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摘抄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3 14:20:41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9-13 14:20:41   小编:

《人间01:20岁的乡愁》是一篇充满回忆与感慨的文章。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在外漂泊的20岁青年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乡愁。文章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文字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引发共鸣。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篇一

家中聚餐朋友赠书 在许巍的歌声中看完 乡愁在我可能更多的并不真实存在的一些深刻画面 萧瑟的深秋陌径 荒败的暖阳镇落 坡井和灯塔就是 最喜欢笑问客从何处来这篇 拆迁这篇因为工作原因也颇多感悟 砖瓦窗墙下湮没的还有家和个人的历史 而社会的大结局掀起的财富巨浪并不一定能波及所有的沙砾 G字头带走了站台上的售卖声和所有的过时 不错的一本书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篇二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无数位令人尊敬的作者,有的高产,有的只有几部作品,但是他们第一次被人熟知的那一部作品才是真正的开始。虽然很多经典的作品让我们看过之后五体投地,但是其中有些作者还有这其他不为人知的作品,这里面就有一些不能打动人的故事。我很喜欢看散文,因为在碎片化阅读的年代,短小精悍的文章刚好能够满足那些上班族。但是这些散文并不是每篇文章都会吸引读者,更何况是那些不知名的作者,他们就经验这方面来说就比不上老油条。这本《人间01:20岁的乡愁》则是收录的不同的作品,是一个团队精心挑选出来的年轻作品,写给年轻人的东西当然还是要年轻人,书中精选的几篇文章几乎都很打动人,也是考虑了大部分读者群。

乡愁这个概念对于不同年代的人来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现在的人写不出《静夜思》那种意境的文章,不是因为体裁的限制,而是家的概念彻底改变了。这点从我们的长辈身上就能够很轻易的看出,那些所谓封建的思想,还有想要让子女留在身边的想法,都是他们认为家就是应该四世同堂,安稳才是维系家的唯一标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嘴里都喊着不甘平凡,可是付出比长辈更多的艰辛之后换回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书中的故事有很多我们不愿意面对的现实状况,很多不得已要面对的人总是在艰难的境遇下乍然出现。我之所以选择去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城市去工作,并不是单纯因为我热爱那个城市,又或者说我热爱那里的工作。而是我想逃离,逃离爱。这是一种需要回报的爱,是永远也换不完的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并不代表别人就一定喜欢。对于如今的教育,这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孩子们真正喜欢的东西家长不让学,总以为给孩子铺好了路,其实是毁了孩子的一生。然而这种相互的不理解并不是因为故意为难,而是因为太过于在意这个家庭所带来的极端影响。在亲人的不断老去,我们要适应这种离别,最后这种概念也将永远消失,但是家乡却永远离不开温暖,就像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温暖一样。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篇三

古人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又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那是古时候的乡愁,是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的乡愁,更多的被迫的、不由自主的乡愁。那么,作为现代的80后、90后有没有乡愁,他们的乡愁是怎么样的呢?

《20岁的乡愁》可以告诉我们真切的答案。

他们的乡愁,不一定都是严肃的,甚至不一定都是“正宗”的。在《笑问客从何处来》里,青年作家“我”思念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故乡,无非是被窝里的安全感,是面条里妈妈给卧着的溏心蛋。就算在妩媚的深夜,跟老友对酒当歌你来我往,月光流淌在肩头,粗钝的心化成温柔的水,煽情气氛烘托到位,“我”感慨的只会是脸蛋能掐出水的姑娘,而绝非“故乡”。

有的是真诚的。在《陌生的故乡》里,“我”坦诚,小时候活动半径其实也不大,甚至没有认真看过我生在的地方,等我认真端详它的时候,很多地方已经发生了巨变。但光线、天气和气息不会变,有些局部仍然保留着小时候的样子,真实又虚幻。同时,对亲情的牵挂也是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亲的床,有闹钟、针线,和看家庭微信群用的IPad”,任沧海桑田,乡愁的内质是不会变的。

有的也带着故事和思考。在《我以为我可以逃离西北》里,作为电视行业从业者的“我”,十几岁的时候,我有很多爱,那种爱是一种此路不通的爱。但谁知道呢?青春本来就是这样的,因为横冲直撞,所以拥有无数可能。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写,“那些旧时风物,青春,就是从面目模糊变成面目全非的过程”。三十几岁的时候再读,又觉得面目全非不一定好,也有可能是时光在雕饰顽石。但刻刀下的那些渣滓,都是血肉骨,一刀刀都带着疼。

