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读后感100字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18 14:00:34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0-18 14:00:34   小编: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是一本描绘摇滚音乐历史的书籍,以齐柏林飞艇乐队为主线,介绍了他们的成名经历、音乐风格以及对后世音乐的影响。通过对这支传奇乐队的深入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摇滚音乐的魅力和历史意义。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读后感(篇一)

我要被罗普兰可爱死了。不论是年轻时的光芒四射,还是在步入暮年时的温和宽厚,都像他永不褪色的金色长发一样具备着耀眼的魅力。但最棒的还是他对“兄弟”叶吉米老师爱意十足的的凝视,对JPJ的坦率真诚的赞誉与对永远的伙伴Bonzo深沉而感人的怀念。四个人命中注定的化学反应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齐柏林飞艇。

“Plant瘫坐在沙发上,和往常一样袒露着胸部。一头金色的头发披散着,嘴里喝着果汁饮品,期间还不停地用纸巾揩鼻涕。”这样的描写简直过于美好,加之书中穿插着的大量生动的照片,简直可以作为一本迷妹养成手册了。照片上满是他调皮而又自信满满的笑容,以及在舞台上毫不掩饰的天性释放,时时刻刻的紧身裤总让下半身格外令人瞩目,瞩目到仿佛能听到来自现场迷妹的尖叫声。除却外表,主唱大人狮子座的个性又实得人心,外露的情感在饱满而丰富的声音中倾泻而出,在旋律搭建起的宏大中增添了更撩拨心神的东西。有充满野性力量的令人着迷的雄性的声音,也能听到失去心爱的孩子的痛苦,或者是车祸后的阴沉与压抑。

虽然对鲨鱼事件,大丹事件都有所耳闻,但谢天谢地本书并不包含对这些愚蠢的陈词滥调的反复讨论,而是充满了专业态度,展示了真实而完整的齐柏林飞艇,无节制的挥霍,暴力,性与毒品可不是Zep的全部,那或许是才华过度燃烧而带来的副作用,而更精彩的故事则来自于于才华本身,四个人对音乐的毫无保留令人动容。

四人之中Bonzo和JPJ的段落确实少了点。尤其是JPJ这位低调的天使,Robert&Page这种组合听来就让人心痛,好在我JPJ宽容大度友善可亲,还有着无可替代的一流的技术,最后除了永远令人怀念以及痛心的Bonzo其他三人也算功成名就团员美满了。

摩羯座可从来都是一言难尽的,相比于罗普兰的热情似火,长着一张和蔼可亲脸的叶老师可总是容易伤人的那个。但不管怎么说叶吉米是Zep的精神领袖,是起点是过程也是终点,是拿起吉他就可以让人尖叫的存在。走出毒品的阴影也真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最后想说的是,不论是多么新的时代,看到他们旧的身影都是件美妙的事情。祝我热爱的飞艇们长命百岁老当益壮。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是注定无法在平静中读完的。因为你不可能不为这群年轻人最光辉的岁月而欢呼,也不可能不为他们最后的分崩离析而感慨。

或许当Jimmy最初因为那句玩笑而定下乐队名字的时候,命运就已经注定,他们会腾空而上享受无法计量的膜拜,最终也以一种悲壮而又略显俗套的方式潦草收场。

几十年的传奇一口气读下来,即便是作为一名观众,也会恍惚许久,更何况是局中人呢。成为摇滚巨星,被卷入浪荡颓废的生活中去,他们不可避免地被这种荒谬的境地吞噬。

Jimmy陷入毒品的泥沼中,Bonzo因为自我怀疑而酗酒直到意外死亡,Percy遭遇一连串个人悲剧后迷途知返回归田园,似乎只有JPJ显得既低调又正常,但由他主导的专辑却被评论界贬得一塌糊涂……

无论是评论家还是乐迷都在惋惜,假如Bonzo没有死,假如Jimmy没有迷失,Led Zeppelin又会将摇滚引向何处。

但无论如何,属于他们的时代早晚会落幕,读到新浪潮音乐涌起时,Led Zeppelin是最先被批判和奚落的那一批,真的难免心酸......

还好,在经历一系列的苦痛之后,这几个老家伙还是稳稳地落在了地面。无论什么时候,出于自始至终没有改变的对音乐的爱,他们总会继续下去,总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而岁月流转至今日,Led Zeppelin的音乐以后有着无可替代的魅力,并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麦迪逊广场上那几个年轻人肆意挥洒的英姿也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书实在是有太多戳人的地方了,每一页的内容都值得一读(虽然有些地方对我这个没什么音乐知识的读者来说读起来实在很困难)。读完后你会更清晰地认识到,这只史上最棒的乐队(至少在我这里),四个人中的每一个都同等重要,离开了任何一个都不可以!!!

