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一趟》是一部描写人生苦难与坚韧的小说,主人公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仍然坚守内心的善良与真诚。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坚强,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与残酷。通过主人公的坚持与奋斗,作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一篇
都说文字能体现一个人的心灵,看见“你来人间一趟,要看看太阳,和心爱人走在大街上”这样的诗句很难想象是一个在25岁就选择自杀的诗人之手,海子的诸多诗篇中有阳光,有忧伤,如此矛盾的诗句更显少年。
《人间一趟》是由海子的母亲授权的诗选,全书按照四季将海子的诗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四季的诗体现了四季的情感,春天温暖、夏天炙热、秋天凉爽、冬天哀伤,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的最高形式,而海子的诗也一直是诗歌中的典范。
海子是天才少年,本名查海生,中国当代诗人,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岁就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并非文学出生的他却在文坛占据重要的地位。也许是天才注定孤独,海子最终选择在25岁以卧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诗歌是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最直接的情感,最近李诞那句“人间不值得”使丧文化大行其道,理论上在25岁就选择自杀的海子也应该是丧文化的支持者,但是海子的诗有着一种少年的温柔,正如那句众所周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知海子是怀着何种心情选择卧轨自杀,也不知海子是否找寻到了为何来这人间一趟,这人间的一趟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呢?他的一生即便身处在矛盾之中,依旧选择歌颂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少年诗者。
有人说,勇者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海子就是这样,他的世界一定经历过一段前所未有的黑暗,所以他在无法忍受后选择离开,可是他心中的光一直都不曾熄灭,他的诗才能写得如此细腻温暖。
诗歌能够带给人力量,《人间一趟》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歌,海子写得场景,想象着阳光下牵手相爱的情侣,感觉这爱情能够给人战胜世界的勇气。这首短短的小诗,描写了普普通通的场景,这样甜甜的爱情值得每个人期待。
海子的陨落是诗坛的损失,海子的灵魂永远停留在25岁,纵然他只停留了短短二十余年,可是海子在诗坛的地位不可撼动,海子的诗依旧影响了一大批人,如今生活节奏过快导致人们无暇感知蓝天白云,星辰大海,人不能到达的地方文字可以。
如果生活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就去看看诗集,晒晒太阳,你好不容易来这人间一趟,要让生活值得。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二篇
或许真的,很多人,即使不怎么读过诗,恐怕也多少听说过海子,也大概知道他的那一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即使不解其意,也没什么了不起——听说过这一句,能够记得这一句,仿佛就可以侃侃而谈了。
真的是这样的吗?!
海子是谁?就是那个写诗的,就是那个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岁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工作、25岁卧轨陨落的那一位吗?真是可惜,才25岁!大多数人在25岁的时候,才刚刚从大学里走到社会上,开始经历一个相对简洁的校园生活到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的转换呢!而那时,时查海生肯定已经经历了太多,以致于他的内心中都已经溢出来了,只能一死以谢。
但为什么会这样,海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一生,来到人世间走这样的一趟呢?他到底见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死,对于25岁的海子来说,到底意味着新的生命的又一轮,还是有其他的含义呢?
生活确实不能理想化,不会像顾城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所写的那样:“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当年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内心里很是激动,很有一种生活本该如此的感受!及至于后来,长大更大一些、经历了更多一些的时候,才发现,诗中所描绘的一切,确实只能是存在里诗里,或许存在于想象里,归属于与现实中的自己平行的另一个宇宙中的自己。
海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各种各样的评论其实已经很多。但不必去读他们,只管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从海子的诗中读到的那个“海子”去想就对了。
118首海子的诗,被很精心地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分成了四部分——是编者想要这样分而已,却不是海子自己想要这样分。但每一首诗,分别都是一个热烈而纯粹的海子!他就站在那里,看着读着诗的每一个人。他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吗?
海子曾说过,抒情就是血。所以他的所有作品也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了红色。他就是对一切都过于爱和痛惜了,所以才那样理想化,所以才具有了如同凡·高那一种疯狂的气质吗?!
那么,在今天,当时间已然过去了30年,当一切都只存在于记忆当中的时候,如今再读到海子的诗,感受到的那个海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海子呢?
假如不懂他,读到的只是断行的句子;假如懂他,读到的就不仅仅是诗,也许,还有自己内心中情不自禁的一些惶恐以及其他!
认识与否,海子都还是海子。当25岁的人生凝固在那一刻,并且永远也不会改变的时候,还有谁,会觉得自己真的读懂了那个写诗的年轻人了呢?!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三篇
