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传奇》一书深入探讨了京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其中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对京剧名家的生平故事和艺术成就的介绍,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京剧的魅力和内涵。这本书不仅是对京剧艺术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京剧传奇》读后感(一)
作者用大量的史料、巧妙的构思、曼妙的文采,客观而又生动地钩沉了戏界名家的岁月沉浮、烟波浩渺的京剧往事,既有史的格局,又有故事的可读性,读来赏心悦目之余,风华绝代的名伶、活色生香的京剧历史顿时跃入眼帘。
《京剧传奇》读后感(二)
非常幸运能拜读张之薇女士的《京剧传奇》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只能算是一个看热闹的人。影视中或多或少看到京剧,但很少关注,其发展历程更是知之甚少。近几年京剧元素应用广泛,倒是让我忍不住一探究竟。感谢各个出版社组织的读书漂流群及静享阅读时光,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有幸与《京剧传奇》相遇。
印象中的传记应该会比较乏味,没想到呈现在我眼前的分明是富有诗意的文学佳作,月章星句、字字珠玑。若不是数百年几代伶人们的传奇人生跃然纸上,还真不敢相信这是书写京剧历史的书籍。
文笔能有多美,且看我随手拾取一二。
形容伶人妩媚,可以是“娴雅雍容,媚惑妖娆”,也可以是“春风含露,明眸善睐”,还可以“丰姿摇曳,美轮美奂”。一会“风姿绰约”,一会“婀娜娉婷”,可以“肤如凝脂,娇小堪怜”,也可以“面若桃红,既娇且媚”。
形容伶人们的嗓音,要么“歌音浏亮”、“音清韵亮”,要么“悠扬圆韵”、”清澈流畅“……
不仅用词优美,文中引用的诗句也是很经典,如一首形容高朗亭的诗:
佳人如玉命如云,纤小腰枝束绣裙;
试以太真新出浴,至今肥美有清芬。
就中老大抱琵琶,犹学娇声唱晚霞;
占尽秦淮三月水,总教人不薄烟花。
整本书真的是华丽而优美,堪称字斟句酌。
当然读这著作最主要的还是了解京剧的前世今生,还有几代伶人的沧海桑田。了解了打茶围、歌郎,才能理解梨园里的另类感情。“状元夫人”,让人看到男旦的侠骨柔情,不再轻言 “戏子无情”。书中给大家呈现一个在场上、案头双肩挑的伶届异类汪笑侬。还有伶届伟人潘月樵,有着义侠罗宾汉的精神:成立救火会,建立敢死队,还与夏月珊、夏月润创办榛苓学堂,被孙中山授予“急公好义”勋章,让人见识了伶人们的大义凛然。杨月楼的诱拐案也被列为清末“四大冤案”之一,看罢也让人唏嘘不已。看到了梅兰芳如何接过谭叫天的“伶届大王”的接力棒,还有他和“冬皇”孟小冬的爱情,以及孟后的折翼婚姻。作者都把孟小冬和现在的王菲类比,都是在台上风华绝代,在台下吃斋念佛…..
