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浮世风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浮世风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1-02 15:30:29
浮世风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5-01-02 15:30:29   小编:

《浮世风流》是一部描写江湖风云、情感纠葛的小说。主人公在江湖中历经磨难,不仅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性格,还展现了对爱情的执著。小说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让人对人性、情感、江湖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部小说既有江湖风情,又有深刻的人物心理刻画,值得一读。

浮世风流读后感第一篇

书中感受挺多,现实。支持摩石!江西著名文化学者 他的古文功底和书法都很好,是真正的人才,摩石正是如此。

坦白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文字。 朴实,但是有重量。 但是你却觉得它有厚度。 对于一个文艺青年来说,这是一种震撼。

浮世风流读后感第二篇

近日,百无聊赖之际,终可抛却平日种种闲愁郁思,阅读起了《浮世风流》。半日内,竟不觉读完一大半,觉得里面陆递、家和、陆恒等人说出的一些话十分精彩。但是读完之后,有感觉无可奈何。

匆匆观花、领悟有限,而且感觉有些沉重。

大家都无比期待第二部,摩石挺住!!!

浮世风流读后感第三篇

值得一品。仿佛自己生活在其中。微博上比较火,在江西还是很有名气的。。支持摩石!给当代大学生传递了好事多磨、永不言败的正能量。 ...... 值得一品。仿佛自己生活在其中。微博上比较火,在江西还是很有名气的。。支持摩石!给当代大学生传递了好事多磨、永不言败的正能量

值得一品。仿佛自己生活在其中。微博上比较火,在江西还是很有名气的。。支持摩石!给当代大学生传递了好事多磨、永不言败的正能量

浮世风流读后感第四篇

如作者言“好的小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来源于生活。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可谓唯物,又必须有高于生活的形而上。

文字中粗犷的方言俚语极具地域味道,因是此地人读来更觉灵动。我在想要不是当地人读这本小说会不会有阅读阻碍啊,辩证了一下心想大概影响不大吧,正如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巴黎圣母院》一样,我也不是古代人或是延川人或者外国人。这大概就是文字的魅力小说的魅力。

小说以一个古老村庄的人和事为缩影阐述社会发展对人的冲刷。过去的虽已成历史却永不会消失,现代人身上总有一些历史变迁的印记。书中女性角色或善良美丽、或质朴自然、或风流雅致、或木讷坚韧…无不透露着作者对广大女性的悲悯。男性角色或狡黠或英气或放荡不羁或温文儒雅或行尸走肉…不经让人觉得作者是不是借用了佛的眼睛看了一遭世事。

书中没有一个人物是完美的。正如现实生活中的你我她。我们安静,纠结,放纵,无奈,思考,坦然,然后再循环。童年是最难忘的年纪,无关乎贫穷富贵、喜怒哀乐,只因是懵懂年纪的时光,对世界认知的开始。未来我们的身心该停靠何处呢!历经世事能否觅得我心安处的家园,与自我身心和平共处呢

浮世风流读后感第五篇

昨天看完《浮世风流I》,一直都想说点什么,可是,真到写书评的时候又好像不知从何说起,万事开头难,就随便写点吧。我真的非常感谢摩石先生给我带来的一切,他给予我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就先说这部作品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吧,以前我一直憧憬着每天都运动半小时,但今天是我连续每天运动半小时的第六天,我以前从没想过跑3000M,但现在问我,我能告诉你那是怎样的感受,当然,中途有想过放弃,但想想再坚持一会,快到终点了,就能继续下去,现在的我想着并要求自己把这件事一直贯彻并坚持下去。很多事,做和没做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虽说所在的学校并不是很出色,虽说只剩下一年的时间在大学,但我还是愿意做出改变,以前不想参加的相关大赛现在我也积极报名,我不想留下任何遗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说我是脑残粉也好,什么什么也好,总之这部小说故事情节紧凑,一环扣一环,相当地引人入胜,人物刻画地相当出彩,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一开始可能觉得像红楼梦一样,人物关系混乱,在这提点小建议,就是那张纸把所有的关键人物关系串联起来,很有作用的,看红楼梦的经验。环境风土人情的描绘也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家乡美食,我想摩石先生在创作的时候是不是和我也会停顿一会来思忆一下。当然在欣赏过程中十分敬佩其古文水平和对我们都昌方言的精准拿捏,其对瓦罐舍里纷争的描述让读者身临其境,有时在最严素最紧张时刻还不忘小幽咱一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哈哈。还有对陆恒及江梦雪这对苦命鸳鸯的爱情描述我相信看了这部小说的大多数女生都会觉得江梦雪何其幸运,能碰到这么一个痴心的,对她掏心掏肺的好的男人,希望他们能在第二部中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等等,这些足见摩石先生的功力。最后,摩石先生也是极好的一个人,即使非常有才但更有礼貌,真实。真心谢谢他带给我的激动,欢乐,改变,坚持。

