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1000字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1 08:00:10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01 08:00:10   小编: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作者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写作的力量。无论遇到怎样的痛苦和困惑,只要将它们倾诉于纸上,心灵便能得到宣泄和解脱。文字不仅是疗愈的方式,更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坚信痛苦终将过去。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一)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我喜欢的女作家之一,我因一些标签知道她——意识流、女性主义、天才作家…… 在接触她作品的那一刻,击碎了关于她的所有标签(我读的第一本是《一间自己的房间》)。尽管那时我并没有完全读懂那本书,但那些洞察、敏锐、自我坚持、柔软,都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崇敬又觉得亲切,所以我喜欢称呼她弗吉尼亚。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收录了弗吉尼亚.伍尔夫1918年至1941年间的日记。《雅各的房间》、《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奥兰多》、《海浪》、《岁月》等重要作品都是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的。这本书中,讨论最多的就是关于这些小说的情节、形式、人物的表现方式。可以说日记不仅是弗吉尼亚安放情绪和思考的地方,更是她作为作家和艺术家独特的自我表达方式。 她把日记当成有着深深抽屉的老式书桌和储物柜,她说:“这样我可以把大量的零零碎碎都扔进去而无须仔细整理。我会在一两年后再做回顾,然后发现这些收藏品竟然已经神奇地自我归类、提炼、凝聚成形。 她在告诉我,写作的当下,不要浪费时间纠结于表达,别在意那些瑕疵和失误。直白地记录当下的想法和细节,是种很好的锻炼,能帮助表达自如,也会是将来的素材。 她塑造着人物,也在塑造中完成着自己。“《奥兰多》教会我不绕弯地写句子,教会我如何在叙述故事时保持前后连贯,又如何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这是她用了五个多月时间创作奥兰多时记录下来的心得。 日记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的伴侣,它比伦纳德更贴近她的灵魂。三十五年的时间里,她每天写作,留下了近四千封书信和三十卷日记,少有作家留下如此多的自我剖析的证据。翻看她的日记,正看是她生命之河的流向,倒看是死亡的洪流如何淹没她。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二)

这本伍尔夫的日记集《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我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日记和小说不同,闪念凝结成文字,就更显得随性自然。

一直觉得写日记是一种面对自我的方式,照镜子以整理衣冠,写日记以名己志。很对想法、思路只有凝结成文字后,才会在之后的人生中发挥效力。

封面,美丽知性的伍尔夫

当然,伍尔夫的日记除了让我们看到这位作家的生活、思想外,还让我们也感受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伦敦的浮光掠影。伍尔夫在自己的日记中,除了记录自己写作、阅读的心得,还有她对当时伦敦文化界名人的看法,很有意思。

伍尔夫像是一个中心,一个二十世纪上半叶伦敦文学的中心,她的日记真挚又生动,她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与创作。日记是一种练笔,也是她积攒灵感的源泉。

除了在生活中汲取营养,这本日记中也有一些伍尔夫的文学评论,她对一些著名作家的看法,她阅读的感受。可以看出伍尔夫心思之细腻,优美的文学让她快乐,而同样,带有瑕疵的文字也会让她痛苦。

年份更迭,这本日记最后停留在了1941年。在死亡之前,她还要仔细观察,观察岁月的脚步。观察贪婪。观察自己的消沉。

能与这样一本优秀女性作家的日记相遇,是一种快乐。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三)

一个写日记的人,一定是内在丰富的人。这种丰富不仅体现在物质或精神生活的丰富,还体现在可写之事的丰富。至少对于作者来说,所写的是有价值的,特别是能够长期记日记的情形。这种价值,要不是为了以后写传记(或其他的什么作品),要不就是本身准备出版。《伍尔芙日记选》里的日记应该属于前者,因为伍尔芙本人在日记中便透露过,特别期待在未来通过日记回溯往日的记忆。

因此这本日记选集,以及其选自的日记全体,是作者写给未来的。与其说作者写下的是过去可能的样子,毋宁说是写出了她基于过去事实的理想或想像的样子。这些关于世界应然的看法和想法,忠实记录在了她从1915年至1941年,长达几十年的生命里。毫无疑问的,她关于周围人、自己、人生,及在写和打算写的书的想法,不仅很好地说明了她(及写作),也准确地塑造了她(及写作)。选集中囊括了几乎所有与写作有关的内容,还收录了相当于练笔形式的部分,以及她所受其影响的人和事,和对于同时代作品的优秀的评论。选集编著者是伍尔芙的丈夫——一个伍尔芙生前给予许多赞誉的人,旨在通过日记选向读者展现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关注对象,以及其所采用的写作方式。这幅编者努力呈现的创作心理图景,如果仍不能打动所有读者,至少渗透其间的孜孜不倦的坚定态度,足可以说明其是一位严肃的艺术家。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日记中,伍尔芙详实记录了她日后成型的意识流手法诞生过程的点点滴滴。她在1920年1月26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终于想出了新小说的新形式。”假设在小说中,一个事件中脱胎出另一个事件,演绎出200页或更长篇幅,正好可以紧扣主题同时又能松散和轻巧,还兼具形式和节奏。这种包容一切情感的形式,作家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应用到小说中来。作家设想中的这种小说,没有结构框架、看不到一片砖瓦,但“内心活动和真实情感,以及整个精神世界,却像薄雾中的烈火一般灿烂、闪耀。”这一年作家没有把握的这件事,后来终于结成了一个果实。这就是这本日记选中最关键的讯息。

正如伍尔芙在日记中写下的,“我想表达的只是心灵的奇异状态。”这本日记选本身也是心灵的奇异状态的表现。对于伍尔芙来说,独处的一个人与宇宙的某种神圣精神同在,这正是这种心灵奇异状态的精彩呈现。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四)

“也许我不会变得‘著名’或‘伟大’,可我要继续冒险,继续改变,开阔眼界,拒绝被人践踏,拒绝墨守陈规。重要的是释放自我,不受限地找到自己的空间。”

“我轻描淡写地告诉她们,女人要喝些红酒,而且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我有时幻想,我看到理智正在人群中普及开来。”

大半夜看得睡不着觉,不愧是你啊伍尔夫!这本绝版已久的伍尔夫日记居然得以重见天日,实在是今年一个很大的惊喜!她的文字描绘了每一个不甘于被人践踏、被人规训的女孩的内心,又在细微处透露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世界的冷眼旁观,厚厚一本日记看来却绝不枯燥,真的太好看了!!

