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认出了风暴》是一部描写女主角在人生低谷时勇敢面对挑战的小说。故事中,女主角经历了种种困难和磨难,但最终通过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行动,克服了困境,找到了自我。小说表达了人生中困难与挑战的重要性,以及勇气和坚持的力量。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一篇
过去我不懂萧红,现在才开始慢慢理解她。读《苦杯》到“已经不爱我了吧”那里,心里忽然漫上了痛楚,像被什么东西戳到了心脏似的。想起《她认出了风暴》里有这么一个章节名——“寂寞是她的星座”,看了深有感触。萧红的一生也确是颠沛流离的,我没有仔细研究过萧红,只觉得她的诉求应该只是安定的生活罢了。可怜她一生心有所依的时间太短,实在太匆匆,萧红的生命在31岁时便落下了帷幕。但我私下里希望萧红以另一种更坚强更理性的姿态停驻在我的心中。我想看见她作为旧时代的叛逆者趟过呼兰河,我想听她轻轻吟诵:“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二篇
萧红,悲惨的女人,从小就得不到家里的爱,唯有一个慈祥的祖父,也早早的去世了。
她离家出走,与家里决裂,逃避婚约。为的就是能自由的追求属于自己的爱,一路上磕磕绊绊,满是荆棘。苦难、残酷都不曾离她远去。面对生活的现实,不得不向自己一直在逃避的束缚,逃避的感情低头。投靠自己不爱的未婚夫,结果在她怀孕期间,不辞而别。
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血肉来追求爱,寻找自由。可是偏偏事与愿违。一起相濡以沫、共同对抗苦难的一生挚爱没能陪她走到最后。这给她的打击是无法言语的。
人来人往,兜兜转转,在她去世的时候,心灵还是孤单的,没有依靠的。
可悲、可叹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三篇
三星给的是书的装帧和设计,不是内容。
特意看完了电影才回来评价这本书,遗憾的是之前认为尚有原创的部分,其实也不过是电影里的独白和叙事。
汤唯的萧红是混杂了天真、隐忍、热烈、悲哀等复杂情绪的一种塑造,而她明显时髦过了头的造型也预示着这是又一部注定不会太成功的传记片。围绕着汤唯展开的一切想象淹没了所有可能有过的真实,就像某个评论说的,消费完了张爱玲、林徽因,现在轮到萧红了。
在这本精美的小册子里,贩卖的也不过是现代人对所谓黄金时代的美好想象。它是那么动人心彻的浪漫,连痛苦都是浪漫的,以至于要用最好的纸、最漂亮的颜色、最考究的配图加上最萧红的文字来迎合怀揣着浪漫想象才会掏钱去买这样一本书的读者的胃口。
不是不好,但也只适合对民国怀有浪漫情节和幻想的人。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四篇
从《黄金时代》爱上了这位女作家,这位萧红先生,爱她笔下的生死离别,世事沉浮,人情冷暖,爱她的黄金时代。看别人对她的每篇小说的解读与评论,那些阐述里仿佛大家都读懂了她,可有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她体会她不可复现的一生。
写作,一直写,用生命来写,用书写来对抗,用书写来遗忘。命运的颠沛流离还是让她永恒失去了取暖作伴却会将彼此刺痛的刺猬。人世如大山大海,风波不定,命数终难解。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灵魂,应当靠自己去走完该走的人生旅程,不论是追求自由亦或是爱情。
这是一个顾此失彼的过程,在拥有的同时也会失去,心心念念,亦步亦趋得到了努力想要的,那些原本不重要的东西又浮了上来,成为萦绕于心的遗憾。
执念,就是这样一种反反复复催人肝肠的轮回。寂寞是她的星座,她认出了风暴。仍将埋葬在了风雨中,那悲壮地、凄美地、响彻心扉的乱世和爱情的腥风血雨中。
爱她,也许是因为像她,故而理解她,懂得她,故而钦佩她,赞赏她,故而羡慕她,心疼她,故而爱她,心疼她。爱她,仿佛倾注着对自身隐藏起来的关怀,找到了契机抒发自己。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五篇
同学看完萧红的作品告诉我,看得太郁闷了,看完心情很不好,有点窒息的感觉,我看完这部改自电影《黄金时代》的“剧本”,心里也不是滋味:那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命运多舛,一生颠沛流离,最后英年早逝。
现代文学史上有名气的女作家不多,在冰心、丁玲之后,当属萧红,而萧红的文学作品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和穿越时代的强大内力,这和她的性格有关,当时她本领打算跟随丁玲去延安,却因为对自己的生活有着独特的体悟而没加入革命队伍,她一直与政治保持着谨慎的距离,所以她的作品几乎多少政治色彩,这与当时的左翼文学作品非常不同,以至于今天有的文学评论家对她的作品还评价颇高,因为她的作品是真正走在了文学之路上。
也许是因为她自己的遭遇坎坷,几次在生死与饥饿线上挣扎,因而她的作品会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悲凉,正是这种悲凉引导读者思考。而她本人与几个男人的情感纠结以及她与两个男人孩子的身后事都成了历史谜团。她大胆反叛家庭的包办婚姻逃离,却因为没有经济来源而投降,在无助的时候委身于曾经叛离的未婚夫,身怀六甲之后被抛弃,在危难之际认识了萧军,并与萧军同甘共苦,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并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但萧红与萧军在这样的日子里感情的裂痕却越来越大,最终分道扬镳。这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子,用与另外一个人的迅速结合逃避现实的情感问题,却始终没有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与萧军、与端木蕻良、与骆宾基的情感纠结,两个孩子的下落都是历史之谜……这个受尽苦难、遍体鳞伤的女子对很多事情上都缄口不言,或许沉默是最好的保护和疗伤。
这本《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是根据电影《黄金时代》改编的,里面配有取自电影的插画,特别是关于主演汤唯的肖像画,或许真实的萧红未必如此,但通过演员的精湛演技我们部分还原了这个乱世中的薄命女子。我们跟随着她的人生轨迹经历了社会的动荡、战争的残酷、情感的纠结与人性的复杂。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这是萧红自己说的,她对自己命运的认知很透彻。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六篇
萧红趟过呼兰河的一刻,就注定了告别。仿佛在这一刹那就分割了她的前世今生。写下《呼兰河传》的萧红,把满纸思念铺开的瞬间,她是否知晓自己与故乡的就此隔绝。那是再也不可触及的原乡。抑或,这样的书写,原本就是为了告别?
