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1914》是一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政治、军事、外交背景的历史小说。通过对当时国际局势的描写,展现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预示了未来的战争。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那个动荡的时代,引人深思。
祸起1914读后感篇一
52个营的大英远征军,左右了德法几千个营的西线大战是吧。
法军的溃败有内部因素,德军前线的暴行是政策制定由上而下的反人类暴行,就英军是欧洲拯救者是吧。
法军被屠戮殆尽的镜头拍了不少,德军向平民举枪的画面一个没拉下。历史事件可不是只有瞬间,选择性剪辑只会离书本宣称的主旨更远。
那慕尔要塞争夺战,德军损失900人的代价拿下3.5万法比联军你一笔带过。英军几座桥的争夺战被你写了几千字,旁征博引,德军连长日记里十六个人的损失成了惨痛失败了是吧。
藏在调侃和看似激烈的抨击背后,是一种傲慢。由其主导的选择性记述,可能带有真实的纹理,但所编织出的画面,距离真相想必还有不小的距离。
排除掉其中对英国方面的评述,还是值得一看的。想来BBC风格是属于民族性的高度了,不是有意为之。
祸起1914读后感篇二
不错,那是一个理想主义行将死去的年代。战场之上,宫闱之间,一个老旧华丽的欧洲正在落幕,看似勇敢浪漫的骑士精神在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洗礼中永不复来。这不仅是一场欧陆权贵的最后较量,更是平民小辈的殊死挣扎。
“祸”这个字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无论怎样的宣传掩饰,这个世上哪里会有什么“伟大的战争”,哪一场战争到头来不是“人祸”?!
Guns don‘t kill people, people kill people.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可能是人类对战争过程和细节记录最为完整和丰富的第一次大型战争,也因此引发了后世无尽的思考。
作为后人的我们对战争的感性认识,往往是来自被媒体复述、再被历史学家复述、再被通俗历史书刊复述、再被老师或者民科学了去的前线士兵的陈述。和以往的战争有个很大不同,一战的前线士兵(尤其是西线)的识字率比较高——之前也有很多有文化的人去战场,他们大部分是贵族,去了也是当军官。这导致了,在一战开始的时候,人类文学对于战争的描述,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还处于浪漫主义时期——《红与黑》里的于连,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心想回到拿破仑时代,因为拿破仑可以让他上前线、立战功、当英雄、迎娶白富美。
一战开始的时候,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和拿破仑时代没什么不同。但一战结束的时候,再也没有平民的儿子向往战争了。在这个阶段,读者和作者都追求对暴力的现实化描写,虚拟的英雄主义、漠视士兵生命的描写,很不受欢迎。这是因为一战留下了大量平民的日记,把暴力美学的浪漫面纱全扒掉了。
《祸起1914:欧洲迈向一战之路》细节之所以生动丰富,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此。
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第十三章中对后方生活的记录和描述,很多极具讽刺意味,属于很高等级的黑色幽默。
路易·巴塔和一群士兵押着一车德国俘虏,坐火车穿过法国南部。好几家报纸都在煽风点火,要老百姓让这帮“人模人样的畜生”知道知道厉害。于是乎,每到一个车站,都会围过来一大群愤怒的群众——女人们在吐口水,男人们手里挥舞着小刀和石头。这同一拨人会往负责押解的法国卫兵怀里塞葡萄酒和葡萄。火车刚一开动,法国卫兵就会和看押的战俘一起分享这些美酒水果:“这些姿态体现出了同志般的友爱,对于那些针对赤手空拳敌人的作呕表演,也算是一种补偿。”
在这些底层的细节之外,书中还有大量对高级军官和政治家的“透视”——有能力的太少了,导致无端地浪费和牺牲了大批年轻军人的生命,也造成了无辜平民的大量伤亡,这是极为真实和悲惨的地方......任何鼓吹战争的人都应该多读一读真实的悲惨历史,然后反思下面几个问题:
为什么发生了这么悲惨的一战?
为什么之后又发生了更为悲惨的二战?
在之间的二十年里人们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全无用处?
战争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
祸起1914读后感篇三
之前看《八月炮火》,这次看《祸起1914》,最头疼的部分,人物太多如过江之鲫。之前就想弄一份姓名照片对照。这次边看边更新,希望可以做完。慢慢来吧。人物索引以中文译名拼音为序。
F
约翰·弗伦奇(John French, 1st Earl of Ypres)
H
道格拉斯·黑格(Douglas Haig, 1st Earl Haig)
K
亚历山大·冯·克拉克(Alexander von Kluck)
M
阿奇博尔德·穆雷(Archibald Murray)
S
史密斯-杜利恩 Sir Horace Smith-Dorrien
W
亨利·威尔逊 Sir Henry Wilson, 1st Baronet
X
霞飞(Joseph Joff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