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端午读后感1000字

端午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3 12:00:31
端午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23 12:00:31   小编:

《端午》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讲述屈原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独特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文章中充满了对家国情怀的赞美,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同时,通过屈原的悲惨遭遇,也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整篇文章既有诗意的美感,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端午读后感篇一

端午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地位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和春节有内在的遥相呼应的对应关系。端午节有很多层面上极为丰富的传统节日习俗,通过阅读这本书,也能体验端午节日文化的丰富性和习俗特征的趣味性。 端午节的习俗首先要说到龙舟竞渡,按照民间的端午传说是起源于当年渔人们争相出舟去救屈原,不过也可能是上古龙图腾崇拜的遗意,龙舟竞渡向龙王祈祷,风调雨顺,在民众平淡的生活中渴望幸福,渴望激情。端午节还有摔跤厮打的习俗,并且这个习俗流传已久。在各种争斗类的习俗之中,最小的还有女儿家们的“斗百草”。除了这些还有“骑射之争”“斗石之争”等等。 在古代,端午还是采药储药的节日。端午之所以和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和中国古代的中医思想息息相关。比如在古代先民的思想中,用艾草来医疗疾病可以达到驱邪的功能。还有采菖蒲的习俗,《暖姝由笔》记载,北京古代端午还有穿鞋的习俗。到了端午不论贵等,都一定“买新蒲鞋穿之过节,岁以为常”。 端午节也有自己特殊的节日服装,古代的时候,端午节那天天子会给臣子赏赐衣物,民间也有赠予扇子的习俗。在现代城市社会,虽然说专门为端午节制作的衣服几乎已经见不到了,但是在很多农村也有为孩子制作的五毒兜肚和虎头帽等等,也算是传承了古老的风俗文化。 如果说端午节真正流行的食物,那一定是粽子。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裹饭自制而产生的端午节食粽子的说法,我们都耳熟能详。 端午节是一个爱国主义的节日,直到今天端午节永久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有古老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多传统的文化节日失去了原有的亮丽光环,甚至逐渐被人们遗忘,但是端午节成功地完成了自我转型,在现代生活中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要重视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建设具有民族鲜明特色的节日文化。

端午读后感篇二

提到端午,第一反应可能是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是在寻找,丢粽子是不让鱼啃食,这也算是流传最为广泛的端午起源的传说,其他的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陈临、马援等的说法都相对小众一点, 端午节也被称为龙舟节、粽子节、诗人节、浴兰节、女儿节等叫法,当然,这些我都是从《端午》这本书里看来的,通过一本书了解一个传统节日的前世今生,也是很有必要的。

端午也就是五月五日,也称午月午日,五月阳气盛极,纯阳用事,是古人眼里一年之中白天最长的一日,端午所处的这个时节也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而端午不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这么简单,古代的节日是个很隆重、盛大、完整的,。端午是火日,也是一年之中阴阳转换的日子,古人也发明了很多配饰来驱邪避毒,代表性的有桃木和灵符,也祭拜张天师、钟馗、关帝、雷神等这些端午节的保护神,另外,端午也有自己的特殊的节日服饰——五毒极服,除了赐衣,也有赠扇,最早的食物不是粽子而是一碗猫头鹰熬成的羹汤,还有雄黄酒、咸鸭蛋、桂花白糖等,端午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作者还总结了端午在现代社会的意义,端午首先应该是一个爱国主义的节日,这是每个传统佳节应当担负的使命,而端午里讲述屈原的美丽故事,阅读屈原的文学作品,歌颂屈原的美好情操,也是端午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可以变成一个体育盛会,不论是南方的龙舟大赛还是北方的骑射角力,体育竞技始终应当是全民参与的热潮;端午也还应是中国的卫生节,卫生卫生就是保卫生命,古代通过各种方式祈求平安,躲避瘟疫,而现在可以借此更科学地普及好各类健康知识。

在古老的中国古代节日中,其实是端午最新走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单可悲的是,这是韩国申请的端午祭,中日韩都有关于端午的节日,虽然形式含义不完全相同,但是大家心里都心知肚明这绝对是起源于我们国家,这也算是一个提醒,要注重保护自己的节日文化传统,而不是仅仅通过多一天的假期让人铭记,因此这个介绍传统佳节的系列书籍值得被推广,现在看《端午》,马上中秋肯定也得看《中秋》。

