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孤独之书》,深感孤独并非消极,而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和勇气。书中描述了孤独的种种形式,启示人们应该学会独处,从中找到自我。孤独并非隔绝,而是一种机会,让人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愿我们能在孤独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一篇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孤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孤独是每个人的标配,它如影随形却又时隐时现。人多时候它悄无声息的走开,但是人少的时候它又悄无声息的回来。有人孤独但顽强,有人孤独又软弱,有人孤独却快乐,有人孤独还痛苦……
仔细思索一下:“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孤独吗?”
最近有幸读到《孤独之书》,它的作者是冰千里。他是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解锁亲密关系》、《亲密而独立》等多部作品,心理咨询个案量超过8000小时。研究亲密关系、内在小孩、孤独感。感谢他给我们带来如此好的著作,帮助我们认识孤独,面对孤独,接受孤独。
孤独之书,解读孤独
《孤独之书》从三个方面让我们认识孤独,首先,孤独源自于各种各样的关系当中。作者重点挑出了“亲密关系里的孤独”、“性的孤独”、“婚礼里的孤独”、“孤独与爱情”这四块帮助我们梳理孤独。
亲密关系里的孤独,着重于从家庭关系中入手。有些孤独不得不存在,正如留守儿童的孤独,尤其是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的孤独。他不得不去坚强,不得不去勇敢,不得不去面对,到最后除了自己还是自己。同时也会有因为有所期待带来的孤独,期待带来希望,希望一旦破灭,立马转化成为令人心碎的孤独。爱情、婚姻看似两个人的灵魂契合,但是孤独同样伴随他们左右。有人会因为孤独产生依赖,有人会因为孤独产生控制,有人会因为孤独产生愤恨……这一切作者在书中为了最好的诠释和解读,让我们认识了孤独。
其次,作者从心灵层面告诉我们如何去面对孤独。这一块包含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辅导我们面对心灵成长中的孤独,另一部分则是告诉我们是如何面对丧失带来的孤独。能够坦然面对孤独,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心灵来对抗孤独,而强大的心灵必然来自于心灵的不断成长。这个过程中人格需要被不断完善,完善过程必然伴随人格革命。它让人格成长成熟完善,从而让心灵得到成长。然后丧失指的是那些生命中重要之人的离去,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孤独。我们需要学着去理解,去接受,去放下,然后和这种孤独和解。
最后是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终极孤独。它剖析了作者对于“活着和死亡”的思考、同时帮助我们建立自己人生的意义感。活着,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在那里;人终究会有一死,是不是就该放弃,然后随波逐流?马斯洛需求层次帮助我们更好的解答,实现自我超越或许就是最大的意义。
书中金句分享:
心酸的背后才是真相,倘若一直活在某种虚假美好之中,孤独感就一直如影随形,关系就只是展示给世人看的面具。
人在艰难的时候,往往分不清依赖与爱的区别。
你我终将孤独,无论离开一段关系,还是丧失一段关系,这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信仰给了我们存在的意义,即使我们知道这也毫无意义。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二篇
生而为人,便是孤独的存在。 孤独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感受。 孤独的模样千奇百怪,孤独的人也不尽相同,无论身处何地,或是在哪个年龄,都各自有各自的孤独,因为心灵的感知只能是自己才能真正的感受到。 明明身处热闹之中,心却隔离热闹之外,孤独的感觉侵染周身,那感觉也许只有自己能知道。 孤独不等同于寂寞。寂寞可以向外寻求帮助,然而孤独却是一个人自我内心地狂欢。 冰千里在他的《孤独之书》中写道,孤独存在于各种关系中。而人们为什么不想让自己处在孤独中,是因为恐惧。恐惧离开关系将不复存在,恐惧无人可依。
人是群居动物,总是想着抱团取暖,然而各种关系也会导致更大的孤独感。 人是独立的个体,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和看法。人的思想是一个很复杂的构造,心里想的什么需要说出来,只靠别人猜测很难被发觉。 这本《孤独之书》一共分为两大部分,七个章节,分别从亲密关系的孤独、性的孤独、婚姻中的孤独、孤独与爱情、心灵成长的孤独、丧失与孤独、终 极孤独,七个方面讲解。 作者用及其质朴的语言,让我们一看就懂,明白孤独本身就是一种正常的存在,不用惧怕更不用逃避,直面内心深处的孤独,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冰千里是一位常年与孤独为伴的资深心理师,每周20+个生命的遇见、对孤独的独 家深度探寻如花瓣般拆解给你看的七种心灵孤独。 在任何关系中我们都是孤独的存在。
婚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婚姻的束缚,婚姻是因爱才有的产物,爱情里的甜蜜与美好可以让两个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却不一定会让彼此的心不再孤独。 婚姻的本质是为了不再孤独,却也是创造了孤独的机会,悖论的是“我们用抵御孤独的方式孤独着”。 书中说:人们选择婚姻的开始都是相似的,为了繁衍后代、为了爱情、为了彼此照料、为了人生变得更加完整……但是没有一条理由是为了孤独。 可在婚姻里,孤独却是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婚姻会成为孤独的载体? 因为婚姻的本质就是契约。那本小小红色的结婚证,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在婚姻法里有太多保护婚姻的条例,譬如,有关于财产的条例,相互扶养的条例、养育子女的条例、还有各种原因导致离婚的条例。 无一不是上纲上线地把婚姻禁锢在了条条框框里。 著名学者周国平说:婚姻中不存在一方单独幸福的可能,必须共赢,否则就会共输,这就是婚姻游戏铁的法则。
学会独处,享受内心深处的孤独,何尝不是最好的办法,有句话这样说:“哪有什么感同身受,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三篇
你孤独过吗? 你知道自己的孤独是几级吗? 网上有人把孤独分为十个等级。 一级:一个人逛超市。 二级:一个人去餐厅。 三级:一个人去咖啡厅。 四级:一个人去看电影。 五级:一个人去吃火锅。 六级:一个人去看海。 七级:一个人去游乐场。 八级:一个人旅行。 九级:一个人搬家。 十级:一个人去做手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去餐厅,一个人去看电影……这样的生活或许有些冷清,但与其说是孤独,不如说是孤单或者寂寞。 一个人会孤单,两个人在一起就不孤独了吗? 关于什么时候最孤独的问题,网上有个高赞回答:和一个让你感到孤独的人在一起,才是真的孤独。 你想去看电影,他说没必要浪费钱,在手机上看也一样;你说去健身,他说神经病才去健身房,花钱买累受;你精心准备了一顿晚餐,他说还不如去饭馆,好吃又省事…… 明明你跟他在同一个屋檐下,你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育娃,你却感到了无尽的孤独。 这种关系达不到期待的亲密状态的孤独,冰千里称之为“关系里的孤独”。 冰千里是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位作家,著有《解锁亲密关系》、《亲密而独立》等多部作品。他对亲密关系、内在小孩、孤独感的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把“孤独”写进《孤独之书》,在这本书中,冰千里将孤独分为三种:“关系里的孤独”、“心灵的孤独”和“终极孤独”。
其中,“关系里的孤独”是世俗中的大部分人都会经历到的。 那些“求而不得”“放而不下”“爱而别离”“无人懂得”的痛苦,该如何面对,如何疗愈,如何通过孤独更理解亲密关系,你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 01 因为期待,所以孤独 人为什么会孤独呢? 一个人的生活看似自由,时间久了,免不了会觉得寂寞孤单。 大部分人从骨子里还是害怕孤单的,于是你渴望进入一段关系:恋人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等。 原以为有了关系,便不会孤独,但事与愿违,你依然感觉到孤独充斥着你的内心。 为什么还是会孤独?冰千里在《孤独之书》中指出:因为怀有期待。 你期待对方懂你,懂你内心所想,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虽然你们“有关系”,却“无亲密”,“当关系不亲密的时候,孤独感就产生了。” 电影《无问西东》中的刘淑芬在婚姻中就无比孤独。 结婚后,刘淑芬和丈夫许伯常的物品一直是分开使用的。刘淑芬用过的水杯、碗筷等物品,许伯常坚决不碰。刘淑芬想要通过打骂引起许伯常的注意,但对方根本不接招,对她实行冷暴力。 刘淑芬说:“外人只看我怎么打你骂你,可他们不知道你是怎么打的我。你是用你的态度打的我,你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她期待着对方有所回应,不惜打他骂他,但他始终无动于衷,两个人就这样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关于“亲密关系里的孤独”,冰千里是这样定义的:“亲密关系里的孤独”就是对未知的、失去的,或求而不得之爱所怀有的痛苦期待。 婚姻里的刘淑芬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对“求而不得”之爱怀有期待。最后,绝望的刘淑芬跳井而亡,她的孤独,再也不需要谁能懂了。 02 有效沟通,你我共赢 在亲密关系里,怀有期待是人之常情。 然而同样是亲密关系,同样是怀有期待,为什么婚姻关系比恋爱关系中的人更容易孤独呢?那是因为婚姻有“确定感”,而“爱情之所以美丽,恰恰是由于’不确定感’”。 在爱情里,你们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在一起,你不确定他会不会送你礼物,不敢保证明天和意外那一个先到来…… 于是,为了将爱情中的“不确定性”变得确定,你们会努力向对方展示自己的魅力,会想尽办法得到对方的关注与认可。 婚姻不同,一旦有了小红本本,大家似乎默认了那是一把无钥匙的铁锁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四篇