还有Plant,他后期在采访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剖析太令人动容了,没有人读完后不会更爱他。

至于Jimbert的恩怨情仇(大误)就更耐品了。不知道吉米页和罗普兰在多年之后是不是还会怀念两个人靠在一起在火堆旁写歌的日子。

而我这个可怜的读者呢,自以为目睹了他们的故事,跟着见证了历史,实际上他们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只是个自以为是的狂热分子罢了。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读后感(篇三)

英国权威经典摇滚杂志品牌Uncut《经典摇滚音乐指南》中文版特辑由乐童音乐和未读联合出品,首次引入中国,补充了中国摇滚文化体系的部分空白。时四年,乐童音乐CEO马客辗转联系Uncut出版社,经过漫长的沟通、协议、协商,直到2015年底,终于确定由乐童音乐与未读联手将《经典摇滚音乐指南》引入中国。目前全系列首部特辑《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已隆重上市。就像齐柏林飞艇乐队经典代表作《STAIRWAY TO HEAVEN》,经典摇滚音乐本身,也是一架通往另一世界的阶梯和桥梁。当人生的大门被经典摇滚乐打开,谁说我们不能改变一个世界呢!

英国Uncut是一个极具英伦气质和纯正英国血统的摇滚杂志品牌,距今已有近二十年发行史。自2003年起,Uncut推出《经典摇滚音乐指南》特刊,每期专门报道一位音乐人或乐队,如平克•弗洛伊德、大卫•鲍伊、披头士等,收录其全部专辑深度乐评和权威杂志访谈实录,是全世界摇滚乐迷必备收藏之作。

齐柏林飞艇乐队成立于1968年,这支乐队在硬摇滚和重金属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鼻祖地位,作为一只经典的老牌乐队,国内的金属、摇滚乐队如唐朝、超载等无不受他们的影响,国内优秀的吉他手几乎都视Jimmy Page为大神。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精彩亮相至今为人称道。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详尽地解读了齐柏林飞艇的每张专辑,同时囊括大量来自NME、Melody Maker的历史性资料,记录了乐队从20世纪60年代的辉煌时期到1980年解散的音乐历程。而Plant和Page的单飞生涯同样有相当详尽的报道。对于所有对伟大音乐感兴趣的人,这是一本必有的佳作。

这是一次逆流而上,探索纸质杂志的多种可能。

在Uncut原版杂志史料详细权威,图片精博的基础上,《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中文版翻译由著名翻译人董楠、经雷做终审,未读经过精心设计制作,保证印刷和装桢质量,乐童视觉总监青年艺术家詹盼设计限量周边套装。在这个纸质书式微的年代,出版纸质图书是一个逆潮流的决定。但正如这些音乐永不过时,经典的内容也将逆流而上,永远不乏追随者。

第一季四本《经典摇滚音乐指南》也将陆续上市,齐柏林飞艇、平克•弗洛伊德、大卫•鲍伊、鲍勃•迪伦四位摇滚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人即将以最权威经典的原貌,图文并现地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对于这样一本权威经典的西方摇滚乐经典杂志,面对垂直领域受众,出品方乐童音乐和未读将联合多方资源,将《经典摇滚音乐指南》的高品质内容,以众筹,分享等互联网模式开始,进行多元化的分享传播,并在线上线下共同策划展览、沙龙、视听赏析、致敬演出等一系列活动,的为中国读者和经典摇滚乐迷呈现一本杂志书的多种可能。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读后感(篇四)

一个玩音乐的无名小子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摇滚明星? 但凡是听摇滚乐的乐迷,我想不会有人不曾听过这首stairway to heaven,也不会有人没有听过齐柏林飞艇这个名字。那么将他们称为摇滚明星,也一定不会有人反对。

这本融合了乐评和旧时访谈的书,将一个盛极一时的摇滚乐队相当全面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从第一张专辑的发布到经典曲目的诞生,关于一群热爱音乐富有才华的无名小子如何成长为一个时代的摇滚巨星,从这本书中或许可以瞥见一二。 首先,要有天赋。在Jimmy page和john bonham的访谈中,他们都提到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Jimmy没有学过吉他,bonham也没有学过鼓,是在成为专业录音室吉他手的那几年里让jimmy从一个不识谱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个专业的乐手和制作人。 还要有独树一帜的舞台风格。在齐柏林飞艇之前,天才的吉他手jimmy page就有过相当引人注目的演出方式——用小提琴弓来弹奏吉他,虽然他在书里的采访中说,这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确实会产生一种新奇的吉他弹奏效果。当然还有主唱plant独特的嗓音和丰富的舞台肢体动作以及他们招摇的打扮——及肩的长发以及绣着龙纹的喇叭裤。 在成为好的音乐人前,先成为好的乐迷。早期的采访里,jimmy、plant提到很多他们喜欢的音乐和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影响的音乐人,(具体名字我了解的也不多就不一一找到打出来了)。对于像fleetwood mac和披头士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plant很喜欢布鲁斯风格的fleetwood mac,他说第一次听到时觉得这就是他想加入的那种纯粹的布鲁斯乐队,他承认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对披头士的音乐不感兴趣,直到strawberry fields;jimmy说了自己对同代音乐人的看法,他觉得eric clapton是第一个真正领悟了布鲁斯传统的吉他手,他说pink Floyd“他们的作品听起来新颖而美妙”,他也承认他们更前卫。 摇滚明星赚钱很多。而且似乎在美国比在英国赚钱更多,这也是jimmy提到为什么乐队早期在美国发展的原因之一。他们在巡演过程中租了自己的私人飞机,他们买豪宅跑车,bonham提到自己买过的第一辆劳斯莱斯第一回开出去就被砸了,但他的挣钱能力可以让他买更多的车。