端午读后感篇三

端午节是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而且端午节还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由此可以看出端午节在世界上影响广泛。我们普通人一看到端午节,一般都想到的是粽子和屈原投江的故事,虽然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每年都会过上这么个节日,我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里吃个粽子或者看龙舟等等,但是实际上真正的去了解追溯端午节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这本书对于那些只是知道一些关于端午节相关知识,但是并不是那么了解的人来说非常合适。这本书篇幅其实不多有260多页,这260多页中还有60多幅的插图。这60幅端午节相关的高清古画使得这本书看起来没有那么的枯燥,简单的科普文看着还是会略微有一些厌烦。阅读完此书可以算是简单了解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相关知识了,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的故事、端午节的习俗等等都有相关的介绍,书的内容整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端午节的全貌。

人们关于端午节的最大一个就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投江,其实事实上端午节并非起源于屈原,这已经是学术界基本一致的常识性看法。早在屈原投江发生之前就已经有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了,屈原传说与端午节的结合是在之后慢慢才开始结合的。除了说端午节起源于屈原传说之外,还有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孝女曹娥的,也有说是纪念马革裹尸中的马援的,说法还是有很多的。毕竟因为年代久远的问题实际上的追根溯源是比较困难的,基本来说这些纪念的人物都有一个特性就是和水神有关,都认为这些人具有睡神的神格,只是依照地区的不同祭祀的水神也会不同。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最有意思的一点是这本书关于端午节习俗的介绍,普通我们也就知道个龙舟,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么多其他的相关习俗,什么角力、射柳、斗石,可谓是丰富多样。尤其是其中的斗石,现在依然还有,斗石就是双方互相丢石头,这个石头可是真石头,头破血流什么的肯定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事后双方一点都不会计较这些东西,依旧亲热如故,这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就是有点费人。

端午读后感篇四

在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端午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每逢端午节,北方或者南方都会进行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吃粽子、放纸鸢、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饮雄黄酒等其中多项仪式性活动。

刘晓峰教授的《端午》一书,“以史料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对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现状等进行了细致地讲述,精心挑选与端午相关的高清古图近70幅,全彩再现悠久而活泼的端午”。

在读这本书时,恰好想到了闻一多先生的《闻一多中国神话十五讲》,其中也对端午节进行了考据,与本书可相互参考与印证。根据闻一多先生的考据,主要有四种说法。

其一为屈原,这也是最为流传的说法,如《类聚》四引《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其二为介子推,如《后汉书·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少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于子推之庙。”

其三为伍子胥,如《孝女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荒流,爰来适居。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

其四位越王勾践,如《记纂渊海》二引《岁时记》,“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

忘记了历史就没有未来,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端午》“研究文化流变史,在节俗中挖掘民族性格的脉络,从先民的生活里撷一缕传承的烟火气”,同时这本书还提醒我们: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数千年的节日,我们不仅要实践这个节日表面性的风俗仪式,更要记住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

端午读后感篇五

如果你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你可能会想端午?端午有什么好写一本书的呢?这两个字哪怕是小朋友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吧~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节日,我们在那一天会吃粽子、挂艾草,一些地方还会有划龙舟的习俗,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太平常的节日了。

可是在端午的背后,你有想过这个节日的真正起源吗?而端午经过千年的风雨又是如何传承与演变的呢?

端午,它的名字还有二十多个,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诗人节、躲午节、端礼节等等等等。而属于这个节日的节俗,更是多种多样,所以这本书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端午的起源、端午的节俗、端午的多侧面考察。

在书中作者详细地为我们追寻了端午的根源考证与传说、端午与古代时间体系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域端午节的不同习俗,以及在现代端午对于我们来说的意义。

在本文中也有提到的闻一多先生,曾在他的《端午考》与《端午节的历史教育》里说,“吃粽子的风俗真古得很啊!它的起源恐怕至少在四五千年前。”

而那时的人们吃粽子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祈求图腾神的庇护,在一个一年一度的日子里,人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他们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扔进水里献给图腾吃。吃完后,要在急鼓声中划起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比赛给图腾神看,这或许就是最早的赛龙舟、吃粽子的意义。