伍尔夫是每个平淡日子里的救赎,她的文字总能闪闪发光,她笔下有一个五感全开的世界,永远等待着,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历险。

这套伍尔夫日记收录了5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女作家日常,从写作的痛苦到日常的快乐,从对人性的深度洞察到对社会的深沉反思,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女性的日记,更像是女性对大时代和其中隐秘的私人生活的精彩记录。

在她的笔下,夏天是美妙的,冬天是梦幻的,而春天,“春天将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到我们身边。”

伍尔夫是两次大战期间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文学团体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她的生活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女性典范,她的文字风格独特,不仅超越了同时代的女作家,更超越了她本身所处的时代,成为打破僵化的文学界的一柄无声利剑。

然而她的日常却非常有趣,她形容被身边的朋友催稿:“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指责我,就像一只小兔穿过射击场,朋友们举枪对着她,砰砰砰。”找到了写作状态之后,“我一个劲儿地写啊写!”

在这本书中我们也能轻易看到抑郁对她产生的影响,并且随着岁月的推移,这种影响越来越深。“接着,抑郁症照例来访,我真想。”在重写《岁月》的时候,“我的脑袋涨的像个热气球;这本书太长了,让我觉得压力巨大。”

/

她越是在精神的世界里探索自由与冒险,就越对身边缺乏自由、缺乏理智的世界感到迷茫,这是那个年代作家的普遍精神状态,这也是为什么这段时间里意识流文学能够蓬勃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

阅读她的日记就仿佛与她共度那些悲欢共具的日日夜夜,我们得以分享到这位才女创作成功的快乐,也得以体味到她身为女性的困苦。在女神节来临之际,看到这样的一本好书,实在是太幸运了!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五)

读弗吉尼亚的日记选,很好笑,我回头翻我划的线,都是她的情绪,好像我的精神状态。 我看了没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很感谢这本日记的出版。现在自媒体很发达,但大家永远在网络上是一副假装出来的样子,有的人假装积极生活、假装美丽、甚至有人假装抑郁症,那些都非常虚假、非常片面。但是看书,尤其是日记随笔类的内容,他们不在乎,需要在前5秒、前3秒抓住读者的眼球,她们就是慢慢讲述自己的生活,然后你就从她的生活里读到自己的生活。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

8.9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著 [英]伦纳德·伍尔夫 编著 / 2024 / 中信出版社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六)

这本书是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所编选的日记选,记录了1918年至1941年(伍尔夫36岁到59岁)这二十多年间她的500多篇日记。

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伟大的作家也像普通女生一样,随心所欲地吐露着自己的小心思,对自己读过的书时而毒舌地批评,时而由衷地崇拜。

对于乔伊斯大名鼎鼎的《尤利西斯》,她是这样说的:

“我断定它不是一部成功之作,它确有过人之处,但构成却显得低劣。这本书结构松散,内容平乏,表面自命不凡,实际上,就表情达意和文学底蕴而言,都教养不良。我的意思是说,一流的作家应该严肃对待写作,不能太过卖弄、炫技或追求轰动效应。”

有时候她也会懊悔自己的拖延:

“这真的,真的,太可耻了——11月份已经过去十五天,我却没写任何日记。”

“的确挺丢人。新年过了这么久,我才开始记日记。”

这样的伍尔夫也太可爱了吧!

绝大多数的日记都是记录她的写作过程、读书感想,我几乎可以看见她日复一日笔耕不辍、读书写作的样子,几十年如一日认真坚持做一件事的人真的很酷。

关于写作,书中有几点很不错的观点跟大家分享:

“我写的飞快,晃晃荡荡,有时又戛然而止,让人无法忍受。不过,如果不是写得比最快的打字机还快,如果允许我停下来思考,我就不会写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它能帮我记下一些在我犹疑之际会丢掉的东西,而那些东西可是灰堆里的钻石。”

还有:“日记有一种蜻蜓点水的活力,有时候言之必中,这对于我而言是种很好的练习,能助我表达自如,所以,别在意那些瑕疵和失误。”

职业作家尚且会通过写日记来锻炼自己的表达,我想我们普通写作爱好者也可以偶尔写写日记,就像伍尔夫一样,不加思考,随心所欲地飞快地写,不要在意写得好不好。

有时候,一些珍贵的想法往往就自己蹦出来了,而犹豫不决,迟迟不下笔,会丢掉很多“灰堆里的钻石”。

我喜欢伍尔夫是源于读了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她告诉女性们要努力获取金钱和空间,才能独立不被束缚,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可以想象她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又发表女性主义的言论,在那个年代会遭受多少非议、诋毁和攻击。

但是她不会在意:

“我想我已打定主意,不去迎合大众,这是真心实意,我尊重他人的无视和非议,因为在我看来,这是我必须付出的部分代价。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们尽可以想说啥就说啥。”

很喜欢伍尔夫“成为她自己”的这种姿态,如此勇敢,如此自由。她的日记里看似有着各种烦扰纠结的小心思,但其实她的内心一直自信且坚定。这样的女性简直是在闪闪发光。

对了,看了伍尔夫日记里的创作日常后,种草了她的好几本书:《到灯塔去》《达洛维夫人》《普通读者》《墙上的斑点》《雅各的房间》《海浪》

看到这些伟大的作品是在这样一个个日与夜,纠结与拖延,思考与斟酌中形成,真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总之,对于喜欢伍尔夫的读者来说,这是不容错过的一套书,强推!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七)

这本《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实际上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18-1941)的“日记选”,这其实与我对于这本书的期许还有些落差的,因为最近看了两本回忆录,这次又是日记......怎么觉得有窥视他人隐私的罪恶感呢?

这本书的目录是直接以年月时间来记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会附有一句话简要记录,这句话有的是这篇日记的首句,也可能是其中的某句话,就好像是一个“提词板”,帮助读者迅速关联到这篇内容,这个设定朵朵很喜欢。比如:

1931:真正应该向这本日记道歉,我不该漫无目的的乱写一气

1926:一个事件---比如一朵花的落下---可能就包含了未来

......

