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3 17:45:41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9-23 17:45:41   小编: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对生命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和体验,作者学会了珍惜当下,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微的美好,并且珍惜与他人的相遇和交流。这本书让人深刻思考并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一

这一年我过的非常不好,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所谓“职场精神霸凌”。导致我焦虑过很长的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任何一件事,以至于不得已靠药物缓解。甚至一度有很强的抑郁倾向。严重的影响了我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也正是这个阶段,我无数次的认真的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

心理学上讲救人者自救。我开始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开始了自我救赎的过程。当我开始彻底对工作“摆烂”、“躺平”的时候,我发现我似乎好了很多。

我在图书馆里找书的时候,《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就这么跳出来了,随手翻阅了两页就拿走了。读它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薄,文字简单朴实,你无需动脑子,而且我想继续活着。我需要的就是这样无需思考,焦虑不就是想的太多么。

这本书的朴实和平淡,以至于当我读完这的时候内心没有任何的起伏。虽然我曾经有过幻想着它会有像《入殓师》一样的壮阔。作者很清醒,就像他自己说的因为大学的抑郁,进入到了这个行业,从青年到中年。何尝不是,和大多数人打交道是最无聊的事情罢了,既然是一份讨生活的工作干吗要让它占据你的生活。

人终归是一死,别消耗它,能做多少自己喜欢的事就花点精力和时间做下去,工作就是为了支持这些罢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有“受迫害妄想症精神分裂症”的无能领导所用的那些下三滥的手段妄图控制和制服我的往事,忽然变得那么的可笑,我可不想在死掉的时候还想起他们和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谢谢这本书,至少让我写下了一些字。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二

时光如白驹过隙,年少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没有为任何人停留。月初的时候去过一次故宫,红墙绿瓦的映衬之下,紫禁城依然是那么的人们感叹当初建造时所征用的工匠是多么高的技艺,岁月流转没到早晨要朝拜的大臣只出现在影视剧里,当年忙碌的军机处也成为游客浏览的地方。很多事情在多年以后变成了历史。

人为了什么而生活?似乎是个太深奥的哲学问题。讲不出来到底为什么。

这本有特扫队队长所写的《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其中有25个故事,每段故事都是这位特扫队的对长在参与特扫队的任务时所遇见的事情。从每一次现场勘察开始,每次去清扫之前都会在现场勘察,做评估。为了正式工作的时候能更好的完成这次清扫。每次清扫遇到的人也不一样。有年岁大了自然死亡的,也有迫于压力自杀的。对于一个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一切就结束了,还要处理所留下的遗物等等。所以在接受了这份工作之后,特扫队的清洁工作也让作者有了很多感触。当初开始这份工作的时候,是因为自己的自卑心理,而后来一直坚持下来这个工作,一干就是很多年。

作者并没有特别的告诉读者,这些死亡的故事教给他什么,从每一次工作,每一次和委托人的交流,人生都是在朝向死亡的方向,并不是一个加减法的过程,一旦这种活在当下的满足和努力让自己变得充实的时候,以前的那些忧郁会被清零,而不是累加。

所以认真过好每一天,因为时间太快,容不得浪费,更因为是要活得精彩,所以遇到难题的时候要挺一挺就过去了。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三

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人为什么出生就哭呢?因为他知道要受苦了。为什人死后会微笑呢?终于不用受苦了。”虽然是一个笑话可是想想还是有那么一丝的道理,但是明知道活着这么艰难还是有人想要追求长生不老,也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你还有希望去拥有,然而死了却真的没有了被遗忘,被丢弃,这世界与你无关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不知死,焉知生?

在日本有这样一份工作主要清理人的遗体、动物的尸体、粪尿之类的排泄物以及堆积如山的垃圾等特殊污秽,经常会目睹一些惨不忍睹的现场,也经常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他们称这个为“特殊清扫”。或许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份污秽的职业,然而他们却是目睹死者留在这世上最后痕迹的见证人。让我们跟随《那些死亡教会我如何活》这本书进入25个房间,旁观25个人的生命故事,只有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才可以更好的体会到活着的意义吧。作者每次去清扫现场时候都会做评估,只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各种死亡方式都有,有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有自然死亡,还有迫于压力自杀的。在面对这些死亡人群时候作者感触良多因此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作者并不是专业的写书人,书的内容文笔并不是特别的令人眼前一亮,此外作者对此亡现场的描绘并不是用过多的笔墨去渲染让人产生不适感,大部分是作者的一些感悟。

书中有一段作者与老先生对话:

“不过,人真的很难干干脆脆地一下子死掉啊。成天躺在床上,就会不由自主想很多事。尤其想起小时候和年轻时候的是,就觉得特别怀念。不过,我可并不想回到年轻时候。”

“是吗......”