2005年,在已经批准的“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韩国江陵端午祭”,到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也(终于)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本书作者身为教授与学者,自然有他应有的格局与涵养,所以他在引子中说虽然“第一个走进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古代节日是由韩国申请的,但这是端午的光荣,也是中国古代节日文化的光荣。同时,这也是对中国人的一个提醒,提醒我们该注重保护自己的节日文化传统。”

但我却能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作者的不甘与遗憾,我们不遗憾吗?我们当然遗憾,有些东西如果我们自己不去了解与珍视,自然有无耻之徒在旁虎视眈眈,这就是我要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属于我们的节日,我们怎么敢不了解?

当然这也不只针对于端午这一个节日,所有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都应被我们重视起来,从中医到中秋,从孔子到汉服……否则即使我们拿着厚厚的史籍资料,也无法阻止小人们的无耻行径。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坐视不管,几百年后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或许都已改名换姓,小朋友们提起端午都一脸茫然,心痛吗?

所以这套“节日里的中国”系列丛书特别好,真的。

端午读后感篇六

当马面裙被剽窃、端午节被抢申遗,我们义愤填膺的时候,是否想过如何对我们的文化做好保护与传承?

是否知道每年的6月10日我们国家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是否了解这个节日设立的初衷?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行走的马面裙是最好的传承。穿出去,才是自己的。于是今年马面裙荡漾四季的街头。

当沙枣花香弥漫在街头巷尾,牡丹争奇斗艳的时候,我们期盼的端午节在粽香中姗姗而来。

此时此刻,非常有必要对端午节进行一次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宣传。翻开《端午》,学者刘晓峰为我们详细梳理历经两千年演变历程的端午节习俗。用刘教授的话说:“做一个好向导,带领读者们走进历史迷宫。”

端午节探源

当下之端午节,人们脑海中根深固蒂的认知是纪念屈原而形成的节日。龙舟的起源是屈原投江后渔夫们争先恐后划船去江中救寻的故事。粽子的起源是为了凭吊屈原。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端午是个龙的节日,它的起源远在屈原以前”。

对于龙图腾的祭祀,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期。

端午节纪念屈原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陈临、马援的记载。故而有学者指出“端午是一个复合型节日”。

这个节日包括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既有赛龙舟、吃粽子,又有喝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小孩戴香囊等等活动。

白蛇在端午期间饮下雄黄酒变身吓坏许仙的桥段历历在目。雄黄酒有此功效,在于端午期间阴阳交替,是五毒出没之时,雄黄酒可驱邪避毒。民间也有给小孩穿五毒衣戴五毒帽的习俗。

端午节俗可以归纳为:龙舟竞渡、争斗之节、厮打角力、斗百草、骑射之争、斗石之争、铸剑造镜圣日、采储药材、驱邪避毒、彩丝系臂等等。

端午节保护与传承

学者刘晓峰认为应从三方面进行,一是确认端午节是一个爱国主义的节日,屈原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得以延续数千年仍然屹立在世界之东方的民族精神。二是确认端午节是一个体育的盛大节日,龙舟竞渡、争斗之节、厮打角力、骑射之争、斗石之争等体育文化建设,推动民族体育事业发展,提高民族向心力。三是端午节是中国卫生节,端午节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一切都为了逐疫,一切都为了保证生命的安全”。

写在最后

最好的保护,就是穿戴出行。端午期间臂悬五彩丝、临水浴兰、儿童戴五毒帽穿五毒衣,也未尝不可。

端午读后感篇七

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最为常见,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可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事实是另外一种样子?有可能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那么端午与屈原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刘晓峰所著《端午》一书中。本书作为《节日里的中国》系列第一本书,着实让人惊艳,也十分长知识。本书就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现状等进行了细致地讲述,搭配高清古图近70幅,从这些图文中我们可以感受端午的气息,可以轻松了解有关于端午的传统五文化知识。

大多数人心中,端午似乎与屈原是直接挂钩的,粽子是为了凭吊屈原,赛龙舟是因为屈原投江后渔夫们纷纷划船去江中救寻。然而事实是,屈原的传说与端午结合到一起,最早也是东汉以后的事情。那么,从战国时期到东汉,其实端午与屈原并没有什么关系!其实,龙舟竞赛如闻一多等学者分析的那样,很可能是上古龙图腾崇拜的遗意。

