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禁止事物对于孩子思考和发展的影响。作者认为,禁止的事物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些事物被禁止,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禁止不仅是约束,更是教育的起点。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一
当妈的都有被孩子的为什么“围攻”的经历,当我经历这个被围攻时期时,我发现,其实当孩子问是不是的时候,跟问为什么时,他的小脑瓜已经开始思考,面对这个世界,他会发现越来越多想知道的一切!他简单的思维,已经开始想破译这个复杂的世界。
我们都记得自己的童年经历,是不是大人不允许小孩做的事,更容易让孩子记忆深刻,或顺从或反抗,但这个规定可能会让我们久久不能释怀。的确,如果你看了这本书——由台湾知名情感沟通专家罗怡君所著的《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你就可以确信,哪些被禁止的事,恰恰是引发孩子思考的起点。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二
《被禁止的事》,这书都是买了很久才看的。之前忘记从哪看到的推荐,然后才买的。不过一直搁置到小朋友4岁多了才开始看。一口气读完,觉得挺受启发的。对于书来说,分了5个部分,也就是按大类分5块。同时,作者通过自己和女儿之间的交流来呈现想要表达的主题,这个更能贴近读者。而每篇文章后面的几个问题,则是更值得进一步思考。作者是台湾人,应该说总体和大陆方面的文化背景比较相近,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所以思路和方向也没问题。再说一下书的内容,作者是女儿,这个和我自己的情况不同,女孩总是先成熟,也更加细腻一些,所以有一些比如女孩在4至8岁的一些思维方式,男孩可能要晚一点才会出现,而且男孩的思维方式和女孩的区别也是有差别的,但是总体遇到的问题大致相当。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男孩比较直接,也更容易“遗忘”。不过,书中说的问题早晚会遇到。在看过一些育儿方面的书之后,当然也包括这本书在内,觉得首先要和孩子建立起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对话的关系,也就是孩子愿意和你交流。我们家这个就愿意和妈妈多交流,和爸爸却不怎么说事情,更多的是一起玩。只有建立起交流的渠道才能说下一步。第二,就是要能够思考,这个比较难,因为平时工作就很动脑筋了,现在对付孩子还要动脑子,会很累啊!不过没办法,对待孩子就是得动脑筋,要思考,也就是书里在不停的给你提得问题,给孩子提的问题,这些问题哪来的?当然还是思考。因为孩子和大人本来就不在一个频率上,那么肯定是大人要把频率降下去,才能和孩子沟通,但是如何降下去,如何让孩子更好的接受这个就需要思考了!所以思考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中都需要,当然不仅仅是有孩子的没孩子的也要思考如何更好的经营家庭才是。当然,一边思考一边交流只是基础,因为我们不可能什么都会,什么都懂。所以还需要的是共同的成长和成熟。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忽然觉得自己有时候和孩子一样,也有许多需要更加成熟和改进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提供正确的引导或者更加有价值的建议。至少这样才是对生命更加负责任吧!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三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自从有了小孩,“不可以”三个字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可是真的有那么多事情需要禁止孩子去做吗?很多时候,无疑是因为家长想偷懒,才会给孩子定下那么多规矩。例如,孩子玩泥土,家长会禁止,因为太脏,衣服洗起来麻烦。另外一些禁止,无疑又是家长自己作出来的。例如,孩子玩手机,家长会禁止,因为会影响视力,但是家长自己却无时无刻在玩,既然不能以身作则,又何以禁止了孩子呢?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这本书,罗列了各种家长或者是整个社会会禁止孩子做的一些事情,以实际的例子来讲述,来触动每个家长的心弦,讨论这些禁止的不合理性,思考最合理的解决方法。既适合幼儿家长又适合小学生家长,3岁以上家长读,贴近生活,3岁以下家长读,提前思考。
例如书中有一章讲到“为什么不可以请假出去玩?”让我深有感触。我个人起初也觉得,幼儿园请假出去玩无妨,一旦上了学,学习压力这么大,再请假不太好吧,会影响学习,可看了罗怡君妈妈的观点,又觉得,出去玩又不是一年半载,只要做好功课的补救计划,不会跟不上功课。如果孩子玩得开心,可能能够更加激发孩子读书的热情。
另外,我又想起自己高三时期的事情,那年“中华情”到家乡开演唱会,我妈弄到一张票,特意到学校帮我请夜自习的假,让我去看演唱会。现在想来,是高三,并不是其他年级,是最关键的高三,大家都在拼命学习,闲时间不够,而我妈竟然再我没有提出想法的时候,主动让我去看演唱会,因为她知道我喜欢,也希望我开心,况且一个夜自习不上,真的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这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就如罗怡君妈妈所说:“不再认为‘请假出去玩’是荒废学业。”人生不只是缺席,更多的是感受与体验。
很多事情到底真的需要禁止吗?在我们未思考前,千万不要妄下定论。就像“没有区别的以身作则也可能会让孩子认为这是应该发生的连带关系。”有些事情连我们都想不出理由,就不要去制止孩子。多看《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中的例子,有感触,更激发思考,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给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四
中国的家长,生活压力太大,封建遗毒太深,总是习惯性忽略孩子的感受。而小孩子恰恰是最敏感的生物。于是,孩子在压抑严苛的氛围中自发成长,至于长成什么样子,只能听天由命了。
太多的家长抱怨孩子不出息,不听话,不孝顺,而我想对家长们说:孩子用了那么漫长的时间在你身边一点点的长大,你难道真的觉得自己对他长成什么样子没有责任吗?
