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结庐在人境》读后感1000字

《结庐在人境》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8 02:00:34
《结庐在人境》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28 02:00:34   小编:

《结庐在人境》是一首描述山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歌。通过描绘山水之间人类的居住和生活,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作者借用自然景物,赋予人类以智慧和力量,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关系。整首诗流畅优美,意境深远。

《结庐在人境》读后感(一)

房先生文中之美句:信赖平凡远甚于追求起伏的生活。从来就没有所谓的特殊日子,只是我们习惯于创造一个开头,赋予一个结尾——所有的事情千篇一律。如果站得时间稍长,可以看到阳光扫过院落的行迹,树的旗杆的影子指针般缓缓旋转。每天,太阳从我面前升起,从背后落下,所以早晨是轻盈的,而到了傍晚,办公楼的巨大的影子跌落在院子里,让人觉得某种异样的沉重。我想如果我站得更久一些,就可以看到春去秋来,花开花谢。

朱自清《绿》: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岩石上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茫,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像扬花。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鋪着,滿是奇异的绿。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者,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俩人文章一样的脍炙人口,我每天生活在你们的美文中。

毫不夸张。真情实感。

《结庐在人境》读后感(二)

说起来,这的确是种奇妙的感觉。年少时,我便梦想着用文字搭建世界,在内心里构筑起一隅隐秘的文明,形同捏塑一个生命。如今终于有所收获了,尽管是如此粗鄙和微不足道。然而我又感到,它似乎从此具备了某种生命的气象,有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辗转从我的手中飞走了。

当然,这并非我写下此后记的重点,我无意于罗织更多更复杂的生活,亦无需剖白更远更深邃的心迹,我所经见已倾尽在书中或隐或现地表达了——尽管在那些于生活已有所建树的人看来是如此的稚嫩。至于将来的收获种种,也请留待明日吧。我如今惴惴地写下这几行字,无非想要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不知道除了这样的途径,还有什么别的更好的方式。我不是个善于言谈的人,我羞于表白内心,从来不把虚伪的感恩挂在嘴上,即便那些仅存的虔诚的谢意,我也很难通过口语准确地传递出去,所以,只能寄望于这半页纸张,慎重地表达我诚恳的敬意。

感谢命运将我带到世间,得以领略人世的种种,尽管这并非我所能选择。

感谢哺育和抚养我长大的人们,让我于贫瘠的土地上汲取了最多的营养。

感谢我的亲人和同事们,是你们让我免于孤独的围猎,得以盛享温情和拥抱。

感谢我的朋友们,那些勉励鼓舞我前行的人,恕我无法一一罗列他们的名字,但我在此依然想道出其中的几位:川木、清波、丢丢、老槐、阿甘、瓜兄、安……写下他(她)们名字的时候,我感到手是暖的,心是热的,笔尖流淌出来的是快乐,他(她)们是我企图操控那些文字的同谋,更是我构筑文字世界的帮手。当然还有那些暗暗里读这些文字的人,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姓,但同样献上我诚挚的敬意。

最后感谢华文书局的朋友们,感谢你们的付出与包容,使得这本书得以结识更多的朋友。

挂一漏万,余不一一。

《结庐在人境》读后感(三)

