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优雅变老的艺术经典读后感有感

优雅变老的艺术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9 18:35:28
优雅变老的艺术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6-19 18:35:28   小编:

《优雅变老的艺术》是一本关于如何优雅地面对老龄化问题的书籍。作者从各个方面探讨了老年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交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让老年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优雅变老的艺术读后感(一)

这本书像是关于老年议题的一本文献综述或生活随笔,说的似乎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和道理。

一开头,赫费教授就说,与经济优先抗衡。我们只能在实用层面来探讨这一话题,特别是经常在极简经济理念中进行探讨:怎样才能使人尽可能长时间地工作?还有:如何将后期护理的成本降至最低?

生活智者对于老的建议:运动、学习、爱和笑。

老年医学的第七条老年学原则: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设备不可以替代人文关怀。至关重要的护理行为如喂食、清洗、换药、拭泪不能全都交给机器来做。

“年老根本就是相对的。如果我们继续工作,而且,总是容易发现我们周围的美好,我们就会发现,年老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衰老。”——西班牙的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

被赋予真正生活艺术的人会将生命视为艺术品,在年老时会显现岁月的积淀,具有与工业批量生产的产品截然不同的特质。这样我们就不会衰老,而是用一种更文雅的说法来说,德高望重。

优雅变老的艺术读后感(二)

变老,是人生一世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在主流媒体视野里,最常见的关于老年的报道大都聚焦于与老龄化社会相关的职业领域、卫生健康领域、还有养老保险等领域的成本效益分析,即,怎样才能使人尽可能长时间地工作?还有:如何将后期护理的成本降至最低?在社交媒体中,关于老年的新闻尽管并不鲜见,但得到较多关注的还是年轻一辈与年老一辈在家庭、婚姻等生活层面上的代际冲突,即,仍然是从年轻人的视角来点评老年的世界。 事实上,从古罗马时期对老人的推崇备至到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当我老了》里提到的老年人容易犯的小错误,对老年的哲学思考有着漫长的历史。作者奥特弗里德·赫费反对将老年人和变老当作一种负面形象,他认为老年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尽管衰老不可避免,但对此的认识不必总是痛苦的。他提出了老年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尽可能有尊严地、快乐幸福地变老,并给出了四个建议:运动、学习、爱和笑。如果可以实现这种转变,那么变长的寿命将成为一段赢得的时光。但变老的我们终将死去,在书的最后一部分,奥特弗里德·赫费给出了自己关于死亡的看法。 这本书把老年当作一个独立的课题,而不是作为经济文化层面的附庸,并呼吁我们思考老年的价值。我们终将变老,也许从现在开始思考有助于我们摆脱对老年的偏见,甚至习得“保持年轻”的方法。

优雅变老的艺术读后感(三)

变老,是人生一世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在主流媒体视野里,最常见的关于老年的报道大都聚焦于与老龄化社会相关的职业领域、卫生健康领域、还有养老保险等领域的成本效益分析,即,怎样才能使人尽可能长时间地工作?还有:如何将后期护理的成本降至最低?在社交媒体中,关于老年的新闻尽管并不鲜见,但得到较多关注的还是年轻一辈与年老一辈在家庭、婚姻等生活层面上的代际冲突,即,仍然是从年轻人的视角来点评老年的世界。 事实上,从古罗马时期对老人的推崇备至到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当我老了》里提到的老年人容易犯的小错误,对老年的哲学思考有着漫长的历史。作者奥特弗里德·赫费反对将老年人和变老当作一种负面形象,他认为老年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尽管衰老不可避免,但对此的认识不必总是痛苦的。他提出了老年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尽可能有尊严地、快乐幸福地变老,并给出了四个建议:运动、学习、爱和笑。如果可以实现这种转变,那么变长的寿命将成为一段赢得的时光。但变老的我们终将死去,在书的最后一部分,奥特弗里德·赫费给出了自己关于死亡的看法。 这本书把老年当作一个独立的课题,而不是作为经济文化层面的附庸,并呼吁我们思考老年的价值。我们终将变老,也许从现在开始思考有助于我们摆脱对老年的偏见,甚至习得“保持年轻”的方法。