人到中年人生已过半,你有没有时常常感到了孤独的呢? 最近阅读了一本《孤独之书》的书,发现原来我们都是孤独者。 本书作者冰千里是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解锁亲密关系》《亲密而独立》等多部作品,心理咨询个案量超过8000小时。 主要研究亲密关系、内在小孩、孤独感。凭借犀利深刻的洞察和饱含情感的文笔,受到数百万读者的喜爱。 这本书总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读者了解在关系当中,孤独的真相;第二部分是让读者在心灵的历程中,笃定地亨有孤独。 人生漫漫,或许谁都想找到一个自己爱,并且爱自己的人。可事实上,无论你如何坚持的去面对生活,感觉都摆脱不了内心的孤独感。 书中说:关系中的孤独的本质,就是一切的繁华美好,一切的关系尚在,但在内心深处却都与你无关。 可能你会有所期待,从期待当中与其产生了某种关系,从而使关系变得亲密了起来。可就是这样的一种期待,也导致了我们对其产生了失望与误解。 所以我们从来都孤独的,孤独并未从我们的内心里彻底的离开。如果你正在经历事业的重创、感情背叛、人生的转折,可以看一看这本书。 01、婚姻中的状态 作者在书中写到:婚姻最无奈的孤独感在于:我们天天在说话,却从未有过交集。 这句话,我深感认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夫妻,在明面上他们继续在一起生活,所说的话,也环绕着彼此这个家。 为了生活,他们总是早出晚归的忙碌着,为了孩子,他们总是在忙里忙外的操劳着,可轮到了自己呢?几时有没有感受过另一半给予自己一点点温存呢? 书中说:语言的意义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分享自我的感受;第二表达一种需求。 如果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得不到对方的正向的回馈,满足不了这个需求,我们就感受不到对方给予自己的爱意。 所以虽然我们在明面上是在一起,可是实际上心里已经千疮百孔了。 02、婚姻中的沟通技巧 如果你正处在以上类似的情况,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作者在书中给我们几个建议: 1、让对方把话说完 2、不去评判对方 3、在没有矛盾时交流 4、学会道歉与原谅 不得不承认,在我们极力想要表达自己的需求的时候,我们是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的。 所以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在倾听同时,也能给予自己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者认为,能够打破僵局的人,并不代表他是认怂了,无能了。 当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时,以退为进或许才是最好缓和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学会道歉才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之一。 03、消极依赖的人的典型特点 作者认为,消极依赖的人特别在意伴侣的看法,在意伴侣的情感寄托。 他们过分在意伴侣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 他们会很在乎对方对自己的细节,一旦不顺心,就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变心了? 这种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受和伴侣相处的人,毋庸置疑他们内心是自卑、消极、且敏感的。 他们时时刻刻都需要从对方的关注中,寻找到被爱的痕迹。他们有着早年缺爱的经历,在他们的人生中,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关注与尊重。 所以在他们的婚姻关系中,在很多时候是孤独无助,而且认为自己不配得到被爱的。这反而让伴侣感到很苦恼,从而导致了对方想要逃避,或者结束这段亲密关系。 所以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即便一时感受到对方给予的爱,也是一时的感受而已。
写在最后 阅读完这本书,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很深入人心。也许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得不承认,我们都是这人世间的孤独者,我们避无可避。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五篇
第一次试图理解孤独的含义还是在小学的时候。阿桑的《叶子》里面的歌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现在想来我们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去逃避孤独而已。 小时候父母往往只教会我们怎么样叫做坚强,怎么样叫做懂事,却没说过它们的背后是说不完的孤独。
看这本书的时候,不禁想起十六岁时一个人去异国他乡求学的时候,到达的第一天,人生地不熟,整整一星期没有电话卡,只能用蹩脚的英语尝试和寄宿家庭进行沟通,那一刻感受到了真实的孤独感,无人可靠。 作为同年龄段里面比较钝感的孩子,那一刻席卷而来的孤独感吞噬了之前的无数个日夜,想起爸妈吵架时无助的自己,想起小学就被送去外地住校的自己,想起初中不被父母理解的自己,再也无法很好地自洽。 笔者其实通过看似聊故事聊案例的不经意的笔触,却告诉了我们很多面对各式各样的孤独该如何学会释怀自洽,例如我曾经也尝试过的养育内在小孩的疗法,整个过程很丢人的嚎啕大哭。我试着找到躲在衣柜里的小小自己,告诉她没关系,我们不只是因为有用才被人喜欢的。
前段时间还有一部很火的综艺,《再见爱人2》,里面最让人崩溃的就是张婉婷和宋宁峰这一对吧,他们的性格就和相互控制这个章节里的模型正好对应上。 张婉婷作为捆绑式的控制者,背后隐藏着的是失去控制后的恐惧和孤独,而宋宁峰则可被称为“袖手旁观的控制者”,看似弱势的受害者,优先站到了道德制高点,利用自己的不作为温水煮青蛙式的折磨对方。他们缺乏的是真正的沟通,互相平等倾听对方的需要。 经过了儿时的孤独感,长大后婚姻里的孤独感,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是身边的人慢慢离开背后无人的孤独感。当外公和外婆离开后的第一个冬天我并不感到孤独,可当第二年春天来临的时候,到处散发着玉兰花的香味。但在也没有人会打电话和你说,“囡囡,今年的玉兰花开的很好,我挑了最好的几朵穿了个绳,你带脖子上可香了。” 人啊,生而孤独,即使在各种亲密关系里,也无法避开它。但我相信如果当你自己可以理解它,主动地接受它,生活可能会变得不一样。我们会因此学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更在意自己和他人内心的感受,就像痛觉一样,虽然他给我们带来的是疼痛,但它也同样教会了我们躲避危险。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六篇
它,是孤独。这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体验,不论你是否无暇顾及。 一曲《二泉映月》,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在逃避或恐惧孤独的人耳里,那是浓得化不开的哀愁悲凉;而在懂得孤独或享受孤独者看来,那是历尽沧桑读懂孤独后的破碎重生。 享受孤独的人,并不会觉得寂寞难耐;而排斥孤独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 冰千里,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深入研究过亲密关系、孤独感等,他曾总结了十三种孤独,以为能说一说孤独,却迟迟未能落笔成书,直到他宕开一笔,从新的视角写出了《孤独之书》。 他不仅仅着眼于就“孤独”论“孤独”,而是独辟蹊径,如一位资深的导游。 他以探索为目的,以引领为要旨,带领读者一步步地揭开孤独的面纱,讲解孤独的种种现象与来源。 他不提供答案,打破人们急于释疑解惑的功利心,却为人打开了新的视野,从更开放的视角去看待孤独,看待生死,从而与孤独一起迎来破碎重生后的美好感悟。 01为什么说孤独与我们如影相随? “人生自古谁无死?”孤独也一样,总与我们如影相随。如作者所说:“事实上,孤独从出生时就开始了。” 每一个人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出生,这一点毋庸置疑;每一个人最终都要死亡,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有疑问的地方是,有人在死神还未降临之前,主动按下了生命的中止健。然而,这依然不能算是掌握了主动权,因为如果不是觉得生无可恋,谁又愿意主动去喊停。 生与死相随,孤独与热闹也是。越是寻求热闹狂欢的人,其内心必有一处不敢触碰或不愿面对的孤独之地。 “圆圆的月亮照耀着盖茨比的豪宅,使夜色美好得如同往常。他的花园里仍是灯火辉煌,但欢声笑语已消逝,唯有明月依旧在。一阵突如其来的空虚仿佛正从那些窗户和房门流溢而出,让主人的身影益发显得孤独。” 当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读到这一段时,总觉得不管是在宴会进行的过程中还是曲终人散之后,盖茨比都是孤独的。 狂欢过后,常常给予人们的不是心满意足,而是深深的孤独感。作者说,这是人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一个人有多孤单,他一定会找到某个渠道狂欢;反之,一个人有多狂欢,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就有多孤单。” 很多人害怕孤独,但是当你认识到孤独与我们是如影相随时,你就可以趁此机会直面孤独,从而一探究竟,让阳光穿过缝隙照亮内在孤独的自己。 02为什么孤独总在关系里现行? 文学大家林语堂曾对“孤独”两字有过一段精辟的评点,道尽了“关系中的孤独”本质,你在关系中,你却与孤独同在。 关于孤独,他如此写道,“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作者在《孤独之书》里带我们领略了种种孤独之路,或者关于孤独的故事,他把它们分为三类,即关系里的孤独、心灵的孤独和终极孤独。 不论哪一种孤独,归根到底与“关系”有关,与“内在的心灵世界”有关。 为何孩子总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 为什么人老了,会变得像孩子一样任性? 为什么夫妻关系里,多的是“鸡同鸭讲”的各说各的模式? 他们都期待被看见、被尊重、被爱,他们希望有人可依、不孤独。