古人对龙图腾崇拜,需要相应的祭祀仪式,龙舟竞渡很可能就是这类祭祀龙图腾的仪式。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屈原以日(五月五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在这里,龙舟竞渡已经与屈原传说联系到一起。

作者以这条线索查阅史料,发现端午节与屈原传说的结合,有一个很明显的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东晋刘义庆《世说新语》“后人吊之,因以五色丝系角条,于节日投江祭之。”这里就已经有了粽子的原型。《襄阳风俗记》中“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这里已经提到了粽子,而且出现了竹子,难怪现在会有竹筒粽子了。

当然后世的端午习俗也不是完全依照屈原传说演化。比如端午节常常用到艾草,《荆楚岁时记》云:“采艾以为人形,悬于门户上,以禳毒气。”苏辙《学士院端午帖子·皇太妃阁》云:“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常萦尧母门。”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艾草与端午之间有着很深的缘分。然而在屈原诗歌中,艾草并非吉祥之物,《离骚》中有“户服艾以盈腰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艾草是他钟爱的幽兰的对立面。

在《端午》一书中,作者提到在岁时研究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认为端午节并非起源于屈原,已经是学术界基本一致的常识性看法。

这个结论是不是很颠覆你的认知?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没想到事实居然是这样的。《端午》这本是还真是让人长知识!

端午读后感篇八

2008年端午节被定位法定节假日时,曾有一些人质疑为何会在诸多传统节日里选中了它,明明元宵节时无论是各种习俗活动还是人们参与的热情都比端午节要高很多,为啥偏偏要选端午节?

提出质疑的人想来八成是个北方人,自幼生活在北方的我对于端午节的印象可能也就是个吃粽子挂香包,但是其在南方端午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并且还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其影响力与受重视程度绝不会低于中秋节、元宵节。

说到这里有一件事就不得不提了,虽然同为华夏子孙,但也不是人人都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即便是有所了解,每个人的了解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端午》,“节日里的中国”系列丛书中专门为端午节打造的一本图书,由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峰编撰。

该书先从端午节的起源开始讲起,详细介绍了有关于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及端午节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符号所存在的意义。

曾经有人戏称这端午节干脆改名为“粽子节”好了,言下之意似乎这端午节主要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包粽子、吃粽子。

若是翻看完了这本《端午》,便会发觉原来之前对于端午节这个节日真的是知之甚少。

屈原与粽子只是端午节诸多起源传说中的一种,曹娥、越王勾践、伍子胥等人都与端午节的传说有关。吃粽子也不过只是端午节那令人眼花缭乱的习俗中的一种,贴钟馗像、打石头仗、炼剑、晒药等习俗似乎都是之前没有听说过的。

因为历史上,中国的古代文化曾经是东南亚地区最先进的文化,对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所以端午节并非只有中国在过,许多其他的国家也会过端午节,或许在时间与地域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些许不同,但是追根溯源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

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看似简单的端午节,其实有如此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背景打底,如此说来,将这端午节会被定为法定节日也就不奇怪了。

《端午》一书中不仅用文字详尽的叙述了有关于端午节的多项内容,其中还配备了几十幅与端午相关的高清古图来进行辅助讲解,这样一来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刻的感受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节日中的生活美学。

今后若是再提起端午节,不要只说粽子了,除此之外实在是有太多太多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值得谈论了。

端午读后感篇九

《史记.孟尝君列传》里有这么一个故事,那个鸡鸣狗盗的男主孟尝君,据载他父亲是齐国田婴,母亲是田的其中一个妾,因孟出生于五月五日,田就下令扔掉这个儿子,因为时有如此说法——“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种五月五日子克父母的观念,害了很多端午出生的孩子。

除了克父母,还有“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五月到官,至死不迁”的说法,这下人生大事都集齐了,作为现代人我们可能有点难以理解,一个好好的五月、一个可爱的“粽子节”怎么就无端端成了一个恶日子呢?

