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哲学问题》读后感摘抄

《哲学问题》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2 12:00:29
《哲学问题》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6-22 12:00:29   小编:

《哲学问题》是一篇思想深邃的文章,作者通过对哲学的探讨,引出了人生的真谛。文章提出了许多深刻的问题,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阅读这篇文章,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哲学问题读后感(一)

把这部哲学书当哲学入门来看是错误的,顺畅地读下来还是很难,里面的很多话还是要反复咀嚼。 罗素是从身边最常见的东西谈起,以一个桌子为例,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通过不停的引证,大概从第一章到第八章,概览性的分析讨论哲学最基本的一些问题,诸如现象、实在、物质、观念和逻辑,这里我还能读懂,基本上是罗素对哲学史上的重大问题进行阐述在加入自己的思考。从第九章到第十三章,读起来就非常吃力了,罗素在原有的基本哲学问题上开始深入自己的探讨,深入对“共相”本质的思考,从柏拉图理念论,到他提出的关系来理解共相,对我来说太难,还是弄不懂他在说什么。最后十四、十五章,与前面难理解的硬核问题不同,可以感受到一位哲学家的抒情,表达对哲学的热爱与信仰。

哲学问题读后感(二)

重新思考了很多问题。比如语言的功用。期待准确地表达自己和理解世界,是个梳理自己观念的过程。

有新的启发,如果我信仰什么,为什么信?个人经验和真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颜色质地和触感都不同的桌子的存在到底以什么来确定?又或者,在所有个体的不同经验之中,什么“共相”让人们同意存在的是“桌子”?上帝是爱,但爱不是上帝。而“爱”并不能仅仅视为“上帝”的子集。

随处可见的桌子、颜色、太阳地球、莎士比亚、英国首相等例子,罗素实在是广博,善于讲道理。

最后一章写得流光溢彩很优美,但是看到他说,“自由的理智会像上帝那样看待事物,没有此时和此地,没有希望和恐惧,没有惯常信念和传统偏见的束缚,在纯粹的求知欲中冷静客观地看待事物——这种知识是不牵涉个人感情的、纯粹沉思的、人可能获得的。”这恰恰是十四章所说的哲学的局限,哲学扩展自我,但不可能脱离自我,完全用他者的目光去看事物,这种微妙的矛盾使得通篇都能感受到打量事物的距离感和一定要找出确定性要投身其中的张力,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渴”的对扩展的追求。让人感到心灵它活着,对任何可能为真的东西保持着强烈的兴趣和敏感。

心灵很难被分析,所以它所创造的信念难以被分析,但经过分析过程之后,信念更加清晰。于是世界也变得清晰了一些,甚至轻易了。

哲学问题读后感(三)

知识论 罗素

事物的知识、真理的知识;亲知的知识、描述的知识;直观的知识、派生的知识;先验的知识、经验的知识。

共相和殊相;摹状词(消解复合的逻辑主语);感觉材料与物理对象;归纳原则;通过融贯性来增强“可能的意见”的可能性。

对哲学的思考(基于纯粹的求知欲,自由、不偏不倚)有助于我们挣脱个人或社会的偏见、欲望、习惯,在流失对事物的确定性感受的同时却也获得对事物的更富含可能性的认知,拓展个人的知识,将自我与非我相结合,把自我延伸到宇宙中去,使个人的心灵也随着宇宙而变得伟大,使个人能给予普遍的爱,成为宇宙公民,通过和宇宙的结合构成至高的善。

哲学问题读后感(四)

啰嗦晦涩浅显。给人以恐惧之感,论归纳那节还没我自己逻辑思考的明白,以为四五页的一章已经够啰嗦了就能讲明白了还要带着后面一般性知识那章继续啰嗦,翻了结尾还没给个明确的答案。感觉像看教科书,还是那种编的不好的

凑字数吧

总之就是啰嗦晦涩浅显,这样的口水文真的很难想象是罗素的文章,下次买晚期成熟作品吧简要明快深刻是我对罗素总体文章的最好评价,没看哲学问题的出版顺序就下单了,抱歉

哲学问题

8.1

[英] 伯特兰·罗素 / 2021 / 天津人民出版社

哲学问题读后感(五)

在《哲学的价值》中,罗素展示了直面那些大问题到底会如何使我们自身得到延展。比如这些问题:“宇宙有统一的计划或目的,还是仅仅是一大群原子的偶然聚合?意识是宇宙的永恒部分,所以智慧有无限增长的希望,还是仅仅是一个小小星球上转瞬即逝的偶然事件,因为生命在这里终将变为不可能?善与恶对宇宙来说重要吗,还是仅仅对人类而言?”

