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精选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9 21:55:35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8-19 21:55:35   小编:

《天边一星子》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在困境中团结一心,共同面对生活的故事。主人公通过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获得了幸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深受感动和震撼。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一篇

有关寄宿和留守,还是深有体会的,会比较敏感,有很多事也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不会提,憋在心里。这种记忆在写的时候会不会特别难受,我有一次写到小时候居然哭的写不下去,后来很久都不敢写。父辈分房而睡,到了一定年龄是这样的,感觉他们过够了,怨够了,吵够了,然后也累了,都觉得算了吧,眼不见心不烦。北京阿姨之前看过,鬼城诗人应该是新作。迷路火光那个集子的作者还好吗,好想问一问。问之前应该问问作者,他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构思臆想出来的人物。都说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很多时候感觉是真愁,我也有过那样想解脱的三年,每一天都压抑得喘不过气,学习不好,家境不好,父母不合,家人怨怼,没有朋友,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所有这些对于一个敏感的人来说,都是致命的。而唯一的出口,就是那些课外书,就是写,写信给远方不认识的人,写满一本本的日记,这样,至少还能熬完一个一个本熬不下去的日子。无论故事里的人有没有,这种成长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谢谢你写出来。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二篇

一如既往的涓涓细流般的叙事风格,温暖又动人。

读完心里很受感动。最喜欢的是《跳蚤》。大概是在相似的生长环境下长大,也见过像跳蚤一样缺少关爱沉默又叛逆的男孩,就连文中的骂人的方言也很相似,读来更加为之动容。看到火化后将未烧尽的骨头一一敲碎那里心为之一颤,在读到姚国胜掏出唢呐说,“伢儿嘞,你生在我屋里也是造孽!以后托生要去个好人家啊,晓得啵?”这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读到一些细节比如骑自行车载着找到的跳蚤回家时他靠在背上睡着了,呼吸一起一伏;比如要离开实习的学校转身后忍不住流泪时,都不由感叹真是温柔的人呐。

有时候在想到底是什么塑造了这样温柔细腻的一个人呢?是长江一如既往流淌在边垸落的那片大地,还是他小时候一人独居的和寄人篱下经历,还是生命里遇到过的那些同样给人温暖感受的人(就像这本书里的出现的小易和桂云峰也让我觉得特别有温度)。

有时候觉得读一本书就是在阅读一个人的的人生,他的生长环境他的家人,他遇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而邓安庆写的这些,让我觉得即使素不相识,也见字如晤 。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三篇

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读过类似的短篇集了。上一次看《皮囊》的时候,足足从头开始了三遍,才勉强算读完。但是这本书的感觉不一样,这本书越往后读越觉得入迷,有好几次我坐在食堂里,身旁是说笑的人群,看着这本书,我竟听不见他们说话了。等我再从书中出来,像是一键静音被取消了,耳边的声音又忽然变得嘈杂起来。

书中的每个短篇都讲了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故事。每个主人公好像就在我们身边,他随时会经过,但你不知道他就是故事的主角。“我”仿佛是一个观察者,观察他们的生活,试图去了解他们,但不去打扰。至此,“我”的地位和形象也没那么要紧了,仿佛“我”就是我。

这些故事大都没有什么戏剧性的转折,只是静静地诉说着生活,却在不经意间聊起那些烦恼和痛苦。看到后面女诗人和文学少年的故事,似乎只是诸多人的一个小缩影,却让我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我也曾经有过那个遥远的梦,但我不知道如何去追随它,去实现它。而为了让生活变得顺利起来,我听从父母的话暂时放下。我以为自己还能再有机会拿起,我以为自己不会就这样屈服,然而却越走越远了。所以我现在时常感到痛苦、迷茫,又害怕去改变。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因为我不敢去争取自己想要的,我亲手扼杀了自己。我甚至没有抗争过就投降了,也不知道自己败给了谁。

这本书是近来读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了,忘记是在哪里看到的推荐,但还好我没有错过。作者的文字有股静谧的力量,有机会还要再读读他别的作品。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四篇