在我的成长岁月里,伴随着都是琼瑶的言情小说,美剧中的科幻世界,还有国学的经典历史故事等等。对于海子,我实在觉得非常陌生。 直到我看到他的一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一首在中国非常著名的诗的时候,才感受到他的灵魂。因为他描述的是我们所有人都向往的生活。 在80年代初物质匮乏的时代,却滋养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在那个时代诗歌还存在。 我很好奇,作为诗歌的代表人物,海子是怎样一个人? 1964年,3月24日。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安徽怀宁县的查湾村的一户人家,出生了一个男婴。 没有多少文化,只会做衣服的父亲。找了算命先生算了一下男孩的八字。算命先生说:“男婴五行缺水,又生于龙年”。 于是,这个男婴有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查海生”。这就是海子的原名。 海子的父母忙于生计,为了让他不吵闹,随手把旧报纸旧书扔给他玩。他盯着上面的文字看,久而久之,也认识了很多字。 海子童年生活在中国一个特殊的年代,期间,那时的人们都要背毛主席语录。 当时只有四岁的海子一口气连背48条,且无一错处。成功打败众多老中青,拿下了第一名的成绩。 引来大家纷纷称赞,这让童年的海子感觉到,原来有文化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心里非常得意。 之后他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在15岁的时候以超过分数线80多分。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整个县城为之轰动。 北大以后的海子,更加沉迷于哲学诗歌文字中。却不善于交际,与周围的同学无法融合,被逐渐排斥成为边缘人。 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教哲学。新校区没有建好,他们被安排到临时的校宿。 位于郊区,他每天都奔波在郊区跟城区之间。这段日子,就是他诗中描述的人生中流浪,爱情,生存中的流浪。 那么爱情的阶段就是与海子称为“B”的女孩有关。 女孩是政法大学外语系的新生,爱会造就伟大的诗人。 而遇见爱情的海子更是有着用不尽的语言,源源不断的灵感。 但女孩的父母觉得海子家庭条件不好,反对这段爱情,最终两人被迫分手。 失恋后的海子完全沉迷于诗歌的世界,希望依赖诗歌能在世界上很好的生存。 但是80年代时代转型,商业浪潮袭来,已经没有人能静下心来欣赏美丽的诗歌。 有一次,海子到昌平的一家酒馆,对老板说:“我可以给你朗诵一首诗,你能给我酒喝吗”? 老板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不要朗诵你的诗了”。 海子对于这个世界越来越绝望,感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越来越艰难。 1989年,3月26日,还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 在山海关,一个叫查海生的老师卧轨自杀。 可是当时没有人知道,一个诗人已经离开。 那时的“海子”名气不大,因为那时的“以梦为马”只是查海生一个人的呢喃。 直到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开始传颂世间,海子才终于在诗歌中得以复活。 《春天,十个海子复活》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在海子的诗歌中读出一个诗人鲜红的生命。也读出了海子深深的绝望。 希望再生到人间的海子不在绝望,因为你的诗歌我们都读懂了,里面有着我们的梦想。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四篇
熟悉海子,是因为他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当心情不愉悦之时,我都会去海边,听听海浪的声音,不知不觉心情就会好起来,人就是这样,自己都弄不明白为何非得给自己套上无形的枷锁?为何非要触碰够不到的事物,以为自己很出色,以为自己的才华无人能敌,以为这个世界的人都很世俗。殊不知,自己也是凡人,也需要时常反思一下,不能总是沉寂在自责和孤独之中,因为自责和孤独能够扼杀一个人活着的勇气。
海子本名查海生,出生在农村,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天真、多情、深沉、细腻,15岁时考进了北京大学法律系,可谓少年英才。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海子是一位天才诗人,在之后的十年中他一直坚持创作,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撰写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作品是海子母亲授权版本《人间一趟》。选编组用2年时间,对海子生平所有作品进行整理归纳,逐一挖掘创作背景,并调查采访了2000余名诗歌爱好者,最后精选出118首海子一生的精华之作,汇集到这本书中,可见《人间一趟》代表了海子创作的至高成就,非常值得收藏的一本书。
关于海子的死。有人说海子去了几次西藏,回来后就迷上了修炼气功,可能是走火入魔了。但是,他的朋友觉得海子自杀与其性格有关,在朋友的眼中,海子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朋友认为海子自杀诸多原因中最可能的是因为爱情。他大学时的初恋女友结婚了,对他打击很大,据说一次与朋友饮酒喝多了,他说了很多压抑在内心的话,酒醒后,他很自责,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去伤害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他询问朋友自己当时都说了些什么?可是朋友们给他的答复是什么都没说。他不相信朋友,也不相信自己,所以一直郁郁寡欢,或许这件事是他选择自杀的诱因之一。海子自杀前夕还写了一封信,信中内容非常怪异,他把自己不想活的理由归结为同事常远和孙舸,这时的海子应该患上了精神分裂疾病。但是海子自杀前的遗书上,却写下了:我的死与任何人没有关系。
关于海子的诗歌。诗评家李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海子死后,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不复存在,诗歌神性的年代结束,泛娱乐和诗歌娱乐化时代到来。现如今写诗歌的人依然很多,可能与海子相媲美的并不多。李震说:“海子的诗歌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他的诗歌观念是对古代史诗、近代抒情诗、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理念的综合。从思想上,他接近于一个存在主义者;从情感上,他接近于一个浪漫主义者;从精神上,他接近于一个“狂人”式的先知;从认知方式上,他又是一个充满神性体验色彩的理想主义者。在诗学观念上,他深受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相信“酒神体验”的力量,相信“大地”原始伟大的本质力量;在艺术观念上,他又特别认同凡·高、荷尔德林那种疯狂的气质。海子的抒情诗写得很美,充满了神启式的灵悟意味,笔下的事物放射着不同凡响的灵性之光。”这就是诗人海子。
再说说写诗人的感受。记得我刚上班时也写过小诗,当时确实年少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刚上班,面对陌生的同事,陌生的职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不知道今后的命运会是如何,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起一片天,所以那时写的小诗都是带着一种孤独感,现在看来简单、直白,却难得的顺畅,甚至还夹带着一份真情实感。后来工作时间久了,在单位也有些风生水起,这个时候写的小诗就有些飘了,看似辞藻华丽,实则非常空虚,或许这也是当时内心的真心写照吧,再后来,发现自己根本写不出诗歌来了,突然产生的灵感,会在一瞬间就熄灭,有时想起了金句,还没来得及记录下来,就丢失在枯燥的生活中。所以,我对那些净化心灵的诗歌,一直膜拜。
最后,我想以海子的诗结尾:“夏天,如果这条街没有鞋匠,我就打着赤脚,站在太阳下看太阳。我想到在白天出生的孩子,一定是出于故意,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五篇
我想大部分朋友都和我一样,初识海子是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写出这样一首诗歌的天才诗人,选择在1989年3月26日卧轨自杀,年仅25岁。他短暂的一生中,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的《春天,十个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众多小说集和诗歌集,其中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梦为马》《春天,十个海子》最广为人知。短短的25年,海子把他的青春、热情、迷惘、痛苦,全部注于诗词中,尽情燃烧!
