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七声经典读后感有感

七声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1 05:25:12
七声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9-21 05:25:12   小编:

读完《七声》,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的珍惜。文章中描述了七种不同的声音,每一种声音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记忆。通过这些声音,我们可以感知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这篇文章让人深刻思考生活的意义和珍贵。

七声读后感第一篇

看完这本书第一反应是,有钱人的生活真好。 舒适的童年环境,舒适的大学、硕士、博士,然后旅游工作,认识各式各样的人。 作者落笔是很温柔的,不管是老一辈的爱情还是年轻人的欢愉,都像羽毛一般,轻轻柔柔地触碰你。 决没有半点强硬或古板地说理。 但有些遗憾的是,我总觉得在读此书的前半部分的时候,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是很实在的,让人能从文艺的字词里感觉到烟火气息。如阿霞和他幼时玩伴的那些地方。 而当故事转到安等人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本书沦落到成了其它那些网络上所有的年青作家写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有碍观感。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意见,勿怪。

七声读后感第二篇

初读时以为是七篇类自传小说的短篇集子。读罢才发觉是一个故事的七个篇章。

毛果一路走来,见证着这世间人儿的变迁,这些人也反衬出毛果的变化。

葛亮写的是人间事,苦辣酸甜,却只是一池微澜。一均之中,间有七声。细细品味,人生路上,我们身边皆是风景。

喜欢琴瑟中的相濡以沫,喜欢洪才中的阿婆与童年,喜欢那个愣愣的反而被小心呵护着的阿霞也最痛心她的岁月磨灭,喜欢拥着马儿歌唱的英珠...

童年与亲情,葛亮的文字烂漫。余者几篇的文字情节便雕琢的略刻意些,初读心情会随之起伏,但一回味总有些淡淡的知音味道。

没有态度,没有评判,没有原因,仅仅是在讲故事而已。

七声读后感第三篇

在书城闲逛,偶然地拿起这本书,封面设计得很有趣味,信手翻看作者介绍,似乎是个有趣的人,于是决定看看。这几年来看书,都是先看作者。一个有趣的人,才能说些有趣的故事。说起来最近好像很有几个从南大出来的作家,张嘉佳算一个,葛亮算一个,而且这2个人年纪相近。是不是作家也需要土壤,也需要同类,这样的成长更快。

短篇读起来不累,每段情感都很饱满,取最精华的部分,加最好的佐料,看上去色香味俱全,吃下去味道也不错,只是少了些回味。什么时候要拿些葛亮的长篇来读读,那才是真的见功力的。

作者的遣词造句很有意思。当然中文科班出身,底子是厚的,家学也是深的。只是看到“朱古力加云尼拿”这段有些失笑,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是潜移默化。

七声读后感第四篇

看书的过程中,专程找来《New World Symphony》,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于1983年在美国写下的E小调第9号交响曲Op.95。书中《威廉》一章也有提及,沉厚持重老迈寂寞,感知作者所听所闻,悟出了幽蓝的茫茫然。还有六十年代爵士乐,Louis Arnstrong的《Hello Dolly》,适合浅吟的Sting《Field of Gold》“Upon the fields of barley You’ll forget the sun in his jealous sky As we walk in field of gold”歌声使角色立体,夕阳海风裸体,叹出天地间的孤独又情投,不妥协的独白伴着民谣吉他扑面而来。

间隙听JJ的《和自己对话》,感动于序曲的巧妙衔接带来的艺术潮涌,人潮浪涌独白蛙叫……正合“一均之中,间有七声”之意,“正是这些零落的声响,凝聚为大的和音。在这和音深处,慢慢浮现出一抹时代的轮廓。”

以少年之眼俯瞰民间,宿命出其不意地使我哀而神伤,念念不忘,却不及号啕大哭,葛亮的文字总是克制廖廓。民间的故事,人生的悲喜,不会大开大阖,再借用一首歌“人生本是无常的醒来”——《醒来》。

七声读后感第五篇

均是中国古代乐器,七声则是乐器演奏的七个音律。香港大学博物馆陈列有一件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就是均。葛亮毕业于香港大学,因此猜测书名《七声》由此而来。

《七声》,是葛亮的短篇小说集。小说以南京为背景,通过主角”毛果“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叙述。本书由七个短篇组成,按毛果的成长经历排列,从未出世到可为人父之年,记录了不同时期的故事。

本书叙述平静,贴近常态,看着十分舒畅。间有文气点缀,像是清澈溪流中偶尔出现的一尾银鱼,点出灵气和生机。在故事上,像是浮生六记,写的都是身边事,记童趣、记爱情、记民间艺术,也不避讳生活苦楚。