当然罗素也很乐意承认,这些问题最终是无解的。他说:“那些已经有绝对答案的问题,都已经被归在科学里了,而那些迄今还没有得到明确解答的问题,被剩下来后组成了一种残留,其名就是哲学。”正是那些无解问题的残留,让他感到了振奋和鼓舞。

罗素深谙的一点是,“很多人……倾向于怀疑哲学好不到哪里去,无非就是研究些天真但无用的鸡毛蒜皮,吹毛求疵地找找差别区分,以及争论一下哪些知识是不可能的这类问题”。

罗素的信念恰恰相反。他写道:“连一丁点儿哲学都不懂的人,一生都会被囚禁在偏见当中,这些偏见衍生自常识,起源于他那个年龄或国家的习惯信仰中,植根在他头脑中形成的那些坚定信念中,但这些信念的形成,又缺乏审慎理性思考的协助或许可。对这种人而言,世界是确定、有限、明白无误的,日常事物激不起任何疑问,不熟悉的可能选择会被轻蔑地拒绝……(但是哲学)能展示出那些熟悉事物的不熟悉一面,让我们的好奇心生生不息。”

在文章的最后,罗素说:“哲学的生活是宁静而自由的。”这句话其实是在向传统的希腊式享乐主义点头致敬,因为伊壁鸠鲁认为,没有什么生活比这样的生活更美好了,一份波澜不惊的生活充盈着无限的乐趣。但接着,罗素更上一层楼,将哲学思辨的人生目标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他总结道:“借助哲学沉思宇宙的伟大,头脑也会变得伟大起来,而后才有能力与宇宙结合在一起,构成其中的至善。”这么一听,似乎罗素是把哲学当成了一种宗教。

——摘自《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丹尼尔•克莱恩

哲学问题读后感(六)

不要被书名误导,这不是一张全景式的知识地图,内容主要涉及知识论,逻辑简明。

如罗素在德版前言所说,在《哲学问题》中讨论知识时,他假定了主体的存在,并把亲知当成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现在,他认为主体也是一种逻辑构造,“我们必须放弃感觉与感觉材料的区分”。如果再让他写这本书,他不会那么倾向于将某些伦理陈述视为先验的。换言之,从1911年到1924年,他已经历一种转向。

我最感兴趣的是倒数两章,“哲学知识的限度”和“哲学的价值”。

前一章探讨了哲学作为一种知识批判时,要加以限制。他区分了空泛的、绝对的怀疑论与笛卡尔的“方法论怀疑”。“哲学批判并不在于毫无理由地决定拒绝某种东西,而在于按照实际情况来考虑任何表面上的知识。……它将保留一切看起来仍然像是知识的东西。”

后一章讨论了哲学的价值,一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揭示世间的多种可能性,“哲学消除了那些从未步入自由怀疑领域的人的不无傲慢的独断,并且通过以陌生的方式展示熟悉的事物来保持我们的好奇感。”二在于它所沉思的对象的伟大性,这种沉思让人摆脱了狭隘的个人目标,从而超越欲望得失,获得平静自由的生活,“在哲学沉思中,我们从非我出发,经由非我的伟大,扩展了自我的界限;经由宇宙的无限,沉思它的心灵实现了对无限的某种分有。”

最后,他总结:“我们研究哲学,不是为了对哲学问题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因为一般说来无法知道它们是否为真,而是为了这些问题本身,因为这些问题扩展了我们对可能之物的认识,丰富了我们的理智想象力,并且减少了那种独断的自信,使心灵得以向思考开放;但最重要的是因为,通过哲学所沉思的宇宙的伟大,心灵也会变得伟大,并能与宇宙相结合,这种结合构成了最高的善。”

虽然不完全认同,但关于可能性、想象力的思考还是有些凑泊的。

哲学问题读后感(七)

不要被书名误导,这不是一张全景式的知识地图,内容主要涉及知识论,逻辑简明。

如罗素在德版前言所说,在《哲学问题》中讨论知识时,他假定了主体的存在,并把亲知当成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现在,他认为主体也是一种逻辑构造,“我们必须放弃感觉与感觉材料的区分”。如果再让他写这本书,他不会那么倾向于将某些伦理陈述视为先验的。换言之,从1911年到1924年,他已经历一种转向。