萧红的命运在今时今日被人们如此强烈地关注,个中缘由难以堪破。但究竟有多少人是读过她的文字才开始对她发生兴趣的呢?我想,可能不多。对一个女人的命运的观望与喟叹大概远远超出她身为作家的这一身份。何况,叛逆、逃婚、未婚先孕、多角恋,这些词永远能触动人们最敏感的神经。我认为,宣传中的漂泊、传奇都远不足以囊括萧红的一生,这些在后人口中日渐熟络的字眼,想必在萧红的心中已是了然、淡然。认出了风暴又如何,狂风暴雨中摇曳的叶子,不过仍是随风凋零罢了。
《黄金时代》长达三个小时的叙述,说来说去不过是“孤独”二字,有谁会耐得住这样的“孤独”呢,所以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情有可原。身边亲人也罢、爱人也罢、朋友也罢,在萧红的生命中不过是来来往往罢了。何况这些看客。穷困潦倒的生活、创痕累累的感情,说到底都是一个人的耐受。只不过,在这样的走势中,萧红时而清醒时而陷落。浮浮沉沉,终不得靠岸。
《她认出了风暴》这本书是同名纪录片的改编。总体不失不过。倘若对纪录片和汤唯、冯绍峰等一干明星感兴趣的读者,当可一观。书中的插图、以及各色附赠卡片都是剧照。想来有喜爱者十分乐意收藏。
我想,这总算也是美事一桩。与《呼兰河传》放在一处,可以两相映照。如果你果真对萧红的文字心有呼应,如果你果真对一个人的命运心有戚戚,收下这本书,回观《呼兰河传》,我想,百般感触当在心头。“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但敏感细腻如萧红,认出了风暴又能如何?“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在时代的屋檐下,在命运的手掌中,饶是百般腾挪,也是终要一步步 走向悲剧的吧。在萧红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有意无意间也就写下了自己的宿命——“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在“严冬”肆虐的时候,“大地”能有其他选择吗?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七篇
从网上百度了下,《黄金时代》是今年十一的重头戏,这部集合了许鞍华、李樯、汤唯、袁泉、郝蕾等人的关于才女萧红的电影,还没公映,其实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了。好多人说,萧红不如汤唯漂亮,我倒不这么认为,演员在于气韵和气质以及对自己所饰演的人的理解。看萧红的照片,我觉得可能在那个年代,萧红也算的上一个美女吧,关键是她的才气。她所开创的战时的女性写作意识流的先河。正是苦难的生活成就了作为作家的萧红,然而,作为一个女人,几多的不幸,也只能自己体味了。
一直以来,我其实都是觉得萧红作为一个人来说,是有很大的性格缺陷的,当然,她的悲剧,和时代大背景是分不开的,和她的人生境遇她的家庭也是分不开的。在弥留之际,她所心心念念的还是一生和父亲这场战争,可见在她的心里,并没有她所言说的对家庭那么洒脱——那样的家庭是回不去的。于是就逃开了,越逃越远了。用现代心理分析来讲,越是那样表现不在乎反而内心是越在乎的,特别是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她似乎把自己用力活的人生都加了个注脚——和父亲的战争。那种求生的欲望,又让这个才女充满了遗憾和无奈——要丢盔弃甲了,要在父亲面前输了啊。这些似乎也能在她人生的某些阶段看出些端倪来,比如和萧军的感情。萧红曾经形容,他变成父亲了。在对父爱的期望和求而不得的失望中,萧红经历着几段感情,似乎都可以追溯到童年对父爱的那种渴望和失望的纠结中。比如对萧军,人生最后的阶段,她还笃定的说,如果是萧军,一定会来救她的。我总觉得萧红在爱情上,是有些许天真的。在很多书籍的描写中,她奔逃家庭这段也感觉太过任性,父亲并非那么绝情,而是女儿自以为父亲绝情而选择的主动拒绝。所谓成业萧红败也萧红,如果没有当年的叛逃,也许历史上会少一个优秀的女作家,多一个呼兰河畔的怨妇而已。
萧红的一生都处于颠沛流离,就像萧军所说,她为人处世很天真,对于政治的不敏感也恰恰造就了她清新的笔触。我始终认为在上海的时候,萧军是有些自卑的。作为一个大男子主义粗犷的男人,尤其以自己是萧红救世主自居的这样的一个男人,他是忍受不了萧红才华高于自己的设定的,明里暗里的潜意识就要打压这个女人,萧军未必理解自己晦涩的心理,萧红却因此而苦闷。对于端木和萧红的感情,我始终认为萧红的最后的理解有些许偏差,毕竟她那个时候是个病人,所以更加敏感也情有可原。我倒是觉得端木可能是更理解她的人,只可惜她全身心的爱早就付给了萧军,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人总会想念那些念念不忘的感情,对于端木,除了渴求温暖与安定,萧红又有多少的爱呢?
