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心灵成长故事。作者通过与粉红色的咨询师的对话,揭示了人们内心的矛盾和隐忧。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与咨询师的沟通,逐渐理解并接纳了自己内心的困惑,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这本书让人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坚持寻找答案。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一)
你有没有一上班就浑身难受? 你有没有经历过“社死”的尴尬? 你有没有压力一大,就想吃东西? 这本由自称“散装设计师”的毛毛毛撰写的《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 》从自我认同、人际关系、情绪管理、成长发展、自我重构五大方面,通过33次心理咨询,让我们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路上及时刹车。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二)
书名:《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
作者:毛毛毛,本名刘琳,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动画专业,从事广告和文创设计工作,自称“散装设计师”。她热爱心理学,是“简单心理”旗下“咨询那点事儿”连载漫画栏目作者,通过画笔治愈数万读者。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三)
书名:《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
作者:毛毛毛,本名刘琳,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动画专业,从事广告和文创设计工作,自称“散装设计师”。她热爱心理学,是“简单心理”旗下“咨询那点事儿”连载漫画栏目作者,通过画笔治愈数万读者。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四)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有时候,这些心理困惑是我们自己无法解决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咨询,来使得我们的状态变得更好。而如何来进行心理咨询,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又需要关注哪些事项,以及通过心理咨询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在《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本书作者毛毛毛的真名是刘琳,她热爱心理学,曾担任过心理热线志愿者,也经历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培训,还是心理漫画作者。由她绘就的这本书,由紫云传媒出品,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尽管只有288页,但是全彩的内容,包括自我认同、人际关系、情绪管理、成长发展、自我重构等五大方面内容,涵盖33次心理咨询的内容,足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借鉴。
在这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只有满足他人,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吗”。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类似的困惑,比如被同事拉去饭局,被别人拜托修个电脑,接受领导安排的职责外的任务等等。尽管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是并没有被承认,这就会让我们很痛苦。但是,我们是有自己思想的个体。从小受到一直认定的规则限制,而需求他人的认同也并非我们全部的价值。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不必献出祭品来得到他人的肯定,而是寻求自我的价值。这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开心一些。
类似的段落在本书中还有很多,可以给我们的人生以很多启示。能够帮助我们探寻真实的自我,正是这本书的重要意义所在。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好书。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五)
书名:《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
作者:毛毛毛
这是本心理学漫画书,故事的主角有三个:我、我的脑子、咨询师。
我们其实无时无刻都在跟自己的大脑对话,跟大脑的斗争造成了精神内耗,而这本书通过漫画的形式教给我们解决心理内耗的问题。
我觉得里边的一些场景,跟我的情况是很类似的。比如别人夸我的时候,我总是下意识说,“真的吗?这说的是我吗?我哪有你说的这么好呀?你不了解我的情况,我没你看见的那样好……”
这就是低自尊和习惯性自我否定。
在我过去的认知里,我的缺点总是比优点多。当别人夸奖我的时候,我确实会有一丝开心,但很快就被自我否定压制下去了。
我会觉得别人的夸奖跟我的不足比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是,即使只有1%的正确。这1%也值得被肯定。
天平的一端是自我否定,另一端是自我肯定,大多数时候,天平是倾向于自我否定的一端,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像玩跷跷板一样,努力挣扎一下,努力爬向自我肯定的一端?
学会用1%的值得被肯定撬动沉重的一端(责备、错误、失败)。
比如,当再一次进行自我否定时,夸奖你的脑子:你真的很擅长进行自我否定耶,给你点个赞。脑子说:哪里,我不是很擅长自我否定,我会经常肯定自己。
当脑子开始思考,如何否定你肯定脑子总是否定自己这句话时,我们就成功骗过大脑,天平就会倾向于自我肯定。
这本书通过33篇漫画,教我们停止内耗,文字不多,却能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值得一看。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六)
咨询师:承认吧,你就是很棒!
我:啊!终于摆脱低自尊和自我否定啦!
脑子: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这是一个什么组合?为什么脑子和我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本书主要是以来访者、“问题生”的角度,从低自尊,社交边界、内耗、咨询关系等多个方面提出困惑,并获得来自心理学的专ye解答。
你有没有下面的情形?
一上班就浑身难受
感到“工作没意义”,也许是变好的开始
只有满足他人,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吗?
其实不必献出自己,你天生就有被爱的权利
停止你和脑子的内在“战争”
长期“精神内耗”,该如何放过自己?