那天下着雨,趁着课间休息的时间跑出去拿了快递,将书拆封却是在第二天的早上。

图/文 忆鸣

封面很美,沁人心脾的美。 同为小村落里走出来的人,只是作者走得更远,书中的记忆却如同昨天,仿似近在眼前。 我出生的地方叫梅溪,那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镇,有过美丽的神话传说,传说的起点是我家后山山脚的一块麦田,传说的终点在不知名的地方,传说经过的地方便是从前、现在的梅溪。而我的生活范围仅在自家方圆一公里内。 时间将人拉远,记忆将影子拉长。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年代里,农村的孩子总是早早的便学会了一些技能,成为家中的一份劳动力,比如收割稻谷,抜秧种田等等。那时候体力的辛苦依然挡不住内心的快乐,或许是年少无知,但快乐是真的。 那时没有手机,日子过得单纯而快乐,白日里可以疯,天黑前一定会回家,当然农忙时会有例外。还记得那时最怕黑夜里回家,因为“白日里苍翠葱郁的树木此刻变成许多模糊的剪影,呈现出张牙舞爪的可怖面目。”,顿时让人感到毛骨悚然,无数个鬼怪身影从脑海飘过,恨不得脚底生风立马到家。 小时候掰着手指算长大,而今却以十年计人生,曾经熟悉的家乡多了许多的陌生面孔,而曾经熟悉的面容却久久难以再见。“我们因为时间得到一切,最终又失去一切……” 最近总是晴天,如同阅读时文字透出的气息:暖暖。 后记:曾经不觉散文有多美,在读到《乡村闹钟》时忍不住在文末写道:散文之美,在情,在意,在字里行间。 细细品来,渐渐沉入回忆里,或许是同龄人,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共鸣,只是无法用文字去表达和描述这种感觉。 书中有太多动人的句子了,摘录一二: 1.所谓的人生经验,从来不会予以后来者更多的启示,有些事情,不经历一遍就永远不会懂得。 2.当我们走向生命荒野的尽头,只有那些紧贴大地的东西才能予人以切实的安慰。 3.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失眠,将永远走不进夜的世界。

《结庐在人境》读后感(四)

文|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 张明明

拜读房蒙先生的《结庐在人境》,让我想到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这句名言。人潮涌动、车马不息的城市里,房蒙先生不被匆忙与喧嚣左右,守住了内心的坚定与宁静,用文字搭建世界、用文字诉说人生、用文字领略美好,见地独到,毫无造作,难能可贵!

在这本书里,房蒙先生怀揣感恩之情、旷达之心,以感性的视角、炽热的情感,讲述了萦绕在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希望与落寞、尊崇与卑微、热闹与孤独,等等,诸多感悟。如房蒙先生在回忆故乡时,总是用一种饱蘸深情的笔墨,讲述那种难以言表的故乡情、那种熟悉温暖的家乡人、那种蜿蜒坑洼的乡间路,读来令人感动;当提及一对小儿女时,房蒙先生那种打心底的温柔、对琐碎生活的爱,毫无伪饰地流露出来,读来尤为有趣;当畅谈生活感悟时,房蒙先生那种如孩童般可爱的冲动、如智者般理性的哲思,或深或浅,或幻或真,顺着笔端流泻出来,读来尤为真挚。这些感悟与琐事,房蒙先生将它们深藏在对故乡的眷恋里、对寻根的倔强中,挥洒在对美食的期待里、对山水的赞美中,散落在对儿女情长的缱绻里、对柴米油盐的感慨中,融化在对星空的仰望里、对是非的思索中。这期间,虽有“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彷徨不安,更有海阔天空、明月入怀的泰然自若。

深情赋予文字,文字就有了温度;气质赋予文字,文字就有了风格。房蒙先生在生活中是个很优雅、细腻的人,对周遭始终保持着淡定与勇气。就像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却依然爱它。”正是因为这份优雅与细腻、淡定与勇气,房蒙先生的文字自然而然地做到了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对当下尤其是身处逆境的人们而言,是心灵上的慰藉与情感中的共鸣。

不失初心,方得天地。我想,《结庐在人境》告诉我们的,大概就是把握当下、珍视未来,即使岁月再多波折,也不能忘记优雅诗意的活着。天上有星,路上有灯,身旁有花,心中有爱,大抵就是房蒙先生要送给我们的礼物吧。

《结庐在人境》读后感(五)

房蒙兄的散文集《结庐在人境》出版面市了。很早以前,他就有出书的愿望,之后孜孜劳心。现在,终于达成愿望,很为他感到高兴。他这书,得到了邱华栋、徐则臣等名家的推荐,很是羡慕。

我们只是未曾谋面的文友,他却说要赠我一本,我很感高兴。可是后来的某个触动,让我觉得该是自己买一本才对,一方面表支持,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想读,而这正是买书最本质的目的所在。

这书我才读过自序后,就有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现在,读过一多半,昨晚睡前就再次激发起这种感觉来,以致于今天早上早早就醒来,然后脑子里一个劲在翻腾。