我最感兴趣的是倒数两章,“哲学知识的限度”和“哲学的价值”。

前一章探讨了哲学作为一种知识批判时,要加以限制。他区分了空泛的、绝对的怀疑论与笛卡尔的“方法论怀疑”。“哲学批判并不在于毫无理由地决定拒绝某种东西,而在于按照实际情况来考虑任何表面上的知识。……它将保留一切看起来仍然像是知识的东西。”

后一章讨论了哲学的价值,一在于它的不确定性,揭示世间的多种可能性,“哲学消除了那些从未步入自由怀疑领域的人的不无傲慢的独断,并且通过以陌生的方式展示熟悉的事物来保持我们的好奇感。”二在于它所沉思的对象的伟大性,这种沉思让人摆脱了狭隘的个人目标,从而超越欲望得失,获得平静自由的生活,“在哲学沉思中,我们从非我出发,经由非我的伟大,扩展了自我的界限;经由宇宙的无限,沉思它的心灵实现了对无限的某种分有。”

最后,他总结:“我们研究哲学,不是为了对哲学问题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因为一般说来无法知道它们是否为真,而是为了这些问题本身,因为这些问题扩展了我们对可能之物的认识,丰富了我们的理智想象力,并且减少了那种独断的自信,使心灵得以向思考开放;但最重要的是因为,通过哲学所沉思的宇宙的伟大,心灵也会变得伟大,并能与宇宙相结合,这种结合构成了最高的善。”

虽然不完全认同,但关于可能性、想象力的思考还是有些凑泊的。

哲学问题读后感(八)

罗素的《哲学问题》大概是最适合哲学小白入门的书了吧,整本书不到200页,举的例子都是日常的桌子椅子这种,试图发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表面下的奥妙,来探究更多的可能性。 罗素在中国这么出名,不仅仅因为他曾获得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是一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还因为他对中国非常友好。孙中山先生曾评价罗素为当时“唯一了解中国的英国人”。罗素1920年在长沙进行过演讲,这次中国之行,回到英国后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他在书里指出:由于中国文化缺失科学这一面,让东西方人的知识观念显现出巨大差异。罗素看来,当代人类文明面临的两难困境在中国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是文明本身带给人类的和平幸福,另一方面则是科学给人类带来的种种恶果。罗素曾寄希望于中国,鼓励当时的中国人接受社会主义。这也正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接受罗素思想的重要原因。 说一下《哲学问题》这本书,果麦的这本在一些关键词底下都给点了黑点,加了重点标记,有点像老师划重点那样帮助加深记忆。并且在书籍结束后有两个附录: 附录一: 翻译人员推荐读者们阅读的哲学书单,这些书算是哲学书籍里经典书目了 柏拉图《理想国》,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斯宾诺莎《伦理学》,莱布尼茨《单子论》,贝克莱《海拉斯和菲洛诺斯关于反对怀疑论者和无神论者的对话三篇》,修谟《人类理解研究》,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黑格尔《逻辑学》,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罗素《心的分析》 一共十一本,我会一本本打卡哈哈。 附录二: 针对书中的哲学名词写了一个中英文对照表,一些不是很常见的哲学名词,如:亲知、殊相、共相等词语,通过网络可以很快查到它的概念解读。 这本书虽然比较浅显易懂,没有诸多复杂事例,但是它是一本引导你生成哲学思维,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对事物持有更多包容性,改变原来看待问题的角度,或许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换一条道路去行走,风景更美空气更加清新,既然生命的长度无法增加,只能不断的增加它的宽度,在我看来,哲学是最快增加宽度的途径了。 这本书如何引导思维的? 哲学认为“感觉材料”(给予感官的东西)需要通过看、听、触、嗅、尝,来证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知觉能使我们确信其存在的只有感觉材料。因为“被认识”是存在于心灵之中的,因此它是心灵的。 于是得出结论:除非存在于某个心灵之中,否则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被认识,凡是认识的东西,不在我心灵中就必定在其他某个人心灵之中。这种认识也叫“观念”,比如感觉材料,也是一种观念。包括记忆里的事物,想象的事物,因为我们对它们有亲知,所以都叫做“观念”。 虽然书里没有继续往下解读,但是很明显能看出,观念这个词是来自于人类主观意识,只存在于人的大脑思考或者现实生活中,所以我认为观念是存在局限性的。 所以为什么很多恋人在一起三观不合,会产生争吵,大概归咎于他们前二十多年亲知的事情不一样,接触过的感觉材料也大不相同,对事情的处理方式有差异,所以观念自然不同。磨合过程就是把两人的观念通过长期的密切相处,趋于一致。

哲学问题读后感(九)