抱歉,我不想努力了
哪有什么可怕的,就按照自己地节奏认真生活吧。
成为“不讲道理”的人后,我快乐多了
自洽的前提是,接受“复杂且变化中的自己”,取悦自己辣么重要没何必惯着他人?
被拖延、焦虑、习惯性自我否定、性格刻板印象等看似细微却大大影响日常生活的问题困扰,本书作者带着她的脑子,终于艰难地踏出了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di一步。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她记录了每一次的自我探索,和解和成长。
书中用33幅心理咨询漫画,教会我们停止和脑子的内在“战争”,风格幽默有趣,却每个咨询场景下,都能代入自己,也许,毛毛毛只是一个我们每个人的幻化,她面临的这些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经历,只是,我们没有勇敢地迈出去了解自己的内心。
看完这本书懂得了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那么自我重构就至关重要了。如果你也处于迷茫期,不如看看这本轻松的漫画吧,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七)
重点: 1、这本《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在表达原理上以心理问题为重点,从探索自我、人际关系、情绪波动、成长过程、自我重塑这几个点入手,分析大多数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且给出合适的心理指导和建议。 2、在内容方面,以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以及主角自我记录和探索为主,通过故事+建议的方式,来“科普”心理知识。 3、这本书适合喜欢心理学的人,当做心理学入门读物,来了解咨询师的心理辅导原理,以及自己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自我疏导方法。 ———详细版—— 什么是美?尖下巴、马甲线、A4腰,这是很久之前的审美“三件套”,其实,肚子上有些肉不仅可以保暖,还可以保护子宫。 那么,是谁定义了审美?让“白、幼、瘦”成为主流,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这本《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对于这个现象给出了合理的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不要太追求哪些网络上的单一“美丽定义”,那些可以给“美”塑造出来的刻板印象,而是认识“美”的多样性,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学习合适的妆容,符合气质的穿搭,去塑造适合自的的“美”。
正如上文所说的,宣传“美”的单一化,其实就是给美贴标签,当然,很多人在上网的时候,习惯给自己贴标签,对于这个情况,我也给出几点我的建议,那就是你可以通过标签的形式让自己的能力专业化,日常生活中可以活的轻松一点儿。 这本《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在表达原理上以心理问题为重点,从探索自我、人际关系、情绪波动、成长过程、自我重塑这几个点入手,分析大多数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且给出合适的心理指导和建议。
在内容方面,以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以及主角自我记录和探索为主,通过故事+建议的方式,来“科普”心理知识,适合喜欢心理学的人,当做心理学入门读物,来了解咨询师的心理辅导原理,以及自己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自我疏导方法。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八)
33篇心理咨询漫画。
看完又解决了我的一些问题。比如和父母的关系,比如失眠问题,比如那些不必要的内耗和追求完美。 这个咨询师,像一颗胖胖的花生,长长的睫毛,系着黄色的领结。这本书里的脑子,是一个独立的黄色小球球,有时候趴在毛毛毛的肩膀上,有时候趴在她的脑袋上,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他和主人毛毛毛似乎有不一样的想法。 这种感觉就像是“道理脑子都懂,就是我有时候做不到” 第一章自我认同 只有满足他人,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吗? 只是因为小时候,只有满足长辈的要求,才会被夸赞,所以养成了一种潜意识:从别人的肯定里,找到自己的价值。于是我们都被这种规则裹挟着,做了太多不想做的事,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讨好别人。
第二章人际关系 关于边界感,一直也是我拿捏不准的地方,边界感清晰是不是就是对任何触犯自己底线的人勇敢地怼回去呢? 然而并不是,健康的边界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态度,他可以是灵活和富有弹性的,也可以有缓冲区,也可以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三章情绪管理 凌晨3点,我还没有睡着。 熬夜的时候,你会在干什么?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毫无目的地刷刷短视频,然后放下手机,“盘点”一天的失败之处?因为对今天并不满意,就这样过完一天有点不甘心,所以报复性地熬着夜。 还是放过自己吧,今天过完了就过完了。
第四章成长发展 抱歉,我不想努力了。 “xx必看”“xx,你就超过了99%的人”好像越来越多的信息在重复这种焦虑,好像不跟上这种节奏,自己就是落后了。 事实上,真的需要填补那些匮乏感吗? 还是说,只要充足而认真地过完一天,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满足了呢?
