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漫游者》,我被故事中描绘出的人性之美所打动。主人公在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过程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友情、爱情的珍视。小说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部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作品。
漫游者读后感第一篇
“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摆脱自己的期待”,与其说是为了“无所待”,我想更应说是目的为“无所待”的“有所待”。整本书讲了三个故事,无论是游走于城市之间的讲师兼背包客,还是深陷旧时之爱囹圄的设计师,亦或是漂洋过海馈赠家财以慰自我的癌症病人,他们都给我一种在云雾间探索前路的感觉,似得非得,摸索前行。从高处向下俯视,论谁都希望看见万山红遍,可谁曾想却是无边迷迭。 也许这正是“漫游者”存在的意义,漫游于都市的灯红柳绿之间,他可能会因为街道上晃眼的路灯凝神深思,也可能会因为一张由晚风拂起的信纸游移不定。他的脚步联同他寡淡的脑波,任世界惊起波澜又化为平静,有一瞬的奇诡,最后又隐入平凡。 中年漫游,回溯少年往事,然回归现实,即使看不清全貌,也走脚下的路。“对远方依然存有猛烈的希望,希望明天不一样”。
漫游者读后感第二篇
“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摆脱自己的期待”,与其说是为了“无所待”,我想更应说是目的为“无所待”的“有所待”。整本书讲了三个故事,无论是游走于城市之间的讲师兼背包客,还是深陷旧时之爱囹圄的设计师,亦或是漂洋过海馈赠家财以慰自我的癌症病人,他们都给我一种在云雾间探索前路的感觉,似得非得,摸索前行。从高处向下俯视,论谁都希望看见万山红遍,可谁曾想却是无边迷迭。 也许这正是“漫游者”存在的意义,漫游于都市的灯红柳绿之间,他可能会因为街道上晃眼的路灯凝神深思,也可能会因为一张由晚风拂起的信纸游移不定。他的脚步联同他寡淡的脑波,任世界惊起波澜又化为平静,有一瞬的奇诡,最后又隐入平凡。 中年漫游,回溯少年往事,然回归现实,即使看不清全貌,也走脚下的路。“对远方依然存有猛烈的希望,希望明天不一样”。
漫游者读后感第三篇
故事,每个人都有故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幸运地写下自己的故事。
做个漫游者?或者说是一位参与者、旁观者、观察者?可以参与、审视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
实在很想像第一章《漫游者》里的郑坦那样,背着双肩包,自由自在漫游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他实在太有勇气了,也很有行动力。有这种特质的人,真的很酷。认识了许小赐那样温暖的人,如一张毛毯一样,总会触及到心里最柔软的部分罢。而有自己想法的阎汶也很酷,通过电影、书籍等等教授的方法实在是太好了。仔细想想看了这么多书、电影,听了这么多歌曲,走过了这么多地方,那些你经历的所有最终都会变成自己的血肉,生长在心里,总有一天会突然开花结果吧!
关于《九号线》这章,始终捏着一把汗在看,总是期待着故事会怎样发展。有点类似于日剧《昼颜》或是《情色小说家》那样,其中的欲与望,灵与肉的感觉描写得非常好。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发生,一切又在意料之外出现。初恋啊!真不是一件小事啊!我在想如果自己人到中年能守住家嘛?管他呢,一切随缘吧~
最后一章的《七杯咖啡》写得相当精彩。“就像她跑掉了第一次,就一定会跑掉第二次”,人生的执念究竟如何?旁人不得而知,在参与、旁观的同时,只能记录下这不深不浅的故事,供人阅读,让读者的心里也留下同样的不深不浅的印记。人呐!既复杂又简单。
感谢漫游者带我们随意进入时空隧道。
如作者所说:“一切是时间的游戏及空间的幻境”。
漫游者读后感第四篇
是什么时候,再也没有时间停下来去看一本小说了?一个悠闲的下午,我坐在书房,喝着白开水,吃着酸奶和水果,慢慢的打开这本书。
这本书里面有三个中篇小说,故事很多场景都发生在地铁、咖啡馆里,想必这两个地方也是作者经常出入的地方,描写的很细致,也运用了一些熟悉的比喻方式,书中的人物都不是年轻人,大概70-80后,看下去的感受是,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第一个故事《漫游者》
