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九年》读后感(篇一)
我从小在开封长大,对开封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宋朝这一段,我们冬天的时候越野跑,每天都是跑到潘杨湖,然后再回来,在跑步的过程中,总会有精力充沛的同学给我们讲一些宋朝的野史,来调动我们的跑步积极性。
当时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宋太祖到宋太宗的兄死弟及,一部分人认为,当时连着几代皇帝都吃了小皇帝不懂事的苦,被有权势的大臣夺了江山,老太后提出让已经成年而且非常有本领的弟弟继承皇位,是正常现象;另一个部分则认为,赵光义看多了趁乱夺江山的故事,就算是哥哥的江山也照夺不误。
当时的学生也没什么历史资料做底蕴,就全看谁嗓门大和人多,吵来吵去,一个冬天过去了,话题就自然停止,第二个冬天就死灰复燃……
我当时是赵光义阴谋派的,这许多年过去了,虽然早已经没有了和我辩论的人,但是我还一直惦记着为我的论点寻找论据。 这次看到祁新龙先生所著《开宝九年》,知道这是宋太祖和宋太宗共用的年号,这本书是专门把目光对准了政权交替的那一年,看来是一定能解决我心头的疑惑,立马直接入手。
本书虽然是以这一年为切入口,但是用回忆的方法总结了很多过去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赵匡胤很多政策后面的背景,看到了一位皇帝在开国之初,对各种势力之间的调和和掌控。
宋朝在我眼中更加立体了,宋朝的这群君臣也在我眼中更加有丰满的血肉了,宋朝不再是一张地图,君臣们也不再是历史书上的冰冷文字符号。
有一些错误的认知被纠正了,比如宋太祖的母亲早在他继位的第二年就已经去世了,根本不可能像民间传说中一样,在他临死之际还在主持大局。 再比如我一直为宋太祖选择了开封而挺感激他的,今天的开封仍在主打宋文化,正在吃老祖宗的老本,可是我震惊的是实际上宋太祖从开国之初就一直惦记着把都城从开封迁走,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没来得及执行而已。
说实在话,心情很复杂,尤其是看到迁都的理由还非常饱满的时候,心情更复杂。
至于我最关心的两代皇帝交替的问题,祁先生也没有简单粗暴给出一个结论,而是在日常的叙述中,凡是遇到疑点,都停下来剖析一番,然后在日常的叙述结束之后,又专门开了一个专题,用当时和后世的官修史书和民间靠谱之人的私人笔记为出发点,系统梳理了这些疑点,摆完事实之后,把决定权交给了读者。这就好像一个法庭,把最终的宣判权交给了陪审团。
作为一个“陪审团”,我接过了作者的接力棒,作出以下判定: 鉴于宋太祖在位最后一年,已经大力扶持自己的亲生儿子,当时他的小儿子已经十七岁,这个儿子上面还有几个哥哥,所以老皇帝属意自己弟弟的说法,有点站不住脚。
预言赵光义获得王位的人,在赵光义继位之后获赠高官,也让人心生疑窦。至于赵光义在哥哥死的当天晚上是否在死亡现场,是否亲自动手,这实际上已经不重要了,他的认可就已经是一种态度。 真想穿越回高中时期,在跑步的队里和大家掰讲掰讲啊。
《开宝九年》读后感(篇二)
我从小在开封长大,对开封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宋朝这一段,我们冬天的时候越野跑,每天都是跑到潘杨湖,然后再回来,在跑步的过程中,总会有精力充沛的同学给我们讲一些宋朝的野史,来调动我们的跑步积极性。
当时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宋太祖到宋太宗的兄死弟及,一部分人认为,当时连着几代皇帝都吃了小皇帝不懂事的苦,被有权势的大臣夺了江山,老太后提出让已经成年而且非常有本领的弟弟继承皇位,是正常现象;另一个部分则认为,赵光义看多了趁乱夺江山的故事,就算是哥哥的江山也照夺不误。
当时的学生也没什么历史资料做底蕴,就全看谁嗓门大和人多,吵来吵去,一个冬天过去了,话题就自然停止,第二个冬天就死灰复燃……
我当时是赵光义阴谋派的,这许多年过去了,虽然早已经没有了和我辩论的人,但是我还一直惦记着为我的论点寻找论据。 这次看到祁新龙先生所著《开宝九年》,知道这是宋太祖和宋太宗共用的年号,这本书是专门把目光对准了政权交替的那一年,看来是一定能解决我心头的疑惑,立马直接入手。
本书虽然是以这一年为切入口,但是用回忆的方法总结了很多过去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赵匡胤很多政策后面的背景,看到了一位皇帝在开国之初,对各种势力之间的调和和掌控。
宋朝在我眼中更加立体了,宋朝的这群君臣也在我眼中更加有丰满的血肉了,宋朝不再是一张地图,君臣们也不再是历史书上的冰冷文字符号。