通过序言,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个用“写”来完成的日记,直到去世前四天,弗吉尼亚•伍尔夫还在写日记。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位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她出生于伦敦的一个文学世家,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革新英语语言、摒弃传统小说结构,尝试用意识流的写作方法描绘人们心底的潜意识。她的代表作品《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和《奥兰多》都体现了她独特的创作风格。除了小说创作,伍尔夫还有大量的散文、日记,其中《一间自己的房间》等散文集也广受读者欢迎。

你或许听过她的那句名言:“女性若要写作,要有钱和一间自己的房间!”?!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一种深刻反思。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记录了她二十四年间做过的事情、见过的人,尤其是她对于这些人、对自己、对人生、以及对当时正在写或打算写的那些书的想法、练笔、短篇随笔、书评等等,它们属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自言自语,也是一种“心理愿景”般的存在。

当读到弗吉尼亚·伍尔夫说,“她的头脑像一片贫荒之地,就像贫瘠的岩石上覆盖了一两英寸薄土。”时,朵朵忍不住笑出声。这究竟是怎样一位“毒舌”到可爱的作家啊?!

都说,一个人的日记是最真实不做作的,毫无疑问,《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就是了解弗吉尼亚·伍尔夫最直接的路径。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八)

世人眼里她是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是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会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在《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的日记节选中我看到的是一位热爱写作,将一生所有的敏感倾注于观察生活体察时代了解人性的伟大事业之中,那所有的文字成果则是她对世界最真实的表达。

译者巧妙地发现了伍尔夫排解忧郁症的方式——写作,“只有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写作,才能快乐。”只有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伍似乎很早便发现了这一点。整本书中,她不断在日记中告诉自己写作的重要性:我仍要严肃地宣誓,什么都不能打消我继续写下去的念头,或抹杀我写作的乐趣。所以无论发生什么,即使我表面稍显慌张,内心却安定踏实;一个人不妨抱有一些游戏态度,既有单纯的才智和未被发挥的特长,也有真正用于工作的才干,而我现在正要将前者发挥出来。

她努力挖掘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个过程是十分煎熬的,她也不断在日记中讲述着自己的疲倦、无力、意志消沉。在她听到伦纳德谈及必须广泛社交、直面大众的同时还得袒露真言她会感到意志消沉;在她忧郁症出现之时,她开始唠唠叨叨,担心起伦纳德会将现在写的日记的各种处理方式……在她为创作《海浪》时感受到的才思枯竭,她经历着一段生命的倦怠、低潮期,每日看着墙壁默默承受这份十几天写不出文字的压力。在她试图吸纳寻常事件、谈话之时,格雷太太那些绝望的语言让她生发出“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么回事,不写作,不阅读,而是靠回忆活着,当她想要寻死时,医生却想要救她。人类在施加折磨上真是别出心裁。”

类似“我从未这样漫无目的过,也不曾如此郁郁寡欢,读不进去,不想写作,不能思考”的文字俯拾即是。她关注的生活重点就是读书、写作、作品发表、伦纳德评价、世人评价,继续写作。以读书为起点,她喜欢带着目的去阅读然后针对性地完成约稿文章;也会按计划阅读希腊文学作品,悲剧三部曲等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工作并获得最大程度的快乐。

这点属实是令我震惊,长期以来作家给人的感觉就是博览群书,什么都读,他们有阅读的源动力,有长期以来家庭氛围后期训练的阅读能力,他们在任何一本书的解构面前要比常人强得多,一目十行已不足以囊括这种能力。但在伍尔夫这里,这同样是一份消耗巨大的工作,唯有带有目的式的安排合理才能让工作变得轻松愉快。这同样是一份幸运,她能将身体的各个部分调动起来,学会怎样彻底地宣泄,这是写作带来的阅读全过程闭环。

只有写下来,她才能全力以赴、无所畏惧,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不再有名气,不再高高在上,不再受小团体欢迎,永永远远地自由了。写下来的快感我想是我在阅读这本书之后写下这些文字的感受了,我可以尽情反思过往对自己“为何不阅读,不写文字”的追问,为何我长期以来郁郁寡欢,不想说话,不想写东西的症结,我真的因为现实种种忘记了写作对我生命的意义,所以真的就是写下来痛苦才会过去,生命的意义回归,就是许三多那句“人生的意义就是好好活”。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九)

今天是国际第114个妇女节,也是我国第101个妇女节,在此向全体女性致以节日祝福!联合国妇女署将今年的节日主题定为“投资于妇女:加速进步”,以庆祝全球在性别平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努力,十分契合当下的主流趋势。借此契机同时呼吁了各方为推动性别平等增加投资,建设一个更加平等和可持续的未来。 这一主题与2023年“制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国际日的主题一脉相承,都强调增加促进性别平等的投资的重要性。

要论“投资”我想推动更多女性加入“阅读”是最佳的项目之一,正如著名女性作家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在当下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对比为追逐物质的富足而奔波,为个人的知识与智慧的“投资”显得十分珍贵,“阅读”是实现这一“投资”的最佳途径。

每每涉及为女性推荐书籍,我所选的不会是近年来议论火热的那几位女性主义作家或其作品,毕竟许多观点还需要时间去讨论或印证,更多的是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推荐一些经典,最多的一位便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生命贯穿两次世界大战带去的至暗阴霾,为女性发声,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期待女性“成为自己”。

近期伍尔芙的日记选《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一书由中信无界出版团队出品,让读者在细微与隐秘处一探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的内心世界,书中收录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所编选1918至1941的二十四年间500多篇日记,最真实还原她的日思与夜想,她的欣喜与哀愁,毫无假饰与遮掩,是伍尔夫与“伍尔夫”的窃窃絮语,直面了痛苦本身,呈现出女性独有的坚毅与面对显示的勇气,以一篇篇日记为出口,在书写间,让痛苦就此过去。

我看到了一位优秀女性的觉醒,她没有在日记中记录琐碎生活的一地鸡毛,只有一小部分篇章记录了生活的片段,更没有对时代或环境的抱怨与愤恨,更多的则是关注作品与思考,特别是对自身较为艰难的写作经历加以呈现,完整的阅读你能感受到她写作的动力与初心,她在试图挣扎、反抗,今天再来看她的作品与成就,我看到了她的胜利。当然,她遭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这些日记诞生于她第一次疾病痊愈后,能感受到她一直在找寻一个平衡。