生活是可爱的,哲学也是可爱的。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从探究事实发现真理的角度看待生活,会减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追寻真理的道理往往没有终点,又或许会通往错误的或非真理性的终点。

在我年幼无知的时候读过许多哲学,那时我满脑子都是浪漫,在不安的现实和精神的美景之国中来回挣扎。读哲学是因为哲学有个高级的名声,亲近哲学让我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活在生活之外的人。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我只是翻开一本书,把每个字都看了一遍,字都认识但不知所云。但那不重要,虚荣心泛滥的我认为,柏拉图、尼采、叔本华、黑格尔、康德···,只要买了他们的书,我就拥有了他们的思想,我就有文化有深度了。

所幸后来我清醒一些了,不再玩那些浮于表面的把戏来欺骗自己。而是真的有了一些求知欲,想找到答案。这个时候我读到了老庄、克里希.那穆提、费尔兰多.佩索阿,我对世界的真实,对教育,对分化的两极,对自由与爱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再借希望于非我去了解真相。我有了自己的“眼睛”去观世界,而不是借助一种已经存在的图景去观看。

我觉得我不需要哲学了,精神的愉悦有诗歌,知识的探寻有科学。心理学、物理、地理、生物,我对具体的问题有具体的疑惑,这些问题不需要经历哲学。生物如何演变,人类如何发展,货币如何作用,我想认识这个世界。

直到去年,偶尔翻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看到他写的序言,给读者提的几个要求,我觉得作为哲学家的叔本华可爱极了。再去看内容的时候才发现我对哲学一直有误解,我又把《理想国》、《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翻了翻,才发现我从来没有真正的了解过哲学,但却在心里对它妄下论断了。

从《哲学问题》开始读的原因很简单,它是我书架上最薄的哲学书,万一我读不明白反反复复读也不会花太多时间,不会影响我的读书计划。我终于变得谦逊了,或者说我终于有自知之明了。

“世界上没有什么知识是非常确定的,以至于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会加以怀疑呢?”读到第一句话我就感觉我找到朋友了,因为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但在我的生活里,鲜有人会跟我谈论这些问题,像小时候吃到意料之外的糖果一样的开心。

阅读体验可以这样来描述,一开始是两个朋友在兴致勃勃的讨论,慢慢变成了他说我听,但表示认同,然后变成听不懂,再讲一遍吧。这三种感觉交替着,断断续续的一个星期。

一切都在变化,变化是生命的本质。

要追逐,要奔跑,但不能是为了达到终点,应该是为了感受路、享受路、成为路。

哲学问题读后感(十)

之前看人别推荐哲学入门读物时同时推荐了《西方哲学史》和《哲学问题》,似乎说的是可以先读《哲学史》,有一定基础后再读《问题》。在读过《哲学史》后我一直没敢去翻《问题》—— 因为前者实在是厚重得很,内容读来也很是浩大,于是理所当然地以为后者大概还要艰深困难得多。终于等我有勇气找来《问题》打开一看,呃,200页,好的嘛,也许我可以更早些读它的 ┓(´∀`)┏

这本书涉及的哲学内容范围较窄的,主要集中在知识论、真理论的部分。个人读来,全书最关键的词大概就是“关系”了。书中先论证了存在与“感觉材料”相对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体 —— “物理实体”,再论述“共相”也是某种特殊的“实体”,接着进一步提出“关系”也是“共相”即为“实体”,以试图解决“先验的知识”的性质问题和“真理 & 谬误”的判定问题 —— 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十分有意思。

虽然个人并不完全认同所得结论(关于“先验的知识”那部分),或者说“先验的知识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部分。书中多处通过将“2+2=4”(算术)同“凡人皆有死”(经验的概括)进行对照,强调先验的知识并不是归纳法的,而是对共相关系的直接把握。

但考察人类“发现”算术的过程,似乎也是一个缓慢地从经验中抽取“共相”的过程,而非是其所描述的“先验的”:人类的先祖们先从纷繁复杂的殊相中抽象出共相的“2”,从(无论主体还是客体的)特殊行为/变化中抽象出“+”,又从事情的后续变化中抽象出“=”(因果关系中“结果”这一抽象概念),这大概就已经耗去整个早期人类的发展史了吧,之后又不知经历多少岁月,我们才发现每次“2”“+”“2” 都“=”一个“4”。于是,算术诞生了。的确,从不能穷尽所有的殊相的经验来证明它的角度(知识的结果/效果)而言,算术是“先验的”。但其书中有将“先验”这一意象频频与“自明的”(读起来感觉就像“一目了然的”,而文中也多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一词语)联系起来,让人读来有一种算术这东西,毫无科学基础的人也理所当然地第一眼就能知道的感觉(知识的来源),这便不太好信服了。

