拍手好好好——可能他们在做局,要赶紧转身就逃。话说回来,如何理解享受阅读一本文学作品,并不完全依赖自己主观感受,要么水平有限,无法理解这本书,要么真的是这本书太差,不适合我们。这又如何解释经典何以为经典?在其中寻找到阅读的乐趣。喜欢某部文学作品,不是因为它“正确”,而是因为读者循着自己的兴趣而在其中找到乐趣,并且这种乐趣产生的愉悦感是持续性的。不过阿诺德有意无意还是回避了经典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标志:众多的读者在某部文学作品中产生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对作者才华的敬佩,作品表达的观念与情感能超越时空。这可能是少数派最初制造出来的错觉,但后来人的认知与感觉,前面的少数派无法左右。

那么,到底如何提升自己文学的品位?阅读经典。从古至今的,不要以为当下的就没有,当然也要警惕大众热烈吹捧的。阿诺德称所有的文学都是表达感受、激情和情绪的,这些感情都是由生活中的“乐趣”激发出来的。其实文学创作并不只是表现“乐趣”,创作源于生活,我们会被某些文学作品触动,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真”,“真”才能引起共鸣,才会被触动,有所影响。如何鉴别文学中的“真”——不以自己情感作为唯一标准——这又回到最初要说的,阅读1000本以上的文学作品。毕竟,读书有技巧,但没有捷径。

最后,他说绘画不重要,音乐不重要,这两点,我十分不同意。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五)

“今天你读书了吗?”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宁愿刷手机,也不想阅读;有的人想读,却苦于自己没有时间来读书;也有的人很喜欢阅读,每天都要坚持一个小时以上。

那么,阅读究竟是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与此同时,正如英国现实主义作家阿诺德.本涅特在他的书籍《文学的品位》中所说的那样,很多人对阅读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即把阅读看作是一件太过神圣的事情,以至于有了高不可攀的念头。

其实,阅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它虽然高雅,但也很接地气。因为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是源自于生活的,而阅读的过程,就是把作家们的感受到的一切转化到自己身上,从而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以及自己的人生。

在这本书中,阿诺德.本涅特分别通过“读书这件好事”和“写作这门手艺”两部分的内容,让读者们重新认识阅读与写作。在他看来,文学固然可以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不过却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消遣,而是为了唤醒自己。

当然,这具有好的文学品位才能做到。对于新手来说,选择名人推荐的书单和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而随着阅读量的提升,文学品位的塑造也在逐渐形成。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书了。

对于选书,还有一个问题,我想也是大家容易出现的,那就是过度推崇前人的作品,而拒绝阅读今人的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固然很好,但是很多时候,一些新作家的著作也同样写得不错,不妨多尝试一下。

针对培养文学品位这件事,作者提出了三点实用的建议:1.读一本书时,扪心自问它是否真实,并忠诚地遵循答案;2.设立明确的阅读目标,对图书的种类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3.建立私人的图书馆,一个藏书丰富的人,很难不喜欢读书。

当拥有了阅读的积累,自然会有抒发内心感受的欲望,这就是写作出现的原因。不过,仅仅有写作的想法是不够的,还要拥有看见生活的能力。因此,优秀的小说家通常具有对美的感悟、满怀创作的激情和敏锐的头脑。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在每个部分中,作者都利用了大量的实例来进行说明,很有自己的见解。另外,书中对诗歌的赏析和剧本的解读,也同样让人受用。

《文学的品位》是一本不错的小书,解决了我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倘若你想了解关于阅读与写作方面的事情,或者是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学中有价值的作品,那么这本书书中的书单想必会对你很有帮助。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六)

一定要说的是这本小书真的太美了,太“英”了。它的封面设计十分的典雅,与书名相当匹配啊,拿着它阅读的话,自然会迎来别人的“尊重”目光。当然了这种现象属于作者不提倡的“附庸风雅”“为了品位而品位”之流。要知道,精致典雅也是英国贵族的一大特征了。第二点就是他的内容非常的“英国”。因为作者的阐述基本上是基于英国文学、经过经典文学、戏剧等等做的分析和解读。所以,内容上与英国更贴合,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不能要求一个英国学者将中国文学品位写得通透。

我个人是极其喜欢这种小开本的书的,携带非常方便。封面更是可以在INS上拍照发布的级别,配上几个小酒杯、树叶,或者一杯咖啡,真的是完美画面了。

很喜欢的封面设计和开本

作者在这本书中基本上讲文学、文学品位提升、英国文学、以及文学创作写得比较通了。其实在讨论“文学的品位”之前,人们其实一直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对读书的看法,无论是读书有用论还是读书无用论。即便是不读书的人也愿意创作一种自己“饱读诗书”的假象,买一个高大上的书柜,有个气派的书房。无论是穷人或富人,书多的人,都会被给予一个“知识分子”的印象。人们还喜欢在自己遇到困境的时候看书,似乎这个时候的书就是心灵和头脑的一剂良药。但是现实的复杂社会中,已经没有像解开几何题目那样标准的答案了。因而这又给出了读书无用的“证据”。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通透,同时也写的比较深刻了。对于一些阅读量少,或者对文学没有过思考的人来说,可能刚开始看的时候还会觉得有点难度,找不到目标和核心。但是对于文艺小青年来说,这本书的很多地方绝对的答疑解惑。比如,文学并非附属品,而是完整人生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是一种生活方式,想要塑造自己的文学品位就是要在学习如何很好地时间这种生活方式。文学对人的影响并不是某一刻,而是每时每刻,因为它会彻底改变一个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阿诺德·本涅特(本身就是一位权威)