优雅变老的艺术读后感(四)

“40岁是生命的花季,50岁是短暂的岁月,60岁是成熟的年龄,70岁是漫长的岁月,80岁是老年,90岁是享福的年龄,或者说这个人拥有长久的、成功的生命。”

怎么样算是变老了?也许是失去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许是节奏缓慢而不是生机勃勃,也许是老生常谈而不是不落俗套,也许是宁愿保护既得利益也不愿意为创新去冒险,也许是囿于过去而不是畅想未来……所以为什么要以日历年龄来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变老了?有的人从未年轻过,有的人从未老去。

变老意味着可能性的减少,却也是某种程度的解放。年轻时候看见总是满面春风不争不抢的上了年纪的人,总会心里不屑,暗想他们定是被岁月磨去了棱角。现在感觉有些老人会变得更温和,不是出于衰弱,而是出于对人性的洞察。优雅的变老,就是在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上自信地走下去吧。

优雅地变老,用三个L总结:运动(Laufen)、学习(Lernen)、爱(Liebe)——最好再加上一个,笑(Lachen)。因为,所有在运动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会在身体上的到回报;在阅读中投入的时间,最终都会在延长的生命中得到回报。有一种东西既不能防止死亡,也不能避免死亡的来临,却能够缓解这一切,这种东西就是:爱。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健康长寿,但不要太快变老哟。

优雅变老的艺术读后感(五)

深度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结构不可逆的趋势,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保障措施在养老这一方面建设的并不完善,在寄希望于大环境能够改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尽力去改变身处的小环境。

对于个人来说,如何优雅的变老涉及到了许多东西,相比起表层的资产积累,我更倾向于优雅的变老需要的是思想上的准备,就像作者说的“我们可以把这项主要任务,即优雅地变老,用三个L总结:运动(Laufen)、学习(Lernen)、爱(Liebe)——最好再加上一个,笑(Lachen)。我们在下一章将会详细讲述所有四点,而这四点早已被西塞罗作为重点强调指出:身体运动、精神活动、社会交往和无忧的生活乐趣。”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在自己内心找到对抗晚年的力量的。

作为不到二十岁的大学生,考虑衰老似乎是一件遥远的事情,但追求快乐最大化是我的人生宗旨,在这一点上,衰老作为人生最后一环不容忽视,一些在青年时期就可以开始培养的能力也确实可以影响整个人生直至老年的生活质量。比如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获得快乐的兴趣或特长,乐观豁达的心态等等。

和大多数00后一样,我是独生子女,且毕业后大概率不会在家乡发展。父母虽然目前身处壮年身体康健但总会比我提前衰老,在家庭养老无法实现而社会养老远未健全的当下,设法能让父母优雅的变老也是我们作为子女的本分和义务,而如何实现这一点,这本书仅仅是开了个头,我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与父母的深入沟通。

优雅变老的艺术读后感(六)

在阅读奥特弗里德•赫费的《优雅变老的艺术》后,老年人可以学习如何自尊、自主、愉快地享受生命的余晖。年轻人和中年人能够懂得尊老敬老这一社会义务有着多么深刻的文化根源和广泛的现实意义。社会管理者得到的启发是:老年人健康期限的延长的实际结果是人口结构的年轻化,社会获得了“赢得的时光”而不是老龄化。政策制定者或许会意识到,针对退休人员的政策不再能仅仅以护理为主导,而是要从职业、教育和生活空间这三个领域重新规划老年人的生活。工作和退休严格分离的做法亟需调整,老年人与成年人的各个阶段一样,都需要在学习、工作和休闲三方面取得平衡。

书中倡导构建一个有利于老年人的社会伦理体系,与经济优先思维相抗衡。赫费批评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于老年人的负面形象。他通过对历代智者相关思想的研究,给出了一些老年生活的实践智慧,建议人们平静、坦率地接受生命终结。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赫费发展出老年医学伦理的四条原则:患者至上、禁止伤害、自主权利、公平公正。作者还论述了这些生活智慧和伦理原则在高龄老人护理、痴呆症、临终关怀等方面的指导与应用。