可以说,这是一群年轻人,他们的故事关乎乡愁,关乎生命中最深切的一种情感。在非虚构写作略显虚热的年份,故事的好坏被谈的太多,而情怀上的真,反倒太稀缺。每代人都有着不同的乡愁,而更年轻的一代,离开故乡大多处于自主选择,意味着对一个更好自我的追寻,即便寻梦之地居不易,他们也很少躲进一个不切实际的怀乡梦。这一代人,已经成长为民间叙事、故乡书写的主力,他们与“乡愁”二字保持着更恰当的距离,没有那么多矫情。

当然,这并不是“20岁”的人的专利,狂飙突进的背后,或多或少地,我们都参与了对传统的背弃。另一方面,乡愁也是当代人恒久的主题,我们书写它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只要不矫情,就很容易接近真切动人的表述了。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篇四

灵魂无处安放 ——《20岁的乡愁》,离愁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我们浙教版的高中的一篇课文,仿佛是在为出门读书的高中学子准备的,那个时候我们都以为离家是一件标志着自由和快乐的事情,仿佛只要脱离了父母的掌控,一切都会按照我们自己设想的一样好起来。青春就是这么天真,一切都很纯粹,但是当我们已经成长成为成年人,才能真正理解余华在文中的那种外在环境建立的无形的墙壁,在不断侵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幻想的空间,我们以为的外在很大,却实际上,无法安放我们那充满了理想主义的灵魂。

《20岁的乡愁》讲述的就是我们8090一代的乡愁。离愁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我们选择离开,是因为那个曾经的故乡无法容纳我们,远方有着我们渴望的那些东西,机遇、更好的收入、更加丰富的文化世界,而不是偏远角落里面基于人脉网络构成的亘古不变的那些腐朽的东西。但是父母依旧在,他们在故乡扎根,而我们试图在城市扎根。

连根拔起似乎是不切实际的,即便是树木的移植,也需要剪去大的枝杈来降低损耗,挖起的泥土也带不走整片赖以生存的土层,但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需要旧有的东西去奠基新的位置,以便更好的生长。离开家乡似乎就是这样的一次尝试,有些树木能够在城里长得更好,但是有些树木在新的环境中也未必更佳,我们试图尝试一种新的生活,但是新的生活里面,能不能安放我们旧有的带着那远方的乡土气息的灵魂呢。这是一个未知的答案。

在《20岁的乡愁》里,有理想不易,而觉得过去的记忆值得珍惜的;有祖辈在家,而无法承欢膝下的悲伤的;有乡音未改,而相见不识;有离家不久,却失去原本的记忆中的家园……人们各有不同的境遇,但家乡似乎都成为了美化了的记忆。真“8090”的饶平如老先生的家的故事似乎就是这样,人们已经不在那街巷了,曾经的老屋也成为了他人的家园,当我们回到过去,会发现记忆中的那些关于乡愁的东西,却缺失了承载它的地方,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已经如过眼云烟,而我们的灵魂无处安放,只能寄居,而我们终归都将成为这样子的人,丢失了过去。

也许当“地球村”出现,当互联网成为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那些熟悉的网站、熟悉的软件、熟悉的朋友有一天消失,也会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乡愁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最终说到底,最为惧怕的是失去我们自己。是的,我们与过去的自己做了最为残酷的告别,而父母、亲戚、老家的朋友只是这场告别中令人悲伤的一个部分,我们只是不知道前行的方向是好还是坏,是错还是对,是有价值的还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还是不是我们自己,有些人庆幸、有些人无可名状地悲伤、有些人不甘、有些人已和解……我们在这里体味的是人间的滋味,是的,这就是乡愁,烧心否?