浮世风流读后感第六篇

这是摩罗写的序,为摩石先生搬了来。其文在摩罗的博客里题目为《比天堂还可爱的是都昌》。

摩罗——

年轻时颇读了一些小说,多系西洋小说,以及国人模仿西洋小说所写的现代小说。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得不是太多。年岁渐长,中国古代小说的韵味老在心中盘桓,颇为切合当下的意绪。昨夜偶尔翻阅《红楼梦》的开篇,觉得背景深邃,格局阔大,寥寥数语就尽显鸿蒙沧桑和人世悲欢。

摩石先生尚在高校就学,“十年寒窗”尚未度完。他课余时间创作的小说《浮世风流》,叙事半文半白,颇有几分古奥。与我年轻时判然有别也,或许由时代差异所致吧。作者胸襟,也颇为辽阔。摩石先生说,这部小说,意欲全面展示家乡人民的生活面貌。此其志不在小也。

我最关注的不是他究竟展现得如何,而是他对家乡水土和民人的那种深情、那种担当、那种扑进去扎进去的决绝态度。因为,他所热爱的那片水土,也是我的至爱。我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可爱的是天堂,比天堂更可爱的是都昌。为什么,那是我的家乡啊!

都昌者,江西东北部一穷县也,地处鄱阳湖北岸。小时候爱她是出自本能,因为生于斯长于斯也。今天格外牵挂她,是因为走遍各处名山大川,无论当时如何震撼,稍事停歇,就觉得她们比都昌还少了点什么,都不像都昌那样沉重着我的心。这事寻思多年,终于明白,只有都昌这片土地,含藏着我列祖列宗的骸骨。我八百年的祖先,一代一代全都融入了都昌的山水。摩石作品对于都昌的激情,或许也是起源于此吧,至少我的共鸣是由此而生。

自古以来,都昌文脉昌盛。东晋陶侃,一代枭雄,挽救晋室危亡,力保百年太平。其曾孙陶渊明,万代文豪。从上古至中古,华夏文脉由北迁南,陶渊明乃长江以南出现的第一位宗师巨匠也。自陶渊明之后,尤其唐代禅宗之后,江南代有才人,指导中国思想文化走向的学说和大哲,基本上都产生在南方。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有宋一代,都昌堪称文星高照。宋末丞相江万里,是著名政治家和教育家,创办书院讲学,培养了文天祥等国家栋梁。其外公陈炳、舅舅陈大猷,都是进士及第,且都是研究经学、理学的著名学者。其表弟陈澔,更是元代大儒。陈澔在都昌创办云住书院,遐迩闻名,晚年到鄱阳湖对岸主教庐山白鹿洞书院,声名远播。其所著《礼记集说》,明清两代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他是曾经配祀孔庙的人物,由此即可知其文化地位和政治地位。

陈炳、陈大猷、陈澔祖孙三代,皓首穷经,究理传学的精神,代表了都昌人民的志气和智慧。这片诞生过陶侃、陶渊明、江万里、陈澔的土地,不但山清水秀,尤其人文鼎盛。

摩石以火一样的热情,来展现都昌人民的苦痛、憧憬和伟大创造,本身即受到自古以来浩荡文气的鼓动吧。摩石不但热情高涨,所表现的功力也堪可称道。我枉戴一顶作家帽子,却没有花大力气充分展现家乡人民的历史与生活,一直抱愧不已。摩石一开笔就从都昌写起,而且一下手就是鸿篇巨制,既让我感激,也让我佩服。

在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语境中,都昌的作家朋友们,或许应该自觉地接续都昌的文脉,写写自己的家乡。等到时机成熟,我也想学学摩石先生,为家乡多留文字。

浮世风流读后感第七篇

得知此书算来是场巧合。好奇心起于是翻看,于是看下去。今天看完。

看完序言我并没有太大期待。序言及其所引正文段落都没有给我足够丰沛的情感冲击,我没有被感染。

章回目录让人不自觉想起《红楼梦》。章回目录的小说很多,但是凭直觉而来的不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我看到更多一点的时候想,应当是看序言时留下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否则其实也会觉得跟《西游记》或者《镜花缘》的回目有相似的感觉。但就开篇的形式、故事所牵涉的人际、一些情节(如戏子唱戏的部分)的设置及人物的形象(如陆恒跟江梦雪)的塑造来说,《红楼梦》的影子总若有若无笼罩整部作品。

友人说她不知一个小村庄也可以有这样多事可以写。我笑,说是有的。

在我,故事引发很多联想。

一户人家有个儿子,从小调皮,大一些时候更是无所不为,习惯了粗暴的打骂的孩子只是咬牙一声不吭,倔强得表情愤恨。那样长大。后来隐约听得也是做些正事,却不知为何那家父亲打算再要一个孩子。怀孕的女人是年近四十还是年过四十?我说不确切。临产却请来一个乡间小诊所看感冒发烧的医生。女人生产时的痛苦场景被传唱得惊骇。小孩落地女人血流如注,诊所医生到底是在此时慌了神建议送往医院还是依然硬撑说自己能解决,家人到底是在此时已经动身把女人送往医院还是并无行动,多年前我只是听说,如今更是全无印象,只知道很快女人死去。医生全力推卸责任,后来那家人不知从何处抓住医生把柄,最后和解,协议似乎是小孩认医生做干妈,医生负责小孩所有的奶粉费用之类。男人很快再娶。人们只是不断唏嘘女人的不值,跟了个不知体贴心疼的男人,舍死亡命地劳作,眼看着日子稍好却来了这么场劫。