《鬼城诗人》一篇写王姐,这太真实了,把那种人的(不是人性的)复杂感写出来了,甚至有点意犹未尽,比方说是不是这个人她还能有更多面(一定是)。但故事结束了,对她的塑造也就到此为止了。虽然是单方面的写作,一种双向性却在其中形成:人物性格的逐渐展现以及写作者对此的态度——复杂的性格使得“我”的交往心理也曲折改变,从嘲笑到好奇最终归为无谓。 《迷路火光》我非常爱,想到自己当实习老师的事。书里的孩子还是可爱的,而且敏感。(“不要再被人欺负了。”)我当时明显有一种感觉,就是现在的一些学生他会讨好你,这里面有对实习老师的好奇,有对老师这个身份的迎合。这些无可厚非,代课时说起小说,说起诗,说故事,听得津津有味,我也快乐。课后会有学生问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却不是他们真正在学习或者生活中产生,并且真心想弄明白的。只是为了接近你。对这个,我翻来覆去地想。肯定是和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关系的。 《戏子老师》短,但其实相当有力(那些歌词起到大作用)。陆春枝短时间里的大变,教歌唱以及结尾的打架,很紧凑的,又完整,收得很脆。这种火爆爆的感觉啊特别明亮,让这本书都热了一下。这个有必要。 其他写老家的人和事,和《山中的糖果》那本相比好像有些不同了,但也还是喜欢。确实因为写的东西多了,好像都没有完全展开的感觉,但依然使我非常向往(向往什么呢?)。以及谁说钝钝的生活又不能给人心上来一把尖锐的痛?这种小说就是小说,还原,就纯讲,现在有多需要它们:对痛,对迷茫,对惋惜等等的感知,其实也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五篇

“我心里涌起一阵疼痛感,觉得因为自己的存在,让他坐在这里受苦。”也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像你这样会对父母的爱感到愧疚和心疼,却也一直沉浸在这样的爱当中,深感幸运。

“她陷入到一种情绪中,在此刻都发泄了出来,一桩一桩,一件一件,母亲都记在心里,多年来无法诉说,渐渐怄成了散不去的怨气。” 爷爷奶奶和爸爸虽然都是很好的人,但是作为刚加入一个家庭的外人,妈妈也曾经受过很多委屈,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他们吵架,而我站在了妈妈写一边,她特别开心,开心得都快哭了,好像终于有人懂得了她的委屈。

“你家里是家里的,我的是我的。”像姨娘这样的亲戚也伴随了我的成长。

“说到最后,我忽然明白,他不知道怎么面对过去。”我也是,不知道怎么面对过去,所以我一直朝前走。

“你看月亮多美”“愿普希金的诗歌照亮你的人生之路”。希望我们生活的社会,能够给像王姐这样的诗人更多的包容和空间。希望他们永远如诗一样美好。

“当然不会。我不会被它击垮的。”这句话,让我对我梦境的恐惧消散了一些,也希望每一个张清宇也依旧没有被他的梦和他的恐惧击垮,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生猛地活下去。

“它们像冰,当拿手触摸它们时,它们就会被我手上的温热给融化掉,流淌到纸上,变成文字。”希望我们都有融化冰山的勇气,无限赞美文字给予人类的安慰和爱意。

“如果你当老师的话,你的学生会很幸福的。”

希望老实又温柔的邓老师,没有继续被人欺负,就算被欺负了,也能够想到你和你的文字曾带给人慰藉和温暖。

因为我们都还年轻,所以给四星,加油啊!邓老师,不管是在做着什么的每一个人,加油啊!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六篇

每次我读这种非常像非虚构的散文体虚构小说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梳理自己的想法,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作者在明明是虚构的小说中藏了非常多的自己,但是每个的小故事中间又相互独立,给人一种违和中夹杂着不违和的奇妙感受。

全书一共包括八个小故事,分别独立。主人公「庆子」的年龄随着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出现,逐渐变大,于是感觉于是 觉每一个故事中的「庆子」都是同一个人设,成绩一般,原生家庭和谐但并不亲密,身边人对他大多用善意包围,成年后写书或从事相关的工作,总觉得每个故事里的「庆子」也许都是某一部分的邓安庆。

每一个故事中,他都扮演着不同而又相同的庆子。比较任性,但不足以伤害他人。比较任性,但不足以伤害他。

我比较喜欢本书前半部分,也就是庆子在南方老家的故事,身为一个北京人,看着他用似乎是方言但是又能让能听懂普通话的人猜出来的「半方言」描述,让人很有亲切的感觉,觉得烟火气息浓郁,哪怕有些剧情安排的有些刻意但也并不觉得奇怪。

但是到了后半部分,随着「庆子」的长大,慢慢的故事发生的所在地点越来越多,跑来了北京。但正是从「北京」阿姨那篇开始,我觉得水平变得平庸了,强行的北京风味,强行的北京风格描述,让我总觉得「这是什么第二宇宙的北京吗?」。

星星本是让人怀念且向往的碎片生活,但后半部分却完全文不对题。

想起前段时间看到说邓安庆老师离开北京去苏州还是杭州定居了,也许他其实还是不喜欢北方吧,他对北京的感情可能就像他写的北京故事一样吧…让人,爱不起来,但说浑身难受,又不至于…只是,好像不太匹配。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七篇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豆瓣关注了作者,平日里刷豆瓣动态的时候,也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人。浏览过他的主页,出过几本书,我都没有看过,大概是个靠文字生活的人吧。在豆瓣里,存在着太多的文字工作者,我并不在意。

今年春节的时候,作者回家乡,他时常在豆瓣广播写上一段与父母相处的片段,有的时候会配上一张照片,没有被照片里的主角触动,但却被作者细腻的文字吸引,开始期待着他能每天写一点,能说的更多一些,在微信读书搜到了他的一本小说集《天边一星子》,几天就读完了,引人入胜,令人感动。

