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大道和小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道和小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3 13:00:10
《大道和小道》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8-13 13:00:10   小编:

《大道和小道》是一篇讲述大道和小道之间对比的文章。大道代表着宽广、正直和坦荡,而小道则代表狭窄、弯曲和不正之处。通过对比大道和小道,作者揭示了人生中道路的选择对于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文章启发人们应选择大道,走正直的道路,追求真理和美好的人生。

大道和小道读后感(一)

这是一本极为普通的随笔,像一碗点香油小葱面条,唠家常一般讲了一些普通的经历。

“大道”与“小道”,大道为何?小道为何?其实这又是一本反正统的极富个人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大道是行色匆匆的过来人说,大道是走得人多了终究形成的东西,小道是以足为笔的悠哉悠哉,寻找风景,却不给自己套上枷锁,都将之称为风景罢了,或是随手一挥,只是看着外面窗子的不予评价的小男孩。

本书的主旨还是“旅行”,但不是一本纯粹的游记,而我这样的年纪,也再不会为余秋雨《文化苦旅》式的文字所打动,正统的、完全正向的、饱含情绪却流于形式的,没有批判精神的……我们需要特别的情绪,需要一个自然的独立的声音,揭示我们既是人又不甘于文人的苦痛和骄矜,而本书正是这样一个出口。

普通的牢骚,独特的视角,奇特的见闻,偶然的经历,这即是我们日常人的日常,也是我们从千篇一律中偶然提取的精要。

就拿旅行之一事而言,即便是浩瀚无穷的游览,遇见的是浸泡在文人骚客诗囊中的美景,内心所感与他人成见的龃龉还是会悄然滋生。但存在于意象世界里的事物对于我们并非是无可借鉴的烦赘,其实也是滋养心灵的一个偏方,纵然无法对我们产生福至心灵的引导,但也是坚定屹立着的他山之石。

也许是“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慕名而来却见浑浊赣江的怅然,也许是“隔市炊烟曙色迟,小城初霁客来时”,但只见红尘喧嚣,资本的爪牙狂舞……但殊为重要的,是我们确实是在追逐一个心灵可以休憩的地方,我们抱着这种意识,我们在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

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把旅行当作了逃避自己枯燥生活的方式,有人是为了不去正视让自己厌恶的自己,不断地旅行,却变成了人看人,人海接人山,劳累的是沉重的脚和不会思考的眼睛,像是唐人说的“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

但旅行的价值却不局限在审美感情的获得,虽然这是它的直接目的。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的所得所感不是都出自于高尚的动机,我们一切的活动,包括旅行在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思考,以使得自己更加贴近真实。

不是带着滤镜上路,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资,而是为了去观察正在发生的一切,把它吸纳进入自己的哲学体系,或者排空自己在无意识生活中产生的污浊,摆脱自己对生活所产生的绝望和荒唐的见解。

用纯粹的好奇心,和没有功利意识的纯朴,击碎世界和他人赋予我们的沉重的镣铐和荒唐的美梦。

人生是荒诞的,但我们是真实的。这一直是我所追求的,而也是我经常在阅读作者的书中能感受到的共同的心声。我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加入这场游戏,但我知道这只是一场游戏,于是我的诚恳不会成为我的负累,我的各种情绪不会成为永远的伤痕。

这便是我的小道,是我在进行着的探索,这条路注定孤独,但它平稳踏实,没有寓居在别人的谎言和虚无的规则上,于是对我而言便足够了。

大道和小道读后感(二)

前天看完了《大道和小道》,我觉得刀尔登是个挺有特色的家伙。

之前看了他的《中国好人》,我把这两本书都归在文学类,书在出版的时候也被归在散文类。我读了之后,觉得跟我印象中的散文很不一样,里面多是思辨,情感表达非常少,所以更像是杂文。后来我查了一下『散文』和『杂文』的区别,原来杂文是散文的一种,杂文就是情感参与比较少,偏重议论的散文。

杂文散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他的文字里感觉到的东西,那就是他总是在怀疑,怀疑所有已有的东西,包括他自己的怀疑本身。

比如他说自己为什么不去黄山。首先是,别人越是夸赞,他越不去。他担心自己的自由意志受到挑战,别人说好就去,那岂不是没有独立精神了!其次,万一去了一看,不怎么样嘛!白来了!上当了!显得很愚蠢。再次,万一去了一看,大受震撼,果然漂亮!名不虚传!我居然也爱上黄山了,又显得落俗了。而且,我喜欢上黄山,到底是因为黄山确实太美,还是更多地受到了古今中外那些文学艺术作品的熏陶呢?分辨不清啊!