另外,可能是翻译的锅,一本书读下来,其中“认识”“真理”“判断”“知识”常常让人一头雾水,似乎可以看做是这样的对应关系:

但实际中整本书中的使用读来要混乱的多 _(¦3」∠)_ 如果以后有需要的话还是找原版来读读吧。

另,读时也觉得书中有不少地方同我们当下对时间、空间的理解有出入的,这点有些奇怪 —— 作为思想界(哲学)和科学界(数学)罗素大大居然不怎么关心其他科学界的假说啊 (`・ω・´) 然后发现这本书第一版是1912年,那时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大概都还只是个具有某种较低程度的或然性的假说吧

哲学问题读后感(十一)

《哲学问题》,【英】伯特兰·罗素,张卜天(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三星半

因为这本小书的作者和译者,所以在书店逛的时候,从最深处书架的不起眼处拿出来,在店里看了一半,非常有意思,但是后一半是从微信读书上看的,开始读着有些费劲了,可能与注意力不如在店里读纸质版时集中,读得又是自己很难读懂的哲学分析类,所以感到有些吃力。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从中感受到的思考和意义。

比如,作者在第六章中论述道:“假定它们过去总是成立,我们是否有理由假定它们未来也会成立?”答案我想是不一定的。过去总是约定俗成的观点、行为,现在不一定都适用并成立发生了。

再比如,“如果我们发现两件事经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从未发现一件事发生而另一件事不发生的情况,那么在一个新的事例中,其中一件事的发生是否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期待另一件事会发生呢?”答案我想也是不一定的。过去的结婚仪式总是与说媒、定亲、求婚、婚房、彩礼、嫁妆等事件联系在一起发生,但是现在的婚礼,是否有足够的理由期待前面那一系列操作也会发生呢,显然有一方可能不会这么认为,也不想这么做,而另一方如果期待的话,就出现了两个人的分歧。

虽然后半部分哲学专业术语和分析有些读得吃力,但是在最后一章“哲学的价值”中,我们被鼓励道“虽然对于事物是什么,哲学减弱了我们的确定感,但对于事物可能是什么,它却极大地增加了我们的认识。”“我们研究哲学,不是为了哲学问题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因为一般说来无法知道它们是否为真,而是为了这些问题本身,因为这些问题扩展了我们对可能之物的认识,丰富了我们的理智想象力,并且减少了那种独断的自信,使心灵得以向思考开放;但最重要的是因为,通过哲学所沉思的宇宙的伟大,心灵也会变得伟大,并能与宇宙相结合,这种结合构成了最高的善。”

我想这大概是我听过非常温暖柔和的哲学价值定义了。我们不是要通过读哲学、学习研究哲学来使我们增加知识类别的储备、宣扬某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来获得某种别人不懂的文化优越感,我们是要打开我们认识世界的角度,让自己更加包容、耐心、谦逊、善良、开放,而不是自负、自我、固执、独断、狭隘,让我们能够勇敢地合理怀疑、大胆地想象发问,抓住可能的机遇让世界美好。

如果只是读完原文就错过了附录的德语译本前言和译者推荐阅读,也是可惜的,还好我没有略过。

附录写于1924年的前言中,罗素开篇就提到了写于1919年这本书有一些主题的看法发生了重大发展,不过五年时间,五年间,他和朋友在其他著作(《数学原理》《自然知识原理》《自然的概念》《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中提出了一些根据、方法和原则,使得他本书中第一二章中关于物质的一些论述发生了变化,他的知识理论也做出了改变,同意当时美国实用主义学派的观点,并在自己的著作《心的分析》中有所体现。同时当时写作本书时,没有考虑到相对论,所以表达方式其实应该会不一样的,但好在总体上不受相对论的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凯恩斯的《概率论》的问世,让他也对归纳有了更多的认识。归结起来,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的谦逊态度和学习改进纠正的严谨,作者深知变化太多,不能全部再修改文本,所以保持原文,但是附上了进一步研究的介绍,让读者有所了解。

译者张卜天最后推荐了10本阅读书目,这是很少见的操作,因为一般我们见到的是作者推荐阅读:

1.柏拉图《理想国》

2.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3.斯宾诺莎《伦理学》

4.莱布尼茨《单子论》

5.贝克莱《海拉斯和菲罗诺斯关于反对怀疑论者和无神论者的对话三篇》

6.休谟《人类理解研究》

7.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8.黑格尔《逻辑学》

9.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0.罗素《心的分析》

哲学问题读后感(十二)

