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19 17:25:48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0-19 17:25:48   小编:

《请求的艺术》是一篇启发人心的文章,作者通过讲述请求的技巧和艺术,传达了沟通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真诚、尊重和耐心在请求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提醒我们要学会适时、适度地提出请求。读后让人深感启发和反思。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一篇

因生而被爱所以勇敢,又因为勇敢而得到回应,因此更加勇敢。这个循环如果有一环断开了,再要鼓起勇气从头来过是多么困难啊。

没有亲身体会过大量的请求与反馈,如何能够建立起对人类广泛的认知呢?

我狭隘地猜想,难道大部分的人们不是在遭到拒绝的那一刻就退缩了吗?——只有大量的接触,大量地请求与反馈之后,你才能有底气说出“世界上有一部分人是不像话的”然后继续往前走。

这本自传性质的小书里,最让我在意的并不是作者成为歌手、创作者之后的故事。而是街头艺人的那一段经历。

她暴露在无数路人的眼光下,包裹着新娘的礼服,躲在在安全的白色面孔后面得以用浪漫的方式与路过的行人沟通。接受注目,同时也凝视行人。

她得到了反馈,以此谋生,并从此不再为请求陌生人的帮助而惴惴不安。

多去看,也被看见,睁大眼睛去凝望,也坦然被他们注视。

请求也是一种熟能生巧的技艺啊。

我这么想。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二篇

TED请求的艺术 观后感 阿曼达.帕尔默是一个音乐创作者,或者说是一个街头艺人,键盘手,确切来说是一个请求者。 她在早年时从大学毕业加入了乐队,初期经费不顺,做了一名街头艺人。街头艺人就是把白粉涂满全身,站在盒子上,在脚边放一个帽子,让人们装钱。阿曼达.帕尔默觉得这也是一份工作,有时人们会走过来,一脸苦恼,同情的看她一眼,往里面放个一美元。她说,那些人看上去好像好长时间没和别人说话了,于是,她会把手中的小花送给他们,用眼睛看着他们, 像是在说:”我懂你。”人们有时也会回过来看她,那眼神很悲哀回应着:”谢谢,没有人懂我。”她对这些交流与接触着迷。不过,有时候人们会嘲笑她说:“嘿!你应该找一份工作!”这个时候她觉得很羞愧,这就是她的工作。 后来,她们乐队火了,她再也不需要站在一个盒子上,将白粉涂满全身。她开始在各种地方演出,做沙发客。中间她也接受了不少人的帮助,人们开始对她有争议,开始批评她,把她舞台的开放型表演看做是她赚钱的途径。:“当我听到这些时,就像是人们对我说去找一份工作。“”” 她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渐渐的她发现其实在请求的过程中,双方都是受益者,只是人们没有亲自看到,她与人亲密接触过程中眼神的交流,情感的交流。之后她募捐到120万美元,她对音乐唱片产生了思考,我们应该让粉丝们自愿去购买这些东西,当你给他们回报时,这就是请求的艺术。 的确,我们应该打破固有观念,对待任何事都不应该带有偏见。要发现事情的本质,只有当我们亲身经历后,我们才能去评价这种行为。一定要有相同的经历,才能真正了解彼此。 再者,就是请求的艺术,请求并不是强迫,当人们帮助你时,你同时给予了微笑、信任和感谢,这个过程就是公平的了。给予与回报,一种是行为,一种是感情,但他们本身就是等价的。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三篇

请求对于许多人而言是件难于启齿的事情,或因羞涩或因胆怯,哪怕这件事情非常的简单,譬如在陌生的地区向路人问个路,双眸之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墙给挡住了。也许,很多的人没有弄明白求助的含义,许多人将求助与乞求混为一谈,认为请求便是乞求,殊不知两者之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请求即求助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双方在求的过程交流,无声的交流,双方在此刻是一个平等的位置,任何一方可以说yes,也可以摇摇头表示拒绝。双方的价值在这一系列的交流之间得以提现,得以升华。而乞求则近于乞讨。而今在人群密集处不乏手脚完好者或站或蹲或躺,向来往行人乞求帮助,一般说来是金钱。这其中确实有落难之人需要好心人的求助,但是大多数的人只是贪婪的耗掉人的善意,让本该得到帮助的人失去了被帮助的机会。故,乞求是不平等的关系,是自私贪婪,单向的行为。乞讨的一方在贪得无厌的索取,双方不存在价值的交换。

毫无疑问,请求对于很多人(包括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论对方是陌生人还是亲人朋友,即使对方近在咫尺,却仿如远在天涯。可是阿曼达以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请求同样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使双方远隔重洋。阿曼达曾于2013年在TED演讲一个话题“请求的艺术”,受到了众多人的赞赏。而后对此进行思索对其内容进行扩展补充成书于《请求的艺术》。这本近乎自传的书籍向我们讲述了阿曼达——这个知名音乐人——从街头艺术出身“八尺新娘”到众筹平台筹得百万美金,从始至终一直在请求着别人的帮助。阿曼达告诉我们请求并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并且真正的将“请求”这一让人不适的行为艺术化了。但她同样也会遇到拒绝,也会悲伤。可是她不会难过,因为请求不是一份必须给予的礼物。

梭罗潜居于瓦尔登湖畔的三年间,他的好友给予了诸多的帮助:借给他地让他得以建造安身之所,数年如一日的提供晚餐和美味的甜甜圈。梭罗并未因请求于人而羞于开口,他没有拒绝朋友的善意。因为求助一种协作,一种交流。最终,梭罗送给了好友一份礼物,也给全世界送上了一份礼物,那边是宏伟的著作——《瓦尔登湖》。

如果有幸得以见到阿曼达这个令人着迷的女子,我回微笑地跟她说:“吃个甜甜圈吧!”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四篇

-------------读《请求的艺术》 文/纪汐

2013年阿曼达帕尔默被邀请到TED进行演讲,主题呢:the art of asking。甫一发出,立马就受到了强烈的反响。在年底的统计中,该次演讲,成为了2013年十大点击率最高之一。

她在TED的这次演讲信息量很大——音乐、价值、信任。不过,看过会感悟到一种“生命力”是一定的:我以前并不靠音乐谋生的。如何从街头的“八英尺新娘”活雕像到开始用自己热爱的音乐赚钱,并将音乐当成终生的事业为之而努力。在《请求的艺术》这本书,更详尽的介绍了。

《请求的艺术》是阿曼达在ted演讲之后,重新思考了艺术家和粉丝之间的新关系,并向世人展示了这种关系给她的人生和事业带来了什么益处的一本书。

阿曼达出生于1976年,从十几岁就立志成为一名艺术家。

大学毕业后,阿曼达从事过很多工作,包括5年在哈佛广场扮演一动不动的新娘人体雕塑。

直到28岁,阿曼达的音乐事业才有了起色。而此时,已经是一个艺人的“迟暮年华”了。之后,她成为一位著名摇滚歌手、作曲家、活动家、导演兼博客主,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她因任“德累斯顿玩偶”乐队(The Dresden Dolls)主唱、钢琴手,并同时为乐队作词、作曲而受到关注,目前担任Grand Theft Orchestra乐队主唱兼作曲。