罗怡君是一个自私又无私的勇敢的妈妈,在《被禁止的事》作者自序中,她是这样写的:
因为你,我决定成为全世界最自私的人。
我想要你快乐,所以你身边的人不能悲伤;
我想要你健康,所以阳光、空气、水都要自然纯净;
我想要你平安,所以你行走之时大家都要守规矩。
….
在妈妈的眼里,全世界都要爱护我的孩子,妈妈恨不得能亲手抚平每一寸孩子要走的路,把每一个孩子将会接触到的人都变得真诚而友善。我爱你,所以我要为你改变世界,能让人有这种冲动的,只有母爱。
来,让我们看看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吧!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家庭、学校、生活、社会、应该被鼓励的事五个方面来全方位解析孩子会遇到的引起他们困扰的事情。罗怡君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小事为切入点,分析每件事情的性质和深层次原因,给出鉴定意见和行动指导。她在教我们如何去理解孩子,怎样和孩子有效交流,怎样帮孩子建立适应社会了解人情的体系。我知道她是想让每个家长都变成开明的家长,让每个孩子都有宽松的成长环境,都能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好孩子。这个想法很实在,给出的指导也简单可行,而这一切的出发点正是作者对她的宝贝的极度自私的爱。
作者的目的很明确,所以她把书写的通俗易懂。这是一本教育孩子的手册,当家长们遇到问题时只要按照目录进行查找就好了。比如怎样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一定要和妈妈分开,为什么一定要听老师的话,为什么不能谈恋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可以”……养育孩子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我们可以在里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会学会怎样更好的去理解孩子和爱孩子。
…..
一个妈妈是这样
十分妈妈也是这样
千百个妈妈都会是这样!
直到我们的孩子相互遇见,走在一起,
并快乐地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五
家长简单粗暴的一句不可以,不行, 在孩子的眼里是家长用了自己的权利, 有些“蛮横”地制止了他们, 记得之前看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条这样的信息, 要对孩子发火的时候就在心里默念, 孩子是亲生的,默念三次, 你现在怎么对待孩子以后孩子就怎么对待你,说起来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当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个老师带的头好不好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和处事。
《为什么一定要和妈妈分开》这一章对我来说很有感触, 跟作者一样, 我也是一个绘本分享的义工妈妈。 会定期去幼儿园里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绘本故事, 讲故事之前我家的孩子也有这个情况, 不愿意让妈妈去, 她的印象里我应该跟她一起在家, 而不是幼儿园。 分享完故事我们会做一些小游戏, 因为每次去小朋友都不是一个班的, 大家不太熟悉, 她觉得有些不适应, 讲完故事我要回家了, 孩子就会哭, 想着要跟我一起回去。 我想看完这一章以后我再去做绘本分享的时候也要尝试一下作者这些带动孩子的方法了。 让我的孩子也参加进来,正面处理分离焦虑。
《为什么要用我最喜欢的事情“威胁”我》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家长, “你要是再这样, 我就要。。。。。了”“你要是不听话, 那我们就不能。。。。。了” 这招儿真的是会有效,孩子当时能达到我们眼里的“听话”的程度了。如果注定要发火了,才能发泄自己的心情的话, 那孩子这个时候的脾气如果对换角色的话我们心里一样很窝火, 为什么要这样去制止我们, 其实家长制止孩子的是他们不希望做的, 但是方法确实孩子抵触的。 作者把惩罚时间变成了亲子时间, 告诉她, 我们并不是不爱你要惩罚你。
整整的一本书看的速度很慢, 说实话, 现实里有多少家长实际上就是那样的呢? 记得之前看过罗静的《爱,从懂孩子开始》 ,关心和爱要建立在我们懂他们的前提下。 我们很爱自己的孩子,我们也愿意为了更好的亲子互动多了解他们。
像作者在序言里面写的, 一切都是因为你, 要你好,就要别人一起好。 妈妈真的很自私,自私到自大了起来,要这个世界迈向理想中的乌托邦,我的爱不够,只够为你,改变社会。细细的端详这本书, 涉及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从家庭到学校,从生活到社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观察, 每一个篇章都注入了满满的对孩子的爱。 虽然我们的方式不尽相同, 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孩子的爱,以及怎么才是给她最好的爱。 非常感谢我能遇见这本书, 能在孩子需要更多爱的时候指点我如何去爱。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六
跟许许多多妈妈一样,我的宝贝儿子在我眼中,是自带ps柔光的,从他出生到现在,我几乎没有对他说过一句重话,更没有打过一指头,我总是满眼温柔地看着他,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孩子啊!常常有人提醒我“慈母多败儿”,可我心里总是不服气:我的儿子本来就听话!我的儿子还小!我的儿子没有原则上的错误!我的儿子自由地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随着儿子不断长大,越来越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也开始有了叛逆的苗头,到这时候我才惊觉——该对他说“No”了。
带着这种想法我入手了这本《被禁止的事》。作者是来自台湾的沟通专家罗怡君,她带着九岁的女儿从琐碎的生活小事谈到社会责任,无时无刻不在启发孩子独立思考,教给孩子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和方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其用心良苦让她的女儿不仅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且满怀爱心、善解人意。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在教育理念上的偏差,看到最后才恍然大悟:规矩是尺,禁令是锁,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孩子需要爱,更需要规矩,规矩和爱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乃是像太极图那样相互融合又相互区别。