另一户人家,男人审时度势,临街盖了一栋小楼,大约县城里也买了房,在乡间也算是有些发达。儿子长大娶了妻,不久生了个儿子,一家人欢天喜地,对差不多同时生了女孩儿的一个街坊就很是有些看不起。常常就有些言语上的嘲笑跟轻蔑。男孩长到一岁半的时候,他奶奶还是妈一日给他喂食龙眼,剥了壳却没有去核,滑溜的果子顺着滑下,生生卡在了孩子的嗓子眼,送往镇上医院的时候已经脸色发青没了气。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人们依然是互相唏嘘:“哎,那家那娃儿真是可惜了”“还不是屋头大人没用,一个娃儿都不会带呀”“这话说人要积德啊,人家生个女儿碍着你了呀,显摆自己家生了个儿子,这下倒是张狂啊”......后来传闻那户人家收敛了气焰,也传闻后来又生了个女。

乡间从来不缺这样那样的事件。从上幼儿园到小学的八年间,我听闻过很多。后来离开,时或回家看老人或者外婆跟妈妈的电话中还是断续有闻。人太贫乏。我在这类事件的传播中看不见人的悲悯跟善良,只觉人日日麻木,聊度时光。唏嘘之人,更多的类似鲁迅《祝福》里寻来听祥林嫂说阿毛被狼吃了一事中人的情态跟心态。有时想人何以这样残忍。

说到传统的人际,人幸福感的依存。那种比较有时终究是让人只能默然。

暑假时候一户人家二十四的儿子在矿上出事故死去了。男人有个哥哥,一直家境殷实,孩子也会挣钱,乡间不少人歆羡。闲话时常能听见某某老汉这些儿子里还是老三家红火啊,老三儿子的婚礼也排场哦,老三儿子也能干顾家......老四啊,老四哪里赶得上老三......那天,我难过地想,那个二十四岁的男子,他还没有娶妻,到底为什么要去矿上工作,到底什么需要如此冒险。是无奈地为争口气这种理由所迫么?

人所依托的价值是如此模糊,甚至恍惚。我有时喜欢沿陌生化发展行进的城市。我以为在人从个人意识被压制的集体中勇敢出走的时候那也许可以是一处有效的逃离。人情冷漠是一个问题,但人情复杂幽微同样让人备感艰难。在人际并不健康正常的尴尬时期,我会想,不如淡薄,不如淡薄。

如果文化失落确实是作品一个重要的主题,我很惭愧并没有在此一主题上感受深刻。不管老福是如何委屈地认为不被理解,如何认为自己确实是为家为瓦罐舍,也不管他的对失落的文化产生了怎样悲凉的情感,他都一样不能否认造成了很多伤害这一事实,无从推卸亦无法弥补。这是属于个人的罪孽,不是初衷良善就可以被谅解。事出有因不是借口,他必须承担。

无论是陆递跟家和的谈话还是江重九跟陆恒的对答都显得有些突兀。大段论道给人的感觉就是痕迹太明显,似乎只是为了借人物之口说出那些话,而没有逻辑或情节上的必然性。但是二新妇跟水妹的谈话刻意跟不协调的感觉就会减轻很多,因为作品后面有提到那是类似禅悟一般的谈话,所以在阅读时就不会很追究人物身份跟思想的符合度。对人生看得如此透彻的二新妇选择了死亡水妹选择了继续过当下的日子而均没有选择一场出走,虽然可以自然理解为母亲为孩子做出的考量,但这样的抗争温和到让人觉得更接近于不作为。人物也许坚韧,却并不顽强。作为意识觉醒的女性的这两种选择,终究是让人不禁悲凉,甚至觉出些灰心来。

陆恒跟梦雪的性格及相处的模式都有较明显的宝黛的影子。陆恒遇事就哭的反应还是让我觉得太像个孩子了。陆恒跟梦雪为他们的爱情做出的努力让人感觉只是浅尝辄止,磨难并没有显得艰难得不可抵抗,但他们就如此妥协了。而且到这里我更觉得疑惑的是,为什么他们也没有想到离开瓦罐舍。陆恒母亲当年为爱进行了如此激烈的抗争,却为何引导儿子妥协,梦雪的父亲在看清胡子厚的为人后为何也觉得女儿不妨嫁他,老福难道真是那样大的一个阻碍么,避不开的么?这些都是让我觉得困惑的。