摇滚明星也不是随随便便成功。乐队录制第6张专辑前,plant及他的家人遭遇严重的车祸,这张专辑里的歌是他坐在轮椅上录制的,甚至据说在录制专辑里第一首歌时从轮椅上摔了下来。在乐队录完音其他成员离开之后,作为制作人的jimmy仍然要继续完成专辑的混音工作,他和录音师开始了“连续3天每天20小时无休止的工作,为这张专辑完成混音,他们常常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 酒精、毒品、性放纵,没有哪一个摇滚明星乐队可以绕开这些话题,飞艇当然也不例外。但在这样的放纵与混乱之中,对于音乐本身的热爱、认真和追求一直都在。乐队成立9年后的77年,plant在采访中充满热情地讲述自己重返舞台的兴奋,聆听不同音乐和乐队的感悟以及对时下兴起的朋克浪潮的看法,采访plant的记者说,“他对音乐的热爱却让我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这也挽回了乐队有些让人害怕的形象。” 飞艇的降落仍以一种符合摇滚明星的方式——bonham在page位于伯克郡的家中饮酒过量,吸入自己的呕吐物后一命呜呼。这支从来都是由page、plant、Jones、bonham四人组成的乐队在鼓手逝世两个月后宣告解散。 至此飞艇着陆,属于一个时代的辉煌与故事就此告一段落。 乐队成立30周年的时候,page和jimmy又聚到了一起。对于像齐柏林飞艇这样的乐队,很难想象将他们与类似“平和友善”这样的形容词联系起来,但在98年的访谈里,采访的杂志记者自然地用上了这样的描述。因为他们老了吗,也许吧,49岁已经当上外公的plant谈及77年的丧子之痛,他说“当你遭遇如此真实而猝不及防的个人悲剧时,你才会发现自己挽回不了任何已经失去的东西。你必须意识到除了在舞台上跳来跳去扭扭屁股之外,生命里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却未曾消减,和年轻时一样,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欣赏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音乐,从密西西比到北非,从中东到巴西,从布鲁斯到世界音乐……54岁的page说“对我来说,音乐是一种福分。”——书读到这里,终于忍不住泪目。 我们的摇滚明星,外貌和灵魂都将老去,唯有音乐将永远年轻。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读后感(篇五)

by/郭小寒

1

作为一支最伟大的乐队,齐柏林飞艇乐队从1968年成立至今,开创过无数的历史第一,获得过巨大的成功,齐柏林飞艇乐队创造了60年代布鲁斯摇滚乐的历史,开创出重金属音乐的先河,并不断在更深的音乐领域探索,创作出版了10张专辑,他们的专辑总会登上排行榜的首位,创造百万销量,他们最早去美国巡演并大获成功,他们2007年在O2的复出演唱会卖出一百万张票,至今无人能超越,而乐队灵魂人物Jimmy Page和Robert Plant并至今活跃在舞台之上,他们比滚石乐队阵势更大,比任何人都吵闹,也比历史上记载过的任何昏聩帝王都更加放荡。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这个时代也许不再有更多场合和情景去谈论和聆听这样一支传奇乐队,对于当下都市年轻人来说,无论布鲁斯还是重金属感觉都是上个世纪的老东西,但别忘了,

老恐龙们至今还在台上跳舞,它们创造的历史和传递的摇滚乐精神,成为永远的启示,正像主唱Robert Plant所说:“咆哮永无止息,至死才能方休”。

2“当传奇已经成为事实,我们就去发表传奇。”作为英国经典老牌的音乐杂志,Uncut和乐队一起共同成长,同期纪录收集了齐柏林飞艇乐队从创立到如今所有的唱片、演出、采访、乐评、收藏单目等等,以客观全面的历史资料和当年第一手的采访评述,去展现一个乐队的完整的发展兴衰。透过这本书,我们亦可以看到一个时代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个人的命运被裹挟着,像彩色热气球一样升空然后降落,乐队诸人从默默无闻的乡村小子,到站在几十万人舞台上的摇滚巨星无非只是匆匆十年光阴,但当一个人在最功成名就事业最辉煌的时刻,亦可能是这星球上最孤独的旅者,或独自承担病痛和亲人的离去的痛苦,人生境遇无可言说,唯有作品被留存下来,