挺喜欢这个故事的,一位英国留学回国的记者,曾经也灯红马绿,经历过了豪车香槟的人生,最后选择了用漫游的方式去丈量城市,用脚步和眼睛真实的去看城市的建筑,去体验城市里那些接地气的餐馆,住在最方便的无窗宾馆里,用极简的状态去体验生活。
摘录了几句话,比较代表《漫游者》里男主的人物个性
漫游者读后感第五篇
如封皮所说,“三十难立,四十仍惑,都很寻常”。我们的一生都在和自己的期待不断较劲,如何和自己和解,是每个人的人生命题。三篇时空小说穿插着主人公的过去与现在,让我们看到了体面人背后的许多“不体面”。
《漫游者》中的高知分子郑坦,看穿了生活的无聊,于是他断绝了各类社会关系,背着双肩包,带着毛毯,住着各个地区的低价房,在城市里穿梭。
《九号线》中的施丰能,事业有成但夫妻情感麻木。在妻子短暂离开的两个月,施丰能遇到了三年级的白月光,他们间产生了暧昧,是忠于稳定的家庭生活还是寻求刺激?这是一场对人心的考验。
《七杯咖啡》的故事像是一场电影,用咖啡作索引,在每一杯咖啡背后都有一段考验人心的故事,是带着微苦的醇香在鼻尖回旋。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者以其特有的感知力,洞悉各类人物的不幸与拧巴。如作者所说,所谓漫游者,就是无法停留的人,从一个群体穿行到另一个群体,从这里到那里,从黎明到夜晚,与美梦不相逢,不过,还是对远方存有猛烈的希望,希望明天不一样。无论是书中的主人公还是生存着的我们,既是局中人也是局外人,在追求期待的过程中也许失去了很多,但是还有漫游,今天的明天还有热烈的希望。
漫游者读后感第六篇
想起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禹风的《漫游者》应当是精简的、小说化的、生活化的、反应了自我寻求的一个方面的作品。
漫游者的家当全在身上,是无归宿但自由的。由飘摇的困惑而起的中途人生,确实涵括了许多人的影子。作为大学生,本身对当代的都市文学很抱有某种偏见,不过这本《漫游者》也还是值得一读的。
巴黎、东京、上海,咖啡、茶、西装,各国各地区文化的交织;中年男人永远对妻子麻木,并在开思想小差之后迅猛地自我反思,最后抱得一份残破的自我安慰走向稳固的生活线……
这些要素是不是一代人的映射?杂交的尚未融合的思想文化,时代的变幻,让每一个个体都在自我同一性上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这似乎是中年危机的先兆。说来可笑,早在高中时期我就做了一些零碎的攻略来防止自己将来进入中年危机,简单来说,就是年轻时不要太顺利,在思想上把该吃的苦都先吃了。在这个阶段读到此书,有种很庆幸的感觉。
而书中所有的遗憾、纠结、带有半躺平倾向的悔恨或满不在乎,都被作者以或俏皮或严肃的态度表达出来,形成了一种溶于大众的感觉。漫游的所有人,都在进行一场对自我同一性的寻找和安放的游戏。
私以为这本书可以推荐给家里的70后80后看。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痛苦但不绝望的人,换言之,有欲望但行动未遂,失败多多,经验满满。男人期待着背德,女人期待着被爱,无欲者期待着无欲的持久,流浪者期待不平庸的流浪。这是一些很“梦”的现实故事,可以给梦中人来一点警示,给梦醒者来一剂安定的汤药,或者给从未如梦的人一点茶余饭后的消遣。
漫游者读后感第七篇
多数小说写的是年轻人的故事和困惑,很少看到描写人到中年遇到的问题,倒不是中年没有问题,而是步入中年阶段问题接踵而来,怎么把问题讲得通透且不啰哩啰嗦,是很考验功力的。
分享小说类的书籍,一般不想剧透情节,这样会打消一部分还未读到的人的好奇心,也不想对书中的某个角色进行评价,因为这样可能会给未读的人带来先入为主的印象或者逆反心理,你觉得ta好我偏觉得ta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同样的故事,不同人会对不同的人物产生深刻的印象,在不同人的眼里,主角不一定就是那个篇幅最长的那个,可能是人物甲乙丙丁,甚至因为喜欢其中一个篇幅小的人物而自己会脑补一篇ta的小传,这就是阅读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也就是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二次创作。
三个故事阅读过程很快,但值得细细品味。印象中,人到中年,家庭和事业是两个重要的标签,拥有了更多的身份角色,丈夫妻子,父母儿女,纷杂的世界里唯独慢慢地失去了自己。众多的关系,不同的角色让自己很少有自己的时间这个概念,也很少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是在为家庭为他人在获得更多。