还有,关于文学品位,并没有什么甲乙丙丁的分类,也没有高低贵贱,你也不必上来就开始研究学派和语法、文学理论。你只需要开始阅读。只有你的阅读量上来了,有了自己的认知,你才会自发的想要给你看过的作品分类,找比较,这时候,也自然而有了文学品位的培养基础。还有一个,也是对我触动比较大的,就是在阅读的选择上,是读经典文学还是读现代作品,作者的推荐竟然是现代作品。原因是现代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更近,这也能帮助我们培养更广泛的品位。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师大,特定的时间段里优秀的文学总量并不相等,但差别不会太大。我们要知道,当代作品中的精华作品与过去一样多。塑造文学品位这件事还需要信念参与其中。

一本书读下来,收获还是相当多的,是听了一位资深学者的干货分享。相信会给很多文学爱好者开窍。书中还提到和推荐了很多英国名家名作并做了解析。非常值得一读。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七)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深思----朱熹

最近一次翻开名著是和朋友相约重读《呼啸山庄》。从书架上翻出了这本泛黄的厉害且内页也有若干破损的旧书。曾经的阅读记忆提醒我这会是一次“艰苦卓绝”的旅程。再一次踏上征程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好?尤其邻近哪本亦舒的《如果墙会说话》似乎隐隐发出呼唤。果不其然,这趟旅程终止在前5页。不由叹了一口气,下一次再鼓起勇气触碰名著会在何时?

庆幸的是翻到这本《文学的品位》,也算给我解了一部分惑,如何面对接触名著的“障碍”。英国现实主义作家阿诺德·本涅特以阅读的意义开篇,帮助读者建立对文学研究的正确认知。并从阅读的方式、态度、范畴、方法等几方面系统性的给予建立文学品位指南针式的建议、忠告和劝诫。可以说这是一本意味深长,用心良苦引导阅读和写作方向的书籍,对于在刚开启阅读旅程或是在书海中沉沦毫无方向感的读者有着灯塔般的导航作用。

【正视初衷】

记得最初接触名著因为语文老师布置的睡前作业,以一腔鸡血“啃”完若干本名著,某些时刻居然会被桥段吸引,庆幸名著不负我,自此开启饥不择食的打卡模式,然后名著成了书房的背景板,若干年不曾再翻牌的节奏。如今再来正式阅读的初衷,多少抱着书中提到的“私人娱乐消遣和社会认证”这样的小心思。

“文学研究不是为了休闲娱乐,而是为了唤醒自己。它是为了活着,为了强化自己感受快乐的能力,为了更富有同情心,为了理解他人。文学对人的影响不局限于某一刻,而是每时每刻。它会彻底改变一个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再来看这一段时,我开始理解到它曾经带给我的美好体验在于阅读的过程,或许不能透彻详细领悟名著的内涵,但每一次给予内心的触动是真实而又动人的。而这些触动或许暂时不能用精确的文字进行输出,但累积在内心,经过时间的沉淀和重刷,最终投射在与这个世界的关系里。被文字洗刷或的心灵和眼睛会更清晰的看到自己以及整个世界。或许这也是位的由来,对应的是位置。

【阅读经典的方式】

以往阅读经典只是搜集了一堆经典,然后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死磕到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经典便束之高阁,慢慢积灰成为屋子里的装饰。

作者以查尔斯·兰姆为例,分享了新手阅读经典的方式方法。即单作家深度垂直阅读加平行阅读为补充,以建立专业度。而垂直阅读建议从生平调查开始初步感知作者背景,对比作品年表了解写作年代以助对作品的理解。在阅读完作品后,结合生平对作品进行深度的回顾。

然而这些依旧没有能解答关于跨越“阅读经典”带来的“壁垒”。此时作者给出了一连串组合建议。

“把内容当成一个人。”

“一段时间只专注一个作家。”

“全神贯注聆听远方的声音。”

“先研究文章和作家传记,再来读相关评论文章。”

“不要过高的预期,经典之美是慢慢渗透的。”

于我而言,这些是忠告是系统而深入的建立对一个作家相关作品的了解。而不是以点概面的以某一个阶段的作品特征作为判断,这样的阅读显然带着片面性和单一性。自此作者循序渐进的从文学理论,读者心理,作者心理多方面的对系统性阅读进行指南针式引领。

而最为关键的是其中“反思”部分。即“文学只有真正融入读者生活中,才能够说实现了它的真正目的。”而这离不开自审这个过程。

或许当某一天在这条航线上一步一个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八)

阿诺德 本涅特 A. Bennet(t)(1867-1931),国现实主义三大作家之一。他曾在伦敦学习法律,当过律师事务所的书记员和《妇女》杂志的编辑,写过小说、剧本、评论等。以后专门从事写作。小说《老妇人的故事》(1908)是本涅特的代表作,有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反映了英国中产阶级的力量和弱点。

封面

品味是一个双语词汇。我们经常说某人的品味,大多是指这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人情世故中透露出来的素养。而说到“文学”的品味,晦涩难懂。要有一定的文学和审美功底,方或谈及就这品味。

为什么有人读书很多,而文学品味很低? 这是作者一开始就抛出来的话题。把它和穿衣打扮放在一起就可以很好理解。一个将时髦和流行元素,所有喜欢的颜色都穿在身上的人,只会看起来很廉价。而真正的高级感,是选择经典的单品,根据时间、场合来穿着。而读什么书来培养品味?作者解答,要读经典作品。作者的观点,“阅读是件私人的事”,但不经训练的阅读是一种个人时间的浪费和对于伟大作品的慢待。因此,系统性的阅读训练是提升文学品味的第一步。

封底

什么是文学的品味?说到底是一种审美的品味。一部经典文学,少不了作者在情结构思,对其中人物的状态、命运进行认知、思考、判断与描述。而有读者可能只会摘取其中的情节,如井底之蛙就给出了结论。而真正有品味的人,会从作品中引发自己的思考和认知,用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架构一个和作品平行的空间。