这本书由8篇作品集结成册。讲了他的父母、领居家的少年、寄宿的日子、表弟灿、实习期间的学生、合租的阿姨……疏离的父母、故乡的少年、城市里短暂交集的阿姨……每一个人都那么真实,这些故事全部源于作者的生活,那些日常的片段,让我想起了我的少年时光,想起逐渐年迈的父母,儿时的玩伴,还有一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很喜欢他的叙事风格,非常生活,也非常平淡,但能感受到文字背后一颗柔软细腻的心,他敏感而善良。看完8篇小说,更是久久难忘。每一个故事都带着淡淡的忧伤,他非常擅长细节描写,很能抓住语言的精髓,好像已经看到了那个村口的少年,那个忙碌的姨娘,那个忧伤的表弟……我总以为每个故事会有个圆满的结局,但都没有,每一个都是非常普通的结尾。或许,这就是真正的生活吧,他们互相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又有谁知道对方在未来的日子里会过成何种模样呢。

小说里有作者的少年读书时光,也有租房工作的日常。他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也很客观地描述着每一个人,更非常敏感地捕捉着与他们相处的小心思。我以为主动提出寄宿的姨娘会对他异常照顾,给予他期待的家庭欢乐,可是并没有。我以为那个鬼城诗人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喜欢哗众取宠,可是她并不是,她知道自己的水平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我以为作者这个实习老师能改变小张同学,多年以后,他功成名就,可是并没有。所有的故事都没有像我以为的那样有个戏剧性的转折,也许,是我看的故事太多了,错以为非黑即白,非好即坏。实际上,真实的生活里每一个真实的人都有自己的坦荡和狭隘,也有自己的坚强和懦弱,还有无处言表的骄傲和无奈。

每个故事有些忧伤的基调,这些文字又犹如涓涓细流,温柔而动人,那种娓娓道来,不紧不慢地叙事风格让人不知不觉沉下心来,也许这就是他的文字魅力,温和而发人深思,真实的生活大抵也是如此。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八篇

如果看完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便对跳蚤的死有更多的理解。首先不说母亲离家远走嫁给他人,父亲自杀,继母又离家出走这样对孩子无法承受的事件,光是想想这样的家庭背景再加上爷奶与跳蚤的无法沟通以及隔代教育,就知道跳蚤即便不死,大概童年,少年也不会有很多快乐吧!这个小小的脆弱的,无辜的孩子,就死在这样的社会和家庭里。

我想跳蚤的死与他的家庭(破碎的家庭),他的爷奶(文中多次出现姚国胜打孩子,且隔代抚养无法沟通),他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只关心成绩),甚至社会(农村保障缺乏,务工潮)都脱不了关系。跳蚤是一面镜子,象征这个社会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度过顽皮且伤痛的童年,然后在少年的时代中死去。

菩萨有千手千眼,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对众生慈悲,救苦救难。所以,不要以为现代社会,科技便利,和平无战事的社会,苦难就不存在了(告诫自己),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

跳蚤就那样去世了。除了分析、批判,也似乎找不到还有什么要说的。一方面,是农村家庭里的催婚(或不局限于农村),一方面是孩子生下来一切就万事大吉,至于后面孩子的教育、成长,身心的健康等都可以不管不顾。有得孩子,一个小小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费孝通在《生育制度》里说他在云南的见闻。

我想,但凡一个稍微有点理性的人,又恰好生活在当下的中国,都乐观不起来。不要求像悉达多太子一样,因为出城看见了生老病死,再联系到自己在皇宫里享乐,便决定普度众生。而是联系起中国过去的、饥荒,,三年政治灾害......而对当下的每一个活着的个体的人,有那么一丝悲悯。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九篇

一个作家执着地书写着某个年代,某个地方,像一艘冰海中的破冰船,用自己的方式在没有参照物的世界里前行,所经之处,看到一条轨迹,以及深邃的海洋。《天边一星子》这本书就是邓安庆对于自己生养的那个地方的书写。

作者邓安庆是我在豆瓣上看到过的罕见地将自己的人生如此真实赤裸呈现的人:写很逗比的说说调侃自己,也会写很暖心的生活小事,总之,只是通过他的文字,就感觉似乎和他认识了很多年,他的哥哥,他的开着小三轮的妈妈,还有他写作文也不错的小侄子。我没有读过他之前出版的书,《天边一星子》是我读过的他的第一本书。私以为这是一本以他为轴心的书,虽然每篇文章中他都是只是个旁观者,最多算是个参与者,但你能够明显感受到作者对自己年少时期的书写中饱满的感情。

作家唐诺提到小说家的“幸福题材”时写道:

虽然这本书并不是小说,是邓安庆贴近自己生命现场的一场书写,但又和黄灯在《大地上的亲人》中的描述明显不同。这不同在我看来,是因为作者在某些细节上的着墨,让这些故事变得更具有普遍意义;也是每个故事中无处不在的作者本人让书中的人物不是某个类型的符号,而更像是你的表弟,你的姨妈,你邻居家的那个中学肄业的弟弟。

因此,这个故事里的人可能是出生在湖北武穴某个小村庄的,也可能是河南驻马店某个小乡镇里的,总之,他们是这片土地上分布广泛,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人,是城市写字楼Mary,Jack们童年的玩伴,亲戚,邻居,是每个人深夜都会想起的童年。

我最先看的是《天边一星子》的同名文章,写的是邓安庆舅舅家的表弟,聪慧过人,却因为家庭变故,少年时期患上抑郁症,失学,继而改变了人生轨迹。这样的人在我漫长的求学生涯中遇到过好几个,可是因为脆弱的家庭经济,导致了他们在任何意外,哪怕是微小的意外之前,都变得不堪一击,继而让原本可能的幸福变得遥不可及。书中的第一篇《跳蚤》中的外号“跳蚤”的少年人生也是如此,甚至因为意外过于严重,让他少年夭折。

在城市里求生久了,心就会变得很坚硬。《天边一星子》其实并没有很长,按照我的阅读速度可能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但是我却选择每天晚上读一篇故事,让这个阅读持续了一周多的时间。因为这是一本会触碰到你内心坚冰的书,会让你发现自己的柔软,会让你不经意间泪流满面。

弗兰岑在小说《自由》中写过:

是的,我在邓安庆的书中看到了自己的过往,和过往生活中的那些人。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十篇

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读者,或许对“乡土文学”或“乡土小说”这样的概念不会太陌生,有时除《边城》外,还能点出《社戏》《小城三月》《芙蓉镇》等作。在漫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社会都是费孝通所谓的保持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尽管也出现了不少大城市,比如杭州、南京、广州、武汉,但农民占据人口多数,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文学书写里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学毫无可观之处。

纵观如今本国文坛,占据话语权的作家,整体上还是农民出身或拥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比如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阎连科。年轻一代的,如笛安、张悦然、周嘉宁,笔下出现的各色人物,很少来自乡村,但也存在着例外,首先想到的就是邓安庆。从《山中的糖果》到《望花》,再到《天边一星子》,这位勤奋的小说家,始终带领读者来到他的故乡,倾听那些面目模糊(却不难认出)的男女老少的生平经历。

《天边一星子》共收录了八个短篇小说,有讲述青春记忆的《跳蚤》《迷路火光》,也有描述“父母爱情”的《分床》,还有触及学生时代见证的《戏子老师》《天边一星子》等。当然,也有些许书写都市生活的作品,如《北京阿姨》。同名叙述者不时出现在这些小说里,距离小说故事核心既近又远,有时参与,有时保持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呈现出淡蓝色天空下的人间悲喜。

乡土是有待发现的记忆,一旦凝视,总能给人新意。有欢声笑语,也有不为人知的坎坷遭际,可即便如此,它们同样值得铭记。不过,与此前提及的部分乡土小说相比,邓安庆的小说,有意抽空了启蒙精神和高蹈姿态,转而侧重于人物命运本身的刻画,同时营造出一种氛围:在这个世界的复杂轨道上,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你和我都是彼此的旁观者。“跳蚤”姚超从活泼的少年,变为不学无术的辍学青年,最终在无意义的暴力中失去生命(《跳蚤》),敏感的高中生张清宇,心怀一腔正义,打算为实习老师“我”打抱不平,但“我”还是选择妥协《迷路火光》,莫不如是。

青春,同样如此,是对过往的迷恋,也是对当下的注脚:我们何以会走到今天?我们是谁?因为父母前往江西种地,不得不寄宿姨娘家的“我”,从此很难摆脱一种“寄居感”(《寄宿》),《分床》少见地打开了父母历史的阀门,上一代的婚姻并非通常想象的那般柴米恩爱夫妻,如果放到今天,他们是否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呢?他们当初的结合,是基于什么呢?这一切,恐怕永远是个谜。此处,父母的青春,子女始终是缺席的。如果说叛逆是青春的标志,那么《迷路火光》毋宁是对(某个人的)青春流逝的一曲挽歌。

此外,还有《北京阿姨》《鬼城诗人》这般不在乡土与青春范围的作品,拙见认为不如其他作品显得本色当行,熟能生巧,却也值得一读。邓安庆或许正处于自己的转型期,乡村经验与都市生活,他都心有戚戚,不吐不快,但前者仍占据较大比例。因此有理由期待,不久远的将来,他会为读者呈现自己对都市的发现。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十一篇