就像书封面腰封上写的“三十难立,四十仍惑,都很寻常”,现在的环境很多人都很难做到不在父母的帮助下买房结婚等人生大事,四十更难做到不惑了,因为没有几个人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是在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需求,完成着一个个的小目标,在时间的旅途中,只顾着前进,忘却了本来是要欣赏沿路的风景。
在阅读的过程中,书里的人物或是自己或是未来的自己,因此总会带入一点情绪,觉得ta应该怎么选择或者对方不要不识抬举。但是真正自己的人生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谁也无法跳脱自己所处的空间里,以一个旁观人的身份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会迎来一些不如意,一些困惑,甚至是可能造成困局的诱惑,如果不能够守住本心,就不仅仅是人生的漫游者了,可能会成为人生的流放者,被他人流放,被自己流放。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生命的真谛,大多数都停留在寻找的过程中,这些都是生活的“漫游者”,但这不是坏事,至少还在追逐,追逐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者找回自己本来的样子,只要在动那生活就是鲜活的。
漫游者读后感第八篇
两周前一口气读完,故事很吸引人,读来也畅快。本想趁热打铁写点儿感想,不料又犯了拖延症,一天一天又一天,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都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然后另一个声音在宽容。不算太久的拖延,也许不算坏事,姑且看看还能沉淀下什么。
三个故事的讲述,一以贯之“禹氏”写法,包袱重重,悬念留到最后,读来欲罢不能。若论短处,私以为大背景和人物特征的描述略单薄,读时,脑海有画面感,但面貌模糊,人物塑造似可花更多功力,尤以第一个故事为甚,人物牵扯很多,但每一个人物似乎都难称栩栩如生,大哥略好,那位心智成熟的大学生过于概念化,令人生厌得很,若现实中遇到,决不会做朋友。这是很有趣的一点,我感觉作者在认真地描绘一位正面人物,但作为读者,这个人物实在不讨喜,实在无趣。我把它归咎于作者对人物描写过于扁平化、概念化。从另外的角度看,这种概念化的人物,反而更容易被人记住。那么,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是应该丰满呢,还是应该扁平呢?
三个故事放在一本书中,作者似乎想探讨时空,这是哲学问题,或者说,这是人类面对的本质问题,也是大家喜欢探讨的问题。1974年,业已成名成家的安迪.沃霍尔开始把他认为所有值得收藏的东西放进一个纸箱里,包括信件、书、剪报、便签、礼品、日常用品……箱子满了,就封起来,从不间断,直到他1987年离世,安迪.沃霍尔一共积攒了612个箱子,他把它们命名为“时间胶囊”(Time Capsules)。在阅读《漫游者》的时候,不由想起那句著名的话,“生活在别处”,有人认为它来自法国诗人兰波,La vraie vie est ailleurs,经考证,也许并非出自兰波之口,不过,兰波在《地狱一季》里写过,“La vraie vie est absente. Nous ne sommes pas au monde.”(真实的生活不存在,我们不在这世界之中。” 《漫游者》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这句话,当然,这是非常个人的,也许会冒犯作者,但这只是探讨。我想,《漫游者》绝非只是讲几个红男绿女吸引眼球的故事,探讨故事背后的哲学大问题,也许正是作者的野心所在。但怎样去讲,也许仍是值得探讨的,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我绝对不知道怎么去做,但想到这个问题,脑海中总是萦绕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描写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的那一段。也许这又回到了我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或许,这两个问题本来就是一个问题。
漫游者读后感第九篇