比如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揭示了阅读带来的神奇,面对同一个事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认知。阅读也是分层次和能力的,要阅读经典作品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一部经典文学作品的诞生,大都有同一个特点,就是和作品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作品或抨击社会价值观,或重塑某意识流,或讽刺社会现象,表达出或美或丑,或悲壮,或引人思考反醒的东西。

内容

本书晦涩难懂,本人咀嚼阅读了N遍,好几次在在看的过程中困意袭来,直接倒头便睡。作家在本书中也说了他的观点,经典作品不是为了讨好读者而写的。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文学鉴赏者。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九)

您准备好了吗?跟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用他的利斧劈开你那冰冷、傲慢、自恋、自怜的内心。

——罗翔

总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因为读书能获得知识,能找到工作。这种价值观固然不该被全盘否定,但如果你读书的目的只是这样一种功利性的话,那你接受的一定是成功主义的价值观。其实我们会发现这个社会弥漫的都是成功主义的价值观。你要成功,你要出名,你要吃得苦中苦,你要成为为人上人。那成功主义将作为评估一切价值的唯一依据。

但是大家要注意:如果读书得目的只是为了成功,其实很多书没有必要读。你学习法律就天天读法条就可以了嘛,还需要读莎士比亚吗?还需要读论法的精神吗,没有必要啊!你的目的就成功了,多读读成功学不就得了吗?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为什么读书”这个话题,在英国现实主义作家阿诺德·本涅特所著的《文学的品位》养成指南中,开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阿诺德看来,首先应当端正对文学的态度,一个人如果仅仅把文学品位当成是一项成就,把文学当成一种消遣的话,那么他既无法获得这项成就,也无法真正体会其快乐之处。文学并非附庸品,而是完整的人生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不仅如此,在《经典何以是经典》这个章节,阿诺德基于读者对经典名著及作家的种种疑问,以莎士比亚为例,说明了读者对经典作品的信任并非出于理性,而是出于信仰。他们相信莎士比亚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源于少数莎士比亚的狂热粉丝总是在跟其他人分享自己对莎士比亚的欣赏,因为他们能从文学作品里感受到强烈和持续的快乐,也享受这种快乐。

而在《最后三条建议》部分,阿诺德针对全书的核心,如何培养文学品位方面,给出了自己的三条建议:

(1):读一本书,要扪心自问它是否真实,并且忠诚地遵循答案,这比任何其他论证过程更有助于培养文学品位。

(2):阅读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希望得到快乐。

(3):建立自己的私人图书馆。

作为一个重度藏书癖者,在买书这件事上,笔者可谓不遗余力。如书中所述,一个藏书寥寥无几的人,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不管我们对哪个类型的文学作品感兴趣,都应该拥有一个品类齐全、版本精美的文学图书馆。英国神职作家马克.帕蒂森曾提出一条标准,任何渴望获得“爱书人”名号的人,必须把5%的收入花在买书上。事实上,对绝大部分读书人而言,这条建议一点都不奢侈,而且可行性很高。所以,你心动了吗?

在《读书这件好事》这一章节的最后,作者为了方便读者买书,将英语文学分为三个时期,推荐了从英语文学开始,直到十九世纪诸多散文作家和诗人的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十)

针对培养文学品位这件棘手、艰难的事情,我已经给出所有必要的注意事项、建议、忠告和劝诫。我提到了文学理论、作者的心理以及同样重要的读者心理。我努力向读者解释作者的内心,并且帮助读者认清自己的内心。——《文学的品位》

《文学的品位》

阅读文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高雅,还是获得一种成就呢?对阿诺德·本涅特来说,这些观念都不是文学的品位。文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塑造文学品位意味着实践这种生活方式。

阿诺德在《文学的品位》中告诉读者们,为什么要阅读、从哪开始阅读以及如何系统地阅读,循序渐进,有趣且实用。

阿诺德的语言十分犀利,在他的笔下,缺乏强烈感情的人们就像是在“冬眠”一般,需要咀嚼、品味文学,从而触动自己的神经。

书中插图

说完阅读的益处,《文学的品位》还提到了“阅读经典”的方法。有的时候,经典在现代人的眼里,或许不如流行读物那么好读,其精妙之处也许也并没有那么显眼。但是,经典之作在它被创作的年代,也许打破了某种束缚、奠定了某种基础……《文学的品位》强调:“经典文学作家的名声完全不受大众支配。”不论如何,我们既要读经典,也要读现代作品。

除了经典,阿诺德还谈到诗歌和散文。在他眼里,诗歌和散文仅仅有形式上的区别,这两种文学体裁没有本质上可以确定的界限。余光中曾写过《缪斯的左右手——诗和散文的比较》(收录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他眼里,“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诗,是一切艺术的入场券。”由此可见,诗和散文在本质上不是矛盾体。阿诺德还告诉读者如何读诗歌,首先要忘却对诗歌的固有认知,然后阅读《威廉·黑兹利特》的《论诗歌》等等……

总结起来,《文学的品位》在阅读的方面给了三条最重要的建议:1、能够判断一本书是否诚挚可信;2、阅读时要带有明确的目标;3、拥有很多好的藏书,建立自己的私人图书馆。

在介绍完阅读的经验后,本书第二部分还有关于写作的内容,涉及小说、戏剧的创作。阿诺德相信,小说家必备两种品质:美感和满怀激情的强烈愿景。关于戏剧,阿诺德认为写剧本比写小说更容易,不仅因为剧本比小说短,还因为剧本的内容密度比小说低等等原因。

随书附赠的书签

《文学的品位》从不同角度引领读者塑造自己的文学品位,让读者咀嚼、品味文学,慢慢地唤醒自己。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十一)

手记从年前写到年后,既不想写成自夸的宣传软文,也不想写成诉苦的工作记录,思路和心境都几经变化,最后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分享一下与这本书相处时的几个瞬间。

