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清扫日记》是一部揭示人性黑暗面的小说,通过几个主人公的视角,讲述了他们在清扫死亡现场时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小说中的人物个性丰富,情节跌宕起伏,让人不禁深思,反思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本质。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
死亡清扫日记读后感第一篇
特殊清扫公司的存在之前从未注意过,第一人称的浅井航偶然开始在笹川先生开的特殊清扫公司死亡清晨做兼职,清扫去世的人生活的地方。 小说里写到了孤独死、上吊自杀现场、失去恋人的家、母女殉情的浴室……读了之后才知道时间久了人体脂肪会消融留下人的“影子”;上吊自杀的人肌肉松弛会失禁,因此小光才会穿上成人纸尿裤并且垫上野餐垫以防止弄脏现场。 每一个死亡都是不一样的,家属的反应也都不同。读完这本小说我还是会为白星女士和清濑女士难过,白星女士在收拾小光去世现场时神情淡然,最后在浅井君归还遗物登山靴时情绪崩溃。安慰都是空洞的,失去亲人的痛苦怎么能被几句漂亮话抚慰呢? 笹川先生因为无法接受女儿死亡的事实而把自己一直困在那一天。 “死亡清晨”就是笹川制造出来的、用来安置他的悲伤的地方。挂在墙上的黑西服、采光很差的窗子、胶带贴着的门牌都渗透着无法安抚的悲伤。那些悲伤为笹川制造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黑夜,而这个黑夜永远拒绝早晨的到来,它让早晨如同死去一般。(摘录原文) 在浅井君扯坏遮光窗帘那天笹川先生走出了痛苦,我读到时不禁感慨小说结局总是光明的,毕竟不从“死亡清晨”变成“你好清晨”的话总不像该收尾的样子。 整本小说虽然是第一人称但还是很好看,景物描写部分很优美。读时总觉得摘选文段会出现在语文试卷里,划一道下划线让分析此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浅井君总是把自己比作水母,只要活着,水母也会有骨头,很多人没能等到长出骨头的机遇,但只要长长久久地活着总是会有机会的不是吗?
死亡清扫日记读后感第二篇
日本这块神奇的土地,各行各业都聚集着神秘莫测的人。关于日本人不愿意给人增添麻烦这个事情上一直属于高频话题。说是冷漠也好,麻木也罢,确实有让人觉得惊奇的地方。如同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于一个神秘的行业展开了认识。
五则故事,让读者站在浅井的角度感受从生理到心理的变化。每则故事都是由同一类结果拉开序幕,通过角角落落零散的碎片去了解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感觉是具有探索感的。随之再将这些碎片装入双层的“垃圾袋”,将一切痕迹打扫干净,仿佛从来没有人踏足过一般。亲手将一个人的痕迹抹除,让人难免会产生犹豫与举足无措。这当中的挣扎是否也会对此类从业者造成心理层面的负担?文中并没有讲解。
【据传言描述,人需要经历三种状态:存在于生活中的状态,存在于每个人记忆中的状态,直至最后一个记忆消失的状态。这个时候人才算真正的超脱。】
总结:这本书虽然是通过书名被注意到的,但是其内容更是值得品咂。作者对于情感的把控,人性与心性的拿捏是华语作家所少有的。而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尽可能展现出事态本身的样貌。这种写作手法确实挺深不可测的。可能作者的感悟已经超脱了看什么是什么的状态。这当中就引申出另一层思考。具体是因为作者还是译者?看中文译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译者这文学功底也是了得,能够如此传神的展现作品,不得不让读者佩服。
题外话:以前一直觉得海外的作品读不懂,读不明白,理解不了。时至今日再回看曾经的感受,其实就是阅读能力的不足。这不是文字上的能力不足,而是阅读感受上的不足。
死亡清扫日记读后感第三篇
本书以特殊清扫员为切入点,通过几个或孤独、或绝望的死亡现场,引导我们正视死亡、尊重生命。
1.如何告别
死亡,意味着一个人生命与故事的彻底终结,可对于他的亲者、爱者来说,却是悲痛的开始。那些曾经快乐、温馨的回忆都成了绝望的梦魇,过往的期许、承诺都化为阴郁的泡影,再没有未来,只剩下过去。
但逝者已逝,生者还生,即使是经历破碎,哪怕是带着伤痕,抬起头,也依旧能拥抱温暖的阳光。当分别已成定局,与其黯然绝望,不如与过往微笑告别,带着对亲爱的眷恋与怀念,奔向那些约定过的期望与未来。
2.认真生活
命运也许各有跌宕,但死亡却是公平的。只有当我们真的面对死亡,才能学会尊重生命,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并不在其长短,亦不在其纵宽,甚至不在其深度,而在于那琐碎的分秒。我们的人生可能并不轰轰烈烈,也不灿烂多彩,或许默默无闻,甚至颠沛落魄,但只要我们曾经用尽全力的拼搏过、挣扎过、努力过,便是不虚此生。
本质上是很标准的日式治愈小说,总体来说是很好读的,死亡清扫人的题材也十分加分,不过槽点还是有的,如笹川因为自己女儿的死阴郁了那么久,最后主角拉个窗帘就想开了未免有些牵强的,暴露了作者在小说架构和文笔上的不足。
摘抄:
对人生过度地期待,会中毒啊!