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既有热闹也有孤独,孤独时,就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发出的一声叹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03如何与孤独一起破碎重生? 黑塞曾说:“人生十分孤独。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另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很孤独。” 孤独似乎总让人避之不及,但是清醒的人知道,有了孤独,才不会让自己迷失在繁华的虚无中。 让感性带上理性,那么当我们遭遇孤独时,就可以辟出“一方净土”来安置孤独,审视自己的内心,审视带来孤独的关系,或者换一个视角去重新看待它。当你愿意接近它、接纳它,甚至感谢它的时候,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安东尼·斯托尔在《孤独:回归自我》一书中写道:“很多人都在强调关系,强调联结,是的,这很重要。但很多时候,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体验,都是发生在内部的,需要借助孤独与独处。” 我们总想依靠关系远离孤独,然而,人生来就伴随着孤独,如同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里讲到的故事,一个圆环因为缺失了一个部件,不能再自由地滚动,变得很不开心。它就到处去寻找那丢失的部件,在寻找的过程中,闻到了花香,听到了虫鸣,看到了许多的风景。当它找到缺失的部件后,却发现再也欣赏不了周边的一切。于是,它放弃了好不容易找回的一角,做回不完美的自己。 当我们能够安放孤独的时候,那就与孤独一起破碎重生吧!拥有孤独的人生看似不完美,实则处处有风景! 写在最后 我们无法从《孤独之书》里获得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自己的灵感,与作者一样,可以感谢在有限的生命里遇见的每一段关系,感谢每一次的遇见让自己拥有孤独的能力,拥有疗愈自己的能力。 因此,我们不再因世界没有意义而颓废,反而能通过对内在心灵的探索,带着好奇心,去创造独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旅,并赋予其美好的意义。 我们也可以像温尼科特一样对自己说:“我们是活着的,我们是我们自己。”孤独不再可怕,人生之旅中,能时时发现一些小美好、小确幸。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七篇
它,是孤独。这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体验,不论你是否无暇顾及。 一曲《二泉映月》,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在逃避或恐惧孤独的人耳里,那是浓得化不开的哀愁悲凉;而在懂得孤独或享受孤独者看来,那是历尽沧桑读懂孤独后的破碎重生。 享受孤独的人,并不会觉得寂寞难耐;而排斥孤独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 冰千里,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深入研究过亲密关系、孤独感等,他曾总结了十三种孤独,以为能说一说孤独,却迟迟未能落笔成书,直到他宕开一笔,从新的视角写出了《孤独之书》。 他不仅仅着眼于就“孤独”论“孤独”,而是独辟蹊径,如一位资深的导游。 他以探索为目的,以引领为要旨,带领读者一步步地揭开孤独的面纱,讲解孤独的种种现象与来源。 他不提供答案,打破人们急于释疑解惑的功利心,却为人打开了新的视野,从更开放的视角去看待孤独,看待生死,从而与孤独一起迎来破碎重生后的美好感悟。 01为什么说孤独与我们如影相随? “人生自古谁无死?”孤独也一样,总与我们如影相随。如作者所说:“事实上,孤独从出生时就开始了。” 每一个人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出生,这一点毋庸置疑;每一个人最终都要死亡,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有疑问的地方是,有人在死神还未降临之前,主动按下了生命的中止健。然而,这依然不能算是掌握了主动权,因为如果不是觉得生无可恋,谁又愿意主动去喊停。 生与死相随,孤独与热闹也是。越是寻求热闹狂欢的人,其内心必有一处不敢触碰或不愿面对的孤独之地。 “圆圆的月亮照耀着盖茨比的豪宅,使夜色美好得如同往常。他的花园里仍是灯火辉煌,但欢声笑语已消逝,唯有明月依旧在。一阵突如其来的空虚仿佛正从那些窗户和房门流溢而出,让主人的身影益发显得孤独。” 当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读到这一段时,总觉得不管是在宴会进行的过程中还是曲终人散之后,盖茨比都是孤独的。 狂欢过后,常常给予人们的不是心满意足,而是深深的孤独感。作者说,这是人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一个人有多孤单,他一定会找到某个渠道狂欢;反之,一个人有多狂欢,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就有多孤单。” 很多人害怕孤独,但是当你认识到孤独与我们是如影相随时,你就可以趁此机会直面孤独,从而一探究竟,让阳光穿过缝隙照亮内在孤独的自己。 02为什么孤独总在关系里现行? 文学大家林语堂曾对“孤独”两字有过一段精辟的评点,道尽了“关系中的孤独”本质,你在关系中,你却与孤独同在。 关于孤独,他如此写道,“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作者在《孤独之书》里带我们领略了种种孤独之路,或者关于孤独的故事,他把它们分为三类,即关系里的孤独、心灵的孤独和终极孤独。 不论哪一种孤独,归根到底与“关系”有关,与“内在的心灵世界”有关。 为何孩子总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 为什么人老了,会变得像孩子一样任性? 为什么夫妻关系里,多的是“鸡同鸭讲”的各说各的模式? 他们都期待被看见、被尊重、被爱,他们希望有人可依、不孤独。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既有热闹也有孤独,孤独时,就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发出的一声叹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03如何与孤独一起破碎重生? 黑塞曾说:“人生十分孤独。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另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很孤独。” 孤独似乎总让人避之不及,但是清醒的人知道,有了孤独,才不会让自己迷失在繁华的虚无中。 让感性带上理性,那么当我们遭遇孤独时,就可以辟出“一方净土”来安置孤独,审视自己的内心,审视带来孤独的关系,或者换一个视角去重新看待它。当你愿意接近它、接纳它,甚至感谢它的时候,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安东尼·斯托尔在《孤独:回归自我》一书中写道:“很多人都在强调关系,强调联结,是的,这很重要。但很多时候,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体验,都是发生在内部的,需要借助孤独与独处。” 我们总想依靠关系远离孤独,然而,人生来就伴随着孤独,如同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里讲到的故事,一个圆环因为缺失了一个部件,不能再自由地滚动,变得很不开心。它就到处去寻找那丢失的部件,在寻找的过程中,闻到了花香,听到了虫鸣,看到了许多的风景。当它找到缺失的部件后,却发现再也欣赏不了周边的一切。于是,它放弃了好不容易找回的一角,做回不完美的自己。 当我们能够安放孤独的时候,那就与孤独一起破碎重生吧!拥有孤独的人生看似不完美,实则处处有风景! 写在最后 我们无法从《孤独之书》里获得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自己的灵感,与作者一样,可以感谢在有限的生命里遇见的每一段关系,感谢每一次的遇见让自己拥有孤独的能力,拥有疗愈自己的能力。 因此,我们不再因世界没有意义而颓废,反而能通过对内在心灵的探索,带着好奇心,去创造独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旅,并赋予其美好的意义。 我们也可以像温尼科特一样对自己说:“我们是活着的,我们是我们自己。”孤独不再可怕,人生之旅中,能时时发现一些小美好、小确幸。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八篇
冰千里用诗一样的文字,用这样一本《孤独之书》,带我们走进关于孤独深度的探索之中。 孤独,在我们个人的语境之中,往往都是一个贬义词,是我们负面情绪的集中体现。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子吗?孤独是否还有着其他更深的内涵呢?那我们就跟随着冰千里在这一本心理疗愈之书——《孤独之书》,走进人生关于孤独的历程之中。
“孤独才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原因的时候,才是最孤独的时候”。从这样的一段总结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惧怕孤独其实就是自身孤独最直接的体现,而如果我们不再孤独,才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了解孤独,接受孤独。
在我们的人生之中,都有着哪些孤独的时刻呢?它们带来的又是怎样的体验呢?冰千里带我们走入人生的七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来感受孤独,体会孤独。
其中就包括亲密关系中的孤独。这好像是一个悖论,我们走进亲密关系,其实就是为了排遣孤独。可是有很多人走入了亲密关系之后,感受的却是更加强烈的孤独,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对于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怀有着深深的期待,而对方又无法满足这种期待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充满怨恨的,是充满了孤独的。可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想法呢?我们接受对方完整的一切,并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回应对方,那是否我们自己内心就会充满了爱意,充满了感激,内心被填满,那是不是就不会感觉到孤独了呢?