优雅变老的艺术读后感(七)

选择这本书是在打算读《闭经记》时没有找到上架的书,而被读书博主推荐到。我与这位推荐博主在当下有相同的需求,就是对女性主义和衰老现象比较感兴趣。 还有一点是在最近几个月的阅读中,我发现很多内容对我而言是一种我既已成长积累到现阶段,而当下读的这本书起到了帮助我捋清和整理现有的意识形态的作用。虽然在阅读过程中非常轻松愉悦,但也忍不住要想,为什么不能早点读这些书?也许在我自主摸索形成这些意识之前能够帮助我少走弯路呢。所以我想在衰老到来之前能够了解我所要面临的未知的一切。 在开始读这本书前一两章的时候,并没有那么适应和认可。首先作者将一些观念过于概念化。第二是作者大量的引用过去乃至很早之前的名人著作,名人事例,但只是选取其中的只言片语,鲜少提供平民化调研数据,这样就显得非常生涩且浅显,不具普遍性。也许作者是想呈现其依据性和广泛性,但我宁愿他挑选一小部分进行更进一步或详细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尽管如此,我仍然认同作者的大部分观点,只是对其阐述观点的方式不那么认同而已。 在读到1/3,作者仍然在例举很多曾经的哲学家的论述片段,然后再加以整合为自己的观点,随着读到本书的1/2,作者的观点才开始越来越饱满起来。在书的最后1/4却是反复重复啰嗦的论述观点。 而此时我发现作者有时会用一些口号和鸡汤来煲这些观点,甚至在论述中夹杂着左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远古人类的说词,甚至一些小说文学作品的桥段,同时又好像跟他的观点关系不大,在阐述观点的时候,他用的语言和语句也很绕,模棱两可。这一切方式反而显得他的观点那么薄弱,不确定,且不自信,同时又显得过于追求完美理想化。我想他大概是想用一种比较文雅的表述方式,或者因为他本人是研究哲学的,所以例举各个哲学家的一两句话,但无论怎样的大量的只言片语,也需要和他的观点有逻辑联系好吗?是为了他自己的逻辑服务,而不是为了摘抄好吗。 又或者是翻译的问题? 但无疑他提出了一些人类变老,以及衰老,以及老年生活的现状,以及我们如何努力使之变为理想状态,如何去思考和面对死亡。但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薄弱。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读完全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你只需要看一下内容简介就足够了。 总之这本书并不太推荐。观点很容易理解,但阐述方式太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愉快了。天哪,我居然吐槽了这么多,抱歉。也许这种方式是我暂时不能理解的。

优雅变老的艺术读后感(八)

庄子说:“寿则多辱。”虽有几分道理,未必就是如此。大多数人都要经历老年,我们要怎样避免尴尬,有尊严地、快乐地老去呢?

德国哲学家奥特弗里德·赫费的著作《优雅变老的艺术》,从丰富的传统中汲取概念、观点及问题意识,从哲学角度为大众提供一份生活参考。该书深植于哲学的土壤,也包括了医学史文献,以及宗教和世俗人生的良好建议,还有视觉艺术和文学表达,行文不晦涩、不学术,以通晓明畅的语言贴近社会现实,带给读者实际意义的思考。

作者声明,这里的“艺术”并不意味着艺术行为,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这种能力和技能包括知识、诀窍,并且不排除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在这里,哲学并不需要特别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从哲学中获得理智与经验带来的方法论上的训练。

作者从词汇史的演变和世界各地文化的相关论述里,提取了对老年的各种看法。尽管贬损晚年的有不少,但是,赞美晚年的更多。所以,老年人要对自己有信心。

作者主张,承认年老阶段“合理的恐惧”,然后正视它。闷闷不乐、嘟嘟囔囔、爱跟人争论等,都是老年人的行为习惯。作者认为,人的特殊之处在于需要学习,并且能够学习。老年人摆脱负面形象的关键,就在于“学习”,更具现实意义地“做自己”。变老是需要学习的,记取生活智者的建议:四个“L”,即Lauf(运动)、Lernen(学习)、Liebe(爱)、Lache(笑),形成可观的身体及精神、社会及情感的资本。