誓要成为先锋者必饱受争议与质疑,伍尔芙的“发声”源于她注意到,在主流话语中缺乏女性的声音,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其实都只是说着男性作家要她们说的话,做着男性作家要她们做的事,她要用作品去改变,这也为她引去了大量的批评。另一方面,在书中我感受到,为何她会认为没有男人,女人便陷入一片黑暗,书中呈现了她真实的感情生活,毕竟在遭遇疾病的折磨时,是丈夫伦纳德给予她无私的关怀与理解,成为生活下去的支撑。

为此,我也感受到,不同人语境下的女性主义是不同的,我更倾向于这种女性去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是在面对批评与质疑时能笃定自己的选择坚持下去,不畏外在的压力,拥有无畏艰巨的勇气,不去内耗折磨自己,亦不是与男性天然为敌的割裂。选择一个舒适的方式,如她所说“女人要喝些红酒,而且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用自己的方式去争取,读更多想读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投资自己。书中还罗列了大量的书单,极具参考价值。

愿妳是妳,有该有的光、热和世俗。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可以去读一读伍尔夫的日记,我想她的文字一定会引起你的无尽共情,你也可以像她一样开始以日记记录思考、事业与生活,书写自己,未来某一天再翻起时,会为曾经的自己感动,当然希望你“写下来”的不是希望过去的痛苦,而是值得记录下来的幸福。每一天都可以是一个新的开始,不如就选从今天开始笃定做自己,拥有“成为自己”的非凡勇气。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十)

第一次接触弗吉尼亚 伍尔夫的作品是《一间自己的房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弗吉尼亚 伍尔夫在那个年代一定是一个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知书达理的知性女性,即便是在当今时代,也是很少有女性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而看完这本《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后,我内心更是对伍尔夫心生膜拜之情。我要把她当成我努力的方向,把她当成我在航海路上的一盏灯塔,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这是伍尔夫的日记选,记录下她创作过程中的种种,在她去世后,由她的丈夫伦纳德 伍尔夫编选的日记选,收录了1918年至1941年这二十四年间属于伍尔夫的珍贵日记。 先不说别的,光是一件事能坚持24年,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钦佩吗?日记是什么?我想对于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小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建议我们要记日记。如果没有老师的敦促,谁会写日记呢?谁会把日记的这个习惯沿袭下来呢?恐怕屈指可数吧!日记对弗吉尼亚 伍尔夫来说,是形散神不散,包容有度,可以容纳她脑海中一切庄严、细微、美妙的想法,而在往后的一两年后,再来回顾这些日记的时候,不是以审查的态度,而是在它们的启发下,可以随心所欲的写。 我很庆幸,作者有这么一个良好的习惯,不然我们将痛失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在写作道路上的心路旅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作者的另一面。这一面,有光鲜的一面,比如说当写作一本书正好处于行云流水、下笔如有神的时候,作者的内心和外在都像是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整个人都是轻松自在的。也有阴翳黯淡的一面,比如当她写作的时候词不达意、对自己的作品心灰意冷的时候,她表现出的烦躁、不安也让人看的很是揪心。也正因为这样的真实记录,让我们对写作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每个人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历史的长河下想要留下足迹,恐怕唯有文字是最好的印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写作,我们从作者的一路坎坷与艰辛中不难看出。 但是,作者坚持下来了,她在日常的生活也会找些调味剂,比如说与人交流共读一本书,比如说走出虚构的世界,走出真实的生活,去放松,体验大自然的作品。 所以,与其说我们是在看作者的日记,不如说是在和作者交朋友!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十一)

ZARD I'm in love MVC:3'53"、WBM2009:4'10"

( オリジナル・アルバム forever you.Ver)

ジャケット撮影地 神奈川県・津久井湖 Costa Mesa Stadio

Lyricist:坂井 泉水 Composer:織田 哲郎 Arranger: 池田 大介 ZARD 坂井泉水:Vocal

Additional Musician 栗林 誠一郎:Guest Voices 大黒 摩季:Guest Voices 川島 だりあ:Guest Voices 生沢 佑一:Guest Voices 牧穂 エミ:Guest Voices

JBCJ-1001 :1995.3.10

JBCJ-9024( コンピレーション・アルバム Brezza di mare 〜dedicated to IZUMI SAKAI〜):2007.8.15

JBBJ-5003;What a beautiful memory 2009,日本武道館 2009.5.27: Grand Cafeで収録された、完全初公開の歌唱映像 : 1995年3月12・13日 Hachette ZARD Collection 44

Live Arrangement & Guitar:大賀 好修 Drums:車谷 啓介 ・ 山口 篤(WAR-ED) Bass: 麻井 寛史 (WAR-ED) Guitar: 岡本 仁志 ( GARNET CROW )Acoustic Guitar & Chorus:大田 紳一郎(doa) Keyboard:大楠 雄蔵 Chorus:岡崎 雪 Saxophone:鈴木 央紹 Manipulator:TAKU OYABU

JBCJ-9074(30th Anniversary Remasterd):2021.9.15

( トリビュート・カバーアルバム ZARD tribute III: :SARD UNDERGROUND .Ver)

GZCA-5309( 初回限定盤 ):2022.2.9

GZCA-5310 ( 通常盤 )

Arranger: 鶴澤 夢人・長戸 大幸

Vocal: 神野 友亜 Bass: 杉岡 泉美 Guitar: 赤坂 美羽 Keyboard: 坂本 ひろ美

サポートメンバー Drums:車谷 啓介 Guitar: 岩井 勇一郎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十二)

光:释放自我,闪烁的笔触就在黑夜中发光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位坚持自我的女性作家,纵使在逆境中苦苦挣扎,她依然选择勇敢地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而今日,这本由她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编选的《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收录了她二十四年间的日记,五百多个夜与日的密语,将我们引入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的勇敢与坚持。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伍尔夫在创作的道路上几乎受到了与称赞等量的诋毁和质疑。

然而,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坚持着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信念。在她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所以她写道:“也许我不会变得‘著名’或‘伟大’,可我要继续冒险,继续改变,开阔眼界,拒绝被人践踏,拒绝墨守成规。重要的是释放自我,不受限地找到自己的空间。”

读完才知道,日记是伍尔夫灵魂的舞台,她在其中展现出自由思考的力量和超凡的表现才华。她以敏感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内心的悸动和人性的复杂,读者在她的文字中仿佛得到了一场灵魂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伍尔夫的日记集中记录了她的生活点滴,让读者感受到她的一草一木都饱含着生命的真实与韵味。