高晓松评价海子说:“海子是影响了我们那一代的重要诗人,在那个时代,中国还有诗歌,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纪念海子,纪念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影响了一代人的海子,他的诗歌不能因为他的离开而沉寂。选编组历时2年,通过对海子生平的作品整理,精选出海子最得意的118首,以“春夏秋冬”排序,集成了这本诗歌集《人间一趟》。
海子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纯粹,他是最合格的理想主义者,毕生追求着光与希望;复杂,他搞不懂自己的人格底色,最终被自己困住。
海子的挚友西川说“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海子纯洁、简单的性格色彩,对于生活的热爱,体现在他的诗中。“你在早上,碰落的第一滴露水,肯定和你的爱人有关,你在中午饮马,在一枝青丫下稍立片刻,也和她有关。你在暮色中,坐在屋子里,不动,还是与她有关。”爱上一个人的海子,觉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在诗歌中他也可以放肆地幸福——“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沉浸与爱情中的海子,热烈、温暖、欢欣鼓舞,“你是我的,半截的诗,半截用心爱着,半截用肉体埋着。你是我的,半截的诗,不许别人更改一个字。”如此浓烈的感情,视为珍宝,他愿意为她关心柴米油盐,愿意为她日日笙歌。我想,这大概是海子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以至于失去后,也久久不能忘怀,眷恋、缱绻又哀伤。
海子性格里偏执、倔强又敏感的一面,似乎在失去爱情之后集中爆发了。海子曾说过,抒情就是血。“他的所有作品都呈红色,都是用血浸泡过的,都是经过了火烙后生成的。”“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受了爱情磨难的海子像一个流浪的孩子,他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沉寂在夜色中。“秋天的屋顶又苦又香,空中弥漫着一顶王冠,被劈开的月桂和扁桃的苦香。”连月桂和扁桃的香气都成了被劈开的苦香,这顶王冠,戴不动了。《春天,十个海子》是海子在1989年3月14日凌晨3点钟写的生命中最后一首诗,我们很难想象他经历着怎样的痛楚——“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或许那个时候,海子就已经选择了走向死亡。他曾在卧轨的前一天给爸爸、妈妈、弟弟写道:“如若我精神分裂,或自杀,或突然死亡……”仿佛那一刻他已经看到了自己内心中的挣扎,郁郁不得逃脱。海子敏感、哀伤的底色,全都汇于他的遗言中:“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无需探究海子的死因,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我想,那一刻的海子是幸福的,带着自己钟爱的诗歌,向死而生。
我们悲痛于天才诗人的陨落,我们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我们在他的诗歌中继续汲取前行的力量。正如海子所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了解她,也要了解太阳。”理想主义不会泯灭,会继续在阳光下成长,我们终将记住的是一个热烈而纯粹的海子。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六篇
01
“面朝大海,出暖花开”自上学时就记在心底里的句子。温暖、充满希望与未来的诗句,每每读起来就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总会让人觉得未来可期。
然而,写出这样温暖诗句的诗人,命运却蒙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海子,震动诗坛的天才诗人,他的死更是激起了巨大的涟漪,让整个诗坛为之震动。
海子,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淮安县高河镇查湾村。15岁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其间开始创作诗歌,25岁卧轨自杀。海子,一个纯洁、敏感、略带倔强的年轻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之中,用自杀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海子不长的生命却留下大量的诗作,记录中他人生的路程,眼中的世界。
02
海子的诗中,无处不体现这大自然的美。风美、水美、麦田、月光无一不美。山村孕育了诗人的才情灵性,诗人歌颂自然的淳朴、本色、自然。这大自然不染纤尘的美正如诗人淳朴本色的真性情。海子的诗记录了那个纯净的大自然、那个纯净的时代。
03
短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思念孩子早归的母亲,其间渗透着浓浓地母子深情。
这段诗,总让我想起我的姥姥。姥姥也是时常坐在院门口的矮凳上等待着上子女上班归来,孙子女 、外孙下学回来。看着熟悉的身影由远及近,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这就是长辈对孩子们深深的爱,简单又热烈,完全融进日常最朴素的生活中。
04
现在物质太丰富了,以至于我们的双眼被蒙蔽,幸福感越来越差。我们需要拨开层层迷雾,才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生活中的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物质累赘,极简的、贴近自然的生活就是幸福美好的。需要越简单、欲望越少,越可以感知到幸福。
海子的人生虽然短暂,却是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留下如此多的作品,他的青春不褪色,他的理想至今有人追寻。
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在人间走一趟,希望也能感知人间一趟的幸福,不虚此行。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七篇
这是海子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那年的天空很蓝,那天的铁轨很远,他静静地躺在铁轨上,慢慢闭上了眼。火车呼啸而过,这是他生命的起点,亦是终点。
《人间一趟》
而这本由海子母亲授权的《人间一趟:海子诗歌精选集》,是海子一生的精华之作,代表着海子创作的至高成就。
书中精选出的118首海子的诗,以“一月至十二月”的时间轴来记录海子的创作之路,并巧妙地以“四季读诗“的主题呈现,真实地还原了一个热烈而纯粹的海子。
-1-
这应当是大多数人最熟悉的一首海子诗歌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简单,朴实,却弥足珍贵,这也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当春天的风缓缓吹来,扶摇而上的还有春天的记忆。在《春天,十个海子》中,他是这个春天的幸存者,是最后剩下的一个海子,一个黑夜的海子,虽然"沉浸于冬天,倾心于死亡",但他仍"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有一种不可断绝的乡村情结,在怀疑中追逐曙光。
这是海子的诗歌,也是海子的生命。少年海子已处于矛盾与痛苦之中,但关于未来依然有温柔的怀想,像一朵花一样,在春天里激情地绽放。
-2-
也许是出于对太阳的喜爱,也许是出于热恋期的感情迸发,在海子眼里,夏天的太阳是如此美好。出生在太阳下是幸福的,陪伴心爱的人一起走在街上感受并欣赏阳光是美好的。
读《夏天的太阳》会让人不自觉绽放笑脸,然后在这幸福美好的时光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沉浸在这种喜悦当中。
-3-
海子对麦地的体验是复杂的。他热烈地爱着这片生养他性命的麦地,这个无比和谐的乡村世界。但他在歌颂“麦子”的同时,深情地描述着辛苦劳作的父亲,这些看似是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恰恰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海子的诗值得我们去细细品位。读《麦地》会让人感到心的宁静,慢慢深入了解诗人海子的内心世界,懂得了他对静谧灵魂的追求。
-4-
这是1989年1月23日海子写下的诗,同年3月,卧轨自杀。
诗中一如既往地呈现出美好与悲凉。心灵澄澈的海子想要与大家共享这打扫干净的天空和大地,他一直向往着这种和谐美好的生活。这种对生活的强烈渴求,让他下定决心等待,尽管孤独寂寞,不被世人理解,他也愿意等待那美好的一天。
可他终究还是没能等到这一天,就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几分悲凉,也有几分伤感。
春风、日光、麦地、冬雪,诗歌给了海子一扇窗,海子给了我们青春的回忆。他笔下的远方孤独苍凉,他笔下的未来却别样温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人说:阅读海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他的诗带在身上,路过你喜欢的每一个地方。愿你也能在书中有所得,也愿你爱上海子。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八篇
诗人都是神的孩子,海子尤此。
他是一个天才诗人,他所有的天真、多情、深沉、呐喊、大气、细腻……在25岁之前都已完成。
时至今日,海子是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因为他,也因为他的诗。
人间一趟 海子诗歌精选集
在他短暂的生命里,保存着一颗纯洁的心灵,还有一双沧桑的眼睛。
海子之死,至今仍是一个谜。
关于海子死因的谜团,有一个小故事:
30年前的一个黄昏,海子悄无声息地去了山海关,口袋里只有单程车票,没有酒钱。那是北方的早春,天气还没有暖和起来,小酒馆门口挂着厚厚的门帘,街角的玉兰树上光秃秃的,花苞还没有长出来。
海子对酒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读我的诗,你能不能给我酒喝?”老板回答:“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周围的人笑起来,海子悻悻走开,再也没有回来。
海子的挚友西川曾说过:“海子的生活相当封闭。” 也许正是孤独,让海子无处安放灵魂。
海子走后,再没人像他那样写诗——
孤独的人,把孤独埋在心里,把希望寄予他人。
“一个ONE”当红画师黄雷蕾手绘月历
这本书特别设计“四季读诗”主题,以“一月至十二月”的时间轴记录海子的创作之路,真实地还原了一个热烈而纯粹的海子。
我很喜欢这首诗。
我热爱太阳,喜欢享受阳光。此时的海子,心底泛着热情,对阳光的宠爱,就如夏天出生的孩子,受到太阳的偏爱一样,挚诚的欢喜。
《人间一趟》
海子还写过一首《夜色》,他的调子仍是光明的。
他也写爱情:
只不过后来,他还是孤独一人。
海子的诗歌里,充满了渴望、焦虑、伤感还有理想,太让人读着读着就陷进去了。我们为什么还在读海子?