对于这个英年早逝的才女,不要苛求的太多,她留下的文字,就是最好的礼物,给这个世界。至于活着的那些男人所说的那些,我始终不屑,萧军的,尤其是骆宾基的,倒是端木,所言甚少,至少这一点,寄托了对萧红最大最深沉的尊重和爱。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八篇
在时代和内心的风暴中,她一点点地蜕变成了萧红
——评《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常楠
一直以为:萧红是个有力量的女子。这力量,既成就了她,也毁灭了她。正是这股发自内心的力量,使她不能像普通的女人一样安于外界、安于命运,甚至不能安于自我。这种力量是如此强大,强大到了令她自己都不能驾驭自己的程度,驱使着她不顾一切地冲撞着各种各样的阻碍,直到把自己冲撞得遍体鳞伤。但也就是这种力量,使她成为群星璀璨的“东北作家群”中最为明亮的一颗,也使得在她生命中出现过、与她厮守过的那几个同样出色的男子,在她的映照下黯然失色。
在描述萧红生平的电影《黄金时代》上映之前,有关《黄金时代》的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率先上映,江天雪意的新书《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则是这部纪录片的文字版。从表面看来,它不过是市面上诸多解读阐释萧红的书籍中的一种,但却能以诗意的笔触,从容地叙述萧红在时代风暴和内心风暴的裹挟下的孤独与彷徨:“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聪慧敏感如萧红,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一个时代是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在这样一个崇尚自由、个性解放的时代中,她活过、爱过、写过。但即便是萧红这样有力的女子,在这样一个激烈动荡、战火纷飞的时代之中,也显得如此茫然无助,她曾经得到过,却又最终全部失去。对于这样的一个“黄金时代”,萧红无疑是爱恨交加的,作为女人,她恨这时代,正是这个时代,使她永远地偏离了普通女人的生活轨迹,一生都在流浪颠沛中度过,又多次遭遇疾病、离别、失子之痛;作为作家,她又爱这时代,正是这个时代,给了她追逐自我,抬笔写作的机会,又给了她足够丰富传奇的阅历来进行抒写。就在这样一个充满苦厄而又不失精彩的“黄金时代”中,少女张迺莹逐渐认出了盘旋在时代上空和自己内心深处的风暴,并在风暴的席卷下慢慢蜕变,直至最后成为了作家萧红。
萧红的一生,总是避免不了与男性的纠葛,而这种纠葛既把她带出了小城呼兰,也像阴云一样地笼罩了她日后的生活:初识陆哲舜,是他把她带到了北平,使她第一次看到了故乡东北之外的世界;再逢汪恩甲,她彻底挣脱了家庭的束缚,却又落入了命运的陷阱;没有了萧军,萧红便不成其为萧红;端木蕻良的出现,带给了处于感情痛苦中的萧红些许安慰,也带给了她无限的惆怅与矛盾;而骆宾基不懈的守护,更是让弥留的萧红感受到了最后的温暖。对于萧红来说,每邂逅一个男人,都意味着每一次命运的转折,就像是蜕掉了一层皮,既升华着自己也伤害着自己。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九篇
走吧!还是走。
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运,
为何又希求着安息。
——萧红
最爱的就是萧红写的这句话,总觉得里面有着她的无法诉说的伤痛和所有的经历情感。萧红,她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地位,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称为丁玲的接班人。而且她还开创了自己的文章风格,在当时的固定文风独树一帜的出现。她的才华横溢让她被人们记住,也是她的才华让她得不到自己的所爱。她的一生,人们多用挣脱牢笼、落难佳人、英雄救美、命运多舛、漂泊无依、寂寞早逝等词来形容,而她也确实如她自己所讲述的那样,有着流水般的命运。
父亲吝啬冷漠疏远无情,是一个贪婪的失去人性般的人物。在此影响生活下的萧红一直渴望着人性和自由。自由是逃离,逃离父亲,逃离包办婚姻。她努力了,却失败了。当看到她用“我幼时有个暴虐的父亲,他和我的父亲一样了!”来写着她的爱人的时候,不知道有着怎样的无助和绝望。萧军是她在最困难和物质的时候遇到的男子,是她浮荡在苦海时捞到的一块坚硬的礁石,是将她的生活来去新的一片天地的人。他们相识短暂却一见如故。在命运的节点上,是萧军让萧红脱离险境,看到她文学的才华,鼓励她涉足写作。这样的启蒙者和救赎者却在成为爱侣后, 无法共生。世界最了解彼此的两人,却如同刺猬一般的一旦靠近便刺伤彼此,鲜血直流。萧红是爱萧军的,觉得他是可靠的,这个想法一直在她脑海中,直至她病种去世都如此的相信着。可是离别后,他们却是再也不见。
在萧红的一生里,待她真心的有过几人,萧军算一个,端木算一个,还有陪着她走过最后时光的骆宾基也算一个。端木是一个完全不同与萧军风格的男子,英俊儒雅细心体贴且家境富裕。我曾觉得和如此男子一起,萧红一定是幸福的。可是,却不是。萧红这一生怀孕过两次,当她怀着别人的孩子时她遇到了萧军,而当她怀着萧军的孩子时却又跟了端木。在她身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异乡奔到了异乡,穷形尽相的乱世让人们都命如飘萍。为了病中的萧红,端木在外奔波周旋,无力与在她的身边陪伴。不知道他以一个怎样博大的心放纵骆宾基出现在萧红身边照顾呵护。最后的萧红脆弱、敏感、回忆蔓延,她说端木:我们不能共患难。因为她的心她的情依旧牵系天性刚猛焕发着英雄主义的三郎(萧军)。患难之中人知所为既代表人心。曾经叛离不羁、执拗热情的萧红,看着死神离自己越来越近满心绝望和委屈的说着: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爱情之于她,是空气;创作之于她,是信念。一生都在逃亡,一生都在奔跑,一生都在寻找。走过寂寞喧闹走过红尘万丈,最后她在的黄金时期永远的停留下来。任世间风云再变,风雨潇潇,她永远的停留在了那个民国时代。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十篇