《端午》这本书就是聊这个事的。

要理解“端午”这个节日,首先从源头说起(这句话是不是很烦人?那我就简单说两句)。端午是个复合型节日,是先时多地多种节日杂糅在一起成了如今的“端午”,此二字最早记录见于西晋《风土记》。同时,“端午”又是个多名字的节日,“五月五”、“端五”、“女儿节”、“夏节”、“重午”、“蒲节”等也均是它。

此外,端午节在古时的意义远甚今日。它曾是三大节日之一,三大节是“春节”、“端午”、“中秋”。且古代一年里有两次隆重占卜粮食丰欠的重要时间,其中之一也是“端午”。

那么顺着古代思路走,如此重要的一个节日,怎么就是恶月恶日了呢?

书里作者的观点是,五月是阴阳交隔之月,等同夏至,“仲夏端五,与夏至同。”那说夏至,就容易理解了,自次日起,黑夜越来越长,阳消阴长。所以古人认为自端午起,是个阴气生发、阳气渐敛的时间节点,认为它乃恶月也不足为奇了。

再者,从自然界来说,五月是虫蛇渐出的时节,为人所不喜。

所以,一切端午的节俗都能从以上两点因素来理解。端午本质上是一种阴阳变化激烈的时间点,新旧更替、对立和争夺:龙舟竞波、五月五斗力、斗百草、射粉团、射柳、克仗斗石,这些节俗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端午此阴阳交割之时的争斗气质。

此外,炼铜镜、铸剑、炼药等也是取了阴阳交替时阳气到达鼎盛之意。

而古时民间常见的驱五毒、挂菖蒲、熏艾、沐兰汤等则是缘于蛇虫等复苏出现,取驱邪祛毒祛恶之意。

端午节发展到如今,虽然恶月的意义在减弱,粽子节的可爱度在拔高,但“地之相去万有余里,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谣俗不改,精爽如在。”这个伏于水、伏于山、伏于民族神髓的节日几乎还是完整的传承了下来,是喜乐。

这个有着两千年的节日如今攥在我们手上,但愿手把手传下去时,莫要只剩“甜咸之争”。

朱见深居然画画很赞

端午读后感篇十

《端午》,刘晓峰老师著。

入手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好奇,端午,一个节日而已,虽然在中国人生活中非常重要,但是写一本书分量应该还是不够吧。

我收捡了收捡自己的端午知识,想到了屈原,想到了粽子,想到了赛龙舟,想到了伍子胥,想到了端午放假,又仔细想了想,想到了五毒,想到了五月端午,是一年中最毒的日子……

然后我在冥思苦想也想出什么了。

这点内容肯定不够一本书的。

怀着好奇心,入手了这本书,一当然是为了更深刻地了解端午,二还是为了学习一下,这样的节令书还可以怎么收集资料和选材。

一打开书就被作者的淘气吸引了。

引子自然是屈原,这个我想到了。

紧接着的一篇叫《又是引子》。笑死了。

很显然,作者不想把这一篇当做屈原之后的延续,端午是一个多源头的节日。另起一行这个也是 Number one.

这个源头是唐玄宗。好吧,已经进入我的知识盲区了。我都不知道唐玄宗和端午还有这般渊源。原来唐玄宗曾经亲手写下了端午诗,称端午“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在唐玄宗的那个年代,端午就已经被神化了,而且各种民俗都已经出现,我们看到端午节既有各色花花草草,也有粽子争奇斗艳:“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另外在这个时候还有了一面非常神奇的龙镜,而且特别强调了这面龙镜铸造于五月五日午时。作者开始留思考题了,为什么除了唐代这面神奇的镜子以外,为什么唐朝之前的汉代也会强调镜子造于五月五日五时?

这个时间点有什么样的魔法背景?

唐玄宗之后的这一篇仍然叫做:《还是引子》,里面写到了一位富有实践精神的日本人,用了两年的时间,按照中国的古书《玉烛宝典》,企图用第一年五月端午的时候做的一块神奇的蟾蜍血布,在第二年端午看到百鬼,他失败了,但是作者留下的思考题是:为什么中国会有如此之传说?古人心目中端午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魔力?居然能够沟通人鬼?