先前,读过他的后记,触动于他说自己不善于言谈、羞于表白内心等话时,我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总是羞于用语言表达,于是不经意间就堆积了许多文字,感谢生命中的际遇,让他们有机会以铅印的形式呈于人前,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热爱与浓情。

读了他的这本书后,我更加发现,我们其实有很多相同或者相近的特质,比如都悲观,比如都多思,还比如都是没爹的孩子,区别在于他是始于4岁,而我始于21岁。于是,生死,在他大约是一次懵懂针扎后的一分一寸地深入,而在我,则是一记猛烈钝击后的麻木。也因此,我们都在深思生死之类的问题,都在不断回忆过往。

读过他的文章,我越发明白,他的这些文字,也包括我的那许多文字,看似写给了许多人看,而在实质上,都是写给自己的,我们都只是在以极不讨巧的方式,叙说着自己想说而却难以勾起旁人阅读和倾听欲望的话,写着让自己感动不已,却很可能让旁人们很感莫名其妙的话。

然而我们毕竟是幸运的,因为都有一些不离不弃的读者和朋友,我们的书写,我们的倾诉,他们是懂得的。而只有认真地倾诉自己的人,就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倾听,而这些不讨巧,正好可以做一些过滤,也算是朴拙中的精妙了吧。

这本书里的他,只是一个淡淡地、安静地述说者,述说过往的经历,回忆鲁中山里的故乡溪坪,述说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触动与感悟,读书、工作、出差、生病、漂泊、回乡等等,自说自话地娓娓道来,自说自话地联想起古往今来的诗书文章,然后沉醉其中,自得安然。

作为离家多年的游子,我们都只是人海中的浮萍,而喜欢读书,喜欢思索,喜欢孤独,喜欢安静,喜欢书写,也让这种游子之感更加强烈。因为这样的情感,所以内心深处心心念念地就想着那些地方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然后想象它们的前世今生,思索生命的过往去来,因思念而深情,因关切而浓稠。

这篇文,我写了大半天,却依然不能让自己满意。然而在突然之间,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这些文字,于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等处,并没有太多惊人耳目的地方,文采飞扬吗?大约也谈不上,但是,他是在老实地表达,深情地诉说,没有什么技巧,也没有什么套路,于是,如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如羚羊挂角,无处寻迹。其内容,深沉而隽永,深刻而厚重,浓情而绵长,如百年陈酿,如总角挚友,可以让我们畅言、豪饮,然后心无挂碍地安然沉眠,满脸微笑。有这些,也就足够了。

其实,有了这么多的特点之后,这书就难以成为畅销书,但毕竟天下之大,爱书之人也自是不少——好在他,总是喧嚣世界的旁观者,大约也不会太过在意吧。

《结庐在人境》读后感(六)

前一段时间,我和爱人频繁聊起故乡的话题。

六岁的女儿,在一旁听得真切,有一次突然发问:“那我的故乡在哪里呢?”爱人告诉她:“你现在只有籍贯,还没有故乡。”听到这样的答案,女儿先是遗憾和失落,后来竟然嘤嘤呜呜地哭出声来。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有故乡无疑是一件美好和幸运的事情。

故乡是游子的根和专利,也是生命再出发的起点。年少的我们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用尽全力奔跑,只为了能够逃离故乡。而一旦真的离开,成为奔波或寄居在异乡的游子,故乡又总是最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有人说,文学其实是一种疏离。对于故乡,我们从熟悉到陌生,从生于斯长于斯到夜夜思念遥望不可及,这种刻骨铭心的疏离感,无疑给文学提供了发芽生长的广阔空间。所以,故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作家挖之不竭的资源富矿。

朋友房蒙的散文集《结庐在人境》结集出版,第一篇就是《故乡》,显而易见“故乡”二字之于作者、之于本书非比寻常的特殊意义。读完全书,我更是为他笔下的故乡所深深感动。

我和作者都是80年初出生的一代人,我们有着非常相似的生活轨迹。自小在农村长大,既大则求学异乡,大学毕业后又辗转迁徙,最终定居京城。我们这一代人对故乡有着非常一致的情感认同和现实解读。