前四篇琴瑟、洪才、泥人尹、阿霞,可以读到从无到有的新奇,还有普通生活中的些许辛酸,生动而克制,极为精彩。行文间提及的南京地名很容易拉近距离,心中窃喜住在南京也成了一种幸运。后三篇记得是成年的一些事,似乎落了俗套,个人不太喜欢。

整体而言,《七声》无论是在故事性还是文笔上都很优秀,是本值得阅读的好书。80一代的青年作家中,韩寒有魏晋风,是个随性的人;七堇年、笛安多少有些小资情调,欠成熟;张悦然在写作技巧的研究上越陷越深;葛亮作品少有轻佻浮躁,出版《朱雀》、《北苑》两部长篇小说之后也更显稳重,似是最符合文人形象。

七声读后感第六篇

因为闲暇的时间太短,最近迷恋短篇,趁着中信出版社淘宝店的200-100,机缘之下买回了葛亮的《七声》。这是我第一次读葛亮的书,之前只知道他是一名生活在香港,长得很干净帅气的作家。

第一次翻开《七声》是低烧不止在医院挂水的时候。故事很短,很细碎,却个中饱含着深情。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年纪,读每一个故事的时候,都带着那么一种恰如其分的代入感,没有任何说教,没有任何厌烦感,快速的进入角色,仿佛自己就是“毛果”,经历了那些称不上传奇的经历,滔滔不绝说的都是些身边的家长里短,没有悲壮的大时代巨变,更没有波澜壮阔的变化,一切都是淡淡的,像一汪泉水一样,生生不息,源源不断。我被爷爷奶奶的爱情感动的而流泪,洪才家的家长里短,尹师傅的生不逢时,英珠不肯放下的感情而唏嘘,如此种种,似乎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可是叠加起来更像是一个人的一生。 “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无法逃避又说不出的经历,只能向内自我消化,若是失败了,变成了不可言说的痛,若是成功了,一切尽在笑谈中。就是这些长长短短的经历,构成了生命独一无二的韵律——生命的韵律。

感谢机缘让我遇见了葛亮的《七声》,收获了许多如奶茶般温暖的感动。也许人生会经历千疮百孔的创伤,但还是要努力学会面对,这些才是生命最独特的韵律。

七声读后感第七篇

七声

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正是这些零零落落的声音组成了真正的大和之声。

第一次接触葛亮的作品是《北鸢》,一部让我读来有着淡淡的忧伤,又有些莫名的熟悉和亲近之感,其中有一句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她让自己的脸紧紧贴着他。他的睫毛闪动了一下,潮湿而温润。她听到两个心跳,在冲突间渐渐平稳合一,啐啄同时。”葛亮对于感情的描写是一位真正的高手,以淡淡的温暖慢慢渗入你我的内心,正是这样的情感让我投入到《七声》之中。

这是作者一本半自传形式小说,记叙了特定的年代不同阶级的人们的各自的经历,正如七声一样,每个故事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声音,给予你我不同的感受。无论是爱情,还是时代的错误……无都不体现着“生活”两个字的精髓,一切都是生活之声。葛亮的作品最能勾起对过去的回忆,无论是北鸢的民国,还是七声的现代,都能让你我融入,都能让你我想起自己逝去的年华。

七声的魅力主要集中在一个字“变”。从时间的变化,人物的变化,主人公变化的视角看待逝去的记忆。像阿婆如此好的一位老人,靠着自己的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生活被城乡的变革打破,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来日益加快的城市化与我所向往的乡村闲适生活的冲突,以前大姨家里有着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一棵葡萄树几乎遮满了整个天空,就留下来两处空白,一棵枣子树和一棵银杏树直冲而上,院墙外一棵应该有四五十年的梅花树。夏天就看着银杏翠绿的样子,秋季的葡萄都是用盆装的,待到冬天的时候,梅花的叶子落光之时,一枝梅花入墙来,淡淡的梅花香起使得冬天的寒气都驱散了几分。可是这一切都只在记忆之中了,拆迁的脚步终于踏进了这个宁静的院子,现在看到的只有一座座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了,虽然生活可能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生活的情趣确实少了太多太多。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阿霞的变化。阿霞一个性格鲜明的女子,最后却成为了普通大众的一员。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不是这样嘛,我们总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小时的梦想,青年的理想最后都化成了中年的蹉跎。我们原本都坚信自己是最特殊的存在,却在一次次的人云亦云中消耗着自己的特性,最终成了平庸之人。