伍尔夫的日记中还记录了她对文学作品的“毒舌”评价,无论是名家之作还是流行作品,她都能犀利地指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跟随她的日记,几乎可以成为一份绝妙的阅读清单,读者们能够在她的眼中看到文学作品的光与影,更能品味到她对于作品细节的敏锐洞察和独特见解。

伍尔夫的日记也记载了她病痛、抑郁和精神崩溃的历程,呈现出她在黑暗中的挣扎与求索。她在日记中坦诚地倾诉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展现了她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她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在痛苦中的成长与坚强,将痛苦转化为美丽的文学创作,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与启示。

在这期间,她陆续经历了抑郁症和精神崩溃的困扰,她毫不掩饰地记录下自己在黑暗中的挣扎与求索。日记中的每一个字句,仿佛都是她心灵的映照和治愈的起点,也给予了读者们力量和勇气去面对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和困苦。

这本《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是一本令人感动的日记选集,它不仅吸引人的是伍尔夫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还有她对自我的坚守和全然释放。伍尔夫的文字如同一束在黑夜中闪烁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内心的角落,启发了我们对自我和世界的思考。

拒绝被人践踏,伍尔夫的作品如同她的日记一样,充满了深刻的反省和自由的思考。编入《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的日记选,在独特的视角和深度的洞察力下,提供了一份绝妙的阅读清单。伍尔夫以独到的目光评论名家之作,她的笔触让文字着色更丰富,让思想交织更深入,这样的书读完,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的文学殿堂。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十三)

伍尔夫的《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我觉得还挺喜欢的,我想我看过的很多书我都说我喜欢,这样是不是显得我特别多情,特别没有立场,还特别烂情,后来我想了一下,不是啊,因为我所阅读的每一本书都是经过我精心挑选,货比三家买回来,那这样挑选买回来的书肯定多数就是我自己喜欢的。

这本书因为是伍尔夫丈夫伦纳德整理出版的伍尔夫的日记,所以作品本身是很好读的。

看伍尔夫的小说,是读她的表达她的构思、她的意识流的想法等等,但读日记是读她自己,是读伍尔夫这个人。

阅读她的日记,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所见、她的快乐、她的愉悦、她的痛苦、她的绝望,她为写一本书的前后的构思,她的文思泉涌,她的痛苦的修改,以及她被病痛的折磨,她不止一次想过的自杀等等。

这本书中有伍尔夫大量阅读拜伦、莎士比亚狄更斯等这些作家作品的阅读札记跟评论,看她的那些评论,我总有看到了英国作家毛姆犀利点评的感觉。

比如她说:“我们观看了薇塔(她的作家朋友)被授予霍桑登奖的仪式。真是一场臭显摆。”

她喜欢读拜伦的作品,她承认拜伦有天才般的创造,有机智敏捷的头脑,但她对拜伦其人又颇有微词。

她认为一些愚蠢无知的女人无力抗拒拜伦的吸引力,她发现拜伦的诗歌糟糕透了,她质疑别人怎么会将拜伦的《诗歌集》这种货色视作诗歌中的灿烂的火花呢。

她说拜伦的性格总使她想起英国的另一位诗人,但她又说这是对那另一位诗人的不恭。

好像我们只了解或习惯于接受那些著名作家、伟大人物正面阳光的一面,难得看见他们的另一面,但伍尔夫、毛姆他们眼中这些作家的更多面,让我们如获意外之喜。

当然日记中也记录了大量伍尔夫创作小说的灵感构思,写作、修改作品过程中自己创作情绪的记录,以及自己日常生活的心境记录等等。

她在剑桥大学为女性演讲,“我轻描淡写地告诉她们,女人要喝些红酒,而且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她还说过女性要有大量的金钱。

所有这些,放在今天全不过时,今天的女性也一直为财务自由、为一间自己的房间苦苦奋斗。

阅读《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伍尔夫的阅读、写作以及生活处事给我带来几点启发,非常值得向她学习。

启发一:努力赚钱,想要的,要自己去买

伍尔夫有极高的写作天赋,又勤奋努力,但更多时候,她的写作也是为了挣钱、攒钱、生计、买房等等。她多数时候也是在靠写作赚钱,她也计算着,哪一本书如果卖得好,就可以攒到多少钱,就可以买卫浴、买地毯等等,好像现在的我们多么想买到北京上海的厕所一样。

启发二:自信、幽默、自我肯定、尝尝自夸、高配得感

在伍尔夫的日记里,我们会看到她作为女性的可爱的一面,她时常肯定自己,她认为我就应该得到好评、我就爱听好听的、我的作品就是最好的。用现在的说法就是配得感很强。她常常给自己积极正面的暗示,或者说她本身就是很自信——

比如她说:

我觉得这次创作似乎要在文学界大获成功。

我的文笔简直不能再凝练了,鲜明而深刻,连贯而统一。

我现在要把这世界上最伟大作品的前几页写下来。

继续阅读莎士比亚,“我现在觉得它们(这里指莎士比亚的作品)彻底打败了我的作品,虽然一开始,看似没什么差别。”——(她是说,她认为自己的作品一开始其实跟莎士比亚的作品没区别。读到这里我真感觉她真是一个可爱的女性。)

在日记里伍尔夫记录了非常多这样夸自己、肯定自己的语录,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真的很正面、很及时,我们该向伍尔夫学习。

启发三:成功的作家不是生而成功,她也需要勤勤恳恳,始终努力

看伍尔夫的日记你会发现她有很重的、有计划的阅读任务 ,她一直保持大量阅读,对时间有规划有要求。

拜伦、弥尔顿、简奥斯丁、但丁、托尔斯泰、狄更斯、莎士比亚、弗洛伊德等等都是她的必读对象。

她抽出来写日记的时间往往算是休息的时间,而这样的时间及其宝贵,往往是以5分钟、10分钟记。

她说,散步时她在遣词造句,坐着时她在构思场景,不被头痛折磨的状态好的时候,她的写作都是精雕细琢,字字箴言。

启发四:长期主义:写日记对她写作的极大意义

写日记应该是伍尔夫长期主义的一件事情,这本日记收录的就是伍尔夫从36岁到59岁,24年里的日记。而这样的长期主义,对于她写作,对于她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一定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她说——