作者在书中称他的故乡为溪坪——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化名——这个地处沂蒙山区的静僻山村,是作者幼年时期生长的地方,这里有着非常具象的山水风景和十分生动的乡土人情,饱含着阳光和泥土的芬芳。但读完全书,你会清楚地感受到,作者绝不仅仅是为了清唱一曲挽歌,怀念或追忆一个已经消逝的田园牧歌式的故乡,而是把自己投入到与故乡的关系之中审视自我、发现自我、规划自我。全书或隐或现地多次展现了这种努力。

比如在《暮色苍茫》一文中,作者说道:“或许我还太过年轻,直到如今也还没有梦到过在黄昏时分回家的情形,而事实上我也从来不是一个幻想在黄昏里衣锦还乡的人。”我们就会明白,作者所说的“梦”不是真的“梦”,而是对未来念想的一种忐忑;说的黄昏也绝不只是时间意义上的黄昏,更多的是人生意义上的黄昏。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故乡那种赤子般不带物欲杂念的眷恋。

现实中的故乡,当然不全是花草和纯净,一定还有牛粪和肮脏。在我看来,书中的故乡更多是一个文学象征意义上的场所,是一个已经过滤和淘汰掉痛苦记忆的地方。它装载着作者的生命原点、记忆起点,以及追求“真善美”人生价值观的初始点,潜藏着当初为什么而出发的原始密钥,是随时可以回归的心灵家园和精神栖息地。

作者曾在书中反复提及一顶斗笠,那是在自认为已非小孩子之际,斗胆向母亲申请由自己专门在集市挑选的斗笠,体现着个人自由意志的初步形成。作者在《蓝色翅膀》一文中专门详细描写了那顶被风吹走的过程。这在现实生活中本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但作者却一直耿耿于怀,难道仅仅是敝帚自珍吗?

我常常想,一个人在衡量自己的物件时,首先看重的应该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到底价值几何,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其实才是最为珍贵的本真态度。读完全书,你会明白,这顶作者念念不忘的斗笠,其实不再是斗笠本身,已经文学意象化了。这是故乡一段已经消逝不见的美好时光,也是他个人再也回不去的童真岁月,代表了他对真善美的孜孜追寻。

书中的故乡不是静止的,作者经常在记忆中的故乡穿梭,通过与现实的人和事对比,去体味人间真情,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在《肖》一文中,作者通过对比儿子与自己幼年时异曲同工的种种荒唐表现,展现了爱与宽容的力量,让人体会到了生命传承的意义。

但有时候,成长却也意味着失去,我们有可能会逐渐失去那些我们生命中曾经最宝贵的东西。在《消失的匕首》一文中,作者坦言,如今的我,“开始懂得白天并不会比黑夜更安全,如同平静的溪坪永远不会排斥隐秘的事情发生。我明显地察觉到了那个阴谋,自己正在失控般从尖锐走向圆滑,从单纯滑向狐疑,我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曾经温暖的匕首消失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们这一代人,是典型的“过渡人”和“半截人”。在农村长大却又在城市定居,是根植于土地上的作物却又在高楼大厦的半空中存活,身处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却又饱受农业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过渡人”和“半截人”使得我们的思想行动呈现出明显的矛盾和犹疑特征:讨厌喧嚣却又害怕孤独,享受人间烟火却又渴望精神家园,不愿随波逐流却也不想踽踽独行,思想上坚守传统行为上却又放弃传统,常常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却又很少能够静下心来享受心灵沉思的安静,已接近不惑之年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惑。所以,作者在自我介绍时会写到“思想开放的行动保守派,乐观旷达的悲观主义者,田园既芜的心为形役人。”

关于那顶斗笠,我曾与作者在把酒言欢之际谈起过。他说,那顶斗笠其实也是他这些年来心底的谜团,他反复思索,最近有了一点新的理解。他说,那顶落在悬崖半空被斜坡上的荆棘勾住的斗笠,其实正是他目前心境的写照。