第五章自我重构 人生其实无意义。 我们笨拙地追求的那些东西,似乎都没有真正得到过。 不如活在每一个可以寻找快乐的当下。
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新的安宁。——阿尔贝·加缪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九)
和朋友聊天,聊到执念,她说:“现在就挺好的,没有什么执念。”这是和自己和解了吧,也许能把当下的感觉当做是挺好,就是一种胜利,是自己治愈了自己。
毛毛毛的这本《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专治那种,不满足于当下的心理,粉红色的封面,很可爱。
咨询师:承认吧,你就是很棒!~
我:啊!终于低自尊和自我否定啦!
脑子: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虽然这本书让我想起鲁大师笔下的阿Q,但不得不说,是一本治愈系的好书。人活在这个世上,也许最需要的是自我认同,毕竟谁都不是人民币,不可以让每个人都认同自己,而让别人认同自己的前提是,自我认同。
这本书是以漫画的形式来讲述一个人自我心理认同的几个方面:自我认同,人际关系,情绪管理,成长发展,自我重构。如果你是一个习惯性纠结者,经常会陷入自我怀疑,那是非常有必要看一看这本书的。
说实话,漫画里的小人很丑,不过没有看到专门的绘图,应该是作者自己画的,那还真的是个全才,看起来是比单纯的文字好看多了,而且贴近生活日常的、普通人的心理,非常实用。
这本书主要针对的是低自自尊、纠结型人格、严重内耗的人群,而这类人群其实是很广泛的,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书里则是十分正能量的治愈系,闲来翻翻也是不错的。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十)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是作者毛毛毛(本名刘琳)创作的一本漫画书。本书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之间的故事,探讨了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的主题。
故事的主角是脑子,他是一个代表思考、理性和逻辑的角色。脑子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做出决策和处理问题。然而,脑子也有自己的困扰和烦恼。他经常感到焦虑、压力和困惑,对于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缺乏掌控。 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脑子去找了一位粉红色的咨询师。粉红色的咨询师是一个代表情感、直觉和内心世界的角色。她通过与脑子的对话和咨询,帮助脑子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在咨询的过程中,脑子逐渐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欲望。他意识到,只有通过与情感的对话,才能真正理解自己。脑子开始学会倾听和尊重自己的情感,不再把它们压抑和忽视。他学会了与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和平相处,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与粉红色的咨询师的互动,脑子逐渐摆脱了焦虑和困惑,获得了更好的心理健康。他学会了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会了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脑子也明白了情感和理性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依赖。他意识到,在决策和问题处理中,情感和理性都是重要的因素,需要相互配合。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以幽默风格和精彩的漫画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脑子和粉红色咨询师之间的对话和互动。通过这个故事,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书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情节紧凑,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受益良多。
总而言之,《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是一本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漫画书。它以幽默的方式探讨了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的主题,通过脑子和粉红色咨询师的对话,让读者了解到情感和理性的平衡,以及倾听和尊重自己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适合年轻人和青少年阅读,也对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十一)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是作者毛毛毛(本名刘琳)创作的一本漫画书。本书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之间的故事,探讨了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的主题。
故事的主角是脑子,他是一个代表思考、理性和逻辑的角色。脑子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做出决策和处理问题。然而,脑子也有自己的困扰和烦恼。他经常感到焦虑、压力和困惑,对于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缺乏掌控。 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脑子去找了一位粉红色的咨询师。粉红色的咨询师是一个代表情感、直觉和内心世界的角色。她通过与脑子的对话和咨询,帮助脑子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在咨询的过程中,脑子逐渐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欲望。他意识到,只有通过与情感的对话,才能真正理解自己。脑子开始学会倾听和尊重自己的情感,不再把它们压抑和忽视。他学会了与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和平相处,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与粉红色的咨询师的互动,脑子逐渐摆脱了焦虑和困惑,获得了更好的心理健康。