书中分别从家庭、学校、生活和社会中选取了一些常见小事,让孩子从一点一滴、一举一动迈开独立的步伐,学习处理初级的人际关系,同时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按着书中妈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一个尽责的好妈妈吗?我曾经暗暗下定决心,要让我的儿子长大成年之后,每次想到妈妈,浮现在脑海中的永远是妈妈的微笑和温柔,可是这样就真的是成功的教育吗?真正的爱是有底线的,而不是一味地放纵,否则这样的爱就变成了害。在有关孩子个人品德、学习习惯、性格培养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是必须有一定的规矩的。规矩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平时一点一滴习惯的养成。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这就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必须做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好与不好的习惯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总的来说,《被禁止的事》通俗易读,立意明确,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每一章节后的“思考延伸”每每让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都是一朵待放的花朵,规矩则是帮助孩子掌握尺度、经受风雨的支撑。只有掌握了这些规矩,明晰了这些底线,划清了红线,孩子们才能够在未来的世界里自由驰骋。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是时候让我们自己和孩子,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了。
让孩子在自由中学会规矩,在规矩中挥洒自由;在挑战中理解禁令。在禁令中肆意挑战!更多更详细的内容,一起来看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被禁止的事》。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七
在此之前,我曾经看过一本宣称带孩子一起长大的书籍。其实那只是人家记录孩子成长的记录册而已。当时担心这本书也是如此。收到后发现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很多育人的道理就包含在具体的事例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这些小事都是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又一次真实的呈现在眼前。比如用某种条件来胁迫孩子改变对某事的做法,再比如关于碰到不喜欢的人和事,要怎样学会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拒绝。这其实是很高深的学问了。有时候连大人都不懂怎样来拒绝。大人可以的事情,我们却禁止孩子去做。当孩子大一些时有不同的反抗声音了,你是怎么对待的呢?我觉得我好失败,总是用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的反抗。这种压制只能是暂时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那种叛逆是作为父母很难应对的。回想起自己青春期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父母那种无奈还是历历在目的。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学的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我们作为家长也是要仔细观察,发掘孩子的潜能,给孩子更大的发挥空间。就比如现在有的家长标榜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散养,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另一类家长则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散养的孩子上学的时候就开始后悔了:所谓的散养无非是给自己的懒散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现实是残酷的,自己的孩子学的比别的孩子都吃力。而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家长自己累得要死要活,孩子还有逆反心理,一样的看不到什么成效。松弛有度,根据自己孩子特点挖掘其兴趣点才是最关键的。我有个朋友,孩子不想学舞蹈了,好,不学了。孩子不想学画画了,好,不学了。孩子不想学跆拳道,好,不学了。现在孩子说什么也不想学英语了,因为她觉得难,她认为家长也肯定会同意的,结果这次家长不让步了,母女俩水火不容。如果孩子看不到坚持的成就,以后做什么都一样的一事无成,遇难则退。
这本书深入浅出的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对于成人来说更有教育意义。很多事情都是大人想太多了,而孩子的思想根本没有那么复杂。往往把事情弄糟的都是大人。而且要相信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过多加以干涉。在公共场合对孩子说的不可以,往往是为了标榜自己的价值观而已。在公共场合应该给以孩子清楚的指令或者建议,而不是笼统的说“不可以”。每个话题后面都有思考的延伸,都能抓住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展开思考。每一种被禁止的事情,都是我们开始思考的起点,引发了一轮深入的思考。难道约定俗成、或者某种规则,就是不可以逾越的鸿沟吗?同时这本书还宣扬了一种博爱精神,帮助我们所能帮助的人,这个世界怎么能不美好?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八
周六带孩子去公园玩耍,时常听到有带孩子的家长们说:不要爬的太高了,小心摔着了;不要碰那个,太危险了;不要走的离湖边太近,小心掉湖里;不要动弟弟的东西,小心弄坏了;等等。对孩子们来说,大人们眼中被禁止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太多的“不要”充斥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孩子如何能快乐起来。越是被限制,孩子的逆反心理就越是严重。越大的孩子表现就越明显。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触。