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每一种声音后面都是满满的故事,都是你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声音。请好好保留他们,时常想想他们。

七声读后感第八篇

一均之中,间有七声。

这是葛亮《七声》在大陆首次出版的封面配语。

很久没有花上一个小时一下子阅读完一本书,念近日买书较多,索性拆一本,读一本,打开《七声》,读着就没放下,直到书完纸空。

读完《七声》,想起了《皮囊》。如果不看分类,会误以为两本书都是同一类的,《七声》是短篇小说,《皮囊》是随笔集,一个短篇小说带着自传性质,一个是带着短篇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两本书的语言,没有刻意去炫技,有的是质朴与一气呵成的浑然天成,是一湾清泉绕过曲折,转过遮掩,娓娓道来。

《七声》,七个故事串联起来。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怎么生、怎么活。这些零落的声响,凝为和声,在民间上演。

阿霞是个“缺根筋”的女孩,在毛果实习的牛肉面馆里当服务员。

毛果第一天上班迟到,经理没有训斥毛果,员工的阿霞却一直记在心上,并拉着毛果找经理理论,质疑经理的不公。这样旁逸斜出、有些“异类”的阿霞,引起了毛果的注意。

怀有身孕要养家的安姐,将面汤洒在客人身上引来客人的不满,阿霞想也没想就挺身而出和客人恶吵一架,等待阿霞的便是被开除,此前在这家店打工、缺了一只手的父亲来把阿霞带走,父亲空空如也的袖子,苍老的面容让店主姚叔叔诧异,最终阿霞又留了下来,只是换了岗位。

而家境艰难的安姐,在面临身体要补,有个失业还有酒瘾、毒瘾的丈夫要养的窘境下,一时糊涂因偷了店里的钱,被阿霞当众揭发,安姐失业了。安姐不仅失业,还被丈夫家暴,失去了腹中的胎儿,更严重的是失去了生育能力,被丈夫抛弃。

这个时候的阿霞又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意想不到、惊天动地的事儿:做了缜密计划的阿霞把安姐的前夫砍了,主动自首。砍人入狱,因阿霞精神有些问题,两个月后被放了出来,而毛果,实习结束,没再见到阿霞。

本以为再也不可能见到阿霞,然而事情总是那么巧合,总是未完待续地在下一个路口等着重逢。因为抗洪采访,毛果在向下遇见了阿霞。此时的阿霞,已是村妇模样,眼里没了光彩。

没结婚前的阿霞,是单纯的、善良的,她的世界里只有好和坏,她没有隐藏的立场,没有立场判断。她打工的店里,大家是友善的,以高度的默契给予阿霞照顾与宽容。

七个故事的七个人物,每个都从孩童的视角去看待去接触,不带有主观判断,对每个人物充满悲悯之心,每个人物,作者不去做过多的评价,很节制地点到为止。

故事是他的,也可能是你的,判断理解也是你的。

七声读后感第九篇

之前没读过作者的任何图书,自然也不了解他的文笔如何?因为喜爱精装版,所有此书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翻看图书,慢慢地被作者所描写的小说情节所吸引,其笔下生动的故事让读者有种强烈阅读的欲望,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读完此篇小说,总是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时常还在回味小说里的内容,写得太精彩了。

这部图书,写有七部短篇小说,描绘出七种人生的风采,涉及有外婆外公间的关爱,普通人家的生存,老手艺人的苦难,个性耿直的女服务员,活泼开朗的女学生,充满爱意的女藏民,人生拼搏中的富二代。小说名常常就寓含着故事里的主角,当然还有那些陪衬主角的人物,这些平民百姓的生活,在作者的笔下闪闪生辉,焕发着各种的色彩。这也就是书名《七声》的由来。

我很爱那篇小说《英珠》里女藏民的故事,因为家庭的不幸,英珠只能独自打拼自己的生活。在她的身边,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养育的两匹小马,那就是其所依靠的孩子。因为无比喜爱它们,不忍心让它们受苦,自然也不愿意将宝贝似的马匹送到提供给游客服务的马队之中,害怕在哪儿会收到虐待,而自己照应它们,自己寻找赚钱的方法。

女藏民和小说里的旅行者结为了伙伴关系,在严冷的雪地上进行探寻之旅。半路上遇到了可怕的雪暴,和其他的两位旅行者一起,躲避在帐篷之下,没有灯光,周围黑漆漆的,外面只有可怕的风暴之声。同行中,伴有女性的哭泣声,这是害怕马上要死了,还是怎么啦。反正,如果我在女藏民身边,我的内心必然是安静的,平静的,没有任何的害怕。而,女藏民的关心点,还是在自己心爱的马匹上,令可让自己受冻生病,也要脱下自己的衣物,让心爱的马匹不受到任何的伤害。