同时找到了脱离唱片公司的成功之路,把音乐放到网上免费下载的同时,通过成立众筹基金的方式,为自己的新乐队找到了其他的生存之路,甚至让艺术家和粉丝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密切。

而也正是这所有经历的一切,让阿曼达明白了请求的艺术给她带来的好处。因为信任,粉丝们愿意自己和妈妈在客厅的沙发上合睡,把床让给了阿曼达,因为信任,粉丝们愿意教阿曼达制作美食,分享美食,因为信任,粉丝甚至愿意献上自己的第一次和阿曼达一起同台表演。

或许在大部分人的心理,始终觉得请求别人的帮忙更像是乞讨的行为,可是阿曼达告诉了我们,

不是的,这是个公平的交易。这是个给予与接受并存的关系。只要你足够真诚,别人也愿意敞开心扉真诚的对待你,甚至相互帮助的。

20160809

本文均属原创,转载请豆油授权方可。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五篇

互联网的兴起,给一大批有各种特长的个体展示自身才华和能力的平台和渠道,有了一群忠实的拥护者,也催生出“网红经济”和粉丝经济,个人可以凭各种奇奇怪怪的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

今年,分答横空出世,一众网红们在分答上都被提问者疯狂提问,收入如流水一样进入荷包,提问提得好的人也得到相应比例的分成。近来,朋友圈常常可以看到好友分享的各种原因的众筹,诸如为穷困家庭的病患筹集治病费用;为某个独特有趣的设计产品众筹,并以上市后低于市场价的形式返给资助者;为某个创业项目众筹……等等。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分享经济的时代,只要你有某一方面的特长,你愿意乐此不疲的与人分享,时代会给予你超乎你想象的报酬,而如何实现特长到现金流的转变,本书的作者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本书的作者,音乐人阿曼达,最初通过行为艺术谋生,在哈佛广场做街头新娘,和行人进行眼神交流,获得别人的资助,并以此为工作,干了五年。与此同时,她和志同道合的音乐伙伴们一起创作各种让人沸腾的音乐,无私和大家分享,一点一滴的和粉丝互动,情感互动,相互交流,逐步扩大自己的粉丝圈,粉丝们也纷纷尽自己的能力为她的巡演、演出等提供各种帮助,每一次,她的请求,都得到大家超乎想像的回应和帮助。

诸如:她在冰岛巡演后,因为飞机晚点,她必须在那里住一晚,而在网上发布这个消息,打算在冰岛举办一场演出,立刻有粉丝表示愿意提供场地,提供钢琴,有人愿意当志愿者,有其他的乐队愿意来共同演出,全部免费,但来看演出的人可以自愿付费,一场需要耗时巨大的活动,从发布消息到成型,一切就绪定下来,不过花费一个多小时,作者将此归结为请求的力量。

她获得更大关注的事情是为自己的音乐专辑筹集到120万美元的资助,成为众筹历史上筹集资金最多的音乐项目,她在TED演讲中,提出情感互通后,人们愿意帮助你。而情感互通的方式,于作者而言,就是提供更广泛的交流,更真诚的倾听,以及源源不断为大家提供好的音乐,她的网页有她所有的演出信息,她最新的音乐,无偿提供给网友,于是她圈了一圈志同道合,懂得并喜欢她的音乐,愿意为她的困难慷慨解囊的粉丝,也就创造了众筹史上的奇迹。

回归到其他需要通过众筹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个例上来,要想取得众筹的成功,首先就是要有一项值得粉丝众筹的项目,或者是音乐,或者创业项目;其次,是要真诚的和网友互动,能够做到情感的互通,简言之,有了真正的追随者;最后,众筹的经费需要用在该事项上,能够看到钱花在什么地方。

这是一本作者从众筹成功延伸到TED演讲,接着延伸到写作自身经历的传记,可能因为语言转换的关系,内容稍显冗杂,但也不失为有众筹需求者提供借鉴的书籍。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六篇

提问,在当今二十一世纪想要白手起家实现梦想走向人生巅峰需要有哪些必要条件?高智商?高情商?高学历?还是高颜值?美国女歌手阿曼达•帕尔默用她的《请求的艺术》告诉你,想要获得成功,懂得请求协助必不可少。

事实上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并不认识这位阿曼达,也从未听过她的作品,但女权主义者的本能,又让我对杰出女性的传奇生平充满好奇。“When we really see each other,we want to help each other.” 这是她在TED演讲上的一句话,恰恰也是对整本书核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人们羞于开口求助,往往是因为把自己放置于敌对的人际关系中,求助即示弱——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失败;他们忽略的一点是:世上其实有难以计数的人,乐于去帮助别人,等待着被求助,而你要做的,就是懂得如何与他们建立联系,与他们分享,从而获得帮助。

以个人的阅读感想来说,阿曼达的人生经历里,拒绝了流水帐式的自我叙述,而是充满了艺术家无拘无束的浪漫。然而透过这层浪漫的外衣,我认为她之所以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主要归功于两个关键因素:

1.才华。阿曼达无疑是有才的。乐器演奏、作词作曲暂且不提,最令人惊艳的是她对音乐和艺术独特的理解与表现形式,那是她与生俱来的天赋。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请求”与“乞讨”的区别——求助者与被求助者之间有一种默契,他人施以援手的同时,得到了艺术享受的回报,两者间的关系是对等的。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实际不可能凭空达成,它从基础上需要艺术家才华的支撑。毕竟,没人会满怀期待地从“八尺高新娘”手里拿到一坨垃圾,不是吗?

2.人脉。直白点说,“无畏请求”等同于一个建立人脉的过程。中国有谚语说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其实都是在说成大事者,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脉网络和支持系统。哪怕是最普通的上班一族,也免不了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人际关系的培养。但是比起中国人传统观念里酒桌上建立起的“友谊”,请求协助的方式则要纯粹和高明得多——人与人之间以信任为纽带相互关联,同时借由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将这种关联关系无限延伸,最终形成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家人、朋友、房东、粉丝,甚至完全陌生的路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彼时的我们或许都幻想过“四海皆朋友”的豪迈,想象过在任何地方都能聚集人群、一呼百应的潇洒,而阿曼达说走就走的人生则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人际关系不可思议的可能性,这既是请求的力量,也是人的力量。

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我想我会毫不吝惜地向其他女性朋友推荐这本书《请求的艺术》。当翻开阿曼达•帕尔默的个人履历,可以发现她有着摇滚乐队主唱、作曲家、钢琴家、导演、哈弗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等多重身份,个人成就一栏赫然写着“首位成功实现众筹百万美元的音乐人”。有趣的是,她似乎还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在此并不想就“女权”的话题展开过多讨论,之所以要向朋友们推荐,是因为我在阿曼达身上完全能看到现代女性的影子。最典型的,一方面她积极鼓励别人学会满怀感激的去求助,另一方面自己却很长一段时间苦于无法开口向身为知名作家的丈夫借钱。很熟悉的感觉是不是?女性正逐渐摆脱对男权父权的依附走向经济和精神双重独立,在这个阶段中,她们对自身社会地位的改变及两性关系的认知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进而形成了这种矛盾的心理。可以说,阿曼达虽然是颇有建树的艺术家,行事风格也算相当特立独行,即使如此,她关于梦想、事业、情感以及婚姻的经历与烦恼在我们熟知的现实生活里却分分秒秒地发生着。读完整本书你未必能从中找到一套完美可复制的处世之道,但或多或少能从她的思考与感悟中获得启示。

