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西西弗神话的读后感大全

西西弗神话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2 20:15:40
西西弗神话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7-22 20:15:40   小编:

读完《西西弗神话》,我深感震撼。作者通过讲述神秘的西西弗岛上的故事,揭示了人类对于永恒命题的探索和追求。书中描绘的人性矛盾和心灵困惑,让我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这部作品让我对人类的智慧和无限可能性有了新的认识。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一)

虽然加缪认为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但他的回答却是去坚定地否定它。当荒诞出现时,理性必须退让。自杀即意识到了世界的荒诞性。而世界从来都不会回应人的期望,我们真正能够和解的对象只有自己。当俄狄浦斯被宿命推向预言中的既定结局,这种无法逃避的钦定性是荒诞的,于是他以自我驱逐的痛苦方式进行和解。“每个人的存在是不可选择的,但怎样地存在却是可以选择的”,存在就是活着、带着荒诞而活,基里洛夫解决荒诞的手段的是通过消灭自我存在与其同归于尽,“我将以自杀以维护我的不服从,我崭新和可怕的自由”,最终他成为自己的神明以对抗世界应有却未有神这一事实。可他终究是死了,用最可耻的方式解决掉了这个本该用一生去回答的问题,对此,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作出了回答,“存在是虚假的,却是永恒的”。本作最著名的篇章中西西弗斯被诸神惩罚永无休止地推石,推石亦是荒诞的,而一旦他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并乐此不疲,惩罚便不复存在了;我认为这样绝对的意志力也蕴含着荒诞性,因此以荒诞回应荒诞是西西弗斯对诸神最大的蔑视。

“我将西西弗留在山脚下吧!人总是重新找到他的重负。然而,西西弗却教授更高的忠诚,这忠诚否定诸神并举起各种岩石。他还判定,—切都好。这个宇宙从此没有主人,它在他看来既非贫瘠亦非天土。这块石头的每颗沙砾,这座黑夜笼罩的山峰的每片矿物闪片,本身就构成一个世界。冲向山顶的斗争本身就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必须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

2023.01.19 06:51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二)

去年问闻书店开业,送过一本《西西弗神话》,这段时间想起来翻翻。

第一次体验这种,所有字都认识,但是意思基本上不懂的书。

一边看,一边疑惑加缪能被全世界如此多的人读,不该这么难懂啊,一边和专业学习语言的朋友进行了很多讨论。

装帧本身还是不错的

平心而论,本书在装帧和印刷方面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翻译从句子结构到用语,都有种浓重的机翻感,简单来说,非常“不中文”,还不时有意义不明的中括号或者黑体字,让我迷惑于是在强调还是某种专有概念名词,就是这些造成根本无法理解。我后期在微信读书上找了另一位译者的另一版本的《西西弗神话》进行对比,立刻就能“看懂”了。

一些我不太理解的中括号

找来对比的版本

译者在译后记里表示,是非常严谨严肃进行地翻译,那我也不贸然认为就是机翻吧,但是至少,译者没有从让大家能看懂出发来进行翻译,以她书中习惯用语来说,一种“恒定”的“漠然无差”地自我满足的翻译。

译后记部分

所以如果还有人对《西西弗神话》感兴趣,但又不是相关专业,尽量避免这个版本。

对我自己而言,应该也会尽量避免再看这位译者翻译的书籍了。

《西西弗神话》读后感(三)

《西西弗神话》的荒诞,是一种认清现实以后的和谐相处,这种相处的方式,加缪定义其为反抗。

加缪将人生比喻为一场荒诞的戏剧,这场戏剧有三位演员:乡愁,非理性,诞生于两者对峙的荒诞。这里的乡愁可以理解为人的具有洞察力的思想,这是人的思想的本能,而这种洞察力发现了与自身无法相适配的社会的非理性,这种非理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一定能够被察觉到的,但是思想一旦获得了洞察力,那么两者之间的对峙就形成了,也就是荒诞的诞生。这种对荒诞的处理,正是加缪摆在台面上的一个问题。