3在当下,中国引入Uncut《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中文版,能带给我们什么?对于那些痴迷于经典摇滚乐的乐迷来说,可以有一个机会说:“我最近在重听齐柏林飞艇乐队,而不是我在听xxx,”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都会因为一本书,一张唱片而跳跃了正常的时间轴,世界另一扇门被打开,继而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他成熟之后,再去重温这些经典的音乐和它的创作者详尽的传奇故事,可能会体会到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

那些经典音乐就放在那,如今随便打开一个音乐播放器, 你可以从齐柏林飞艇乐队的经典曲目中重新触摸那个时代,比如从《whole lotta love》感受20世纪都市的癫狂之音,从《stairway to heaven》中感受他们对这个世界庄严的吟游隐喻,从《kashmir》中感受大时代在轰鸣前行中的哀叹,这些经典音乐在一定的历史进程中可能被尘封了,但它们一旦有机会被重新打开一定会再一次给你的内心打下坚实的印记,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并保存了历史,并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藏。

更多信息

4在随着独立音乐人的兴起和新媒体的传播,我们相关的产业某些层面却出现了明显的匮乏:一个是专业的乐评体系的缺失,一个是详实客观的媒体采访和优秀的非虚构类写作的匮乏。《经典摇滚音乐指南》这本书,可以明显看到,乐评和采访的体系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每个时代,乐评人针对齐柏林飞艇乐队的新唱片、演出、电影的评价都客观,准确,甚至一针见血。那些乐评人可以很好的谈论音乐本身,从编曲结构到吉他运用到音乐里面的社会意识,全部都能准确地描述和捕捉。而那些nme老牌杂志记者的采访,无论是老家伙是媒体新人,都能熟悉采访对象的所有音乐作品,并不断在新的问题层面展开深入的交流和对话,记录下一个完整的人格和他所处在的时代,并不甚张扬地留下自己的写作风格。

作为一名音乐记者,最理想状态下的工作状态,无非是能去见证采访一个伟大的音乐人,去它们隐居的小镇了解他们的生活,在巡演巴士的后座于他们经历所有的风雨,在万人舞台的旁侧纪录他们的张狂与汗水。在《经典摇滚音乐指南》中,这一种新闻理想的可能在30年前被实现了。《经典摇滚音乐指南》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并且展示了于阅读量和kpi 的之外,还有一种标准、体系和审美可以被重新提及。

5翻译、编辑、出版这套《经典摇滚音乐指南》亦是一种修行。在书的出版过程中遇到很大的一个问题是翻译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比预定的出版日期延迟了数月,已经很少有年轻人可以胜任长达十几万字的摇滚乐专业翻译工作,更别说其中专业的术语、桥段和背后的文化,而老一辈译者却因为,而不得不从事额外的工作来维持日常生活,所以在精力上无法全情投入。如今能认真做一本书,甚至看一本书有多难,已经无法用时间来衡量。

6引用卡尔维的《为什么读经典》的理论,作为结尾:“一部经典作品把现在的噪音调校成一种背景轻音,一部经典作品也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之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祝我们还能听到,这个时代的噪音。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读后感(篇六)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国际歌》真的很有摇滚范儿啊。)

关于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这支乐队,从他们爆火之后各种传言就没断过,无论是通过黑魔法献祭灵魂取得音乐天赋,还是和baby groupies的二三往事,都让人对这支乐队有着一探究竟的欲望,而乐队成员一直很少接受采访,数年间都保持着神秘感,这本书为我们掀开了他们身上的一层薄纱。

此书在一开始就坦诚地聊到了困扰乐队多年的“抄袭”话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指出了乐队的一些备受争议的行为,这些章节让我对此书好感倍增,如果一本杂志回避了一切会引起争议的话题,那就太无趣了。我对乐队成员的私人生活没什么兴趣,他们私底下对音乐的态度和认知才是我想要了解的。当年的记者对不那么优秀的一两张专辑也是非常苛刻,有的采访报道字里行间都是不屑,真的很可怕了,这届观众这么严格的吗。当然,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人人称道的代表作Stairway to Heaven我听了好多遍依然不那么喜欢,乐评人讨厌的歌里面却有好些我极其喜欢的,比如,当年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只给一颗星的两首歌,CODA中的Bonzo's Montreux,In Through the Out Door中的Hot Dog,我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单曲循环,Hot Dog多有趣啊。旋律清新愉快,就像躺在夏日的草地上听鸟儿唱歌。还有评价很低的传记电影《The Song Remains the Same》(电影里的Plant颜值爆表,是白马王子本王子了,喜欢他的歌迷请千万不要错过)我就非常喜欢,无论是神神叨叨的但毫无联系的几个小故事啦,还是水平高超的现场演奏录像都让我非常着迷。