提及“老龄化”和“老龄化社会”,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担忧,作者提出了另一种说法,避免使用这个词汇,而代之以“赢得的时光”。现代医疗科技延缓了人类的生命,保障了人类的健康,这意味着我们的“健康期限”已经大大延长了,因此,我们并不是面临老龄化,而是“赢得了生活质量”。现在习惯的以60岁划分年龄段的做法,也是过于机械的,与其以刻板的数字作为标识,不如以精神的(认知的)、社会和情感的(心理的)状态为导向更明智。只要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老年人的生活就仍然是生机勃勃的,还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老年幸福伦理就是研究人怎样以一种快乐、成功的良好方式变老。我们在传统、在文化里寻求支撑,与此同时,社会政治、职业、家庭等领域需要提供全面帮助。作者认为,有远见的国家不必强制要求公民退休,而是以灵活的兼职体系让老年人发挥余热,或者参与众多的志愿活动,这样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同代际之间的交流,重要的是公平、公正,而不是同情,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实现代际交换的共同优势,老年人所需的并不仅仅是食物、衣物、床和医护帮助,他们也想更久更广泛地保留自尊和权利。作者结合阿尔茨海默症、临终告别、安乐死等实际问题,系统性地思考了衰老、疾病与死亡的关系,老人的庄重和尊严,以及他人如何帮助老人维持庄重和尊严,始终放在第一位。

亚里士多德将40岁归为生命的“花季”,叔本华将晚年视为“获得完整而恰当的人生印象”的时期,雅各布·格林说“变老是快乐的”,恩斯特·布洛赫热烈地迎接这个“收获的季节”……那么,我们的老年,可以是怎样的呢?

优雅变老的艺术读后感(九)

原文刊于2021年7月25日《南方都市报》A15版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21-07/25/content_14575.htm#article

文/王绍贝

“优雅的”变老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吗?哲学教授奥特弗里德·赫费《优雅变老的艺术》一书告诉我们,要学会“优雅地”变老确实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赫费不仅是哲学方面的老教授,且曾担任瑞士医学国家伦理委员会主席,对老龄化方面的医学伦理问题也深有研究。赫费这本小书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老年哲学学说出发,分析了老年人内在心态调适的问题和外在社会对待老年人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应对老龄化的建议和方法,其中侧重点还是个人如何应对必然来到的衰老,其心理、心态和生理上的准备。

赫费首先驳斥了世俗对养老观念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养老必须具备富裕的经济条件,赫费认为对养老来说,经济基础固然重要,但经济优先这种观念并不可取,将养老归结为简单的经济问题,而忽略了个人层面、心理、心态层面调整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心态的内在调整比经济基础更为重要。赫费认为,早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就有哲人提出:在生活艺术范围内,存在着一种老年的和变老的艺术。这里的“艺术”并不意味着艺术行为,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这种能力和技能包括知识、诀窍,并且不排除法律和道德上的义务。赫尔曼·黑塞说:“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变老,拥有与我们年龄相宜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艰难的艺术。”

从哲学角度说,学会“优雅地”变老,即要将老年人的弱点转化成为优点。老年人没有年轻人的活力和精力,但社会阅历丰富使老年人有一种稳重、沉着的魅力。西塞罗认为,老年人可以通过三个特征来展现一个成熟男人的特点:尊严、庄重和令人尊敬的声望。相反,真正衰老的特征不取决于年龄,而应该归因于缺乏自律,有些人过早地燃尽了自己,另外一些人则为无节制的生活付出了代价,生命尽头很少有快乐。我们需要“开创性的变老”,并接受无可避免的事实:剩余的日子已屈指可数,而我们只得毫无抱怨地走过去。反过来说,“变老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解放”。一位痴迷读书却未能进入高校从事专门学术研究的媒体人曾说,我们的研究时间就是业余时间加退休时间,变老正好从不喜欢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自己爱好的事业。