正如高晓松老师所说:海子是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的重要诗人,在那个时代,中国还有诗歌,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纪念海子,纪念那个时代。
海子的孤独没有治愈, 所幸,他把一切孤独都带走了。
他的绝笔,第一句便是:
曙光,是因为海子一直活在人间。
我想在这个夏天,邀请每一位深爱着或者终将爱上一个诗人的朋友,读一读海子。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九篇
-1-
我想,即便你不知道海子,也是知道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我对海子的认知,便是源于这一首诗。还记得,当这几句文字映入眼帘时,内心莫名的喜欢。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温暖直白中,透着一份对未来美好的遐想,简单,快乐,美好,一切基于生活,却又不乏情感的升华。
一直以为,海子只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更加知晓,未曾想,那日在书房,翻看海子的诗歌精选集《人间一趟》时,读高中的女儿凑过来,看到我手中的书,竟然一字不差地背出了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女儿说,海子也是她们喜欢的才子诗人,别的且不说,只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说无人不知。只是,拥有这满腹的才情,却选择在最好的年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人不免感叹。
《人间一趟》是一本小小的,可随身携带的全彩诵读本。由“一个ONE”当红画师黄雷蕾手绘月历,书中收录了118首海子的精华之作。特别设计“四季读诗”主题,以“一月至十二月”的时间轴记录海子的创作之路,真实地还原了一个热烈而纯粹的海子。
-2-
1989年3月26日,山海关。海子静静地躺在铁轨上,在他身上是打开的《圣经》。随着远方火车的呼啸而来,一代天才诗人自此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海子,本名查海生,中国当代诗人,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岁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工作,25岁选择卧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说,海子是一个先验性的诗人,也有人说,海子是一个有着自杀情结的人。死亡意象是他诗中一个重要的命题。
他在《春天,十个海子》中写到: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 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 / 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这便是内心里对于死亡的宣告吗?春天里的野蛮而悲伤,深陷死亡而不能自拔,这是一位内心充满绝望的诗人,他的灵魂甚至寻找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你看他发出的呐喊:
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有人翻出《太阳》中的那句“正是黄昏时分”,来暗指海子选择离去的时间。以及“砍来树木,找到天梯 / 然后,从天梯走向天堂。”猜测海子选择卧轨的原由,那铁轨就是大地通向天堂的天梯。甚至,因着“死”和“诗”谐音的缘故,有人将海子的离去归为殉诗。
-3-
这一切果真如他们揣测的那般,海子的离去是为了殉诗?
海子生前的挚友西川曾这样说:“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海子的弟弟,海子纪念馆副馆长查曙明在回忆海子生前事时,提到了海子的失恋,失恋后的孩子曾两次进藏寻找诗歌灵感,以诗会友。但在会友过程中感觉遭到了别人的冷遇,因而闷闷不乐。
“海子早慧,性格敏感,这大概也是造成他选择不归路的内部原因。”查曙明说。
因长期熬夜写诗,空腹饮酒,海子落下了胃病。1989年春节回家告诉父母,已经向学校请假半年,准备到武汉治病。只是,所有的一切,被一封信改变。海子在接到信后,得知初恋女友也将参加中国政法大学校庆,便匆匆赶回学校。一周后,1989年3月26日,传来海子在山海关附件卧轨自杀的消息。
海子死前曾写了五封遗书,两封记录了自己的幻听症状,一封给父母弟弟,表明自己的死因。一封是委托时任《十月》杂志编辑的诗人骆一禾,代为整理诗稿以及2月稿费事宜。第五封则是写给校领导。几乎在所有的信中,海子均提到了幻听、被害死亡、自杀等话语。
除了自杀前的五封“奇怪”遗书之外,在海子的遗物中,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后来,通过学校的调查、医生根据他生前的状况推测,海子患有精神分裂症。遗书中所述内容,可能是他出现了幻听。遗书中提到的两人后来也对此事做出了回应,表示他们的交往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异样。”查曙明说:“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后写,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也许是指他在国外生活的初恋女友,说‘尘世’二字,也许就意味着他已经决定了要去另一个世界。”
至此,可以完整地看出,海子的死,源于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和被害妄想。至于,最后一刻,当他选择走向铁轨时,内心是怎样的,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留恋,还是带着对另一个世界的无限期待。我们不得而知。
-4-
在海子的诗里,看见少年
海子的诗歌创作从大学期间开始。
在1987年的一篇诗学文章中他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歌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他说了,也去做了。他在不长的人生里,用力地活着,用短暂的生命活出了翻倍的体验,活出了属于自己独一份的精彩。海子是一位天才诗人,他所有的天真、多情、深沉、呐喊、大气、细腻......在25岁之前都已完成。
在海子的诗歌里,有对爱情的憧憬与美好,有少年的执拗与敏感,更多的则是生活的气息。
正如《人间一趟》封面上写的那般:日光,麦地,火焰,太阳,诗歌给了海子一扇窗,海子给了我们所有青春。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十篇
2019年3月26日,是海子逝世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三十年前的这一天,这名年仅25岁留着长发,戴着黑框眼镜的大男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自那以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将中国文学圈子震了一震。此后,每当3月26日这一天,大批大批的文青开始打着缅怀海子的口号,用丧世的口吻堆砌出一首一首精神空洞的文学用以怀念这个被抬上了神坛的男人。
这一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典型的理想浪漫化诗人,用他留世不多的时间,把自己对爱情、生活乃至亲情的所有感悟都写了个遍。曾与他同住一幢楼的朋友孙文甚至这样评价他:我承认他是想象力的大师,可这种想象力和凡人没关系。凡高超前,然而他的画是直接在每个人的眼前爆炸,你来不及思考,就被过分的光芒所刺痛。海子称凡高是他的‘好哥哥’,凡高教会他想象却没教会他承受苦难。苦难是地里长出来的,海子才二十多岁,还来不及长出苦难,长出苦难的孪生姐妹——对人类无怨无悔的爱,他的想象力是空的。
不可否认的,海子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他是时代留下的悲剧,也是时代创造的经典。但他也有他的不足,也有他作为普通人该有的烦恼。我们都曾用过自己有限的青春去为这已经过了30年的理想主义摇旗呐喊,我们真的能够明白海子流下的每一滴眼泪吗?