“因为人只能活一次嘛,要是能活两次三次的话,人就不会拼命的活了吧”

“是啊。”

“只有竭尽全力,拼命的活,那才是人生啊。”

这是一位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老先生所言所感,面对死亡如此豁达坦然。拼命的活生命中不留有遗憾这才不枉费来到这世界一趟。“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尽其乐,盖其旦暮为期,远不过三日尔。”不管是千岁的白鹤还是朝生暮死的蜉蝣都是同一个结局那就是死亡,时间如白驹过隙如此短暂,有什么理由不拼命的活呢?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四

文/夏丽柠

去年春天,生了一场大病,感觉那是活到现在,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回头想想,死亡给人最真切的感受不是疼痛,而是无法言说的恐惧。因为死亡是你只能经历一次的事。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悖论。无论人生多精彩,归宿只有一个。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都难以逃脱死亡。你看,秦始皇寻长生不老药,嘉靖帝沉溺于炼丹学仙,都是白扯。后来人总算看透了这点,劝慰自己说,人生就是这个世界我来过。周公梦蝶,老庄之道,算是对生死的互文吧。

可每个人都无法确定自己死亡的场所吧?比如是病死在医院里、车祸后倒在马路边,还是浇花时就长眠在家中庭院……这个话题虽然说起来很恐怖,但现实一点,就是总得有人来给你做收尸、收拾等善后工作吧。如何处理自己在世界上的遗迹?其实是个挺有趣的话题。

我们就来拿日本举个例子吧,反正日本人不太忌讳死亡,甚至还崇尚自杀美学。《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是一个叫特扫队长的日本人的博客结集。特扫队长为了与网友们分享有关生死的经历,将每天遇到的“特扫”事件,记录在博客里,

特扫队是干嘛的?正如本书的序言所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清理人的遗体、动物的尸体、粪尿之类的排泄物以及堆积如山等特殊污秽,经常会目睹一些惨不忍睹的现场,也经常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我们从事的是一种鲜为人知的污秽职业。”

可以说,人死之后接触最多不是亲戚朋友,而是特扫队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接触死亡,难道这样的人生不郁闷吗?不不不,读了这本书,你就知道了。整天与死神相处,反倒促使他们认真地思考:在死之前,要好好地活。

尽管特扫队长说,“活着如同一场战役”,不但要与外界的环境做斗争,还要战胜“自身的懦弱、愚蠢、邪恶、贪婪,以及突如其来的磨难、心中的苦恼……日复一日, 生活中永远不乏我们需要与之奋战的对手。”

但是,这话在我看来,是日本式的励志。命如蝼蚁的我们未必要定这么高的人生标准。我倒是觉得书里四个部分的标题很有意义:爱、希望、勇气和感谢。看懂了、做好了人生里的这些方面,当死亡真的来临,我们也就全无遗憾了。

在本书开篇,特扫队长在清理儿子遗体时,对父亲说,人的遗体腐烂后会液化,这就是地上有臭水的原因。没想到父亲突然哭起来说,“也就是说,这就是我儿子的一部分……”忽然间,我意识到,爱完全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跟颜值或者美好没有直接关系,所谓爱的真谛便是,哪怕是一滩臭水,你想到那是你真爱过的人,也会泪流满面。

关于死亡,毋须多虑,只要记住努力活着就行,哪怕逆风飞翔。

转载请豆邮联系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五

今早通勤的时候看完了,很短的博客日记式故事集。很简单的文字,说的却是沉重的话题——死亡,更确切来说,尸体/遗体。作者从事遗体清扫工作,在十几年间经历了数不清的死亡现场,这便是他的记录。

你来人间走一趟,总会留下点什么痕迹。虽然有位哲学教授总是会真诚地扪心自问“这一年到底留下了什么痕迹,是不是无知无谓地活着?”,我认同也不认同,在短期来看有时候确实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庸庸碌碌地或是匆匆忙忙地在人间世晃荡。在长期来看,还是会留下点什么吧,即使是无缘社会中说的孤独死的人,在其降生之后的那段时间,成长为人的那段时间,也必然会在有限的社会连接中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吧。

死亡的现场意味着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开始分离,人死了,就什么都做不了了。这些遗体在回膨胀腐烂,引蛆招虫,流出脓液和散发恶臭,与其生前的模样间划清界限。但同时,“人也是一种活生生的个体,不仅是身体,就连精神也极容易腐坏。”在作者的清扫职业遭遇中,也不乏自杀身亡的遗体,通过整理现场的遗物和勘查周围的环境,他发现有些人也曾试图努力活着,但最终还是遗憾地选择了死亡。

“因为人只能活一次嘛。要是能活两次、三次的话,人就不会拼命地活了吧。”作者讲了很多人的故事,有小孩的父母,有并非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有看着老伴突然过世的老人,有正值昭华的年轻人……他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好,不管怎样,请务必努力活着。

人死了,就真的什么也做不了了。

“如果能够改变今天,那么也可以改变明天。

如果能够改变明天,那么也可以改变后天。

如果能够改变每一天,那么就可以改变人生。”

书中还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作者说:“我觉得,人生,就是被“名为偶然的必然”所支配的“名为现实的梦幻””。人对死亡有厌恶,有排斥,这其实源于对好与坏的评定,“我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生物,所以热爱美好,还是正因为人本身污浊肮脏才追求美好”,这其实也源自人性。

在最后一栏的编辑后记中,编辑对于死亡、人生和遗体的理解非常通透,他认为我们需要正视死亡和遗体,逝者也是人,我们都会变成逝者,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出于何种境地的遗体都应该得到尊重。不过他也提到,“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生,那当然也不会知道自己为何会死。”,关于死亡的感受和经历其实是不可言传和难以形成真正的同理心的。在这个凡事都需要解释和理性思考的年代,死亡的意义是散布一种未知感和无力感。

“年少时莫笑他人之老,此亦吾等之去路;年高时莫训孩童之幼,此亦吾等之来途。”每个人的来路和归途都是一样的,过程中的四苦八苦也是值得感激的。别轻生,毕竟,死了就是什么都完了呀。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六