平时经常听家长们抱怨,这孩子太不听话了,这孩子太不让人省心了,这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其实孩子不听话,大人们更应该停下来反省一下,大人理解孩子吗?大人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孩子非要听大人的话?大人要怎么说孩子才会听?书中的妈妈就做的非常好。“不以人废言,也不以言废人”,随时保持开阔的视角和开放的态度,参考相反意见自我思辨。我们不能要求孩子逆来顺受,要聆听孩子的心声,孩子是个体,不是大人的附属体,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便是有效教养方式之一:正面引导,摆明利害关系,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相信孩子一定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还有许多家长还会以威胁的方式迫使孩子听话。再不听话妈妈就走了,不要你了;再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了;再不听话就让爸爸揍你。反过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想,这种种威胁也许会让孩子安静一时,但可能造成孩子爱与安全感的缺失。孩子一旦缺乏爱与安全感,要想改变和弥补代价可能会更大。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孩子什么事情都要按照大人的意愿来行事。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一味地纵容孩子,对于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还是需要坚定地拒绝。不过,千万不要小瞧孩子,孩子会通过相同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或者父母。孩子真的就是父母的镜子,所以多花些时间与精力反思下父母的教育方式,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同感。因此我们要摒弃种种威胁的借口,肯定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博爱之心。有爱就有信任,有信任就有尊重,有尊重就有温暖。这便是有效教养方式之二: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博爱心,坚信爱能改变世界。
周日上午爸爸去打球,没法带孩子们出去玩。于是,随口对哥哥说,等爸爸回来了,再带你和妹妹一起出去玩。中午,爸爸终于回来了,吃完午饭,天气又闷又热,妹妹也睡觉了。最后未能兑现承诺带孩子们出去玩。自己整个下午也没感觉有什么不对。可是吃过晚饭后,哥哥便说:妈妈说话不算数,不带我和妹妹出去玩。瞬间感觉妈妈在孩子心中的信任感降到谷底。因此,书中妈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拿个本子记录下对孩子的承诺,时常回顾清单,履行承诺,孩子会很惊喜你记得说过的话,不仅觉得自己受到尊重,还能建立起父母说话的威信。信任是最好的教养解药,信任父母的爱,也信任父母带来的讯息,而这个信任在逐渐长大的过程里,更代表无比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便是有效教养方式之三: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同时让孩子感受尊重和信任。
作者以与妹妹对话的方式,选取了种种常见小事,来启发孩子独立思考,也教给孩子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和方法,非常值得家长们学习和参考。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九
阅读速度快一直是引以为豪的事,几百页的书往往一天搞定,然而手中这本《被禁止的事》,区区二百来字,居然好几天还没看完,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原因简单,是有人抢着和我一起看。不知道是不是封面上那个醒目的禁止符号,总之儿子一看到封皮就被吸引,当然让他产生要读的欲望是拆下腰封之后,简单的符号形象人物、暴力的亲子生活场景,让他不由惊叹,这到底是一本有关什么的书?
先来介绍一下本书作者,她是台湾知名情感沟通专家罗怡君,最喜文章前的序,诗样的语言娓娓道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聪慧的观点引发讨论什么是世间大爱;殷切的话语期盼共同迈向理想中的乌托邦。育儿书看过许许多多,总有一种看时醍醐灌顶,看完依旧茫然的感觉,然而罗怡君女士的这本《被禁止的事》,让我受益匪浅,它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选取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一起探究所谓的规矩禁令,启发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什么要用我喜欢的事情“威胁”我?这是书中的一话题,亦是儿子看时反问我的第一个问题,说实话,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教方式,但是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处理手段,为什么要用可能家长并没有太多的思考,但是看到宝贝们委屈、无奈被迫做他们并不情愿做的事情时,是不是心底也会有触动呢?那么它所达到的效果真的会如父母所愿吗?儿子很明确的表示,这样他会受到伤害,哦,我承认之前曾经的方式不科学,遂给他留了一天时间让他思考怎样解决问题更有效合适。
结果下午放学回来他诉说了一件更令他气愤的事情,音乐课有同学说话,结果老师罚全体同学抄课文并电脑课取消,要知道一周只有一次电脑课,为什么不说话的也要接受惩罚呢?忿忿不平的他认为这太不公平。看来老师也认为用孩子们喜欢的事件做惩罚比较给力,但是听儿子向我转述事后同学之间的议论时,很明显孩子们都认为老师这样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转而对老师的印象大打折扣。首先要明确的是上课说话肯定是不对的,至于用什么方法小惩大诫呢,学着罗怡君女士引导儿子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当然这算是挑战老师权威吗?儿子虽生气但受传统式教育影响,还是让他对老师“进谏”心有畏惧,不过反而让他想到先从同学入手,开课前提前告知大家遵守上课规则不要说话,岂不就能解决问题吗。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理智的教育是不带情绪的教育,理智的教育是用无条件的爱来维系,所有为什么、所有不可以,让孩子思考,让孩子思辨,不令框架禁锢头脑,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为人父母阅读的书,最后引用编者序中一段话结尾:“让孩子在自由中学会规矩,在规矩中挥洒自由;在挑战中理解禁令,在禁令中肆意挑战!”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十
我们到底管孩子到哪种程度?