亲密关系之中还有着一种假性亲密。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成了最亲密的陌生人,完美的隐藏在了婚姻关系里。履行着婚姻关系中的一切,但就是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只有一个躯壳陪在自己的身边,又怎会不感受孤独呢?那么怎么办呢?
在其他的孤独时刻呢?在性关系中的孤独呢?在婚姻中的孤独呢?在恋爱中的孤独呢?在心灵成长中的孤独呢?丧失之后的孤独以及人类终极的孤独呢?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呢?
冰千里用他生动的文字,用各种充满了人情味儿的故事,给我们梳理着关于孤独的一切,教会我们认识孤独、接受孤独、享受孤独,然后让孤独在我们的灵魂之中绽放出自由之花。
你、我、他,我们很多人都是孤独的人,假如想和另外一个孤独的灵魂融为一体,了解孤独、感受孤独,才能够让心灵打开,让阳光可以照进心灵,让生命更加充满活力,让孤独远离身体。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九篇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
身边人呼朋唤友很嗨,然而热闹总是他们的,你永远默默在一边;
试图融进人群,却发现始终格格不入;
既渴望关系,又害怕关系,因为担心“求而不得”抑或“爱而别离”。
......
我们如此迫切逃避孤独,但是孤独真的那么糟糕么?
其实,恰是独处时刻,才有机会去叩问内心、审视关系、找回自己。
德. 昆西说:“如果一个人不曾让孤独在他的人生中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就永远不可能打开智慧之门。”
即使如此,我们依然不敢让自己孤独,因为担心自己离开关系就无法生存,因为不懂何为孤独。
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冰千里,常年研究亲密关系、内在小孩、孤独感,凭借犀利深刻的洞察和饱含情感的文笔,受到数百万读者的喜爱。在著作《孤独之书》中,他从心理学角度深度拆解、解析孤独,帮助读者看清孤独的本质。
01. 关系里的孤独
何为关系里的孤独?一切的繁华美好,一切的关系尚在,但在内心深处,却都与你无关;虽与你无关,但心向往之。
这种向往,即是期待,有了期待,便有了关系,也有了亲密,然后是失望,接着是离开。
因此,关系中的孤独,就是对未知的、失去的、或求而不得之爱所怀有的痛苦期待。
关系里的孤独有很多种,“无人可依”是最让人辛酸的一种。无论遭遇什么,你都不得不坚强,任风把泪水吹落,因为当你伤痕累累回头时,后面空无一人。
倘若实在无人可依,坚强的同时,记得抱一抱内心哪个小孩,你要允许自己外在的强大,更要允许内心小孩的脆弱。
自我苛求完美的坚强,往往源于对依赖期待的近乎绝望,那不是真正的坚强。
关系中孤独的第二种,是“假性亲密”。
我们总是提“应该”,它能让我们活在“和谐”的关系中,唯独缺了角色之外的真实感。
能遵从内心真情实意的人凤毛麟角,因为害怕他人的评论,因为不敢对抗几千年传下来的“道德感”。
02. 心灵中的孤独
一提到“心灵成长”,很多人想到的是改变、温暖、滋养、疗愈;少有人会想到孤独、失落、悲凉、哀伤。
然而,没有那些孤独与哀伤,就不会有后来的疗愈与滋养。
心灵的孤独有几种。
一是现实的孤独。孤独一旦被分担,就没有那么痛苦。然而,现实中能说心里话的人越来越少,孤独无处倾诉就如同牙疼找不到牙医一样难受。因为攀比、功利、羞耻,越是朋友往往越隔离,我们努力展示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自然就被隐藏了。另外,若告诉一个不理解自己的人,痛苦不是被分担,而是被强化。
二是投射的孤独。投射原本是潜意识的产物,当事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把潜意识不接受的部分投在他人或他事身上,是一直防御策略。投射孤独的前提是排除了对方的东西,只剩你自己。“是你觉得自己不够好”才会“觉得对方讨厌你”。太多人因这种投射苦不堪言,始终无法做到分离。
03. 终极孤独
“终极孤独”也是“存在孤独”,它是一种绝对意义的孤独。
人类是茫茫宇宙幻生幻灭的存在。我们有幸生而为人,却又如此渺小无助,最终会被死亡带走,就像从未来过。
所以,每个人内心的最深处,一定有着无尽的绝对孤独,这样的孤独让还没死去的我们惶恐不已,我们希望做些什么来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动力,借此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托尔斯泰在五十多岁时,虽然名声大噪,却已然走到自sha的边缘,就是因为终极孤独带来的折磨。
“我现在所做的以及未来所做的事情究竟能给我带来什么?我的整个生命能够带来什么结果?”他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书中给了一个答案:一个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在绝对无意义的背景下不断寻找个人独特的意义感,即“世俗的意义”。否则,就会给生活带来巨大痛苦。
温尼斯特对此说:“我们是活着的,我们是我们自己。”
你、我、他,我们都是自始至终孤独的人,了解孤独、感受孤独、允许孤独,才能让心灵打开,让阳光照进心灵,让生命充满活力,让独处变得美好。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十篇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想摆脱孤独,却一生都处在孤独中。
试问,生而为人,谁不孤独?