我将继续借助日记构思下一部作品,因为写日记时,我只是在内心进行创作——这也非常有趣。

写日记的确极大地改善了我的写作风格,而且帮我减轻了束缚。

启发五:成功的女人背后也需要一个忠诚、愿意为你付出的男人

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是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政论家。用伍尔夫的话说,他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犹太人”,但性格善良忠诚,对妻子非常体贴,他欣赏伍尔夫的文学天赋。并尽自己的一切力量鼓励支持伍尔夫创作。

伦纳德总是伍尔夫作品的第一个读者,他会指出对伍尔夫作品的不满,也会给予作品最好的评价。伍尔夫很在乎丈夫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伍尔夫也会发出感慨说:“我和伦纳德今天下午要出去散步。对我而言,这好比在银行存了一笔巨款,让我觉得安心且幸福。”

“一想到能与伦纳德白头偕老,心里挺满意的。”

伍尔夫最后的投河也是深情的、无奈的,她怕自己一旦精神完全奔溃,定会拖累丈夫,所以选择投河。

启发六:持久地做真正热爱的事情

有天赋,也要有热情

伍尔夫是真正热爱写作的,但热爱不够,她还饱有热情。她有创作欲,又有喷涌的想法。创作本身使她快乐、使她兴奋,但有没有读者、能否被阅读却不那么重要。她动不动就有写作选题,她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会有卡克,但她从不缺选题。她能在洗澡的时候突然灵感迸发,完整构思一本新书。

她说过“什么都不能打消我继续写下去的念头,或抹杀我写作的乐趣。”

“只有写作才能让我找回内心的平静。”

启发七:享受独处

伍尔夫是喜欢幽居独处,享受独处的,客人的拜访、陪伴往往让她感觉很累。

她说在独处时要比与他人在一起时更愉快,如果能一整天都享受孤独,那真是要谢天谢地。

启发八:谁的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即使像伍尔夫这样成功的作家,她的写作也有不顺、低潮

即使常常说自己文思泉涌的伍尔夫,也有写作不顺的时候,她说这样的时候“总像被什么拖住了后腿。”“我太笨了,什么也写不出,头脑仍旧不灵光。” 有时候文思泉涌,有时也写不出来,这才是常态吧。

启发九:不要在意别人的评论,什么也说明不了,

就连自己当下的评价、感受也不代表什么

作为一个出名的作家,她也常常被攻击、谩骂,她说,“我已经习惯这种谩骂”。

“即使我再差劲,被人说成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家,我也是真心喜欢写作的。我认为我是一个诚实的观察者。因此,无论我写得好还是差,这个世界都会继续为我提供乐趣。”

她学会了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后来发现即使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也常常会被推翻。

她在读自己的作品《岁月》的时候说,“这本书简直是在有气无力地讲废话——像一堆无足轻重的闲言碎语,如此冗长的篇幅,充分展示了作者自身的衰颓。”第二天接着读,“又有了完全相反的感觉,书的内容还算充实,是一部朝气蓬勃之作。我翻看了前面几页,更加断定它言之有物。”

前一天还说“我因为这部糟糕的作品甚感绝望,想不到我竟然写出了这等货色,当时还写得那么富有激情。”第二天又说“今天我又以为它很不错了。我记下这一点是为了劝慰在创作其他作品的自己:事情就是这样,大起大落,起伏不定。”

她也能很快调节心态,想象着如果哪部作品不受欢迎、受到冷落,那她还是会沉浸在自己的乐园里深耕。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十四)

以一己之力改变英语写作模式,以争取女权独立写下《一间自己的房间》,以犀利著称的文艺批评家,这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夫。

刚读过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虽然稍显晦涩,但确实文笔和思想俱佳。从中学到,一个作家要有广博的知识,随时在笔下展示成果。

如果再读《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一书,伍尔夫1918年到1941年间的日记选,那么你会被作家的平常生活,敏锐感觉和天赋异禀的文笔所倾倒。

这不,刚看编著名者他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的“序言”,你会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他的妻子弗吉尼亚·伍尔夫。尤其她的创作历程,对热爱文学的人来说,实乃恩赐和良机。

而当进入正文,读到第一篇,1918年8月4日,星期日,我已经迫不及待写出感受了。

好象随意日记,却是精美文章,主题集中,动作连贯,连我都不得随时用走珠笔划出重点。最后如大家看到的,几乎每一句都是重点,都值得学习和效仿。

作家的高明之处在于,能讲普通的一天,一事,一物生动有趣的展示出来,并赋予他/她的角度和意义。

我发自内心佩服这样的作家,甚至读过伍尔夫第一篇日记,在我的心目中,她已经取代之前的偶像马尔克斯,与大仲马并肩站在一块。

因为我最爱读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里面设计古代法国英国的人文地理和人物,居然同伍尔夫日记里提到的写法,一模一样。

这个发现,世界上目前没有,将来可能会有。

就像2000年元月,我看完莫言的《蛙》以后,在书后面写了一个页面的读后感,成功预测他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仅仅看记录日记,她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看法,一篇日记,足以匹敌任何一篇著名杂志《巴黎评论》的文章了。

她这种文采斐然,浑然天成,“孩童似的自发式写作”,直追另外一个文学偶像毛姆,本书也恰似他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两者水平和写法出奇的一致,可见文学没有藩篱,并且他俩是同一天生日,不过毛姆比伍尔夫出生早活的长。

那么,看伍尔夫会收获什么呢?

首先,你会了解她那个时代和社会环境,算是大开眼界吧!

其次,你会了解一个女作家甚至作家,生活情况怎么样,或者换句话说,他/她们是怎样生活的。

再次,你会学习她表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可易得,非要你自己实践不可,写作和对生活的感悟力,和老子的“名”是无法言说的。

总之,这是一本文学词典,作为枕边书有空翻翻,大有裨益,你的人生从此不同,因为你知道了,这是别人不知道的。

如果再细微思考,你会发现,人类之间的天资禀赋与生俱来,很多人为什么生活艰难?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更无法运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实现对他人的降维打击!