读《被禁止的事》
文/方木鱼
孩子要不要管?管,有人认为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好奇心;不管,又怕孩子任性,误入歧途。管,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
看书中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大人可以,小孩却不行?
儿子长到四岁的时候,开始思考一些有思想深度却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
很少能给出一个答案完美如书中的解释:因为小孩子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随着你长大学到更多知识,就能决定更多事情。或者你越来越能够管好自己,那么爸爸妈妈就越能放心让你自己做决定。
可是,妈妈,那大人看电视很久,不是也不能自己负责吗?眼睛一样会坏掉啊。
是啊,所以新闻不老是说,很多大人看手机,打游戏,眼睛都提早坏掉要开刀吗?大人也需要练习管理自己,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很好。但在别的事情上,大人长大后拥有的能力比较多,所以可以比小孩子多一点自由。
而关键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学会负责,家长要以身作则。这才是关键。
书的后面有个思考延伸:列一列,哪些是大人可以,孩子不行的?为什么认为孩子不行?是孩子真的不行吗?还是我们缺乏对孩
子的信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孩子更行。大人都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用我最喜欢的事情威胁我?
你再什么,就不让你什么了。
作者说,我要是小孩的话,会非常讨厌这种感觉,会觉得自己被背叛了。
每次这句话奏效之后,都能看到孩子脸上的一副不服气的表情,却又无力发作。虽然自己免于一时的麻烦,换得了短暂的安宁,但内心还是有些许的不安与愧疚的,活像一个暴君,虽然奏效,却不讲道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晚会坏事。
所以,书上说,一味禁止起不到让孩子反省的作用。
两件事又没有什么关系,喜欢的事为什么要受牵连?
呵呵,是哟。听起来像古代的株连。
因为我让你知道了我最喜欢什么,结果你用这个来威胁我,控制我,会让我觉得不公平,也很受伤。这样以后谁还会想让你知道更多。
我承认,即使这个答案,也太功利了,我们对孩子仍是有所图的。
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展现,有权利的人才能制定游戏规则。
可是我希望我对孩子的权威,是来自她的信任和尊重。
延伸思考:你也常使用威胁的句子吗?
如果不用这种交换条件的方法,我们能管住或制止孩子吗?
如果孩子说出原因你愿意聆听接受并改变吗?
这是书中38个不可以中的前两个。够了,真的够了。这38个问题就像38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我这个为人父的读者脸上。
开始关注作者,罗怡君,台湾情感沟通专家。我想,她是够得上情感沟通这几个字的。
教育孩子,是一项漫长的工程,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孩子又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就像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唱的:走呀,走呀,转眼儿子就长大。
好好读一读这本书,找到自己的差距。关键的是,要用心去改变,去实施。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十一
读《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书,我有点分裂的想,其实什么道理都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任何理论都可以说出好与不好的理由,都是可以讲出正方或反方的观点的,只要你从不同层面去思考。
好危险。为什么说好危险呢?因为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时候是你自己认为正确了,于是就按照自认为正确的想法去做了。但事实是,它不一定正确,或者不一定是最正确,更有可能是不正确的。这不是很危险吗?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正确的!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而是要根据相处过程中的观察与交流,需要靠许多事实去磨合去纠正去调整。
我于是知道了最伟大的心态:就是不断的去纠正去调整。
千万不要确信自己脑子里储存的、未经验证的或者纯粹是别人的经验或者道听途说的方法论哦。一定要端证心态,一定要多看很多这方面的书,一定要开脑洞。
对,一定要开脑洞!!!
《被禁止的事》全书共分五个章节,作者罗怡君致力于一个最最标准的答案,就是“所有不可以做的事都只是教给孩子思考的起点,要让孩子知道没有标准答案,不受限于任何标准答案,在任何问题面前都要开个大脑洞,看得更远,才能飞得更远”。全书分别从家庭、学校、生活、社会中选取了一些日常小事,用专业的知识层层分析孩子们的心理,以及家长的心理,指出我们思想深处的误区,教给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家庭相处中,家长和孩子的陪伴很重要,在这个重要的过程中,言传身教也很重要。我们如何去教养孩子,去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出现问题时候的应对策略,作者都从小事着手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家庭,是教养的开始,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在这里,罗怡君告诫家长:“以身作则不是约束家长,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家孩子今年要升入初中了,早就听说初中有家长学校,估计不久后我就要进家长学校去听课了。对于许多事,许多问题,都要开始关注和学习思考起来。只是二宝也要来了,接下来的任务相当重。但是读书和学习,永远是最正确的选择。这个心态相当重要。
我也常常在想,我们的教育模式是不是正确的?总感觉小学到初中,这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化。而这种应试教育和中国现今的社会现状,该怎么样去做好平衡,怎么样为孩子选择一条最轻松又最正确的学习成长道路呢?