1985年,乐队暂时重组在美国费城参加了LIVE AID慈善演唱会。这场演唱会的录像在B站可以看到(av15566187),真的是,一言难尽,大家在弹幕争相嘲笑。技艺的精进需要不断磨练,一旦懈怠,就连天才也难以保持状态。汗水和灵感铸就了Led Zeppelin这艘巨艇,书中将会详细报道他们的创作历程和人生感悟,还展示了不少修复过的高清照片,十分值得收藏了。

读完这本书,罗伯特·安东尼·普兰特(Robert Anthony Plant)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有了巨大改观,让我刮目相看,之前只是觉得他容貌俊美,声音华丽如女妖,擅长写和唱“mama”“baby”等歌词,是个一头金发像太阳一样耀眼的花瓶,和现在的吸引年轻小女孩的流量明星没什么区别。但是在本书七十年代的采访中,二十出头的Plant认真仔细地回忆了自己的音乐追梦之路,聊了自己对当下乐坛的看法,思考了乐队未来的路。完美容貌和巨大的成就居然没有让这个年轻人冲昏头脑,他条理清晰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其中火药味比较重的问题他也能应付。谦逊的态度和对待音乐的专业精神完爆现在的流量明星。我猜,很多人对老年Plant拒绝重组乐队这件事是有很大意见的,但是读完这些采访,对Plant的成长之路有所了解的人对此也许不会太吃惊,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是非常有想法的小伙子,就算当年约翰·博纳姆(John Bonham)没有死,也没有人能阻止他继续探索自己想要的音乐道路。

吉米·佩奇(Jimmy Page)不用我多说,十项全能,才华横溢的吉他手,黑魔法师。围绕他的种种谜团非常多,而他本人又不愿意谈论这些事情。歌曲本身,有Dazed and Confused,Stairway to Heaven等纠缠至今的抄袭事件;八卦方面,光是他和baby groupies的关系就够写一本书了,还有大量与之相关的无节制的吸/毒,纵/欲等穷奢极欲的小故事,这些夺眼球的花边新闻自然有小报记者来爆料。此书中的采访都相当克制,而Page本身接受的采访不太多,用词也非常小心精准。同时,他也是乐队解散之后,最积极想要重组的人。这里可以搭配2008年的Plant采访食用,“如果当时的Jimmy能像现在这样开朗,健康,有决心的话,我们可能还会干出一番大事业……我想他已经能面对自己的魔鬼了……如果他能把这份邀约献给多年前的自己该有多好。”

约翰·保罗·琼斯(John Paul Jones)甚至在采访中都能沦为背景板,真的太惨了太惨了。整本书中他的发言都很少,比号称几乎不接受采访的Jimmy Page还少得多,照片也不多。难道因为我们可爱的John Paul Jones不吸/毒,不酗酒,不纵/欲,只会数十年如一日地老老实实做音乐,他的新闻就没有爆点吗。当然,他对后来的专辑Page& Plant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虽然Plant他俩自己认为这并不是Led Zeppelin的续集,但是他们的突然重组依然让John Paul Jones倍感惊讶,他们居然真的就这样落下了他,俩人自己玩去了。我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也会失落很久很久。

约翰·博纳姆(John Bonham)作为Plant的青梅竹马,那个一直站在他身边,会在巡演中和怕黑的Plant睡一张床的人,乐队中唯一一个出现在Plant儿子的葬礼上安慰他的人,一直不断鼓励他探索自己的音乐道路的人。我有时候会想,如果Bonham当年没有接受Plant的邀请,他或许不会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摇滚鼓手,或许不会在重压之下酗酒成性早早离世,留给世界无尽的遗憾。“尽管一直都在斗嘴,但我身后始终传来他响亮的鼓声,我们就是两个来自中部地区的小混混而已。然而在功成名就之后,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就变得十分困难,他总是会严重地低估自己。就因为这个原因,他经常会丧失打鼓的乐趣。但即使他有时已经不再享受打鼓的快乐,他的演奏依然影响了世界上每一个鼓手。这是怎样一种境界?太疯狂了。”我反反复复读着这段话,直到眼泪流下来。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读后感(篇七)

(一)

2002年的夏天,我在石家庄的姑姑家借宿,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实习生开始了在家乡省会实习并试图找工作的生涯。

每天姑姑给我两个一块钱的硬币,我坐公交车穿越半个石庄去城市另一头的一个大院里上班,那个像国营单位的院里的水泥地都开裂了,有野草在疯长。石家庄的夏天特别炎热,新买的蓝色匡威帆布鞋一个夏天就晒成了水蓝色,狭小老旧的办公室内蚊子横行,吊扇一开全都是土,我挨过中午就走路去旁边的小卖部买瓶绿茶,隔个两三天就会中一个“再来一瓶”,所以我一直坚持着在那里没走——也许我的好运就是从那个夏天开始的吧。