(一)

本书的英文标题是:Literary Taste:How to Form it,一本非常典型的阅读指南书。而我始终“傲娇”地认为,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很难有放诸四海皆准的读书法,因此对此类选题并不感冒,通常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自然,接触文本时不自觉有了偏见。那是2020年2月,天气还没有回暖,又困在家里办公,想起来都是缩手缩脚、不怎么得劲的感觉。我想,如果作者泛泛而谈或说的都是老掉牙的那一套,我一定不能手软,管他是不是20世纪英国鼎鼎有名的作家,有没有得过布莱克纪念奖。

作者毕竟是记者出身,写文章干净利落,开篇便直指核心问题:为什么阅读文学?我以为阿诺德先生会列举种种读书的好处,娱乐、求知、身份建构、人际交往……但他没有。他举了一个小例子。一个陷入爱情的青年正与他的好朋友散步,他满怀激情地向对方描述姑娘的可爱与美丽之处,他的热情感染了朋友,让对方也觉得这个平凡的姑娘具有惊人的美丽,“简直是个奇迹!”这个青年正在创造文学,他开始探索感受世界的美,并且内心有对外表达的强烈冲动。

如果你还记得青春期时恋爱的感觉,也一定会被作者用以说明“文学”的例子打动,那是一种毫无保留的、发自内心的热情。仿佛有一道光,划破了春寒料峭的午后阴沉的氛围,让人有热血被激荡起来的感觉。文学家感受到了世界的奇趣并付诸笔端,而读者阅读文学则是在文学家的带领下强化自己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共情能力,理解文学就是理解这个世界。

“它是为了活着,为了强化自己感受快乐的能力,为了更富有同情心,为了理解他人。文学对人的影响不局限于某一刻,而是每时每刻。它会彻底改变一个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这是第一个瞬间。推翻了此前所有的预设,决心要把这个选题做出来。顺便跑个题,最近常因为书名而对内容产生误判,进而造成不得不常在心理落差上蹦极,其实是蛮刺激蛮有趣的经验。

(二)

第二个瞬间发生在文稿处理中,只不过是作为“读者”,而非“编辑”。书中有一个章节讲解如何系统阅读,基于已有的论述,阿诺德先生说:

“如果你跟兰姆成为知己,他就会给你引见其他许多杰出作家,这些作家转而也可以成为你的知己,他们对你也非常有帮助。”

相同或相反的主题、风格、内容,相近的年代,相似的经历……会有种种奇妙的原因让作家与作家、书与书之间彼此映照、产生勾连。豆瓣不是还有一个叫做“书与书之间的串场”的话题么?一本书就像一个立足点,由此出发,将小小的线索向外拉得更长、更多,最后交织成独属于自己的阅读网。

这种由此及彼的阅读经验常常能被验证。比如因为关注某个话题而阅读某一作品,进而顺着正文分析、注释讲解、参考文献引用等等蛛丝马迹拓展阅读,或被作者折服去读ta其他的书。这样的情形,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不会陌生。坦白说,编辑的新选题有时候也会以这样的方式产生。

书会带着读者找到它的朋友们,从一本书延伸到另一本书,不断发现恰合口味的作家。不同于入门、进阶这种单纯依靠难度建构的阅读体系,作者的笔下,系统阅读是一场冒险但充满欣喜的旅程,读者在其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

产生共鸣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阿诺德描述的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实在太过美好和迷人。即便隔着时间和空间,读者也可以通过阅读与作者神交,成为知己,彼此对话。我想,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永恒的话,大概就是以这种方式了吧。怎么能不神往呢?

(三)

不管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我更熟悉的阅读史研究的角度,这本书都有许多值得拿出来探讨的点。即便如此,它和它的作者阿诺德·本涅特在中文世界里依然汲汲无名。

豆瓣上,阿诺德的《如何悠游度过24小时》标注人数最多,这是一本自我管理方面的书。实际上,身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阿诺德为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人进一步提升自我的技能撰写了不少相关的书。此外,他的也小说毫不逊色,以描写英国工业小城的生活日常而闻名,成为20世纪初与高尔斯华绥、乔治·威尔斯齐名的作家。有意思的是,阿诺德创作理念与伍尔夫“不太对付”,两人还曾经围绕着“文学该如何反映现实”这一焦点展开过辩论。

阿诺德的作品在中文世界唯一接近出圈的时刻,大概是被陈福田先生选编入《大一英文读本》,走入西南联大的英文课堂,被年轻的学子们诵读、思辨。说到此便不由得骄傲起来,因为入选的篇目Why a Classic Is a Classic就出自《文学的品位》。

曾经为了阿诺德的受冷落不平,直到某一天听播客,主播们漫谈英国文学,说到一本小说的流行是各种历史巧合阴差阳错作用的结果,而且文本在不同语言之间“旅行”也会出现读者反映不同的现象。

忽然释怀了许多。也希望,对《文学的品位》来说,这会是一趟愉快的旅行!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十二)

“塑造文学品位这件事应该令人感到愉快,如果不是,那就不可能成功。但这不意味着这件事容易或简单。”

说起阅读,大家都认可它的重要性。再进一步提到“文学品位”,似乎就有疏远感,少有人自称平时的阅读是有“文学品位”的。

问题出在哪里?作者提到一种情况:很多人喜欢看当代文学,却不一定能静下心读一本经典文学。这个情况至今持续。我们不妨检视自己,是否不知不觉花一两个小时就读完一本十几万字的网文,却很难用半小时内专注读几页经典书籍。

“开卷有益”,可以鼓励初阅读者多多看书。可若想达到更高的境界,必须付出努力。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老师曾在一次直播中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他认为阅读有三种,消遣性、挑战性和专业性的阅读。

