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能帮上什么忙?读后感精选

我能帮上什么忙?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2 02:10:16
我能帮上什么忙?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4-22 02:10:16   小编:

《我能帮上什么忙?》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在医院里遇到的一位年轻人的故事,文章传达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他人困难的关注和愿意伸出援手的心态。这篇文章引人深思,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随时关注身边的人,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我能帮上什么忙?》读后感(一)

看完三天了,一直没想好从何下笔。

学习心理咨询这两年以来,看过很多心理学相关的书,也看过很多精神医学类的,生活里也开始出现真实的精神科医生朋友,当然也在医院短暂实习的时候见过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阿姨,有饱受妄想困扰的青少年,有停不了的强迫症女生,也有觉得结束生命是唯一出路的人。就像这本书的作者开头就写到的,这是他们,但也是我们。

没有精神类药物的那个年代,精神分裂,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或者像弗洛伊德说的癔症,歇斯底里患者,都更加不被社会接受,更不被医学和家人理解。而时至今日,有了相对成熟一些的药物,可以解决部分患者的症状和痛苦,却依旧没办法让人们觉得被理解,被接纳。这本书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期待整个社会都能对精神医学、精神疾病和患者有更多正确的认识,而不仅仅充斥着无可辩驳的污名化。我的一个精神科医生朋友曾经对我说过,精神科医生在综合医院里可能是最不被尊重和看重的。而他们的工作和付出,其实从来都不少。

看完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不管是医生、患者、心理咨询师,我们都是庞大人类渺小的一份子。我们所面对的黑暗,经历的苦痛,谁也不曾比谁更幸运。“因为曾经站在黑暗里,所以想陪同样在黑暗里的人待一会儿。”我们谁不曾希望有个人可以不顾一切救自己呢。

也许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在这条路上一直面对生活的苦难,人性的阴暗,望不穿无尽的可恨和可怜,也看到生命的渺小和凶残。但也可以见证人性的珍贵和力量,自己的生命也终将在他人的生命中发光。

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始终在遗传、气质与环境因素之间争论着。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是周围所有人的产物,那些我们必须一同成长的人,那些后来我们选择一起生活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摧毁一个人,能改变一个人,也能修复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定义了一个人。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周遭的人使我们成其为人。我们无法知道如果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文化认知没有那么僵化,病人没有被与主流社会隔绝,在危险信号最初出现时就积极干预的话,患者的人生会不会发生改变。但或许我们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精神疾病患者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能帮上什么忙?》读后感(二)

精神医学是唯一隶属于医学范畴且执业者全部都是医生的精神健康领域。如果把这一学科的发展进行论述可以长篇大论写一本医学类的论文著作。而精神疾病作为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的疾病之一,如果就其种类和不同治疗方式等方面来说,几本论著或许都不够细数精神疾病的种种。

作为医学博士、学院院士、精神病学教授的戴维·戈德布卢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精神科工作中的同情与科学、局限于发展、思考和感受写进了这本易懂的现场医疗记录册中。这里言简意赅的说明了什么是精神疾病,精神科在治疗这一疾病所扮演的作用是什么,精神科医生日常都要处理和面对的医疗问题是什么。浅显易懂又生动真切。

这是一本医疗日记,记录了漫长一周发生在精神科的事。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病患,不同的病情,不同的应对,不同的结果。充满了人、人际关系、疾病、调查、诊断以及各种治疗方法。每一点都引发思考和做出解释,但这些思考和解释又不是陈腐学术的,而是私人随笔性质的具备可读性和亲和力的。

在戴维·戈德布卢姆医生的描述中,你能感受到精神科在所有医学专科中仍然是黑暗和易被误解的一科,复杂的同时还残存着大量未解的谜。 戴维·戈德布卢姆医生写道:“让我和我的病人能够共同度过这一周,那就是人际关系及彼此相处所带来的支持,是一种最好的医疗。”从这点而言,这一周的记录不光是还原了一种医疗的真实性,更多的是让读者知道那些阻碍人们接受治疗和对医生不信任的错误观念是怎么样产生负面作用的。

身为精神科医生的作者,有能力也有义务向并不了解这一学科的人们解释这一行在做什么以及每个身边有精神病患者的人应该做什么。书中那些生动的又可怜的精神病患者遭受的经历说明了精神治疗在过往有过虐待和弯路,而直视这些的作者把热情与希望分享给治疗的病患以及病患的亲友,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潜在的赞助人员以及大众媒体。或许这才是这本书最终的目的所在。唯有社会了解并把精神疾病看成一种正常的病状,才能化恐惧与怀疑为信任,祛除精神疾病带来的病耻感,消除对精神病患照护者的误解。