前两周看了两部小说,一部是邓安庆的《天边一星子》,另一部是朱岳的《说部之乱》,照旧来聊聊吧。

这是我第一次看邓安庆的书,这个作者应该是看谁的书提到了他,我去豆瓣搜关注的。

相信这几天一对留守姐妹哭喊着阻拦父母外出打工的视频让很多人心里不是滋味,留守儿童大多孤僻自卑,但父母不挣钱怎么养活子女——这个无解的问题太让人无奈。

也许是作者也做过留守儿童,所以这本小说读起来不像虚构的故事,反而更像是人物纪实。这里面有“我”的父母、姨妈、邻居、老师、同事、室友……

都是小人物,但是血肉丰满,在世俗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逃不开喜怒哀乐。虽然眼中有泪,但依然选择拥抱生活中的困苦,这样的“小人物”是伟大的。这本书值得一读。

朱岳的《说部之乱》是用kindle看的,也是第一次看他的书。作者得过很多国际大奖。虽然这本书看完了,但我对这本书不怎么感冒。

小说集共有24篇文章,有长有短,短的可能只有200字。荒诞确实荒诞,但感觉为了荒诞而荒诞,没什么让我感到惊艳的,也没有看完还能思忖良久的。可能是我看的书太少,还不了解这种奇幻文学(京东图书上的宣传文案)的真正精妙之处吧。期待以后再相遇吧!

不过里面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有电影的画面感,荒诞中有种毁灭到极致的美:

ps:球妹儿睡着了,这篇是用手机打的。2019开工第一周过得喜忧参半吧!买了个新kindle,所以看电子书的心情空前高涨。但逐步发现只有小说这种不费脑子的书才适合用kindle看。比较有深度,且需大量做笔记的书还是纸质书看着好。这是这一周的确幸。伤心的是俩娃都咳嗽了,心疼。健康始终是第一,拥有的时候感觉不到什么,失去的时候什么都干不了,再说理想都是虚幻。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十二篇

读邓老师的书时,多次因为其中叙述的生活情节泪目。我不说故事情节,私自以为邓老师写的不是故事,而是他实实在在的生活,关于自己,更关于周边的人。也因说起故事二字,多少涉及虚构,而邓老师在写作时仅是把他所经历的生活以及体验到的情感如实写下来,这种写不是将复杂的生活像一盘沙子似的散开(实际上生活本质即是如此),而是有选择地,以人物一生的命运或暂时的生存状态及事件的发生为主线,清晰而不显冗赘。一开始也会疑问邓老师写的是否真事,后来在《天边一星子》这篇看到一小段关于《寄宿》中涉及的事件,可说是两两相互印证,使得一个对作者尚且陌生的读者发现了他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即写作生活之事,是一种记录,更是在回忆的基础上凝缩过往关于某个人的生活。 其中写作过程中的邓老师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是克制的,这点十分重要,如若在写作时对情感不稍加克制,回忆就会沦为煽情,存在于过去的情感也会变形,往事容易失真,也就是说回忆本身带有修饰性和欺骗性。因而,我们需要提防它。当写作这一连续动作完成,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邓老师的各个作品里,不管是《跳蚤》里的庆哥,还是《迷路火光》里的邓老师,邓安庆本人的形象有着很强的一致性:对人友好且温和,对有着不幸际遇的人怀有悲悯,但不刻意强烈。这和他的性格是相适宜的。当然,没有和邓老师接触过,不能妄自猜测他的性格如何,但通过他网络上的言语和写作的语言风格多少可以感受到。 一篇一篇地读下来,邓老师的小说都给我一种亲切之感,但这种亲切不是愉快的,而是带着感伤。这种感伤源于生活的相似。书的前四篇写的都是家庭生活中的人和事,《跳蚤》写的是邻居家的沉浮与不幸,《分床》写父亲和母亲,《寄宿》写了一段自己的寄宿往事,《天边一星子》则是我和表哥灿之间的曲折关系。看完前两篇我就感觉到了自己心情的激动,惊叹这不就是我想写的吗?只是我迟迟没有动笔。 读时鼻子发酸,由跳蚤我想起自己的侄子,他也是一个孤儿:亲生母亲在他还不记事时就离开了父亲另嫁他人,八岁时父亲在工地意外去世,之后继母领着才几个月大的妹妹回了娘家,不久便改嫁。虽说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但同作为一个与孤儿关系亲近的“旁观者”,我能体会那时庆哥的心情,包括现在的。但更多的是看到跳蚤一家的不幸总会加深我对侄子未来的担忧。这是第一处令我落泪的地方。再是《分床》,写了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关系,这也是常常困扰我的问题,可以说家庭矛盾连续不断,因为受困其中,自然就会花很多时间思考,觉得这是个大问题,便想着通过写作的方式把家庭的复杂呈现出来。邓老师做到了。邓老师笔法自然地将父亲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写了出来,没有过多修饰,也没有强放许多个人的穷思。而我之所以还没写下来,是因为太想先把问题想明白了。我的父亲曾经也喜欢打牌,输了很多钱后母亲差点儿就和他离了婚。现在,或者说近几年来,因为种种矛盾他们经常性地分床。以上,这些生活的相似——作品中呈现的,与我过去及现在生活的微妙的相似——使得我作为一个读者和文本发生了单向的交流。邓老师作品的迷人之处也在此。另外,作品既是源自真实的生活,农村出现的很多现象也都有所呈现,比如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 书的后四篇作品写的则是与邓老师萍水相逢之人,他们是可讲述的,都是异人。被老公强制叫去教学而只会唱歌的戏子老师,为操心女儿婚事而疏离在老家的丈夫的北京阿姨,在鬼城做诗的落寞女诗人,以及热爱文学却不得不退学的高中生张清宇。他们的人生,我想至少在邓老师的心里是一段非日常的传奇,如此才能够再次通过文字为我们所知。诗人张姐的形象十分矛盾,她写的诗确实谈不上好,她在领导面前的做派也不讨人喜欢,一副谄媚的姿态,但又显得极为单纯,因为她没说假话,她对自己是真诚的。反倒其他人,丑态尽显。最令我惋惜的是张清宇,家庭的不健康,以及应试教育,使得一个潜在的文学天才退学,也不知他后来怎么样了。我很感动邓老师没有刻意在此谈论教育的现状,不用他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是我也想跟着那帮高一的孩子们大喊:邓老师,别怕他们!