太多精彩的伶人传奇故事,不一而足。
想要了解活色生香的京剧历史,请看张之薇女士的《京剧传奇》……
《京剧传奇》读后感(三)
书目:《京剧传奇》
作者:张之薇
梗概:作者在此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一部关于京剧传奇的书籍应该是聊借传奇之笔法,旨在钩沉京剧神奇历史、意在阐说戏界百态的册子,而人必定是主脉,沧桑的历史则必定是或隐或现的底色。《京剧传奇》用三十余万字梳理了两百年京剧史,文字洋洋洒洒又宛如涓流,既铺陈京剧的流变,同时细述伶人的浮沉。读罢阖卷,虽然因为纷繁复杂的唱腔、不可胜数的名伶、一言难尽的曲段依然盘桓于脑中而不可理清,但京剧发展的主体脉络却渐渐变得清晰可辨。那被我们称之为国粹的艺术,原来历经了沧桑洗礼,那些为京剧付出一生的伶人、戏子饱受风霜,也尽享掌声,他们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出出精彩绝伦的传奇。
说起与京剧的情缘,得从初中开始,更得感谢一出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我不是什么戏迷,更不是票友,京剧在我的生活中只不过是犹如歌曲一般的存在。不过,听得多了,耳濡目染,有时会跟着哼唱几句,但绝不敢在人前显摆。京剧是一门技术含量超高的艺术,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绝不是虚言。虽然学得几句京腔京韵,也曾源于此,在外人面前拙劣的演出过几次。然而,听得越多,看得越广,俞加地发觉,没开过桑,没念过白,没做过工,没演过打,学皮毛而沾沾自喜,着实有些可笑。
革命样板戏 《智取威虎山》
京剧之所以是国粹
上初中之时,遇到一位颇具创新精神的语文老师,犹记得她在一堂戏剧剧本阅读课上,用当时很先进的DVD播放京剧的场景。当电视屏幕上出现杨子荣高唱“今日痛饮庆功酒”的场景时,高亢且节奏明快的唱段顿时吸引了我,简单明了的唱词,不拖不拉的演唱让我改变了对京剧一贯的看法,也许那是日后促使我走近京剧的第一把钥匙。
也不知是不是京剧与我有缘,之后一盘磁带再次拉近了我与京剧的距离。时间节点已经不记得了,当时家里有很多类型各异的卡带,似乎容纳了民乐、流行乐、交响乐,甚至还有哀乐。因为比当时早几年里,婚桑嫁娶的场合,总要播放些音乐烘托气氛,录音机和卡带就成了必备品,父亲在这方面有些资源。几年后,VCD、DVD之类的设备迅速崛起,两箱型的录播音一体机逐渐退场,只不过当时随身听、复读机依然是很多孩子虚听英语,实听音乐的工具,我也不例外。在父亲闲置的众多卡带中,我偶然翻到了一盘京剧精萃,于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伴随我苦算数学的音乐里多了京剧。卡带里多是一些革命样板戏,虽然听不太清那些戏文是哪些字,但反复的聆听、哼唱却让我渐渐掌握了曲调,其中最稔熟的便是《沙家浜·智斗》选段。当时和京剧精萃一起并列夜晚必备音乐的还有另外一盘卡带,它之中都有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不过李娜的《青藏高原》却成了心底最喜欢,也模仿最多的歌曲。由于经常拉细嗓子哼唱,所以渐渐掌握了如何用“女声”哼唱《智斗》里阿庆嫂的片段,也就是自认为另类的反串吧。之后在机缘巧合下看到一本歌谱,上面正好有《智斗》的曲词,如此一来,模仿就更近一步了,有了些模样。后来这段经典的唱段伴随我走过了高中、大学、研究生各个时段的文艺表演,依靠它,我可谓占尽了“风光”。
《三岔口》
“沾染”上了京剧,一下子多了一些业余爱好,偶然“碰上”一些京剧选段便会多看两眼,大到看故事,小到听唱腔,有时也会主动搜索一些经典的唱段去听,比如《四郎探母·坐宫》、《铡美案》、《空城计》,也会看看诸如《三岔口》一类颇有趣味的片段,但依然是在皮毛间徘徊。早先就听说过京剧源于四大徽班进京,也耳闻过魏长生的大名,不过大多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既不深知何为生旦净末丑,也不清楚唱念做打是何等模样。因此,第一眼看到《京剧传奇》,我便决心深读。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对得起自己与京剧之间的缘分。