(本文是笔者大学哲学选修课的结课论文) 说来也巧,在本学期选修的“王阳明心学悟道讲要”上课期间,某个夜晚,我在手机淘宝上无心插柳地买到了一本伯特兰•罗素的“廉价本的惊险小说 ”《 哲学问题》,罗素虽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最杰出的身份却是哲学家,作为分析哲学的杰出代表,罗素写出了这本《哲学问题》作为自己分析哲学的导论性书目。就在我下单后的第三天下午,我收到了这本书,当天晚上便开始阅读,出乎意料的是,刚读完第一章,我就联想到王阳明为了“格物致知”而坐在竹子面前苦思冥想数日的情景了。 在其著作《哲学问题》中,罗素以观察房间中的一张普通的桌子为切入点展开了论述,随着论述进程的推进,罗素引入了“感觉材料”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感觉材料”正是罗素哲学的出发点与核心概念,它说的并不是我们的手,眼、鼻、嘴等感觉器官,而是我们用这些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外界对象表现出来的各种特质,比如特定的颜色,特定的形状,特定的气味,特定的触感等。而对于同一个对象,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会生成不同的感觉材料。例如,在开红光的屋子里,看桌子的人会说桌子是红色的,但在没有光的屋子里,看桌子的人会说桌子是黑色的,而在其他的光线条件下,看到桌子的人又会说桌子是其他各种各样可能的颜色,罗素认为,这些说法都不能说是错的,它们的本质实际上都是我们对桌子进行感知和思维处理,从而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对感觉材料的描述语句。这些语句正是分析哲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分析哲学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对认识和语言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阐明语言的意义。我们所处的寰宇之中存在上千种语言,它们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类思考,所以它们必然也蕴含了大多数的哲学思想,这也难怪分析哲学会热衷于研究语言。而事实是,语言的根本来源是调动任何一种或多种感觉器官(如手,眼、鼻、嘴、耳等等)来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并且思考感知的过程,这好比架一座双向的桥梁,它的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向外”,即从人(“我“)到外界(“物“)的联通“桥梁”。这是人类个体认知外部世界的开始,一旦踏上了这座桥梁并持续走下去,也就迈过了哲学的起点。 本文主要谈的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这四个字本身就是一个陈述语句,也就是一种语言,而且,很凑巧的是,”格物致知“的行为结果——也就是所谓的”知“——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知道,认知”’。知道(有时也可能是“不知道”)和认知本身就是语言的产生前提与本质灵魂。故此,我想我有勇气以分析哲学的思维方式对“格物致知”这个描述语言产生过程的语句进行一番“咬文嚼字” 。 似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总是津津乐道王阳明为了成为“圣人“而坐在原地死盯着眼前的竹子“格物致知”的典故。“格物致知”作为一种行为过程, 可以分为“格物”和“致知”两个部分来说明,“格物”强调的实质就是“我”在各种方式感知“物”,换句话说,就是我在对"物”形成感觉材料;而“致知”则是通过对感觉材料的思考和处理,最终形成“我”对“物"的认知。在著作《哲学问题》,罗素以桌子为对象,指明了我们看桌子,摸桌子,敲桌子时得到的各种各样的感觉材料,如桌子的颜色,形状,质地等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王阳明在庭院里的竹林面前静坐着死盯竹子“格物致知”,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和罗素在著作中讨论桌子是一样的,都是个体通过感知和思考感知获取并处理来源于某种物质的感觉材料。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感知和思考感知,其实都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格物致知”中的“格”字指的是“推究”,“致”字指的是“求得”,这两者所追求的“知”绝不仅仅是桌子的颜色,石头的质地,或者竹子的形状那么“极浅”,“知”这个字说的是事物的原理和本因,也就是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人类世界更应当存在的一种究极的知识,即常言所说的“真理”,这是任何哲学都日夜以求的终极目标。可见,无论是“格”还是“致”,虽然它们的作用对象都可以是司空见惯的庸常之物,或是任何一种罕见而奇异的东西,但这两者都不是那种最简单的观察,它们注定都是要对感觉材料进行反复的感知和处理的。由此看来,“格物致知”与罗素的分析哲学做的是同一件事情,两者的研究和阐释对象都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或者结果,也就是说,此二者都是认识论的哲学。