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黑洞读后感篇一
二十多年来,互联网都被当作一种技术变革,偶尔有关于互联网文化的探讨,也更多是基于技术精英的概括,文人在互联网这一形态中的话语权日渐旁落。互联网是技术还是人文?这本书尝试给出了答案。正如刀尔登先生在序言里所阐述的那样——互联网只不过风行了二十多年......,一切的定论都有点仓促,且失公允。希望《互联网黑洞:史无前例的互联网忧虑》这本良心之作,会是文人对互联网话语权的一次完美逆袭。
互联网黑洞读后感篇二
书里面有很多话,让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随便举两段:
你正在被监视。在大数据时代,人的每个意识和行为,最终都可能会被落实到数据的层面,被记录、被存储、被利用……可能你知道,可能你不知道;可能你愿意,可能你根本不愿意。都由不得你。
龟兔赛跑,叫超越;猎人举起猎枪,叫颠覆。不在一个维度,不用奔跑,不用满头大汗,直接撂倒。这叫颠覆。互联网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给人、企业和社会带来的变化,是维度的变化。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无意中伤及了不同维度的无辜,使其无法立足,这叫颠覆。
互联网黑洞读后感篇三
关于互联网,讲思维的多,上升到哲学层面的少。此书做了尝试。
哲学其实不深奥,无非是历史观、辩证看、方法论。此书有些哲学思辨的感觉。互联网影响世界,影响我们每一个人是无疑的,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好。
不过此书一直说马云不行,推崇李彦宏,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些偏颇。电商、社交和搜索是互联网的三驾马车,各有各的特点,将来谁更厉害,现在也不好判断。
思考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事做人,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启示。
互联网黑洞读后感篇四
在这本书中,互联网本身便是一种制度,而不仅仅是制度运行于其上的卑微载体,它不是司各脱哀叹过的充满欺诈的乱麻样网,而是代表某种应有的人际关系的实在之物。互联网不是新边疆,它建于人类旧有的活动中,建于我们古老的,一部分正在腐烂、一部分正在新生的社会之中,受制于人类活动已知的全部法则,虽然如此,它确确实实地带来了某种新的迹象。一方面,我们看到,人类以其旧有的方式,贪婪地占领、分割、改造、同化这新的领域,我们看到商人、政客、演说家、大学教授、工匠、艺术家、餐馆老板,争先恐后地涌来,我们看到新的权力,在互联网中形成,旧的权力在互联网中角力,有人把它作为瓦解旧力量的新途,有人把它作为控制人群的新工具;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互联网为权力的分散,提供了崭新的机会,而且我得说,自有文明以来,这可能是曾经出现的这种机会中唯一实际的,尽管仍很微茫。尽管有控制信息的不懈努力,作为资源的信息之流布程度,毕竟是前所未有的新局,人们仍以地理及政治的方式相组织,但那不再是唯一的组织方式了,本书中有个寓言,讲到“送电话的人”,那电话的力量,是国王所无力消灭的。
人类是如此幼稚又如此古老,认为互联网已经把某种深刻的改变带到我们面前,这是过于乐观的,因为互联网毕竟只风行了二十几年;而认为互联网仍将屈服于一切旧章,又是过于悲观的,因为互联网毕竟只风行了二十几年。
刀尔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