2018.11.10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十三篇

青年作家邓安庆在作品《分床》中提到,身边的父辈毫无疑问地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是绝对的家庭核心,他们很有可能轻视另一半,认为带孩子做家务是女人分内的事情。这让我联想到女性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不是也困在了“分内的事情”这几个字上面?可惜的是,“分内的事情”只有母亲和妻子的份儿,很多人忘记了“应该”带孩子的母亲和“应该”做家务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些独立的个体,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分内的事情”去做,比如自我发展和自我表达。可惜的是,太多太多的女性,在多年的家庭生活中,被模糊到只剩下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大家忘了再去关心一下,她们作为她们,还有没有什么诉求。

同一篇作品里,邓安庆也提到,他的父亲脾气很好,在家庭暴力盛行的乡村,从不动手打人,凡事也能和母亲有商有量,但是父亲也从不体贴母亲,让他很是心疼母亲。母亲控诉父亲“从来看不到他人的付出”,这些付出包括:母亲监督放学的孙辈写作业,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在家里盖新房的时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等等。而这些付出已经被认为是分内的事情了,如果一切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看不见就不再奇怪了。

这里有一个悖论:对母亲的赞美从没停歇,不断的赞美不断地强化“母亲“这个身份,在所有的称赞都给了“母亲”这个身份之后,亿万在自己的家庭中操持忙碌的母亲,她们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其对家庭的贡献反而常常被忽视掉,因为她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我们所赞美的母亲“应该”做的吗?如果是“应该”做的,如果是“分内”的事情,多少人又能看得到,多少人又能真正有心地去赞美呢?

家庭生活,到头来只是不断强化母亲和妻子的身份,令女性的个体身份越来越模糊。家里面只剩下看得见的母亲和妻子,看不见的“贡献”,同样看不见的还有承担母亲和妻子这两个角色的个人。邓安庆还在《分床》中提到母亲在婚姻生活中所受到的委屈,这些委屈,比如:母亲拉车,父亲坐车,母亲回家还继续做家务而父亲则出去玩了;父亲爱玩,有时打牌到半夜才归家,母亲无计可施;年迈的父亲脾气日渐暴躁,母亲讲两句话他就不耐烦;哥哥已经安排好以后的生活,母亲要离开家乡去陌生的城市帮他带孩子等等。即便有诸多委屈,这些活母亲一点也没有少做,因为这是她“理所应当”做的事情。可是母亲剔除母亲这个身份之后,有没有人意识到,去问问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她到底愿不愿拉车之后片刻休息都不得就继续做家务呢?她到底愿不愿离开一辈子没有离开的家乡去帮儿子带孙子呢?没有家庭暴力的婚姻生活就是她全部的诉求吗?

我总觉得父亲和母亲关系的变化,是母亲主动选择如此的。她终于有了自己的一间房间,关上房门,父亲的鼾声、侄子们的打闹声,哥嫂的争执,都可以隔绝在外,她可以睡一个踏踏实实的觉。这是她在长达四十年的婚姻生活之后,才得以实现的梦。父亲的房间有沙发,有衣柜,有电视,有各种各样的零食;母亲的房间,可谓寒素,一张床,是我们家最老的,可能有五十年的历史了,除此之外就是各种箱子和纸盒子,装着家里的年货、衣服和各种暂时用不上的物件。她完全可以把房间收拾得跟以前得厢房一样,但看样子她已经知足,毕竟这是她自己的房间。