下面终于轮到了最后一个引子,中国人很痛心的一件事情,就是端午节被我们的邻居韩国申遗成功,作者提醒我们自己应该保护自己的节日传统。

读完这些引子之后,你是不是脑子中出现了好多小问号?原来端午如此之神秘,它的身上附着了太多的古人玄学,让人兴趣无穷。

作者在抛出了这些问题之后,就开始化身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导游,然后带领我们在端午的这个迷宫中游来荡去,去充分地体会这个节日文化带给我们的古人思考系统和这个节日在现代的古韵新生。

等什么呢?跟着逛啊。

端午读后感篇十一

说起端午节,跟我还是挺有渊源的,因为我本人,就是端午节出生的。

据我母亲大人回忆,当时她的姐姐邀请她去过端午节,她就很高兴地和我爹开拖拉机一路轰轰轰地过去了,吃了粽子和团子,晚上又坐着拖拉机轰轰轰地回来,结果当晚我就出生了。

如果按这样的情况来说的话,那我可能是拖拉机催生的,而不是粽子和团子。

(有点扯远了,拉回来)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契机,我们家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当生日过的,所以没有严格遵守我们当地的端午习俗。

但是其实在我们当地,过端午节里最重要的一个仪式不是吃粽子或者鸭蛋,而是割艾草挂门上辟邪,而且必须是五月初五当天割的艾草。

我所知道的端午习俗,除了知道这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其他的也就大抵如我上述所说了。翻完了这本《端午》,才知道原来这个节日还有这么多门门道道。

从目录来看,书里的内容是从“端午名字的由来”“端午与古代时间体系”“端午的源头”“端午的节俗以及民间风俗”“端午在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体现”以及“在现代社会里端午节的变化与传承”这些方面来体现的。

这其中最颠覆我观念的一点是在书本的第92页“端午节与水神”这一章节中说道:

另外对于为什么要祭祀水神,作者刘晓峰还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即农历的五月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年份,古代人栽种农作物多是靠天吃饭,雨水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端午节要祭祀水神可能也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渴望丰收。

对于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佩戴五彩丝线制成的香囊等民间习俗,之前我所听到的理由是为了避毒虫。

在这本书里,作者也说到了这一点:

所以五月初五的一系列为了驱毒虫的习俗也应该是这个原因,就像“划龙舟是为了赶走瘟神”一样。

在我看来,端午节的习俗演变过程更像是人们对自己以及家人的的美好愿景而逐渐达成共识的一个寄托。

就比如中秋节代表团圆,清明节代表祭祖一样,大多都是寄托了我们的一种或几种美好愿望。

读完这本书,对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因为确实很多知识是我们以前所忽略掉的。所以如果你问我,读这本书的意义在哪里,我觉得应该是:

作为中华儿女,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其他国家窃取我们的文化时,气定神闲并言之凿凿地摆出“前世今生”,而不是干气愤。

端午读后感篇十二

一直以来,对于节日的存在,只停留在调休、时令食物和打折购物的印象上。

若非对粽子和月饼等时令小吃有那么一点儿喜好,我并不会对这些节日抱有更多的期待。以为不过是一些老人莫名其妙坚持的仪式感,尤其是鞭炮,越长大,越不喜欢这种震耳欲聋的声响。

而人有时候也是奇怪,明明觉得不重要,却还是忍不住想凑上前去看热闹。譬如我读《端午》,就是想“凑热闹”,竟然还有人将节日写成书来,若换我来叨叨,怕是连半页纸都填不满。

不过这本书确实涨了不少见识,比如说端午的来历之一,可能是阴阳学说。

书中记,东北一些地区有“克仗斗石”的风俗,就是投掷小石子的游戏。这游戏当然有很大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头破血流,但上百年来屡禁不止。

作者刘晓峰引用唐代徐坚撰写的综合性类书《初学记》说法,石头是“阴中之阳,阳中之阴”,认为石头是“气之核”,来解释这部分地区会有“克仗斗石”的游戏。初听来,觉得很是荒唐,细想下,迷信如古人,连造镜子都要论个阴阳时辰,这种游戏的流传倒也不难理解。只是瞧着太过野蛮些。

说到造镜子,端午被认为是铸器的最好日子。古人认为,五月是夏至之月,五行属火,尤其是丙午日午时,若以天地纯阳之火铸器,那器物就具有“转祸为福”的神奇力量。轩辕铸镜,黄帝造剑,铜镜和宝剑长久以来都被认为具有辟邪的功能,故为铸器者最为重视。