Blue编辑

死亡这件事是每个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了的,是无法避免的事。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对于死亡的看法态度 也不尽相同。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只要在这个社会中过得 还算如意的人是绝不会向往死亡的,对于这个世界 还有留念的人而言,死亡 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尽管死亡无法避免,但还是有很多人忍不住讨论这个终极话题。甚至还有人想要为了能够规避死亡达到所谓的永生而不断地“努力”,从封建王朝的历代皇帝到现在的各种科幻小说中提到的关于永生的设想,这些其实都能够看出对于死亡本身的恐惧。

如果说死亡是令人恐惧的话,在现阶段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情形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死亡才能让自己活得更有动力,这是一个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由雅众文化出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特扫队长编写的《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一书则对死亡这个人人避之不及的话题如白开水一样的娓娓道来。作者本身的职业对于死亡这个话题就很有发言权,作者常年从事于遗体处理、净身纳棺、遗体搬运、遗物处理等业务,对于各种各样的死亡模式也已经达到了司空见惯的地步。

具有这样特殊经历的人写出的关于死亡的书是值得我们期待的。作者 虽然不是专业的作家出身,本书也主要是作者将日常工作中碰到各种各样的死亡事件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在本书四个部分的文章里面我们会发现作者的立场基本上都是保持着一个不带感情客观的立场(或许是这些死亡对于作者而言太多了吧)。

虽然本书作者的工作是遗体清理,但是并没有过多的对自己的工作细节进行阐述,更多的是对那些已经失去亲人的在世人的言语记叙,而这些表现对我们平常很难接触死亡的读者而言是一种震撼。

虽然里面有一些情节可能让读者感到不适,但是里面无处不在的死亡也 处处 透露着爱的情感,如在书中有一个案例中就提到有一位年轻的职员由于工作不顺,对于社会中的勾心斗角彻底失去信心,最后选择了自暴自弃在公寓里去世。委托作者去清扫的是这位逝者的上了年纪的父亲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作者发现 这位父亲在指着死去儿子留下的腐化痕迹时就要直接躺下去进行示范。这一举动不仅仅让作者感到吃惊,也足以让每一位读者感到吃惊。这一细节中可以充分体现这位父亲内心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这种由身边至亲死亡带来的痛透过这些看似白开水的文字明白无误地传达到阅读本书的读者。

当然上述这些仅仅是本书中一些个人所感而已,相信阅读本书的读者在本书的阅读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启迪。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七

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这世间,不知道将来的人生如何,会成为怎样的人?遇到怎样的成功与失败?是碌碌无为平庸一生还是有所成就辉煌璀璨?是长命百岁还是人命危浅?只有一个注定的可知的结局,那就是伴随着“生”而来的“死”,这也是每个人最后必定走向的结局。

谈死亡,除了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他人会觉得还早着呢,前面还有大把的时光,何苦自寻烦恼。再者,一个活得好好的人,对于死亡能说出个啥来,没经历过的仿佛就没资本谈论。

那么,谈活着。又有多少人能把这一生一次的生命掌握好规划好,谁又能真正地过好这一生?如何好好地活着,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书作者的职业很特别——特殊清扫:清理人的遗体、动物的尸体、粪尿之类的排泄物以及堆积如山的垃圾等特殊污秽,经常会目睹一些惨不忍睹的现场,也经常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

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根本想象不到这世界上有这样的工作,并且有人愿意去从事这样的工作。如作者——特扫队长,他从二十三岁开始从事这份工作,到目前为止坚持了十五年之久。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试图找出作者坚持的原因。直到我翻完最后一页,我找到了答案——这份工作教会作者如何更好地活着。当一个人真真切切地面对死亡,才会领悟到生命的强大莫测以及能活着的幸福,也就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这本书从四个部分二十五个关于“特殊清扫”的小故事——作者经历的每一次特殊清扫,都能了解到关于死者的故事。有母子间的温情,有兄弟间的关怀,也有房东房客间的感动,合作伙伴间的鼓励,这些存在于世间不同的真善美,让人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爱、希望和勇气。形形色色的死者家属对于“亲人死亡”这件事的态度,也体现出了人间百态,这些都是最真实的平凡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考和领悟。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吝啬的,它势必会在这一生的某个时间点里,让人面临一次失败。是从此萎靡不振郁郁而终?还是发愤图强享受生命之旅?作者在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总结出遇到不同的情况从而感悟出的关于生活的结语,从过好每一天到对这世界表示善意,阅读后顿时让人醍醐灌顶!

人这一生其实很短,白马过隙,转眼即逝。如果不趁早努力尽职一次,那简直是虚度光阴,而最后空无一物,这一生活得就如同稻草人。再者,死亡一直在身边,可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爆发它的危力毁灭一切,那么,在还能活着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努力让生命更有意义?