他是孤独的,像身在荒芜的山冈,怀念已经落满了灰尘的空空房间;他又是幸福的,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做一个关心粮食蔬菜的普通人;可他,又是困乏的,在多情的岁月里,用了果断的方式高调逝去。
“夏天,如果这条街没有鞋匠,我就打着赤脚,站在太阳下看太阳。我想到在白天出生的孩子,一定是出于故意,你来人间一趟,你一定要看看太阳......”
让我们看看这个少年短暂的一生,让我们来感受这个只有25岁的春天。
《人间一趟》收录了海子这一生中写过的诗,诗集被分为了春夏秋冬四个部分。在春天里,他们之间偶然彼此相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错过的人在早上碰落了第一滴露水,自己则开始暗暗发誓要当一个面朝大海的幸福人儿;到了夏天,曾经错过的人在心中悄然滋长,他开始想象自己抱着心爱的人在迎风的仲夏夜里做着甜甜的梦;秋天来临,干燥、萧瑟还有干旱都是无时不刻不告诉着自己心里的寂寞和荒芜;冬天,他终于把所有爱过的时刻,用心打扫,尘封在了旧粮仓的黄昏里。
海子,是少年的海子。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岁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工作,他给父亲寄回去的第一份工资是60块,给母亲的最后一笔钱是300块。25岁结束了生命,留下了痛不欲生的父母双亲,还有余下的三位弟弟。
他的人间一趟,是蓝天白云,是山川河流,是短暂绚烂的少年梦。他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在1989年3月14日的凌晨拷问自己,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为了能了解这位曾经疯狂地爱着一个人,爱着自己的两只手,还有十只小鱼,煮熟的麦子的这位天才少年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落幕。我决定走进他的人间,看清楚他的愿望......
海子的胞弟查曙明在回忆海子的文章中写道:
老母亲,在哥哥去世后,也慢慢变成了海子的读者。一旦闲下来,她就会翻读海子的诗集,有时在家里读,有时在海子的墓地读。
其中最让他母亲感到难过的一首,是海子写的《给母亲》(组诗)里的《雪》:
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
那一只凳子仿佛是我积雪的屋顶
妈妈的屋顶
明天早上
霞光万道
我要看到你
妈妈,妈妈
你面朝谷仓
脚踩黄昏
我知道你日见衰老
这位85岁的老母亲每逢读到此处,潸然泪下。满头银丝,无不记录这对这个长子的相思之苦。但她能够理解,也许死亡,是对海子最好的解脱。他必须要以这样的方式与世长逝,而自己又不得不一次次得朗读他留下的篇篇诗作,仿佛他从未走远。
他给尼采写过诗,给梭罗写过诗,甚至给卡夫卡、托尔斯泰写过诗。他说自己就是一个盲目的诗人,跑尽了夜里无人的街道,准备在明天重新做人,挥霍青春,放弃爱情的王位,做铁石心肠的船长。
有人说,海子是脆弱的,经不得一点人生的挫折;也有人说,他是痛苦的,在喧嚣的城市间走过,恨不得把自己浸入苦涩的海水中。我们都不了解真正的海子,但是我们可以透过他的字里行间,试图读懂关于他的人生哲学。
海子在《石头的病》一诗中写到“如果石头健康/如果石头不再生病/他哪会开花/如果我也健康/如果我也不再生病/也就没有命运”
也许他曾在无数的夜里都在自问自己——命运是什么?
这位农家子弟,15岁从大山走出,只身一人在人来人往的城市间感悟自我,求得救赎。他困顿不安,犹如溺水,却抓不住一根救命浮草。他渴望爱情,在晨光的露水里,憧憬被颇受失望。
海子啊,这个年轻却轻易消失的人,匆匆忙忙留下了他的《人间一趟》,希望我们得以纪念那个过去的时代。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十一篇
高晓松有期节目,讲的是海子。
他说:海子对我们那代人来说,是灯塔。
诗人的伟大才是时代的伟大。中国历史上,很少记录音乐家,但是诗人,是每个朝代都会记录的重点。优秀诗人辈出的年代,往往也是时代的高潮。
海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海子是时代的神话,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自杀的诗人很多,但是只有海子被后代铭记。
1989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关于自杀原因,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追寻,但是,他留给我们的诗作,却影响了一代又一的读者。
一、海子的诗作
收到《人间一趟》的时候,心里莫名的雀跃。大部分的人熟悉的都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却独爱那首小诗“你来人间一趟,你要见见太阳,和你的心上人,走在大街上”。年少的读到这里,总是想象自己是诗中的女主角,和心上人牵着手,从容走在大街上,微风拂面,夕阳西斜,将两个人的影子拉的长长的,此情常驻,此生无憾……
《人间一趟》是海子的诗歌精选集,完整收录海子毕生经典之作,并按照主题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章节,在“四季读诗”的浪漫氛围里,看到少年海子的另一面。
1、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是海子的第一首诗,也是他的成名作,为孩子在当时的诗坛带来广泛赞誉。“亚洲铜”没有现实的具体指向,是海子独创。诗中景象容易让我们想到古老的中国,广袤的大地,北方的荒凉。
2、 我们合着眼睛共同啜饮/像万里洁白的羊群共同啜饮
这是孩子写给大草原初恋女孩的情诗,描绘的是恋爱中的男女接吻的场景。
3、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这首诗以宏大的草原为背景,体现了诗人的悲伤意识和死亡情节。此时的诗人已经痛苦地认识到了人类是无法得到救赎的。为他的结局埋下伏笔。
4、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家园