我说的这个荒草丛生的国营单位大院是《通俗歌曲》杂志社,《通俗歌曲》当年的口号是“中国摇滚第一刊”,作为80后的摇滚青年,我是读着这本和其他杂志度过青春期的。这是我第一份正式的跟摇滚杂志有关、跟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是人生一扇大门真正被开启的地方。

我是在等车的报刊亭上看到那期的《通俗歌曲》封面是我很喜欢的“舌头”乐队,才照着版权页上的电话打过去的,一个好听的男中音接的电话,很正经地跟我介绍了一下杂志社状况,我听着不像骗子就过去了,后来知道这个人就是——李宏杰。我还给另外一本更狠的摇滚乐杂志《我爱摇滚乐》打过电话,电话那头吵吵嚷嚷地,旁边好像还有人叫嚣着今晚要把墙外的野猫杀掉,我怕我也被杀掉,就赶紧把电话挂了。更之前,我是托姑姑的关系,在河北省的党报党刊实习,姑妈还试图说服领导让我毕业了就留在哪混个铁饭碗,结果去了三天我就请假去逛商场,等天黑回姑妈家交差了。

在《通俗歌曲》实习的日子倒是满轻松的,刚去老李怕我不熟悉业务,让我负责编辑读者来信和乐评人的专栏,那时候大部分稿件都是以平信的形式从邮局寄来的。 我打字快,老李就叫我打到Word里,然后再校对一遍。我对那些专栏的名字如数家珍:比如杨波的叫海不扬波,孙孟晋的叫阁楼客,郝舫的叫电动方舟,颜俊的叫撒把芥末,每个人的文笔,个性、观点都非常鲜明,不看署名我都知道哪篇是谁写的,我还照着信封上的地址给他们写过信,文艺少女的那种,居然还收到过回信,嗯,打字抄字校对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觉得他们的乐评专栏不仅是摇滚乐的启蒙,甚至是我写作的启蒙,比如后来很多人说我说话写字过于刻薄的时候我脑子里会略过杨波或颜俊,很多人说我煽情和“酸”的时候,我会想起孙老师。

是的,那年我才刚满20岁~

(二)

在去《通俗歌曲》杂志社实习之前,在兰州,我大学对面的一只船北街上有个叫“非主流”的小店,那里有我见过的所有早期的摇滚杂志和打口带和牛皮纸的vcd,杨波主编的《朋克时代》一共出了四期,估计是每个朋克孤绝之心的启蒙俱乐部,《盛世摇滚》有三期,颜俊写的偏多,把摇滚乐说的比改变世界的革命家还伟大,黑色的《摇滚》是孙孟晋主编的,文字充满意向和煽情了,像念给天空和西方世界的情书,《我爱摇滚乐》更朋克和社会新闻,还有好多打杀杀阴暗面的东西, 我还是更喜欢《通俗歌曲》认真介绍国内外乐队、唱片介绍、乐评人专栏,乐队采访。就像《古代汉语》或《五四以后的中国新闻史》的老师教在课堂上教我们的学习方法,我开始记住、诵读、传播这些段落故事,然后把生活费毫不吝惜地拿出来,去买打口带。

兰州除了“非主流”还也有一些卖打口带的店,我按图索骥地找,拿着从杂志剪下来的封面图去对,买到后认真在Walkman里听完,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再看我的感受跟乐评人写的一样不一样,有点像自己给自己上自习,而且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兰州那么荒凉,大学那么无聊,我那么孤单,如果没有这样的按图索骥和沉浸其中,真不知道自己要怎么熬过来。

(三)

毕业后我想去北京看之前摇滚杂志上介绍的那些乐队演出,以及MIDI音乐节。就去北京了,跟同学挤在一起租来的房子里,坐二十几站地铁出门工作,继续保持着看《通俗歌曲》的习惯,并帮他们在北京做乐队的采访,换点额外的生活费和免费看演出的机会。我的主业是在一家主流的文化杂志《青年周刊》,加上新闻系毕业,写东西拍照片都是训练过的一板一眼的专业。那时候,我总是被笑称“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摇滚记者。”大量的看演出现场和采访也让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了解了摇滚乐在中国到底是怎样的境遇和状况。