暑假的时候,要不要为他报各种补习班。留给孩子玩耍的时间,要不要全部挤出来。有一个大担心哦,期中孩子语文考了98.5分,而这个成绩是班里的平均分,全班105人,90分以上的有50多人。如果孩子不努力做题努力上补习班,初中会不会落下来呢?
被禁止的事,也许中国的家长做的最多。
于是,我们真的需要开脑洞了。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十二
之前听过一个段子。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笑过之后,心底莫名生出一种说不出的缺憾。
中国孩子大多跟我一样,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只有考上了大学,才能有出息。很多孩子往往也因学习不好,未来的小船被一竿子打翻,从此生活在灰色的无望里,懵懵懂懂地成长。
在这种思维影响下的我们,如今也有很多人成了应试教育里的佼佼者,拿着高分,上着好大学,获得荣誉,但骨子里却不那么自信。犹如根基没打好的蔓藤,只知道拼命往上爬,却不知要去向何方。
罗怡君的这本书——《被禁止的事》,突然让我拥抱了那种内心缺失的痛感。我终于知道那酸酸涩涩的感觉,缘起何处。
更重要的是,行文38个教育案例,都是我们生活里习以为常的场景;31个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反思教育中那些不自觉沿袭下来的思维定式。
为什么大人可以,小孩却不行?
为什么要用我最喜欢的事情“威胁”我?
为什么别人说“对不起”之后,我一定要说“没关系”?
为什么我的东西一定要分享?
为什么什么事都要让爸妈知道?
为什么不可以请假出去玩?
为什么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为什么一定要说“不可以”才不能做?
为什么和谁交朋友要家长说了算?
…….
当这些问题被提出,我相信我们都能够给孩子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为了安全,为了礼貌,为了友好,为了成绩......总之,都是为了孩子好。但这些给出的理由,孩子是否真的认同接受?是否太千篇一律概念化?
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让孩子明辨是非?如何让孩子自我决策?在放手与限制之间,分寸如何拿捏、平衡?这些问题,这本书都有体现。通过复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如剥洋葱一样,层层推进的思辨,
不只考验的是孩子的思考耐力,也是考验大人的智慧与勇气。
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是——《为什么有些人听到别人说“不”就会发脾气?》。作者的女儿叫妹妹,一个小男孩因为喜欢妹妹,把自己的棒棒糖给她。但是妹妹真的不想接受,拒绝了。结果男孩大哭大闹发脾气。为了不让男孩哭闹,男孩的妈妈一直劝说妹妹接受男孩给的糖。(这是很多父母通常的做法)最后,妹妹勉为其难委曲求全地拿着棒棒糖,一场哭闹才平息。本来到这里,很多人都认为事情已经结束,但作者罗怡君却觉察到了女儿内心的妥协与情绪,于是开始教她学习拒绝的艺术。如何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尊重自己的意愿,又在拒绝他人的同时,照顾到被拒者的失落情绪。试想,有如此智慧高情商的妈妈,女儿的情商又怎会低?
整本书的行文,全部以妈妈和孩子间的日常对话,见微知著,潜移默化地将良好的价值观渗透进孩子的思想观念。古语言言传身教,就是这种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吧。
总有一天小树会长成坚实地大树,安然沉稳地伫立,不惧风雨,只因其根早已深扎于土地。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十三
女儿读初一的时候,曾经郑重其事地推荐一本书给我,是著名漫画家刘飒的作品《鸡飞狗跳F班》,她嘱咐我说,“妈妈,你一定要看哦,很棒的一本书。”我向来对漫画不感兴趣,原本不想看,但想想既然女儿会这么认真地介绍这本书给我,有什么不同之处也说不定呢。于是我耐下性子打开来读,里面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群被学校放弃的问题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里面发生的各种鸡飞狗跳的事情,但是,里面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至今不曾忘怀:“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只要你把它打磨出来,就会璀璨夺目!就像面对一块钻石……所谓差生,其实也许都是没有用心雕琢的钻石。”‘
如何教养孩子?怎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每一对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不停地问,不停地想,甚至买各种相关的书籍来学习,但是直到孩子长大,我们可能仍然没有找到最好的方法,于是我们的困惑便一直延续下去。来自台湾的沟通专家罗怡君,带着女儿“妹妹”从琐碎的生活小事谈到社会责任,无时无刻不在启发孩子独立思考,教给孩子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和方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这本《被禁止的事》(罗怡君著,凤凰出版社出品)给我们教育孩子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本书中我们可以明白,沟通远比简单粗暴的禁止来得困难,但绝对是一个好方法。通过沟通,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也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我们的建议。
《被禁止的事》全书共分五个章节,前四个章节分别从家庭、学校、生活、社会中选取了一些常见的小事,教给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家里,父母要教导孩子们迈开独立的步伐,开启对这个世界最早的认知,初步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家庭,是教养的开始,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在这里,罗怡君告诫家长:“以身作则不是约束家长,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学校里,孩子开始学习处理初级的人际关系,同时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这个时候,孩子对家长崇拜感逐步减少,而对老师则是言听计从,有时候甚至会用老师的话来对抗家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大发脾气,还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孩子沟通?后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问题的焦点拉回事件本身,引导孩子自己做决定才是上上之策。在生活中,孩子通过感知生活,见识和了解更多的人和事,学会换位思考,用更包容的心态面对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面对别人的“好意”,要如何拒绝才不会伤害对方,同时又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当我们对孩子说出“不可以”三个字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不可以,还是为了方便我们自己的某种需求?