常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许多年前,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一个人不是会感到很孤独嘛,要默默落泪才对,怎么还能狂欢;一群人不应该很快乐吗?为什么还会感到孤独。 如今终于明白,喜欢孤独的人,会把孤独看成一种享受,因为一个人的世界是那么自由,那么真诚,不需要刻意伪装,更不会刻意去讨好谁谁,不会在意任何人的评价,也不会去评价任何人。 害怕孤独的人,总是想方设法扎进人堆里去,在他们看来,没有许多人在身边,生活中会少了点什么,甚至会感到恐惧。 《孤独之书》一书认为,孤独是人生常态,我们应该超越孤独,活出生命的意义。
本书作者冰千里,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代表作有《解锁亲密关系》《亲密而独立》等。 本书为我们深度解读孤独的内涵,以及产生孤独的原因,让我们学会在关系中成长,最终不再被孤独所苦。 孤独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是因为我们不想一个人。
01、孤独,最大的人生课题 孤独,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也许我们现在就感到很孤独。 白天的光鲜,随着夜晚的降临,悄悄褪去,在关上房门的那一刻,我们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这种孤独感来自哪里? 作者在书中这样说道。 在这条名叫“孤独”的路上,尽管我们不知会遇见什么,地图却已若隐若现:它们关乎“关系”“成长”“存在”,以及“生而为人”。也定然会伴随“丧失”“别离”“哀悼”“衰老”“虚空”“死亡”…… 然而,即便内心感到孤独,我们却要装作一副充实幸福的模样。 有时,为了他人的期待,为了世俗偏见,为了所谓的尊严,我们还要违背自己的内心。 为了让父母满意,有人选了不喜欢的职业;为了让子女有个圆满的家庭,有人忍痛坚持;为了所谓的面子,有人假装一切岁月静好…… 我们总是不敢承认自己的孤独,不敢面对真实存在的孤独。 事实上,逃避孤独,我们永远活得不轻松。 孤独,是每个人的人生课题。
02、哪怕需要爱,每个人也是独立的 不可否认,我们都希望在关系中,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很多时候,现实总不遂人愿。 我们希望从小有父母呵护,长大后有家人的陪伴。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呵护和陪伴根本不能称之为幸福,但是在有些人眼中,这种幸福是一种奢侈。 作者认为,“身后无人”才是我们最大的孤独。 作者有个个案,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到外地去打工,把他留给爷爷奶奶照顾。 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父母留下一串电话号码,对于这串数字,个案虽然感到陌生,却也有些许温暖。 直到有一天,爷爷奶奶离开人世,这个个案又不幸遭遇车祸,他不得不拨打那个电话,结果是个空号。 瞬间,这个个案的世界崩塌了,原来,他一直是一个人。 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被爱着的,最后却发现,原来“身后无人”,这是多么大的孤独啊。 除了“身后无人”,婚姻关系也会给我们带来孤独感。比如“家庭暴力”“囚禁心理”“离婚分居”“婚外情”等问题的存在。 在作者看来,在婚姻关系中要让彼此保有适当的个人空间。 “缓解婚姻中的孤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允许自己孤独,也允许对方孤独,并创造机会让彼此孤独。” 在任何关系中,我们既是共同取暖的人,更是独立的个体存在。
03、死亡离我们很近,却也要活出生命的意义 人最大的恐惧,是来自于对死亡的恐惧。 人的生命何其脆弱,一场疾病,一场车祸,一次散步,一次旅行,都有可能带走我们的亲人。 都说人世间最远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 或许,这种说法有些太过矫情,因为在生和死面前,任何距离都不能称之为遥远。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心和心之间的距离,都可能缩短,但是,生和死之间的距离,是两个平行世界的距离。 人人都对死亡都存有巨大恐惧,怎样才能超越生死,过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认为,人生本是一场空,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但是在死之前,我们可以寻求更多生命的意义,把生活过得有模有样。 当然,有模有样的生活,不是仅仅为了追求物质名利,而是为了不让自己虚度此生。 没有目标,不是空性,而是空无;有了目标,我们才不至于活成空心人。 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是要更好的活着,活得让自己开心,让自己喜悦。
04、结语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是一味空谈孤独,而是从生活的不同角度中,看清孤独的形成原因和本质,帮助我们摆脱孤独。 孤独,无处不在,常常围绕在我们左右,但是,我们没必要恐惧,害怕孤独会让我们变得更孤独。 拥抱孤独,享受孤独,生活会多一分坦然与欢喜。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十一篇
“孤独”两个字是很多人都想远离,甚至避而不谈的,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但你是否曾体验过,每当夜深人静,四周无人之时,孤独感却时常会袭来,令人难以忍受。又是否体验过,自己强忍着孤独,勉强融入群体,就是希望自己看起来不是一个孤独的人,因为你根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孤独的。这两种状态下的孤独,都是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会享受这种孤独的状态,他们已经看透了这世间的很多事情,包括自己,拥有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眼里,孤独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每个人都需要经历孤独,他们也会主动选择独处的时光,享受着孤独带给自己的美好。
因此,不同的人看待孤独的角度不一样,对孤独的需求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孤独”始终是我们无法绕开的话题,需要学会正确看待它。
有这样一本讲孤独的书《孤独之书》,就是介绍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孤独,让我们对孤独有了全面而深刻地理解。
这本书的作者是“冰千里”,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著有多部心理作品,研究亲密关系、内在小孩、孤独感,凭借犀利深刻的洞察和饱含情感的文笔,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整本书概括起来,作者对孤独的理解分为三种:关系里的孤独、心灵的孤独,终极孤独。
而“关系里的孤独”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多半也是痛苦的根源,常常会伴随着“求而不得”“放而不下”“爱而别离”“无人懂得”等。当关系没有达到期待状态之时,就是孤独来临之日。
01、没有达到期待,带来的孤独
过多的期待主要体现在亲密关系中,双方对另一半的期待是否能满足,往往是幸福的主要原因。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夫妻双方,女方总是会偏唠叨和高期待一些,一旦达不到她理想中的状态,就会不断的以各种理由抱怨指责对方。
比如:抱怨男方太懒、不收拾家务、回家太晚等,刚开始男方还是会做一些解释,但时间久了之后,每次都被指责抱怨,他也就渐渐失去了解释的动力。既然怎么做你都不满意,怎么努力都满足不了你的期待,那索性就不解释了。
渐渐地,一段亲密关系就走向了孤独。因为世俗中的孤独大都来自“有关系,无亲密”,当关系不亲密的时候,孤独感就产生了。
“关系中的孤独”本质:一切的繁华美好,一切的关系尚在,但在内心深处,却都与你无关。虽然与你无关,但心向往之。
因为有了期待,让你有了亲密关系;也因为有了期待,导致失望;又因为有了期待,你不舍离开,让未离开的你深感孤独。
02、身后无人依靠,带来的孤独
“身后无人”是亲密关系中最心酸的一种孤独。
书中举例一位来访者的一段经历:她是留守儿童,养大她的爷爷奶奶相继都不在了,父母又在遥远的地方打工,留给她的只有一张皱巴巴纸片上的电话号码。
一天深夜,一辆三轮车撞到她之后逃逸而去,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到路边好心人发现并拨打急救电话让她去医院,也让她给家里人打个电话,当她颤巍巍取出那张发黄的纸片,摁下电话的那一刻,结果却是“空号”。
她所期待的没有发生,结果却比电影还残酷,在她身上没有出现温暖和团圆的那一刻。最终她没有选择去医院,当她伤痕累累回头的一刻,那是"身后无人“。
这位来访者只是一个缩影,太多的“无人可依”正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身后无人”这个创伤修复需要很多年,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但也有修复不了的,代价之一就是一个人承受冷冰冰的“孤独感”。
03、关系浮于表面,带来的孤独
“身后无人”那份坚强的孤独感,造就了另一种更隐形的“虚假亲密”,而这种亲密所带来的后果,则是更深的孤独。
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婚姻除了谈工作、谈孩子、谈亲戚、谈父母、谈点事节目之外,极少沟通“你和我”,更不存在谈论“你和我”这段关系。这样的状态下,虽然没有争吵,在外人看来也很不错,在孩子眼中也比较和谐,但似乎就是少了点什么。少了一些“夫妻”角色之外的真实感,每个人都避而不谈对这段关系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样的关系是虚而不实的。
我们需要做到”皇帝的新衣“里,勇敢说出”你看,皇帝真的没穿什么衣服“,那一刻,才是真实的关系,而不是活在”皇帝“的角色里。
在一段假性亲密的关系中,假性亲密者是特别不愿意别人麻烦自己,也惧怕自己去麻烦别人,即使表面显得很热情,但内心还是非常害怕深入关系之后引发的纠葛和矛盾,不如就让自己孤独忍受着,看破不说破,至少还能换来生活的平静。
