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遗灯火阑珊处》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通过描写潍县的灯火阑珊处,作者展现了乡村的贫困和人们的艰辛生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面对困境时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令人动容。作品深情地抒发了对乡村的深深思念和对乡村人民的敬意,引人思考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潍遗灯火阑珊处观后感篇一
到北京旅游,第一次看电影节和映后交流。
第一次感觉到,观影的门槛。我想起来几天前和一个搞文艺的哥们聊天,我们聊到,现在艺术的门槛太高,懂艺术的人太少,能赚钱的大都是懂营销的而不是多懂艺术的人。虽然我是一个非专业的人,只是一个电影爱好者,但是也没有看出来这部电影为什么值得上北影节哈哈。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间有一个做核雕的手艺人,说自己上传自己做饭的视频反而火了。 国内的现状就是如此,很多人并没有什么审美能力。有很多艺术价值往往被忽视,因为太花时间且没有兴趣,所以才要创新。好的艺术自然要雅俗共赏,可现在,如果你吐槽一个电影不好,还有人会反驳你,说你为什么觉得他不好,我就觉得他好,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觉得挺好。
我想问,如果您觉得这真的是好电影并且值得夸奖,这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呢哈哈。映后交流,导演讲选择潍坊的理由,竟然只是看到这个地方非遗比较多。颇有一种带着任务拍电影的感觉。我相信明眼人都看得出,每段故事都只是在记录而非挖掘和思考,全然去展现某个人的现状并且没有特别的视角和镜头,对文化传承也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如果想了解潍坊非遗,看这部电影与看公众号的介绍和图片并没有什么区别。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潍遗灯火阑珊处观后感篇二
因为有朋友也在做非遗纪录片,在北影节看到《潍遗灯火阑珊处》,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看看。
结果!这是什么玩应!地方台拍的宣传片都比这个强!B站很多博主都比它探讨的主题深入!
真的很愤怒!因为它还拿了龙标!它还要70块一张!
首先,这个纪录片没有深入跟拍任何一个人物,找来一位资深潍坊风筝制作人,拍摄的内容比大四毕业生的简历都要简略!我十分怀疑导演就去跟了一天!拍了随便拍几个镜头,搞个破文稿高度概括一下,风筝起源和发展!你以为我们是在看百科吗?现在百科科普也比这个生动有趣!能不能用心拍着,真实记录啊!导演你看过纪录片吗?
其次,这个拍摄的画面和人物有半毛钱关系吗?你拍个老先生夫人炒菜就表现情深意重了!放一张老照片就是追溯渊源了!最可恨的是那个转场!它竟然粗糙到用了一个玻璃水杯!对就是老先生放下玻璃水杯,另一个风筝传承人拿起玻璃水杯,就切换人物了!你哪怕拍个放相同的风筝呢,那也是有关联的转场啊!AI都不会这么弄!
再次,就是这个音乐,互联网免费音乐素材!!!我真的无语了!你是个上映的作品,再穷也可以买一点音乐或者用古典乐改编!而且那个配乐思维都不如人家粉丝的混剪!欢乐就搞个快节奏!内容不够就一直铺音乐吗?
最后,整个文案实在是敷衍到极点了!我就是用ChatGPT,写出来的水平也比这个高!能不能多做一点点功课,认认真真的采访跟踪人物,这种把急功近利,写在脸上的作品,国足比赛都比它有诚意!
我们几年前做10分钟人物纪录片,都要跟拍两三天,电话互联网前采,见面在沟通,尽可能多的采访到人,拍足够多的素材,虽然当时为了迎合网络热点,但是每个人都不会敷衍,能抓到什么确实是水平问题,但是只要跟拍到位了素材足够了,一定是能记录到东西的!
真的非常特别的失望!
我本人是非常喜欢看年轻导演的处女作的,虽然青涩但总有惊喜!会感受到一种热忱!
潍遗灯火阑珊处观后感篇三
一个半小时的时长,通过介绍的潍坊非遗及其人物,开启了我对于潍坊的非遗文化和传承人人生的一点小小的思考,所以来啰嗦几句。
首先我想来想一想,传承非遗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我想到的第一个答案是:这个问题简直就是XX问题,肯定是好呀,电影里介绍的那些手工的风筝,版画和扑灰画,刺绣和古琴的技艺是多么的精湛,那些都是匠人匠心的精华所在,是文明的重要文化标志,如果不能被传承下去将会是多么大的遗憾。
可是,紧接着我的第二个答案就出现了,不能够确定好还是不好,这是因为直觉在隐隐作祟,为什么看着这些传承人,我竟然有一丝的不理解和心痛。这种微妙的心态,让我不禁开始怀疑会不会有什么隐藏在这些传承的背后,有没有些在电影里面讲述的故事,是快乐还是痛苦呢?
带着第二个答案的疑问,我开始回想起,剧中的台词不止一次地提到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但是不论每一位传承人都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继承和发扬,还是从非遗文化的受众群体和能够有足够的兴趣和资质去接过传承接力棒的年青一代来说,感兴趣的人群在减少,愿意投身其中的人更少,愿意投身其中并且经得住物质和精神上的考验的人凤毛麟角了。
事实如此,即使传承人和他们的弟子们都在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且很容易能够想到这份努力肯定是比我想象中更加厚重,因为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在现实的重力面前,他们可以选择去扛着坚持,但是对于新的人来说,这缥缈的精神力与愈加现实的商业社会对抗起来,显得太有些捉襟见肘了。
思考到这里,我有点恍然:像影片中这样的传承人在现实生活中实在太少了,毕竟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不是都能够坚持地去想和去做一件事情,不论这件事情是否有关非遗传承。所以,当能够做到呵护非遗、坚持自我的人的影像出现在荧幕上,竟然显得一丝不贴切不真实,更准确地说,是真实被覆盖在什么东西的下面,是大众的眼光下的他们努力在商业社会寻求文化与平衡的挣扎中。
这种挣扎带来的感觉就好像是给真实穿上一层粉饰。就好像这些非遗传承人被一层薄薄的粉“打扮”着,人物是真的,情感是真的,可是看上去他们与观众却隔开了。起初我以为这种打扮,是为了剧情,为了旋律,但是仔细思考和了解了更多信息之后,我发现,这不是一种打扮,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保护。
如果传承人不能更多的以正向的面貌示人,而去大谈辛苦,那么只会吓跑更多对非遗有兴趣的人吧。就像已经默默劳作了几十年的不善言语的农人在面对一个不期而遇、远方而来的客人的问好时,会笨拙却质朴,腼腆却热情地笑着回应,而不是一上来就控诉严寒和酷暑。而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感受和批评一个看上去友善却不是那么可信的形象,比真的去感同身受这其中的艰辛痛苦来的更加容易,却又肤浅。
写到这里,感觉他们身上的粉饰突然变得可爱柔和了起来,也让我从自己的思考中抽离,也许这部电影讲述的本来就是他们的人生,而我只是一个旁观的观众。
Ps. 映后和主创交流,他们说茂腔的老师,年轻时吃了很多苦,某一次冒着严寒上台,下面只有三个观众,开唱之后,只有一只狗在台下捣乱附和,老师唱一句,狗狗就捣乱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