死了的人既不会成长,也不会再有新的故事。一切都停止不前了,永远地停止不前了。如果说和已经死了的人有唯一一个偶遇的场所的话,那就只有过去。
别人非常珍惜的东西,自己也能同样珍惜地对待,这其实是一件超乎想象的困难事。
只要活着,哪怕现在像你这样一事无成,也许有一天就会遇到什么非常重要的机遇。
说到底,死只是一个“点”。而与其相对的,我们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也只是一个“点”。最重要的是把“点”和“点”连接起来的“线”。也就是说,把活着的每一个瞬间积累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死亡清扫日记读后感第四篇
不是有人说,人死了但他的想法还会留在世上吗?我是不相信什么超自然的力量的,可是今天我好像有点明白这个说法是什么意思了,不论是从好的含义还是不好的含义上,我不像都感觉到人死之后还依然飘浮在空气之中。 人死了什么都不会留下哦!浅井君你所说的类似思念一样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最后生下来的就只有身体,而它也会腐烂,早晚会消失的。 是的。死了的人既不会成长,也不会再有新的故事。一切都停止不前了,永远地停止不前了。如果说和已经死了的人有唯一一个偶遇的场所的话,那就只有过去。 自杀的现场感觉和孤单死不太一样。 “虽然我不知道走到这一步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可是自己选择死亡这太奢侈了。”“有那么多人想活下去却死了,自杀太奢侈了。”自己选择死亡时件很奢侈的事吗?我完全不那么想。 只用了几秒钟通读完遗书之后,白星女士用平淡的声音问道。她不仅没有崩溃,甚至连一点慌乱都看不到。”“那是因为我从小就告诉他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啊。那孩子啊,就像这纸上写的一样,是个软弱的孩子。可是,从小我跟他说的那些话,还有一些道最后他都记得啊。虽然他很软弱,但他是个善良的孩子。即使他真的是个不孝之子。白星女士叹了一口气,马上又安静地微微笑了。 这世上有些人,如果不截断自己的悲伤就没办法继续活下去。这就像关上电灯的开关一样。接受死亡。不是那么容易的啊。”白星女士的脸上再也看不到之前的笑容了。即使在跟我说话的时候,她的眼睛也是呆滞地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死了,还能打起精神的母亲,这世上会有吗?”白星女士面无表情,她的声音小到几乎听不清。“我没有发现那孩子的痛苦,我好后悔,我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对于这样的母亲你还要她笑吗?如果我把这双鞋带回家…我就是承认了…..承认了这孩子已经不在了…我就承认了不是吗….”白星女士一边蹲下,一边开始失声痛哭。交织的人流向我们投来的只有或冷漠或猎奇的眼神。面对崩溃的白星女士,我除了道歉找不到任何一句安慰的话。这世上有些人专门追求孤独哦。是他自己愿意这样的,还是自然而然变成这样的,恐怕只有他本人才知道吧。 就是一年前的圣诞夜那天发生的交通事故。开车的人是酒驾,都成了全国性的新闻,电视上也报道了。就在我和笹川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干起而在室内进行巡视的时候,清濑女士平淡地讲起了死者去世的原因。“虽然都已经过去一年了,可是房间里还和他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这可能不太好吧。人们都说女人是很容易忘掉上一个男人的,可是我好像并不是这样。”清濑女士双眼呆滞地环视着房间里的所有东西。站在她旁边的笹川,用手反复拢了几下他那服帖的头发之后,用一种安慰的声音说道:“我说这话可能有点奇怪。哪怕太阳已经死了,早晨不会再来了,那我们在黑暗的深夜里继续活下去就好了。夜晚的黑暗为我们涂上了厚厚一层额外的保护。当我们拥抱悲伤的时候,需要这样一个地方。 清濑女士好像看着很远的地方,小声说道:“其实呢,在他去世的四天前我们大吵一架…那之后两人几乎没说过话。就这样,我们还没有向对方道歉就阴阳两隔了。有时我们遇上一个人,可能是一件很悲伤的事。” “为什么那个司机要酒后驾车?为什么他会在那个时间把车开到那条路上去呢?最后一定很疼吧?我满脑子想的全是这个!