向死而生,由“死”引发的对“生”的思考:除了好好地用力地活着,活出精彩,活出有属于自己印记的人生,其他再多的语言都是虚幻。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八

一本记录“死考”的书 @ 平方 还记得去过几次火葬厂,通常是去见逝者最后一面的时刻,气氛总有些阴沉,也会思索死亡是什么,沉重的心理就转变成一种恐惧了,到现在也无法面对这个问题——人为什么会死?虽然从科学、宗教或者哲学的角度都有解读,看起来仍是一个越思考越迷糊的问题呀。 如果一味地思考而不得答案,最终我们就会走入迷雾。如果我们全身心投入生活,不再去纠结问题,问题也就渐渐变淡,我们也会有所感悟,或者可以从别人的感悟中重新认识这个问题。从清扫队长的《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这本书中,读到了一些观点,似乎另有所悟,可以引导我们再次认识死亡。我们没有作者的工作经历,也就没有亲历现场的感触,但从字里行间仍然可以跟随作者将人生梳理感悟一番。 特扫队长是作者的一个化名,因为社会上某些人并不理解这份工作,公布自己的名字会有不必要的麻烦。他的工种具有特殊性,特殊清扫就是给死人清理卫生,在工作的同时,他也在思考人生问题,常常记录下来放在他的博客里,后来集结成书,便是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这样的文章当然会获得关注,进而引发思考关于生死的问题。因为特殊的工作,见识了太多关于死亡的故事,清扫队长也建立了新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些感触作者称之为死考,顾名思义,即是面对死亡的诸多思考,这本书便是记录了死考的书。 特扫队长以前是那种颓废的人,毕业之后无所事事,搞得精神崩溃,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后来选择了这份特殊工作,也是想激励自己勇敢面对生活,就好比进入“向死而生”的境界。他的工作需要给死者收拾房间,清理腐烂液体,忍受着难闻的气味,从开始难以忍受,到后来渐渐习惯,虽不能说作者爱上了这份工作,但已将其正视起来,并且从中体会其他人所不能体会到的。作为一个曾有自杀倾向的人,他从别人的死亡中警示自我,像是获得了一种救赎。 社会快速发展,人的生存状态也在发生变化,孤独死的情况也变得常见,死了身边都没人照顾,想起来算是最为凄惨的事情吧。对于从事特殊清扫的特扫队长,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能说他已练就铁石心肠,然而经历了情感上的震撼,心态慢慢转为平静,他开始思考并记录问题,心理就变得更加强大。 孤独死去的并不只是无依无靠的老人,也有两代人关系不好造成的,特扫队长记录了一些这样的事例,他会感动于孤独死的母亲对儿子充满温情的爱。死者中也有属于喜丧的,百年之后功德圆满,儿孙们参加葬礼更像是一场欢聚,这也是人之常情,谁都明白人固有一死,生时尽享晚年,快快乐乐,死时也是坦然以待。 自杀在日本是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特扫队长便也常常面对这种自杀的情形,他会不会想过,死的那个人若是自己的话,也会是这种情形呢。直到尸体腐烂,才会有另一个清扫者过来打扫一番,从此肉体化作虚无。应该庆幸他以工作的形式面对了死亡,看到死者最后的绝望,让生者更加珍惜生命。 死亡不必忌讳,终有面对的一天,读一下当事人特扫队长记录的心灵领悟,实实在在也来体会——活着就要好好活——这句生命感悟吧。《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并不会教给我们怎么活着的本领,但能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剩下的就让我们自己来领悟好了。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九

起初拿到这本小书的时候,我只是喜欢它小小的开本。以为又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教我们如何看待生死。看了第一个故事之后,我就爱上了这本书。走到哪儿都想看,想把故事看完。只可惜我们没有“特扫队长”的博客网址,不然可以看更多的故事。

这本书是日本人写的。中国人要夸日本总是会有很大的压力。前两天听一个北京教授的讲座,他也是如是说,自己身边的几个大人物走遍全球也不去日本。中国跟日本的这种历史渊源关系,几千年可能也化解不了。有一个观点很对:就是一定要文化复兴。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上来了,并不能证明什么,文化上来了,才能在国际上有更高的地位。中国与日本现在就是这种状况。中国现在是经济大国,在国际上谁也不敢造次,但是中国人去各地旅游,人们只是拿中国人当土豪,他们喜欢我们的钱,并不是喜欢我们,我们走后,他们不会说什么好话,就像陈冠希前些日子做的演讲中说的,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不屑。但是日本不同,日本文化在国际上是备受追捧的。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中的优点世人皆知。他们追日本明星,日本动漫,我们中国人也追。

好了,说了一堆跟本书没什么关系的话。这本书好在作者属于日本人性格中,好的那一部分人。通过读这本书也能侧面了解一些日本真相。

特扫队长,是作者博客的名字。实际上他是在日本做特殊清扫工作的。其中主要的工作是收拾垃圾,其中最多的是收拾死去的人的公寓或住宅。通过看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日本还有这样的职业(也许中国有我们并不知道),原来日本的家庭关系是这样的。还有我很喜欢作者。这三点是我最主要的感触。

首先,可能是因为日本的垃圾处理比较复杂,整体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才会有这种职业的诞生。很多生病的人可能不能及时处理自己的垃圾,错过的倒垃圾的时间等等造成了自己家中的垃圾很多。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说的日本的家庭结构,其实我想这也不单纯是日本的家庭结构,中国也是如此。也许小时候我们一家人是在一起的。但是实际上成人之后,家庭成员的很多人是分散在各地的,也许很多年都不会相见,不联系,所以孤独终老没人知道也是常态。日本似乎没有很强的“养儿防老”中国这种观念也似乎淡了。很多老人临死之前是自己安排后事,似乎并不是儿女的责任。在作者的委托人中有死者的“哥哥”“弟弟”“父母”“子女”“房东”等等。每次去帮一个人处理后事,作者都算看到了一个家庭,猜测到死者的一生。