消遣性阅读,正如其名,只是打发时间,随便看点什么,但没有目的,无法提升自己。

挑战性阅读,是阅读经典,和牛人对话。如果能下一番功夫“对线”著者的想法,自然会有所收获。

专业性阅读,指自己所学专业或工作领域的相关阅读。这些书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如果善于从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我们可以看得更高、更远,少走弯路。

其中挑战经典的阅读,也正是本书所注重的。

阿诺德·本涅特首先减轻了“经典文学”这一词的重量,却不损其分量。他直白地指出,经典文学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一代又一代“极少数人”狂热痴迷的结果。事实上,不少作品在作者生前并未被广泛认可和流传,直到死后才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和肯定。而大多数人也可能只是因为“名声”而认可“经典文学”,未必真的深入研究过。

因此,本涅特认为,既然少数人有他的狂热对象,那么,多数人不妨也从自己感兴趣开始。不一定要局限于经典文学才有乐趣,先从自己感兴趣的读起。读得多了,持续的兴趣自然会带给人强烈的快乐。

由此,阿涅特对于从哪里开始阅读,并不规定某个类别。文学可以有很多类型,常见的有诗歌、散文、幻想、历史,也有哲学、宗教和科学等等。普通人读科学作品可能有难度,那么不妨读点别的,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来读,毕竟“文学是一个整体”。

“所有文学都是表达感受、激情以及情绪的”。这句话虽然我不能完全认同,或者更恰当地说,目前还不能理解。但也看到一个事实是,在我读过的医学或物理科普文中,比如《当死亡化作生命——一个移植外科医生的手记》和《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能真切地感受到,冰冷公式和理论知识以外的情绪和激情:对人类苦难的悲悯,对星辰大海的强烈向往。

度过阅读的初始阶段后,阿涅特进一步强调,“拥有广泛的品位”,必须阅读现代作品,并警惕“现代作品无法与经典相提并论”的老生常谈。只不过在一开始的阅读,还是需要权威的指导,和自己的信念坚持。

书签像门票,可以沿虚线撕下

具体的阅读方法,阿涅特重点提到要掌握作者生平,并进行系统的阅读。作者生平这点不再赘述。“系统阅读”这个方法值得注意。阿涅特提倡应该建立起阅读的体系或原则:“让一个事物延伸到另一个事物上”。

在我看来,作者的“系统阅读”就是“主题阅读”加“拓展阅读”。文中举例,从华兹华斯的诗歌开始,他会带你看到其他诗人、其他文学领域,比如柯尔律治、兰姆、莎士比亚、乔廋、司各特等等。从诗歌的主题读起,不停挖深,也自然地旁触到其他领域。

文学确实是一个整体。一个个主题似乎是独立的,但继续深读下去,自然拓展到其他领域。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相互滋养、乃至相互补充。

文学有品位,更有乐趣。如果没有乐趣,如何能坚持到品出其味?阅读越上瘾,越读越有味。开卷有益,多多益善。读起来吧!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十三)

《文学的品味》:[英]阿诺德·本涅特 / 姜忠伟 / 古吴轩出版社 / 2021-1-30 /

文/云海

《文学的品味》是一本文学品位养成指南。作者阿诺德·本涅特(Arnold Bennett,1867— 1931)是20 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以描写英国工业小城镇的市民生活而闻名。本涅特一生著作颇丰,共创作了30余部小说、13个剧本。该书可以说是本涅特的文学欣赏与创作经验谈。

阅读和创作有着无法切割的内在联系,要提升文学鉴赏水平,就需要从阅读和创作两条路径来培养文学品味。因此,该书由本涅特的两部独立作品组成。第一部是Literary Taste:How to Form it,书中译为《读书这件好事》(其实译为“如何养成文学品味”更为直接),谈的是如何进行文学鉴赏。第二部是《写作这门手艺》(The Author's Craft),介绍了作者的文学创作经验。

在“如何养成文学品味”一卷中,作者以设问的方式,解释了文学理论、作者心理和读者心理,并提供了培养文学品味的建议。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阅读?经典如何成为经典?如何阅读经典?怎样系统地阅读?等等。

作者指出,文学研究是为了活着,为了强化自己感受快乐的能力,为了更富有同情心,为了理解他人。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那些视野最为宽广,感情最为强烈的人。因此,文学是一个巨大的水库,里面充满了真实的想法和崇高的情感,而人生正是由想法和感情构成。阅读文学,塑造自己文学品味的作用,就在于激发人们的强烈感情,提高人们的道德智慧,理解并鉴赏文学就等于理解并鉴赏这个世界。

在如何选择书籍这个问题上,作者首先肯定了文学经典的作用。经典是作家内心的流露,是他们生命的表达,它们经受住了几代人的不断检验,而成其为经典。我们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文学品味其实也是在接受着文学的检验,如果你不认同经典,那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但作者同时也指出,经典作品和现代作品的阅读都不可偏废,我们尤其要警惕“现代作品无法与经典相提并论”这一类观点。作者认为,如果要养成广泛的文学品味,就必须阅读现代作品。

作者指出,对于培养文学品味来说,最主要的核心要素就是强烈的兴趣。拥有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就会驱使我们获取阅读经验,进而学会获得乐趣的方法。

在如何进行系统阅读一章中,作者将所有的文学作品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增长见闻和情感共鸣。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里都可以发现这两种品质,只是通常有其中一种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在选择阅读书籍的时候,要尽量平衡智力和情感这两种类型,并且要花费与读书一样多的时间来进行主动而明确的思考。因为若想吸取作者的思想精华,就必须付出沉思的努力,如果没有努力从智力和情感两个角度弄明白作者与我们交流的观点,并且在精神上共鸣,那么即使我们读再多的书,也只是快乐的消遣。