斗笠,这个农耕文化的象征,被风这个时间的具象吹到上下无着的尴尬境地,不正是作者逃离乡野、投身城市,却又对乡村生活依依不舍、念念不忘的画像么?作为上苍给予早年的作者的人生预言,何其准确。

书中,面对这种成长和时代困惑,作者在以故乡为具象载体构造的心灵空间中,进行了深入思考。这种思考,既不是纯粹的坐而论道,也不是肤浅的泛泛之谈,而是与自己的工作生活紧密结合之后的哲学感悟。从藏区高原途中的悲悯,到辽阔大草原上的顿悟,从克孜勒苏河畔的随想,到天荒坪小镇的沉思,都留下了作者思考的印记。

在《大地》一文的开头,作者说道:“我也曾于暮色四合时分疾行在乡野的路上,是的,归家的路上。如今还能真切地体会到那种归家的急切,仿佛脚步再慢一些,我就会被拦阻在外面的世界,从此失去走进家门的资格。”

而在文章结尾,作者又说道:“我如今依然在急切地赶路,仿佛只有不停地行走,才会避免错失人生的某种资格。可我内心里又不无充斥着南辕北辙的一种彷徨——我究竟还能不能一步踏过那个门槛,走进往日的那个家中去,就像多年前我头也不回地一步踏出,从此越走越远……”。

从书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生命是从出发到回归再认识、再发现的历程。回归的过程,就是体味爱、发现生活本质的过程。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注定只能是无根的浮萍、灵魂的游子。而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无疑是一种温暖和幸福。

作者的父亲英年早逝,他曾一次次地回忆自己年幼时与父亲告别时的场景,实际上也就是对缺失父爱的再认识。而从他写外祖父、祖母、母亲、儿子、女儿以及周边其他人的内容中,我们都不难感受到这种再认识的积极意义。

作者在《回家的路》一文末尾也自言:“我所寻找的形而上的家不是现在的温暖的家,而是曾经熟悉,如今却又满目荒芜的那个家。我不再熟悉它身体之上每一件物什,甚至回忆已开始错乱,但统统无碍于它给我的温暖。”

真正的静来自内心的安静。作者笔下的心灵故乡,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时时能够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宁静、充实和满足,我相信这源自于作者内心的真诚。

一本好书,总能让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或生活的影子。我反复品读这本书,似乎总能在恍惚中看到自己,也总感觉它是能够安神静气的一杯清茶,清茶里含有能够帮助我们苏醒记忆的神奇配方,借助这些记忆密码,也许我们就能够找到回归心灵故乡的路。

《结庐在人境》读后感(七)

房蒙的散文随笔集《结庐在人境》,捧在手里的最大感觉是厚重,虽说只有不到300页,却有24万字之多。除了分辑处的6幅插图外,几乎全是文字——诚然,这是非常不讨好的,但读罢全书,我却豁然明白,唯有这样不讨好的形式才可以匹配这样的纯粹的文字。

其实,作为作者多年的朋友,书中的许多文字先前就从公众号里读过了,但从一本完整的书中系统性地阅读下来,体会是不同的。读罢就想迫不及待地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姑且总结为“五讲四美”吧。

《结庐在人境》的纯粹之美。

这本书给我最完整的感受是纯粹。从来没有完美的作品,《结庐在人境》也概莫能外,这本书的书写时间跨度达十几年,而且内容宽泛,表现手法多样,既有偏重小说情节的短文,也有抒发乡愁的长调;既有轻松愉悦的游记,也有哀戚宛转的亲情之殇;既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告白,也有郑重的人生感悟。文字和思想上成长的痕迹是显而易见的,我想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问题的打算,而且也无须回避,因为所有这些都没有脱离文学的那种纯粹,充满了对文学的敬意。

可以看得出来,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慎重推敲过的,这是对文学的一种虔诚,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作为作者的朋友,他曾向我表述过写作上的状态和愿望:他的写作进行得非常缓慢,没有灵感的时候,宁可不动笔。他的目标是5年出一本十几万字的集子。其实,我曾劝他写一些别的类型的文字,比如报告文学或者儿童文学,甚至是当下一些畅销的类型作品,可是被他一口回绝。在当下这种浮躁逐利的时代,这种写作看上去迂腐,却也让人敬佩。