日本人的文化里有很变态的一部分,同时又有很谦卑很温柔的一部分。作者就是这样一个人,也许是出于谦卑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作者很礼貌尽职的做着自己的工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份敬业是十分令人敬佩的。作者的工作,并不是我们看的电影《入殓师》那样的整洁干净。入殓师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作者大部分时间是在处理和清扫满是苍蝇和蚊虫的,垃圾满地的死者公寓,以及因为发现的晚,而已经腐烂液化的尸体和恶臭。有一次他处理一个死在浴缸的人的时候,尸骨可能被警察收走了,但是液化的部分他在清理,他发现了几颗牙齿,都一一清洗干净,交给了死者家人。在我看来很震惊,他却觉得是自己应该做的。

这本书是作者的博客收集,记录了作者这份特殊工作的日常。因为特殊,所以总免不了要思考生死,作者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正的人,没有过分感性和虚伪,勤勤恳恳的积极的面对这人生。在这里边作者肯定也有挫折,但总能看到正面和积极的地方,总之是一部收益颇多的书,或者说是读起来很舒服的书。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十

死亡是一个敏感的词汇,很多人都不愿意谈起。但是这又是一个我们每一个人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或者说这是每个人人生必经的阶段。就像《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中说的一句话一样:“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百分之百的事情。”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她突然说起自己老了,然后就很惆怅,说零零后的小鲜肉见了她都叫她阿姨,她感觉自己也越来越老。我说你一个九五后的女生谈关于老的话题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啊,你与其每天沉浸在自己老了这个事情上,还不如思考一下关于死亡的问题。我经常没事的时候就脑洞大开,无意识的想到很多死的问题。然而她说,死亡有什么好思考的,不过是一件不必太过在意但一定会到来的事情。乍一听还挺有道理的,总觉得之前在哪里听过一般,一时竟想不起来了。不过我还是回了一句,不知死,何以生?

说实在的,我对死亡这个问题是想过很多遍的,当看到这本书里的内容后,我不禁对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又加以整理了一下。总觉得对于死亡,我们是需要知道些什么的,并且要做些什么打算,最简单的也要确立一下正确的生死观才是。

古人看待生死的问题各有不同。比如古代的帝王大都对死亡怀着一股深刻的恐惧,而对于生的留恋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最典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便是第一位“始作俑者”,为了求长生不老药一直派徐福东渡大海,广求各类“神仙道人”,然而最终也没有实现长生不死的梦。不但自己长生不死的梦没实现,连自己王朝的千世万世的梦也很快破碎了。而后来的各朝各代的帝王也都效仿始皇帝,但最后无一幸免,全部化为历史的尘埃。

但是并不是每个古人都是这样对待生死的。比如帮助高祖刘邦打天下的智谋留侯张良就看的很透彻,“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谁也抓不住时间,让它停住。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一生都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要求自己,所以他的一生都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可知生死在古人的眼里是重要的事情,并不能等同视之。曹植在《白马篇》里有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了彰显身在沙场的将士们面对死亡浑然无畏的精神,看待死亡就像回家一样。可以说对死亡看的很淡泊了。

然而现实中并没有很多人有“视死忽如归”的精神,面对死亡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的恐惧和未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好好的活着,一生平安大于一切。就像王羲之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要想把死亡和生命看的一样重要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需要对于死亡有个比较客观的认知,这样才可以对生命更加珍惜,也会对人生的路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作者是从事于有关于死亡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特殊清扫者,一般这些特殊情况不外乎处理人的遗体残留下来的污垢,或者当遗体因为长时间放置而腐烂,继而化为各种液体,发出尸体特有的恶臭,甚至生蛆,招来许多苍蝇。这些都是作者这位“特扫队长”需要处理的工作。这样看来作者的工作便是每天接触各种不同的死人,并为他们打理后事,处理遗体和遗物。

如果我们一般人没接触过关于死亡的话,是很难想象得到作者工作的艰难,以及为了工作将要克服多么巨大的生理和精神上的双重困难。尤其是这份工作的特殊性,使得社会上许多人对于他们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偏见,当然也有不乏对他们工作表示理解和尊崇的人。比如有位死者的父亲就安慰作者,“死后进入极乐世界的,是像他这样的人。”他还说,“你大概经常被人们冷眼相待吧……”这体贴的话语让作者忍不住落泪,久久抬不起头。

但是这样的工作有个好处是,常常可以让他有时间去思考死亡。有位死者的家属问他,“人为什么会死呢?”作者思考了一下回答,“死亡可能是为了让人知道自己的渺小,也为了让人知道生命的可贵吧。”这这么一句话却让死者家属深以为然。

其实每个人对于死亡都有不同的理解。我就经常想到关于我死了后的问题。我想,假如我有一天突然死了,留给世人的是什么?除过给家人和朋友留下无尽的悲伤,让他们留下伤心的泪,以及日后不尽的怀念。那还有什么呢?而且在我死后,别人会怎么看待我,我在他们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我对世界有什么贡献,或者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都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当我想这些问题时,我便想到了活着的时候。人的一生不能像烟花一样一闪而逝,过后一点痕迹都没有,我想我必须得做些什么才能在我死后证明我曾经来过。假如我想到孔子,我会想到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会想到《论语》,会想到《诗》《书》《礼》《易》《春秋》;想起司马迁,毫不犹豫想到《史记》;想起李白,会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想起贝多芬,会想到《命运交响曲》,想起凡高,会想起《向日葵》……而我呢,假如有一天有人想起我来,会想到什么呢?