不过后来,他还是去了黄山。在上黄山的前一个晚上,他还翻看了写黄山的古籍。上下黄山的过程,也是一笔带过,其中更多的是他对看黄山的『思辨』。看到云海,他提醒自己小心那些借着云海抒情的文字,别被那些感情带跑。看到松树和怪石,他提醒自己其实见得多了,就不觉得怪了,『在地质学家眼里,和在我们眼中一样“奇特”吗?』看到黄山的壮美,他发出的不是赞叹,而是疑问:如果大自然比人类厉害,为什么形容自然景物用“鬼斧神工”呢?如果人类比较厉害,为什么形容人工景观用“巧夺天工”呢?诸如此类......

刀尔登这两本书里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文字,这些文字在《中国好人》书里显得非常犀利通透,然而在《大道和小道》这本书里却显得十分“拧巴”。说得好听是作者在『思辨』,说得不好听就是他在跟自己『抬杠』,特别像他另一本书的书名:《亦点亦摇头》。做学术,这是非常出色的能力,但是放在生活里,就让人难受了。

还有一点,我觉得他对文字的酷爱和执着远远超过身体感受,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是他最痛快的事情。所以他虽然也经常在外面跑,但是在路上思考、阅读和之后的写作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英国排名第一的『湖区国家公园』,那里有着全英国最美丽的自然风光。但是有一天,拖着一个臃肿大肚子的波洛先生,那位比利时人,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最著名的侦探,因为案件的关系跋涉到了湖区,当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风景如画的泥泞中时,他愤愤地抱怨说:“是的,这里风景很美,但这真不是人待的地方。这不就是我们付钱给画家,让他们把这些风景摆到画廊里供我们欣赏的原因吗?”

刀尔登的文章让我想到另一位作家熊逸,上面那段话就是他写在《纸上卧游记》一书开头部分的。他说:“我像波洛一样,喜欢智力刺激的人难免会轻视感官意义上的肤浅审美。”

我无意将两位作者简单地『归类』,但他们确有不少共同之处,同时也各有千秋,自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不过读他们的书,也别一猛子扎进『智力游戏』里,打开感官体验,也能有所收获。

大道和小道读后感(三)