By 林怿 2017-12-11 18:19:52 写于御庭园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篇五

最喜欢的故乡诗,就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作为小孩子看这首诗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感觉,毕竟自己每天都在家里,从未离开故乡。 后来,逐渐大了,离开了家乡,去外面的大城市学习,那个时候,我明白了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在诗中,虽然感情很深挚,但是却又那么让人感动不已。 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乡情怀。 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考上大学,离开了故乡,才明白了原来我也有“乡愁”。 真的是万分想念,可是你又不得不离开。 第一次离开家的时候,我和母亲都哭了,母亲感觉自己的孩子就要远离自己一样。十几年前,我们都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城里,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但是却有着小山村的寂静与纯美。 来到都市,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适应。每一次放假的时候,那种归心似箭的感觉,正是那份乡愁的浓浓体现。 在都市里生活久了,看过了许多的人和物,渐渐地懂了许多。 跟真正吃过苦的农村娃娃放在一起,小镇青年和城市少女的乡愁欠缺了格局和分量。然而谁又想要这些催发好文字的格局和分量呢?谁不是宁可庸俗却圆满地活着。也许,多和大自然接触,可以洗尽铅华,回归本心。 作者的乡愁,都是源自生活的文字,粗粝而有力量,那样平淡,却足够精彩。 正如作者所言,你一定是恨透了这个世界,所以才会爱上它。 我们厌倦都市纷繁的生活,可是,我们却在里面不厌其烦,也许,这就是人的矛盾性。 不要因为没有经历过绝望就觉得这个世界很幸福,也不要因为经历过太多痛苦就觉得这个世界太残忍。有的时候,少一些抱怨,也许,你会活得更加轻松,没有这些外在的束缚,你会活得更加自在。生活的本意并不是想挫败你,而是想历练你。 人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拥有的时候不珍惜,失去的时候,后悔万分。就正如,对故乡的感情,你在故乡的时候,并不会有何感情,离开之后,才会觉得倍感思念。也许,你会嫌弃它,但你绝不会允许别人嫌弃你的故乡的。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篇六

乡愁

其实,说实话,这本书我阅读了挺长的时间。一则因为关于故乡和乡愁,总是话在心头口难开,二则总是提笔之时想到远在几十公里外的父母,愈发的想念。乡愁,曾经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曾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苏轼,是余光中那枚窄窄的邮票,是春运大军心往的那个方向。在交通或通讯越来越发达的当下,电脑、智能手机的视频等等将人们之间的距离拉近,却把人儿与故乡的距离拉远。每每回到故乡,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见过必要的人,带上故乡的特产等物品,赶场似的见一面,述一述乡思,颂一颂衷肠,聊一聊外面的花花世界,感慨下世界的变化之大,便又重新走向了远离故乡的道路。

在当下的社会中,背井离乡,去大城市为了生计和梦想闯荡的人不在少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们,对故乡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情,也有“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思念,有我是人间惆怅客的凄凉,也有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挂念。去他乡别处寻找机遇,创造更好的生活,实现梦想的人生价值,是一条出路。父母在不远游,儿孙绕膝,承欢膝下也是一条人生道路。

对于故乡的人或故乡的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每个人的故乡,在心中总会留有一个角落打扫的干干净净,等待回乡的时候,才敞开心扉,扑进怀抱。说起乡愁,似乎对于年长的人来说更有资格,其实不然,每个年龄段的人对故乡的定义和感受都不同,在年轻人的心中,二十岁的乡愁反而更能激发年轻人的认同感。从外出求学到求职定居,每一次回的故乡,情与景,境与人都会带来深深的感触。

本书年轻的作者们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敏感的心性,细腻的笔触,将生活中最柔软的部分,最触动人心的乡愁展现给读者。同为异乡客,在心中一直有一个隐秘的角落,叫做故乡。在这里,有伴着夕阳下山的童年,也有亲密的小伙伴,有逐渐年老的祖父母和父母,也有愉悦轻快的小城故事。在成长的奔波中,有背井离乡的苦楚,有回乡亲切的感动,也有光影世界中的另一个故乡,二十几岁的乡愁,让我们见证故乡的模样和变迁。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篇七