“三十而立,四十仍惑,都很寻常” 这是书腰上编辑所写的一句话,也是对这本书中的“漫游者”的贴切描写。
三个人,三段不同的故事。
郑坦,他是离婚后卖掉房子游荡于各个行政城市中的“漫游者”,是曾经风风火火周旋于各种纷繁芜杂关系中的记者,是敢于打破现状顺从内心的改变者。他探寻着过往的故事,像一个拾遗者,寻找着过往的记忆碎片。身上有一种乱生活中沉淀下来的沉静感,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孤寂感和故事感。
人来人往的九号线上,油轮设计师施丰能,在缘分的牵引下遇见了一连疲态的小学同学邓小桔。走在城隍庙,坐在七宝古镇的茶肆,不时的叙旧话语将以往娓娓道来,记忆梗上那几朵娉婷的花也摇曳生姿。两人曾经有着那么美好的关系,但时光的打磨让这份关系变得暧昧且不一般。 许久不见的老同学在巴黎重逢,醇香的咖啡像是有着神奇的魔力,又或者是别的什么,他们谈论着从前的爱恨情仇。他们从年少到中年,已然结婚,已然有了截然不同与大学时期的烦恼。肝癌晚期的雷绿川,大方的裘小雯,八卦且敏感的扶桑……他们在这个故事中,显得与“正常人”格外不同,让人感觉有种荒诞迷乱之感。
也许这本书的主角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种社会上碌碌无为的一般人,但是透过他们的视角,我们看见那些生活的不易,看见不同的家庭那些难念的经,看见时代洪流下的渺小个体。
漫游者读后感第十篇
不管经历了什么,生活的怎么样,我们都要坚信自己,相信未来,依然对明天充满希望。每个人的人生都与众不同,相同的是都经历过迷茫无措,孤立无援的时刻,都经历过对前途、未来、家庭、工作…的希望和困难,当我们面对这些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怎么努力改变。
《漫游者》这本书读起来非常的有趣,漫游者好像是一个拾荒者,又好像是一个孤独的游客,又或者是梦想的引航者,言语间也很有旋律,非常有诗意,有一种节奏明朗的感觉。
本书总共有3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在追溯过去,是一种比较强烈的情绪感,作者在城市游走,追寻着过去的记忆,而记忆和梦境也不断的进入现实,忧伤中夹杂着快乐,现实和梦境相互撕扯,有些许混乱。
有时候我们就像主人公一样,居无定所,不知道前方的路在何处,人到了中年时期,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更有一种随马肆意奔腾,做一个自由而又幸福的人。而第二个故事的时间线是固定在当下的,主角是一男一女两位,50岁左右中老年男女,青梅竹马的老同学,40年未相见,偶然久别重逢在地铁九号线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爱情故事。
最后第三个故事,是掩盖在享乐主义的外壳之下,人物之间的对话掩盖内心,同样也是为了弥补青年时代的遗憾,远离尘嚣,来到异国他乡,希望和自己和解。
从三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关于爱情的描写手法,具有故事性,而又从中进行铺垫,注重刻画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在读此书时候,读者总是可以轻松潜入故事里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些独特的,细微的转变。
读到最后,我发现此书竟然跟书上的标语倒是一致,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摆脱自己的期待。其实也是。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少年时的感情上的遗憾。或许在读完这本书后,可以找到一个答案,为自己一直不能久久释怀的感情画上一个句号,给自己一个想明白,想清楚的机会。
三十难立,四十仍惑,其实想想,都很寻常。可能大家年轻时候都或多或少会留下些遗憾吧。
本书的三个故事全是关于都市情感的,作者文笔细腻,写出了普通人面对曾经、面对改变、面对困惑、面对纠结、面对挫折、面对遗憾时的情绪波动、内心起伏、情感需求,写出了当代人的内心,并给出了我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那就是做一次漫游者,在回望和寻找的路上,重新找回自己最想要的,找回初心!
愿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漫游者,在漫游的路上找寻自己的初心,不断成长,不断救赎,时刻能想明白,记清楚自己的内心。我们都是勇敢的漫游者!