所以,浮于表面关系中的双方,都害怕拨开这层面纱,宁愿活在深深的孤独之中。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在“关系中的孤独”,每当面对无人可依、无人倾诉的时候,很多人都选择了“不得不坚强”。这份坚强的背后是对依赖所怀有的痛苦期待,也是对这份期待的近乎绝望。
我们每个人都要看见自己这份坚强背后的脆弱,也要允许这份“看不见的脆弱”的存在,善待自己。也可以选择重新疗愈这份内在小孩的创伤,找到他、倾听他、安抚他、允许他、支持他,让那份创伤不断被滋养,找回内在力量。
人的一生,孤独总是如影随形,但内心丰盛的孤独和内心匮乏的孤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愿我们都能享受孤独,而不是害怕孤独的存在。
如果你也想进一步了解我们生命中各种不同的孤独状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经历的孤独感,推荐你看看这本《孤独之书》,非常值得一读。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十二篇
提到孤独,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反应是逃离。 孤独所带来的忧伤、抑郁和无所不在的虚空感,始终让我们不敢坦然相见。是的,在孤独面前,我们从来都是胆小懦弱的。 曾经有无数个人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孤独,但是却没有人鼓励我们打败孤独这个怪兽。 与孤独狭路相逢,勇敢一些,学会与那个孤独的自己和解,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习的必修课。 少年时,为了和孤独背道而驰,我们焦急的寻找欢乐场,电子游戏厅、虚拟网络世界,试图用一个人狂欢赶跑孤独; 成人后,我们更加变本加厉,冲撞进拥挤的人潮,在各种社交中娱乐至死。在逃离孤独的长途跋涉中,我们把自己变成了“疯子”,喧嚣渐寂,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表演者。 用狂欢洗涤寂寞,再用愧疚贬低狂欢。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就是用这种稚嫩的方式,与孤独进行着反抗。 直到遇见这本《孤独之书》,我第一次开始深度了解孤独,直面自我,它让我明白,与孤独的自己和解有多么重要。
孤独的分类 对于孤独,如果你还停留在“寂寞空虚”的认知层面,那还是比较浅薄的。作者冰千里认为,孤独可以分为三种:「关系里的孤独」、「心灵的孤独」和「终极孤独」。 关系里的孤独,通常是因为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关系,达不到预期的亲密关系所产生,这种孤独占据着我们孤独时刻的大多数,在世俗中,几乎每个人都会为这种孤独所困。 心灵的孤独,来自对自我的反思、对内心冲突的和解、对旧模式的升级、对人格独立的坚守、对真实的追求,这种知音难觅、曲高和寡的孤独感,往往更能让我们感到自己被世界孤立。 终极独孤,是一种绝对意义的孤独,我们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上,生命归于终结又独自离开,直至消散在弥漫的虚空,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终极孤独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在我看来,只有真正思考过终极孤独的人,才会懂得生命的意义。
心灵的孤独 提及“心灵成长”,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改变、温暖、疗愈这些积极正向的词汇,但是在心灵成长前期我们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孤独、失落甚至悲伤时刻,这才是真实的心灵蜕变之路。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讨好”、“迎合”的生存法则。跳出舒适圈需要勇气,挑战权威就要接受质疑,拒绝主流也许会被世界孤立,所以心灵的成长和自我革新必定是孤独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冰千里将心灵成长之路遭遇的孤独细分为了5种,分别是「现实的孤独」、「折射的孤独」、「反转的孤独」、「缓慢与反复」和「失去的哀悼」。 现实的孤独往往来自不被世俗理解,例如那些执着于艺术创作却没有获得成就的人,在很多人看来,追求艺术梦远没有吃饱饭来的实际。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奢求有人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因为感同身受就已经十分不易。正如作者所说:“孤独一旦被分享就没有那么孤独了,将孤独告诉一个不理解自己的人,只会强化孤独,从而产生二次痛苦。” 折射孤独是排除对方的东西,只剩下本人的投射与猜想。比如我们觉得一个人讨厌自己,很可能不是因为从别人身上,接收找到了厌弃自己的信号,而是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所以自我判断别人肯定不喜欢自己,这种孤独多少有点庸人自扰的意味。 反转的孤独,通常表现为一个人很在意自己前后行为反差,会让别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态度,担心自己不好的一面展露出来,会不会打破自己在别人心中原有印象。即便世界上几乎不存在无条件的爱,但真爱的确存在,多次反转之后,我们会发现依旧有人愿意接纳那个看起来不完美的自己,坚定地站在自己身旁。 缓慢与反复告诉我们,成长的过程不必过于着急,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毕竟成长是携带过去一部分模式继续前行,而不是全盘否定或者大换血;失去的哀悼也在告诫我们,不要完全抹杀过去的自己,而是应该去哀悼和告别,因为成长的自己只是换了部分生存策略而已。
终极孤独 关系里的孤独、心灵的孤独,一般都是有迹可循,我们往往能找到孤独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 而终极孤独是一种特别抽象的孤独,它是一种“无根”的孤独,“绝对”的孤独,就像书中作者描绘的那样:它是人类孤独的本质,可能关系到与人类无关的领地或范畴。 如果非要溯源这种绝对孤独,我想大概率与人类对自己意义感的反复追问有关。例如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否有意义、我们的工作是否能取悦自我体现个人价值…… 当我们一直深陷这些问题当中,就会发现自己正处于某种难以名状的“无意义感”之中,就会莫名的哀伤、无尽的感慨、绝对地孤独、弥漫地空虚。但是如果我们停下思考人生的脚步,只顾低头走路盲目行动,我们往往会更加迷失自我,从而丧失对人生意义的探寻,那样的人生或许是我们更讨厌的样子吧。 建立意义感有助于我们摆脱这种终极孤独,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积极的生活态度、兴趣发掘驱散抑郁的阴霾,从而获得更多正向的力量; 2、意义感不是找寻的,而是内在赋予的,充盈内心、自我完善、提升精神世界的追求、拓展潜意识领域,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的意义感; 3、找到更多对抗“终极孤独感”的方式,在有限的人生里去体验不同的生活状态,这样终极孤独就不会把我们逼进死胡同; 4、“欲望”的逐级满足,从追逐欲望、实现欲望、燃烧欲望逐级迈进,在满足欲望的同时,配合心灵成长; 5、爱与理想是帮助人们抵御终极孤独的良药。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将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意义分为了三种: 第一,在个体的创造中,个体完成了什么或者给世界贡献了什么。 第二,个体在人际经验与个人经历中获得了什么。 第三,个人面对痛苦,面对不可改变命运的姿态。 也就是说,“自我超越”的本质是为了“度化众生”,为了超越生命本身,进入“终极意义感”。所以当我们建立起生命意义感,终极孤独自然而然会离我们远去。
结尾 我们能想到生命与生命之间最靠近的时刻,莫过于怀孕的母亲与腹中的胎儿,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母婴之间正在拥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体验。 所以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孤独是人生常态,孤独贯穿于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学会在各种亲密关系、心理世界等多个维度,建立自己的意义感,去抵抗每一个孤独瞬间,我们才会更加了解孤独,了解自我,从而真正做到与孤独和解,甚至享受孤独。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十三篇
提到孤独,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反应是逃离。 孤独所带来的忧伤、抑郁和无所不在的虚空感,始终让我们不敢坦然相见。是的,在孤独面前,我们从来都是胆小懦弱的。 曾经有无数个人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孤独,但是却没有人鼓励我们打败孤独这个怪兽。 与孤独狭路相逢,勇敢一些,学会与那个孤独的自己和解,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习的必修课。 少年时,为了和孤独背道而驰,我们焦急的寻找欢乐场,电子游戏厅、虚拟网络世界,试图用一个人狂欢赶跑孤独; 成人后,我们更加变本加厉,冲撞进拥挤的人潮,在各种社交中娱乐至死。在逃离孤独的长途跋涉中,我们把自己变成了“疯子”,喧嚣渐寂,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表演者。 用狂欢洗涤寂寞,再用愧疚贬低狂欢。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就是用这种稚嫩的方式,与孤独进行着反抗。 直到遇见这本《孤独之书》,我第一次开始深度了解孤独,直面自我,它让我明白,与孤独的自己和解有多么重要。