他的文字里其实有大技巧,却看不出这些技巧的讨好之意。他的文字里也有大野心,却不是追名逐利的那种野心,而是那种对文学的孜孜以求。他曾说过,他不靠写作过活,所以有条件把这件事情变得纯粹。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自由的,这是他的幸运,也是读者的幸运。

《结庐在人境》的诗意之美。

我这里说的诗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诗意,不是文字上的那种表象的绮丽、华丽,而是表达的诗意。可以说,全书充满了意象的美感,随处可见的隐喻性表达,让文章深具闪烁之美,言有尽而意悠长。同时也看得出作者企图游弋于散文和诗歌相接地带的野心。比如,他写《消失的匕首》,讲幼年时学校门外的白杨树上扎着一把匕首,“如同一个晦涩的隐喻扎进溪坪的身体”。又比如他写《退却》,“我拥有许多这样的时刻,它们早早地、牢牢地在我的记忆中落了座,它们没有急切地向我吐露什么,而是如同一个一个的隐喻,耐心地等待我心悦诚服地领受。终有一天,它们会站起身来,笑着讲出真相。” 又比如《夜雨》一文中房顶的那道“裂缝”。他说,“我久久不能入睡,仿佛这点缝隙让我再也无法在雨天里稳稳地藏住,又好像这点缝隙也是我内心的一道裂隙,它不知何时被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打开过,从此无法愈合,不时渗进一些隐隐的不安——那种从远古时代就有的惶恐,你永远无法驱散、无法回避。”

读罢,让人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却又好似心有戚戚焉。文学表达总归是含混的,他把生活中微妙的情绪通过一种“隔离”的方式传递出来,这其实就是一种诗意的表达。

《结庐在人境》的恬淡之美。

生活中,房蒙是一位淡泊的人,他的文字有恬淡之美,他的为人有淡泊之志。他的为文和为人是统一的,作为作者十几年的朋友,我对这个结论是有信心的。其实,如果仔细阅读本书的话,随处可见他的淡泊之志,谨在此枚举几例:

在《离离》一文中,作者借树木表明自己的态度:“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人也一样,人也要学会生活在边缘,毕竟离得远一些才是保持高贵的最好途径。在《存在》一文中,他说,“年轻如我们,为何曾经那么执着于诗和远方?我甚至已慢慢了解到,所谓的人生经验,从来不会予以后来者更多的启示,有些事情,不经历一遍就永远不会懂得。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想我会情愿躲进一个小地方,把自己缩小,缩小,再缩小,恬然地过好自己的一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的这首诗既是书名的由来,也是作者心迹的表露,其实大可不必再说什么,读者自会心领神会。

《结庐在人境》的韵律之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房蒙的文字是独特的。细腻绵密又有极强的内在节奏。其实不只是诗歌,散文也同样是戴着镣铐的,好的散文必须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可以说,房蒙的文字舞蹈跳得极其精彩,这在他的书中是一以贯之的。同样举例来说:

在《风吹花落》一文中,他写外祖父为人配草药,“抽屉次第打开,用一把长柄的小铲将草药铲到小秤里称斤两——长的草药用一台小铡刀切成段,稍大的就用一只学名唤作惠夷槽的药碾子碾碎——等份地倒在草纸上,待诸药齐备,草纸一包,绳线扎起,回家遵医嘱煎服即可。”简洁明快,让人有阅读的快感。

又如在《稍逝》一文中,他说,“不知为何,这几日我总是想起那个醉酒的人,以我三十几年浅薄的经验来说,论到痛苦的事情,酒后的宿醉绝可算得响当当的一种,便觉得买醉的方式不免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愚行,理智下并不十分提倡。可是除了醉一场又能怎样呢?倘若宿醉的痛楚是人人都有的体验,大约酒醒后短暂的舒适也不失为一种莫大的欣快,使人憔悴的脸上绽出一丝自嘲的笑也是好的。但愿他也能得到,即使稍纵如闪电——人世间哪得什么长久且美好的东西呢?”抑扬顿挫,环环相扣,可以说,这种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文字是非常难得的。