在哲学式自杀这一章节里面,加缪就哲学的发展状态来表明,哲学家们是如何应对看不见的荒诞的,这里我之所以说是看不见的荒诞,因为这里讨论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受到荒诞影响而作出反应的哲学,也就是说,他们具备洞察力,并且被荒诞所围绕,但是他们并没有像加缪那样,把荒诞定义出来当作一个问题来解决,而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去做出哲学思考。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例如你面前有一支蜡烛,你的手指上具备感受痛觉的神经元,那么,你的手指放在燃烧着的蜡烛火焰上时,你会感觉痛苦的灼烧感,这种灼烧感就是荒诞,而你的手指的神经元就是你的思想,蜡烛的火焰就是非理性,对于加缪所讨论的问题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那么当前的手指被灼烧的哲学家是如何来应对这种感觉的呢?加缪的看法是有两种哲学思路,一种是走向宗教,一种是走向理性。前者就是对非理性的神话,认为蜡烛的火焰具备无可匹敌的力量,我们只能抛弃自己的神经元,我们放弃自己的洞察力,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火焰的怀抱,我们是在向火焰之神献祭自己,这是一种精神麻痹;后者则是一种对非理性的不屑,认为世间万法皆有法则,而这种法则是人类思想的光辉,非理性的背后也是超理性,就算火焰与手指不存在了,他们背后的超理性依旧存在,也就是你的手指的神经元感受到了火焰,无所谓,神经元的使命在于帮助人类更好的抓取物体,使用工具,而火焰不过是一种化学反应的形式,手指被火焰灼烧,不过就是一种现象罢了,就算手指不存在了,就算火焰变成了再烈,也逃不出其更高一级的本质,这是一种理性至上的价值追求。加缪将这两种方法都称为哲学式自杀,所以加缪认为,尽管当前的哲学结论多种多样,但是都是假装这场戏剧的某一人物不存在了。

加缪在哲学式自杀最后,将问题拉回来了“自杀”这个话题上面,也就是这场戏剧的自明形式上,他认为乡愁是我们对待这场演出的方式,而不是选择理性作为我们思想的工具。也就是说,我们要将神经元的感受作为指导我们行为的方法论,我们感受到的是温度超出承受能力的火焰,而不是神仙,我们神经元确实是具备拿起工具的能力,但是此刻重点是我们在被灼烧。

也就是我已经把一个问题放到台面上来了,有人跟我说不对,你这样XXX想,是不是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你了呢?但是对于我们荒诞之人,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荒诞之人来说,我不希望你告诉我这个社会的底层逻辑,例如天下熙攘皆为利往,也不希望你让我向命运低头,例如对我说出世事无常这几个字。“荒诞之人不想要说教”。

荒诞的人所感受到的一切,在这本书里面被称为“无法分离的自明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在你产生自杀念头的那一刻,你的感受是真实存在的。

此刻,我再说一下,为什么你要将一根手指伸向火焰的方向呢?因为,你的手指收到大脑的控制,大脑让你的手指伸向了那里。就像你为什么要追求金钱、荣誉、情绪价值、高人一等的渴望、别人认可的目光、工作的薪酬,他们背后也是存在原因的,也并不是一个人出生那一刻就要求追求这些东西。但是,我们这一生就是在追求一些东西,这个手指在这一刻就是伸向了火焰。就像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是想把这段文字写出来,而这是我的分享欲。也可以说是我的欲望,但是我发现我的欲望与现实产生了非常明显的错位,我与我的欲望也产生了错位,现实与世界也产生了错位。而且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的欲望也是自己的面具,是我化好妆开始的一场演出,我的分享欲,是我以为的我自己的分享欲,其实是这场演出中的角色的分享欲。总是,这种矛盾以及由矛盾所产生的分歧,就是充斥着荒诞的意味。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面对这样一场荒诞的演出,我们做出的自杀行为是什么呢?有人说自杀是个人的权利,这句话中的自杀,我认为至少在《西西弗神话》这本书里面,不是讨论的重点,因为这本书并不是为了描述自杀,而是为了探讨可能导致自杀的一种情形:荒诞的人生。基于荒诞而诞生的自杀念头。如果选择使用“自杀是个人权利”这句话来描述自杀,那无非也是一种理性化的哲学式自杀。

这本书讨论的也不是单纯的意义与虚无的问题。这本书没有告诉你人生的意义,也没有告诉你如何对抗人生的虚无。

对于荒诞,人要理解自己的世界是为自己所构筑的,在这个世界里面保持自由的方式是反抗和创作。如果我们所要面对的人生宿命是某位神明加于我们身上的,那我们要保持自己的洞察力,蔑视命运,明白命运不过是一段终将被死亡所封印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面,我们是我们,我们的世界是我们的世界。就像这本书最后一段话:

这本书后半部分要比前半部分难懂,我读完后半部分以后,能写出来的话很少。

最后那句话”必须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在我读的时候,更让我感觉到作者面对荒诞生活的无力。我相信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写给所有人的,加缪希望那些洞察到荒诞的人,不要被超理性和宗教带偏,希望荒诞之人能够直面荒诞的存在;而后半部分,是加缪写给自己的,他通过《唐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例子,来向自己指出荒诞这条路可以如何走下去。就像作者写到的,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如果我们不知道歧途就无法走上正途,我们看到了歧途,我们做好了排除法,我们排除了肉体与灵魂的自杀。

但是我们回头一看,依旧剩下好几条路等着我们去探索。如果人生真有类似意义的东西,那也不在于探索,而在于探索过程中的真正的思想自由。加缪相信西西弗是幸福的,你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不相信,也可以选择无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