光绪年二月(1876年3月2日),《申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图绘伶伦》的小文章,“京剧”一词首次出现,随后才成为了一种剧种名称而被国人熟知。不过,此时的京剧已经经历了徽汉合流、皮黄合奏,也就是说京剧的形成要早于它名字的出现。整个京剧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男旦风行、独领风骚;生角崛起、唱罢天下;生旦分庭,百态丛生的各种局面。然而京剧真正成型的档口则为皮黄合奏的形成,融徽汉之调又兼具其它声腔,贯通融合,产生了汇集百家之粹的京剧腔调。
翻看京剧的百年形成史,它起于四大徽班进京,却在此后不断孕育、茁壮。看似偶然,却在冥冥之中指向了一件事,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是变革旧有规制,融汇各方之长后慢慢锻炼而来。京剧之所以能被奉之为国之精粹,源于它能博采众长,又能根据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调整、变化,再加之研磨、创新的各类伶人努力才使京剧历经沧桑而魅力不失。
任何一种艺术的辉煌都离不开它的表演者和传承者,对于京剧而言,伶人便是它孕育、成长、壮大的载体。在京剧艺术的发展演变史上,有众多名家、大家被人所熟知,也有很多幕后英雄,编排演绎、革新创造却默默地隐于戏台之后。不论是那些响当当的名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伶人,其实都在为京剧的形成添砖加瓦,只不过历史记住的只有那些大红大紫的成功者而已。
电影《梅兰芳》 十三燕
不过,书中一则并不是很重大的小故事却也刺痛了我:即使是那些出入宫闱,在御前献演,深得皇家宠幸的伶人,在大清朝里也不过是被人肆意“蹂躏”的下九流。清末四大奇案中,有一则名伶杨月楼冤案,道尽了戏曲伶人的悲辱。京剧名伶杨月楼在上海演出时,因长相英武、表演精彩引得广东籍富商韦氏母女喜欢,女儿韦阿宝钟情于杨月楼,并写下“求爱信”寄给杨月楼。随后杨月楼下婚书、行聘礼,可谓是依“法”办事,可是阿宝的叔叔却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原因是杨月楼是贱民。《大清律例汇集便览》中记载,在清朝,民、军、商、灶四者为良,奴、仆、倡、优、隶、卒为贱,良贱不能通婚。因此,即使杨月楼名满天下,甚至收入不菲,韦阿宝的叔叔坚决反对。只不过阿宝之母疼惜女儿,执意要嫁,最后给杨月楼想出了抢婚的办法,最后婚事是办了,可阿宝的叔叔联合广东富商以“盗拐”的罪名状告杨月楼,再加之县官同为广东籍,重判杨月楼,并将之屈打成招。不经想起电影《梅兰芳》里,十三燕那句“因为我们是下九流啊”,书中有很多名声大噪,呼风唤雨的名伶,可惜在清末,他们依然脱不了被“良人”视为下贱行当的命运,这样悲催的命运直到民国之后才渐渐改观。可言及当下,又有多少戏曲演员被等而视之,只有那些在金字塔尖的戏剧名伶才会被冠之以表演艺术家的称号。
电影 《西洋镜》
如今,京剧似乎陷入了“低谷”,更多的人愿意欣赏更流行、更时尚的“表演”,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成为束之高阁供人仰视的艺术,那些曾经令戏迷为之疯狂的唱段虽然仍然充满魅力,但却“少有”问津,那些曾经风华盖世的名伶虽然依旧令人赞叹,但却成为了悠远的传说。京剧在清末民初时就已经在改良甚至在变革,因此才会在民国时期迎来又一次高潮,可惜,走上巅峰的京剧似乎渐渐丧失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在声光电以及各种新型艺术的冲击下,它总是举步维艰。也许戏曲仍在变革和创新,仍想创造新的辉煌,可惜,它的时代仿佛已经远去,就像电影《西洋镜》中说的,该来的总会来,时代的冲击是阻挡不住的。不过,虽然京剧和戏曲不再如它辉煌时令百姓着迷,但它作为一种历经沧桑、体系成熟且魅力犹存的艺术形式,值得更多人去关注。当你真正的了解了京剧的沧桑风云,去多听听,多看看,你会发觉,戏曲带来的惊喜往往会超出你的想象,更不会像你想的那样“无聊”与“老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