而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可以帮助孩子拓展视野,增加灵魂的温度,让孩子成为一个关心社会,心存社会责任感的人。教会孩子有爱心,告诉他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为世界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最后一章是讲孩子一些应该被鼓励的事,可以让孩子加强自己正确的信念,肯定自我价值,进而影响到别人乃至整个社会。要学会赞美生活,自信、乐观、向上。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不可能独善其身,正如那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孩子是明天的希望,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不只是体现自身价值,而更多的是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造美好。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而非单纯的告诉孩子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想想那些小时候被禁止的事,我们是否也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这样的教育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吗?不妨回顾一下罗怡君关于教育孩子的理念:当孩子不再受限于标准答案,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十四
你的孩子是否喜欢问“为什么”?
“为什么大人可以玩游戏,我不行?"
“为什么我不能养宠物?"
"为什么我的东西要分享给别人?"
... ...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通常会有以下几类回答:
1.听话派:别问那么多为什么,听妈妈话照做就是
2.为你好派:这样做都是为你好
3.守规矩派:这是规矩,必须要这样做
总结起来,上述回答都避开了事情本身的分析,只是简单粗暴的禁止孩子做,弊端显而易见。听话派教导出来的孩子擅长服从权威,却缺乏创造性;为你好派教导出来的孩子表面服从,私下里却油盐不进;守规矩派教导出来的孩子过于死板,遇事不知变通。
从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角度来看,以上几种敷衍的处理方式都不是最好的。台湾沟通专家罗怡君指出:禁止,是最简单的管教方法,一句不可以确实可以帮大人省下不少麻烦,但是坦白来说,这些被禁止的事都真的“不可以”吗?人类社会的规则纷繁复杂,每件事都需要放在特定的情境下来分析和思考。与其简单粗暴的禁止,不如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探讨被禁止的事情的起因和背后逻辑,启发孩子的思辨力。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前四章分别从家庭、学校、生活和社会中选取了一些常见小事,妈妈带着女儿从琐碎的生活小事谈到社会责任,无时无刻不在启发孩子独立思考,教给孩子不一样的思考角度和方法,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最后一章是讲孩子一些应该被鼓励的事,可以让孩子加强自己正确的信念,肯定自我价值,进而影响到别人乃至整个社会。
看这本书挺有感触的,书中的每个案例都取材于罗怡君和女儿的真实对话,二人面对“被禁止的事”认真、陈恳的思考态度,是我从未经历过的。
由于家庭原因,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重男轻女,只会凶神恶煞地喊我这也不准做那也不准做,至于为什么,她给不出任何答案。于是我表面顺从,私下特叛逆,给人的印象是:不懂礼貌、桀骜不驯、孤僻、不通人情世故。
长大后,我懵懂地进入校园,踏入社会,在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面前不断摸索和试错。最终明白社会的规则和人情的冷暖,但花费了大把的时光和经历。我质疑幼时被灌输的简单粗暴的思考方式,是不是后来一系列弯路的罪魁,假设当时多一些引导和启发,会不会让后来的人生少一些遗憾。
过去已经无法改变,不过下一代孩子的人生发展却有无限可能,我们深知现行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所以要与孩子携手绕过这些障碍,我们熟谙社会惯常的陈腐规则,所以要带领孩子打破这些伪善的假面,自由地做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别人说对不起后我一定要说没关系?
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打闹中孩子抓伤了妈妈,妈妈有点生气。孩子道歉后说,你要说‘没关系’啊,老师说人家道歉后,我们要说‘没关系’。
妈妈还在气头上,说,我明明现在不开心不舒服为什么要说‘没关系’呢,明明‘有关系’啊。
孩子恼羞成怒,说,我明明已经说了‘对不起’了,你还要怎样?!