我最先觉得气氛诡异的情节是生完小孩后的水妹跟隔天早上的家和分别的错乱意识,让人觉得阴郁鬼怪。接下来知书让家和杀鸽子,然后说哦,不,是闭死。让我不觉心里一冷。看着的时候会想起苏童跟余华早年小说的氛围。

水妹因为猪跑出去了打骂陆华陆华问凭什么打我时的委屈酸楚跟愤恨也让我印象深刻。不禁想起安妮宝贝在一期采访中说到的“父母承载他们各自的内心问题,你自己则被挤入边缘地带”。想起水妹在二新妇葬礼上说舍不下这个家,我会有种相互折磨的感觉。以为当下的承担是为了周全这个家,或者说,说到底是爱,但是谁又沐浴了爱?又会不会终于成为一场怨怼跟迁怒?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又当如何自处?

不知道作品的下部故事会怎样发展,人物又会有怎样的成长跟丰满,关于人性又会提出什么问题以及是否寻求解决......种种。期待与作品的下部见面。

谨以一未涉世事者的浅陋认知,拉杂陈述读书后的琐碎感想。不当之处,望作者包涵。

——青瓷

浮世风流读后感第八篇

要看看这个啊,你们一群傻逼。这是出版社整理出来的。

摩石一开笔就从“故乡”写起,而且一下手就是鸿篇巨制,既让我感激,也让我佩服。

——著名评论家、学者 北大三杰之一 摩罗

一部扎根泥土之上的中国的“千年孤独”。

—— 著名文化学者 黎传绪

摩石以自己的奋斗,给当代大学生传递了好事多磨、永不言败的正能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 郭杰忠

它是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人性的释放、挣扎、解脱,浸泡在文化的尴尬中的一群无所适从的你、我、他。陆递的死是智慧的死亡、人性的死亡,更是文化之殇。

——教授 李娟

传统的生活方式及稳定的心理结构在社会变革中被打破,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同化与拒斥构成激烈的冲撞。小说整体架构颇具匠心,人物群像丰满逼真,语言雅俗得体,凸显工力。

——江西师大院长 赵勤

作者将自己的笔名取作“摩石”,抑或是对摩罗的一种敬仰吧。摩石遇上摩罗,我想运气肯定差不到哪里去的。

——都昌作协主席 詹双喜

不管是对于故土的回溯,还是对于文化的坚守、精神的回归,《浮世风流》在当下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作品。

——作家 李贤平

孤灯倦影无人会,有限天涯寂寞多。意海风流清皓月,心河漱玉湛苍波。前贤翰墨惊八怪,后辈文坛话二摩。一世春秋空过客?浮生若梦俱蹉跎。

——诗人 南斗

摩石先生以瓦罐舍为中心,运用宏大的构思和精湛的笔调,展现了现代少有涉略的江南人情风貌。儒释道的人文视角贯穿全文,很好地诠释了乡土浮世的风云流变。

——文学青年 冷小龙

在模糊了人物评价界限的同时反应出的是对于文化、人性的真挚感情的表达,这些表达时而像一曲悲壮的哀歌,时而如一声愤怒的嘶吼,时而又似一声无奈的叹息,令人百感交集,心生万念。对这些人物的评价恰好体现了摩石的价值观。正如摩石所言,无论贫贱荣华,诟病景仰,每个人的幸福,冷暖自知。因此他才将自己笔下的世界定义为“浮世”,浮生若梦,一世春秋。

——文学青年 吴浪

故事紧凑,场面热闹,气象宏大,读者在爱不释手的同时,也更深地体会着各个人物的不同悲哀,最终深化对“止于至善”这一美好而简单愿望的客观追求。

——文学青年 陈武

当代大学生奋斗不息的典范。他获得了所有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他的文字和思想获得了当下人的共鸣。 ——《南方周末》

浮世风流读后感第九篇

看了楼上的,把这篇也搬来,哈哈。支持摩石!

思想的盛宴、文化的饕餮

江西著名文化学者 黎传绪

摩石是我这么多年来最得意的门生。他的古文功底和书法都很好,远比其他同学更有思想、更加成熟。我们平时的交谈很多,他特立独行,甚至我行我素,这一点恰是我所欣赏的。我一直认为,在某一门上特别出类拔萃,才是真正的人才,摩石正是如此。大约是两年前,他突然销声匿迹,直到两年后他交给我这本沉甸甸的《浮世风流》。惊诧之余我抽出时间品读了一番,真正感受到一种对于难能可贵的震惊。于是欣然研墨挥笔,为其封面题词。更要写出几行字,表达心中的快意。

这是现代社会难得一见的,以明清小说的形式、纯正地道的地方语言、现代的写作技巧、描写现代社会的作品。真可谓中西融合、古今交汇,细细品味,确有“滴滴香浓,意犹未尽”之感。