“人间”一直在我的微信订阅号里。在那堆每天都疯狂闪烁、不遗余力地诠释着信息爆炸的公众号中,我会跳过无数个激动人心的标题、寻找一个非虚构的故事。这种对他人叙事的渴求往往发生在情绪低落的时候:灵魂贪恋安宁不愿意跨入职场是非的时候、夜半该睡却想找谁说说话却寻而不得的时候。他人的非虚构故事提供的陪伴,就像在海中独自游泳时远远感受到另一条鱼留下的气息,未必是指路明灯,但总让心烦意乱的人生的旅程变得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关于为什么活着、如何活着、何时应该死去,这样的问题已经独自考虑过太多遍,反反复复,一次次改写答案。核心架构由自己的感受搭起、活过的时时刻刻堆积起来。未来,是灰乎乎湿哒哒的一团,个人的影子照进去就消失了。而他人的叙述则能在某个时刻和自己的内核摩擦出火花,让某个隐秘的感受强烈地共鸣,灵魂几乎是长啸着、叫着“我也曾是这样的,我也曾是这么想的”。人需要被看到才能存在,他人的命运短暂地成为平行宇宙里自己的某个分身,甚至是未来的一种可能。在他人的叙事里,自我和他人一体同身,不可分离。你被我听见,你才存在;而我听着你,我才存在。叙述者与聆听者,像是雨夜里打湿了翅膀的鸟,挤作一团、彼此温暖、互为见证。

我在国生的《这一切都是迟早的事情》里,照见我和一些长辈磕磕绊绊、总有些尴尬的客气:

“我知道,那些情感的窗口都散了,宿舍里有我的失望、希望、沮丧、振作、惴惴不安和欣喜若狂。但家里什么都没有,我都是和自己待着。大多数时候,我和父母都没什么可说的,他们不理解我,我也不想让他们理解。和爷爷奶奶话就更少了,极少亲昵,更多的是沉闷地坐着。他们对我很客气,不像对被他们带大的表弟和堂妹。我们的关系就像是照章行事,他们有着更亲密的愿望,但处处克制,无从表达,我则游荡在关系之外,不想探身太近。”

那些打给家乡的电话,发给父母的微信,恐怕不都如可口可乐广告,一个满头银发乐呵呵的爷爷、一个戴眼镜扎丝巾的奶奶、父母面如春风。恐怕更多的是想要温存、却牵动了不堪的记忆,想要关怀、却先感到了伤心。所以千言万语,最终还是变成“吃了吗”之后尴尬的空白。

如邓安庆写《结婚 40 年后,父亲和母亲分床睡》、杜修琪写《一堂失败的别离课》,又如陈秋心在《炭火与河流》里写“小镇上的人,都奔着九十岁去活,却常有人中途猝然退场;他们也制定计划,也辛苦劳作、生儿育女、攒钱养家,却常常在触手可及的希望中,几乎是以随机的方式突然消失”。

人生一场大失去,一路走一路撒开手,踽踽独行直到自己都不见踪影。梦里不知身是客,看看来处,故土已变迁,望望前面,看不见方向,只有一个自己、月光底下,尘满面、鬓如霜。这幅光景之下小镇青年与城市少女那点闺蜜情少年意实在渺小得可笑、轻狂得可爱,那些明显挠破头皮想出来的刻意句子、上下文还特意用空白行隔开,尴尬得很清纯。

《平如美棠》那个饶平如在这本书接近结尾处引《孟子》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如是说,宛如注疏、又如一个圆滑的句号,圈住的是人生千头万绪里不值得一提的小无奈。叙述的他人或是当下的自己,无不是江里的泥菩萨,越往前越两手空空,越无欲无求。红尘里遇见你,没有什么招待,讲个故事与你听。

然而这无奈里又分明有希望和暖光,如同顾随在《我在超生村里的日子》里回忆漂流在南方的人们如何温柔对待流浪到铁路村里的陌生女孩。到故事讲完我也不知顾随到底是男是女,我猜是女,她温柔的讲述里承载了最好的教育:

“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无法忘记这个流浪的女孩,无法忘记那天傍晩我欲哭的冲动。我感到两种仁慈包裹了我一种来自大人们,我们自身的处境使得我们更能理解那些在外流浪的人;另一种来自那女孩,她如此坚决地不愿意拖累我们哪怕一星半点。

我深刻地理解了这两种仁慈,它们在我的生命中短暂闪光,我见过一次就不能背弃它所指的方向。”

听说人将死的时候灵魂会走进光里,我们的故事传递的也许正是对这道光的信仰。

人间01:20岁的乡愁读后感篇八

在广州方所买了这本书,带到深圳,放到床头。每个夜晚加完班回到住处,待困倦的眼睛闭合之前浏览几页,不知觉看完了所有故事。字里行间的乡愁如流水般平淡,也像流水般溶解五味。