【写在最后】合上这本书后,我自觉地去找了几首阿曼达•帕尔默的歌来听(个人非常推荐In My Mind)。戴上耳机,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旋律,感受她低沉的嗓音里饱含的温柔与力度。我想我看到她了。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七篇

初初看到《请求的艺术》,还以为只是一本廉价鸡汤。毕竟在这个市场上充斥着教导别人如何做人的手册指南的今天,人生中的一切活动与步骤,在某类人生观的视域内,好像都成为了程式与程序,可以依着说明书和图式达到成功和圆满。“艺术”这个词,在指导人生的语境下,也反而更像是“技术”。然而,粗粗翻了一遍这本书,便发现,它与鸡汤、指南、说明书都毫无关系。《请求的艺术》,是且仅是一个题目而已。细细读来,这本书的内容和内涵,更远远超过这个题目本身带给人的印象和感受。

自然,我并不是在说这本书文不附题。在这中文版足足有近400页的自传里,从始至终,作者都没有离开过“asking”这一主题。从最早的时候,扮成沉默的新娘站在街头等待着路人的驻足与钱币落在帽子里的声响;到后来走穴,与歌迷互动,期待着与回应着他们的支持;再到被网络改变了轨迹,让社交网络上的声音和众筹网站成为了自己事业与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组成部分和推动力……作者有不敢请求的时候,有请求失败的时候,更多时候,却是因为请求他人的帮助而获益,甚至一度将此变成了自己的生存方式。

只不过,比起她之后更加体面与光鲜的生活,我反而更被书中关于街头卖艺的部分所吸引和感动。在伦敦的Covent Garden街头,总能见到五花八门的街头艺人,有时驻足欣赏,有时和他们插科打诨,却从来也没仔细想过,那个沉默的站在那里的人究竟是怎样的心境。值得庆幸的是,阿曼达的自传,给了读者了解街头艺人的机会。而她做街头艺人时的经历,也使我更体悟到作者所谓的“请求”的真谛。

书中,作者有一段叙述令我感动:

“洞悉他人——真正进入他人内心,他人也洞识了我——彼此之间达成了默契。

“这些街头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在这里,无须歌声、无须言语、无须灯光、无需故事情节、无须购票、无须评论、无须背景。

“我戴着白色‘面具’,站到牛奶箱上,无声地询问每一个路人:

“你爱我吗?

“那位刚从扰扰俗世‘转身’的路人,匆匆答道:

“是的,我爱你。”

与作者的观点相似,我一直觉得街头艺人的表演,比舞台表演更加坦诚,也更加艰难,它就像即兴表演,但其中不存在任何“买卖”成分,只求过路人自主自发地驻足与付出,所以它或许最为接近作者的主题——请求。但我想,这种“请求”,绝不同于词典里的定义“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它与其说是要求与满足,不如说是期待:期待着一场邂逅,与邂逅的刹那跟那个陌生人的灵犀。而等待这样的邂逅与灵犀,其背后或许不可避免着物质的匮乏,核心支撑力,却绝对是精神的富有。只有拥有真正富足的心灵,才能日复一日地浸入着、享受着这样常人视野里的荒诞与孤独,只为了等待一个有缘人,得到一枚硬币,赠出一朵鲜花。以真心等待,换来真心相遇。

沉默坦诚的“请求”中,你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甚至比那更多。

而这,也正是作者在写作这本自传时自然流露出的态度。虽然书题是《请求的艺术》,但作者并不试图教给读者如何去请求,这也不是她写书的目的。在我读来,这本书更像是分享,像讲述,甚至更像倾诉。因为它足够细致、足够耿直,言辞之间透着难言的爽朗。很遗憾,我没有读过英文原版,在读到这本书之前,对作者其人也缺乏了解。然而这本书中译本中,作者本人的真诚(与译者活泼朗然的心性),却透过文字不加修饰地传递给每一本捧起这本书的读者,真像是实实在在地与作者谈了很久,续了一壶又一壶茶,不知不觉地,便与她交换了思想——关于请求、关于艺术、关于生活、更关于爱。

虽然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有些怀疑。但是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却觉得神清气爽。因为,在这本题目看似是教人如何索取的书里,我读到的,满满都是内心的丰足、真诚和勇敢所能带给人的幸福。而这样的幸福,是需要你用等待、用付出、用真心而坚强的生活去抵达的。所以,如果这真的是一本“请求艺术指南”或“幸福艺术家之路导航”。我相信,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爱和勇敢。因此,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请求的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爱的书——爱生活,爱艺术,爱亲人,更是爱自己。哪怕只是穿着二手的廉价婚纱,日复一日站在街头的雨里,也相信着、等待着,手里的鲜花可以送给一个值得的人,沉默的收获,也远远不止帽子里那些在尘世流转了许多年的几十枚硬币。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八篇

向一个众酬到了120万美元的人学习怎么请求别人,似乎是一件很靠谱的事情。

不过很可惜,这并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托人办事的书,毕竟被拒绝本身,就是请求的一部分;她只是告诉我们要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羞愧与不堪,从而能够平静的开口请求。

Step One 承认自己的脆弱与恐

我们为什么总是无法开口求助?这大概是因为…….低声下气地承认自己有办不成的事,实在是太丢脸了。就像阿曼达的朋友,一位独立乐团的主唱所说的:“让我在演唱会的中场停下来,让粉丝们给朋友发短信为第二天的演出造势,就因为我们的票没卖完,听起来也太俗气了。”

但是,当你认真的审视那个桀骜不驯、追求自由、特立独行的自己,又难免觉得荒谬。“我曾经着装怪异,却极度缺乏安全感,害怕同任何人交流;我赤身裸体,身上涂满假血浆在校园里“横尸”,以期成为后现代行为艺术论文,并引起同学们的反响;我曾经在音乐厅舞台上极力嘶吼着年少轻狂的歌曲,力图显示出我的桀骜与真诚。”阿曼达这样描述她自己,冷静,戏谑,犀利,却又带着一丝同情。明明如所有普通人一般追寻着信任与爱,却要不遗余力地扮演一个疯狂的混蛋。

请求,请求,请求,但是总也开不了口。独立乐团拒绝了请求粉丝捧场,选择独自在后台承受上座率低下的尴尬;姑娘们不愿在为卫生间问别人借卫生巾,情愿在裤子里塞一坨纸成为令人怜爱的傻瓜……原来坦率地表达真诚的愿望真的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吗?也许我们要做的,不过是承认自己也是一个脆弱的人罢了。

StepTwo学会信任

如果你信任别人,开口请求就不会如此难堪。

什么是对他人最大的信任?是阿曼达那样脱掉衣服让他们在你身上画画,还是在演唱会中间跃入人群,让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汗津津的手臂传递着你冲浪?