伍尔夫、 毛姆成功地挖掘了自己的天赋,写出天才般的作品,并影响后世的我们。

为什么写作能够治愈?这是一个写作问题,也是一个心理问题。

这种状态,能够起到冥想和静坐的效果。

当我们刚刚经历一些痛苦,比如亲人去世,朋友离去,生意失败,恋人变心,你会一度痛苦不堪,有些人甚至终身走不出来。

然后,将痛苦写下来,原汁原味地描述出来,这等于将内心的想法和世界,展示在电脑中或者纸上,这是心理疗法的一部分。

心理疗法是,当你想放下心结,那就给放不下的那个人写封信,信不必寄出,只需要写出来,当情绪疏放以后,将信删除或烧掉,你的心结自然解开。

本书作者伍尔夫正是在陷入抑郁症和精神崩溃时,用写作来治疗,只是当时她不知道,这是心理学疗法的一种。

因此,书名恰如其分。

当我们读起《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阅读也是写作的一部分,也是通向疗愈的通道。

无论你是什么人,从事什么职业,读读这本书,读读伍尔夫,总是一件快乐的事。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

8.9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著 [英]伦纳德·伍尔夫 编著 / 2024 / 中信出版社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读后感(篇十五)

伍尔夫曾说:“也许我不会变得‘著名’或‘伟大’,可我要继续冒险,继续改变,开阔眼界,拒绝被人践踏,拒绝墨守成规。重要的是释放自我,不受限地找到自己的空间。”

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的女性,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值得我们投去钦佩的目光。虽然身在20世纪的社会中,但毋庸置疑的是,伍尔夫的思想远远领先于那个时代。

她在笔耕不辍的日常中,一方面留下了《达洛维夫人》和《到灯塔去》等经典小说;另一方面,也用日记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些日记中的文字像是她人生的琴弦,所有音符都让人动容。

伍尔夫的一生陆续写了40多年的日记,从15岁生日前夕开始,一直到结束生命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如果要了解一位作家的创作心路和精神世界,日记是通常被认为是最佳途径。

最近,中信出版重磅推出了迄今最全的近40万字版伍尔夫日记选——《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

《写下来,痛苦就会过去》

[ 英 ] 弗吉尼亚·伍尔夫 / 著 [ 英 ] 伦纳德·伍尔夫 / 编著

宋炳辉 吴欣 / 译

中信出版社,2024年1月

本书收录了 1918 年至1941年属于伍尔夫的珍贵日记,一共500多篇,这些文字见证了伍尔夫36岁至59岁,从盛年到离世,24 年间的时时刻刻。

相比市面上的其他伍尔夫日记选或散落文集中的日记片段,这本更加全面,内容更加完整。

更可贵的是,这本日记选由伍尔夫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编选。伦纳德一直支持着、肯定着伍尔夫的写作事业。“我认为弗吉尼亚是一位严肃艺术家,她所有的作品都是严肃艺术品。”伦纳德认为,伍尔夫的作品永远值得反复阅读和研究,这也正是出版此书的重要缘由。

这份来自至亲至爱之人的梳理,更是蕴藏了一份深情。

我们可以看到她如何踏过荆棘,身为女性作家的她其创作几乎受到了与称赞分量相当的诋毁,一边是“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另一边是“搜肠刮肚地在文章和评论中寻找自己的名字”;

她会“毒舌”评论名家之作,跟随她的日记我们几乎能够获得一份绝妙的阅读清单;

她在日记中也记录了陷入抑郁症和精神崩溃的历程,坦陈自己在黑暗中的挣扎与求索……

在真实的生活片段、艰难的写作经历,以及作为女性创作者的挣扎中,我们得以窥见伍尔夫的思想碎片。

“我要么是位伟大的作家,

要么就是个傻瓜”

1919年1月20日,星期一

然而,我很清楚记这种日记不算写作,尤其因为我刚刚重读了这一年来的日记,那种肆意和杂乱让我震惊,我写得飞快,晃晃荡荡,有时又戛然而止,让人无法忍受。不过,如果不是写得比最快的打字机还快,如果允许我停下来思考,我就不会再写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它能帮我记下一些我在犹疑之际会丢掉的东西,而那些东西可是灰堆里的钻石。

这是伍尔夫在当天的日记中写下的文字。那些被记录下来的日常,日后回头看,就是庸常人生中“灰堆里的钻石”。

她说:“我要么是位伟大的作家,要么就是个傻瓜。”

1930年12月2日

反省:搜肠刮肚地在文章和评论中寻找自己的名字,大概是不光彩的。但我却经常这么做。

1937年,

6 月 14 日,星期一,《岁月》保持畅销书第一名的位置。

7 月 12 日,星期一,《岁月》仍占据畅销书第一名的位置,

持续数周。

8 月 23 日,《岁月》排名第二或第三,已有九个版本。

昨天,10 月 22 日,《岁月》的排名垫底了。

难以想象,这位如今缔造了20世纪文学里程碑的女性,也曾在书桌前时刻关注自己的作品销售榜单情况啊!

除了这些写作的日常,伍尔夫也记录下了自己的阅读日常,毒舌评论各位大家的创作,时而发出不屑一顾的吐槽,时而发出仰慕的慨叹。

读过乔伊斯大名鼎鼎的《尤利西斯》,伍尔夫写道:

1922年9月6日,星期三

我读完了《尤利西斯》,而且断定它不是一部成功之作。它确有过人之处,但构成却显得低劣。这本书结构松散,内容贫乏,表面自命不凡,实际上,就表情达意和文学底蕴而言,都教养不良。我的意思是说,一流的作家应该严肃对待写作,不能太过卖弄、炫技或追求轰动效应。

作为“资深普鲁斯特迷”,伍尔夫写道:

1924年4月8日,星期二

与普鲁斯特相比,我的成绩简直不值一提。最近我正读他的书,如痴如醉。普氏的特点在于将极度的敏感与极度的执着结合起来,他甚至能注意到蝴蝶翅膀颜色的微妙渐变。他像羊肠线那样坚韧,又像振翅的蝴蝶那样短命。我想,他既能感染我,又能影响我,让我嫌弃自己写出的每一个句子。

当然,伍尔夫有时候也会拖延……

1921年,11月15日,星期二

这真的,真的,太可耻了——11 月份已经过去十五天,我却没写任何日记。

1929,3月28日,星期四

的确挺丢人。新年过了这么久,我才开始记日记。

“我估计自己命中注定要受人非议”

成为伍尔夫要经历怎样的荆棘?