所以我觉得你如果真正想到这个问题了,那便对你的人生具有坚定的指导作用。就像我说过的,“不知死,何以生?”

死亡让你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生命不易,要时刻珍惜。但是死亡并不可怕,恐惧的只是害怕失去而已。但是你如果想开了,明白人的一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就已经够了。谁又不是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离开呢?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读后感篇十一

清扫死亡现场的人:

写下每个房间的人生故事

采访并文/李晓筠

翻译 /吴志东陈希颖

这很可能是一起自杀——死者很年轻,房间里还有很多贷款单据。空气中弥漫着恶臭,地板上淌着腐臭液体,爬着蛆虫。

当得知这些液体是人体腐烂后留下的时,死者的父亲开始恸哭:“也就是说,这就是我儿子的一部分……”

而等房间收拾干净,这位父亲非常伤感:儿子在这个世界活过又离开,所有痕迹都消失了,就像是一场梦。

这样的情景,在特扫队长长达25年的从业生涯中,见过很多次。

他所在的公司,是日本从事特殊清扫的先驱。特殊清扫,指的是对人的遗体、动物尸体、排泄物,以及堆积如山的垃圾等特殊污秽的清理。如今,他已经是公司特殊清扫部门的负责人。

特殊清扫作业。来源/冈山特殊清扫

普通人是很难选择这样的工作的。特扫队长说,年轻时的自己过得浑浑噩噩,饱受挫败感和绝望感折磨,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无意中发现这个工作时,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去看看别人的悲惨人生,驱散自己的不幸感。他就这样入了行。

他见过儿子在母亲孤独死后,看到母亲珍藏的自己的童年绘画,充满怀念。

他见过百岁老人去世后,家人摆好酒宴,与其温馨道别。

他见过许多人自杀后的场面。他们的死法不一:上吊、割腕、服药……最让他震惊的是,其中一位是他的朋友。后者住在富人区,平日生活光鲜,最后却因欠债太多自杀。

他还遇到过骗子:要他去进行前期的现场勘查,请他拿出死者财物后就溜之大吉。

“我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生物,所以热爱美好,还是正因为人本身污浊肮脏,才追求美好。”特扫队长说。

他把自己的人生总结为:苦乐参半、五味杂陈。

在经历了那么多次死亡之后,他发现:“人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

2006年,他开始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见闻,写到博客“特殊清扫:与死亡搏斗的战士”上,很快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这些内容汇聚成了一本书,名叫《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它的中文版已经问世。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在这本书上,他没有署真实名字。

“社会对这份工作的印象普遍不好,认为这是‘趁人之危赚钱’,甚至觉得从事这一行的人人品不佳。”他告诉谷雨计划,自己的一些同行曾在电视、杂志等公开相貌和真名,然后被匿名中伤,被骂成是“伪善者”,要他们“”。为了避开诽谤中伤,保护家人,他决定只署名“特扫队长”。

在接受采访时,特扫队长对谷雨非常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最痛苦的还是那气味”

谷雨:你说1992年,23岁的你是为了对抗抑郁症而选择了这份工作。可以具体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特扫队长:我上的三流私立大学,学校不太重视学业,我也就勉强拿到学分。我是那种废柴学生,觉得骑车、开车到处闲逛、喝酒、找女生一起玩就是人间极乐,没有梦想、理想,也没有目标,不懂忍耐也不会努力,简直是个任性的懒人。

大学毕业后我也没工作,整天就窝在家里啃老,爸妈也说我是个不肖子。渐渐的,我就更加没勇气进入社会,每天受极端的挫败感、虚无感、卑微感、绝望感、倦怠感折磨,精神状态日益恶化,最后甚至想到了死。我拿着刀追赶过我妈,还自残过。

我内心还是想活着的,所以不时便翻翻家里人带回来的招聘信息。我对其他工作都没兴趣,唯独对我现在这份工作有了兴趣。

当时的我有个偏见,认为“死即不幸”,就生出了“去见识一下他人的不幸”的邪念。我以为,看到别人悲惨的人生和死后的凄凉后,我大概就能有种优越感,借此就可以驱散我的不幸感了。这或许是一种“对黑暗现实的逃避”,是自暴自弃,是出于姑且一试的心态。

我觉得这份工作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我的忧郁。工作了就有收入,起码我自己的生计有了着落,绝望感也变小了。但这终归是随便选的工作,事务繁重又容易遭人蔑视,因此我也没完全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

谷雨:你说自己很胆小。对你而言,刚开始做这份工作时,最难以忍受的是什么?

特扫队长:凄惨的场景、腐败的污物、害虫、恶臭、世人的眼光……让我难以忍受的有很多,但最痛苦的还是那气味。

刚开始我们没有配备高性能的防臭口罩,非常痛苦。惨不忍睹的场面和反胃的恶臭,让我好几次想吐。但无论现场状况多恶劣也不能推掉委托,所以只能忍耐。后来知道有防臭口罩,公司才给配备了,气味总算没那么熬人。

现在一般人闻了会哀号的臭味,我就是闻了也不会想吐。当然,我也觉得臭,不过习惯了。

谷雨:清扫的时候,面对死者家属,你和同事是不是也要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师?你们有什么用语禁忌?会怎样安慰他们?