读《浮世风流》似乎感觉到《红楼梦》的影子,只不过展现的是现代农村的广阔画卷,深沉恢宏,气象万千。小说整本有七八十万字之多,这里整理出的仅是第一部。“浮世风流”四个字在第一部体现了的是一种“文化风流”和“才子风流”,到全书结尾,恍然明白它的意思是整个“瓦罐舍”的“风流云散”。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摩石以一个偏僻村庄为缩影,追溯它绵延上千年的历史,乃至到改革开放后经历的阵痛与嬗变,乃至它在城市化包围下的无奈与消亡。而这些全都浓缩在近几十年的描写中,可见其笔力之深。

作者认为,科技发展带来文明,也消灭文明,这正是《浮世风流》的真实含义,是对消逝了的和正在消逝的一段文明的怀念。全稿在最后一章《苦别离风流瓦罐舍 痴顽守归结断代史》写道:

后来上面在这里开发建设大水库,有人欢欣鼓舞,很快散去。彪子女人却不肯走,不肯走是为了一个等待。搬迁的人答应帮彪子女人寻找彪子和孝文,彪子女人这才走了。老福不肯走,不肯走是因为放不下。然而没有什么能够让老福走,老福的爱在这里,恨在这里,所有的骄傲在这里,所有纠缠一生的痛苦在这里,不想走,是不想颠覆了一颗心维持的所有。不肯走的老福死守着那间贴满奖状的屋子。

读到这里终于明白了全书开头那位老者所指的水库是什么了,文化失落的主旨横跨全书,绝妙地表达了出来。然而那位老者自己是谁?摩石用这三段话结束了全稿:

挖土机再开过去的时候,无数的鸽子从茶园坟山深埋的瓦罐子里面飞了出来。朱丁汉的古老的宅子也轰隆隆地倒了下去。代表着一段时期的文明的瓦罐舍终将在世界上消失、不见。

古老的瓦罐舍被现代文明侵袭,曾经紧密的社会结构一点点松散、瓦解,逐渐被推翻,再也不会在大地上出现。那些洒落人间的爱与恨、悲与愁,发出了最后的尾音,冥冥中呼啸着寻找新的征程。致使那些曾在瓦罐舍的土地上刻苦铭心的爱恨变成陈酿,历久弥新,在新的征程中骨鲠在喉,催人泪下。然而新的人们在多年后必将回首此时的惶惑,站在旧的时间点上哀叹:旧的恨与爱好像消失殆尽,然而新的爱与恨才刚刚开始。

纵使爱恨弥坚,纵使难舍难分,纵使苦痛纠缠,曾经的真实也无从寻觅,多少断章却也是浅尝辄止,此时的坦诚大地、直面苍天的赤子之魂也不禁颤抖着嘶哑地发出疑问。多年后,是否有人重新审视这片土地?在浩瀚的水流之下,在深埋的泥沙之中,挖出老福曾经写下的早已化为泥土的文字:“愿真心致语汝之子孙,吾曾以挚爱致以此土。”

读者应该会被文字里面汹涌的情感所震撼,然而或许还是不清楚那位老者是谁?其实,不必深究,他,可以是任何人。正如“瓦罐舍”在大地上消失了,它就永远是那样,这本是任何时候都是这样。如此看来,他难道不能是年老的作者自己,不是年老的我们吗?

这些足见作者构思之妙。这种绝妙的伏笔、暗示、谶语的细节遍布全书,从开头到结尾。,特别有一处,就是彪子因为偷钢筋坐牢。到全书后部作者才揭露,彪子根本没坐牢,他不仅骗了读者,更骗了书里面所有的人物。彪子弄那个闹剧,原因在于彻底摆脱那个让他不爱的家。这种毫无暗示的悬念描写恰恰深入了人性的欺骗的悲哀之处,读来让人扼腕。

摩石在书中大量地创造性地运用了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方言,生动地描绘了独特的风土人情,于是作品又有了民俗学的价值。另外在通俗化上作者也做了许多努力,比如喜剧元素。如道统说:“疯疯癫癫,什么人有我活得爽?”老福听了前面要发怒,听了后面只能哀叹。作者很善于写这种对话和情节,哭着笑,笑着哭,足见其对生活的观察。

很多年来,农村题材的小说几乎被北方垄断,诸如贾平凹、陈忠实、莫言等等。然而年纪轻轻的摩石,其处女作就敢鸿篇巨制地描写南方小村庄。敢于去写、能够去写,已属难能可贵。

阅读文字,阅读人生,阅读社会。把人放在社会和特定时代中来考量,考量人的生命、情感、人性的变迁,最后化成文字,这或许就是阅读和写作带给我们的快乐吧。作者除了在结构和某些语言方面在学《红楼梦》,很多人物都如《红楼梦》一般去象征化。整个瓦罐舍是个舞台,里面人物不同的生命选择和趋向,代表了不同的命运和主题。如陆递是各种思想集一身的传统的文化大师,他在整个故事里是个象征化的人物,很可能是作者为了表达思想和主题虚构出来的人物。