“女人不是生来就处于第二性的位置,是男人的决断和女人的拱手相让才使她们失去了主动性的权利,成为补偿性的事物,萧红临死都没明白这一点,她的不幸不是因为她是个女人,而是太把自己当成男人所界定的女人。“
在读这本书前,刚读过月下的《此生就是爱就是痛》。在这本传记中,月下对萧红一生的评价如是说。电影我还没有看,但单就《她认出了风暴而言》,读完之后我也深有同感。
其实说来很惭愧,此前接触萧红的作品并不多,对萧红其人我也不了解。近来会读萧红的书和传记,也是因为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随着《黄金时代》的上映,在圈内又引发了一阵关于“萧红”的讨论,电影对于图书的拉动又一次成为了业界讨论的新闻点。读完之后,带给人很多的思考。一方面关于女性,一方面关于那个时代。
这里想提起一个微博博主,CUP女王。她的很多观点都值得我们尤其是女性去思考。
在此之前,我对萧红没有一点好感。学妹帮我去领快递,看到是萧红传记的时候,第一句感叹也是啊那个私生活好乱的女作家。这样的评价,大概是很多不了解萧红但又听说过她的人一个都会有的感受吧,譬如我。萧红幸,因为她是女性。而她的所有不幸,也因为她是女性。这其中自然有她自己的很多原因,但时代的大背景,社会的大环境,会是她即便心有所愿但也难以抗争的。
对待一个女作家,我们很普遍的会去对她的个人情感生活更加关注,如果她有什么好的作品,才顺便拿出来提一提;而对于男性,关注点似乎会大不同吧。社会就常常就是这么不公平。以前如此,现在也并没有大的彻底的改变。在今天,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很低。这里说的低地位,并非是像古代社会缠足、嫁娶那般赤裸裸,而是人们那种“女性作为男性附庸的存在”的潜意识。
女人,你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是你是你在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妻子、母亲、孩子、同事……这样讲似乎有一点绝对,但是若是活在别人定义里的人,也是做不好自己所承担的其他角色的吧。
电影我还没有看。据说票房不佳。不知道下线了没有,没有的话最近一定要去看一看。
与其说是想看萧红,不如说是想看导演是如何反映那个时代。尤其是鲁迅。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鲁迅的文章因为最初是以课文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课本里、考试中,反而让大家对其提不起兴趣,并觉得晦涩难懂和无聊。而随着年级的增长,慢慢步入社会,经历越来越多,才会真正体会先生文章的价值所在。
而对于萧红来说,鲁迅先生对她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在萧红的传记中,我也看到了我从未见过的先生,让人从心底里油然升起敬意。而那时的友情、长辈对晚辈的关照与提携,对文化、祖国的真挚的爱,也让人深深被打动。
想起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十一篇
通过这本书,重新认识了端木。
虽然看了很多次《黄金时代》,但是对于端木的误解是随着萧军以及他们朋友对于端木多少的排斥而排斥的。尤其是后来他在萧红病重的时候常常好几天都不现身。
但是通过作者的另一个角度,解读了端木的行动之后,似乎更理解了端木和萧红之间的结合。
如果说对于萧军的爱意是相信萧军知道自己身处困境依然回来接走自己的话,那么只能说萧红对于感情,实在是单纯得不得了,而且,就像她对于自己女性的身份认同一样,不能说充满误解,但无疑是延续了那个年代的女性价值观的。
即便她是个在别人眼中打破常规,看似潇洒的女性,女作家。可是她骨子里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还是同女性本身所具有的特色相交的,所以,她才会以“爱人”的身份去关心萧军。
而萧军在她最无助需要出路的时候帮助了她,又同她一起渡过了那些饥寒交迫的日子,因此,他们之间的情感之于萧红来说,是一种本质上应该要天长地久的。可萧军偏偏不是一个会跟她天长地久的人。
萧军打心里并不觉得她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妻子,而只是一个他救过的女人罢了。在这一点上,从他最开始去见萧红时的态度到后来晚年对于萧红的回忆中都可窥见一二。萧军的大男子主义无疑是让萧红最痛心痛苦的地方。
萧红的细腻需要被人看到,被人去抚摸,可萧军却在抚摸别人的红唇了。萧红的苦闷时自然的。而这个时候,萧红的创作又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萧军的局限或者说原本萧红走的路子和萧军就不是同一个路子。可萧红被别人的认可使得萧军变得不爽了。在萧军看来,萧红的创作是受了自己鼓励才激发的,无疑,那是在最饥寒交迫的时候唯一能摆脱困境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了,萧红就是用这种方式在渡过那些寒冷、饥饿、疼痛的夜晚的。