如果,我也能和作者一样,去藏民游玩时能遇上这位可爱的女藏民,那就太高兴了。她对待游客非常热情,哪像现在,要时刻担心旅游时遇到黑着良心赚钱的人,有时也只得随了这些人的愿。像上次去敦煌之行,自费吃“满汉全席”,导游介绍的那么好,那么精彩。待亲自品尝时,同行的游客纷纷表示,烧出来的口味太差。如果能和这位具有爱心的女藏民,带着我们一起去旅行,必然是快乐之旅。

《七声》让读者对小说里所刻画的人物留下了很时刻的印象,当然作者的代跋也同样精彩,从中能体会作者的成长之旅,还有其写就的香港风情,让读者有种马上想前往香江体验生活的冲动。

七声读后感第十篇

这本书的作者的名字很独特,叫葛亮,让人感觉好似诸葛亮再世一样。也许,他果真如此,文笔信手拈来。他曾获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多么厉害的一个人,去看看他的作品吧,也许,你会沉醉其中,不知归路。 读这本书的过程有些辛苦,因为每个故事看到最后,都是大哭一场,借每个主人公的酒杯,浇了自己胸中之块垒。看着别人的故事,听着自己的感情。 命运的起承转合,人生的命运机遇,无不慨叹扼腕。青春如斯,不可追忆。 《阿霞》一篇很像鲁迅的手法,一点都不想着炫技,这写人生的短篇故事太取巧了,所以作者是进入了难得的想写的还有一堆,写作时,沉稳不着急的状态。鲁迅的写作独具特色,他总是用尖锐的笔锋,去对待时代的浪潮。他的武器很独特,一支笔戳破世俗的污浊。 无大时代背景的牵强附会,写身边人事信手拈来。最后的跋讲述作者求学及生活经历,以及追忆不复存在的时代,在新旧文化气息交织的香港,传统与摩登的融入,还是颇得我心。 《七声》,七个故事,从“琴瑟”开始,至“威廉”结束,看似没有任何关联,实则是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葛亮用自己清晰细腻的思考和干练冷隽的文字将身边一众小人物的心思与人情娓娓道来,于不动声色的舒缓中,带给人带来强大的冲击与震撼,特别推荐其中的“阿霞”和“安的故事”两篇… 葛亮以毛果的视角,不疾不徐的讲述着普通人的生活悲喜,在他看来,大约人生的悲喜,也不太会有大开大阖的面目。生活的强大与薄弱处,皆有了人之常情作底,悲伤的洪流以不同形式刷洗着岁月,读罢,总会感慨凄凄惨惨戚戚。 每个人都有不能言说的伤,好好的爱自己,爱生活,才是真爱生命最好的回答。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很有烟火气息,没有说教没有指责没有刻意没有造作,只是单纯地说着故事,人情冷暖,终究还是人自知。 像极自传的小说。每一篇都能勾起泪点。平凡人物写得如此动人,真实到令人怀疑到底是否虚构。 七部短篇,像坐在海边潮水一点一点漫上来,等发现水浸湿了裙角,恍然已到黄昏。葛亮是这个时代温厚的文字匠人,敏感细致,再歇斯底里的情感在他的笔下都温和起来,如安的叛逆爱情,威廉的家庭背弃,阿霞的不计后果反抗,在他的小说里都如同镀上一层暖漆,让人默默流泪。 "有一些人,在缭绕的人间烟火中渐渐清晰。审视他们,虽于我并非新鲜的经验。然而,落笔之际,仍出自己意表。他们的人生,已是水落石出的格局。经年的快与痛,此时此刻,已成一波微澜。" 每个故事都是淡淡的忧伤。印象最深的那个久病的女孩子,遇到爱情后恢复了生气。爱情究竟是有多么的伟大呢?尽管道德和世人都反对,她依然选择私奔,家里的太奶奶也支持她。也许,人的一生就该为自己活一次。不要为舍不回家,不要畏头畏脑,勇敢前行!