在北京还可以看到更多的摇滚乐相关的杂志,从《通俗歌曲》出走的主编彭洪武主编的《非音乐》更文艺更好看,他介绍4AD、EELS和苏打绿、甜美号。附赠的CD里所有的歌都特别好听,靠这些附赠的CD,几乎完成了自己审美体系的筛选。《摩登天空》也出过几期杂志,主编当然是沈黎晖,他们还出过书,田原、新裤子、清醒、果味VC都是那时候知道的,而且那时也看不出来摩登天空跟其他小厂牌有啥区别,《口袋音乐》就是小崔创办的,在做这本地下杂志之前,他也是个卖打口带的,这本杂志介绍的更偏国内,李志、杜昆、青年小伙子、王磊、张浅潜都是那时候看《口袋音乐》知道的。后来《口袋音乐》出书、出唱片、做国外乐队来中国的巡演、做巡演,一直发展到现在,成为音乐产业的“奇葩”。更好看的还有那时候的《城市画报》,在豆瓣来临之前,这是文艺青年们,唯一的聚集地和相认的密码。

那大概是人生中最好的一段时光了吧,在北京,人生地不熟、所有的朋友都是摇滚乐论坛上的网友,大家每个礼拜在豪运或无名高地会面,在一场场门票不过50,人数不过百的现场演出中碰到所有未来会成为朋友或合作者的人,当时却并不相识,也不搭讪。看演出是记者式的,注重乐队本身的表现力和歌词深度,从不借此泡姑娘。然后,剩下的时间,无所顾虑,大口呼吸,一个礼拜磨一篇采访文章,然后买杂志、买CD、互相考歌、借盘,写博客、写乐评影评,把听得更多,知道更多,表达更多,当作唯一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甚至开始摸摸索索地操练起乐器,试图自己创作——时间就这样自由而不计成本地丰润和挥霍着。

2005年在第一次去上海出差,按图索骥的去大自鸣钟买到第一张“Leonard Cohen”的时候,我搂着那张CD哭了一会儿,心想等我有钱了,要买齐所有当年这些杂志和杂志上介绍过的唱片。

后来,还没来得及等我有钱呢,这个世界就有豆瓣和虾米了,世界也开始悄悄变化了。

(四)

2006年,《滚石》引进了中国出中文版,主编是郝舫老师,执行主编是李宏杰。作为西方最著名的、圣经级的摇滚乐杂志,我所有看演出的、写乐评的、翻译外国传记的、做设计的小伙伴都蜂拥着去那上班了,刚刚回国的星月,甚至是以“会计”的身份进去的,我理所当然地去问我何时可以去上班,一个月工资最高能给多少钱的时候,郝老师认真地说:“我谁都敢收,就是不敢收你,怕耽误你。”那时候,我已经是本职《青年周刊》的主笔,《青年周刊》也是团委下面的“铁饭碗”,郝老师说1不能砸了你的铁饭碗2你好好写字,好好见更多世面,日后留着你还有别的用。

我是以特约撰稿人的身份,郝老师给我讲国外《滚石》杂志的故事,让我了解什么是“纲佐”,并试着尝试这种写作方式,他还给我开书单,看一系列的垮掉派文学作品,我每个月都会收到来自《滚石中文》(五期之后改了名字叫《音乐时空》)一个万字以上的大专题要写,什么朋克30周年、中国草根研究、摇滚诗人、摇滚爸爸、北京CALLING……对中外摇滚乐乃至青年文化的深入和梳理,我都是这样专题的形式开始的,我采访一个风格或地域的所有乐队, 一个热点文化现象表面的参与者和背后的操盘者,我还帮着摇滚乐队拍时尚大片,借衣服租摄影棚,当遇到一个有意思的乐队,他们会在我的脑海里呈现4个版面,当我遇到一个没意思的乐队,他们会在我的脑海里呈现一个豆腐块。

2007年,一本泛青年文化的杂志《甲壳虫》在沈阳创刊,他们喜欢我在《青年周刊》和《滚石》(中文)的选题,也几乎是慕名而来要求我来定期写文章和专题,我一开始觉得没名气没意思又是在沈阳这种小地方,就把我们自己杂志上发表的东西,随便改改扔给他们,但文章被他们编辑后,每次都完全不同,比我原来的稿子好看很多,我开始逐渐重视起这件事来,这个杂志的主编张帆沉默寡言,但太会新闻和编辑了,他在QQ上给我详细地讲南方报系新兴的写作方式和手法,拿《南方周末》李海鹏、奶猪的文章一篇篇给我分析,比我大学时候的新闻系老师教我的那些破烂玩意儿专业多了,他早就看出来我写东西的优势和弱点,不断强调让我有自己的“风格”,一篇篇地帮我改导语,调结构,刻细节,我是在非常系统地跟他学习“非虚构类写作”,一个作者对一个好编辑简直是有精神依赖地,虽然后来《甲壳虫》杂志很快就停刊了,但我每每跟人讲:以后我得什么文学奖了,一定要把张帆列到我的感谢名单里。

2012年,最喜欢的VICE 来到中国组建团队,我生怕别人不敢砸我的铁饭碗,就先自己辞了职,然后去了VICE 中国,之前对VICE的了解,还是基于它是一本横行美国的免费朋克杂志,文章、图片和版式都是全世界最苦的。大概去了几个多月,才逐渐明白,现在的VICE是要做互联网青年文化平台,视频、节目、活动、商业,反正跟一本免费杂志没什么关系, 我这团委“铁饭碗”出来的,有点适应不了,熬了一年就打算离开了。