赫费从古往今来哲学家和现代医学的老年人护理等角度,分析总结了老年艺术的建议“四个L”:运动(Lauf)、学习(Lernen)、爱(LIebe)、笑(Lache)。第一个L“运动”是指身心健康,需要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对抗身体机能的衰老,运动还能缓解压力,让我们放松、愉悦。健康还包括类似中国哲学讲求的精神健康“精气神”充足,减少烦恼,有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第二个L是“学习”,赫费认为学习是避免不必要的快速衰老的有效途径之一。拥有书籍并每天阅读超过30分钟的人预期寿命约可以延长两年!学习增加了大脑中的“关联”更能对抗痴呆。学习还能对抗压力和烦恼,借此逃避无聊和孤独。“伏尔泰说,对于文盲来说,晚年就如冬天,对于有学问的人来说,却是收获和酝酿。”恩斯特·布洛赫认为,人应该在青少年时进行精神投资,这样才能在晚年得到回报——反过来,过早放弃投资的人,晚年将无法消费。第三个L是“爱”,指的是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从伴侣延伸到亲戚、朋友,还包括参加各类社会组织、社团。赫费建议,为了不让自己觉得工作生涯结束太突然,要及时培养高品位的兴趣爱好,丰富多彩的志愿工作则可以给每个人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得到认可和建立自尊。第四个L是“笑”——防止老年人一味顽固、自以为是和苦闷,让老年人保持愉悦。笑代表人的情感方面,代表放松、热爱生活、有生活的乐趣。驾驭情感而不是一味地发牢骚和放纵坏脾气,笑也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笑是灵魂的音乐”。实际上这四条建议不仅适用于老年人,同样适用于中年人和年轻人。赫费主张,大家都必须尽早开始实施这四个L,在年轻时就应想到晚年,为自己积累资本,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要求我们有克服痛苦经历的能力,也要及早培养这些能力,晚年才能赢得收益。

学会面对死亡的“死亡艺术”,也是优雅地变老重要的一课。这既不意味着轻率地对待生命,也不意味着厌倦生命,它所指的是“研究死亡”的能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自由认知的能力,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保持平静的能力。赫费介绍了面对死亡的七个策略,包括了坚持正直的品性努力活着的人,死亡就没有遗憾;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把自己放在世界的边缘……斯多葛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认为没有必要畏惧死亡,因为死亡来临之前你还活着,死亡来临之时你已失去知觉,应该平静对待死亡这件事……而其中对死亡最重要的策略则是赫费提出的,通过努力达到“不朽”和融入社会整体、为爱和他人而活的策略,这两种策略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也即是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境界,通过这种“无我”的追求,反而能成就“大我”。黑泽明有一部电影《生之欲》讲述了一个困于平庸日常的公务员,因为得了癌症,从灰心失望到最终找到精神支柱——为小区百姓建设公园这种服务他人的行为——获得了人生价值上的最大满足,在临死之前他感悟了人生的意义所在,最终平静、满足地面对死亡。虽然死亡艺术不能回避,但老年艺术并不应以死亡艺术为结束。更美好也更充满希望的是,回首往事并深刻认识到,许多之前的岁月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如追求幸福、权力、名望,在老年时期,在一个幸福的晚年面前大大失去了意义。

“老龄化社会”准确说并不是老龄化造成的,因为人总是会变老的,“老龄化社会”的原因其实是生育率降低、年轻人减少的“少子化”问题,把锅甩给老人是认识上的错误。与其说我们生活在“老龄化社会”,不如说我们的人生增加了“赢得的时光”。那些没有偏见,坦然地走过尘世的人,那些不固守在自己职业世界和自己的社会阶层的人,经济状况或许并不那么宽裕,却生活幸福。我们不能夸大富裕的物质生活,因为老年艺术向每个人开放。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