故乡是载体。

作者对故乡之情溢于言表。书中第一篇就是《故乡》,说实话,这个题目很大,如何呈现人与故乡的情感不是那么容易的,可是他做得很好,他没有花费笔墨去描述故乡,而是如同阿甘先生评论的那样,他把眼光投入到与故乡的关系之中,去反思去追问去规划,他没有回避矛盾,反而在书中处处展现这种矛盾。这是一代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作者在多篇文章中写到故乡,如《大地》《存在》《暮色苍茫》《乡村闹钟》等等,故乡的印记深深烙在他的身上心上。在《故乡》一文的结尾,他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这种错位,他说:“我年少时是村子里的孩子王,伙伴们常常凑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那时的我觉得溪坪太大了,光天化日之下我也总能将自己稳稳地藏住。……终于有一天,这个村庄再也藏不住我,又仿佛我再也找不回我,我也终于意识到这个游戏的巨大破绽,注定无法永远地继续下去。有时候是寻找的人,苦苦寻觅而不可得,以致心灰意冷决定放弃;有时候是那藏躲的人,跑着跑着就跑远了,一旦躲藏起来就永远隐在时光的罅隙里了——他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扑面而来的一股沧桑之感,让人陷入到一种关于来路去路的沉思之中。

时间是统领。

书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在讲时间。最明显的一篇《时间》,他说,“时间从来没有也从来不会均匀地洒向某一人某一物的一生,在这一点上,时间本身也束手无策。”其实,细读之下我们就会发现,如《曾经》《如寄》《七步》《退却》等等篇目的主旨实质上都是在写时间,讲时间流逝下的百态和感悟。在《曾经》一文中,作者通过三组互相照应的六个场景来讲述母亲的变老,生动而恰当,精巧而准确,带给我们无尽的思索。

“世界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事件的集合”,在《时间的秩序》一书中,作者卡洛•罗韦利说:如果我们所说的“时间”只表示“发生”,那么一切皆时间。时间之内别无他物。

矛盾是主线。

房蒙先生不是个回避矛盾的人,而且是个愿意面对矛盾并把矛盾呈现给我们的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我们在矛盾中成长。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好多矛盾,渴望成长与拒绝成长的矛盾,出走乡野和回归乡野的矛盾,……就像作者在自我简介中说的:“生于齐地乡野,业于繁华京城,思想开放的行动保守派,乐观旷达的悲观主义者,田园既芜的心为形役人”——无处不在的矛盾和对立。

作者在《蓝色翅膀》一文中说,“不知为何,我至今仍对那件事耿耿于怀——一场风无缘无故吹走了我的斗笠,像一个并不高明的玩笑。”斗笠,这个农耕文化的象征,被风这个时间的具象吹到上下无着的尴尬境地,正是作者逃离乡野、投身城市,却又对乡村生活依依不舍、念念不忘的画像?时间和对命运的向往剥夺了他寄身乡野的权利,如今的他却又心有不甘。何其恰当的一种诠释。

如阿甘先生评论的,“我们这一代人,是典型的‘过渡人’和‘半截人’。在农村长大却又在城市定居,是根植于土地上的作物却又在高楼大厦的半空中存活,身处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却又饱受农业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过渡人’和‘半截人’使得我们的思想行动呈现出明显的矛盾和犹疑特征:讨厌喧嚣却又害怕孤独,享受人间烟火却又渴望精神家园,不愿随波逐流却也不想踽踽独行,思想上坚守传统行为上却又放弃传统,常常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却又很少能够静下心来享受心灵沉思的安静,已接近不惑之年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惑。”