特扫队长:我可能只是冷淡地听当事人说话,工作到底是商业买卖。

我的工作若能给死者家人带去安慰和鼓励,诚然是好的,但那不是工作的目的,而是结果。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钱和死者家人,而是为了我自己。

不过,和气生财,我们还是必须取得委托人的信赖,满足他们的需求。权衡利弊,我会尽我所能,全心全意地、诚恳地换位思考,体察委托人的心情,体察他对故人的感情,为让他愉快地付酬劳而努力。于是,为了博取良好印象,有时我也会隐藏真实的自己,而当个“善良的人”。

我没下意识地安慰死者家人。基于我刚才提及的我工作的立场,我会自然而然地说出几句安慰死者家人的话,但那只是像工作手册上的、方程式一般的固定台词。

我觉得,要使死者家属受伤的心得到慰藉,凭的不是几句话,凭的是要干净地把死者痕迹清除掉。

另外,也没有什么要避忌的话。不过按照社会常识,对接委托人时,行为举止和言谈态度还是需要遵守一般礼仪。这不仅是工作上的需要,也是社会全体必要的善。

❖ 从未鼓励亲属去看遗体痕迹

谷雨:在你看来,清扫师需要遵循的职业道德是什么?书里好几次写到,在清扫的时候,你会落泪。你会把它看成是“不够职业”的表现吗?

特扫队长:我在一家小公司工作,里面采用的就是基于劳动基准法的一般规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则。我在回答前面问题时提及的行为和立场,更加重要。

我很少哭,也没有规矩说清扫师不能哭,毕竟我也没给人添麻烦,或使人不快。比起悲惨的场面,快乐、温馨的场面让我更容易掉泪,因为这样的场面我不太习惯。

谷雨:书中的一个故事,是一位父亲指着儿子留下的腐化痕迹,躺下去进行示范:“他就是这样死的。”当时你说自己很震惊,为什么?你还见过其他像他这样毫不嫌弃自己亲人死后污渍的人吗?

特扫队长:那件事事出突然,让我很震惊。出于卫生的考虑,我阻止了死者父亲。

比起“对遗体痕迹毫不在意”的亲属,不敢直视遗体痕迹的亲属更多,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看到这些,日后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所以警察一般都告知亲属:不看为好。我也从未鼓励亲属去看遗体痕迹。

我一般会自己看一遍现场,衡量亲属的精神承受能力,再相应地选择措辞,说明情况。

也有相反的情况:亲属对惨烈的现场和刺鼻的恶臭都不为所动。这种情况比较少。他们可能是好奇心旺盛,也可能是对死者的贵重物品有占有欲。

在现场以什么样的心情、态度面对遗体痕迹,是死者亲属的自由,但每次看到这类人,总感觉看到了人性中根植的恶,不由一阵难受。

谷雨:自杀者家属让你最印象深刻的话是什么?他们对死者的行为是什么反应?

特扫队长:自杀者亲属的话我没什么印象,对此我感到抱歉。

这些亲属中,有一个劲叹气的,有同情自杀者的,有批评自杀者的,有担心社会舆论的。有很多亲属感到消沉,因为还得担心对第三方的影响(比如补偿问题),也有感到恐怖的。

我不是肯定自杀,但我觉得自杀肯定也有相应的动机和隐情,我无法随便地否定死者的行为。

谷雨:孤独死在日本比较常见。清扫这种死者的房间时,你有什么发现?死者家属中,因未多陪伴死者而悔恨的人多吗?

特扫队长:孤独死的人没有一定的倾向或特征,男女老少、贫穷富贵、健康病弱的人都有,所以现场也是千差万别。

通过现场的状况来想象死者的人生和晚年,有时会感到慰藉、温暖,有时会感到悲哀、恐怖,有时会有种寂寥和嫌恶。把它当作反面教材,我感觉我冷漠而顽固的心田得到了耕耘。

日本广岛庄原市一人于家中“孤独死”

因为亲人孤独死去而后悔的亲属有很多。但比起亲人死去,在其生前未曾关注亲人,会使他们更加后悔。

人都向死而生,死亡本身十分自然,而肉体腐朽也十分自然。但在我们的历史和宗教中,把遗体在腐朽前烧成灰才是常理,于是人死后长时间置其遗体不理、任其腐败,就被当成反常理的恶,受人嫌恶。而遗体痕迹的惨烈加上体面问题,更助长了嫌恶。大概因为这样,很多人不止后悔没能在最后的日子里陪伴死者,甚至会陷入自我嫌恶。

“死是自然的”“不必在意”,话虽如此,真的不在意,却那么难。

❖ “刚刚,妻子死了!!”

谷雨:2006年5月,你开始把这些事情写在博客,也有了一批忠实粉丝。对于留言称想寻死的人,你是如何回应的?网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特扫队长:有人寻死,我并不感到违和。活着就是与苦恼进行持续斗争,虽然这并不是活着的全部,但活着的确是痛苦的,于是或多或少,会有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想着死,想着死了或许能图个清静。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无法战胜死而继续活着的人,这或许是一种自然的姿态。

话虽如此,但我仍不能接受人寻死。当别人跟我说自己想死,我还是会不知所措。虽然我们都将死去,我还是希望人们在那天到来之前,能顽强地活着。

我不记得收到过让我感动的评论,但让我快乐的倒是有不少。鼓励人的,像“别寻死”“感觉好多了”这类的评论,能让我立刻快乐起来。从这些评论中,我能感受到我的生存价值,仿佛我能多少支撑别人的人生、守护别人的生命。

谷雨:对你来说,印象最深、没有写进书的一个清扫故事是什么?