那段迷茫的日子,郝老师还认真地问我要不要跟他学一下打德州扑克,以后做发牌小妹还能有点额外收入。

同时期英国的《Q》也开始做中文版, 那时的我已经大部分经历在带演出,走南闯北走江湖,基本无心写大专题稿也不太听国外的新东西了,而《Q》作为一个偏资讯类的摇滚乐杂志,介绍的乐队也好单曲也好,可以有太多网站和流媒体的平台可以比中文版杂志先于几个月的知道,再看纸质杂志已经没什么新鲜劲头了。《Q》时期倒是会经常给我自己带的乐队,自己主办或参与的演出写报道和专题,有点像“软文”,那时《Q》已经是硕果仅存的唯一一本音乐杂志了,我从来没主动问过《Q》要稿费,能让我写的文章有地儿放就不错了。

(五)

回归到这篇文章的标题,从《通俗歌曲》的千字六十块钱的稿费标准,到《非音乐》和《口袋音乐》从来没提过稿费这件事,到正规的《滚石》(中文)和《Q》(中文)这样号称国际大刊,几乎所有杂志最后都拖欠作者稿费,并陆续倒闭,我这样的80后爱乐人,几乎没有不被千过稿费的。

现在回过头来,按流程分析一下:按照常规行业标准,杂志稿费流程是三个月一结算,但其实没有几家摇滚乐杂志能熬过几个三个月,在彻底宣布倒闭那一天,前面可能有几个三个月都是死撑阶段,自己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更别说给作者开稿费了。

郝老师曾戏称说:“办杂志就是要靠消耗这些歌迷的才华和热情。”其实说白了,还是经营不善的问题。摇滚乐本身就是小众之小众,甚至还被带上有色眼镜看东西,做杂志这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问在中国其实也没人深入研究。无论是《通俗歌曲》的国营大院还是《滚石》的高级写字楼。在中国,其实根本没有知道“怎样做好一本摇滚乐杂志”。而互联网那么快就来了,博客那么快被微博微信取代了,所有人都忙着社交了, 谁还有时间去写大块专注的文章呢,写给谁看呢?

倒是无心去批判这些摇滚乐杂志到底为什么会欠稿费,我也没算过这些杂志到底欠过我多少钱。我一直认为为你热爱的东西去付出,本身就比得到和计算要快乐很多。

这段与摇滚乐相伴的青春,这段生活给我开的稿费,可不是千字多少钱的标准。而是我学会了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方法,系统地训练和培养,眼界的拓宽,能量的累计,执行力的增加,人生阅历的丰富,这些都不是按千字多少钱的稿费标准给的 ,甚是就是郝老师所谓的青年人的热情和才华被消耗的那一部分,但得到的,远比稿费要多。

(六)

说回我们家马客, 刚开始创建“乐童音乐”初期,他就说要做这一套UNCUT《西方经典摇滚音乐指南》,详细看了他IPAD上的英文版,无论内容、版式还是呈现,都无不为之惊喜。这么多年做杂志的我,当然还有一颗不死的摇滚杂志心,在加上老马资深骨灰级收集癖的执着,感觉像给未来拴了一根甜甜的胡萝卜。在百子湾生熬的那段苦日子,有时候实在觉得累时候,想想咱那套牛逼的杂志还没做呢,咱可不能就这么完了。 就会再长吸一口气,继续埋头苦干下去。如今熬了两年,乐童也好一点了,再加上有“未读”这么好的合作伙伴,这套《西方经典摇滚音乐指南》特辑真的说出就要出了,无数个繁琐的流程,都会比别的工作多一份耐心和细致。

当然也收到很多质疑的声音啊,如今互联网这么发达,谁还看纸质杂志呢,况且你的内容还是从上世界70年代的“老旧“的东西。而我们恰恰觉得,正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价值观混乱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重读经典,重新看看这些西方黄金时代的摇滚乐和青年文化思潮,他们是怎么改变自己和世界的。

做摇滚杂志撰稿人的这么年,我听说过并乐衷于记录和分享无数个这样的故事:在宿舍里借到一盘磁带,在商场听到的一段背景音乐,在书店偶遇一本杂志,在电视上偶然看到的一段录影带,在茫茫人海中莫名奇妙地走来一个人,都开启了另一扇大门,重置了一段人生,摇滚乐是打开这个世界另一扇大门的钥匙,当这些经典的音乐和音乐人与你内心感受和好奇心连接,并持续系统地发生相互作用,这些都是发生宇宙即将爆炸的奇点。而你,其实有一份按图索骥的“指南“就够了,剩下地一切,就像作家何伟说的“你完全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