老福是“儒”的坚守者。陆孝福作为对文明的坚守者,最终也彻底破坏了文明,老福不只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悲剧英雄,这是“断代史”的含义。老福给长孙取名传懿可以看出他的坚守,但是四个儿子的名字,道统、道纪、道红、道结,一步步表现了他的无力,这也证明处处可见《红楼梦》的痕迹。老福连自己的家都守不了,更别说守住这一块土地和文明。他的悲剧的原因在于他的动机都是从自身出发,忽视了人性,逆历史潮流而来,而自身的原因又让他放不下。老福身上的时代悲剧是他无法操纵整个时代,代表了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无力和消亡。

家和是“佛”的关照者,这个在后半部书里更有展示。

陆恒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是他的超然物外代表了很多人的人生追求。是“道”的实践者。

胖婶是伟大母性的操持者。

江梦雪是世上最美丽的女人。

道统和老福二新妇是传统伦理道德的牺牲品,胡子厚是时代浮躁与拜金主义的牺牲品。

后部书里着力展示了陆羽,陆羽是红尘的见证者。摩石用了许多的表现手法,在后部里面竟然又用了小孩的眼光来表现故事,真是出乎意外。生活中的陆羽和陆恒所讲故事中的“陆羽”是一个映照,摩石用这种恍惚曲折的笔法,无非是告诉我们,陆羽虽混混沌沌,他做的却常常是我们做的。摩石告诉我们生活的一系列悖论。

其实所有的人都是芸芸众生,被红尘死死操纵的人,知书、家兴、跃进、金老汉、传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牵绊。由是正本作品仿佛是以“佛”的眼光关照世间纷争和人世挣扎。

狗眼里的人间世界是怎样的,小孩的眼里的人间世界是怎样的,一棵长年送来阴凉的柏树的眼里的人间世界是怎样的,一堆没有生命的砖石的眼里的人间世界是怎样的,这就是魔幻的《浮世风流》。作者善于构筑宏大的场景,通过一些道具和独特的组合来展开抒情,如人群纷争时一个老者的冷眼旁观和背影,小孩的哭闹,狗的几声狂吠,或是讽刺,或是哀叹,或是悲悯。

佛和道的品质才是文学的真正品质,摩石正是这样来表达的。同时我感到,摩石并没有因为在学生和老师中的一点名气而浮躁,而是耐心地去展示社会的现实和自己对世界的思考。从这一点来说,小说写的是对世界的认识,而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是对世界的逐步认识,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成长。

最后回味一下,《浮世风流》可谓是一部扎根泥土之上的中国的“千年孤独”。这些“孤独”被收括浓缩于几十年的悲欢离合的舞台,有佛的悲悯,也有以佛的眼光来对人间纷争和人世挣扎的讽刺。不管老福有多坏,我们内心深处何尝不是一样?我们受过了太多的传统伦理的束缚,这些束缚将会走成哪样,是不是如同书中描写的那样变成一片“水库”,我们真的不得而知。然而附卷沉思,终于觉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陆恒、一个老福、一个家和。

老福的人性人人都有,陆恒的个性人人都想做到,老福的人性何尝不是对每个人自己的反思?陆恒个性何尝不是对自身否定面的救赎?可见作者是诚实的,是认真的,是有批判精神的,是向着未来的。感谢摩石,祝福摩石!

浮世风流读后感第十篇

摩石,原名沈建中,江西庐陵柴桑人,著有长篇小说《浮世风流》,其人其事在校内广为流传,半个多月前于校园购得得其签售之小说,近日颇得闲暇,伏案拜读二日,才知其所记之事,虽关风月,但其宏旨乃人性之光辉以及文化之失落,故聊作文以记之。

读完了这部小说,觉得摩石欺骗了读者,欺骗了观众,唯一没有欺骗的就是他自己那颗倔强而又博爱的心。其实在我看来,每个作家都是一个无形的骗子,他们借助于可感的形式,将平常人体会抑或经历过的喜怒哀乐加以综合,呈现在你的面前,当你阅读时,让你心甘情愿的将自己比附于书中的某个人或某件事,你会觉得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并为之叫好!其实这个人物既不是你,也不是他,更不是作者自己,而是一个虚无但又真实可感的传说。因此判定一个作家作品的优劣,就得看他的传说写得生动不生动,情感充沛不充沛,能不能用爱感化或蒙骗得过数以万计读者的心。

摩石以他的家乡为背景,构筑了一个关于“瓦罐舍”的传说。在这个传说里面,笔者读出了八个字,那就是“和光同尘、浮游人世”的主题。它追溯了瓦罐舍上千年的历史渊源,将笔触集中于近代以来这个具有上千年文化历史传承的小村落人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历史文化作了一个深沉的反思,且不论反思的深度怎样,但其胆识及精神是可嘉的,是值得我们每个青年人学习的。作者借空竹道人之口,道出了“和光同尘”这句颇具思想内涵的话,