困惑是边界。

房蒙先生也没有回避困惑,而是在不断触碰这些困惑,这些困惑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所有人的,这也可以看出他写作上的那种张力,那种思想性的高度和深度。在《关关》一文里,他通过鸟鸣,进而思考人与动物的相处之道。他反问:“不得不说,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一边因为一生无端的鸟鸣或咩叫而心有戚戚焉,一边却大啖烤乳鸽烤全羊而大快朵颐……,作为人类的我的怜悯,与同为人类的某些食客的垂涎之间的矛盾,如何调和呢?为何情感上的共鸣如此容易,却在饮食上如此决绝、如此坦然呢?”在结尾处,他坦然相告:“说真的,我并没有答案,上苍也从未给予我小小的暗示。”

书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这种接近自身边界的追问。在《天荒坪老斑鸠》一文里,作者谈到命运的话题,他写道:“有那么一个时刻,我忽然觉得对面紧闭的窗牖后面也有一双眼睛,它在暗地里察观着我的一举一动。无论我如何努力地掩饰,也无法阻止心事的一一暴露。如此说来,它或许早就轻易地察觉到了我的不安?那种面对未知命运的忐忑与惶恐,而我显然无法如老斑鸠那样振翅逃离。很显然,自由意志最终会导向结局,却无助于让人看到结局,这是我们为自由必须付出的代价。”

他对这些困惑也没有自以为是地给出什么猜测或者答案,而是会心一笑近似心悦诚服的领受。在《存在》一文中,他说,“在写到蜗角的《杂篇•则阳》一篇里,有一段戴晋人对魏王的问话,其中一句是“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翻译成现代文就是:知道使自己的思想在无穷的境域里遨游,却又折返于人迹所至的狭小的生活范围,是不是感到怅然若失、无可捉摸呢?就在此时,汽车知趣地驶入一段隧道,眼前的风景忽然消失,黑暗会心地接管了我游心太玄的莽撞思索,及时阻止我进入到更艰深更虚妄的游离之态。昏黄的光影里,我忽然想到了古希伯来那句著名的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知趣的何止是汽车,知趣的是作者本人。

温情是解剂。

作者在书的开头写道:谨以此书献给外祖父、外祖母,以及小儿和小女。个人认为,本书写得最动情的部分是关于亲情的篇章,原因不言自明——作者本人是一个热爱生活也用心生活的人。在书的布局上,作者没有把这一部分放在太靠前的位置,想必有压轴之意,书的平衡感也大大增强,不会有虎头蛇尾之感。

作者情感的细腻在这一部分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沉默》一文中,那种贴近亲长的渴望与言不及义的相处之间的矛盾横亘眼前,作者用沉默待之。这种沉默不只是默默对坐两无语,也是对岁月和命运的拜服,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在《风吹花落》一文中,作者追怀外祖父,用几个生活中的具象——被掘出土地的蔷薇花,装反的大门,来暗示生命中的意象,耐人寻味。在文章的最后,他写道:我把细碎的花瓣扫到墙根底下,之后去做别的事情,等我转头回来,却见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一番景象,风吹花落,落在地上,也落在我的身上心上……。这里的风是时间的具象,花是生命的具象,同时“树欲静而风不止”暗含“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之情,不细细读来难以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在《天涯》一文中,作者身处遥远的北欧,想到逝去的亲人,“人远天涯近”的体味何其深刻,他说:“天涯虽遥,无远弗届,这是距离上的一种近;弹指永隔,瞻望弗及,这是时间上的一种决绝。纵是遥远的北国,也不过十几个小时的行程罢了,可是人呢,要到哪里寻找呢?”

亲情之爱是亲情之痛的解剂。作者在写到一对小儿女时,那种心底的温柔展露无遗。他写父子之间写意的相像,写人生的传承,写相处间的琐碎之事。我相信,生活中的真实相处不见得全是文字展现的那种和谐,烦恼、暴躁、愤怒,这些都是面对子女成长时常常蹦出的字眼,但我们都相信,真正的底座是爱,是关心是陪伴。

以上就是我想讲的话,最后借用张明明博士书评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不失初心,方得天地。我想,《结庐在人境》告诉我们的,大概就是把握当下、珍视未来,即使岁月再多波折,也不能忘记优雅诗意的活着。天上有星,路上有灯,身旁有花,心中有爱,大抵就是房蒙先生要送给我们的礼物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