我念书的时候有一次登陆wikipedia,发现首页上在请求用户为他们捐款3美元,好让网站为自己的程序员买一杯咖啡。我默默的关掉了页面,同时接受了自己冷漠小气到3美元都不愿出的事实。”我不会出钱的,哪怕那是伟大的wikipedia”,我告诉自己,”如果他们需要钱应该通过刊载页面广告自己去赚,而不是靠着请求粉丝的怜爱“。现在想想,或许那只是我的自作多情罢了。当人们开口请求的时候,也许不是因为他们渴望得到爱,而是因为他们相信爱。正如阿曼达相信自己的粉丝不会伤害自己,Wikipedia也信任着他的用户。而粉丝和用户也确实包含善意的回应了他们的请求。

Step Three 给予他人爱是那样简单

你要相信,给予他人爱其实是那样的简单——对于你求助的对象而言也是如此,不要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愿开口请求。

阿曼达的隔壁住着一对年长她许多夫妇,安东尼和劳拉。阿曼达和安东尼是无话不谈的忘年交,而和劳拉似乎远没有那么亲密。也许对劳拉而言,阿曼达只是一个不知道为什么总爱和自己的丈夫黏在一起的忧愁少女。有一天,安东尼请求阿曼达,如果自己离开了,请她为自己照顾劳拉。(”我不想在我死后让劳拉承受没有我的孤独“,他说。)而阿曼达是这样回答他:

“我保证在你走后我会照顾劳拉。

我会照顾她的日常起居,不让她感到孤独。

我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你要求我这么做,

也不是因为你爱我。

只是源于我爱她,可能她并不知道。

我之所以这么做事因为你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并且给予他人爱是那样的简单。

我会照顾好你爱的人。

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一直陪伴她。

我向你保证。”

阿曼达说,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安东尼哭。作为读者的我,好像也要哭了。我想哭是因为,向别人请求关怀是那么的难,我们似乎无法勉强别人做任何事情,即使安东尼都无法令阿曼达真诚地去照顾劳拉,如果不是因为阿曼达本身就爱她;可是给予他人爱又是那样的简单,寥寥几句话就是长久的承诺。

Step Four交汇,然后离开

阿曼达通过请求和人们建立了一种亲密的联系。在没有钱为工作室成员购买食物时,她询问在面包房工作的人们是否可以带来卖剩下的食物;在找不到睡觉的地方时,她在舞台上询问有谁可以提供住宿之地;在雇不起合唱团的时候,她邀请粉丝们一同上台高歌。作为回报,她在人声嘈杂的夜总会,老百姓车外黑暗的小巷或是后台的化妆间倾听和分享私密的故事,大声哭泣或是给予哀愁者一个亲切的拥抱。

然而,萍水相逢的交汇总是短暂的,就和阿曼达一样,”我还想继续倾听有关重获新生的故事,我想看见每一个婴儿的诞生,每一次创伤的愈合,每一次的怦然心动。可是,我不能。每一个夜晚,我必须驾车离去。“但是,至少在翻山越岭的旅途中,我们真诚地请求,我们获得爱。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九篇

在拿到此书以前,凭着题目,我对此书的猜测是一本成功学鸡汤,讲述“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厚黑技巧,以及作者如何深谙此道并借此获取艺术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拿到书以后,我断断续续花了四五天的时间将此书读完,结果发现:我被打脸了!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以及想象,也是我从未见过的一本写作模式。

如本书前言所说,阿曼达的人生经历与职业生涯就是一个研究建立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过程,她毕生的“事业”便是去爱她的音乐艺术、她的小团体,以及那些分享她生命历程的人们。而这本书作为阿曼达的内心自白,既不是世面上泛滥的社会生存技能、职场奇技淫巧的这种“工具书”,也不是抽丝剥茧地剖析人性本质同时鼓舞人心的心灵鸡汤,而是是了解阿曼达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作为艺术家的创作与分享的真实纪录,是对阿曼达内心的浸入式体验。

读这本书的过程不断让我回想起前段时间去的一场展,“邂逅梵高”。与阅读梵高的生平介绍或者单纯欣赏画展或者不同,这个展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为了让你“看”到,“了解”到梵高的生平,他的作品,他的创作手法,他的艺术特点,而是全方位的“体验”梵高所体验,“感受”梵高之感受。在这个展中,我看到大片的麦田,听到麦田中的声音,甚至感受到麦田里的风,闻到麦子的味道,然后又看着这实景如何变成了梵高眼中的麦田,看到那漫天的乌鸦如何飞上梵高的心头,飞入梵高的画里。我触摸到纽南咖啡馆里带着一点点温度的颜料管,能感受到昏暗油灯下的绰约人影,以及梵高画过的那个骷髅头在昏黄光影下的带来的一点点恐怖和搞笑。我甚至走进了梵高的卧室,躺在红的床单白的枕头上,体会这个凝望与思索的视角。当时的我只想说,这个展,太梵高了。我从未如此深切又直接地体会到艺术所带给我的心灵触动,在那一刻,我感受到穿越了遥远的时空,我看到了梵高的内心,我感到到了联结(connection)。

是的,联结,connection,正是我看此展,以及读此书时的感受。

为本书作序的布琳·布朗(另一位TED演讲者)在本书中被多次提及,阿曼达在遇到布琳·布朗时,如遇知己甚至面临巨大压力,因为“她把我想要写的东西全写了”。读此书的过程中,我甚至把布琳·布朗的演讲和书全找来看,因为她是基于学术的角度而谈,谈人的羞耻心、脆弱以面对自我的勇气。读这两种风格的书的感受正如同我阅读梵高生平和体验梵高展览,布琳·布朗从学术的角度剖析了人性,旁征博引,列举大量事例、数据、故事,来讲述道理,而阿曼达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一如她自己疯狂任性又丰富精彩的人生:她一不讲道理,二不谈人生,三不提理想,四不灌鸡汤,她就如同孩童一样,把自己的开心不开心,幸福不幸福,完美不完美,都简单、直接、坦诚地讲述了出来,不加隐藏,不加修饰。作为一名并不严谨的科研工作者,我从思维习惯与阅读方式上已经形成了布琳·布朗学院派式的表达方式,老实讲在读阿曼达的时候,这种有点类似于意识流的表达方式数次让我十分的紧张,仿佛走进阿曼达内心地图,而这建筑的建造方式却和我以前见过的建筑平面一点也不像,我完全不知道在下一个路口会遇到什么,因此我生怕跟丢了阿曼达,迷失在这巨大的迷宫。

但随后我却慢慢释然了,是啊,我并不是在看一个秩序井然、方正规则的建筑去学习建筑的营造法式,我明明就是在逛一个艺术家的花园,正如同我走在梵高的麦田、躺在梵高的小屋,我现在正涂着大白脸,站在阿曼达的牛奶箱上,手捧着鲜花的白色花瓶,扮演着“八英尺新娘”,感受着行人或善意或嘲讽的眼神,我在The dresden dolls乐队中穿着戏服弹着钢琴,感受周围乐手和听众的炽热情感,我在电脑前通过twitter、facebook与朋友们沟通交流,我在哭在笑同时也感受着他们与我一起伤心或者开怀,我永远也不知道下一步路口会遇到什么,但我知道,那一定是不一样的体验,或惊或喜,但我都愿意去体验,去感受,同时去联结,去分享。

这种体验,这种联结,不就是艺术本身吗?