漫游者读后感第十一篇
每个人都无法在生命的尽头为自己立碑 读《漫游者》 如果你是一个现代小说的钟爱者; 如果你是中年不立不惑; 如果你说不清道不明这活着的现状; 这本《漫游者》大概能够让你看到一个时代下的人们,或迷惘,或真实,或寻找,或......的样子。 01 活着的时候没有不真实,听起来都是故事 《漫游者》看起来像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又是一张张活在生活里的人,没有一句迷惘的话,却在无味地面对生活。 没有什么轰轰烈烈,也没有什么撕心肺的表达,一切都在上海这个城市看起来平平淡淡,不管是人们所向往的外滩,还是九号地铁线,就像是全部是拴在一个城市里的人。 离了婚的中年人,爱过也恨过,然后中年无子,没办法体面,也没办法得体,就是透着孤独,也摸不到任何人的边际。 像是第一个故事里关于漫游者,一个人教书,从学生的口中来分析文学作品,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爱谁的问题,似乎每个人都能看到的是一场表面的爱情。 但是盖茨比到底爱谁?真是爱到一个人专一到不行吗?那些不匹配的身份,那些爱的追求真的是因为爱吗?还是对自己无法拥有的身份的标绑? 在看了不起得盖茨比时,我还因为女生最后的离开为他感到不平过,但是,也听过梁永安老师讲这部作品,那些时代环境下的不匹配的感情,到底是真爱吗? 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环境也会让一个人多了一些自私的基因,比如现实,比如大东北最讲究的人情味儿,在那个城市里总是有点儿找不到的感觉。 02 城市里漂着的人,每一个都透着孤独 全书没有一个关于孤独的词,但却充满了漠然。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只有中年夫妻离心的故事,只有中年夫妻因为孩子淡掉的感情。 看这个小说就像是在看一些远方的朋友,看着他们在叫上海或是不是上海的那样一个城市,有夫妻的家庭,都过得像是一个人的丰碑。 有的就只是共同养育。人们好像都在地铁线上。如果你到达那个城市,去哪里都在地铁上,地铁下,不管是九号线,还是哪个线,从宝山去到松江,有时候像是穿越了整个城市。 那种在一个城市里漂着的感受,在这本收里从开头到最后。每个人的孤独与克制都不剧烈,但是就像是一本白开水的人生。 捧着《漫游者》的故事,有些像是在看一部无声电影,偶尔有拥抱,偶尔有人讲述故事,听着别人的故事里的故事,打发着时间。 明明生活在城市里,却像是一个城市孤客。没有一句打击的话,却把一个时代里的人,不管你是流过洋,还是漂过海,归来时,城市还是城市,学生还是学生,过去的就是过去。 03 没有什么人能在一个游移的时代里存活 一个好的大时代几十年,让一代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也过上了离心离魂的日子。远渡重洋读书,搞地产赚钱。 哪一样都是时代给的,一个时代让人们忙碌,让一生奔波而充实。也让大部分人找不到能够拥有幸福的源头与动力。 谁不是在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自己,去脱离各种低级趣味,去克制各种非凡欲望 ,想像着拥有令自己不失望 的人生。 2023年,愿你在文字里与自己相遇,见证烟火滚烫,人间美好。
漫游者读后感第十二篇
不知道是作者还是编辑故意。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有韵律感,言语之间都是押韵的感觉,非常有诗意,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阅读非常的通顺,有轻快的节奏。
我感觉第一个故事的故事性并不强,反而像是一种情绪或回忆。主人公在城市游走,追寻着过去的记忆,而记忆和梦境也不断翻涌进现实中,淡淡的忧伤和自由的快乐夹杂。让我想起了毕赣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也是现实和梦境交织,那种氛围比较强烈。
主人公像漂萍一样在大城市居无定所,切入城市肌理,城市在他面前像个女人一样,他细细品味肌肤和气味。几百万存款在银行里,并不贫穷的流浪。人到中年但没有危机感,摆脱了大多数人世俗的追求,反而一身轻松,像一个不需要壳的寄居蟹,聪明又自由。