在自省一章中,作者还指出,书籍之间必须能够相互帮助,它们必须能够彼此弥补缺陷。否则,散漫地阅读了一些书籍以后,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脑子里一团浆糊,这不是一种好的读书选择。作者建议,在精神世界里,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协调。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一堆事实和观点,这些只是细枝末节(是什么),读书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了解事物的本质(为什么)。

在“写作这门手艺”一卷中,作者介绍了文学创作的理念,并就如何进行小说和戏剧创作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

作者指出,主动观察生活是维持文学创作的活力源泉。要培养杰出的观察能力,一是要有好奇心,二是要认识到所有物理现象都相互联系。需要注意的是,看见不等同于观察。比如,迎面走过来一个女人,我们很多人都会看见她有一张漂亮的脸蛋,或者拥有美妙的身材。但是,善于观察的人还会从举止、姿态等,比如通过系鞋带等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举止,来窥探这个人的心灵。

在谈到小说创作经验时,作者指出,有两种品质是小说家理所当然应该具备的,第一种是美感,第二种是满怀激情的强烈愿景。前者是让作家富有创造力,后者让作家有表达的冲动。还有一种重要的品质,一个出类拔萃的作家还需要有敏锐的头脑,即富有同情心且反应敏捷,拥有勇敢、诚实、幽默、温柔、公正、仁慈的特质,非如此,他就无法设想出完美的世界,同时又兼顾现实世界。

此外,构思(结构)是小说创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技巧。尽管小说里构思的规则很少,但仍然很重要,作者提供了几条规则,一是兴趣必须集中(如必须有一至三个主角,其他人必须都是配角,而且主角都必须以让人更加同情的方式出现),二是必须维持趣味(设置悬念),三是情节保持在同样的规则下(遵循生活的习俗)。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十四)