在第二章中阿曼达分享了她对于艺术本质的挖掘。

"人类总是喜欢收集自己周围的小物件,然后将其与世间万物进行关联,再与周围的人分享这些 发现。人类的创造性联系是多么神奇啊!收集小物件——将其与世间万物进行关联——分享发现的喜悦。不同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所借助的手段不尽相同,但都不外乎以上三个过程。音乐家会将恋爱——失恋这个长长历程中的乐与痛表达在歌曲里;画家会先长时间地凝视着周围的美景,而后将美景泼洒在上,而梭罗,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将自己囿于瓦尔登湖畔,静观日出日落云卷云舒,最终贡献了作品《瓦尔登湖》。"

这番对于艺术本质的深刻认识,让我开始反思,艺术的本源是什么。

对此,阿曼达说:

"也许你还能回忆起儿时第一次试图建立世界万物之间关联的情形。或者那是在某个乍暖还寒的春日,在学校的操场上,你双脚泥泞,忘我地投入到新的发现中——那些你之前没在意的图案,它们竟然与世间万物存在着奇妙的相似之处!你一定还记得你为自己的欣喜若狂的情形吧!或许,你还会自豪地举起这些有着奇怪图案的物品,向同伴们问道:“你们看这像什么!你们留意过吗?这些叶子上的图案是不是像结冰的泥坑上的裂纹?或是像人手背上的静脉?还像是黏在毛衣上的头发……”

如果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也许我们能猜测人类第一次通过音乐、绘画、诗歌等等艺术形式试图与世界万事万物相联结的情形。或许那是在原始森林里,在山间清泉石上流的叮咚声中,人类的祖先听到了一声鸟叫,那声音让他回想起母亲的归家呼唤。或许那是在广袤大海边,在一波又继一波的涛声里,那遥远的星空,那沉静的蓝中一个耀眼星座,那光芒让他想到恋人的温柔眼神。他心潮澎湃,想要表达感受,他迫不及待,想要分享体验。通过吟唱,他创造了音乐,通过描绘,他创造了绘画,通过文字,他创造了诗歌。他的众番努力,无非是想要,穿越森林呼啸风声,穿越穿越星辰大海,让遥远时空外的另一个他,惊叹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便是艺术的初心。

时光匆匆,人类的文明里工具与形式迅速的改变,而艺术的本质未变,沟通联结的人性渴望未变。让我敬佩且景仰的是,阿曼达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的本质与初心,而且在她的艺术历程中,沟通与分享的勇气未变、实践未变。无论她是站在台子上表演“八英尺新娘”,还是通过现代互联网与粉丝互动,无论她手举一束鲜花探出身去送给观众,还是通过众筹平台向她的粉丝征集投资去制作音乐专辑,我都能看到她不忘初心,将自己情感的触手透过音乐、透过网络、透过众筹的家庭聚会、透过网络上征集到的过夜沙发、透过Ninja Gig,透过古往今来的一切手段,去向人寻求联结,去向人表达,去向人分享。

所以,如果你也恰好读腻了百度百科里的“生平、作品、特点、成就”,看烦了心灵鸡汤里的“本质原因、为什么不、你也可以”,不妨放松身心,任由轻松走入阿曼达的内心花园,跟随她的步伐,看着她笑盈盈在说“你看看我”,看着她随手采撷一朵鲜花送给你说“我看到了你”,看着她脆弱哭泣说“其实我也是这样”。

阿曼达的艺术初心,无谓音乐,无谓表演,无谓书籍,无谓网络平台,阿曼达想要的不过是看到与被看到,不过是联结与被联结。因为她从未忘记这一点,她也最终做到这一点。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十篇

阿曼达·帕尔默,美国小有名气的一位摇滚女歌手。在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上为自己的新专辑搞了一次众筹活动,最后筹到了120万美元,也就是接近800万元人民币,这是很多美国一线歌手都没有做到的。

众筹的成功使阿曼达·帕尔默名声大噪,成了音乐界的一位话题人物。TED 演讲的主办方邀请她做一次12分钟的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请求的艺术》。演讲视频在 TED 官网的播放量突破了900万次,是2013年十大播放量最高的 TED 演讲之一,这次成功的演讲正是本书《请求的艺术》的缘起。

01请求的本质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请求别人帮助呢?作者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怕没面子,二是不想向人示弱,三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别人的帮助。

1、怕没面子

我们在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找不到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而是张不开嘴,不好意思难为情,这一点在我们中国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如果求了半天人家不答应,被人拒绝了,就会特别尴尬。

其实不仅是中国人要面子,美国人同样也有争强好胜的心态,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开口求人。作者阿曼达就认为,美国文化总是向人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如果你开口求助,你就等于承认自己失败。

2、不想示弱

有一本书,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里面就讲到很多男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种“洞穴机制”,什么意思呢?就是男人遇到问题,遇到压力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向别人倾诉,向别人求助,而是躲到自己的“洞穴”里苦思冥想,直到想出了解决办法,他才会走出洞穴,把精力重新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男人躲进洞穴的表现,可能是闷头看报纸、玩手机,可能是一个人喝闷酒,回了家倒头就睡,其实他也没有睡着,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困难该怎么解决,但总而言之,他不会轻易地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求助。

阿曼达发现自己的一位男性朋友就是这样,这位朋友还是一个专业的理疗师,专门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可是当他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就一言不发,阿曼达怎么尝试跟他聊天,他都不会把心里话倾诉出来。这就是很多人——尤其是男人不想示弱、不想求人的心理在作祟。

3、不配得到别人的帮助

阿曼达有一个女性朋友,也是一个摇滚女青年,有人愿意请她办一些小型的演奏会,还愿意替她出钱,但她总觉得自己不该拿这些钱,就拒绝了这么好的机会。她觉得自己连个乐队都没有,单打独斗,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怕对不起人家的付出。她说,如果自己不是一个人,是作为一个乐队进行演出,收下这些钱就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了。说到底,她还是觉得自己不配,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馈赠和支持。

这三种障碍都是我们自己主观的心理障碍,而不是外人和世界给我们设置的客观障碍。是我们自己害怕求助。那么请求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作者认为,请求的本质是发起协作。如果有一件事情,你没有办法独立完成,要么是你缺少外在的资源,要么是你缺少内在的能力,这些资源和能力你一时都没有办法补齐,而它们现在恰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如果你不开口,别人并不知道你需要这些东西,你也并不知道他会不会帮助你。这种时候,请求就成为你完成目标的唯一选择。

有人可能会觉得,医生是在拯救生命,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他向别人求助理所应当,我们普通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没那么重要,还是不要麻烦别人了吧。一件事重要不重要,不是和别人的事情比,而是要把实现目标的环节和最终要完成的那个目标去比。

每当她走到一个城市,如果碰到了喜欢音乐的人,或者在地铁上和陌生人成功地搭讪,她都会问一句:你有邮箱吗?然后把对方的邮箱随手记下来,一回到家,她就给对方发送一封充满了温馨问候的邮件。试想一下,如果你喜欢的歌手会亲手为你做这些事情,如果有一天她在为新专辑众筹,请求你的支持和帮助,你愿意帮助她吗?你还会觉得她是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吗?所以,请求的本质是发起协作,是我要实现更有价值的事情,请你帮我来实现,我随时都愿意为你付出,同样尽我所能地帮助你,满足你的愿望。