孤独的分类 对于孤独,如果你还停留在“寂寞空虚”的认知层面,那还是比较浅薄的。作者冰千里认为,孤独可以分为三种:「关系里的孤独」、「心灵的孤独」和「终极孤独」。 关系里的孤独,通常是因为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关系,达不到预期的亲密关系所产生,这种孤独占据着我们孤独时刻的大多数,在世俗中,几乎每个人都会为这种孤独所困。 心灵的孤独,来自对自我的反思、对内心冲突的和解、对旧模式的升级、对人格独立的坚守、对真实的追求,这种知音难觅、曲高和寡的孤独感,往往更能让我们感到自己被世界孤立。 终极独孤,是一种绝对意义的孤独,我们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上,生命归于终结又独自离开,直至消散在弥漫的虚空,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终极孤独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在我看来,只有真正思考过终极孤独的人,才会懂得生命的意义。
心灵的孤独 提及“心灵成长”,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改变、温暖、疗愈这些积极正向的词汇,但是在心灵成长前期我们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孤独、失落甚至悲伤时刻,这才是真实的心灵蜕变之路。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讨好”、“迎合”的生存法则。跳出舒适圈需要勇气,挑战权威就要接受质疑,拒绝主流也许会被世界孤立,所以心灵的成长和自我革新必定是孤独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冰千里将心灵成长之路遭遇的孤独细分为了5种,分别是「现实的孤独」、「折射的孤独」、「反转的孤独」、「缓慢与反复」和「失去的哀悼」。 现实的孤独往往来自不被世俗理解,例如那些执着于艺术创作却没有获得成就的人,在很多人看来,追求艺术梦远没有吃饱饭来的实际。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奢求有人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因为感同身受就已经十分不易。正如作者所说:“孤独一旦被分享就没有那么孤独了,将孤独告诉一个不理解自己的人,只会强化孤独,从而产生二次痛苦。” 折射孤独是排除对方的东西,只剩下本人的投射与猜想。比如我们觉得一个人讨厌自己,很可能不是因为从别人身上,接收找到了厌弃自己的信号,而是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所以自我判断别人肯定不喜欢自己,这种孤独多少有点庸人自扰的意味。 反转的孤独,通常表现为一个人很在意自己前后行为反差,会让别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态度,担心自己不好的一面展露出来,会不会打破自己在别人心中原有印象。即便世界上几乎不存在无条件的爱,但真爱的确存在,多次反转之后,我们会发现依旧有人愿意接纳那个看起来不完美的自己,坚定地站在自己身旁。 缓慢与反复告诉我们,成长的过程不必过于着急,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毕竟成长是携带过去一部分模式继续前行,而不是全盘否定或者大换血;失去的哀悼也在告诫我们,不要完全抹杀过去的自己,而是应该去哀悼和告别,因为成长的自己只是换了部分生存策略而已。
终极孤独 关系里的孤独、心灵的孤独,一般都是有迹可循,我们往往能找到孤独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 而终极孤独是一种特别抽象的孤独,它是一种“无根”的孤独,“绝对”的孤独,就像书中作者描绘的那样:它是人类孤独的本质,可能关系到与人类无关的领地或范畴。 如果非要溯源这种绝对孤独,我想大概率与人类对自己意义感的反复追问有关。例如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否有意义、我们的工作是否能取悦自我体现个人价值…… 当我们一直深陷这些问题当中,就会发现自己正处于某种难以名状的“无意义感”之中,就会莫名的哀伤、无尽的感慨、绝对地孤独、弥漫地空虚。但是如果我们停下思考人生的脚步,只顾低头走路盲目行动,我们往往会更加迷失自我,从而丧失对人生意义的探寻,那样的人生或许是我们更讨厌的样子吧。 建立意义感有助于我们摆脱这种终极孤独,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积极的生活态度、兴趣发掘驱散抑郁的阴霾,从而获得更多正向的力量; 2、意义感不是找寻的,而是内在赋予的,充盈内心、自我完善、提升精神世界的追求、拓展潜意识领域,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的意义感; 3、找到更多对抗“终极孤独感”的方式,在有限的人生里去体验不同的生活状态,这样终极孤独就不会把我们逼进死胡同; 4、“欲望”的逐级满足,从追逐欲望、实现欲望、燃烧欲望逐级迈进,在满足欲望的同时,配合心灵成长; 5、爱与理想是帮助人们抵御终极孤独的良药。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将每个人独特的生命意义分为了三种: 第一,在个体的创造中,个体完成了什么或者给世界贡献了什么。 第二,个体在人际经验与个人经历中获得了什么。 第三,个人面对痛苦,面对不可改变命运的姿态。 也就是说,“自我超越”的本质是为了“度化众生”,为了超越生命本身,进入“终极意义感”。所以当我们建立起生命意义感,终极孤独自然而然会离我们远去。
结尾 我们能想到生命与生命之间最靠近的时刻,莫过于怀孕的母亲与腹中的胎儿,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母婴之间正在拥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体验。 所以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孤独是人生常态,孤独贯穿于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学会在各种亲密关系、心理世界等多个维度,建立自己的意义感,去抵抗每一个孤独瞬间,我们才会更加了解孤独,了解自我,从而真正做到与孤独和解,甚至享受孤独。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十四篇
孤独是什么?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下“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孤独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希望有人读懂自己的孤独,分享自己的孤独。那怎样才能读懂孤独,了解孤独的本质? 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冰千里在《孤独之书》中,如花瓣般拆解了七种心灵孤独,让我们明白孤独不是生命的宿命,懂得孤独,与孤独相处,才能获得生命的自在。 亲密关系里的孤独感 冰千里老师把孤独分为三种1.关系里的孤独 2.心灵的孤独 3.终极孤独。 他认为世俗的最大困惑莫过于“亲密关系里的孤独”。亲密关系,是亲情、爱情、友情。而在亲密关系中,为何会感到孤独?因为我们对亲密关系有期待,有期待就有失望,因为期待,我们不曾离开,就会孤独。 林语堂先生曾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喵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这段话道尽了“关系中孤独”的本质,人间繁华与温暖,都在触目可及处,但在内心深处,你只是局外人,与眼前的一切咫尺天涯。 世俗孤独里最辛酸的就是“身后无人”的孤独。 冰千里老师在书中写了以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女孩,17岁时某个深夜被三轮车撞伤,她用好心人借的手机,从钱包取出写着父母电话号码的纸片,打了一遍又一遍,回响的是空号的机械音。那一刻,现实的残酷让她心上的伤痛,胜过了身体的疼痛,她挣扎地离开了,没有去医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遇到困境时 ,身后有人给你依靠和安全感。但有些人却没有这种幸运, 无论当下遇到何种处境,只能靠自己撑下去。当世间只有自己可以依靠,不坚强地活着,人生就没有期盼了。 但无论怎样坚强,我们也要允许“内在小孩”的脆弱。要学会拥抱自己、安慰自己。 “身后无人”的创伤修复需要很多年,如果修复不了,孤独感会一生如影随形。 为人父母,要成为孩子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不是事事迁就,而是让孩子知道,即使他失败了,受伤了,世间还有人深爱着他,只爱他这个人。不在乎他的成就,只要他安好。 父母期望孩子比自己过得好,愿意无条件付出,是父母的拳拳爱子之心。但有些父母,把生命中的遗憾,投射到孩子身上,用自己的意志要求孩子去弥补曾经的遗憾。 比如,父母上学时,没有努力读书或其他原因,考上好的学校,工作后碌碌无为。希望孩子成为学业优秀,能力出众的人,而当孩子没有达到要求时 ,父母喋喋不休地责备,会让孩子觉得无人理解,与父母无法有效沟通,长久的隔阂后,就是家庭关系的疏离,和孩子深刻的孤独感。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归路》,男主角路晨的父亲酗酒,酒后就闹事。路晨童年少年的阴影就是经常发酒疯的父亲。高考时想报考警校,他的父亲讨厌警察,知道后大闹一场,还把他关在屋里,结果路晨错过了高考的第一场考试,导致成绩优秀的他落榜,第二年复读后才考上了警校。 毕业后,路晨去了离北京几千里的齐宁当特警,十几年都很少回家。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警大队长,但与父亲的关系未曾缓和。内心深处,那个躲避父亲发酒疯的少年一直在,只是他用特警的无畏和热血,掩藏了内心的不安全感。 这样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痛苦,需要一生去治愈。 亲密关系的孤独还有一种是婚姻里的孤独感。走入婚姻的双方,多数是因感情才会在一起,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夫妻恩爱一生,也有些夫妻成为怨偶。 俄罗斯作家拓尔思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写道:“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仿佛是他现实中婚姻的结语。