我们读了那么多书,从小就受文学教育,文学是什么呢?各位有没有想过。我们读了那么多书,从小就受文学教育,文学是什么呢?各位有没有想过。 文学是读书人聊天的“高频词”,我们经常会问“文学是什么?”“怎样的作品算得上是文学?”这次我借看《文学的品味》的机会,来做一个总结式的集中阐发。这是我自己的文学判断。 先说我的理解,“文学”和“美”相似,都是常用的概念词。而概念词的相通之处在于,每个人都常使用它,却很难精确解释它。如果我们认真去尝试追问“文学”,就会发现我们无论对它做出何种准确的定义,都不足以完美表达“文学”之所以是“文学”本身。既然如此,我们放弃了吗?没有,人文学科走到“无路可走”还有“语言—符号学”。而“文学”的定义实在不行,还可以“耍牛氓”。 美国学者乔治·迪基在《何为艺术?》(110页)中给艺术下了个值得“文学”参考的定义:“类别意义上的艺术品是:1.人工制品;2.代表某种社会制度(即艺术世界)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授予它具有欣赏对象资格的地位”。 这个结论听起来很开心,即在座的每一个读书人共同认为什么是“文学”,什么就是“文学”,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只是,文学的本质实际就被架空了,且授予资格者的自身的资格又如何界定呢?这些都不得而知。我一直都很喜欢卡勒对文学本体的解读,他的书,我也很推荐群友们闲时如果有兴趣,大可查阅一下:《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很短的薄书)。 这位美国学者在第二章里用诙谐的语言探讨了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个绝妙的比喻:文学也许就像杂草一样。区分杂草有多困难,我们就可以理解分辨“什么是文学”有多困难。 冯友兰先生曾给人们为什么需要哲学做出一个解释:“人们需要心安理得地过完这一生”。因此,“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然无聊,但文学理论家们还是乐此不疲地继续推导下去,并在不同的领域给出丰富多彩的解答或者框定。下面,我省去大家的收集之苦,来一个全方位的结论式总结(荣誉送给南大周宪教授,他在《超越文学》这本书里做了很详尽的解读)。 首先必须要提到文论史上一个著名人物——熊猫布拉姆斯(这老头一百多岁了,还在世),他的《镜与灯》可谓业内有口皆碑。书里第一次创见性地总结了文学的四要素及其动态联系。(我本人第一次见到这个解释时,真的“浑身一震”,经年疑惑,一朝顿解。) 所谓文学四要素是:作品、作者、读者和环境(世界)。历史上各种文论流派大同小异,但大都从这四个要素中各取侧重点延伸开去。 侧重“世界”,即朴素实在论文学观(模仿论/时间最久)——亚里士多德【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侧重“读者”,即修辞论——贺拉斯【诗是寓教于乐,既劝喻读者,又使他高兴】。 侧重“作家”,即浪漫主义(表现论)——华兹沃斯【诗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侧重“作品”,即形式主义文论(作品中心论)——什克洛夫斯基【文学作品是纯形式,不是物,不是材料】。(今天有人望文生义,鄙夷形式主义,只因“形式”一般是个贬义词。这大大低估了该学派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意义,形式主义实际上贯穿了上个世纪直至今天整个儿的西方思潮,将来有时间可以开专题探讨) 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形式主义,一脉相承。这里顺道引叙韦勒克关于文学研究的“内外之分”,所谓文学形式研究即内部研究,即在具体语言层面如何实现“其为文学”,如声音/隐喻/象征/文体等,而外部研究则是广义上的文学环境/背景/历史/文化/心理/交叉研究等。(参见韦勒克《文学理论》)可见,文学实际上是一个广杂的体系。 通过学术史的宏观把握,我们可以看出文学是一个多要素集合的动态概念。周宪教授给的答案是:文学是一个文化现象。其实,这约等于没说,如果我们继续问“文化”是什么?“现象”是什么?问题就无穷无尽了,这是人文学科虚弱的地方,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我的观点仍旧取自维特根斯坦,文学的本体存在于使用“文学”这个词的语境中(其实维氏认为根本没有“本体”,此处我使用本体还是借用海德格尔的“诗意折中”/这是我造的词:海德格尔承认美的本质,实际上却仍旧在“诗意”层面消解了它)。 维氏的前期思想杀死了所有连绵不绝的“词汇—意义网”(这还是我自造的词,就是:以词解词,混淆“实在”与“虚幻”,能指与所指所共同构成的意义网),揭穿了语言的魔术把戏,后期思想则进一步“鞭尸”,把美或者文学看成一个开放的家族模式,并在语用层面消解了本体追问。 文学在语用层面的意义(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主要通行三个版本的文学理论类的教科书,分别是王版《文艺学纲要》、胡版《文艺学论纲》和童版《文学理论》/新版马工程的就算了,但这个点似乎都没单独提到,记忆久远,我近日将抽时间重新通阅一次。) (补充:狭义上的文艺理论即文学理论,“文艺学”在英语中是“science of literature”,在德语中是“Literaturwissenschaft”,包括俄语(打不出来),都是两个词组成【文学+学科】因此,文艺学实际就是“文学学”,但因为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就约定俗成,称之为“文艺学”,即“研究文学的学问”。) 另一个问题是,文学与文学性的分难,当我们说“文学”的时候,有时候是指“属性”,有时则完全是名词,有时甚至是“标准”,个中三昧值得好好品味。(或可就题详演撰文也未可知。) 文学本体论仅从语用角度做解总觉“太虚”。这里引用同样是南大教授的胡有清的说法来做最终解释(胡导和周宪的恩怨只怕此生难解了,具体到学问上,且“一视同仁”吧),即【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审美创造】(《文艺学论纲》第41页),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文学活动的基本内容是非功利的审美观照(这句至关重要,直通我们要论述的“文学之美”)。 不得不补充一句,王岳川教授有一本《艺术本体论》。我非常敬佩王老师的学问,细致中仍不失深切的人文关怀。但还是要说明,本体的消亡是历史的整体趋势,而取代本体的现代乃至后现代理论则是另一种更有生命力和符合自然本身的解体式回归。对本体论的留驻与其说是学理上的真理判断,倒更不如理解为一种理想主义的坚持。 文学本体论,先到这里。全面的总结,怕大家觉得枯燥,我已放到最后的“附录”,方便书友们引用。 材料补充:伯克在符号学的层面上,在中心要素外又提出了平等要素集合,即文学的“五重结构”:主体、活动、背景、载体和目的。因此【文学是:主体(作家)在一定背景(环境)中通过某种载体(作品)来达到一定目的(作用读者)的活动】。 材料补充2:从英加登的现象学出发,【文学:是以作品四层面(语音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英加登是接受美学的“前声”,后面会详讲)构成的,既包括作家,也包括读者的意识经验的意向性构成】。 材料补充3:受限于篇幅,只简单摘录各著名学派对文学的定义(看看有没有符合自己的)。 心理学: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文学是以白日梦形式体现出来的想象的替代物。) 【分析心理学】(荣格:文学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象征。) 【格式塔心理学】(考夫卡、阿恩海姆:文学是格式塔情境中主客体同型效应的活动。) 【认知心理学】(金茨:文学是理解意义的编码与解码过程。) 社会学: 【交流学派】(熊猫斯卡皮:文学是包含设想(生产),中介物(作品)和活动(消费)特性的特殊交流方式。) 【功能学派】(豪瑟:文学是反映,批判和塑造社会的方式和手段。) 语言学: 【结构主义】(作者已死)(托多洛夫:文学是使之能够表达的规则与符码的具体而系统的聚合。) 【后结构主义】(颠倒了“言语”和“书写”)(德里达:文学是能指的自由游戏。) 其他: 【心理—社会学】(威尔逊:文学是人格和社会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国际左翼)】(伊格尔顿:文学是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这老头也在世,“活大师”) 【权利—话语】(福柯:文学是某种权力的话语。) 【存在主义】(海德格尔:诗是人之存在的栖居之地。)→加缪被很多人划分在“存在主义”里,存在也能算主义? 应该把熊猫当成一个反面教材。文学是什么这种问题都是人家文学理论课第一节课用来举反面例子的,先找几个人来回答一下,然后老师就开始批驳,“还在问这种问题,说明你们对文学的理解还不入门,这是有答案的问题吗?这是各说各话的问题。” 按照最标准的文艺批评的要求,这里指的是狭义的“文艺作品”。这里“最标准”本身不是“标准的用语”。因为文学评论并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评判标准。 文艺评论在某种程度上自成世界,文本是它的源头之水。换句话说,文艺评论家非常关心文本里的“结构”、“语言”、“思想”、“独创性”、“时代性”等等。 不同的文艺评论流派关心不同的侧面。比如,细读文本,那就很关心你的语言风格,关心你使用了哪些隐喻、典故、肌质、语境等。 野路子也可以写非常好的小说。但如果同时我们也关心文学评论的话,那将又是一种更深的创作“思维”。 哪些是别人都“用滥了的”,哪些是“非常新颖的”,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哪些是“更独特的思维路径”。

麻耶熊猫的《文学的品味》

文学的品位读后感(十五)

理科生外甥女让我给开个书单,因为,她爱恋的那个文科男神,不仅外貌英俊,还自小就喜欢文学,更喜爱读书,面对学识渊博的他,她总有一种无形的紧迫感,想要尽快的通过大量阅读,让自己更多些书卷气,即便不能红袖添香,起码也能做到语言不乏味。

电话打来的时候,我正斜斜地依在沙发上,在读艾略特的诗歌《岩石》,他写到:

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

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

在生活中,我们的生命哪里去了?