----邓安庆《分床》

大概从来没有人问过吧。所幸她有一位以情感细腻著称的作家儿子,他看到了母亲婚姻生活四十年,操持家庭,养育儿孙的辛苦,这辛苦之后母亲想要一点点独立的空间,只要是独立的,一点点就足够。过去四十年,母亲都是以母亲这样的身份在家里活动,这个独立空间下,母亲大概又有机会做回她自己。在中国,应该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母亲吧。在中国,有没有许许多多邓安庆这样的儿子或者丈夫呢?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十四篇

如果说喜欢邓安庆的文笔,倒毋宁说,喜欢他笔下的世界。

记得有一次在旧书网上淘书,那家店的店主留言说,晚点寄给你,回家收麦子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短的留言,却让我觉得——莫名诗意。读邓安庆的书,也有同感——莫名诗意。他的笔下是湖北好几个垸里的故事,虽有缺憾,有孤独,有唏嘘,但更多的是善意、温和以及追忆。

【他的故事,每一个人的人生】

在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读完了整本书。读到一些句子,就合上书,发一会呆。

那些故事里的人,从来没有完美不完美,他们是会实实在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或曾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在邓安庆的笔下,他们自然而然地生长出一种美好。

读《跳蚤》,多么希望这小小少年的人生,不至于因为那些庞大到他不足以抵抗的外力,一路倾泻下去。

读《分床》,读到那一段父母因为盖房子谁的功劳问题的拌嘴,不禁失笑,多么精确的生活场景的描写,而且完全是一道会永恒无解的辩题,我也常常因此感到无力。。

读《寄宿》,真的明白“姨娘对我很好”,是真的很好,也真的明白那种寄宿的“不适感”是多么让人不舒服。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的关系,我只是去阿姨家吃过一段时间的中饭,因为和表弟喜欢同一个菜西红柿炒蛋,每一次上这道菜时,都不敢尽情地去吃,因为那是其他人也喜欢的,只能克制自己。

读《天边一星子》,透过文字,可以感受得到作者偶尔流露的心痛。这篇在写灿,好像也在写人生。或许,只有回望一个人的时间足够长,那些曾经好似无意义却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才被无限放大,对人生才有了更多的了悟。那一句“车子开动了,过了一会儿我回头看,他还站在那里,没有动一下。”,一句话下似乎涌动着千言万语。P.S 此篇另一个记忆点,青椒炒豆豉,读完这篇,也很想做一下这道菜呢。

读《北京阿姨》,就好像看到一个陌生人的轮廓,虽不清晰,但这个故事,却可以触碰很多同在大城生活的人。只是也不免想,即便是大城,做这样人生选择的意义。P.S 读到这篇,对于邓安庆同学炫耀厨艺已经基本可以断定,透过北京阿姨的话,又好几次表扬自己做饭好吃,是想上美食综艺么。。

读《戏子老师》,真是欢乐的很,就好像也是坐在那个班级里的一个学生,跟着情节笑闹着。后来,再出现在学校里的陆老师虽然是有些尴尬,但怎么不免觉得他更有烟火气了呢。。

读《鬼城诗人》,感叹作者怎么这么精确地写出一次次此起彼伏的尴尬,同时也兼顾了王姐这个人物的复杂性。读完这个故事,找出《鸿雁》单曲循环。

读《迷路火光》,这本书压箱底的文章,不知道这篇文章是否是作者在这本书里最喜欢的故事,但这段短暂的作为老师的经历,想必非常珍贵。这是这本书里读得最心痛、着急的一个故事,看到后来,和学生们告别那段,泪目。有时,告别就是这样,看起来没什么,也回归到往日的琐事中,但告别在心里,每每想起,才发现,仍然萦绕不去。真希望,张清宇可以读到这个故事。

【那一类作家】

第一次读邓安庆,是《望花》,然后又购入一本《山中的糖果》,真是喜欢这本。而后又陆续读完了他的一些其他作品。

这本《天边一星子》,作者说题目出自沈从文的《湘行书简》。回想起来,邓安庆的文章和沈从文的文章感觉上确有相似之处,文字琐屑,却又温暖、赤诚以及隽永。想起以前读沈从文的书,完全会忘记时间,他的文字好像只是轻轻地罗列在一起,行文也似乎兴之所至,细看却都是绵密的编织。是否每一个作家的内心都是一场大型话剧的排练现场,一场戏编织进生活海量的细节。

读邓安庆的书,还有一种感受,就是很流畅。这让我想起,学生时代喜欢的另一位作家聂华苓,她的文字真是极流畅的,可惜的是作品不多。写到这,蓦然想起,聂华苓也是湖北人呢。

【已成为公司内湖北话推广人】

想必,作者并不会料到自己的书还有这个功能吧,请湖北省政府颁奖给他。 每天因为谁才是老米壳和对桌同事争论不休。 一个人:你来的比较久,你才是老米壳 另一个人:你年纪比较大,你才是老米壳