而端木的出现,更像是萧红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的精神需求。因为此时,萧红的身心均在于萧军的生活中被挫伤,而萧军却不以为意。端木的细腻正是抚慰萧红伤口最好的良药,或者不能说最好,但一定最适时。因此,在战乱,国家面临的抗争之前,萧红选择了安逸,而不是她年少时也曾投身的革命事业。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萧红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一个人。
而端木也算是够勇敢,接受了这样一个女人做自己的妻子。而他同萧军最大的区别应该就是,在新婚之夜,顾及到萧红的身子而没有做出伤害她的事,这在萧红看来,更使得端木善解人意了不少。由此也可看出,端木是一个值得托付的良人,这也是后来他能做出为萧红吸痰这样举动的原因吗?他对于萧红的爱意,是很纯粹的。不同于萧军的粗狂和热烈,他更在乎萧红能不能健康,但关于健康的问题,萧军似乎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他并没有细节的关注到。
所以,这本传记更像是揭开了萧红同端木这段感情的谜题。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无从知道萧红真实的感受,关于她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们无从得知,只能是从她的文字中猜测,再品味,这是遗憾。
而这份遗憾,大概促使了不断地去阅读萧红的原因吧?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十二篇
文/友竹
对萧红的了解,主要源于月下那本《此生注定爱就是痛》,月下在书后附录了很多关于萧红研究的专著和文章,有时也会找来看看,于是对这位传奇女作家的一生有了些了解和感触。想象中的她很矛盾:对求生有极强的意志,对现实敢于勇敢反抗,然而对于感情却一忍再忍。
无论作家是月下还是江天雪意,也无论导演是霍建起还是许鞍华,他们用作品呈现给我们的萧红一生都只是同时代友人眼中的萧红,作为后来人的我们无论阅读多少关于她的书籍,观看多少部关于她的电影,我们仍然不能完全看清楚一个真实的萧红。
江天雪意说,萧红复杂的个人魅力,有很大一部分在于她神秘的、谜一样的心理过程。谁都无法理解这个来自北国冰天雪地的财主家女儿最后怎会最终长眠在了香港。她一生都在追寻爱和理想,但她追寻的到底是怎样的爱和理想,没有人能够精准地将之说出来。
有观影人批评在《黄金时代》里汤唯饰演萧红太过漂亮,就像之前有人批评《萧红》里小宋佳饰演她太美艳一般,人们总把作为现在人的演员往想象中的萧红身上套,稍不符合他们的想象审美理想,即批评导演的离谱和演员的长相与演技。其实,对于真正喜欢萧红的人来说,是否具有美丽的外表哪有那么重要呢。
事实上,即使在今天我们看她的存照也不能说不美。如果说,江天雪意的《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里配图全是精美电影剧照,是汤唯版的萧红,那月下那本书里则都是当年萧红留下的真实影像。她的端庄大方、美丽单纯不是贫穷、饥饿和落魄所能遮掩的。老年后的萧军这样回忆1932年初见她的情景:这时候,我似乎感到世界在变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我们知道,萧军初识的萧红是个临产的孕妇。她当时正落难,蓬头垢面、身形浮肿,破衣烂衫、神情疲惫。然而除了惨不忍睹的外在,萧军发现了她的另一面。听着她的倾诉和叙述,想象着她经受的苦难和折磨,再看看她在绝境中信手勾勒的诗与画,他动容了:我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真是天缘巧合,他被她打动了,她也为他心折了。
于是,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萧军还鼓舞与引领萧红走进了文学的世界,从此文学创作伴随她的一生,而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她物质生活,也成为她精神生活的支柱。文学创作成为了一种对生活和命运不幸的抗争和救赎,让她大放异彩。并且她还很幸运地结识了一直善待她、在文学上提携她的良师益友鲁迅先生。二十出头的她已经用《生死场》博得了鲁迅的关注和高度赞扬。
萧红曾将鲁迅比作自己的祖父,那个童年时代给过她最多温暖的老人,她成了鲁迅家的常客。但是生活很残酷,在萧红去日本疗养身心时鲁迅先生因病逝世了。这对她是个极大的打击,每日落泪,精神几近崩溃。另外,当时在国内的萧军恋上了好友的妻子,这情敌还曾是她的闺蜜。所以江天雪意在书里说“她的眼泪不仅为鲁迅而流,也为自己而流”。然而就在这些独饮苦杯的日子里,她也第一次预感到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是的,这就是她的黄金时代——生活令人感伤,但至少文学创作处于高峰。此后的日子已经离生命尾音越来越近,5年后她便在香港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她的一生是漂泊而短暂的,走过了许多地方,经历了好几段曲折的爱情,更为后人留下了100万字的作品。很少有作家像她那样,生前寂寞哀伤,四处飘荡;死后多年人们却围绕她的作品和人生不住喧哗,热潮迭起。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十三篇
来图书馆图个安心呀~!