而这它们之间还有一个共同点非常振奋人心,我想,王阳明和罗素都给予我们这些生活在庸俗日常中的人一点对于哲学的自信,无论是“格物致知”所言的“物”,还是罗素所讲的“感觉材料(的来源)”都是像竹子或桌子一样唾手可得的东西,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走上认识哲学的第一步,倘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想要让我们走得更远,也许我们就能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于是,我们可以大胆得出结论,哲学并不只是哲学家的工作。每个人——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中——都可以成为哲学思想的参与者,因为哲学以及所有的科学来源于我们对于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种种感知,以及对于它们思考过程。我们之所以对世界有所感受,就是因为感觉器官和大脑思考共同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于是,我们可以大胆得出结论,哲学并不只是哲学家的工作。每个人——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中——都可以成为哲学思想的参与者,因为哲学以及所有的科学来源于我们对于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种种感知,以及对于它们思考过程。我们之所以对世界有所感受,就是因为感觉器官和大脑思考共同建立起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桥梁,这就是哲学的起始。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在日益快节奏和浅薄化情绪化的生活中多用一点会向外感知并且能够理智思考大脑。 故此,确凿无疑,哲学思考的基本工具应该是人的感官和会思维的大脑,它们的作用是为人获取感觉材料;而哲学的起点应当是感觉材料的获取和思维处理的过程——更简单地说,就是感知和思考感知的过程——从而架构出一座完整的双向延伸的“桥梁”。这座“桥梁”的“双向”说的是“向外”和“向内”,其中“向外”的方向通往的自然就是外部的世界。我们再次关注一下坐在院子里观竹的王阳明吧,当他“格物”时,他所“格”的“物”指的是“事物”,也就是竹子,他“桥梁”一开始是向外的:当格物致知的过程开始,物质世界中的事物会向人的感觉器官发送感觉材料,也就是它当下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形状、质地等等,而人的感觉器官就要通过对这些特质的感知架起一座向外的“桥梁”,感觉器官将各种感觉材料牵引到这座“桥梁”上,再让这些材料和我们大脑的知觉与思维在这“桥”上碰撞融合,这就是所谓“感知“的过程。以用眼睛(感觉器官)看竹子的绿色(感觉材料)为例,这个过程的结果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我看到竹子的绿色“。当感知的过程完成以后,“格物”还在继续,此时已经进入了“思考感知”的行为阶段,“桥梁”的“向内”部分也由此开始构筑:在与感官传递的感觉材料融合以后,我们的思维开始对它进行认知层面的处理,同时架起“桥梁”,携带着它从外部世界返回到人的思维世界,形成人对于感觉材料和它的来源物的认知,这也就是“思考感知”的行为结果,这个结果也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我知道竹子是绿的”。而这样的认知在思维的世界里,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印象,记忆,概念,知识,决定,行为习惯,意识形态等。格物致知并不是一次性的,当经过了长期不断周而复始的“架桥”之后,这些内在的表现形式通常可以相互转化——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学习”,“熏陶”,“模仿“等,从格物致知的角度上讲,这些动词所描述的都是它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很多时候,思维世界中的不同形式的认知会过”感知与思考感知”建构的双向桥梁的“向外”部分回到真实世界,这时,它们会通过外显和具象被赋予物质世界中的新的形式,如言谈,文字,声音,肢体动作,行为表现等。而思维层面的“知”一旦被外显化和具象化后,往往就会成为可以向感官与大脑思维发送感觉材料的来源,也就是可以被人所“格”的“物”。 “格物“之后自然就是“致知“。“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它所说的“知”指的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之所以说“格物”不是一次性的,是因为这里所说的“知”, 绝不只是“竹子是绿色”这样连三岁小孩都能知道的简单事实,之所以说“格物”不是一次性的,是因为“格物“的目的是“致知“。而这里所说的“知”,前面已经说过,绝不只是“竹子是绿色”这样连三岁小孩都能知道的简单事实,“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它所说的“知”指的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之所以说“格物”不是一次性的,就是因为如此。王阳明在看竹子的时候,他绝不会仅仅满足于知道“竹子是绿色的”——否则他也不会死盯着竹子那么久——他所要求问的,应该是“竹子为什么是绿色?”,“竹子的绿色是由什么东西以什么样的方式组成的?