《祖国(或以梦为马)》可以说是海子最为杰出的一首短诗,高亢的基调,激昂的感情,这首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更适合选入课本。这首诗一反伤感和忧郁,迸发出对生命理想的歌颂,是高尚人格的体现。
5、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是海子的的最后一首诗,所有的美好和眷恋都不见了,想象的画面和现实对立,复活的希望过后,是另外一场死亡。
二、如果没有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这首诗是海子流传最广的诗作。
每年的三月份,很多的诗人、大学生、文学圈的人,都会自发的纪念海子,因为3月,是海子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
很多人,看完海子的作品,都会长叹一声。
天赋这个东西,很多是学不来的。很多人的才能是后天层层历练而成,海子的才能却是天生的,是他内心对文字的真正热爱,真心感顾。
诗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群体,没有之一。他们是多彩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少了他们,世界也会少了很多可贵的情怀和感情,他们或天真,或单纯,或灵动,缺少了他们,人就会变得更麻木。
我认识几个诗人,水平虽然和海子没法比,但是同样在用心看世界,而我们,是用眼睛在看世界。
三、人间不值得
离开之前,海子曾经留下5封遗书:
01今晚,我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是常远和孙舸这两个道教巫徒使我耳朵里充满了幻听,大部分声音都是他俩的声音。他们大概在上个星期4那天就使我突然昏迷,弄开我的心眼,我的所谓"心眼通"和"天耳通"就是他们造成的。还是有关朋友告诉我,我也是这样感到的。他们想使我精神分裂,或自杀。今天晚上,他们对我幻听的折磨达到顶点。我的任何突然死亡或精神分裂或自杀,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一定要追究这两个人的刑事责任。
海 子89.3.24
02另外,我还提请人们注意,今天晚上他们对我的幻听折磨表明,他们对我的言语威胁表明,和我有关的其他人员的精神分裂或任何死亡都肯定与他们有关。我的幻听到心声中大部分阴暗内容都是他们灌输的。
现在我的神智十分清醒。
海子
89.3.24 夜5点
03爸爸、妈妈、弟弟:
如若我精神分裂,或自杀,或突然死亡,一定要找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常远报仇,但首先必须学好气功。
海 子89.3.25
04一禾兄(即:诗人骆一禾,《十月》杂志编辑):
我是被害而死。凶手是邪恶奸险的道教败类常远。他把我逼到了精神边缘的边缘。我只有一死。诗稿在昌平的一木箱子中,如可能请帮助整理一些。《十月》2 期的稿费可还一平兄,欠他的钱永远不能还清了。遗憾。
海 子89.3.25
05校领导:
从上个星期4以来,我的所有行为都是因暴徒常远残暴地揭开我的心眼或耳神通引起的。然后,他和孙舸又对我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听幻觉折磨,直到现在仍然愈演愈烈地进行,直到他们的预期目的,就是造成我的精神分裂、突然死亡或自杀。这一切后果,都必须由常远或孙舸负责。常远: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孙舸:现在武汉,其他有关人员的一切精神伤害或死亡都必须也由常远和孙舸负责。
海子89.3.25
除了5封“奇怪”遗书之外,
人们还在海子的遗物里发现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的死,很多人都说,意味着一个年代诗歌的终结。
天堂缺少诗人,海子离开人间。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吟着海子的诗,且唱且舞,让我们,以歌代酒,敬海子,敬时代!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十二篇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了解她也要了解太阳”
提起诗歌,我们的内心是柔软的。文字的韵律之美轻轻地叩开了一扇门,人类所有的喜怒哀乐一股脑儿地涌出,堆叠上升,百转千回。
提起诗歌,几乎无人不晓海子的名字。大家张口就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就是这样一位天才诗人,在1989年3月26日卧轨自杀于山海关附近。星辰陨落,诗坛哀悼。
文艺青年们将每年3月的海子祭日当做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海子诗集也几乎每年都会有新编纂的版本出版,人们吟诵海子的诗,怀念他、崇敬他。他虽已不在人世,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2019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汇总编纂的海子诗歌精选集随行诵读本《人间一趟》在封面写道:“少年海子——是孤独的流浪笔记,是风吹过麦田,是山川河流,是蓝天白云”。
最近几年网络上一直流传的一句话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行走人世间,历尽千辛万苦,苦尽甘来,仍能保持一颗玲珑剔透少年心的人,真的是难能可贵的。有多少人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磨去了锋芒,成了大腹便便、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
海子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生活条件艰苦困难,贫穷与饥饿在他心中留下印痕,日后他关于村庄的创作里也总是隐隐带着些哀伤。
但是贫穷未能掩盖他聪慧的光芒,1979年,15岁的他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结识骆一禾,大学期间开始进行诗歌创作,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校刊编辑部,次年调入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进行教学。