七声读后感第十一篇

文/吴情

近几年,不少读者想必对葛亮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北鸢》《朱雀》两部长篇小说,都让大陆读者重逢了久违的纯文学(如果这个概念可以成立的话)作品。葛亮,这个在香港高校任教的大学老师,低调到了极点,新书推介不见全国签售,但读者,早已对这位作家心向往之。其实,早在《北鸢》《朱雀》出版之前,葛亮早已在大陆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不少短篇小说,也达到了一定数量,比如这本短篇小说集《七声》。

习惯了现代主义小说形式实验(常常让读者陷入五里雾中)的读者,阅读《七声》后,恐怕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熟悉的叙事腔调、稳健的叙事节奏、不煽情也不试图发掘深刻意义,简简单单地尽可能完整讲述一个故事,这一切,构成了陌生又亲切的《七声》。《七声》统共收录七个短篇小说,如果一个短篇小说代表一个声音,那么,七篇小说,便构成了多声部,毕竟,七个短篇小说中,都有一个名叫“毛果”的人,他一会儿是小孩,一会儿是大学生,一会儿又成了作家;岁月流转间,他身边的人和事,都在命运的轨道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七个短篇小说,虽有同一个人物——毛果,但是所写内容,几乎没有重复,反而彼此相连,可以看成另类的长篇——毛果个人成长经历中几处横截面。第一篇《琴瑟》讲述了毛果外公外婆间的长达五十年的金婚之爱,没有海誓山盟,没有撕心裂肺,只有细细道来的家长里短,你的包容,我的配合。《洪才》则书写了毛果童年一场别样的友谊。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毛果,结识了家境一般的成洪才,并与之成为朋友。然而,成洪才家多变故,这段友谊时常遭受考验,直至最终随着洪才奶奶的去世、洪才一家人的搬迁告终。《泥人尹》光看篇名,使人想起冯骥才先生的《泥人张》,不过《泥人尹》在书写传统技艺在当下的遭际时,更加关注作为普通人的尹师傅的坎坷经历,贫穷变为富裕,富裕再陷入贫穷,为了残疾的儿子,几乎牺牲了自己。

《阿霞》中的主角是一个带些精神疾病,不发作时却极为活泼外向、刁钻可爱的女工阿霞。阿霞尊重知识,也尊重作为大学生的我,但为人颇有原则,丝毫不愿为行业潜规则忍气吞声,敢作敢为,但最终仍是在诸多波折后妥协于社会流俗。《安的故事》书写了一位相似的女人,安。与毛果平淡无奇的大学生活不同,美丽的女生安,她身上有诸多传闻,似乎有很多男生追求她,玩世不恭的她,时常表现出找到真爱的幸福,不久之后又换了位男友。追求者众,但安并不幸福,结局即使不称其为潦倒却也让人嗟叹。《英珠》的故事同样集中于一位女性,藏族女人英珠,新寡的她,不愿将与丈夫有联系的一匹马交由旅行团处置,方便挣得外快,而是宁愿辛苦自己,在维生时尽量照顾马驹。《威廉》则书写了华裔加拿大人威廉的故事,看似无拘无束的他,其实身上背负了一份沉重的爱情。

尽管情节——同质化的文本内容让某些文论家宣称“小说已死”——早已不是衡量文学作品高下的主要判断标准,但较为完整的情节,有时并不会成为小说的妨害。《七声》中的故事,人人都或许听说,心中有但笔下无。尽管当初写作时葛亮尚为青年作家,但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已颇为不凡,温情而不煽情,克制却非冰冷,给人一种“人间烟火”(出版社也这般命名此系列)的感觉:淡淡的温暖,当然,背景是苍凉的,甚或是带悲剧色彩的。人生一世,这些人,曾经走过;那些事,亦在舞台上演绎过,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说。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七声读后感第十二篇

2010年,葛亮凭借长篇小说《朱雀》获得“亚洲周刊2009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奖”,获奖当年,作者年仅32岁,是该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虽然,作者刚过而立之年,却展示出了非凡的创作才能,他用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语言,描绘了一段六朝古都南京的民国轶事,深刻挖掘民国文化性格的内涵,其后又发表长篇小说《北鸢》,继续凸显民国文化性格的特质,延伸其语言的张力。诸多评论家对此给予极高评价,认为这是独属于葛亮自我风格的小说美学和历史情怀,并且指出这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根植于父辈沧桑的文化想象,以及淡化政治演化史的叙事角度。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作者在故事叙述上的另一特点——葛亮在讲故事中特别专注于彰显人性的温度。