特扫队长:那个现场是在东京一个出租套房的一个房间里。当时天气炎热,发现得又晚,遗体在腐败后已经溶解了。直到恶臭泄漏,引来同层住户的投诉,事情才被发现。遗体搬出来后,室内还残留着大量腐败体液,充满刺鼻的恶臭,引来无数蛆虫和苍蝇。

这个死者是独居单身男子,三十来岁,死因是自杀。他选择这条路,估计是因为悔恨过去,苦于当下,而未来也看不到希望。他生前没有稳定工作,一直流连各餐饮店打工,结果生计也成了问题,一直接受远在他乡的父亲救济。

委托特殊清扫的就是后者。这位父亲曾在当地的优秀企业长期任职,身居管理层,后来风光退休,而儿子却是他一块心病。直到儿子自杀身亡、尸首腐烂的消息从天而降。

随之而来的是房间的善后处理,还有赔偿问题。父亲此前的人生畅通无阻,突然来了这一击,他在精神、经济上都疲于应对。我甚至担心,这位父亲不会自杀吧。

身负重荷的还有他的妻子,或许是因为常年劳顿,她的身体和精神也在衰弱,而儿子的死仿佛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病倒住院了。这原本并不是什么大病,但不久之后,似乎是跟随儿子逃离现世一般,她一脚踏进了另一个世界。

那天早上,天还没透亮,我被手机铃声吵醒。是那位父亲打来的。

“刚刚,妻子死了!!”

“这种时间打来给你添麻烦了”“早上好”,这些社交辞令他都一概略过,就单刀直入这么一句。声音很粗暴,似乎在生着气。

我虽然和他谈过死者房屋的善后处理问题,但我们非亲非故,他何以给我打电话,我不得其解。总之,我很困惑,无言以对。

这位父亲打电话给我,或许是需要个人安慰,或许是想找谁宣泄一通自己经历的飞来横祸,而能宣泄的对象,他或许只想到了我。

但从那语气中,我听出了对“从别人的不幸中赚钱”的憎恶,以及一种类似愤慨的、无可奈何的悲伤。我完全接受,却不能很好地消化,只剩狼狈。

就算社会评价不高,就算变得卑贱,但我一直为我能长年忍耐这份工作而感到自豪。于是,我常常只听一边倒的赞美之词,沉浸在一种参透生死的傲慢中,但这最终都只是一种自我满足、自卖自夸。

这件事再次让我痛感自己的无力与无知,我一下沉重起来。

谷雨:25年过去了,你的家人是如何看待你的工作的?他们的态度有无变化?

特扫队长:对于这一点,我没具体问过。给我积极的反馈诚然是好的,但我可以想象,这到底只是他们对我的一种体谅。他们心里大概还是希望我能从事“正常的工作”:每周双休,能好好休息,工作时间和收入都稳定,不会被世人戴有色眼镜看待。

其他行业更吃香吗?我知道这不过是错觉,而且改行也不容易。最重要的是,轻率地改行不符合我的性格。

所以,打探我家里人对我职业的想法,对我们双方都没有意义,于是我在家基本不谈工作,甚至可以说是“绝口不提”。他们要是想问,应该早就问了,但他们什么都没问。大半夜被突然叫出门也好,一身恶臭地回到家也好,都没过问。我觉得他们是不想问了。

他们也知道我写了10年以上的博客,但估计也没看过。他们得知我出了这本书,也是因为我某次喝醉酒说溜嘴。

如果这是外人的故事,他们大概会出于好奇心和看热闹的心理姑且一听,但想到重要的家庭成员从事这么凄惨又脏污的工作,到底还是不能心平气和地听下去。

我本人也没有倾诉的欲望,不想博得家人的怜悯。如此不快的话题,讲出来也只会让家人不幸而已。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家里人的态度都没有变化。

❖“死”向人展示了生的意义

谷雨:做这一行,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如今的你如何看待死亡?

特扫队长:我从事这份工作,是为了钱,是为了取得生存的粮食。我不是为了死者及其亲属,是为了自己。

但我只是凡人,体力和精力都有限,仅靠这些是无法持续输出精力的。金钱以外的价值,就在于我被人需要,被人依赖。

挫败感、低劣感、虚无感、疲劳感、倦怠感、失望感、不安感,让我的精神经常受苦,感觉没有存在价值。但被人需要、被人依赖,让我感到活着很好。因为这一点,我也就能进行严酷的作业。

遗物整理作业。来源/冈山特殊清扫

“如今我如何思考死”,我对这个问题无法简单回答。

死是战斗的敌人,是恐怖的怪物,是受憎恶的对象,是我们放弃的原因,是参悟的机会,有时也是人们憧憬的一个方向。

死给求生的战斗带来强烈的、未知的恐怖,因为恐怖,所以受人憎恶。它让人轻生、参透生,于是成了逃离生之苦的出路。

只是,在我们活着的人这边,无论怎么理解死,无论举出怎样的哲学、思想、宗教,到底敌不过死,到底赢不了。

看到人们因为病痛和意外死亡或自杀的新闻,再看到身边人的离世,你便能明白,死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遥远,而是近在咫尺。它绝对存在,就紧随在你身后。

但我认为,可能正是有了这样的“死”,才有了生。有了“死”,人得以活着。“死”是让人生得以“生”的必要基础。“死”让人活着,让人生充实,向人展示了生的意义和理由。

对如今的我来说,“死”是可怕、寂寞、痛苦的,但又不仅止于此。它也可能是温柔、温暖、光明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