而第二个故事的时间线是固定在当下的,主角是一男一女两位,50岁左右中老年男女,青梅竹马的老同学,平行的视角,40年未相见,偶然久别重逢在地铁九号线上,故事的矛盾更激烈,思路的推演是精彩的焦点,一步步合理而又无路可退,充满了中年人会容易触犯的暧昧,中年人的情爱也更没有持久度,初见时候看对方像牡丹,还没干柴烈火,就清醒过来,眼里的对方也变成了菊花。男主是轮船设计师,老板,轮船是什么?有探索欲,渴求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还要安稳,任他惊涛骇浪,轮船最重要是稳。这种意向就正好映衬了男主,偶得的短暂自由,并没有把安稳的生活扰乱,稳稳度过了激情头昏。年轻性感的女下属,在2107房间里对他的回报,却是让他清醒过来的原因。
包括第三个故事,整本书都充满了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格调。这让我联想到了韩国导演洪常秀的电影,故事都掩盖在享乐主义的外壳之下,人物的对话掩盖内心,有层壳,外表感性,而内里都特别清醒。第三个故事的主题有点像张律导演张鲁一、倪妮、辛柏青主演的《漫长的告白》,同样为了弥补青年时代的遗憾,来到异国他乡,希望和解或者追忆,作者的手法,类似于文艺片的电影手法,喜欢慢慢铺垫,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读者总是可以轻松潜入故事里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些细微转变。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年轻时有些情感上的遗憾,一直久久不能释怀的读者阅读,也许会有借鉴和帮助,给自己一个想明白的机会,我觉得,这种事肯定不少,可能大家年轻时候都或多或少会留下些遗憾吧。
漫游者读后感第十三篇
“三十难立,四十仍惑,都很寻常。”打眼一看,书本腰封上的这句话就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信息接受面如此广泛的今天,我们往往被卷进无处可逃的焦虑沙漠中。令人艳羡的工作、美满的恋情或家庭、充沛的精力、丰富的休闲生活...每一件我们能看得到的,自己却还未曾拥有的东西,都有可能带给我们满满的焦虑和困倦。这些焦虑如沙漠般快速蔓延,一粒沙变成两粒,聚集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直至将我们完全淹没覆盖。压得我们没有一丝一毫可喘息的空间。然而,作者却说要给年轻人一个“不体面”的理由。使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将给我带来何种不同的人生体验。同时,我也希望自己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能更好地寻找到自己人生中的平衡点,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 全书以娓娓道来的口吻,从郑坦、施丰及“我”的视角,分别讲述了三段故事。每段故事中作者都为我们描绘出了非常细节的生活场景以及生动形象的人物角色。在行文中,读者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致的生活观察,以及细腻的行文风格。如作者在为我们介绍郑坦和谢家大老板的关系时写道:“郑坦知道谢老板有求于自己,不过谢老板之所以可交,在于他同郑坦一般追求得体。这是无法言传或量化的人格度量衡,非常脆弱,一有差池就会溶化,以得体为标准交友是典型的一种探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也偶尔彷徨、反复试探,只为确定彼此是否是可交之人,殊不知能够得体已是不易。又如在谈到郑坦年少时的朋友袁时杰时,作者是这样说的:“每个人都是从张三认识李四,从李四再认识王五。和王五投契,会不会感谢张三?要是吃了王五的亏,会不会连张三都怨恨?”你瞧,我们在这独一无二的星球上生活,除了基础的物质需求外,我们很多的需求都是通过一张张的关系网来进行满足的。既然是“网”,就免不了纠缠、纠葛,这些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从来都不能以对或错一语概之。或许,唯真诚才是终极的必杀技,才能使自己坦然的去拥抱和接受生活中的所有。 “明明拥有着青春,我们总是怎么做都做不好。无须问责,早晚间,每个人差不多都这样。”或许,去踏实,去努力,去勇敢,就是我找到的答案。
漫游者读后感第十四篇
如书封底所言,“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翻开禹风的《漫游者》,让读者犹如陷入时空之旅,随着“镜头”切换,斗转星移,俯瞰着一个个都市男女的故事。又仿若庄周梦蝶,谁又知演绎其中的不是我们的生活呢?