短短的三句诗,却让人莫名心有戚戚。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除了工作的快节奏之外,感觉周围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已经很久没有用细腻敏锐、用一颗喜悦的心,去领略世间的其他诸多风景,这些风景是自然、艺术、文学。

蒋勋说: “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弥合了世界与内心的缝隙,成就更加丰盛的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即便是相亲,散发着浓郁书卷气的一方,也总是更容易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可见,文学是可以唤醒美感,进而获得生命的丰盈。

在电话里我欣然允诺,夸赞外甥女人生规划有前瞻性,并首先推荐了阿诺德·本涅特的《文学的品位》一书,告诉她,对于立志成为有文学品味的她,《文学的品位》是最佳选择,或许是所有可能性的起点。

《文学的品位》这本书是作者文学欣赏和创作经验谈,由两部独立作品构成,上部是《读书这件好事》,主要讲述如何养成文学品味,下部是《写作这门手艺》,介绍了阿诺德·本涅特本人的文学创作经验。毫无疑问,作者想要灌输给你的思想就是,要提升鉴赏水平,主要就是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文学品味和修养。

作者阿诺德·本涅特(1867-1931),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20世纪前半期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与乔治·威尔斯和约翰·高尔斯华绥齐名。

他出生在斯塔福德郡的小镇,当过律所的书记员和杂志编辑,后专门从事写作。他的创作受左拉和巴尔扎克的影响,又被当作狄更斯的继承人,善于展现现实生活。本涅特以描写英国工业小城镇的市民生活而闻名,留下了《老妇人的故事》、“克莱汉格”三部曲、《里西曼的步伐》等,这几部作品被乔治·桑普森赞为天才之作。

为什么有人读书很多,而有时文学品味很低?

我认识的一个人,每天阅读时间很多,其中报刊杂志占多数,但是读书品味,真的是不敢恭维。随便看八卦小说,也会当做真事把自己代入,导致落泪伤心,虽然,她说自己很喜欢加缪的《局外人》,但读书会里的其他几人,显然都不敢确定。

《文学的品位》直观细致地告诉你,进行系统的阅读训练,是提高文学品味的重要途径,文学审美品味,是可以通过具体的学习得到提高的。实际上,通过《文学的品位》这种途径进行提高,和对自然学科的掌握具有某种类似性,都是需要你掌握工具和方法,然后逐次递进的。

身为读者,如果永远只是沉浸于文字,想当然兼收并蓄阅读,每次遇到书就去读,或者永远只是对着小说关注情节的跌宕起伏,那么无论他读的是什么书,都无法做到在文学品味的海洋中遨游,始终只是在浅水期浪费时间罢了。

在《读书这件好事》中,阿诺德·本涅特通过《为什么阅读》、《经典何以是经典》、《从哪开始阅读》、《如何阅读经典》、《怎样系统的阅读》设问并解答的方式,以文学理论、作者心理、读者心理三个不同的视角空间,阐述了文学的品味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任何读者都可以通过感性的阅读达到的;第二个层次,却并非是感性阅读所能达到,而必然要经过系统且耗时耗力的阅读训练,只有在这个层次乃至在更高层次上,读者才是能真正的具有文学品位。

“文学从始至终都是一种生活方式,想要塑造自己的文学品位,就是在学习,如何很好地实现这种生活方式。”,他提出了不能纯粹的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品位而品味位,如果这样,文学的品位就成了本末倒置的事情。

他指出:“塑造文学品位这件事应该令人感到愉快,如果不是,那就不可能成功,但这不意味着这件事容易或者简单,很多人都想要在打高尔夫时打出标准成绩,而这需要踏实规律的训练,这一点一定要牢记于心”。

文学品位说到底,是为了强化自己感受快乐的能力,为了更富有看待世界的同情心,为了更全面而系统地理解他人。因此,他提议让周围充满图书,为自己营造一个适宜读书的氛围。

如何培养文学品位:兴趣和沉思。阿诺德·本涅特写到:“对于文学品位来说,最主要的核心要素就是强烈的兴趣,如果你拥有这种兴趣,其他的都会水到渠成,如果你现在无法在某些经典中发现乐趣,那也无关紧要,因为你的兴趣驱使你获取阅读经验,而经验会教你获得乐趣的方法”,尽信书不如无书,很多时候,阅读经典是需要顺乎心意去阅读的,你十六岁时不懂得《红楼梦》的地方,或许三十而立时候就突然明悟了。

在如何选择书籍这个问题上,阿诺德·本涅特首先肯定了文学经典的作用。“经典是作家内心的流露,是他们生命的表达,它们经受住了几代人的不断检验,而成其为经典。我们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文学品位其实也是在接受着文学的检验,如果你不认同经典,那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但同时他也指出,经典作品和现代作品的阅读,都不可偏废,我们尤其要警惕“现代作品无法与经典相提并论”这类观点。同时阿诺德·本涅特强调认为,如果要养成广泛的文学品位,就必须阅读现代作品。

文学品位,说到底是一种审美品味,不光可以让你言之有趣,还能让你用睿智的心态看待世界。而这种文学的品位带来的改变,是一种在现代社会里非常重要的能力,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你之所以有别于他人的关键部分。

优秀文学里,凝聚了很多有涵义、很深刻的东西,是必须等待你提升品位后才能豁然开朗的,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量化,是必须要通过内心去印证才能得到。

《文学的品位》,之所以不同凡俗,是因为可以提供给人不同一般的思考方法,给观察外部世界插上内心想象的翅膀,借由阅读的天赋,敏锐的察觉: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未来可能导向什么,然后将之诉诸内心,学会阅读、品味好的文学作品,可以为心灵提供栖息之地。

在《写作这门手艺》中,阿诺德·本涅特介绍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理念,并就如何进行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他指出:主动观察生活是维持文学创作的活力源泉。要培养杰出的观察能力,一是要有好奇心,二是要认识到所有物理现象都相互联系。

我个人对于《文学的品位》最喜欢的是《最后三条建议》里,例举出来的值得收藏的作家和作品名录,决定照单充实我的书橱。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