从事小说创作以来,葛亮一直都专注于讲述有人性温度的故事,从最早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谜鸦》中就可窥见端倪。尽管在《谜鸦》中,有着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理念的生硬模仿痕迹,内容情节迷离窸窣,小说人物普遍表现出复杂和偏颇性,但是,正是通过对反常甚或疯狂人物的呈现,反而让我们洞察到具有普遍意味的生命真相。到了短篇小说集《七声》时,作者开始用一种接近真实、朴素的叙事态度来呈现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在《七声》里,人生的悲喜没有前作中那种大开大阖跌宕起伏,生活的强大与薄弱之处,皆有了人之常情做底,悲伤的洪流以不同的形式刷洗着岁月,10个故事记述10个平凡者不同的辛酸琐碎,10种不同的辛酸琐碎折射的恰是普通百姓的戚戚苦楚。洪才、阿霞、泥人尹……他们朴实善良、寡言实干,却在生活的洪流里苦苦挣扎,有限的笔墨里凝聚着无尽的人性温情。台湾著名女作家朱天文评价说:葛亮有颗“老灵魂”。大概就是说他能够捕捉到小人物的一颦一笑里隐藏的辛酸吧,就如经历沧桑的老者,总能看透世间的强颜欢笑。

《七声》本着根本、内在和诚恳的精神需求,通过温习个人生命发展路途中的历史和现实,过往纷繁经验的重新组织和叙述,追索生命的来路、尤其是周围的人和事在这一来路上投射下的光影,来塑造、确立起“自我”。这个自我便是属于葛亮自己的叙事抒情的风格,从《七声》开始,已经隐然成形。此后,作者开始了转向更为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向长篇小说创作。但是,无论是在探索一座城的《朱雀》里,还是追寻一个家族过往的《北鸢》中,作者都在用一种善良的目光静静审视城中的每一个 人,抑或家族里的每一位过客,这种审视的目光不是鲁迅先生那种冷眼的旁观,而是一种带着慈悲的审视,将热情藏匿于近乎冷漠的笔调里,特别是在叙述人物命运的收尾处,总是极度收敛情感,读罢,让读者心中悲悯之情久久不能平复,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叙事抒情效果。例如在《北鸢》中,昭德、言秋凰、仁珏等,对于一个家族而言,不过是一个个匆匆的过客,但是对于他们个体而言,却是一种对命运不甘的抗争者,抗争中,他们终究还是被命运所击垮,但却实现了生命的最大,继而在实现了自己人性温情的最大化。

葛亮在《七声》自序中写道:“这样的声音,来自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它们湮没于日常,又在不经意间回响于侧畔,与我们不离不弃。这声音里,有着艰辛的内容,却也听得到祥和平静地基调。而主旋律,是对生活一种坚执的信念。”其小说广受好评,就在于,他的小说审美上,专注于提供一种人性的温度。今天的很多小说专注于讲故事的同时,忘却了人性温度的呈现,但是,小说最触动人心田的往往是那引人深思的人性故事,小说缺失了人性温度,也就牺牲了最吸引人的篇章。

发表于2017年9月22日《内蒙古日报》

七声读后感第十三篇

因为一点要完成的工作,下午又去了港大。港岛上这间最古老的大学,一直充满浪漫色彩。穿过大学本部,兜兜转转找回地铁站,沿着狭窄山路走下去,高墙上的牌子上安然印着“般咸道”。

我对“般咸道”的最初记忆,便是来自《七声》,来自那篇充满细碎温暖的代跋——《拾岁记》。

很久之前就想写写读罢《七声》的感想,但一直没有动笔。也许只有在港岛待上一个黄昏,才会有码字的平静心情。《七声》里的几篇小说,都像是这样的风格,并没有大起大落的激烈冲突,有的是温暖感人的一些人情,又或是哀而不伤的一点遗憾。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故事都让人动容,而其中几篇于我而言,也都有些相关的回忆。

开篇的《琴瑟》不必多说,《北鸢》的结局,圆满于《七声》中的《琴瑟》。读时总记得那句“太太,知足常乐。”后来知道了是文笙的原型,愈发觉得这样的心态,的确是文笙会有的样子。作者的笔触,仍合了当时对《北鸢》的评价——“以淡笔写深情”。两位老人之间的爱情,在点滴琐碎间更显得细腻动人。