临近春节,人少清静。
刷完list 1,看表近下午4点。出馆吃过饭,注意力涣散的快要落到地上去。索性罢了,不再和流淌到胃里的血液做对,丢下书本,信手拈取一本萧红的传来看。
女神就是女神,如此蹭热度的书只因攀附跌宕起伏惊世骇俗的人生经历,仍可以写的奔腾丰厚、魂牵梦萦。
书应是对电影的改遍,入门级别权当消遣,若想对人物深刻理解格物致知,还需另择他选。
世俗文学对萧红先生感情生活的关注甚至远超过于其自身作品的研究,本书并未免俗。
在男权文化在仍有迹可循的当今社会,倾向于将她塑造为一个一生颠沛流离,经历无数背叛与抛弃,追求爱情和自由但求而不得的,坚强的,悲惨的,苦情的,令人宛然叹息的民国女性角色。
从萧红自身作品以及研究文献来看,她是坚强的。这种由生活境遇塑造而成的性格,是萧红的本事,或者说她高于众人的天赋。这种人生的馈赠自幼形成。个性生性敏感,血液中与生俱来流淌对人性温暖和自由的渴望,在落后的东北和闭塞的严寒农村,以父权为代表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深深刺痛她个体的生命体验。带来的化学反应催生了叛逆与反抗的个性。甚至在成长期后,仍自然而然的主动亲近与父亲相背离的人和事,站在与“父亲”相对立的方向。甚至与恋人萧军相处的后期,萧红痛苦不堪,心灰意冷的写出作品《苦杯》,同时期对萧军讲出“你甚至像我的父亲”这般绝望的话语。诸如此类的种种际遇,世俗描绘的萧红痛苦而悲凉,将生活遭遇归结为“作品总有一缕摆脱不掉的忧伤”的根本原因,同时判定了女性角色悲剧色彩的一生。
这种评价主观而单一。
《生死场》中描绘的北方中国农村浸满血污和苦难的土地,沉滞而闭塞。女性作家纤细而敏感的艺术感受,并未有男性作家笔下宏大的叙事,有着年轻女子特有的纯净之美,描写苦难,但不病态。生与死的轮回,时空的变与不变。细致入微的笔杆,轻描淡写的撕开沉重现实的一角。没有主角,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冲突,在色彩暗淡的小农村,人们看到她超然、凛冽的眼睛,探寻与拨开黑暗中的生命纹理。一字一句旺盛的生命力在跳跃,超过一切普世定义的抗争。
而后期的作品《呼兰河传》,更充盈了“明丽和新鲜”。春天的风吹来不久,温暖的南风吹化了皑皑的雪,让呼兰河吟唱着温柔轻快的歌谣。若心中只充满悲情的作家,断不会在晚期生命的作品中,让读者感受到早期生命中如此的丰盈亮色。
网络流行的那句“真正的勇士,是看清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在我看来,萧红先生就是这样的人物。绝不是普世定义的单薄苦情的女子。若抛开作品映像的人物个性不提,执意探讨感情过往的所谓的悲惨命运,在所作抉择中,无论前期的理智,和后期的温情,在命运多舛的人生中,无不彰显着真性情和从未改变的对人生的赤诚。
从叙事诗般的小说作品中映射出的浪漫主义情怀定义,我想萧红一直期盼的,是那种青衫磊落的花红少年,眼波潋滟,温柔从容。但生活的讽刺在于,心有所念却逼她做着残酷的选择。人性是复杂的,难以一言以蔽之。在萧红最落魄的时候,向汪恩甲伸出的手,与其说妥协不如说出与理智。而后在东兴顺旅馆的阁楼,与萧军的初逢,这个略显落魄的糙汉子,流露的勃发英气,让萧红觉得亲切,他的气势如虹,让处于绝望境地的萧红心生信任。贫困加深了两个人的相濡以沫。当生活境遇转好,两个人失掉了原本共同抵御的目标,不适感便席卷而来。教科书上不会讲才子究竟有多风流,萧军的那几年,除了出书就是在出轨(ーー;)。天性如此,爱情淡后的漠然模样,只凭萧红独自消化。书里描述着“萧红的忧郁是无人能慰藉的,强烈的忧郁,像用纸包住的水,总没法不叫它渗出来。”而萧红无论对人生的思索还是先进的思想超越了同时代的大部分人,感情的来或者去,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萧红是一个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人,却不肯为自己再多要些。
萧军的粗粝狂野让她倍感疲倦,恰时出现的端木蕻良温柔细腻,肯定她的作品,这是萧军无法企及的。虽看得清端木的懦弱,但前半生感情的跌宕,对爱情好似不那么挑剔,或许安和相守足以。
命运的后续沉沦,我不想再提。
爱情的味道,本不该独一味的甘醇,甜蜜、辛辣、苦寒,应是如此百滋百味。
我想萧红先生人生将去之时,并无悔恨。她一身才情且坚韧,从不随波逐流,不是那个等待男人解救的平凡姑娘。人生绝望,那便开启下一段人生。对待感情坚持无条件信任付出,这是战士英武般萧红式勇敢。
而那些男人们,是远不如她的。爱过你,却向家庭屈服;爱过你,放不下自大和追求所谓的激情;爱过你,但过于懦弱无法承担。这些本不就是萧红的过错。她坦荡。
或许最后的最后,仍有,淡淡的意难平吧。
对于萧红先生,敬佩足矣,无需悲悯。
在《生死场》的访谈中,萧红说道,“我开始也悲悯我的人物,他们都是自然的奴隶……但写来写去,我的感觉变了。我觉得我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到应该悲悯我呢。悲悯只能从上到下,不能从下到上,也不能施于同辈之间。我的人物比我高……”
在当今社会感情选择中如此不纯粹的我们,或许需要被书中的萧红先生悲悯呢。
“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要掉下来。”
这样的萧红太沉重了。
希望留在记忆中的,永远是那个童年的张乃莹。
1911年,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的,小地主家。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北部——黑龙江——所以一年四个月都飘着白雪。
小小的她眼睛大大亮晶晶的,笑起来欢快轻骊明晃晃的,整个身子清澈透明,又美又净。唱着温柔的呼兰河歌谣,轻快的好像要飞到很高的天上去。
“晚来偏无事,
坐看天边红。
红照伊人处,
我思伊人心,
有如天边红。”
写在后面的自言自语:
看过萧红先生的生平,便可发觉“自己变得更好,一定会遇见更好的人”这句话多么可笑。遇见什么样的人,以及后续的走向本是一件随意性很高的不可预测事件。但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了。不求其他。
少喝毒鸡汤,多了解科学才是正道。
希冀自己保持赤诚,无畏苦难,在苦难给予的深刻体悟中开出纯粹的花。