尽管已经过去一年了。”房间里充满了无法回答的质问。我找不到任何安慰的话,只能闭口不言。 “阳子是三个月大的时候离开我们的。留在我们心中的只有一种模糊不清的悲伤,因为那孩子还没有和我说过话,连母乳也没能喝到…甚至都没有给我留下一点时间去想象一下她的未来。” “阳子走了以后,我只明白了一件事。人们不是经常说‘眼泪都流干了’吗?可是,根本没有那么回事。我曾经哭了那么多,可现在眼泪还是会突然就流下来。我明白了,眼泪是哭不干的。” 殉情,是除了自己以外还要拉上别人的性命一起上路的意思吧?我尝试着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可依然困惑不解。没有办法自己一个人赴死的人,恐怕也缺失自己一个人活下去的力量吧。 “如果对死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勇气的话,把同样的决心和勇气用在活下去上该多好…”我脱口而出的这句话,事到如今已经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愿望了。 我已经无法改变了。无论遇到多么开心的事,我都还是会想起那一天。我绕来绕去,最后的结果还是自责,结局永远都是悲剧的。我就像一只在原地不停转圈的猴子,就只能这么活着了。 可是呢,到最后我也没弄明白。唯一发现的事就是,这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死。每个人迎接死神到来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死者家属的反应也各有千秋。既有看上去很悲伤地流泪痛哭的家属,也有毫不掩饰地喜出望外的家属。我也看到了很多眼睛就只盯着遗产的家属。我想那是因为没有完全一样的活法吧。无论怎样的人生,大家都拥有各自的烦恼、孤独、悲伤,还有幸福。说到底,死只是一个‘点’。而与其相对的,我们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也只是一个‘点’。最重要的是把‘点’和‘点’连接起来的‘线’。也就是说,把活着的每一个瞬间积累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可是,我总想着要是阳子的死里找到某种意义,于是就一直一个人死死盯着这一个小小的‘点’不放。
下面是我的一点感受:
放弃生命的人是不是遇到了时间都无法治愈的伤痛和走投无路,才做了这样的选择呢?但是自杀不正是自己亲手剪断了时间线吗,真的要这么做吗?值得吗?真的无法生活下去了吗?
这个问题其实我也问过我自己。在我十七岁那年抚养我长大的奶奶病逝。我想随她走了。我开始绝食,也开始失眠,我每天坐在床上,除了哭什么都不做,就这么过了七天。后来家人苦苦哀求我才开始喝水,就这么活了下来。虽然是活下来了,但在往后很长的岁月中,我都不爱惜生命,对自我生命的价值评估很低,这表现为我从不去体检、糟糕的生活习惯、明知故犯的挑战身体极限,可以说打从心底里我是希望的。因为我不想在这个没有她的世界里多活一秒,每年我跪在她的墓碑前,我都问她:“奶奶,你什么时候来把我带走,我不想在这个没有你的世界。”十五年过去了,我还在人世间。
因为我改变了,我不再执着于死亡,不是因为我不想念她了。相反,我更想念她了,但我不着急去到她身边了,因为我知道她长在我心里了,长成了参天大树。庇佑着我这根小小的树苗,让我的生命蓬勃生长,我就是她留在这世上的眼睛、心跳。我所有的幸福、哀愁、快乐、迷茫,每一步她都看在眼里,与我感同身受。
从此以后,我便能更加从容的想起她,我从不用哀悼来形容我想起她时的感受,这个词的精神分析含义太强了。我不是在哀悼,我是在悲伤。因为我的悲伤“并非像精神分析所说的那种服从于时间的哀悼,会变得辩证、微弱、平和”。我在保护自己在不陷入绝望的前提下,拥有继续爱着奶奶的自由。当我习惯与她阴阳两隔这可怕的现实之后,就会感到奶奶“慢慢地复活”,并“回到我的身边”,我继续保留着失去她的悲痛的权利,我同时知晓自己对她的爱和思念从未减弱,知晓自己永不忘记。
我心中更加明白,我知道她在某处等我,有一天我们会相遇,无论是哪一天,我知道,我会拉着她的手,把我的一生都讲给她听。
通过阅读和理解死亡,我能更好探寻生命本身意义。我更加懂得生命、接受死亡、接受所有的不可逆。学会认清,认清自己、认清生命、认清生活,这是她教我最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