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到了一个经典的语录,即不与自己对抗,就会变得更强大。这句话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我们应该将精力集中在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上,而不是与他人相互竞争。通过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并专注于自身的目标和价值观,我们可以实现真正的成长和力量的提升。这篇文章鼓励读者放下对抗心态,与自己和谐相处,以实现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经典语录第1部分
●我们在情感上对伤痛的反抗越强烈,由烦扰,自责和内疚所带来的痛苦也就越强烈,很多时候伤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于伤痛的过度反应。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
●只有把自己放倒在地,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我就是这样,但我完完全全接受了自己对演讲都恐惧,彻底把自己放倒在地之后,我终于发现自己对演讲不再恐惧了。
●学会在痛苦的迷雾之中保持镇静,我们可以任由快乐自由来去,这就是安宁。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
●就像经典的实验表明,意志反而能够让思维更加观注,在试图要压制的事物上,这两项研究证明,与自己对抗长长以失败告终。其实某些心理障碍也是由类似的过程引起的,例如创伤后应急障碍,抑郁症以及强迫症。我们极力想要赶走的想法,会重新回来,并在脑海中萦绕不散
●自我同情,就是敞开自己的心灵,清醒地去接受自己所遭遇的痛苦,并对自己是以理解和关怀。
●我们与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关系,而不是直接反抗,清除了那些负面和情感,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我们对于自己的负面感受没有逃避,没有纠结,没有对抗,更多的是接受,同情和心灵的觉醒
●对于当众讲话产生的焦虑,唯一持续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让焦虑随便来吧,我们必须中止屏蔽焦虑的打算,学会并且愿意一边颤抖着一边讲话。
●身体因快乐而结合,心灵因痛苦而靠近。
●他们对自己不满,不能容忍自己内心产生的负面感情焦虑,恐惧,失败和羞愧,拼命要战胜他们,结果他们越是奋力反抗,自己就陷越深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试图加快这个过程并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我们在试图赶走伤痛,而不是在培养接受能力
●在书中,我所谓的“接受”指的是,有意识地去体验我们的感觉,情绪和想法,时时刻刻,原原本本。
●人们常常遭受到两支箭的攻击,第一支箭是伤痛,第二支箭是伤痛产生的抗拒,第一支箭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自己射向自己的第二支箭。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
●一旦某种想法在我们的脑海中扎根,每次我们试图不要去想的时候,他都会被刻得更深,就像那个著名的思维实验:“努力不要去想粉色的大象特别巨大,而且特别粉红的那种。”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在老虎的威胁下,我们既不战斗,也不逃避就会丧命黄泉,但是内心的负面情感却不是老虎,你永远无法战胜的它,也永远无法逃避,只能与之和平共处,就像失眠一样,你越想控制自己,自己就越不受控制,与失眠对抗,你注定会彻夜不眠。
●所以随着我们对痛苦的抗拒一点点减弱,痛苦也就一点点被接受,我们便一步步出苦海。
经典语录第2部分
●获得别人的同情,我们会显得弱小,获得自我同情,我们就会变得强大。
●为了获得幸福,我们必须能够接纳不幸。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人体在面临危险时,一般会通过战斗,逃跑或者静息(在适当的位置保持静止不动)来实现自我保护。但是当我们遇到情绪上的挑战时,这些反应就变成了可怕的三件套,自我苛责,自我隔离,自我沉迷
●我们的神经系统会迅速适应任何熟悉的事物,一旦你得到了一辆漂亮的新车,你能欢喜多久就又开始思量着更新你的新房子,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彩票中奖者最终并不会比没中的人更快乐,而截瘫患者通常能够变得像双腿健全的人一样满足。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
●学会怎样与痛苦相处,对于实现快乐至关重要。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
●在米歇尔心里始终就这一个顽固的小人,她在说:"我一定要努力,为减轻焦虑而练习接受自己。"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接受。真正的接受,意味着接纳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任何事情,时时刻刻,原原本本。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再一次冥想进修中,老师邀请学生们去接触他们的痛苦,布伦达听见自己内心有一个声音在说我不要这样!然后老师说到,如果你不能完全的去体验这些痛苦的时刻,那么你很有可能也无法体验到生命中最好的时刻,在那一刻,布伦达意识到他一直以来都在抓着痛苦不放:也许我已经不需要再这样下去了。
●(书中引用)
苦难本身并不可怕,由苦难而生的怨恨才是真正的痛苦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