为什么说请求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需的?原因就是,向他人求助是我们实现个人目标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我们构建人际关系的基础。我们通过向别人求助,同时呼应别人的求助,来达成我们的目的,加深彼此的联系。

那请求是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如果我发出的请求只对我有好处,只对我一个人来说必需的,是不是总是请求别人还是不太合适呀?作者认为,这个答案是否定的,请求不是索取,而是一种交换,是给予和接受并存的。

02请求是双向公平的

我们过去认为,请求是单向的,是我有所求,请对方来帮我,对方很可能对我并无所求,我也帮不上人家什么忙。但是作者阿曼达告诉我们,所有的请求都是双向的,每一次请求,都是发起协作,完成一次请求,就是完成一次协作,人与人的关系就会更近一步,一个人发出请求,得到很多人的响应,很多人之间又发生新的互动,完成新的请求。每个人都有所付出,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由衷地认为,自己的收获大于自己的付出。

有很多人向阿曼达表示,她的音乐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一个年轻的医生告诉阿曼达,他在医学院学习的一段时间里痛苦不堪,精神濒临崩溃,是阿曼达的歌曲陪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还有一个教授告诉阿曼达,他和妻子是在阿曼达的演唱会上认识的,现在妻子不幸因为车祸陷入了昏迷,他想把妻子的一条项链送给阿曼达,作为纪念。可以想象,如果有一天,阿曼达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他们都会毫不犹豫。

03提出请求的关键

我们该如何坦然地向别人提出请求,坦然地接受别人的帮助?阿曼达认为,请求的关键是信任。如果你能够敞开自己的内心,愿意相信别人,同时相信自己也值得别人的帮助,打消所有心头的疑虑,你就能真正地学会请求。

有很多次演唱会,当表演结束之后,阿曼达会在台上直接问道:谁家今天晚上方便,让我们留宿一宿?请举手。她和她的乐队在歌迷家中度过了无数个美妙的夜晚,他们会给提供住宿的好心人送上CD、T恤衫和各种各样的纪念品,分享他们乐队在旅行中碰到的奇闻逸事,和一家人互诉衷肠,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不过阿曼达也承认,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这样的信任。遇到那种居心不良的人,她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受到伤害,从此发誓不再相信任何人,而是告诉自己:确实有一部分人很不像话。然后,继续保持着对大多数人美好的信任,继续大步迈向前方。

而且她的众筹启动的时候,她在柏林举办了一场小型的粉丝派对。她做了一件看起来很疯狂的事情:她请她的粉丝们,在她的身体上作画,因为房间里的粉丝都被她看作自己的家人。当时的场面就是,阿曼达赤身裸体,几十个男男女女的粉丝围着她,用水彩笔,往她的身上写字画画。这个情景并不带有一丝一毫色情的性质,阿曼达心里想的其实非常简单:我如此地信任你们,我应该这样信任你们吗?那就证明给我看吧!

所以请求本身没有什么方法,或者说方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化解我们的心结,过滤掉我们内心的偏见,消除我们对陌生人本能的不信任感。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人来者不善,但是他们毕竟是少数,信任,能为你打开请求的大门;请求,能为你开启协作的大门;而协作,就是你收获幸福和成功所要开启的最后一道大门。

请求的艺术读后感第十一篇

“心存愧疚向别人求助的人会觉得: 你比我强。 觉得自己屈尊向别人求助的人会觉得: 我比你强。 但心存感激向别人求助的人会觉得: 我们是在互相帮助。”——书内摘

(关于叛逆、自我) 如果要说起在“H·P”系列中出现的非主流魔法界杂志《唱唱反调》,相信大家很难遗忘。坦率而言,在生活中我也是一个乐于“唱唱反调”的人,不知是怎么养成的习惯,总是对所谓的主流观点持一种芥蒂的心态。好比读书看报的时候,笔者大书特书的主题我多是不以为意的,反倒是无心的只言片语往往被记到了心上。关注点不一样,思考方式也不一样,这样算来,我也是一个天性叛逆之人啦!

笔者通过文字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是一位很有活力的女士。行事风格堪称是,过于“充分表现自我,放飞自我”。不知是否应赞她一句足够真性情,像什么抽烟(烟瘾还不小)、痛饮烈酒(伏特加)把自己喝得醉醺醺的,……甚至被人偷拍到她手里举着一把刀,赤身裸体地跑过大厅,追杀一个刚刚与她上过床且同样赤裸的男人,怎么说呢,典型的叛逆少女长大的叛逆女青年,可说是十分之我行我素了。

连外媒都是这样公认的:阿曼达·帕尔默有着波西米亚人的放荡不羁,看起来完全是贪图享受型的。美国媒体这样描述她,比美国最流行的女歌手嘎嘎小姐更前卫、比麦当娜更叛逆、不男不女的煽动家、“美国传奇朋克夜总会”的女老大,她浑身散发着酒神气息。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放浪形劾、不知自律的女人,却逆袭成了美国摇滚巨星、作曲家、导演、哈佛大学研究员。

尤其是她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与过往曲折坎坷的从艺经历,婚前婚后都曾因为惧怕依靠自己的伴侣而备感焦虑,这就更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了。噫,有篇以色列童话叫《野东西》,故事的主角是只年老的野猫,年轻时强悍无畏的它最终因为年老体衰,只得选择归栖于人类家庭。笔者也是一样吧。纵然吃过苦头,识得好歹,但她本质上仍旧还是那个自由自在、无法驯服的‘野东西’!

这本书的内容很不错,但是不得不声明的是,书的内容中纯粹“请求的艺术”的部分仅占不到0.5%的样子,诚然作者的事业应当说是完全建立在这种“请求的艺术”之上的。而且,大概看到一半的部分,就开始感觉越看越不对劲儿了。讲真,很难喜欢这位笔者。连她自己也曾因丈夫尼尔不欲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打搅自己而觉得不被关心、被冷落了,为何就不能换位思考下忘年交安东尼的感受?

“安东尼是我一生的挚友,陪伴我度过每次伤心,难过的时刻。……我不想看到他这样,我不想把事情搞糟,不想说错话。我感到无望和自私,我不想让他病,不想让他死去。我想让他抱着我,帮助我。他以前一直这样。但那已是过往云烟。就在我面前,他正慢慢倒下。……在我一生中他一直在照顾我。现在该轮到我了。”(P.294/295)

这多奇怪啊,一方面笔者把自己和安东尼的感情渲染得感天动地,如师如父如挚友,一方面接受别人求婚乃至订婚了都没想起要通知对方一声的……原来西方人对待自己可以信赖的父兄长辈就是这样的态度啊,也算见识了。问题是,从安东尼得知此事的态度来看,明显不是这样唷。我想,此时的安东尼一定有些自家养的白菜让别家猪拱了去的愤慨,和含辛茹苦的老父亲被叛逆女儿无视的惨淡。

笔者一直自诩于自己的“善解人意”,然而我始终觉得,善解人意首先是得建立在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能够懂得换位思考上的。许多年来,安东尼一直在为她和她的恋人做“情感咨询”,即使身在病中也不曾改变。结果,她自顾自去订婚了,这期间不征求他的意见无所谓,但是直到事后,才想起来应该通知他一下,这种态度未免有些伤人了。