前几天鲁迅忌辰,不少人写文章,关注点多在他是如何“顽皮”“幽默”。显然抓错了重点。而且似乎受到了当下“泛娱乐”风气的影响。反正我们都越来越不愿去阅读那些严肃的探讨,即使探讨的对象原本是应该严肃对待的话题或作家。 我自己呢,不但毫不例外,而且一直如此。 回想当年之所以痴迷鲁迅,尤其酷嗜鲁迅杂文,那些往往令人悚然大悟的深刻思想固然是主因,泼辣又风趣的行文风格绝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下面这段: 再回到“正视”问题去:先既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不见了。一辆汽车坏了,停在马路上,一群人围着呆看,所得的结果是一团乌油油的东西。然而由本身的矛盾或社会的缺陷所生的苦痛,虽不正视,却要身受的。文人究竟是敏感人物,从他们的作品上看来,有些人确也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当前的苦痛不过是“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须我们焦躁;放心喝茶,睡觉大吉。再说费话,就有“不合时宜”之咎,免不了要受大学教授的纠正了。呸!(《论睁了眼看》) 若问什么是汉语言表现力的最高境界,什么叫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想,这就是了。 所以我曾有三五年因鲁迅故,而购读过不少其他人写作的杂文与随笔,但却罕逢如此畅快的阅读体验。 有时,还会倒胃口。比如曾任鲁迅博物馆长的孙某写过不少与鲁迅有关的书与文章,我每次有意无意读到,不夸张地说,都会胸闷好一会。 我可以看出他有意模仿周氏兄弟笔调,可是功底捉急,往往只剩一种造作的调子。有时造作过度,还会语病连连。 比如下面这段: 二十多年前我和高远东在一个研究室工作。那时候人们喜欢清谈,各类沙龙十分活跃,可是几乎都找不到他的影子。他的文章不多,一个人躲着读周易、鲁迅、金庸之类的书。偶和同事见面,语惊四座,神秘的玄学一直罩着他。直到他在《鲁迅研究动态》发表了那篇《〈祝福〉:儒道释“吃人”的寓言》,人们才发现了他诱人的才华。我读了那篇论文,很长时间不敢去碰鲁迅,因为自知没有相当的功夫,是不能从容地解析那个世界的。(《在鲁迅的暗区里》) 读书而非说“躲” 着,已经有夸饰之嫌,但还无伤大雅;至于“神秘的玄学一直罩着他”“诱人的才华”之类,简直近似胡言乱语了。 鲁迅的行文中虽然也有乍看起来不近情理或不合现代汉语表达规范的地方,但个别是受了日语影响,如“记念刘和珍君”之类,大多其实都是为了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有意为之的;虽然也做不到处处精妙,但必定经过细心推敲,从不至于像孙先生这样草率。起码,以鲁迅对魏晋的熟谙,肯定知道“玄学”并不“神秘”;他跟随章太炎学过半年说文,也“几乎读过十三经”,因此绝对不会拿出自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的“诱人”,去修饰某人的“才华”。 记得谁曾说过,随笔因为不像诗歌小说喜剧那样有明显的文体规范,因此反而是最难写好的,基本的学问见识不必说,情趣高雅和文笔优美也不可少,但最难的还是以上这些融合到一起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腔调与风格。布封说“风格即人”。在我看,随笔之难,难就难在读者能从字里行间直接看到作者本人。躲都无处躲。文章有趣是因为作者有趣,作者乏味自然文风造作。 而鲁迅,确实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中风采魅力非常突出的一个。 所以尽管后来读书稍多,已经不觉得其杂文中的思想有多么“深刻”了,偶尔读到他的文章,还是会对文字的魅力赞叹不已。 这就要说到当代随笔作者(凡较有名气者,我敢说自己基本都或多或少读过)中,我认为人格文风(不是整体成就与影响力)堪与鲁迅相提并论的几位作者。 首推王小波。 他的随笔见解通达引人入胜,与鲁迅的风格截然不同,但能做到不亚于前者的犀利与幽默。因此最值得推荐。但应该有不少人已经推荐过了。 其次陈丹青。 我感觉他属于文风学鲁而能得其神髓者。又兼为杰出画家,其刻画白描的功力偶尔还在鲁迅之上。但他的作品在当下也算比较流行了。 最后一位我想推荐的作者就是刀尔登了。 他的文字在似鲁非鲁之间,明显受过鲁迅影响,但能消化内化,“能自树立”。最关键的是,他有着与鲁迅类似的耿介孤傲又幽默通达的人格。 我迄今记得第一次读到他随笔时那种惊喜与兴奋: 有些人感受到寂静的引力,有些人反动于城市的文明。在中国,"朋山友水"在文人中流行了几千年,在乡下买块"南亩",偶尔去看一看,做一做诗,或者在花园里种几株奇木,引一渠水,都是很雅的事,要被赞叹为有"林泉之志"。在农业社会里,这些事可能不像在今天听起来那样矫情,而且也曾有真正的并不张扬的退者,但对多数人来说(即使不是全部),这是一件首施两端的事情。我们都不愿失去已经得到的精神内容,所谓"返回",就是先接受完文明的训练,再来试图消除所付出的代价,──老子讲"弃智",现在的人们,至多是想有"智"而不用,并不真的愿意从来没有过"智",像森林里的野人一样。(《玻璃屋顶》) 后来,大约是靠了前《财新》总编徐晓的发掘,他接连出版了《中国好人》《旧山河》《七日谈》等好几本书,从一个无人知晓的石家庄隐士,忽然拥有了有了一些全国范围的名声。但没过多久,就又“退藏于密”,毫无声息了。 读过以上几本书的朋友肯定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如果反而四出签售,越来越红,甚至成功转型为“知名学者”“畅销作家”,也就不是他了。其文字的魅力,大约也会打不少折扣。 所以,当我前天从黄章晋的微博得知,他居然刚出了本叫《大道与小道》的新书,第一时间就买来读了。 而且感觉值得专门写一篇小文推荐给还没读过他文字的朋友。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