他学会了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会了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脑子也明白了情感和理性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依赖。他意识到,在决策和问题处理中,情感和理性都是重要的因素,需要相互配合。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以幽默风格和精彩的漫画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脑子和粉红色咨询师之间的对话和互动。通过这个故事,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书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情节紧凑,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受益良多。
总而言之,《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是一本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漫画书。它以幽默的方式探讨了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的主题,通过脑子和粉红色咨询师的对话,让读者了解到情感和理性的平衡,以及倾听和尊重自己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适合年轻人和青少年阅读,也对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十二)
这是一本源于作者个人的心理咨询经历的漫画书。 作者毛毛毛,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动画专业,她热爱心理学,接受过心理咨询系统培训并担任心理热线志愿者。 她是在刚刚开始心理咨询后不久,感觉自己的脑子和自己“分了家”,经常会产生“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的问题。 在咨询中,她逐渐了解到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感受,不仅仅是“明白道理”的那一部分,也包括不那么积极,感到无助与困惑的部分。 在“忍不住生气,又不敢发火”的篇章中,作者描绘了自己在现实中很难表达清晰的边界的问题。 面对自己有时很“怂”,有时候又很“刚”,很容易得罪人的现状,主人公去咨询了粉红色咨询师其中的缘由,并认识到: 健康的边界并非指一成不变的态度,它也 可以是灵活和富有弹性,并且随着成长而变化的。 整本书以主人公、主人公的脑子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各种难题或不解时,求助粉红色咨询师的33篇心理咨询的小故事。 包含了自我认同、人际关系、情绪管理成长发展、自我重构五个章节来分类解析。随便从哪个章节或哪一篇看起,都不影响阅读理解。 每个故事都像在说自己。 比如不轻易分享自己的情绪;不习惯向他人求助;压力一大,就想吃东西;一吵架,就委屈得想哭;每天下班到家就只想“躺平”…… 如果你也正好有这些戒不掉的说不清道不明是好还是坏的生活习惯,或处事方式。那一定要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化解难题并明确方向的。 如作者后记里说:“这本漫画源于我个人的咨询经历,是我对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所以这并不是一份心理学专业层面上的答案,但如果我的分享能让同样在“内心迷宫”中探索自我的朋友们感到不孤单,那么,很高兴我们能彼此相伴。” 摘录了几句,与你共勉: 1.想改善自己的交流障碍问题,但先改变对自己态度,才是推脱枷锁的开始。 2.真正强大的人绝不是什么精于算计的人,而是既能坦然面对自己,也能对人报以善意的人。 3.探索自我不必“贴标签”。 4.不是必须填上所有坑才能前进。 5.莽撞地开始,拙劣地完成,也好过宏图大志却半途而废。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十三)
一直认为心理学方面的书,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充满了各种生硬的理论。直到翻开这本由作者毛毛毛写的《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才恍然发现,原来心理学方面的书也可以写的这么生动有趣,妙趣横生。 作者毛毛毛本名刘琳,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动画专业。因热爱心理学,于是将专业和兴趣结合起来,创作了33篇连载心理咨询漫画。用简单有趣的图画,治愈万千读者的内心。
全书共分为5个章节。分别是自我认同、人际关系、情绪管理、成长发展和自我重构5个部分。涵盖了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很多方面心理困惑,帮我们分析问题的成因,并给出有效且专业的建议。 1.懂得自我认同,是走向快乐的开始 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在面对别人的赞美和表扬时,总会不自觉的想要否定自己,一句“哪里哪里……”把自己做的好归功于别的因素,并不肯承认自己本身是优秀的。而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大部分人是由于内心习惯性的自我否定和低自尊在作祟。
那些习惯自我否定的人,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有过不被肯定的经历,就间接导致认为自己不配获得更加好的奖励,因此在长大后的生活里,总是在潜意识里不自觉自我否定。而长期的自我否定,容易让一个人自卑,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观,从而可能错失很多更优的选择机会。
因此,停止内在自我消耗,懂得自我认同,学会积极肯定自己告别低自尊,是我们走向快乐的重要一步。 2.活出自我,别被“标签”给人生设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别人的评判左右心情,造成工作焦虑、容貌焦虑、婚育焦虑等各种困扰。书中漫画的主人公也常常因为女性的优势和劣势,被别人贴上各种带有不信任和歧视的标签。 但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些所有的标签难道这都具有真实性吗?其实不然,它也许只是人们固步自封的一种错误认知。如果真的相信了这些浅薄的评价,才是真正困住了自我。因为人们总是容易被潜移默化的思想,形成心理暗示。如此往复,就会不自觉的给自己设限,越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