从1982年到1989年,短短几年时间里,海子就创作了诗歌、诗剧、小说等共计200万字的文学作品。1984年到1989年更是其诗歌创作的巅峰。直到1989年,他的生命戛然而止,诗人已去,但留给我们的文学财富却是无上珍贵的。
阅读海子的诗,能在字里行间捕捉到他最纯粹、最真挚、最朴实的感情,那是如少年般单纯炽热、本着对生命最虔诚敬意的心境才能写就的诗篇。
他有一颗少年般清风朗月的心,所有的天真、深情、细腻连同生命一起定格在了25岁,他是永远的少年。
诗歌创作最忌空洞无物、矫揉造作,而最难能可贵的便是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
读海子的诗,读者内心往往能受到极大触动,因为他写村庄、写土地、写月光写太阳,写自然的万物;也写理想、写苦痛、写内心的惆怅,写人类的感情。
他是极致的抒情者,仿佛一眼亮晶晶的活泉,汩汩而出细腻情感,如此源头方能滋润其诗歌饱满充沛、深入人心。
据海子弟弟查曙明回忆:有一次,海子曾经政法大学的同事理波大哥到他们家中去做客,同其堂姐聊到了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创作灵感。理波说他有一次同海子一起去菜场买菜,看到菜农的不易,海子回来便写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
由此我们看出,哪怕内心有令自己倍受折磨的矛盾与冲突,海子依然没有忘记歌颂生命、粮食与土地,他永远在探索生命的真谛,永远在关心人类的生存境遇,他是真正的抒情者、真正的诗人。
在海子流淌涌动的极致抒情里,他更是将自然的生机与人的身体相融合,创造出诗与艺术相结合的最具凝聚力的创新形式。这有点庄周梦蝶、物我合一的意味。
在《思念前生》里,海子也写到庄子:“也许庄子是我”“月亮触到我”“母亲如门,对我轻轻开着”。在这首诗中,所有意象都是流动着的,所以说好的诗歌让人能感受到一种流淌的动感,能通感般调动起读者全身的情绪,而非固化死板。
在海子早期的诗歌里,月亮是经常出现的意象。其诗歌的语言也相对含蓄、柔美、细腻。
到了后期,我们能看到,经常出现的意象是太阳。其诗歌的语言也向着激烈、火热、力量上面靠近。
太阳、灯光、火焰等等这些意象,代表着炽热火烈、趋于毁灭性质的无所畏惧,它们象征着诗最原始的生命力与爆发力。
诗人的内心仿佛积蓄了满满创造力的蓄水池,阈值一到便喷涌而出,形成流动的、浩浩汤汤的原生力量。
从大地到天空,从月亮到太阳,海子的创作渐渐走向成熟,而盛极顶峰之际,他以自杀终止了生命,仿佛张开双臂永远地拥抱他日夜追逐的太阳。
他渴望热情、渴望真理、渴望最纯粹最激情的创作,也献祭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信仰的殉道者。
海子说过,他想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诗人已去,留予我们的,是宝贵的诗歌、赤子之心的情怀、以及鼓舞一代又一代人坚持创作下去生生不息的力量。
让我们再静下心来读一读海子的诗吧,在诗中,与诗人伟大的灵魂相遇;在纷扰尘世,用诗歌来慰藉自己的心。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十三篇
“海子的诗之于他的生和死,在时间峻笑着荡涤了那些次要的成分和猜度、臆造之后,定然凸露出来,他也就生了。”
诗人骆一禾在1989年5月13日写道,而这一年5月底,骆一禾死于脑血管出血,年仅28岁。而仅在两个月之前的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距离他25岁生日刚刚过去两天。
海子的死,给中国文坛,炸了一颗雷,然而这颗雷不仅炸响世界,更炸在一个老母亲的心里。
当那年的那列火车,轰隆隆压过一个游子的身体,也同时碾压过一个母亲的心。
“儿子静静地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村庄》)
海子有不少诗句,都是关于母亲的。或直接写母亲,或将母亲当做意象,或亲昵地称呼为“妈妈”,或委婉地借喻。
我很开心,在这本新出的《人间一趟》中,看到了《给母亲(组诗)》。
这本比袖珍本稍大的诗集中,以“春”、“夏”、“秋”、“冬”为辑名,分别甄选了海子的诗,而这首《给母亲(组诗)》,就分在“春”辑中。
那年三月,乡村鸡鸣狗跳,又寂静安然,这个叫査海生、诗友称之为“海子”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查湾村。亲人以侄儿的名义,为他在离家门口300多米的松树林里,垒起了一座新坟。
那个母亲坐在家门口,就能望得到的坟,是他最后的归宿,是他最后的孝道,是他永久的陪伴。
那个母亲,海子诗句里重合又截然不同的母亲,倔强地哭她的儿子,一个老母亲的眼睛哭瞎了,唇边呢喃的还是那个小儿的名“海生”。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这个母亲,却是永远也唤不回儿子了。当她想再听听他的声音,想再看看他的容颜,也只能从记忆,从梦里寻了。
母亲是心痛和不甘的。
很早,他就用诗句,安慰过母亲了。
他说:
母亲
老了,垂下白发
母亲你去休息吧
山坡上伏着安静的儿子
就像山腰安静的水
流着天空
他该是多么舍不得,又不得不离开和解脱。
他颂扬着母亲的辛劳和平凡,也预计了母亲的心痛和悲伤。
他把一切都算进去了,却独独算漏了,好好活着,才能好好爱,才是爱。
奶奶离世的那一年,我明白了儿女之于母亲,以及母亲之于儿女的意义。就在她摔倒陷入昏迷前两个月,她得知了二姑妈离世的消息。
那时,姑妈已经因癌症去世好几年了,家里人拼命瞒着已经80多岁的她,怕她一个伤心熬不住。每次都找各种理由说姑妈回不了家看她。瞒不住的那天,是因为奶奶的大女儿也走了。
奶奶一生嫁了两次人,第一次婚姻生了一男二女, 二嫁后,出嫁后的大女儿几乎与她断了来往。将近半个世纪里,虽身隔不过5公里,却再也没见过面。
那天,我看着80多岁的她,坐在堂屋,泪流满面,泪水沿着她满是沟壑皱纹的脸留下,早就不能视物的污浊的双眼中,满是愧疚和悲伤,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那时,我就明白,儿女之于母亲,即便远离,也会永远是一道心伤。怀胎十月生下的人,经历次次阵痛让她来到这世界上,又小心呵护教导长大,却在某一天突然再也不见了……那该有多大的打击?!