一个半小时刷完一本改编自电影的书,还是要把这个电影翻出来,再看一遍吧。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十四篇
她的一生似乎被上帝按了快速键,于是乎,匆匆地感悟遍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后,就体无完肤地投入到另一个轮回里去了。呼兰河很温暖,可记录呼兰河的那个人却让人心疼。
呼兰河会永远记住萧红,但萧红或许不想再回到这座于她而言没有自由没有温暖的小城,不然她在外受尽苦楚为啥从未动过回去的念头?可她终究还是忘不掉呼兰河,因为那里安放着她的祖父——那个唯一在她悲凉的童年世界里洒下过阳光的老人;也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战乱,生活相对安宁。后来,那个老人走了,萧红也便毫无顾虑地逃离了这座试图用包办婚姻困住她的小城。
只是,她身无分文地流浪在这遍地都是忙着生忙着死忙着逃难忙着斗争的人的世界里,那无疑也只是从一个地狱爬向另一个地狱,她试图抓住爱情作为拯救她的稻草,可笑的是她与萧军、端木的爱情也无非只是多那么一些残喘的时光。战乱仓促地埋葬了她,即便她的作品再美,人们关注的也只是怎样让自己活命,一碗薄粥能救人性命,可那时的一纸小说却未必。幸运的是她那饿扁的肚皮遇到了鲁迅、舒群等志同道合之人,她的文才得以展示,她那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得以结束。萧红安逸了好些时候,她似乎又是那个能在祖父的小园子里探索的小女孩了,她终于能安心地坐下来记录这疮痍世间里人们不安的生活。要是时间可以永远定格在这些日子便好了,她便不用再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天堂与地狱间无休止地穿梭。最后,她带着那个时代给她的伤永远地走了。那一年,她才31岁。
她一生都在渴望温暖,所以在那战火连天的时代里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在写抗日激情写民不聊生,只有她在写幼年祖父的小园子。她也试图像那义无反顾扑向大火的飞蛾一样在表哥、未婚夫、萧军、端木蕻良混乱的爱中寻求到一丝丝温暖,终未果。她一生都在为实现女权而斗争,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满是对女性的赞颂……
有人说,萧红的悲剧是因为那个动荡的时代,日军侵略,民不聊生,她空有满腹写作才华;也有人说,她的悲剧是源于她的原生家庭,父亲继母未曾给过她半点家的温暖,她也舍不得那片长着黄瓜倭瓜飞着鸟儿蝶儿的小园子,只是这偌大的囚笼让她难以呼吸,她只能头也不回地逃离,索性在外面那广大的天地间胡乱活着;所以也就有人说,她的悲剧来源于她本身,她忧郁敏感,张扬而不安分,叛逆而不计后果,她身上流淌着桀骜不驯的血液,她的一生就注定不可能甘于平庸。如果硬要说她悲剧的来源,那也只怕要归结于那个时代吧,时代让封建思想在她父亲心中扎了根,时代让那个年代的文人无安身之所,时代让她性格演变如此……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应当靠自己走完该走的人生旅程。不论是追求自由还是追求爱情,有时候这就是一个顾此失彼的过程,在拥有的同时也会失去,心心念念、亦步亦趋地努力得到了想要的,那些原本不太重要的东西又浮上来,成为萦绕于心的遗憾。执念,是这样一种反反复复催人肝肠的轮回。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
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世人此后常悼文学洛神,不仅仅因为她的绯闻。
֮
她认出了风暴读后感第十五篇
这一周最令人难忘的事情莫过于周四的早上听说人大有位同学跳楼自杀了,以前听过很多这样的事,但从来没有像这一例来得那么有冲击感,因为事发地点所在的知行楼二楼自己以前经常会从那里经过,而目前自己工作的大厦也离这里很近,周三那天我是有加班到晚上7点多才回家的,在公司的时候都没听到什么从人大里传出来的惨叫声,想来应该是我走了之后发生的。我每天下班都会经过人大的东门,每天从这个门进进出出的人会有很多,所以除了漂亮的女孩子也不会对其他人有特别关注过,也不知道我经过那里的时候有没有看见那位出事的少年。一条生命就这样没了,而我们的生活也并没有因为一个人的死而改变很多。
上周除了被坠亡事件而震动,也有在重新开始读书。我觉得对于上了班的人,特别是我们这种已经到了高峰期的公司来讲,读书是件蛮痛苦的事情,因为周围人基本不怎么读书,所以他们不是很能理解读书这种事对我个人而言的必要性。如果我向主管表示我周末不能加班,需要把买来的书读一读,那么她八成会认定我在消极怠工。反而他们的一些事是我可以理解但在有些时候会感到很烦的,比方说他们会迫切地希望公司增加一点福利,偶尔拨拨公款,聚聚餐什么的,饮食文化对于中国普通居民来说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也很能理解他们通过饭局来交流感情或者分享讯息的方式。我承认自己在饭局上看着他们聊天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我融入不了这种文化里边去的,找我吃饭,要是好朋友还好,说两句真心话是不困难的,但一旦变成了部门式的会餐,那就开始有各种讲究了,活脱脱把一种享受的过程变成了一种社交行为。在家里过节和家族里的亲属聚餐的时候,我爸妈也经常数落我,人家都问你话你怎么像是个闷葫芦似的。其实让我说法没那么难,但让听的人接受我说的话就很难了,再说了,那些叔叔大哥什么的,一年中不见上几面,他们喜欢听什么我也不知道,大家的兴趣差别还是挺多的,怎么聊得开呢?就拿今年春节的时候来说,我二姨家的表弟带着老婆孩子来我家串门,在酒席上大谈特谈他带着自己的“兄弟”打拼的事情,这种略黑的话题让我怎么说?难道要我说那个谁谁谁我看不顺眼很久了,表弟你看你怎么帮我修理他一顿?不能开这个话题的,因为如果我发现真的有可能,我就真的会去做的,因为那个人实在很可恶,我想揍他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我老爸老妈快六十岁的人了,怎么禁得起儿子这个时候出道落草啊?