(哈哈。。) 读完《天边一星子》,为表弟下了个单,《山中的糖果》以及《天边一星子》,他在读大学,希望,他也可以成长为一个温和、善良、怀有恻悯之心,以及内心丰盈的人。

天边一星子读后感第十五篇

我认识的那个作家邓安庆出新书了。

还是跟他之前几本书一样,先有了书名:《天边一星子》,才有了这本书。书名出自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信:“天边一星子, 极感动。” 书中除了一篇简短的自序, 就是八篇短篇。每一篇都是一个饱满感动故事,有故乡的少年(《跳蚤》)和疏离的亲人(《分床》、 《寄宿》、 《天边一星子》), 也有租房时“舍友”的母亲(《北京阿姨》)和学生时代的老师(《戏子老师》),还有工作中遇到的“诗人”(《鬼城诗人》)和实习时候的学生(《迷路火光》)。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邓老师近来频繁出现在我的朋友圈,以至于一个大学同学在其中一条下评论:这个安庆是男人还是女人啊?感觉你好喜欢ta,像个迷弟一样!我的天啊,感觉你恋爱了!虽然不知道恋爱是啥滋味,但是是真的喜欢邓老师的作品。很多人问过我:你为什么喜欢邓安庆?每次我都回答到:“我跟他很像!” 这本《天边一星子》也不例外,几乎每一篇都能读到跟作者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如何形容这种特别的感觉呢,就像是有一把不是特别锋利的刀。一刀划在心口,心脏没有完全被切开,马上又顺着之前的刀口又来了一刀。对,就是这种又刺激又痛的感觉。

《跳蚤》描写的是邻居家的“半留守儿童”姚超短暂一生。“跳蚤”在经历亲妈和后妈相继离开亲爸离世后,自己也在打斗中与世长辞。读完不胜唏嘘,惨!真的是惨!读完我停下来陷入长久的回忆,自己初中时有个同学经历了“校园霸王”们的长期霸凌,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分床》写的是邓老师的父母分床睡的事情。每次读到邓老师写他父母的文章,总有一种浓稠感涌上心头。他这样写母亲:各种细微的问题,贴合着你的生活,吃喝穿住,都一一问到了,这就是母亲。母亲在,家就在。他这样写父亲:我一直觉得父亲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他自我的一面始终都在。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只是说,他没法体贴,这个需要耐心和细心,他做不到。当我意识到这像极了我对自己父母的态度时,才明白那种浓稠感的由来。反观邓老师的成长历程,总是在“被迫”成长的他经历了太多的无奈和无能为力。也正是由于这种无奈和无能为力才成就了今天我所认识的邓安庆。

《寄宿》写的是邓老师上初中寄宿在姨娘家的那段经历。邓老师笔下的自己所呈现出来的孤独感还是能感同身受的。“笨拙敏感,脱离在外,无能为力,没有出息。”邓老师从小就活得小心翼翼,读完总觉得心疼。

《天边一星子》讲得则是邓老师与表弟灿的成长故事。从无话不说到渐行渐远再到长大成人后经历的种种。好像每个人生命里都会有这样一个朋友。曾经亲密无间无话不说,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沟通越来越少几愈形同陌路。但是时间到了总还是会回到当初,兜兜转转,原来你还在这里。

《北京阿姨》、《戏子老师》和《鬼城诗人》写的是三个不同的女性。退休后去北京与女儿小文同住出租屋的阿姨,被在学校教书的丈夫“弄”去学校教书的陆春枝和工作中遇到喜欢诗歌的王姐。邓老师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个事件都保持着习惯性且异常敏锐的观察,进而用他自己的文字再次还原之前观察到的场景,立体且形象。

最后一篇《迷路火光》写的是邓老师大学没毕业去一个学校实习的经历。这一篇感触也颇深。之前有家长很直截了当地问我:“你每年接这么多学生,你会差别对待学生吗?” 迫于家长的“民意”且不想破了他们的期许,我回答道:“不会差别对待学生,我们都是实实在在做事情的。” 但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怎么可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呢?人是有感情的,事实上有很多学生确实是值得我给予他们更多关注。”所以我很能理解邓老师对学生张清宇的那种微妙的情感。能遇到有共同话题的人已实属难得,难道不应该给这样的人多点关爱吗?

很久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读完一本书,合上《天边一星子》自己快笑成“傻逼”。无论是故事载体,还是写作本身,安庆还是那个安庆。只不过这一次,邓老师更加成熟,以一个更加冷静的“局外人”淡定从容地去书写他笔下的自己和那些可爱的人们。

我总觉得还是要书写,还是要有一个人来记录这“操蛋”的生活。邓老师一直在书写,从《纸上王国》到《柔软的距离》, 从《山中的糖果》到《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从《望花》到《天边一星子》。邓老师,一直写下去吧!

我认识了一个作家叫邓安庆,我喜欢这样的作家!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