《威廉》一篇作为压轴,是有些首尾呼应的意思了。琴瑟起,归途收,《北鸢》圆满的现实结局呈现过后,最终以《威廉》一篇交代缘起,同样让读者唏嘘。

我想,许多人都记住了“不负金陵”。

《洪才》与《泥人尹》,都关乎南京这座作者的家城。《洪才》这篇,让我这个北方人养成了吃青团的习惯。每年清明前后,总是莫名想起唤着“阿毛头”的阿婆。现实与阅读记忆穿插在一起,见到鲜绿的青团,就仿佛书中阿婆的影在面前。曾与朋友聊及这篇,朋友说他读的时候想起儿时养蚕,我说我总想起青团。两人同时笑起来,笑过后朋友突然很悲伤地念出了阿婆的那句 “没的青打了。” 随后我们都沉默了。我不知他又想起了什么,只知道自己想到的,或许是阿婆,或许是曾经的至亲。“阿婆”是一个人,但“阿婆”又像是许多人,像是天下所有慈爱的阿婆。洪才会怀念,毛毛会怀念,被疼爱过的每个孩子也都会怀念。

至于《泥人尹》,曾经专为这篇去了朝天宫。作者在文中已写了如今的朝天宫,是相当规整的了。我去的时候,的确整齐地让人有些意冷。七月的南京酷暑难耐,大热的天气里,很没形象地蹲在朝天宫外,遥遥想象着当年的小毛果,是不是就这样看着泥人发呆。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牵扯出的旧事,是特殊年代里真真正正的老手艺人的悲哀。

写到这里其实也能看出,从《洪才》到《泥人尹》,从《英珠》到《阿霞》,篇篇皆以人物命名,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他们都是“行走于边缘的英雄”,是他们凝聚成了时代的“和音”。然而整本书中唯一一篇风格有稍许不同的,是《安的故事》。这一篇以校园为背景的小说,一改整本的“老灵魂”意味,是带着些青春气息的。安与毛毛的关系,像是前几年很流行的一个词——“第四种情感”。不止一次与朋友聊起,现实生活中女生是否能够接受自己的男友有一个安这样的存在。我们说,毛毛喜欢安吗,毛毛依赖安吗,毛毛对安真的只有友情吗?

朋友说,安只是在做自己,而这样的安,吸引了毛毛。

其间或许涌动着些暧昧的暗流,但这种看起来不存在爱情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第四种情感,不说发人深省,但或许会勾起许多人心底的一个特殊存在。合上书本,他们之间究竟爱或是没爱过俱化云烟,所剩下的,只有对作者的叹服。作者对人性与心理的把握,在毛毛的每一个犹豫的瞬间,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一次絮絮写了许多。也是写一点自己的观感,也是想留一点读过的纪念,同时也是想小小地从读者角度作个推荐。《七声》是一本值得作为枕边书的小说集,不为消遣,而为心静。其中的每一篇,都让人在淡淡伤感中平静下来,也或许会让人感恩身边人的存在。

七声读后感第十四篇

因为自己的读书阅历浅、范围狭窄,对于纯文学的作品接触不多,初次听到葛亮时,他的《朱雀》、《北鸢》已经广受好评,被称为纯文学的年轻作家代表之一。对《七声》有兴趣却不是因为那些名声和获奖经历,而是被文章的介绍所打动。这是一部充满“人间烟火”的作品,是一个人的记忆与成长经历,也是一群小人物的人生记录。我个人很偏爱小人物的故事以及有关生活中细枝末节的描写,在大时代中,我们每一个人只是其中一粒微沙,无法决定历史车轮的走向,不能选择自己的宿命,只能被时代的浪潮卷起汇入历史的洪流。然而我们的生活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尽管微小,我们都在努力生活着,有笑有泪,有痛有美,而有人能把这些琐碎记录下来,我们的人生悲欢于是有了归处。

全书以毛果的成长为主线,描写了一众与他相关人物的人生走向及命运。第一篇《琴瑟》起篇于毛果出生前,几段简笔带过了外公外婆的大半生,后段主要描写他们的老年生活,结尾处:过寿的外婆“一回首,是泪流下来了。”我也忍不住眼底起了湿气。人生无常,能如此琴瑟和谐共处的人和日子都是难得。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洪才》是较为轻快的基调,主要是毛果的童年时光,以及与小伙伴洪才的交往。自在的童年时光,养蚕、探险等记忆能引起很多同年代人的共情。不过最令我侧目佩服的,还是洪才的奶奶,尽管文化不高,在处理孩子间关系及帮助洪才姐姐的事情中显出极高的生活智慧,这样的老人最是难得。