“我给安东尼打电话,告诉他我和尼尔已经订婚了。 “已经订婚了?” “是啊。 “你没开玩笑吧?你要结婚了吗?” “是啊。” 他沉默了,然后轻声说道:“你从没跟我谈起过订婚的事。” “是的。”我说道。 安东尼又沉默了。 “我觉得我不需要跟你商量这件事,”我说道,“你早就告诉过我答案。” “真是一个漂亮的答案,我的小美人。好好享受你的生活吧,我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P.232)

不管怎么说,她订婚之前没有想过要告诉安东尼,他的心肯定是会刺痛一下的。男人多少都会有洛丽塔情节,就像女人多少都会大叔控一样。所以,笔者在13岁的时候和安东尼认识,甚至成了忘年交,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安东尼喜欢掌控局势,他喜欢给出答案,搞定问题,帮助别人。”(P.197)

尤其在他病得很厉害的时候,“内心非常敏感而脆弱”,“喜欢掌控一切”,“但他一如既往地耐心倾听我说的话,陪我欢笑,给出我明智的建议”。“而我,还是习惯于拿一些愚蠢的问题向他倾诉,我觉得自己真是糟透了,但我知道他喜欢帮助别人。”(P.219)“有些时候,我甚至感觉向他求助就是我能给他的最好的礼物。”(P.258)

而一个喜欢,甚至享受别人需要的人,如果你因为他生病就不想去打搅他,反倒大大的伤害了他的感情。更何况,生病的人不是正“急需要别人的爱与关注”的时候?毕竟以前的五次恋爱,每次都会寻求安东尼的出谋划策,然而真到了笔者订婚的时候,却将对方抛在脑后了。也许,笔者当时对他说:我也没想过通知我父母啊,当时的情况很突然,我也是一时冲动而已,……对方感觉还能更好些。

““我的想法对你而言有如此重要吗?为什么呢?”“我不知道,你知道你对我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帮我出个主意,好吗?没有谁比你更了解我,并且我跟你讲过我之前的——貌似是五次恋爱经历,每次都是你帮我出谋划策。””(P.129)

我想,“自以为”这个词用得很妙。尤其在对方身患重病,“身心状况都不佳”的时候,要是她只是觉得为这样的事情打扰重病的友人不好还罢了。只希望,不会是笔者突然想到应当从感情上和安东尼“断奶”了,才没有通知他的;也不是觉得自己(在谈过五次恋爱之后终于)的第一次订婚,没必要通知无关的人。

对于作者,“快速倾听、适度关怀是一项技能。”但是对某些人而言,与其说这种善察人心是一种技能,不如说这是一种本能。一种察觉到别人的真实需求,和预判回应的本能。技能这种东西到底和本能不一样,毕竟都是后天锻炼出来的,有必要的时候才会用上,没必要的时候就置诸脑后了。

婚前的阿曼达·帕尔默

(关于家庭、女权主义) 注意到笔者对于自己的父母总是一带而过,也许是没什么可说的?也许是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她的亲生父母在她至少三岁前就离婚并且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她被她的母亲带着在继父家长大。她的母亲姐姐总还有过三两次的出镜,父亲兄弟每每都是一笔带过,就跟被人间蒸发一样。

多少能够理解这种心理,话说,我也有一位没什么存在感的父亲,只能说是聊胜于无罢了。或许,她的父母不是不爱她,只是没那么爱她而已。而她正是渴望(需要、想要)更多的爱的时候,但是只能得到有限的爱。于是,她找到了安东尼,他对她没义务、没责任,给多给少都是白得的。

“有条件的爱是:如果你爱我,我也会爱你。无条件的爱是:即使你不爱我,我也会爱你。我们总会轻易无条件地爱上路过的陌生人。因为他们对我们一无所求。但是对可能伤害你的人,我们真的很无条件地去爱他们。”(P.254)这段话越读越别扭,或许是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窃以为文中的‘爱’更近乎于仁爱,应当是友善的意思。

而且,数字感觉很乱呀,有时候前后文对比,很明显多个0,少个0的。再有“一到十10个等级”这样的汉字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混用,看起来特别的别扭。至于错别字啥的,像是把“简直”打成了“坚持”,没毛病,妥妥的电子版文稿容易出现的问题。我写的书评中也常出现此类问题。

这本书不知道是该归类于人物自传还是其他什么,故事以倒叙开始。笔者写的很随意,并不严格遵循时间线进程,分两条线穿插式递进,整体的时间线是向前发展的,但线性正叙描写中间杂着大量的倒插叙,把故事线打乱,随意安排时间和空间,凭白增加阅读难度,不知是为了什么?总之,这给人一种,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的感觉。

整本书更多是在进行一种自我剖析,较少理论方面的东西,或许我们可以将之总结为“实践心理学”。有点像是把几本日记打乱组合到了一起,“事业线”和“感情线”乱八七糟的捏合在一起,从全方位展现笔者的心路历程。可是,天知道,我又不喜欢摇滚,自然对她的摇滚事业全无兴趣吔。

不知为啥,书中寥寥几张插图,总让人越看越与后现代行为艺术与作者的演出联系在了一起。哦,对了,预先告知一声,和我们在购书网上看到的广告图不同,书中没有任何彩色插图,均由彩色转印成黑白的。不过书里原本也没有几张插图就是了。

和童话故事恰恰相反,就算长得难看也会有个神仙教母什么的突然出现,让故事的主人公一夕之间变得无比美丽得以嫁个好对象。身形彪悍的她结了婚后却漂亮了不少,至少(P.298)上的美照与书中其他神情狰狞、过于用力的照片一比,简直是判若两人了。我们只能冒昧揣测,或许是婚姻生活太过幸福了吧,事业、爱情的双丰收,让她宛如被施加了韩国整容术一般脱胎换骨才对?

不得不说,女权主义者的觉悟就是不一般,觉着花自己丈夫的钱不对?跟自己的丈夫借钱有错?呵,我确定没看错么!让那些削减了脑袋也要挤进豪门的拜金女看了,肯定是会感觉世界观破碎的!不是,你等等,听说我!难道这纯属是东西方的社情不同,不大明白作者的想法,大抵是因为她是个女权主义者吧,所以觉得花自己丈夫的钱是不对的,哪怕对方只是掏钱替她买了张车票。

不过东西方两地的社情不一样,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虽然没有日韩邻国那么极端,国人的主流观念仍然认同妻子花丈夫的钱是理所当然的。其实,据我所接触到的夫妻双职工的普通家庭,基本都是妻子收缴了丈夫每月的工资,然后将这笔钱与自己的部分工资归为家庭收入,酌情发给丈夫一些零花钱。这个‘酌情’,或者是按月,或者每日。

实际上,现实中夫妻双方的分工职责问题,还是要看夫妻哪方赚的钱较多。赚钱更多的那一方自然承担起养家的责任,赚钱更少的那方相应承担更多为家庭服务的义务。这方面是无分男女的,也可能,赚钱更多的是妻子,但是丈夫的空闲时间较多,所以他就自然成为了“每个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男人”。就是这样。

诚然,婚后的经济独立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但女性会因为觉得自己赚钱没有丈夫多而“不堪忍受这样的失落”,也未免表现得过于标新立异,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是在本末倒置。或许,未曾消泯的传统意识仍在以某种不动声色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左右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

不知是否是东方的传统文化向我们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即:女性结婚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男性则是为了寻求可以代为打理家事和合法地解决生理问题的对象。迄今为止,我们的社会上依旧遗存有这样一种风气:健康的成年男性接受女性赡养,会被贴上“无能”的标签,是一种耻辱;而成年女性接受男性赡养,公然宣称“婚后要让丈夫养着”,也大可理直气壮一般!