中国人的事好麻烦,好乱,在中国成功你是不能有大梦想的,你只能在具有远大抱负的同时学会积少成多,每往前迈一步都要考虑好前因后果,同时叮嘱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中国人的精明,就是由这样几千年的传统慢慢磨练出来的,美国人那么单纯的性格,日本人那得了便宜作死的样儿,怎么可能斗得过我们?想成功,你就要适应这种环境的,除非你决定自己不做中国人了,但从你有这个想法到最终取得别国的护照,中间都要有几百万的家产做积累的,你没这个钱,又不喜欢中国的环境,那你慢慢等死好了,不会有人拯救你的,因为我们大家普遍没有那么多钱。
很可惜,那位跳下阳台的同学,是没机会听我唠叨这些给他听了。身为一名帅哥,还是绿荫场上的好手,他或许在校外遭遇到了我们普通人也会觉得难以承受的压力跟苦楚。毕业于中国顶尖的大学,却还要经受那么多的痛苦,为什么啊?我相信这种问题还会困扰很多刚毕业的名校大学生的,以及个别像我这样,明明是从二本普通院校出来的毫无背景的人,却胸怀理想,想要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建功立业——真是有够SB的。
所以适应北京生活之后的那几个月我一直在有做梦,梦到自己又回到大学,别说,真的是比那时候成熟多了。如果真的可以这样,也不至于跟那么多好朋友失去联系了。我一直有在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把事业有成当作一种人生的理想状态,但其实那只是万分之一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或许是因为从小我们就被呵护得很好,反而接触不到真实的一面,如果我们学的第一本课本就很坦率地告诉我们,天不一定是蓝的,空气好不好,要看北京开不开会;水不一定是清的,也有可能是下午CC-A-V要来取景;美丽善良,理解你内心的姑娘,或者帅气聪明,肯对你负责的小伙,其实都是奢侈品。那我们现在一定每天会好开心,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惊喜。
突然想起来孙红雷在《非诚勿扰2》中扮演的富人李香山死之前对女儿的期望:给她存一份基金,她爱学不学,每天都能保证她有牛奶和面包吃。我要说这是父母对子女该有的态度估计会被骂,但其实不是吗?父母一代因为年代的关系没有完成的梦想,干嘛非要转嫁到子女的身上呢?你期望儿子长大后做个有钱人,但如果儿子在自己18岁时追随了艺术的脚步,开始流浪各国寻找艺术灵感,每天都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凭什么就要把不孝的罪名加到他身上呢?魔术师的儿子做了Gay,难道魔术师就该跪倒祖宗排位前去谢罪吗?
在得知了那位少年跳楼身亡的消息后,我把这一消息转给了一位我认为德高望重的恩师,可是我的恩师也认为这孩子死有余辜,不值得同情。我想老师可能是从那孩子死后,父母的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考虑的,所以我没有反驳老师。我由此想到了有一次老爸半夜从外回家,理由是同去外出打工的朋友决定回家,所以老爸也放弃了工作一起回来了。听闻此讯的老妈当然雷霆大发,当着我的面跟老爸很吵了一架,我不掩饰自己当初也有责怪老爸的念头,可事到如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三个人中最难受的应该是老爸,已迫近中年的人找不到一条能稳定为儿子提供经济支撑的路,他老人家肯定会很有挫败感。人生最痛苦的事之一,便是你明知道要去做什么,却怎么也做不到。我老爸的确不是什么有钱人,从懂事开始,也经常看到老爸为钱的事发愁,但我还是很为自己的老爸骄傲,明知难为而为之,英雄也。
如今我一个人出门在外,接近于举目无亲的状态,什么事都要自己掂量,学会去盘算,去争取,我不想让自己只满足于吃饱了睡觉,或者捧着电脑看低俗搞笑剧的状态,我喜欢看富含人生哲理的电影,我喜欢在萧红先生的文字中寻找她对生命本质的感悟,这一切都跟赚钱享福无关,所以很少得到别人的理解。别人对我这些需求的漠视常常令我感到愤怒,觉得人性被压抑,但其实人性本身就会是自由的吗?我也想找一群可以信赖的伙伴扬帆出海,可是在生活的这部剧里,我更像是被通缉着的妮可·罗宾,不断跑,不断藏,看不到活得太久的意义。我跟朋友曾戏言称我大概不到中年就会死,这样每天混吃等死的感觉反而让自己很轻松, 看不到希望,也就不会有失望了吧。
我很想跟那位没想开的同学说,一年前我因为喜欢的人不喜欢我,加上生活各方面感受到的压力,曾经半夜站在窗台上也想跳下去一了百了,可是窗外刺骨的寒风让我一下子退却了回来,所以我混到了今天;也正因为我活到了今天,我可以告诉我能告诉的所有人,你的死不是不值得同情的。它见证了一条生命的逝去,对于化解寒冷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