拓尔思泰与妻子索尼娅的婚姻持续了48年,算不上幸福,但也养育了13个孩子,而在晚年两人因家庭纠纷经常吵架,拓尔思泰82岁时,在某个寒冷的冬夜离家出走,11天后在一个火车站去世,让人只觉唏嘘悲凉。 婚姻最无奈的孤独感在于:两个人天天说话,却从未有过交集。“各说各话”是夫妻互动的常态,两个人总在表达自己,并不关心对方说了什么。有用而不尴尬的话题,就是关于孩子的。如果没有这个话题,不说反而更自在。还有一种就是用“指责和批评”代替正常的交流,或者更极端的沟通方式。 如果不改变沟通的方式,婚姻会被慢慢拖垮,彼此成为无话可谈的熟悉的陌生人、怨偶。 作者以为,工作价值感高、爱好广泛的人更容易在婚姻中满足,婚姻的幸福感相对较高,这是值得深思之处。 改变沟通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听对方把话讲完,成为好的倾听者。 不去批评对方。在没有矛盾的时候交流。学会道歉与原谅。 还有很多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去学习探索。让彼此都能在婚姻中感到幸福,而不是孤独。 永失我爱的孤独 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建立了可以信赖的亲密关系,父母和子女,夫妻,但转瞬间,有个人先离开了。永是生命中最伤痛和无可奈何的失去。亲爱之人,离去得越突然,就越人让伤痛。 遇见彼此深爱的人,从恋爱到结婚走过了十几年,过马路牵着你的手;你心情不好,他会安慰你逗你开怀一笑;为不喜欢下厨的你天天做饭,生病了看着你吃药,每天傍晚散步,带娃,周末爬山、逛街、去喜欢的书店看书。还有生活中很多平凡温暖的日常,三口之家过得很幸福。 但有一天,本来身体健康热爱运动的他,体检查出是癌症晚期,病情急剧恶化,不到几个月就离开了。两人已约定一生到白首,还有未来的许多期盼,但转眼就天人永别。留下的人只有刻骨铭心的痛苦和无尽的孤独。 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把痛失爱侣的痴狂和悔恨、深情写到了极致。 亲人的离去,还有过往的种种生活方式,也会有变化,我们除了悲伤,还要面对生活的变化。这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若自身或身边人不接受不理解这个哀伤,可能会陷入抑郁。 作者认为哀伤有5个阶段,第5个阶段:自我恢复。在根本上是一个重建自我的过程,包含接受一切的丧失,寻找人生的意义。 自我恢复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和目标。前面的4个阶段也是自我恢复的一部分。 生命的重建是艰难的过程,也是对过往漫长的告别。 孤独可能无法消散,却能让我们明白:允许这般孤独,不再为这份孤独而惧怕。 因为离去的人永远在你心里。 平如与美棠是一对平凡的夫妻,美棠晚年去世后,平如为寄托相思,在九十岁开始学画画,学钢琴,写书,写下了《平如美棠》,在书中写道“对于我们平凡人而言,生命中许多细微小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缘故的就在心底深处留下印记,天长日久便成为弥足珍贵的回忆。” 写在最后 还有一种孤独,与世俗关系无关,是人类孤独的本质,“终极孤独”。 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人类和自己都是极其渺小的。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又该如何活着? 如果一切终将成空,那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当社会弥漫着无形的“成功学”,这个社会就是焦虑的,人们会忘记自己真实的想法,忽视了生命本身的存在。必定产生大量无意义的,孤独的个体。而无意义感,会让人陷入“终极孤独”。 区别一个人是否具有意义感,作者认为只需一条:“是否有创造力的活着”。而这个“创造力”里最基本的前提是存在感。 我们必须要觉得自己是存在着,有独立思想的个体,而不是被复制的个体。拥有自主的、鲜活的人生,才能具有现实的意义感。 温尼科特说道:“我们是活着的,我们是我们自己。” 对抗“终极孤独”的方式越多,就会越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在有限的生命中体会不同的人生状态。 在孤独中,学会与自己独处,内省、内思,获得生命的自在。
孤独之书读后感第十五篇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渴望有人读懂,并分享自己的孤独。 在生活中,你有体验过孤独吗?或许你会认为一个人的孤独,就是自己的身边缺少知心的朋友和爱人。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堂妹小秋是一位36岁还未出阁的大龄剩女。 有一次,我和堂妹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谈到了各自的人生,堂妹突然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并失声痛哭了起来。 堂妹说:“她心里的苦没有人能够体会,平日里一个人生活,也无人问津。 从小家里就有好几个兄弟姐妹,而只有她被寄养在了姑母家。所以她觉得自己的命很苦,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亲生父母偏偏要这样的对她?” 虽然姑母姑丈待小秋如亲生骨肉一般疼爱,但姑丈和姑母的婚姻也并不是很幸福。 他们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都是常事,有时吵的最凶的时候,姑丈还会喝斥姑母。 而年幼的小秋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姑母,被这样的一个男人所家暴。可尽管这样,姑母也没有想过要离婚的念头,她就像一只遭受到百般屈辱和刁难的待宰羔羊。 所以小秋从小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在她的心里隐藏着一个很大的心理阴影,那就是她并不相信有幸福婚姻的存在。 说到了这里,让我想起了在读到《孤独之书》一书时,作者冰千里对婚姻的一些看法。 冰千里认为就算是有过相爱经历的夫妻,在生活中也未必能完全消除,彼此内心的孤独。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里的部分内容。 本书作者冰千里是一位常年与孤独为伴的资深心理师、作家、研究亲密关系、内在小孩、孤独感。他的著作有《解锁亲密关系》《亲密而独立》等多部作品。 为何关系越亲密越孤独? 作者认为,世俗中的孤独大都来自“有关系,无亲密”,当关系不亲密的时候,孤独感就产生了。 “亲密感”与“孤独感”就如同硬币的正反面,是同时存在。之所以在孤独后面加一个“感”字,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孤独都是自己唯一的一种体验。而这样的一种体验,与其他任何人的臆想和猜想都无关。 作者说:“世俗的最大困惑莫过于亲密关系里的孤独。”无论这个关系是爱情、友情、还是亲情,总会觉得自己是不完整的。他们始终像丢失了一条肋骨,那个地方会隐隐作痛,而疼痛本身就是孤独。 为何婚姻会把人变成孤独的陌生人? 在婚姻中最无奈的孤独感,就在于我们每天都在说着话,却从未有过心灵上的交集。 他们只会各自沉寂在自己的世界观里,各说各话。总是在表达自己,却并不关心对方说了什么;更不在乎自己说的对方,有没有真正的听进去。 小秋看着每次吵完架后放声嚎啕大哭的姑母,接着就是死寂般的沉默。 有时候小秋也会上前劝架,不劝还好,一劝连自己也被骂。比如骂她没有用,是一个吃闲饭的。 同样,姑丈和姑母在吵架时,也骂她是没用的,什么事儿都解决不了,还天天爱唠叨。 有时候姑母还会拿姑丈,和别人家的男人做比较。比如会说别人家的男人会挣钱、又体贴、又温柔什么的。 就这样,他们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演着生活里的一地鸡毛。这也给小秋心里埋下了很深的伤痛阴影,所以小秋在亲密关系的处理上,既是不愿意与他人靠的太近,又做不到真的离远他人。 所以在小秋谈男朋友的事上,她从来就没有自信,总会有过多的担忧和顾虑。 仿佛像是一个双重的人格,总是患得患失、忽冷忽热、而且谈一个散一个。 如果你有以上类似的问题,那又该怎样去面对婚姻、爱情里的孤独呢?本书作者给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四点: 第一、有效的沟通技巧,沟通的本质是“放下改变对方的执念”。 听他把话说完。我们都在讲话,却没有人在听——这是沟通的本质。所以,我们需要被听见,因为藏起来也许是一种美丽,但不被发现却是一个灾难。 “倾听”的力量有多大,有时仅仅让对方把话说完,就是一种治疗。若你会听,那就太好了,两个人的沟通,用心的往往是听的那个人,而不是说的那个人。 第二、不去评判对方。 比如姑丈说姑母没用,说小秋吃闲饭。又比如姑母拿姑丈和别的男人做比较,这些都是伤害性的沟通。 第三、在没有矛盾的时候交流,在愉快时交流,也是“枕边风”奏效的原因。冲动的时候别轻易沟通,这样的沟通很容易让你做决定、行动化。 生活中,有太多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选择了结婚、离婚、或者辞职。在这样的冲动下,做出的决定,往往都是情绪失去了理性的控制。 也许这时所决定的,好像是在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但事后等你冷静了下来,却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冲动会极度夸大情绪,一般怨恨可能演变为杀死对方或杀死自己。冲动也会让你眼中没了他人,只被自己的情绪淹没。冲动更会把自己推向进退两难的境地。 所以在冲动时,我们可以对伴侣说出种种的狠话,但要有克制、有分寸的去说。 第四,学会道歉与原谅 先打破僵局的人并不是认怂、无能、比对方低一等。而是一种宽容,这需要承受对方贬低的压力。 道歉则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之一。前提是经过了反思,认为在某些地方真需要改进,道歉才具有意义,而不是为了维护假性亲密。 写在最后: 从排斥孤独到接受孤独,再到享受孤独的过程,就是“活出自我”的过程,也称之为“自由” 当你的孤独由自己来定义时,就算生而孤独又能怎么样呢?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可是人类就是这么的奇怪,偏偏我们就是一种群居动物。 自打出生以来,我们就在学习如何的去应对周围的环境,却又要学习如何与自己内心当中的孤独和平共处。 那么对此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你平时又是如何理解自己内心的孤独的呢?欢迎在留言区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