毕竟,无论在东西方无论何种社情,总有些人可能会想,既然对方能养我,叫我衣食无忧,我也没必要继续为了生计累死累活地出去工作,但是,——那样你就失去了自主的权利,将自己的未来完全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啦。你自己工作赚到的才是你的,别人给的再多,那也不是你的。

“亲爱的。我们结婚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为什么还要分彼此呢?”(P.256)总之,从尼尔的疑惑可以看出,他也是个思想传统的家伙。为了不显示自己依靠男人,或者说为了显示自己不依靠男人,时刻惦记着不想别人因此看轻自己,笔者因为找了个有钱人当伴侣,反倒心理负担很大。

配偶也好,伴侣也罢,彼此何必要计较那么许多,大不了改天她买个贵重些的礼物赠送给对方就是了,在生活琐事上斤斤计较,讲真,这给人感觉特别莫名其妙!“——为什么我就不能向我亲爱的丈夫求助呢?”说白了,“没有安全感”!归根究底还是“没有安全感”!

看起来,童年被忽视的经历已然成为她一生的阴影,成为艺人这或多或少都有她渴望被人需要着的感觉的缘故吧。“这就是事情的本质所在: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理解、接受、与别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们每个人都想取得别人的信任。但较普通人,艺术家的愿望似乎更为……强烈一些。”(P.042)

普通人饱尝生活冷暖,甘苦自知,许许多多的不甘藏匿在灯红酒绿的空虚中,我们总是觉得寂寞、觉得孤独,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然后,麻醉自己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不过获得情感的抚慰之余,肯为了这种心理上的消费而掏钱的人绝不在少数,君不见昔日微商的火爆场景源自何来?

婚后的阿曼达·帕尔默

(关于求助、众筹) 和《唱唱反调》的繁体版被译为《怪怪杂志》相同,中文简体版的《请求的艺术》,繁体版则名为《请求的艺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归根结底是一门关于请求的艺术。就其本质而言,向别人求助是人际关系构建的基础。我们通常会间接、无声地向别人——我们的老板、伴侣、朋友、员工——寻求帮助、借此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P.005/006)

“请求帮助过程中的确存在艺术性,这些艺术性可以通过学习、研究使之完美。但究其根本,请求的最高境界是即兴而为,没有既定的规则与礼数可以遵循,打破这些桎梏,才能进入请求的境界。”(P.058)

笔者的主张是,“通过求助,建立一种关系。”因为,“每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因为一些琐事向别人求助……每个人都因为求助在苦苦挣扎。但究其本质,我们担心的并不是求助行为本身,而是隐藏在求助背后的东西:我们惧怕被拒绝,请求帮助即意味着自身的软弱,我们惧怕成为社会的负担,惧怕自己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些恐惧,从根本上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P.017)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当你开口向别人请求帮助时,不可避免的会遭遇部分人的拒绝。如果我们不能坦然接受被拒绝,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请求了。毕竟,我们不是在乞求或是要求。但出于对被拒绝的恐惧,我们很多人在理应开口请求时却缄口不语了。”(P.017)

倘若问道:求助跟乞讨之间的差别是什么?书中是这样总结的,“如果说求助是一种协作,乞讨则更近于一种乞求:乞讨不能提供赠予者价值;很明显,乞讨过程不存在交换。……正是源于这种区别,无论是在街头还是在网络上,求助引起了人们真诚的参与。真诚交往促成了彼此的相互尊重,而相互尊重,又使得求助与乞讨区别开来。”(P.061/062)

“通常,我们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帮助,事实上,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禁锢了我们自身的进步。无论是在我们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工作中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中,我们抵触求助不仅仅是因为我么惧怕被拒绝,还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他人的帮助。我们必须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有资格求助——”(P.017)

“当我们寻求帮助时,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金钱资助、获得许可、被人接受、得到晋升,或是寻求心灵的慰籍。……虽然原因各异,但两性面临着同样的窘境。如果我开口求助,是否意味着我做得不够好?如果我开口求助,是否意味着我是弱者?”(P.197/198)

“我迫切需要别人照顾时,他却不能按照我期望的方式照料我,我对此充满怨气。可是扪心自问,我曾经开口跟他讲过这个问题吗,我为什么没开口讲过一次呢?或许,我当时觉得我的状况本身就说明了一切吧?别人应该顺理成章地按我料想的方式照顾我。其实,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我只要开口讲出来就好了呀,我需要拥抱与抚慰……但当时我觉得说出来是那么荒谬。也许算不上是荒谬,只是因为我俩沟通出了问题,或是我俩都犯了错误。”(P.248)

许多人不知为何抱有一种观念,即:求助即承认失败。所以,在笔者看来,“勇敢地赠予相当困难,勇敢地接受则更为困难。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更困难的事情:毫无羞愧地向别人寻求帮助,接受别人提供的帮助,不要强迫别人,这是一个双方心甘情愿的过程。”(P.337)

“如同在午夜叩开了陌生人的家门:我从不认为这是一种冒险,这,源于一份信任。 我觉得,缺乏交流,惧怕他人才是真正的冒险。我们每天都会做出无数的决定——寻求别人的帮助或避开别人的援手。我们想请邻居帮忙喂一下小猫,却纠结于这样做是不是太麻烦别人了;我们对某位合作人感到厌烦,敬而远之,却不愿寻找这样做的原因。向他人寻求帮助需要真诚,也需要勇气。 那些无惧与求助的人,用话语或是无声地宣示着: 我值得向他人求助。 并且, 你可以拒绝, 因为求助不是一份必须给予的礼物。”(P.336/337)

“可能有人会问:请求帮助会带来什么坏处吗?请求帮助可能会让你受伤。”(P.164)毕竟,抱着很大希望,鼓起勇气的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但是就算被拒绝了,感觉心理上受到很大伤害,不去尝试着努力过,总也是不会成功的呀。当然了,人们的潜在心理意识就是这样奇怪,你看,在电话中拒绝对方很简单,但在对方恳切的目光中,再要拒绝对方就不那么简单了。或许你该试着面对面的和对方沟通下?

“求助的核心所在是“合作”。”事实上,“评判一场求助是否“值得别人施以援手”的人是施与帮助的那些人——那些与请求有着紧密联系并熟知其中情况的人们。不幸的是,一些人甚至没有搞清楚众筹的概念便期望通过众筹来募集资金,期望“天上掉馅饼”。可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让众筹见效,需要依靠的是追随者而不是陌生人的善心。这是不同的。”(P.276)

“这不是一场一厢情愿的独角戏。艺术家与他们的支持者构成了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羞愧只会让信任与坦诚打折扣。而我希望我能赋予这些面临请求的艺术家朋友们一种神奇的力量,是他们放弃过分的道歉、焦虑及掩饰。看在上帝的面子上,只要开口求助就好。”(P.009)

勿谓笔者言之不预也:总有一天,你得向别人请求帮助——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