这种具有仙侠色彩的传统设定被世人淡忘,确实是件憾事。

除了铸器,还有采药。

三月上巳节临水,九月重阳节登高,五月的好时节兼具二者之外,还能采百草。端午被认为是每年阳气最盛的日子,所以此时采制的药草也会被认为具有火性的药效。

还有送瘟神、戴五色绳、饮雄黄酒、穿五毒吉服等习俗,当然最为普遍的是吃粽子和赛龙舟。

正如书中提到的,端午是一个复合型节日,其复杂性要从时间和空间展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都会对端午节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书中还提及了端午在东亚的影响,尤其是日本、韩国和越南,视野很开阔。

时过境迁,作者刘晓峰也提出了现在的人为什么还要过端午,一定要过端午。

一来,节日中饱含着国人历代相传的朴素情感,节日是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能够帮助国人建立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节日是文化传承与发展、创造与表现的基本形式。

二来,端午可以作为一种契机,帮助我们进行体育、卫生、手工业等方面的活动。通过竞技比赛、舞台表演等形式,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就个人而言,我是非常乐意看到一些古风元素在节日中呈现的(要求体测除外)。比如说河南卫视的《端午奇妙游》等,都是极好的视觉体验。在传统与现代中,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端午》一书在讲述端午名称的来源、相关故事和风俗外,还配有60多幅漂亮的高清古画,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点。

端午读后感篇十三

端午节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节日,先是韩国要申遗,后是昆明等地龙舟赛的视频火爆网络,可以说是传统节日里上镜率最高的了。

关于端午节,最流行的回答就是为了纪念屈原,激动人心的赛龙舟活动,就是屈原投江后渔夫们纷纷划船入江寻救的故事,还有粽子,是百姓们不忍心屈原死后被鱼是分食,而投食江中。

而事实上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在一起,是东汉以后的事,发燕尾服到南北朝时期,屈原就以神灵的角色登场了。

在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中,描绘了一下神秘的水下世界,里面不仅有屈原,还有窃食祭品的蛟龙,而蛟龙怕楝树叶和五彩丝线,这就是粽子为什么要用楝树叶和五彩丝线的起源。

把节日起源归因于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个故事,是汉末之后兴起的,算是一种纪念和精神传承吧。

屈原本人以忠见谤、以信见疑,最终只落得一个“自投汩罗江”,有个节日来纪念,让他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传承后人,这是很有意义的。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寄托了后人的无限同情和崇仰。

端午节已经是寄托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节日,丰富多彩的民俗,让隔壁都眼红了,那么,作为中华儿女,怎么能不了解呢?不仅要了解,还要传承,拿出像赛龙舟一样的热情,玩起来。

中华儿女自比龙的传人,龙是中华上古图腾之一。

历朝历代,龙舟赛一直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它不仅被宫廷采用为皇家节日活动,在民间,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比如:向龙王祈祷风调雨顺等。

龙舟是个多人合作的活动,讲得就是一个“争”字,听说有的地方是以家族为单位参赛的,比赛时,个个热火朝天,小道消息说,赢了去喝酒,输了跪祠堂,所以,个个拼命。

这也是端午节常见的习俗,“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各料强弱相敌,事类讲武。”

这个习俗是从宋朝开始的,据说广东阳江有一个“厮打冈”,就是在五月五日这天,无论老少,都集中在一起,挑拣与自己身体强弱接近者厮打,人人争胜,因为,胜利的一方会“大吉大利”!

如果说龙舟、厮打是男人的活动,那“斗百草”就是女儿家的活动了。

“五日踏百草,又作斗百草之戏”。

“今朝斗草得宜男,五日蓄兰以为浴。”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也描写了香菱和几个丫环采了花草、斗草取乐的。

除此之外还有骑射、斗石等活动,有没有发现,很多和“争”有关的活动,大概这也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吧,春主生,夏主长,端午为夏之初,这些“争”的活动,正是一种向上生长的精神。

端午节里的文化还很深,这本《节日里的中国——端午》从端午的名称、与古代时间的体系、探源、节俗、民间习俗等,把端午方方面面讲得很透,值得一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