曾几何时,听到过这么一句话,“无目的的逃遁,我们称之为‘蜉蝣’,有目的的逃遁,我们把它叫做‘飞翔’”。那么“漫游”呢?禹风的这部都市小说集里给出了答案。人们常说,当一个人开始会想当年的时候,就说明已经老了。想想或许挺有道理,在我们青春年少时,总有股洒脱的劲,“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往往只顾瞻前哪管顾后。
而或许到而立之年,或是已经经受过“生活的毒打”后,我们也有一天会有一种冲动,像小说篇章《漫游者》里的郑坦一样,拎起一个双肩包,携带上城市的地图,来一场漂萍生活。去那些年轻的岁月里,走过的没走过的,“像一头米虫钻进米堆,钻到深处看看”。去那些年里,邂逅过的亦或是深交过的故人,再去会一会。而然我们会发现,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个样的,即使是同样一件事联系起来的几个人。于是当多年后再去探寻时,就像文章里所言,“人世间最大的乐趣,大概就是‘活久见’”。
小说集里的《九号线》这一篇,解答了一个困扰过我许久的难解疑惑。关于中年危机,也关于感情和婚姻的脱轨。我是一个喜欢未雨先绸缪的人,虽然还未经历过婚姻,但总忍不住要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重大的课题一般来研究,恨不得做好满满的“笔记”。当然,我的素材来源除了扎在七大姑八大姨边旁听来的八卦,还少不了各式影视剧和小说。“七年之痒”,“中年危机”,“金风玉露一相逢”,总令我费解,好不容易两相携手,却败在了长久的相处路上。
《七号线》恰恰细致地描绘了这刹那行差踏错的缘来,更道出了这其中的心路过程。施丰能和邓小桔,一对曾经的青梅竹马,在不惑之年却偶然在地铁九号线偶遇,一个正恰逢母亲病重低谷的离异女画家,一个是老婆儿子出国在外的设计师爷叔,曾经的年少美好和现实的帮扶,让两人如同地铁线又交织在一起。
“不能忽视时间与时间之间的缝隙,一不小心,人会莫名其妙陷进去”。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老房子着火”的答案,寂寞与空隙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和状态,会诱使我们放大和美化遇到的幻象,不断回味那些“曾经最真诚最纯净的感情”。要堪破也容易也难,最终要明白“人还是住在陆地上好,人不能长时间坐远洋轮,人并不属于大海。要明白,地铁线上来来往往,虽有交织,也终将两头。
漫游者读后感第十五篇
在我看来,作家禹风是典型的海派作家,在我阅读他的新作《漫游者》时感觉更甚。
《漫游者》是一本小说合集,收录了禹风的三部中篇小说,作者写作的背景、文字中的腔调、对都市(上海、巴黎)的描写、对情感和自我的探索,还有主人公的漂泊与焦虑等,都是海派特色。
《漫游者》是书名同名小说,整体读来,有一种孤独、虚无、漂泊的感觉。故事中,重回上海的中年人郑坦开始在这个城市漫游,他寻找过去的回忆,并试图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整篇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作者用“现在进行时+回忆”的形式穿插行文,很有时空跳跃的感觉。这篇故事着重描写了三件事,一是授课,他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我是谁”“爱情和钱到底哪个重要”“怎样才能不孤独”等问题的抛出让学生深思也令读者深思。二是漫游,不缺钱的郑坦卖掉房子开始在城市漂泊,他想追寻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也想体味一种尘世感,虽然是想入世,但是他给我的感觉是孤高。三是寻找谢老板的痕迹,边寻找边回忆和谢老板、薰子、袁时杰、俄罗斯姑娘奥尔嘉等人的往事,中杂有一些商业见闻,这一段内容是整篇小说中蕞好读的一部分,蕞好还有反转,增加了这篇小说的可读性。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在漫游中,“理想主义者”郑坦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了,他不再责怪他人,也不再肆意苛求自己,这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人世间最大的乐趣,大概就是‘活久见’”,如果你还彷徨和绝望,大概是阅历年龄不够吧。
《九号线》则着重探讨婚姻。人到中年的夫妻,褪去激情和浪漫,是不是只能靠一点责任坚持?故事中,油轮设计师施丰的妻子陪着儿子到海外留学,而再遇初恋邓小桔的他,则开始了一段时间的脱轨生活。无意探讨施丰的对与错,人到中年的无奈、疲惫是清晰可见。
《七杯咖啡》也和初恋有关,讲的是身患癌症的老雷因为年轻时患了错,想弥补初恋并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但是初恋的逃脱也让老雷再次忐忑,终究心愿难了。
人生在世,有很多难题,一些关于物质,一些则关于精神。《漫游者》探讨的就是心灵上的难题。这本书的内容对我这样的中年人来说,稍显沉重。归根结底,人生不过是一场体验。已经过去的,还是要学会释然,对于远方,还是要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