现代社会让人们压力剧增,其实每个人身边或多或少都有精神疾病的朋友,有的症状明显,很多并不表现,但不证明精神疾病不存在。比如长期失眠、认知性障碍、焦躁抑郁等等,而我们总是觉得难以启齿避而不谈。或许这本翻译的著作能让更多的国人认识到精神疾病并正视它们的存在。如果我们身边多一个了解且认知精神类疾病的朋友,或许我们就能少一份煎熬甚至挽救一条生命。

《我能帮上什么忙?》读后感(三)

第一次报名鉴书团,是被“他们就是我们”这个引言的标题吸引,让我想起《我们与恶的距离》,翻开书,作者的真诚直白的表达击中了我的猜想——“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他们”。长久以来,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污名化一直都在,但精神疾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的距离?作者开篇就提到了自己与大学时期的朋友重逢,一个是精神科的医生,一个却因精神疾病住院,曾经同步的人生,但精神疾病让朋友的人生陷入困境,两人的生活轨迹形成鲜明的对比,精神疾病,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或者就是我们自己。

作者将精神科医生的工作,压缩在一周的时空中,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个精神科医生真实全面的工作内容,接诊、评估诊断、跟诊、急诊、复诊...也看到一个医生作为普通人真实的一面,同样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和挣扎,母亲病重离世,面对丧失的痛苦与无力。

书中非常详细介绍了作者所在的多伦多最大的精神专科医院(成瘾与精神健康中心)的内部运作,急诊室、急性护理单元、住院病房、电痉挛疗法治疗室,以及门诊处,每一个部分和环节的工作都有对应的章节内容,每一章节都以具体详实的患者案例为基础,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重度抑郁、妄想障碍、PTSD、惊恐发作、丧失与哀伤、物质依赖和成瘾、产后抑郁、进食障碍等等,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常见的精神健康疾病或心理问题。如果是精神医学或心理治疗相关领域的工作者,相信会很有收获和共鸣。

感觉这本书缺憾的部分也在于此,作者可能想要在每一章都浓缩传递太多的内容和信息,有时候会觉得叙述略显琐碎和跳跃,或者信息太过密集和冗长,但并不太影响整本书的价值和可读性。

内容还涉及很多精神病学中的争议性话题。比如,电休克疗法、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诊断范围的扩大化、强制住院或评估出院的决策和伦理困境、处理同行的心理健康问题所面临的伦理挑战等等。其中,对电休克疗法(ECT)的争议,让我想到杨永信事件,国内很多人对ECT的恐惧和偏见可能就源于此,但在全球范围内,这种治疗方法也一直饱受公众和医学界的争议和误解。作者用一章的内容展示了ECT在治疗严重精神疾病中的有效性,尝试修正ECT所面临的偏见。

书中提到一些精神病学领域的新发展,比如神经科学、表观遗传学、远程医疗等等。一个有意思的部分是,作者在第五章讲了远程医疗,虽然不知道原版是在什么时间,但可以看出内容是写在疫情之前,被用作特定情况下的援助和服务,尚未预料到后来爆发的疫情会让远程医疗迅猛发展,但作者的评价是非常客观且开放的,既坦言视频形式对于精神病学评估的挑战,比如非言语信息和文化适应问题,也预期远程医疗在克服地理障碍和为患者提供专业帮助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作者在内容中穿插分享了很多对精神病学历史发展和现代实践的反思和评价,精神病学科作为医学中最被误解和不信任的专业之一,其历史和发展始终伴随着争议和质疑,DSM和ICD诊断标准的争议以及与制药行业的紧密关系,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的污名,以及媒体对精神病患者的负面描绘,都影响着公众对精神病学的看法。精神科医生和患者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的治疗,还有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

精神科医生接诊的病患,其痛苦和难治程度远甚于我们日常的“心理困扰”,临床意义的痊愈并不意味着症状完全消失,很多时候能够达到一种稳定的态势就已经是巨大的胜利,许多患者长期在疾病的反复中挣扎,甚至一生都在寻找与疾病共存的方式,书中一个个因精神疾病受阻的人生实例令人心痛唏嘘,疾病无情地剥夺了人们生命中的许多重要时刻,但令人动容的是,那些备受扭曲的生命,仍然没有放弃尝试,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艰难站起,再次尝试、尝试...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