曾在众多怀念故土、抒发乡愁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故乡的美好。故乡对接着人生中最奇妙的孩提时光,给予我们最早的倚靠与抚慰。我们眼中的第一抹风景来源于此,我们心间的第一片渴望酝酿于此,我们一口口吃下故乡生长的粮食,一次次投入故乡亲人的怀抱。可我们同样知道,寄存在故乡里的,不单单是这些,还有等量的痛楚与无奈,也牢牢盘踞在故乡的身上,甚至占得更久。一年年无法被修复的贫瘠与荒凉,与大城市发展相较之下的一日日的滞后,而我们正走向与乡土疏离的远方,我们和时间一道正把与故人的隔阂拉宽。

《20岁的乡愁》所书写的一些地方,其地域与风俗与我的故土相近,让我感到久违的熟悉与亲切,那些文字宛如儿时玩伴的话语,带我的思绪归回初时。而即使讲述的是那些与我故乡横隔千里的遥远地方的往事,我依然被一种旧熟感所触动、所浸没,乡愁这种能在不同土地间流淌通汇的事物,是距离与时间阻隔不了的。

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在于,它乐于描写乡愁相关的灰暗、沉抑的一面。比起光鲜与欢乐,这一片暗面也许在脑海中留刻的痕迹更重。书里的一个孩子,因为父母超生而随家人泊离躲避,居无定所,她的一个妹妹被父母送人了,她在怀念这位永不可能再相见的妹妹时,这样写道:“在漫长的等待中,我渐渐明白,或许我等的不是她,我在等岁月过去。”另有一个家庭历经一次次拆迁而流离颠沛,饱尝现实的苦厄,作者最终以这样一句话收笔:“对恶意的猜测与恐慌,已经在我的人生逐渐扎根。”诸如此般,这本书悉数诉述了青春的叛逆、一代人之间的隔膜、对贫乡的逃离、社会改革给特定乡域带来的逆退、时代发展对局部乡土造成的扼制,等等。

有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经历抗战的老人,他以极为质朴的文字记下了那个年代的往事与情愫,文章里最具有抒发性的语句也就是“我的眼泪就流了出来”和“我现在想到她都非常难过”。可这篇文章让我为之动容,那个年代偌大的悲难、伤痛、遗憾,就从平实无华的字里行间流淌出来。

我大概可以理解,为何一个人童年中的苦涩、痛楚,甚至苦难的那一部分,也可以顺其自然地融在美好乡愁之中。就我而言,离开家乡、扎根异乡的这些时光,我往往是在生活处于低谷、情绪陷于郁苦的境况下才想起家乡,并且多半想起的是家乡的萧条冰冷、亲情的拘谨隔离,以及横亘在家乡与异乡之间的漫长距离,这些是乡愁中最令我梦牵魂萦的部分。若要追踪其意义,我认为,一个人在现实中需获取各种精神依靠,方可对抗现实的诸多困境,这依靠可以是通过生活磨练所造就的信念,或是亲人恋人给予的情感,或是其他物事,而故乡是这些依靠中的第一道靠山,同时也是最后一条防线。我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故乡负在我们身上的苦涩、痛楚,甚至苦难,待我们走出来去向其他地方、其他年代,我们便可用身上的负荷去对抗新的苦涩、痛楚,甚至苦难。能化为力量的,悲痛永远大于欢乐。

有时我会质疑自己,心有所眷,可躯体真的会选择归乡吗?我能否再度接受她的滞后、她的呆讷、她的遥僻?显然我已无法回头,无能为力。可能故乡在我这里已失去了故乡本身的意义,我怀疑自己只是想利用故乡伪造一个精神寄托,来应付一下难以应付的现状而已。只是每个从噩梦中惊醒的夜里,我都看到我的故乡扎根在眼前,扎根在黑暗之中,那么的客观真实,给予着我坚定的提示。

就如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中,当主人公在南门度过艰苦时光离开又返回南门后,他这样说:“看着水面上漂浮的脏物,我知道了池塘并不是为了安慰我而存在的,更确切地说,它是作为过去的一个标记,不仅没有从我的记忆里消去,而且依然坚守在南门的土地上,为的是给予我永远的提醒。”

所以有一次,和一个故友聊天,聊起自己凌乱的现状与心态,他很应景地说:“你应该找一门教派去信一下。”我回答:“除了故乡,还有什么可信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