《泥人伊》的悲剧色彩稍重,不过作者依然坚持了节制的书写,没有站在悲天悯人的上帝视角,而是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一个老熟人的故事,但因为他的语言精准,所以刻意的低调并不会削弱故事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读者的冲击。关于的描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严歌苓的作品,《陆犯焉识》。与葛亮不同,严歌苓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浓墨重彩的,情感激烈,人物命运多磨难曲折。葛亮的描写则更加隐忍,字里行间透出包容、慈悲的感觉,尽管没有大开大合的情节,但他的文字很有魅力,能够吸引人不断地读下去。还有类似描写的,是冯骥才先生的一个短篇《高个子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同样是收敛式的写法,但余韵悠长,读过后很久我都难以忘怀,记得最后矮丈夫打伞的样子。

《阿霞》、《安的故事》和《英珠》都是女孩的故事,但又是出身、文化程度、性格、结局完全不同的人,却都令人唏嘘。《英珠》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她的善良坚韧,温柔勇敢,都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对于恋人而言,“情深不寿”真是一个残忍的结句。

《威廉》的故事既讲了自己的朋友威廉,也牵出了毛果外公的故事,几代人的命运翻转,友谊更迭都汇集在一个小短篇中,条理清晰,互有关联,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力。

这部短篇集,那么轻又那么重,轻盈的是成长中的美好记忆,重的是人生的磨难。作者举重若轻,言辞诚恳,感情细腻地为读者娓娓道来人生历程中遇到的人与事,人生百态都一一呈现。

七声读后感第十五篇

《七声》

图、文/文小妖

冬夜,闭门煮茶读葛亮的《七声》,也是乐事一桩。

之前,总觉得现代作家中,文字里有几分张爱玲味道的,女有钟晓阳,男有葛亮。在读《七声》的过程,居然发现葛亮也是读过钟晓阳的,这算得上一大惊喜,毕竟是在自己喜欢的作家中找到了一丝相契合的共鸣。

葛亮的文字好,悠长有韵味。他笔下的人物似乎带着一股悲壮的底色,被命运、时代裹挟,在人生的轨迹中苦苦挣扎。他写短篇,写小人物,一写一个准,直击人心,让人触动。那些人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符号,而是芸芸众生中某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内心、命运、人性的恶与善跃然于纸上,生动于葛亮的笔下。

《七声》仍然以一众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为主线,他们经过毛果的人生,毛果是他们人生中的过客。时间抹平了一切,葛亮试图用文字来唤醒曾经,唤醒那些逐渐被忘却的人与事。《洪才》一章中,虽然以毛果与洪才的友谊为主,但洪才的阿妈、姐姐以及面目有些丑陋,内心却善良,明净的洪才阿婆才是故事中的主要亮点,他们承载着故事的高潮,承载着历史与时代相衔的转合,他们是历史的缩影。

小说中,洪才家昏暗的堂屋后面的那一片规划齐整的精致田地以及那些悠然自得在院落中散步的母鸡、白鹅仿佛是一个真实的梦境,与当时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却又是难得的一隅净土。然而,这片净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古旧、封闭与迟暮,早晚是要被取代的,犹如洪才的大哥取代了父亲的工作职位一样。最终,这片净土的消亡伴随着洪才阿婆的逝去,一个时代结束了,永远的结束了。毛果在洪才家里经历的一切,犹如昙花一现,成为了最美而又悲凉的记忆。

葛亮擅于写别人的故事,就算置身其中,他也保持着一种低调的理性与克制,偶尔传递出来的情感,却能让人忽而心动。比如《安的故事》,虽然写的是异性知己间的那些小事儿,可我却从中读到了一种在暗夜里才能滋长的情愫。毛果对安的关心,看似是朋友知己间的情谊,淡淡的,甚至有些漠然,然而,这看似淡淡而又漠然的里面是有着毛果对安的一份超越友谊的情感的,让人读着读着不由地鼻子一酸,为安的命运感慨,也为这份永远都不可能说出口的情感为之感慨。

一个个故事翻去,让人倍感惊艳的是在《威廉》一章中,竟然读到了《北鸢》里主人公命运的注脚。毛果和卢威廉在温哥华的那些时日,将爷爷辈的故事穿针绕线串了进来,含蓄,转折,之后让人喟然长叹。然而,这便是命运,只不过用文字记载了下来,也算得上是在这世间留下了痕迹。诚如葛亮在自序中所言,“有一些人,在缭绕的人间烟火中渐渐清晰……他们的人生,已是水落石出的格局。经年的快与痛,此时此刻,已成一波微澜”。

许多人的故事已结束,而有人的故事刚刚开启新的篇章。葛亮的文字,掷地有声,一声声敲击灵魂,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了人性与人心,读懂了命运起伏的回响。葛亮说,“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七声中的一音,在时代的洪流中,或轻或重,弹奏着自己的声响,这声响便是人生!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