“这样本质性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思考的焦点目标。那应该怎样达到这样的目标呢?如罗素在《哲学问题》所述,像“格物致知”这样的认知及其被获取的过程也是可以被认知的获取者觉察到的,也就是说,当王阳明坐在竹子面前“格物致知”时,他自然知道自己是在“格物致知”—— 否则他也不会开始并持续做这件事情——罗素说道,当我们能够觉知到自己获得了某种觉知时,这样的觉知就会成为我们的“亲知”,罗素又把“亲知”称作人的“自我意识”,并且指出,“自我意识”是我们关于心灵事物的所有知识的来源。在前文中我提到,王阳明由《礼记•大学》中习得并且想要将其实际验证的“格物致知”,其最终目标绝不仅仅在于一种简单而易感的物理表象,而是他所处在理学领域所追求的“理”,所以“格物致知”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注定要在认知和物质世界之间艰苦卓绝地架起无数座“桥梁”。而驱使我们开始并贯彻这个进程的动力,其实就是自我意识,“格物致知”本身也是思维中的自我意识通过"桥梁“达到外部世界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哲学的信念,这样的信念贯穿了王阳明和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哲学思想者的一生,这就是他们纯粹的哲学心灵,也是他们之所以伟大的根本原因,哲学思考是有力量的,而它最最奇伟的力量就在于此。——罗素说道,当我们能够觉知到自己获得了某种觉知时,这样的觉知就会成为我们的“亲知”,罗素又把“亲知”称作人的“自我意识”,并且指出,“自我意识”是我们关于心灵事物的所有知识的来源。在前文中我提到,王阳明由《礼记•大学》中习得并且想要将其实际验证的“格物致知”,其最终目标绝不仅仅在于一种简单的物理特质,而是他所处在理学领域所追求的“理”,所以“格物致知”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注定要在认知和物质世界之间艰苦卓绝地架起无数座“桥梁”。而驱使我们开始并贯彻这个进程的动力,其实就是自我意识,“格物致知”本身也是思维中的自我意识通过”桥梁“达到外部世界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哲学的信念,这样的信念贯穿了王阳明和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哲学思想者的一生,这就是他们纯粹的哲学心灵,也是他们之所以伟大的根本原因,哲学思考是有力量的,而它最最奇伟的力量就在于此。——罗素说道,当我们能够觉知到自己获得了某种觉知时,这样的觉知就会成为我们的“亲知”,罗素又把“亲知”称作人的“自我意识”,并且指出,“自我意识”是我们关于心灵事物的所有知识的来源。在前文中我提到,王阳明由《礼记•大学》中习得并且想要将其实际验证的“格物致知”,其最终目标绝不仅仅在于一种简单的物理特质,而是他所处在理学领域所追求的“理”,所以“格物致知”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注定要在认知和物质世界之间艰苦卓绝地架起无数座“桥梁”。而驱使我们开始并贯彻这个进程的动力,其实就是自我意识,“格物致知”本身也是思维中的自我意识通过”桥梁“达到外部世界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哲学的信念,这样的信念贯穿了王阳明和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哲学思想者的一生,这就是他们纯粹的哲学心灵,也是他们之所以伟大的根本原因,哲学思考是有力量的,而它最最奇伟的力量就在于此。 我想很少有人会否认,阅读哲学类的文章是件痛苦的事,每当我们被哲学家的各种深奥迂回的论述搞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我们有时会不耐烦地发出一句质问:“哲学那么费脑子,究竟有什么意义?”之后我们就很有可能会彻底放弃哲学的思考,转而拥抱可随时得到即时感知的俗常生活。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很显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家,这是不公平的,人的智慧和品质本就应该是分层次的,这样才能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够安身。但我想,每一个人都有必要知道哲学为什么重要,破除对于哲学的误解。在这样一个乌合之众的年代里,我们至少要知道,哲学应当为我们解开智慧与人格的封锁。王阳明能够开辟心学,并且在这条道路上行以致远,靠的是“成为圣人”,“格物致知”的自我意识的鞭策和驱动,我不能也不想贸然断定王阳明是否实现了他的信念,但确凿无疑的是,信念让他拥有了虽命运多舛,然光明磊落的人生,也让他在临终之际问心无愧地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人生谢幕词,虽然王阳明和罗素大概在天堂都是素昧平生,但罗素在《哲学问题》尾声部分,对于哲学意义的一段阐述,恰好可以概括和礼赞王阳明的一生: “我们研究哲学,不是为了对任何哲学问题给出什么明确的答案,因为一般来说很难证明这些东西都是真的,哲学是为了这些问题本身,因为正是它们扩展了我们的智性想象力,并且减少了那种独断的自信,让心灵像真正的思想开放。而最重要的是,哲学的探讨使我们的心灵随着沉思的宇宙而伟大,并最终与这宇宙结合成为世上至高的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