光既可以作名词佛光理解,如作品中具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佛性之光的家和;也可以做形容词了无挂碍,空空如也理解,如陆递死时那安详状,又可以做绝望中的希望之光来理解,如陆恒对现实看透后的虚妄,他虚构着陆羽的故事,而且希冀通过与江梦雪那美妙的爱情来冲刷掉这种哀愁,并且总在希冀这个世界一直有个人在等着他,不管隔得多远,且会陪着他在这个看不惯的世界走下去,告诉他,来到这个世界来走过一回。作者在在小说中将这三光以浓重的笔墨层层演绎了一番,足足震撼人心。

而尘,首先指浮游在空中的尘埃,如文中“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过程里面,于过去未来、人们只是及其渺小的一个点”。但它虽然渺小,不起眼,但分量多了足以形成沙尘暴,席卷一个村庄的面貌和改换世人的心。如老福这颗代表着传统儒家思想伦理的尘埃,他为了掩盖其错误故意烧毁宗谱,并且偷偷的在烧毁之前抄了一遍,这个动作使得整个瓦罐舍的人像落了魂一样,殊不知他在偷偷的在烧毁之前已经偷偷的抄了一遍,并因为修谱有功,取得了香火厅主持地位。其次;尘又指土地,这个承载着中华上千年文明史的载体,它在改革开放和资本主义经济大潮的影响下正在一点点的消亡,变作了一栋栋的高楼大厦的根基,或因农民进城务工而荒废,正如老福在看到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后发出的感慨,“你们的田荒掉了,你们的爷娘来年还是冇有粮食吃的,还是要挨饿的”。以及作者那句发人深醒的话:“土地流散的同时,传统与人心早已流散”。一定程度上反思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吞噬,而这吞噬,日后便会使得粮食问题成为棘手大事,也即舍本逐末,末是金钱,而本却是身体的温饱,以牺牲温饱为代价来换取作为符号的钱财,是愚昧的,是盲目的。最后,这个尘指的是泥土,正如作者所言:“泥土,只有泥土才是最安定的地方”瓦罐是由泥土而作,他的前世今生,只有他自己知道,等它完成了使命,便会被遗弃到谁也不知道的地方,最终和泥土化归为一,从始而来,从始而终 ”。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来源于尘土,回归于尘土,无论你是将相、王侯还是平民,最后都唯剩下一个土馒头任凭风吹雨打。

光和尘,都是极轻之物,它们在空中交汇,于是使人联想到一个动词“浮”,由此衍生出漂浮,浮生、沉浮、浮世等词语。作者给作品的主人公取名为陆羽,并解释道:一片羽毛,终究是飘起来的,就如这世道,浮着的啊!因此人生在世上,唯有放下一切身外之物,浮游于沧海,浮游于人世间,才能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人生,正如陆递所说:“论古来说,古倒不一定好,其实只要心静就好”。这便是 “和光同尘,浮游人世”的人间境界。人生天地间,现世的生存只是一个过程,人的一生有三个寄存地,首先是母亲的子宫,其次是人生大舞台,最后是回归海洋或者泥土。每个人现实的人生就好比一根羽毛,漂浮着,风停了,注定要轻轻的滑落,归于尘土,完成生命的轮回。因而浮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和一种洒脱,而在浮着的过程中,人应该具备三样东西,那就是知识、道德以及信仰!而在瓦罐舍,陆递就是浮得最为成功的一人,他虽也浮着,但他却是个浮得最为明白,浮得最轻,掉得最慢的那个人!

为了表达这个主题,作者虚构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这些人物身上又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作者借陆递之口说出:“我自思外国文学中之尊重生命、尊重情感、真实感人,而我千载之中华文明竟不及也。我想,若要发展,若要前进,必须得放宽眼界,放开心胸,尊重历史、尊重文明,尊重人性”因而作者笔下的人物都是按照其真实的想法毫不迟疑的去行动的,充分体现了人的尊严以及对金钱、权利、自由、家庭和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对人性的弱点,比如贪痴妒恨都有比较到位的阐述与议论。

贯穿全文始终的老福是个悲剧英雄,是一个孤独的英雄,正如十乐小学校长江重九所言:“他代表了传统读书人的那种人生追求”。他企图维护和巩固儒家的伦理秩序。在期间将自己的父亲揭发了,当上了支书,管理着瓦罐舍大大小小的事情,后来退休了,权利欲望还是不断扩张,希望重新拾回往日的威风,因此才使出了种种计谋,如瞒天过海烧毁宗谱、为了拉拢人雪中送炭、使计拆散陆恒与江梦雪、将唯一的异姓朱丁汉踢出宗谱,图谋朱家老宅子,最终得到了主持的地位。这是其一消极方面人性,其次他也有儒家善良的一面,如第一章里,他看见家和打野鸡回来,便痛心,就冲家和喊:“别打了,野鸡、野兔、野猪,现在都很难见着了,就是天上的飞鸟都少了,什么东西在你眼里都是吃的,都是肉,他们也是生灵啊”。同时老福为了使自己一手养大的二新妇在清明时有个祭扫的地方,特意堆了两座空坟,可见其对待其家人还是挺好的。但后来居然对二新妇起了淫念,尽管只是意淫,却害死了二新妇,为了赎罪,他大操大办丧事,将唯一的希望寄托于新妇的儿子传懿身上。总体来说老福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有血有肉,又矛盾着的人物形象,而其在特定的环境里所采取的行动和言辞又是符合人性的,是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