我们通常碰到孩子发生争执冲突时,大概都是这样教导双方一句对不起,一句没关系就解决了。我常见在公共场合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催促着双方孩子道歉和接受道歉,只是双方的眼神依旧是恼怒的,谁也不愿意看谁。
其实细细想来,咱们30、40岁的人,平常碰到点不开心的事还要生气,恼怒,吐槽,需要时间消化情绪,怎么能把孩子当成道德楷模呢?这样的表面和平,真的能让孩子知道对方为什么生气吗?如果一味的遵从道歉的话术,培养出的孩子只是学到了礼貌的规范,却没有培养真正的同理心。长大后,就会成为每个人朋友圈里的都有的一类人,打着“我这人说话就是这么直接,你不要介意哈”的幌子而口无遮拦,伤人了还不以为意。
比起简单粗暴的学会说对不起和没关系,更重要的是思考其背后的逻辑。经过这件事后,书中罗怡君和女儿又沟通了一次,女儿清晰的说出来自己的理解:我这件事不原谅他,他不可以下次再这样,但是平常我们还是很好,不影响其他的事情。
其实对于人际冲突的处理方式,很多大人都未必想得这么清楚。
最后总结,书的标题起得很好,所有被禁止的事,所有的为什么背后都是教孩子思考的切入点,与其简单的敷衍孩子,不如一起来思考,规则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点读后感篇十五
“不可以到处乱放东西啊”
“必须分享,都是小朋友”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就听老师的”
……
类似的话,禁止的话,你有没有说过?有没有说过很多次?我有。你呢?
被禁止的事,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有一位台湾妈妈罗怡君,写了一本书,就叫《被禁止的事》。书里,讲了很多她和孩子之间,关于“被禁止的事”的讨论。罗怡君通过种种技巧,教会孩子不因各种限制而难过,还勤于思考,走向独立。就说一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看看罗怡君是如何引导孩子的。
“我就是要看电视!”
罗怡君称呼女儿为妹妹,下文就用妹妹来代替罗怡君女儿,用妈妈代替罗怡君。
妹妹某一天看电视节目已经超时,看到精彩处,想继续看,还声称自己对自己负责。妈妈顺着问出妹妹有什么能力,可以对哪些事情负责。妹妹只能听着妈妈继续说:负责,不仅仅是做决定和实施,还需要关注事情发生的结果,有能力承受结果给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说完,妈妈并没有强制关电视,而是和妹妹说好,看完节目就关。妹妹还是守承诺的,看完节目就去关电视。妹妹守承诺,妈妈先表扬:妹妹很不错啊!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连很多大人都做不好。然后,继续“负责”的话题。
妈妈问妹妹,负责意味着要知道结果,妹妹知道看电视为什么会有限制吗?妹妹回答:坏眼睛、变笨。妈妈赞同,还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说出了一旦眼睛和脑袋除了问题,是无法还原回复的。还和妹妹确认:这样的结果,是负责就可以解决的吗?妹妹摇头。
紧接着,妈妈向妹妹强调:需要分辨,哪些事情的结果是不可以改变,那就不说负责可以的。再让妹妹举例,哪些事情是可以她自己负责的。妹妹举例说,穿衣服、吃饭、做活动这些日常。妈妈表示认同:没错。随着妹妹年龄增长,知识变多,确实是可以做更多的决定。或者妹妹越来越知道管好自己,爸妈也会给她更多的控制权。还用吃甜点的例子,来证明。听完,妹妹很骄傲的点头回应。
话题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就以为结束了。不,妹妹有平等的思想:为什么大人就可以随便看电视呢?眼睛也会坏掉。
妈妈的解释是: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有很多新闻说各种作,大人的眼睛也不保。大人也需要管理好自己,并不是每个人都做的好的。但是,在其他多数事情上,大人能力强,能够承担带来的后果,就可以有比小孩子多点自由。妈妈还问孩子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妹妹摇头。
妈妈用睡觉举例。小孩子要长身体,需要的睡眠时间比大人多,所以孩子要早睡。大人事情多,也不可能再长身体,所以会比孩子晚睡。妈妈再次和妹妹确认,大人孩子同时睡觉合理吗?妹妹摇头。
妈妈就此说明,不要用大人可以,孩子就可以的想法来做事情。如果妹妹可以越来越好的管理自己,那么决定权也会下放。妈妈做了一个很勇敢的决定,她觉得妹妹已经知道负责的含义了,可以就此把看电视的决定权交给妹妹。还提示,如果妈妈忍不住要提醒,妹妹可以提醒,妈妈会尽量不干涉。妹妹笑了。
事情到这里,终于画了个句号。
我们来看下妈妈罗怡君的思路:具体场景,引出概念,解释概念,让孩子举例子。正反两方面都尽量让孩子自己却举例子,既能看到孩子是否已经理解,还可以让孩子感觉是互动,而不是被一味训斥。只要是训斥的感觉,孩子都和刺猬一样,根本听不进去。
很佩服《被禁止的事》作者罗怡君,敢于放权。有个明事理的孩子,也是不容易。建议大家运用她的思路和方法,具体是不是要和她一样敢于放权,还是需要仔细想想,至少要做个试验试试。祝任何一个行为的终点,都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思考的起点,面向更高更远未来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