而每次看海子,想海子的死,就会想起这世间的老母亲。白发苍苍,是你的成长留给她的纪念品;满脸的皱纹,随着时光流逝,见证你的成熟、成家和成就;渐渐缓慢的步行,是劝你别走太远、别走太快、别走错路的谏言。
你的每一次远走,她都会心里悸动,“儿行千里母担忧”,她担心你吃不好、睡不好,担心你过得开不开心,担心你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
那一只凳子仿佛是我积雪的屋顶”
海子在那个妈妈的屋顶,霞光万道中的母亲,日渐衰老,却一生成果丰盈。
因为,她有一个诗人儿子,叫“海子”。
却不知,这是她的幸,还是不幸。
因为,从他躺上轨道的那一刻起,就再也不用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他了。
母亲余生要做的是,坐在门前的椅子上,守护着不远处的那座坟冢,因为她的儿子长眠在这里了。
15岁的海子考上了北京大学,一个母亲兴奋地迈开小腿,挨家挨户送上自己连夜蒸好的白糕。19岁的海子,留在了北京,成了诗人。
诗人的性情从来都是捉摸不定的,诗人的灵魂也是放浪不羁的。
但,面对母亲,诗人,也只是一个孩子。
一个母亲颠簸一路去北京看儿子,搂在怀里的包裹,装着50个家养鸡蛋,上天垂怜,那些鸡蛋竟然一个都没破。看着儿子的那一头不修边幅的长发,也只是笑笑说:“孩子,去把头发剪了吧!”。
是谁说过,“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母亲,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能容忍你的一切任性和坏情绪。
母亲走的那天,海子从别人那借了300元,执意塞进了母亲的包里。那300元,是诗人留给母亲最后的想念。母亲大概觉得,等到她离世那天,儿子的这300元,可以送她去和儿子团聚。
世界可以少一个伟大的诗人,而母亲,却不能失去一个孩子。那是从她身上真真切切掉下来的肉,是连着她心脏和生命的一部分。
“我对你说
你的母亲不像我的母亲”
诗人如此写道,写这句话时,他是心疼的,还是自豪的?可能都有吧。
“在月光照耀下
你的母亲是樱桃
我的母亲是血泪”
一个高贵,一个平凡。就像太阳和野花,一个永远高高在上,一个随时都可能被采摘和践踏。
母亲虽是一生贫穷,却为有个出息的儿子而骄傲,她的人生也会焕发光彩。
风很美,水很美,果实很美,但都不及母亲你的美。
“你家中破旧的门
遮住的贫穷很美”
安静时,劳作时,闲聊时,休息时,你都是美的。那是一种大自然都不敢都无法破坏的美。
世界那么孤独,那么冷清,而你是唯一的暖,是唯一的不舍,是唯一的眷念。
那年父亲说,奶奶去了,爸爸再也没有妈妈了,你要好好听话。
是的,父母子女本是一体,离开了谁,都不再是完完整整的一家人了。
“我知道自己终究会幸福
和一切圣洁的人
相聚在天堂”
诗人海子,一个天真的、纯粹的、理想的孩子。
诗人走了,留给一个母亲有无尽的悲伤,还有诗歌的安慰。
2019/7/27 当归
人间一趟读后感第十四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曾几何时,这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永远有这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暖与幸福,这份追求的安静内心也是很多人的理想。海子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美好幻想与人生追求,然而,他自己的生命却在25岁的时候戛然而止。
1989年的那个黄昏,徘徊之后,海子还是带着《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得小说选》,走向自己卧轨的地方。我想此刻的海子,是孤独的,是寂寞的,但同时也是内心无比宁静的。在自己诗歌中曾经出现的景象,自己也在这样的景象中和自己的诗歌结合为了一体,和自己的灵魂结合为了一体。
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人。从小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的时候考入了北京大学学习法学,1982年的时候开始诗歌创作。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海子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在其离世后结集为《土地》、《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出版。
而今天捧在我手中的这本《人间一趟:在海子的诗里看见少年》,是由海子母亲授权,选编组历时两年,对海子生平所有作品进行了整理归纳,逐一挖掘创作背景,并调查采访了2000余名诗歌爱好者,最后精选出118首海子一生的精华之作,代表了海子创作的至高成就。
这本书设计比较独特:特别设计了“四季读诗”主题,以“一月至十二月”的时间轴记录海子的创作之路,真实地还原了一个热烈而纯粹的海子。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每次读这首《面朝大海,穿暖花开》都会内心无比充盈,幸福的滋味要溢出胸腔。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千山万水尽收眼底,给他们赋予我内心的名字。我的心胸可以容纳万水千山,我的胸怀可以如此宽广,人就要如此豁达的面对人生中的山山水水,千难万险。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们的人生中,会有很多陌生人,然而即使是陌生人,也是我们人生中的过客,也是成就我们人生的人。进入眼眸的陌生人,成就彼此人生的人,应当施予祝福,这才是生活的本质追求。
而我自己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生活中所有的一切苦难我都温柔相待,陌生人也会给予祝福,这样的自己才会内心平静,丰盈,时刻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与幸福。
在“夏”这个章节里面收录了一首诗《夏天的太阳》,其中有这样几句:
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
了解她
也要了解太阳
夏季是四季之中最为炎热的时候,夏天的太阳也是最为毒辣的时候。你来人间一趟,一定要看看太阳,是不是说要经历人间炼狱般的磨难呢?而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就是对于爱情生活的向往,然而爱情有时候也不是我们想像的那般美好。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她,也需要了解生活中的一切,当然包括给我们阳光生活的太阳。
生活赋予我们一切,太阳用自己的光亮照耀每一个人,我们遇到爱情,然而想要和心上人一起长久,需要了解她,也需要了解生活中的种种。
我觉得这是作者对于自己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是自己经历爱情之后的苦闷。自己所追求的纯粹的爱情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般,或许自己所坚持的纯粹的爱情在太阳之下会面临土崩瓦解。痛苦还是幸福,你必经历,也是每个人的成长之路。
在秋这个章节里面收录的诗歌有了孤独的情愫,似乎秋天除了丰收意外,应该还有的是孤独与寂寞,甚至还会有点恐惧吧,因为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九月》这首诗中有这样几句话: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在这首诗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寂寥的场景,也出现了“死亡”“泪水”字眼,看到了作者内心那种寂寞、孤独、痛苦的内心世界。但是在这种寂寥的背后,也有着一种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
“远方”“打马”,路在脚下,即便寂寥,也要走下去,这就是生活。你追求的是什么,只有走下去才会知道。你梦想中的生活是否如愿以偿,也只有走下去才会明了。
在“冬”这个篇章里面,有这样一首诗《黑夜的献诗》: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埋得很深
这首诗写于1989年2月2日,也就是海子卧轨自杀的前夕。有丰收,也有荒凉,有了收获,也象征了另一种失去。
在每一个丰收之后,就如人们的每一次成功,辉煌过后总会有那么一种无法言说的寂寞。周围的人们觉得你是个高高在上,无法触及的神,而自己内心却觉得自己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总而越发觉得自己更加孤独寂寞,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为自己狂欢。
这也许就是自己所追求的那种生活吧:我们拥有孤独寂寞,但是我们也很自由奔放,因为我们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和灵魂的统一。
海子的诗里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天空”、“马”、“粮食”、“河流”、“草原”、“黑夜”,我们看到了宽广无边的世界,我们嗅到了自由奔放的精神,我们感受到了血脉喷张,我们同样也会在跌跌撞撞中惧怕黑夜。
但无论如何,我们总归会经历人间四季,感受年复一年的轮回,同时也在时间的消磨中,或挥霍或珍惜或憧憬地活着。
读海子的诗,我又把自己的人生回归于起点,在诗中找到了生命的力量,也更是看到了那个应该如何在人生之路上“打仗”的自己。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以梦为马
出发吧,少年——你、我、他,每一个读懂海子的人。带上《人间一趟》,去看看太阳,去找寻那个远走他乡的海子和流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