陆递是儒释道的集大成者,正如文中所言:“儒家教人登山入阁、道家教人泛舟浮海,佛家教人关照天地。陆递积极处事,是儒;关爱民众,是佛;随和平淡,是道。”他与家和的谈话,以及在生命的回光返照时仰首诵道的那段话更体现了一个博爱者的心。当陆恒问他给自己安排了大队老师或香火厅之事时,陆递没有回答,他对陆恒唯一的告诫就是:“你不要对哪个女子用情太深,以你这样的性格,生在这个浮世,玩不了多久”!。而且他在被老福的大儿子道统拉到香火厅时在路上摔了一跤也决口不提,直至死亡时都是安详的,可见他是真的放下了,真的超脱了的人。

家和是唯一一个迷糊但却清醒的人,陆递的死,让他彻底的开悟,了悟了人生。他对任何人都没有了仇与恨,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独享着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因为陆递已死,知音不在,他连话都不想说了,但是他的内心里却装着整个瓦罐舍,整个天下苍生,只不过他爱的方式独特,无言!因为他知道,沉默代表了一切语言,此时无声胜有声。他在一旁静观瓦罐舍的风云流散以及人们的喜怒哀乐。

知书是一个特别争气的孩子,他有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尽管不太科学,但却在这个社会行得通。他是农村中一切进城由穷转富的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为人嫉恶如仇,易冲动,且胆子比较大,抱负也不小。但是却在钱枚德的手下干活,注定发不了大财。而且对兄弟不忠不义,当金老汉为他在胡腾诊所守着水妹时说他是一辈子的好兄弟,而当商量香火厅主持时却去找跃进,说看不起金老汉,可见在知书的字典里,朋友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

水妹和二新妇是母性和母爱的化身,她们虽然身为女人,却在关键时候表现得比男人还果敢和决绝。水妹在知书要去杀老福时跪地求他的那一番场景历历在目,以及二新妇在流言蜚语的重伤下为了保护其孩子而毅然决然选择自杀的举动,让人为之垂泪!因而作者才会发出“女人也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她们所受的苦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无论从时间还是生存能力来说,她们似乎永远会在苦难中抗争,直至消逝于历史中”的感慨。

陆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爱情观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并没有静候那位佳人来找他,或者让她静静的等着他。而是急切的想见到她,尽管知道了她是胡子厚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后,依然对她思念成疾,可见用情之深,后来为了她,不惜去争夺香火厅主持之位,愿意为她而改变自己。但是江梦雪却不能为了他而改变,这种爱是徒劳的,是没有结果的,注定是个悲剧。而且他们的爱情也不够感人,不够纯粹和圣洁,原因是梦雪至始至终没有说过她会等着陆恒,只是叫他忘了她,把她当做一场梦!等一个人是需要勇气的、恋爱时两个人在一起是一般的爱,而下决心用光阴去等一个人却是用生命去爱,本质是不一样的。我推测梦雪最终还是会回到胡子厚那里,因为胡子厚才是真正用生命去爱她的男人,尽管他有着许许多多的缺点。这也是后来陆恒看透了人世远走他乡的一大原因。

江梦雪是一个具有着古典美与现代气息的女子,她并不像一般的女人一样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想着跟胡子厚一生一世,当她遇到了英俊潇洒且富有浪漫气息的陆恒时,她动摇了,尽管保持着女性固有的矜持,但当陆恒痴情于她而思念成疾快要死时,才热切的吐出了对陆恒的爱意,并答应做他的妻子,因而使得陆恒起死回生。梦雪其人、其思想,也亦如雪一样纯洁和美丽,但对陆恒而言,她终究不过是个美丽的梦,终究还是会化为水滴,消失的无影无踪的,颇让人感伤!

胡子厚是一个为爱而生但是却为钱而死的人,他爱的方式有问题,但却爱的纯粹和感人。他是一个为了爱能忍辱负重,铤而走险的人,为了爱人和他的虚荣心,他被卷入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最终将成为工业文明的牺牲者。

彪子虽然文中着墨不多,但挺有见地,且善于行动。在酒楼发了一通议论:“你们太虚伪,伪君子,有种想,没种说,更没种做”便暗示着他一定会在这个虚浮的世道,会为了风流快活的活着而采取实际行动。

由于人物太多,也就不一一赘述,但每一人物其思想,其行动,都恰到好处的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使人掩卷沉思时,觉得他描写的就是浮生众相,尤其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们,阅读这本书时会不自觉的觉得我们身边抑或我们自己身上就有某个人物的影子,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也不枉作者苦心孤诣,三年磨一剑,只为道尽“和光同尘,浮游人世”的博爱之心!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