一位女性想成为自己,需要经历怎样的批评以及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伍尔夫的日记,给予我们每一个想成为自己的女性以非凡的勇气。

虽饱受评判,但在自我怀疑、不断自省、对“差评”既痛苦又不屑的复杂心理下,伍尔夫仍选择相信和坚持自己。创作对于她来说痛并快乐着,这是一个作家的内心写照,这份快乐和苦痛也是每个人为内心追求而上下求索的真实写照。

电影《时时刻刻》剧照

有人评论伍尔夫“属于多愁善感的女流之辈”,甚至有一位伍尔夫称之为B 小姐的人,在《细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攻击她,甚至说“伍尔夫是很糟糕的作家。”

即使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出版之际,伍尔夫也会深深地陷入自我怀疑:

1929年,10月23日,星期三

……我想在《一间自己的房间》出版前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摩根不愿发表意见似乎不是个好兆头,因此我怀疑作品中有我最亲密的朋友所不喜欢的女权主义笔调。我猜测,接下来,除了利顿、罗杰、摩根等人的那种含糊其词的评论外,大众是不会有什么反应的。报界会不温不火地谈谈它的魅力和轻快笔触;别人会攻击我是女权主义者,并含沙射影地指责我是同性恋。西比尔会来请我吃午饭,我会收到一大堆年轻女士的来信。我也担心这本书不太会被当回事。

在写作《雅各的房间》的时候,伍尔夫谈道:“此时此刻,我本该写《雅各的房间》,可我没有。还是让我记下原因吧——看来,这本日记倒成了我的贴心知己,尽管面无表情。其实,你看,作为作家的我太失败了。我落伍了,年纪大了, 干不动了,没什么头脑。别人都是春风得意,我的书却在未成熟前出版了,受尽冷言冷语,成了受潮的烟火。”

电影《时时刻刻》中的伍尔夫形象

在日记中她写道:

1921年,4月8日,星期五

也许治疗我的唯一途径就是培养一千种兴趣——如果写作这种兴趣被糟蹋,我还可以立刻将精力转移至阅读俄文或希腊文著作,去读报、种植园艺、投身公众事业,或者做某种与写作无关的事情。

在坚持创作出《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墙上的斑点》等作品时,一个内心强大的伍尔夫逐渐成长起来。

1927年,12月22日,星期四

我的梦境常常关乎我自己。要想纠正这一点,摒弃那尖刻得可笑的小小个性,忘却名誉观念及一切,就得多读书,洞察世俗,勤于思考,更有条理地写作。更重要的是,要让工作填满生活,试着隐姓埋名。可以与孤独相伴,或静静地谈天,不过分炫耀。用医生的话来讲,这也是一种“疗法”。昨晚的聚会真是相当无聊;现在倒挺好,能一个人待着。

每一天她所记录的日记,她在“时时刻刻”中经历的所有命运馈赠的苦难与荣誉,都在回应一个生活的目标,那便是“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一生的精神伴侣

伍尔夫在写下这些日记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它们会公开出版。伦纳德作为她一生的伙伴,他同样认为,以摘录的形式出版日记或书信并不可靠,经过删减的片段,总会或多或少地曲解或掩盖了日记作者的真性情。

然而,伦纳德依旧选择了为伍尔夫整理、摘选这本日记选,因为他期望有更多人能够深刻地理解、研究伍尔夫的文学作品。

编选时,伦纳德心中的标准也均与伍尔夫的创作相关。在为本书所写的序言中,他写道:

“我仔细阅读了这二十六卷日记,然后摘录并编订了这本日记选。它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弗吉尼亚的写作相关的内容,还包括其他三类日记内容。在第一类中,她明显将日记当作一种练笔或实践写作艺术的方式。第二类篇幅较短,且与她的创作没有多大联系,但我有意将其选入,为的是向读者展示她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何人与何物的直接影响,比如她艺术创作素材的出处。第三类是我选定的一些批评文章,她在其中记述了她对所阅读书籍的评论。”

伍尔夫与伦纳德

对于伦纳德而言,这本书所呈现的伍尔夫,是作家、艺术家、评论家,也是妻子、朋友与事业上的伙伴。

在伦纳德的支持下,伍尔夫谈道“当我全身心投入创作时,我只想散散步,与伦纳德一起自由自在地过着天真纯朴的生活,做些习以为常的事。”

在伍尔夫的笔下,她依然非常感激伦纳德为她所做的事情。

对她作为一个“非传统”的妻子的理解:

1921年,8月18日,星期四

可怜的伦纳德,我听到他开着割草机在那儿来来回回地忙活。因为像我这样的妻子得关在笼子里,外面用把锁锁着。她可会咬人呢!还有,昨天一整天他为我跑遍了伦敦城。如果我真是普罗米修斯,尽管脚下的岩石坚硬不堪,牛虻刺得浑身生疼,我仍该感受到爱意和关心——那是再高贵的情感都比不上的。不过,8 月份就这样荒废了。

对她作为作家的创作的鼓励:

1936年11 月 5 日,星期四

奇迹出现了,昨晚大约十二点,伦纳德读完最后一页,却无法开口说话。他哭了。他说这是“一本最出色的书”——与《海浪》相比,他更喜欢《岁月》。毫无疑问,一定要让它出版。我见证了他的情感和他的投入——他一直读啊读,所以我对他的看法没有疑虑。那我自己是怎么看的呢?不管怎样,此刻伦纳德为我带来了巨大的宽慰。这个从星期二开始的反转,让我兴奋得几乎不知道是该脚着地,还是头着地。这种经历还真是前所未有。

伍尔夫每本书的创作完成后,伦纳德几乎都是第一个读者,他的评价总是能给伍尔夫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灵宽慰。

在她写完自认为晦涩而折磨人的《海浪》后,伦纳德读过手稿后毫不吝啬地赞美:“这是一部上乘之作,而且是你作品中的扛鼎之作。”这让伍尔夫卸下了心头大石。

在日记中,伦纳德的名字偶尔出现,没有罗曼蒂克的甜言蜜语,但日常深处的细小片段,却能感受到两个人最深的爱意。

所以,这本书也揭示了伍尔夫与丈夫伦纳德,作为生活上、事业上、精神上的伴侣,相知相爱、相互支撑的两性关系。

甄选 500 多篇日记

近 40 万文字

上册与下册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