有一些错误的认知被纠正了,比如宋太祖的母亲早在他继位的第二年就已经去世了,根本不可能像民间传说中一样,在他临死之际还在主持大局。 再比如我一直为宋太祖选择了开封而挺感激他的,今天的开封仍在主打宋文化,正在吃老祖宗的老本,可是我震惊的是实际上宋太祖从开国之初就一直惦记着把都城从开封迁走,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没来得及执行而已。
说实在话,心情很复杂,尤其是看到迁都的理由还非常饱满的时候,心情更复杂。
至于我最关心的两代皇帝交替的问题,祁先生也没有简单粗暴给出一个结论,而是在日常的叙述中,凡是遇到疑点,都停下来剖析一番,然后在日常的叙述结束之后,又专门开了一个专题,用当时和后世的官修史书和民间靠谱之人的私人笔记为出发点,系统梳理了这些疑点,摆完事实之后,把决定权交给了读者。这就好像一个法庭,把最终的宣判权交给了陪审团。
作为一个“陪审团”,我接过了作者的接力棒,作出以下判定: 鉴于宋太祖在位最后一年,已经大力扶持自己的亲生儿子,当时他的小儿子已经十七岁,这个儿子上面还有几个哥哥,所以老皇帝属意自己弟弟的说法,有点站不住脚。
预言赵光义获得王位的人,在赵光义继位之后获赠高官,也让人心生疑窦。至于赵光义在哥哥死的当天晚上是否在死亡现场,是否亲自动手,这实际上已经不重要了,他的认可就已经是一种态度。 真想穿越回高中时期,在跑步的队里和大家掰讲掰讲啊。
《开宝九年》读后感(篇三)
赵匡胤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相传他出生时满屋异香,“黄袍加身”也在属下的配合之下戏码十足,但这些都无法和“烛影斧声”的诡异相提并论。历史上,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猜想特别多,其中不乏阴谋论和野史。在最新出版的历史普及作品《开宝九年》中,祁新龙对宋初这段历史进行了还原,并就这一千古谜案给出了他的答案。
整部作品以赵匡胤还乡祭祖作为引子铺展开来。陈桥驿兵变后,北宋延续后周故事,以汴梁为都城。但是,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的宋太祖,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却起了迁都的念头。因石敬瑭让了幽云十六州,让北邻黄河的开封几乎无险可守。不过,迁都最重要的原因,应是希望赵光义此前在京城内的多年经营化为泡影,为立储做最后一搏。然而,这次努力没能成功,赵光义还留下廷辩时“在德不在险”的名场面。
作者从这场廷辩发散开来,以“烛影斧声”一章为界,前面讲赵匡胤为迁都所做的准备,后面讲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所做的努力。只是,两个人的尝试全都失败了,也为大宋王朝始终以北为患埋下了伏笔。
赵匡胤的失败,在于他过于保守。关键时刻总是摇摆或犹豫,这对为君者来说是大忌。陈桥驿赵匡胤就有被裹挟的成分,当皇帝之后又为亲情所牵绊。本来离开都城时,他的所作所为表明他已经暗下决心,但祭祖后再度犹豫不决,或许和他回乡后又不忍伤害手足之情相关。在这一点上,君王需要的是杀伐决断。不知武将出身的赵匡胤闲来读不读史——他若有李世民一半的决心,中国历史很有可能发生大的改变。
赵光义的失败,则在于他过于激进。接手皇帝后,他一门心思想要证明自己,用文治武功来说明自己配得上这个皇位。看起来他倒是熟悉李世民的故事,可惜在讨伐北汉之后,试图一劳永逸。结果在征辽时不幸踢到了铁板,“高梁河车神”的外号就此叫响整个中国历史。其实,从他对付弟弟和几个侄子的做法来看,他真的理解“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的道理,事情也办得干净利索。可惜他过分在意自己的名声,结果为这身外之物所连累。
作为题眼的“烛影斧声”在作品中所占篇幅并不多,作者对这段历史的分析,采取“历史+推断”的形式呈现,两部分内容互不干扰、互不交叉,作者有意让读者先读历史材料,然后根据这些内容来判断他的猜想是否合理。从赵匡胤的犹豫和赵光义的果断来看,如果机会摆在面前,赵光义应该不会含糊,作者也据此认为他弑兄。只是历史总是“论迹不论心”,哪怕赵光义真的无辜,后人让你背这口黑锅也无话可说。
作者对史料的援引和运用比较到位,但可惜剪裁多少失当。个别人物缺少开场白,一些故事只讲一半就放下,这对于那些对宋史不那么熟悉的读者来说就不太友好。另外一个问题是文中颇有冗余之处——有一些问题前后多处重复,章节之间的拼接处过渡有不连贯之处,而且并非所有内容都为“烛影斧声”这个中心来服务。想起当年关于韩剧的吐槽:国产剧拍一个人下楼买东西,那一定是因为这里面有故事;而韩剧拍男主下楼,单纯只是因为他想下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