想要摆脱标签,就得首先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要有自我欣赏,自我了解,自洽的能力。保持独立思考,懂得审美的多元性,不轻易接受别人标准的评判,才能不困在他人的言语里,活出真自我。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例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做好情绪管理,克服“高敏感体质”的自我关爱指南……都是以漫画加旁白心理解说的形式展现,非常的有趣。值得大小朋友悉心阅读。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十四)
上个月聚会,好友说,她决定放过自己,不和自己较劲。这些年,她总是追着大家的步伐,谁买房了,她也买,谁学车票了,她也学。这次她决定放过自己也是有原因的。三年前,身边的好友都考了资格证,她也下定决定考,两年没考过,今年生了孩子,照顾孩子身心俱疲,已经无暇去备考,自己焦虑得睡不好。经过一番挣扎,她决定放弃,才有了开头的那句话。 现在社会节奏太快,商家的过度营销让每个人都有些过度焦虑。朋友推荐给我一本书,《我、脑子和粉红色咨询师》,本书以来访者、“问题生”的角度,从低自尊、社交边界、内耗等多方面提出困惑,并获得来自心理学的专业解答。内容以漫画的形式呈现,作者记录了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记录每一次自我探索、和解和成长,以此来帮助同样有这样困惑的伙伴。 不必“无私奉献”,任何人都有说不的权利。S是我大学室友,上大学的时候,大家对她的评价是,不太合群。寝室的每周小聚,她偶尔参加,没课的时候,大家一起出去玩,她从来不参加。 我记得有一次作业是她擅长的绘画,有些同学找到帮她画,她都一一拒绝,理由很简单,马上期末考试,她自己的复习时间不够。那时候,我很佩服她,拒绝他人干净利落。我曾私下问过她,不担心人缘不好吗?她说,如果时间充裕,我会选择帮忙,可是马上期末考试,我不想为了满足他人而让自己挂科。 是呀,没有必要满足他人的要求而证明自己的价值,学会拒绝,学会说不,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拥有自由的生活。 “躺平”有些时候是褒义词。作者发现自己工作几年,都没有进步,曾经励志大展拳脚,现在连学习的劲头都没有,自己处于“废”的状态,从而变得有些焦虑。她去找咨询师咨询。咨询师说:“如果人生最大的目标是变成更好的自己,那大部分人都没有做到。你被内心深处的声音控制,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你应该沉下心来想想自己究竟要什么?”作者细细想来,自己并不是不努力,而是害怕那种匮乏感。 作家蓑依说过:“努力后没有结果很正常,没有结果不能说自己没有努力。”焦虑的根源是馅入逻辑怪圈,其实好好生活每一天,就是努力。 及格的人生或许更广阔。作者一度觉得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想要辞掉一份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她想了很多,思考到这份工作的意义,虽然不够理想,但比较稳定,也正是这份稳定感,她才能腾出精力去思考自己的事情。这件事引起我深深的共鸣,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十几年,也许是工作到了倦怠期,总有想要辞职的念头,可是想想,自己人到中年,也没有特长,辞职可能会更糟糕。我一直在留下还是辞职之间徘徊,直到看到作者说:“如果生计出了问题,无暇顾及自我。”回到自己身上,我现在有精力去读书写作,就是有这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如果没有它,我是否有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 其实,不是工作束缚自己,而是自己执着于改变,反而因无法改变而心怀不甘,感到绝望,阻碍了行动。当决定接纳自己,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专注放下,反而改变在悄悄进行。
《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读后感(十五)
精神内耗方面的心理咨询书看了有一箩筐,可是这么粉粉嫩嫩的可爱风书《我、脑子和粉红色的咨询师》还是第一次见,脑子里看到粉色的第一反应就是温暖、治愈和明亮,这也恰巧是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带给我的感受。每次走到岔道口总是会停下来纠结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能量一下子卡壳了,听着内心的两个声音在打架,恨不得捂住脑袋,让他们停下来,可是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虽然我是心理咨询师,这种情况也常常出现在我的身上。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而这本书以一名习惯性纠结者下定决心去找心理咨询师开始,踏上了一条寻找与自己和解方法的道路。
书中没有所谓的大道理,有的只是漫画,以及“我”与心理咨询师的谈话。书中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阐述。自我认同、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
例如,自我认同其实对于老好人来说挺难的。老好人总是想要通过讨好他人,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来获得他人的认同,以便达成自己的目的。努力的满足大家的期待,结果有时就像书里说的那样事与愿违,就会觉得自己很委屈,明明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可?
如果不去讨好呢,就会觉得有罪恶感,害怕他人对自己失望,从而不断地压榨自己,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作者认为,这不是爱,这是自虐。因为我们不是“圣人”不会为自己的“牺牲”感到满足。
“牺牲”原来是从小时候开始的,特别想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听话孩子。因为只有让别人满意,他们开心了,才能得到他们的关爱。这种价值观是被训练出来的。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告诉自己,不必献出“祭品”,你也拥有被关爱的权利。你可以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也许这才是打破规则的关键。
读完后,思路被打开了,作者的语言显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从问题的源头进行分析,找到症结所在,再将病症从体内连根拔起,非常在理和有效。我从中懂得了要如何引导来访者从困境里一点点走出来,也清楚了自己也可以通过读书这种低成本的方式,进行自我疗愈。而不需要折腾自己的钱包,花很多的钱和精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